春月知道苏芷主意多,现在她看着爷爷不同意分家,阿婆小叔小姑也都反对,就知道可能分不了了,见到苏芷出面,她立刻抓住了这根稻草。

“四婶娘有什么主意就说吧。”

二房的人都一脸希望地看着苏芷,沈有福却瞪着苏芷,苏芷也不在意,想今天我要是不让你再失去一个有用的儿子,我就真愧对了穿越女的身份了!

第一一五章 你们都有谁想分家

二房的人是满怀希望地看着苏芷,他们是想能把家分了,才会如此希望苏芷出面,那些不想分家的人可就就全瞪着苏芷了,尤其是沈有福,恨不得苏芷立刻就变成了哑巴了,沈张氏和沈珠也是皱了眉,沈子举倒是脸上没什么表情,他心里倒是想着苏芷能说出个什么主意来。

苏芷可不管别人如何瞪她,她什么不怕,现在只想出了这口气。

“这寒冬腊月的,就算是分了家,二哥二嫂他们也没地方搬,搬了也让人笑话。不如先不搬,就还住在这里。等到明年开春五弟考完了秀才再搬出去。现在只是把家里的支出进项都分开了,单着吃,当然了,二哥他们赚的银钱也不用再交到公中去,到时候给了爹娘孝敬,五弟的科举费用和小妹的嫁妆钱他们也和我们一样,都要出一份,这不就行了?”

沈子贵一听觉的这是个办法,立刻就点头了。

“行,我们该孝敬的一定不会少了,至于分家分到什么,四弟当初怎么得的,我们也怎么得。”

沈子安当初分家的时候,那是公认的被分的偏心的分家,沈子贵现在说比着沈子安,那就更吃亏了,他家虽然孩子多,可是他和李氏两人这些年来也像老黄牛似的为这个家干了许多年的活儿了。他这么说,一方面是因为觉的当儿子的主动提分家伤了爹娘的心,一方面则是尽量地少要东西,就图爹娘能把他们分出去。

李氏当然是不会计较,也在一旁点头附和着。

孙氏看着二房这么想分出去,她心里突然嫉妒了,突然怎么着也不想让他们如愿了,尖声说:“二哥二嫂,你们说的是轻巧,你们分家出去,还说少要东西,就求着能分出去。让旁人一看。好像这个家多亏待了你了。这别人都不分家,就你要分出去,就算你不说什么,村子里的人就不会嚼舌根了?肯定会说咱沈家逼着你们非要分家了。”

沈珠在一旁说:“可不是,所以这个家不能分,最迟也要等到小哥去京城考完了科举。到时候再分不晚。”

沈张氏也说:“子贵,等你小妹嫁出去,你五弟考完了科举,到时候都成家立业了。再分家也不迟啊,你是个懂礼的,该明白这些理儿。还是不要提分家的话了。”

这是又要把话题扯回来了。

李氏娘几个一听又急了,刚才好容易有了进展,怎么还是不能分家,这一次她们可是抱定了要分家的决心了,要是分不了。谁知道过后会是什么情况?等到沈珠嫁人沈子举中举,那要是顺溜儿两三年,要是不顺溜儿,说不定就是一辈子!

李氏和春月当然不能说沈子举中不了举的话,可是她们也找不到反驳的话,所以都看向苏芷,想着她能再给出个主意。

苏芷就知道没那么容易,她又笑着说:“爹,娘。你们这话说的是在理,可是你们想到没有。到时候五弟中了举,那就是官老爷了,一大家子都要跟着沾光享福了。那时候在旁人看来,这家就更不能分了。要是分了,别人会想,这一大家子辛辛苦苦地供出来一个官老爷,怎么这才要跟着享福,就分了家了?这是不是官老爷不想拉拔兄长啊?那时候不是对五弟的名声更不好吗?”

苏芷说着顿了一下。看着众人的反应。心里一笑,又继续说:“到时候要是不分家。一大家子住在一起自然欢喜热闹,可是人多事非也就多,五弟当官,最怕的就是事非了。哪个人惹了事,可都和五弟分不开,谁让没分家呢?”

别人怎么想的苏芷是不清楚,她是看到沈子举的眼神一闪,心里想沈子举是在意了,这就好了,把他先拉过来!

“所以我想还不如早分为好。我们这些兄嫂分了家照样资助五弟,那不是也让人夸这兄 弟分家不分心,不是更是惹人夸赞吗?”

沈张氏看了一眼沈有福,见他居然也在思考着,微微地垂下眼,想这个四儿媳妇还真长着一张巧嘴,这么一番话说的还真有那么些道理,不仅她有些动心了,连沈有福都动了心了!

沈子举这时候走出来,上前扶沈子贵,说:“二哥,你起来吧,这么冷的天,不要跪坏了腿。你要是真想分家,就分吧,不能为了弟弟再拦着你们了。”

所有人都看向沈子举,沈子举回头对沈有福说:“爹,二哥想分家,就分了吧,就当儿子求你了。”

苏芷看着沈子举,想这人还真是聪明,这时候出来,他得到的好处最大了,既能摆脱掉未来的一个包袱,又能让二房对他感激。

“你们都想分家?想分的现在就说出来。”

沈有福终于开了口,他承认,他心里是最偏小儿子的,苏芷这番话算是击中了他心里的那个弱点了。再看着二房是都想分出去,这不分就跪在地上不起来了。沈子贵就像是一头牛,听话卖力,可是他闹起脾气来也是拉不回来的。与其这么闹着,不如分了。他这些年也确实有些力不从心了,如果能分出去一些人,却钱没有少收到手,他也是乐意的。

王氏的心里其实也是想着分家的,可是一听到苏芷的话里说沈子举中了举之后的好情景,她又犹豫了。想着沈子举十分的聪慧,他能考中那是很有把握的,明年开春考了秀才,同年就能中举人,然后再转年就能进京赶考,只要顺利,再等一年开外家里就能有一个官老爷了。

有了官的家可就不是家户了,那时候家里所有的人都会身价倍增!

王氏看着自已的两儿两女,想他们以后要是能有沈子举帮衬着,那就能结门好亲,能过上农户不一样的好日子了。这也正是她虽然想过分家,却一直没有提出来的原因,现在她更是认为不分家比分家好。

王氏却是赞成着二房分家出去的,她想着这东西多了就值钱,兄弟多了也是一样,沈子举当了官后,肯定会对没分家的兄弟比分了家的兄弟要好,没分家的兄弟越少肯定越是在意,毕竟那是陪着他走到底的兄弟!

“爹,娘,我们是大房,要侍候爹娘,自然是不能分的。”

王氏说着,她这话一出口,几个娃子都很失望,沈子富却是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笑容来,他是长子,一向认为该奉养老人的。媳妇能这么明理,他很欣慰。

三房的人更是不想分家的,他们想跟着沈子举以后享福是一回事,他们本身孩子多,而且孩子还小,这不分家就有别人帮着养着,要是分了,那他们两口子都得受累,两人养活四个娃子,他们才不愿意呐!

三房也表了态,不想分!

沈珠噘着嘴说:“二哥,你看大哥三哥都不想分,就你想分,你到时候可得让村子里的人怎么说你呐!你还是不要分了。”

沈子贵说:“都是乡里乡亲,大伙儿都知道我是什么脾性,也知道咱家是什么样子,能说什么?到时候我常常回来,咱们分家不分心,和和气气的,别人也说不出什么来。”

春月在一旁说:“等我们搬走了,三郎就不用总惦记着我们的屋子了。”

三郎瞪一眼春月,春月毫不示弱地回瞪他,他推她那一个跟头,她可是没忘,从小到大,他就从欺负她们,这次分了家出去,再也不用受他欺负了。

屋子里的听着春月的话,都看向三郎,尤其是沈有福,对这个孙子真是不喜至极,要不是他,怎么会把老二老四都给分出去了!

孙氏讪讪地把三郎给扯到了身后,不过心里却是高兴的,想是啊,二房搬出去了,家里的屋子又多了一间,这下子他们三房就能占一个厢房了吧?!

沈有福皱着眉,挥了挥手说:“儿大不由爷,想分就分了吧!不过这眼看着就要过年了,这事不要喊开了。家里人知道就行了。等明年开春子举考完了秀才,你们再搬出去。该分你们的那一份家当也到那时候再分吧。”

李氏问:“爹,那不知道我们以后怎么交孝敬钱?”

李氏说这话就是想挑明了,他们二房的开支以后就单着来了,不和老宅搅和着了。

沈有福看了一眼沈张氏,说:“这让你们娘说吧。”

沈张氏说:“我和你爹的孝敬就像子安那样吧,一年一两银子,四季衣裳,年节另送礼钱。至于珠儿和子举的嫁娶和科举费用,到时候再说吧。”

沈子贵和李氏连忙点头,心里很高兴,这家总算是分了,虽然要到明年春天才能搬出去有自已的房子,当家作主,不过这不是有希望了吗?

沈有福经过这么一闹,也挺累的,挥着手示意儿孙们都离开,他是不想见他们了。沈子安是来看他们的,把点心和布料都放下了,然后就出去了。

沈子举看着苏芷的背影,她穿着一身白底带红花的衣服,虽然是棉衣,可是还是有腰身,很轻盈的样子,像是雪里一株红梅,正好苏芷被人叫了一声,她一偏头,能看到雪白的脸上带着微笑,黑发在寒风中被吹动,已经完全看不出来当初那个病丑鬼的影子了。

第一一六章 好日子还在后头呐!

春草站在门前叫苏芷和沈子安,两人本来就是想过去看看他们的,就抱着小黑小白走了过去。

“四弟,四弟妹,快进吧,屋里有些冷,快炕上坐。”

李氏见沈子安和苏芷掀帘子进来,招呼着。

沈家现在只要是住人的屋子都搭上了炕,不管是白天晚上只要烧上几把,人在上面一坐,那都是暖和的,连炭都舍了不少。

二房的屋子里面一个大炕,占了大半个屋子,离着炕头远的地方放着一摞摞被褥,炕头这边摊开了两条被子,一看就是让人白天坐在上面暖和用的。

苏芷坐在了炕沿上,她怀里的小黑探着小脑袋四处看,最后和春云的眼睛对上了,呜呜地叫了两声。

春云立刻就笑起来,从炕上慢慢地移过来,却不敢伸手碰小黑,两人就在那里大眼瞪小眼,别提多可爱了。

春草则是看着沈子安怀里的小白,说:“四叔,它咬人不?我能摸摸吗?”

沈子安拍拍小白的背,说:“小白,她是我侄女,不许咬她啊。行了,摸吧,它不会咬你了。”

苏芷心里暗笑,想沈子安也挺会哄孩子的,小白能听懂他的话,自然也能听懂春草的话,它虽然不像小黑那么容易和人玩成一片,不过也不会随便咬人的。

春草听了高高兴兴地轻轻伸手摸了一下小白的头,小白抬起眼来看着她,那双上挑的细细丹凤眼里面带着些小小的不耐烦,像个装成熟的小孩,也是很可爱的。春草笑的更开心了,显然是非常喜欢这小狼崽。

“爹,娘。等咱们单着住了,养一只小狗好不好?真是太好玩了。”

春云也在一旁直点头,不过眼睛很快就转回到小黑的身上了。

“到时候家里粮食要是够吃,就养一只。”

李氏笑着说,自从一说分家。她的精神头儿立刻就好起来。好像一下子年轻了好几岁,眼睛都亮了许多。

苏芷把小黑放在了炕上。对它说不许撒尿,然后就让它和春云一起玩去了。沈子安也把闹腾的小白放了下来,春草立刻也爬上了炕。追了过去。到底是孩子。不管多机灵,也是喜欢玩闹的,尤其是碰到小动物了。就连春月都眼睛时不时地扫过去,看着小黑摔了个跟头。还笑了起来。

“这圣兽的崽儿就是不一样,真欢实。还灵性。”

李氏夸着,一看到这两只小狼崽儿,就又想到了圣兽,想到圣兽就想到了沈子安家里现在的好日子。她倒是不指望自已也能过上那么好的日子,更没想过让沈子安拉拔他们,只是想着要是分家了,自家也能像沈子安家似的越过越好就行了。

沈子安看着二哥,他发现二哥好像有些蔫,想想也是啊,刚才那么闹了一通,突然间的就把家给分了,就算是达到了目的,可是心里面怎么能不失落呢,毕竟这可是生活了多年的家,现在分了,虽然说分家不分心,可是那也不是个滋味儿啊。想当初他离开的时候,不也是这样的?而他那时候可是早就做好了准备,在这个家里也过的不顺心,那还别扭呢,何况沈子贵这个之前没怎么想过分家的人?

“二哥,这次定了分家,你以后有个什么打算?明年春天打算在哪里盖房?要是钱不够,我这里还有银钱。”

沈子贵感激地说:“四弟,多谢你了。二哥也不瞒你,我们这些年真是没攒下什么钱来,还是你嫂子手里有些私房,盖房子还真是不够。还要买明年开春地里的种子。口粮估计也分不着什么。看来要找些活儿干了。”

李氏安慰沈子贵说:“我和闺女们多多地编络子绣花,再加上前些日子卖手套的银钱,差不多也能能盖三间土胚房了。咱先住着,努力一年,就缓过来了。”

春月也在一旁说:“是啊,爹,只要是咱自已的家,再破也没事。到时候我一定好好干活儿,一定让咱们都吃上三顿饭,再也不挨饿了。”

沈子贵一听这个话,本来心里的失落立刻就少了一大半,想是啊,能让媳妇孩子吃上饱饭,这才是最重要的。爹娘这里大不了以后常来照应着好了。

“好,到时候爹一定让你们天天吃三顿饭。”

苏芷听着心里想这沈家为了沈子举,真是所有人都跟着忍饥挨饿啊,至少她是知道这家里总是吃两顿饭,而且动不动就是罚不许吃饭。说实话,这比捧上一顿去跪上一夜更让苏芷觉的别扭。

沈子安说:“要盖就把房子盖好一些,省的以后要再翻盖了。春月几个也该有自已的屋子了,到时候你们再给我生个侄子,那用的屋子就更多了。二哥不要和我客气。银钱的事情你不要多想。其实这次我们来还有一件事情。这事就让我媳妇来说吧。”

苏芷就把要教几人编络子还有做头花的事情说了。

李氏一听立刻欢喜起来,她知道苏芷是个灵巧的,那手套就是她想出来的,当时和大嫂一起做了几十双,连着样子一起卖给了绣庄,光手套就卖个一两银子了,样子也卖了六两样子,总共七两,苏芷只要了一两银子,其余的都给了她们,除了交给公中,她还剩下二两九钱银子呐!那才是做了两天的活儿,就赚了这么多,那是她手里经过的最多的银钱了。

当然了,这些都是瞒着正房的,只说是替苏芷做的活儿,苏芷给工钱,那工钱就是交到公中二百文钱。

李氏是感激苏芷的,苏芷当时卖手套,只要了一两银子,相当于是手套的样子白给了她们了,现在她又来帮着她,她更是感激的无以复加了。

苏芷看着心里想着二房这一分出来,以后她要是有什么要做的活儿也可以叫他们了,这个二哥一家子还是不错的,李氏在她还被关在后院草屋里时就主动和她说过话,后来他们搬家也来帮忙。是值的来往的。

苏芷让李氏转告王氏,如果她愿意一起学,那就也去树根嫂子家里,对王氏,苏芷是不喜欢也不讨厌,这个大嫂就是一个自扫门前雪的人,不过大哥还是不错的,大房的孩子们也很好,所以苏芷不排斥大房。

呆了一会儿,夫妻两个就告辞了,外面刚停了一会儿的雪又下了起来,他们还要去树根嫂子那里说一下呢。

小黑一看苏芷站起来,立刻就跑过来,苏芷把它抱起来,它扭着小屁 股,找了一个舒服的趴姿。小白也被沈子安抱起来,它即使是被抱着,也是那样的高傲,像是坐在王坐上的国王一样。逗的春草几个直笑。

出了二房的门,苏芷向着正房的方向看了一眼,正好看到了沈子举。

那个少年穿着一身的蓝,面白如玉,长的很是清秀,可以说是翩翩少年郎,即使站在这样的庄户人家,仍然流露出来浓浓的书卷气,有着一股光采。

苏芷和沈子举对视上了,不理自然是不好,就轻轻地点了下头,然后与沈子安相伴着走了。

沈子举站在那里一会儿,然后回了屋子。

出了沈家,两口子又去了沈树根的家里,说了明天要来他们家里教编络子和做头花的事情,树根嫂子一听也很欢喜,说会叫上李嫂子。然后两人又在小锁恋恋不舍的目光中抱着小狼崽走了。

雪花下的并不是很急,慢慢悠悠地飘落下来,像是鹅毛一样,落在苏芷头上,出来的时候雪已经停了,苏芷戴了一顶自已做的帽子,头上不冷,可是脖子现在可是觉的有些冷了。她想着等回去后要给沈子安和自已一人做一件带帽子的大氅,到时候边上缝着毛边,一定很好看。

路上,沈子安并没有说话,苏芷感觉到沈子安心里有心事。

“子安,你在想什么?”

沈子安说:“我在想,以后咱们还是离老宅远一些吧。”

沈子安的心里现在是不高兴着,他脑海中还在想着刚才在沈家堂屋发生的事情。

这么多年,沈有福偏心沈张氏的孩子,他已经麻木了,自古以来父母都是偏心的,更何况有了后娘就有后爹,没有短他吃穿没有打骂他,这就算是不错的了,爹对他不亲,他也就尽他那一份孝,不向他身边凑太近了就行了。现在分了家,他过上了比曾经想要的生活还要幸福的日子,他心里已经知足了,更不奢望沈有福能对他有多么关照喜爱,可是他没想到他的爹这么不把自已当回事儿,他这还没有当爹呢,他就想着把自已的儿子送给别人了?他把他这个儿子放在什么地位上了?

苏芷听着沈子安的话,也明白他的心情,她的心里也生气呢呐。

“好,我们以后少和老宅来往,那子安我以后要是对你爹娘有什么不客气的地方,你可不要怪我了。”

沈子安并了一下苏芷的脸,说:“你啊,该软的时候会软,该硬的时候会硬,比我都强,我放心你。”

苏芷被亲了一下,又听到沈子安这么放心自已,心里面很高兴,想着只要相公不扯后腿,哪怕有再多极品亲戚,她都能把小日子过红火了,好日在还在后头呐。

第一一七章 小小络子拢人心

二房终于等到了分家的准信儿,一家五口人都是很激动欢喜,本来沈子贵心里还有些失落,但是看到媳妇闺女脸上那笑容,他也高兴起来,开始和媳妇闺女们商量着以后的日子怎么过,想着明年在哪里盖房子合适,不仅李氏提出了想法,三个闺女也都说了她们的想法,听着这叽叽喳喳的声音,沈子贵心里有些酸楚,想这些年真是委屈她们了。

李氏看到沈子贵水言声,见他脸上那表情,多年的夫妻,还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她伸出手去握着沈子贵的手。

“当家的,以后咱们好好过日子,咱真的能当家了,就算比从前的日子还苦,我也乐意。”

沈子贵感觉着李氏的手,那手比自已的手也不细乎多少,本来瘦棱棱的一只手,因为干活碰水,现在冻的红肿了。他心里的愧疚更深了。

“好,咱们好好过日子。”

春月笑着说:“娘,咱们以后的日子肯定是越过越好,哪能比现在还苦了?四婶娘不是说了让咱们一起去学编络子做头花吗?上次手套就赚钱,这次这头花一定也不差。说不定咱们真能不借钱就能盖起大房子来了。我对四婶娘可是心里有底儿。她可灵巧聪慧着呐。”

春草也点头,说:“四婶娘做饭也好吃。”

春月笑她说:“你怎么和四郎似的,张嘴儿就说吃啊。”

春云还小,在一旁拍着手说:“四郎,吃,吃。”

春草翻个白眼儿说:“谁像他了!我说的是实话嘛,四婶娘做饭就是好吃嘛。四婶娘说了,她能把那个红酸果都做好吃了。”

沈子贵说:“说到红酸果。四弟妹买了隔壁大柱家的红酸果。前些天还听说四弟把山坡上还有地里那棵红酸果全都买下来了。说不定四弟妹还真能把红酸果做好吃了。这个四弟妹脑子就是活份。”

李氏也点头,看着三个女儿,想苏芷也是喜欢三个女儿的,她能做手套编络子这些事叫上自已,那是有些拉拔自已家了。将来的日子说不得就能过的红火起来。一想到以后的日子。她心里就觉的有劲儿了。

这时候王氏在外面喊了一声,然后进来了。

“二弟妹。刚才我去正堂,娘说以后你们单着吃,今天晚上吃好的。让杀只鸡。”王氏见李氏让着她坐下。她也就坐下了,她也是想和李氏说几句话。这刚闹完了分家,她没让沈子贵和几个娃子向这屋里跑,怕着惹正屋那几个不高兴。她也是看这做饭的点儿到了。这才来过来了。

李氏说:“杀什么鸡啊,母鸡留着下蛋。公 鸡等过年的时候再杀吧。我们这只是单吃,又不是立马儿就搬出去了。”

王氏说:“娘让杀了,爹也没反对,咱们就照着做吧,又不只落到你们一家子的肚子里去,你有什么好推辞的。”

李氏一听这话也就不说什么了。

王氏又说了他们开春的打算,说要是钱不够,她那里也有一些私房钱,这些年她悄悄的存私房,李氏也是知道的,不说别的,就说卖手套的银钱,她还是和李氏对半分的呐。说到私房钱,王氏还是羡慕李氏他们分出去的,虽然分的家产少,以后和沈子举也会远了些,不过自已的钱自已想怎么花怎么花,这份爽气她是不能有。现在只盼着以后还能悄悄地跟着她们一起赚些私房,不要被沈家别的人知道了。

沈子贵和李氏都连连道谢,李氏把沈子安和苏芷的话说了。

王氏一听也很高兴,这四弟妹脑子就是聪明,这又想出赚钱的法子来了,还能不忘了她和李氏,看来以后还是要和她多走动的。

妯娌两个说着苏芷的好话,然后一起去做饭,这天沈家一大家子饭桌上面很丰盛,可惜沈有福板着个脸,让别人也不敢大声地说笑,都闷头吃饭。沈子平和三郎被罚不许吃饭,只能闻着那香味儿,爷俩儿站在门口嘴里都含糊地骂着。

第二天下午,李氏和王氏两个都向着树根嫂子家来了。

树根嫂子家里的大炕上面坐了好几个人,苏芷早来了,树根嫂子李嫂子再加上汪花枝,还有王氏李氏,六个女人围成一个圈,平时也都是认识的,也都不是那种事儿多的人,脸上都带着笑模样儿。

“小锁,好好地和虎子铁头玩,不许闹啊。”

树根嫂子对儿子说,沈树根去找李庆了,这个屋子就只有她们几个妇人了。

苏芷这次随身带着一个小篮子来,里面装着针线剪子之类的女性手工必须品。里面放着五六个已经编好了的络子,还有一些彩线。另外,还让沈子安把那几大包袱的布头用担子挑了过来。

“几位嫂子这些日子对我都很是照顾,我也无以为报,就把自已会的一些赚银钱的小手艺教给几位嫂子,算是回报了。”

苏芷客客气气地说,她这也是抱着有钱大家一起赚的想法,想着她赚钱了,身边亲近的人也要拉拔一把,要不一个人赚钱,那不仅没意思,还会惹人眼红。她不是那种怕别人眼红就把发财机会让出去的人,可是也希望身边的人都能和自已关系亲近,尤其是在这种古时代的农村,一个女人能人缘好,交上几个类似于闺蜜的朋友,那也是必不可少的,至少在被别人背后议论时,还有人给通风报信,甚至是帮着打抱不平。

苏芷曾经被人说成过扫把星,娘家婆家极品也是不少,而且将来她还想着要越来越富有,那时候可就更招眼了,她更是需要有把人缘搞好了。

像编络子做头花这些手艺,都只是苏芷现在赚小零花钱的路子,她可不指着这些东西将来赚大钱,有灵泉在手,她还愁没有银钱赚吗?就用这些东西赚个好人缘儿,这可比一个人赚那点儿碎银子强多了。

几个妇人一听全都客气地对苏芷说都是乡亲妯娌,互相照应是应该的,又对苏芷肯教她们这些东西表示了一番的感谢。

苏芷见也差不多了,就拿出了篮子里面的络子摆在炕桌上面。

总共是五个络子,形状不一,色彩鲜艳,看着都很喜庆。

几个妇人一看都是很喜欢,一人拿一个在手里,细细地看着,都是精细人儿,想看看是不是自已能看出来是怎么编的。可是最后几个人把手里的络子互相换着看了,都发现还真看不出来,这几个络子全都是那处复杂的,就算是拆开来也不一定能学会,说不定还编不回去了。

“妹子你这是怎么想的啊,真是精致。”

李嫂子先夸着,另几个也跟着夸,几人都对这络子很感兴趣,想着这要是学会了,肯定比寻常编的络子能多卖几个钱了。

苏芷一边向外拿着彩线,一边说:“这几种络子,我卖给镇子上的绣庄,一个十文钱。这还不算上彩线,只是手工钱。”

五个人都瞪大了眼睛,这一个络子十文钱,可是个高价儿了,何况还不算上彩线了,像那手灵巧的,一天只要编上十个络子,那一天下来还不就一百文钱了?!一个壮劳力给别人干一天的活儿,累死累活地还不管饭,最多也就七八十文钱!她们要是学会了编这个络子,那不是轻轻松松地坐在家里炕头上,就比男人赚的多了?

这想法在五个人心里同时闪现,然后都是欢喜异常,可是欢喜过后,又都有些不好意思,这么赚钱的营生,苏芷白白地教给了她们,她们拿着也觉的手烫啊。

苏芷听几人这么说,心里想这几个人自已倒是没看错,都不是贪心的人,越是这种人,她越愿意结交。

“嫂子们尽管学去赚钱,不瞒嫂子们说,我还会别的样子呐,要是想编络子赚钱,自然会再编别的了。等你们编的这几样儿要是被别人学会了,卖不了好价钱了,还可以再向我学别的样式。”

几人一听,都放下心来,谢了苏芷,高高兴兴地和苏芷学了起来。

五人都是会编络子的,有基础,而且都是心灵手巧的,学起来一点儿也不费劲儿,学会了之后又自已都又再一样重编了一个,倒是都记住了。脸上都是笑眯眯的。

苏芷一个一个看过来,点了点头,说:“嫂子们,这络子你们就回家自已编吧,也可以教给自已亲近的人,不过如果不是特亲的,就不要教了。教会了别人,这络子一多起来,买络子的自然会降价儿了。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嘛。”

五人都连连点头,想着要悄悄地编悄悄地卖,免的被别人看了去想学,到时候教也不是不教也不是了。

苏芷见几人都明白了,继续说:“嫂子们,这些络子你们回家编,我现在来教你们做头花,这头花也是很容易做的,当然也是容易学会了。估计做上几回别人也就会了,就卖不了什么钱了。而且人口有限,这头花也不是吃的,不过能一个人天天来买。所以这只能当成赚零花的买卖,但是开头几回肯定是能赚钱的。我教了嫂子们,大家伙儿一起做了,一起卖了,等下回再做的时候,那愿意自已做就自已卖吧。”

第一一八章 开门红

苏芷提议一起做一起卖是想着让几个人都得到好处,而且一起卖她可以带着她们一起卖,不至于这让她们不知道如何把这头花卖出去,再者,这样不但能让她和她们的感情更深一步。

至于以后还是不是一起做一起卖,那苏芷也管不了,她想着几次过后这头花也就不像最开始卖的时候那么好卖了,那时候几人也就不会把头花当成主要的赚钱办法了。

李嫂子几个同意了苏芷的提议。

“就一起做一起卖吧,这还省了摊位钱了呢!”

在镇子的集上面卖东西,那也是要交钱的,一个摊位三文钱,这三文钱是不多,可是对农户人家来说也是珍惜的。

另外几人也点头,她们都认为这赚钱的法子是苏芷想出来的,这些布头也是苏芷的,她教她们做头花,让她们赚这份钱就很好了,哪还能自已做了再单着卖去的?单着卖也不可能比别人多卖了钱啊,还不如一起卖。

苏芷点头,说:“既然嫂子们都同意一起卖,那以后我们就一起做了一起卖,我想着也就能卖几个集,这买头花的人也就少了。估计以后你们想做也买不到布头了,那布头还不都被布店的伙计们给收起来了。所以大伙儿就想着多赚一次钱是一次钱,不要把这当成长久的买卖了。”

几人一想是这样,虽然有些遗憾,不过想着能赚上一些银钱就是苏芷送给她们的了,又有那不易让人学会的络子编着卖,也该知足了。

苏芷说完了这些,就开始教几人做头花,这头花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只要一学会了,手再巧些,把头花做精致了,那就是容易的。苏芷拿起一小块粉色绸子。双手左扭几下右扭几下。轻轻松松地就把那块绸子弄成了一朵花的形状。她又拿针线缝了几下,拿起昨天沈子安去铁匠铺买来的细铁丝,固定在一起,一朵最最简易的头花就做出来了。

李嫂子拿起来看着,说:“还真是好看,妹子的手真巧。这块小布头要是在我手里那就是一块补丁都嫌小的碎布,妹子这几下就给变成宝了!”

树根嫂子几个也轮着看过了,都觉的好看。

苏芷笑道:“这是和铁丝放在一起,上不了大雅之堂。不过要是卖给咱们这庄户人家的妇人女娃余图个好看,也值个两文钱。这是简单的,还有那难做一些的,能卖个三文吧。这是说绸子的,要是布的,这种简单的就卖一文钱,花样好看一些的卖两文钱。我给你们做个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