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芷说着又开始做起来。这次她做了一个复杂一些的,几朵花拥挤在一起,显的很是华丽,只那么看着就让几个已经当了娃子娘的妇人都爱上了。

“看到了吧?就是这样,其实很容易做,就是手要细致一些。你们学会了,可以自已配色,想着怎么配好看,就怎么做。这样才能看起来全不一样。也会好卖一些。现在你们都试着做一下吧。”

苏芷打开一个包袱。里面全是棉布,然后又把那些铁丝放在了炕桌上面。

几个妇人都兴致高昂地开始做起来,都细心地配着色,最后一人做出一个来,还都挺不错。然后又做了几个,速度也快起来了。一会儿炕桌上面就摆了二十几只头花了,堆成了几小堆,看起来都是花团锦簇的,很是鲜艳好看。

苏芷一个一个地看了。满意地点头。说:“嫂子们做的都不错。今天就到这里吧,天色也晚了。明天咱们再一起继续做,想着这几大包袱用不了两天就能做完了。做完了之后你们再编些络子,到时候一起去集上卖了,只是不知道这雪那时候能不能化了。”

树根嫂子笑道:“下个集还要再等六七天,那时候雪就算化不了,也已经少多了。你放心,那时候快到年了,集上人肯定多,咱们这庄户人家的人是不会因为这点儿雪就不出门儿了的。”

李嫂子说:“那时候过年了,买这头花的人肯定会多,买回去送给媳妇闺女。王嫂子,李嫂子,你们家里有闺女,到时候可要多给留上几朵了。”

李氏微微一笑,王氏什么也没说,不过都想着要给闺女留上几朵。同时两人也想到了沈珠和春花,想这两个也不能少了,要不又要有麻烦了。

苏芷就把碎布和铁丝都放在了沈树根家里,然后就起身准备走了。

其余四人也都站起身来,一起向外走。

刚走出大门,几人就看到沈子安走了过来。

李嫂子笑道:“看看,这真是接的太是时候了,妹子有福气。”

苏芷笑了一下,和几人告辞,向着沈子安走过去,沈子安向着几人点了下头,然后牵起苏芷的手,两人一起走了。

李氏感慨地说:“看看这小两口,真是像那画上的男女似的,想当初哪能想到会是这样啊,这真是老天爷保佑好人。让他们现在康健富足。”

几人都跟着点头,经过今天这半天下来,她们对苏芷的好感那是又上了一层。

接下来的几天,苏芷就带着几人做头花,等到几大包袱的布头做完了之后,就等着集市了。

苏芷让沈子安和她一起做炒栗子,沙子是早就找好了的,她并没有加糖,糖在这个时候还是太贵了。而且苏芷觉的糖炒栗子不加糖也会很好吃,这样原汁原味,她在原来的时候就喜欢吃不加糖的炒栗子,那样还不粘手。

沈子安帮着苏芷炒了一回栗子,没有多炒,尝了一下,觉的味道很好。

苏芷又用山楂做了一些山楂糕,吃起来酸酸甜甜的,沈子安是一个男子都很喜欢吃,苏芷对此很满意。不过她并没有多做,因为她觉的现在天气有些冷,山楂糕看着都觉的有些凉的感觉。她想着先做上一些去试卖。

到了集这一天,雪已经化了许多,沈子安赶上了牛车,带上了早上起来现炒的炒栗子,又带了一筐栗子,还有一篮子山楂糕,还有苏芷新编的络子,以及好几捆毛皮。那都是白狼去猎回来的,肉给它们吃了,皮就留了下来。

树根嫂子、李嫂子、李氏一起坐上了牛车,王氏和汪花枝没有一起来,因为这些天孙氏在家里嘀咕,说是她和李氏一起去别人家做活儿藏私房钱了。为此两人又闹了一场,最后王氏还是没有和他们一起去集上,把自已编的络子都交给了李氏,让她卖了钱找机会给自已。而汪花枝也是把自已的络子托了帮着卖,铁头有些发烧,她要在家里照顾他,实在是出不来了。

路上的又遇到了几个同村的人,也给捎上了。

村子里的人现在对沈子安和苏芷的态度都是很好,问着苏芷几人是去集上卖什么买什么,拉些家长时短,这人多一说话热闹了,倒是显的天儿不那么冷了。

到了集上,沈子安把牛车赶到了集市上面,找到了一个靠边的位置把车停好了,然后几人就从牛车上面拿下来一卷草帘子,又在上面铺了一块蓝色的布,把几个篮子放在上面,每个篮子里面都垫着浅绿色的布,不一样布料的头花放在不一样的篮子里面,不管是绸子的还是棉布的,在那绿色的布的衬托下都是鲜艳夺目,真的好像一朵一朵的花,在这寒冷的冬天很引人注目。

苏芷把炒栗子和山楂糕也放在旁边,一个看上去红艳艳的,一个是红黑色的小圆栗子,都看上去十分的干净美味。

苏芷看东西摆好了,想着也要叫卖啊,她没有卖过东西,不过她并不会觉的不好意思,正要开口叫卖,就见沈子安开始喊上了。

“都来看一看啊,酸酸甜甜的酸甜糕,又香又软的炒栗子啊,大家都来看一看啊,只这里有卖——”

苏芷听着就是一笑,想沈子安还会吆喝呢,她以为他卖东西从来只在那里一站,然后等着别人上来问呢,原来不是啊,看他吆喝的还挺正宗呢。自已还真是嫁了一个什么都会的相公呢,真好!

苏芷看着沈子安吆喝那吃的了,她也开始吆喝那头发。

“瞧一瞧看一看啊,好看的头花,便宜啊,来看一看,瞧一瞧啊——”

李嫂子胆子大,也跟着叫卖起来了。

今天集上来的人很多,因为快到年了,不少人都来集上卖东西,想着赚些银钱,也有不少人来买东西,为着过年做准备。这人一多,一会儿摊子前面就围上了人。

最先过来的是一对夫妻,男的手里还抱着个小男娃,那妇人看着那头花,眼神一看就是很喜爱。

“娘,娘,吃那个!吃那个!”

那个小男娃显然不爱花,他的眼睛盯在了那吃的上面,拉着他娘的头发叫起来了。

那男子把小娃的手拉开,对他说:“儿子,等着,爹给你买,不要抓你娘亲。”

那妇人回头轻轻地拍了一下小男娃,说:“你这个小馋鬼,把娘抓疼了不给你买了。”不过她这么说着,还是回过头来指着那山楂糕,问:“这是什么做的?怎么卖的?还有这个炒栗子,怎么卖的?”

苏芷一看就知道这次是要开张了,心里面很高兴,想着开门红啊。

第一一九章 生意很红火,再上酒楼

苏芷前世是没有做过生意的,她毕业后就进了公司,然后当了家庭主妇,最后更是去乡下养病成了一个闲人,不过她对卖东西还是有些经验的,那时候在乡下帮着邻居大爷大妈卖过几次菜,所以并不会有什么脸红害羞不知道说什么的情况出现,反而是态度热情,心心念念地想着把手里的东西卖出去,精神头儿十足啊!

现在见有人对自已做的东西有兴趣,她当然不会放过,嘴角都比平时扬高了一些。

“这是酸甜糕,这已经切成块了,一块一文钱。这炒栗子论斤卖的,一斤十二文钱。这红酸果糕可以开胃,让人胃口好,让小娃子爱吃饭,这栗子很管饱,可以当零嘴儿,也可以当主食。这两样吃食大人小孩都爱吃,还都对身体有好处。”

那女人一听苏芷这么说,也有了兴趣,不过她还是皱下眉说:“你这红酸果糕这么一小块就要一文钱,顶个鸡蛋了,也太贵了。还有这炒栗子,一斤十二文,这都要顶上一斤猪肉了。太贵了,便宜点吧?!”

苏芷一听她说这话就知道她是想买,立刻又笑着说:“这位大姐,那鸡蛋是寻常物,十二文买的一斤猪肉也就是最次的瘦猪肉吧?我这酸甜糕可是我自已想出来的做法,可以说是独一份了,别处可没地方买去了,怎么也比那鸡蛋稀罕一些了。一文钱这么一块真是不贵。还有这炒栗子,吃着香香糯糯的,怎么都比那一斤没什么油水的瘦猪肉要香了。而且能把这栗子炒的这么好的估计没有几个了。你好好比较一下?”

苏芷这话说的倒是真的,现在的人都不爱吃红酸果,认为太酸了,哪个会用这个做糕点呢?

还有这炒栗子。人都知道这栗子能顶粮食用,可是苏芷知道现在的人不知道用沙子炒栗子,所以炒出来的栗子都受热不均。不是生了就是糊了,至少卖相就没她炒的这个好看了。所以大多数人是不会炒的,都拿来煮了吃。那煮的自然不及这炒栗子来的香甜了。

所以说有的时候这最最简单的法子就可以创造财富,而苏芷做为一个穿越的女子,还是一个有着灵泉仙莲的女子,她要是再不能发这点儿小财,那可就太对不住上天的厚待了!

那妇人不用看。就知道苏芷说的都是大实话,不要说她家小娃儿了,就是她闻着这栗子的香味都有些馋了,还有那红酸果糕,看着就觉的想要流口水。

大人都这样了。何况孩子呢?

“娘,我要吃!要吃!”

那个小娃子见娘和别人聊的欢,却不拿那好吃的给自已,又急了,他眼巴巴地看着那红红的红酸果糕,嘴角都流出了口水。

这时候周围又围上来了一些人,他们也都是闻着那香味来的,想这是什么这么香啊,看到是这红红的糕点还有炒栗子。也都有了兴趣,不过一听那价钱,就都有些犹豫了,这人就是这样,别人不买,他们也会观望。哪怕再想要,也会再等一下看看别人买了,他们才会安心地去买,好像这样就不会吃亏上当一样了。

苏芷自然明白人们的这个心理,她立刻拿出早准备好的一个小刀子,切了小块红酸果,用竹签叉起来递给那个小男娃和那个妇人一人一块。

“来,大姐,你和令郎一人吃上一块尝尝,这味道要是赶不上城里卖的那些糕点,我今天这一篮子的糕点就全拿回去自已吃了。”

苏芷可是很有信心的,因为这红红酸果和栗子她都是用灵泉水泡过的,那味道也是十分的鲜美。否则这红酸果也不会这样的红艳鲜亮,这栗子现在都凉了还是这样的飘香。她相信只要有人吃了,那肯定会想一吃再吃的,到时候还怕钱不到手吗?

那妇人看苏芷给她免费尝,有些不好意思,不过那小娃娃就没这份心了,他连手都没伸,直接就张着小嘴把那小块红酸果吃下去了。那妇人见儿子吃了,她也吃了,然后就是眼睛一亮,觉的嘴里那酸酸甜甜的味道真是比她吃过的最好吃的水果点心还要好吃,舒舒爽爽的,好像觉的好像脑子都清明了不少了。

“娘,好吃,我还要吃!”

那小娃子一块红酸果糕下了肚,立刻就叫着要起来,看着那红酸果糕,眼神更渴望了,咬着手指头,口水又流了下来。

苏芷又剥开一个栗子,递给那小娃子,那小娃子吃着栗子,又沉浸到了这个栗子的美味里去了,又开始叫着向他的娘要栗子了。

苏芷又让那妇人尝了一个栗子,说:“不是我自夸,这都是我的独门儿手艺,别人就是做了同样的东西,也是没有我做的好吃的。我也就指着这些东西赚些零花儿,可不是天天来卖的,大姐你要是错过这个机会,可就不好买到了。”

李嫂子早在旁边看着了,这时候也帮着说:“可不是,大妹子,这眼看快过年了,还不给娃子买点零嘴儿吃?你看他那小模样儿多招人疼啊!”

那小男娃又开始喊娘了,娃子爹也说买了。

那妇人也是爱上了这酸甜糕和炒栗子的美味了,她就觉的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比看到肉还要馋呐。见相公儿子都说买,她也就不再嫌贵了。

“好,买了,给我来十块这个酸甜糕,再来两斤栗子。”

苏芷让沈子安收钱,她利索地给他们包东西,一边包还一边推销头花,说:“这位大姐,看看头花吧!我们这的头花都是上好的布料,还有绸子的,这布的才一文钱一个,你看这颜色多好看,戴在头上一点儿也不比那些金银要俗气。这要过年了,买上几只戴吧?这位大哥,你给大姐选上几只吧?大姐戴上了一定好看。想想她辛苦了一年,不该买几朵头花来高兴一下吗?”

那抱着男娃一直不吭声的男人一听立刻就说:“买,要买上几只。娃他娘,你快选几只吧,要那绸子的。”

那妇人一听嗔瞪了丈夫一眼,不过还是高高兴兴地去挑头花了。

这女人一买了东西,别的人也行动起来,苏芷和沈子安这里立刻就开始忙开了,这个几块红酸果,那个一斤栗子,一人收钱一人拿东西,配合的很好。而头花那边的生意也开张了,本来那些头花放在那里就够招眼的了,那妇人拿起头花来在头上一试戴,立刻就更显出这头花好看来了,让在一旁看着的大姑娘小媳妇全都围了过来,连一些男人都站在外面看起来,想着也给媳妇相好或者是姐妹买上一两只头花回去。

李嫂子三人在头花篮子前,一个给人推荐头花,一个收钱,一个抽空着整理着被弄乱的头花,也是忙开了。

过了没一个时辰,苏芷这里的炒栗子就已经卖完了,红酸果糕还剩下了五六块。

沈子安手里的那些毛皮也被人买走了。

那些头花也卖的很好,不过还是有一半多没卖出去,毕竟这里可是有上千朵头花。

“三位嫂子,你们先在这里卖着头花吧,我和子安去一下酒楼,一会儿再回来,再一起去绣庄好了。”

苏芷对三人说,她上次答应了酒楼掌柜要去再教菜的,当然了,这是为了把她家的栗子卖出去一些。家里的栗子太多了,光靠卖炒栗子,那要卖很久,同样是赚银钱,怎么容易怎么来,卖给酒楼自然是最容易了。

“妹子你去吧,这些再过一会儿也就卖完了。”

李嫂子高兴地对着苏芷说,今天这头花卖的太好了,她们三个收钱收到手软了,到现在这人还在不停地来呐,估计还能再卖出去不少,那时候的钱就更多了!就算是像苏芷说的不是长久的买卖,能这么饱饱地赚上几回,她们也能高兴坏了!

树根嫂子和李氏也让他们去忙。

沈子安就和苏芷就赶着牛车走了,这牛车放这里怕她们三个女人管不了,再说车上还有栗子呐。

两人赶着牛车到了酒楼,把牛车拴在了外面,刚一进去就看到张掌柜迎了上来,笑容那个灿烂啊。

“沈兄弟!沈弟妹!你们来了啊,我可是盼着你们呐!弟妹的那两道菜可真是太好了,现在成了我们这里的招牌菜了。我可就盼着你们再教我们几道菜啊!”

张掌柜笑哈哈地说,自从开始做了苏芷教的那道东坡肉和水煮鱼,酒楼的生意就更好了,客人翻了不止一倍,盈利达到了酒楼这些年的最高点,他也得到了老东家的奖励,怎么能不高兴呢?现在在他眼里苏芷那就是财神爷了。他也不敢瞒着这两口子酒楼的生意有多红火,这是瞒不了的,他还怕别的酒楼来和他们酒楼争苏芷的菜方子呢!现在只能拢着苏芷,可不能得罪她了。

苏芷笑着说:“我上次答应了掌柜的再来卖方子,只是还要卖一些我家的栗子,那栗子就在外面,还请伙计们抬进来,要是没有这个,菜还真是不好做了。”

张掌柜立刻叫伙计去抬牛车上的栗子,现在苏芷不要说让他买栗子了,就是让他买白菜,他都会买的。

第一二零章 遇到张管家,再卖方子

现在这时候还没有到饭点儿,酒楼里面没有客人,张掌柜叫着伙计们把那栗子抬到后面去,然后就请苏芷和沈子安坐下,他就算再想早些让苏芷教做菜,也不能直接把人请到后面厨房去了。

苏芷也不坐,今天早上的事儿还有不少,时间紧着呐,她可不想在这里多浪费时间,正要开口说去后厨,就被人打断了。

“张掌柜,在你们这里订上一桌席。”

一个中年人走了进来,长的端正,留着胡子,穿着细棉布蓝色长衫,看起来有些身份,苏芷认出这人来,上次李石去卖柿子,就见着这人了,他还让李石再有什么新鲜的吃食以后再送过去。听李石说这人是个管家,好像也姓张,那家大户姓钱,他就是那家的一个管家,至于是个大管家还是小管家,这苏芷就不清楚了。

张掌柜一见这人来了,对沈子安和苏芷拱下手让他们稍等,然后就迎向那个张管家,笑脸相樱 “张管家,你们府上的厨子做菜也是不错的,怎么想到上这里来叫席面儿了?难道有重要的客人?那肯定要上好的席面儿了。”

“那是,谁不知道你们这里有了新菜,我家老爷说要请客人来吃。把你们那两样新菜都做上,还有,有没有那开胃的菜,也多做几道。这次要来吃饭的可是我家姑奶奶和表小姐。表小姐的味口这些天一直不太好,吃什么都不香,我家老爷就这么一个外甥女。这不,心疼了,想着带她们出来散散心,你可要把这桌席做好了。”

张管家说着。又补充了一句:“我家姑奶奶和表小姐那可是官家出来的,什么好吃的没吃过,这次我可是在她们面前把你们这酒楼好一顿夸。你可要让厨子把本事拿出来啊。”

张掌柜一听立刻说:“行!我们酒楼的饭菜你还不清楚,就是那县城的酒楼都不一定比的上的。表小姐胃口不好,我就让厨子想想做些开胃的。”

“好,咱们也是认识多年了,我家老爷也和你家老爷交情很好,这次要是能让表小姐吃好了,少不得能在两个老爷面前都得了好处。”

张管家笑呵呵地说着。眼睛看向了站在一旁的沈子安和苏芷,觉的这两人有些眼熟,刚才又看到酒楼的伙计从外面的牛车上面向下抬东西,想着就是这对男女的东西了。

“张掌柜,刚才看到你们伙计向里面抬东西。不会是又有什么新鲜的吃食了吧?”

张掌柜不太想和别人说起苏芷来,他不想让人知道那新菜式是苏芷教的,免的被人知道了以后也会向苏芷学习做菜。

张掌柜不想说出那是栗子来,要是说出来了,以后苏芷要是教出来用栗子做的菜,张管家自然会知道,他也不能说假话。他刚想要转移一下话题,张管家又开始和苏芷说话了。

“这位小兄弟,这位小娘子。我看着你们有些眼熟啊,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沈子安一拱手,说:“张管家,我们确实见过,我大哥李石曾去府上卖过柿子。”

张管家恍然大悟,点头说:“是了。你们和他一起去的。那柿子和平常的柿子不平,是脆的,很受喜欢,我家姑奶奶和表小姐那可是住过京城的,都说没有吃过那样的柿子。只是听李石说家里没有了,要不还真要再去找他再买上一些来。”

苏芷心里想这样脆脆甜甜的柿子果然受欢迎,这方子要么给了石头哥让他用来赚钱,要么就教给村子里的人,到时候自已家要是再富一些,也省的别人眼红的厉害了。

“小娘子,不知道你这篮子里面放的是什么,我闻着好像有一股子清甜之气。”

那张管家忽然对苏芷说,见几人都看着他,他笑道:“我的鼻子一向是灵的,你就是这篮子盖上了,我还是能闻到的。刚才想着你们也听到了,我家表小姐胃口不好,我闻着这味道很香,我闻着都觉的好闻,想着我家表小姐也许也爱吃。所以就冒昧地问了。”

苏芷把篮子放在桌子上面,把上面的盖子掀开,露出来里面剩下来的红酸果糕,说:“这是我自已做的酸甜糕,今天拿来集上卖,现在也只剩下这么几块了。这东西倒确实是开胃的,而且味道不错,你家表小姐要是胃口不好,估计是会喜欢的。”

张管家一看那红艳干净的红酸果糕立刻就觉的这要是拿给表小姐吃,她一定会喜欢。想着要是讨了表小姐高兴,老爷也会高兴的,立刻就想把这些酸甜糕买下来。

“小娘子这酸甜糕既然是要卖的,能不能卖给我了,不知道多少钱?”

苏芷想真不错,来个酒楼还把剩下的红酸果糕卖了。

“这酸甜糕刚才我在集上是卖一文钱一块,现在这里这块还没有切开,我也不多要,你就给三十文钱好了。”

苏芷也不会觉的这红酸果糕卖给在户就要狮子大张口,虽然她还是把价钱翻了两倍了。

张管家立刻就掏出钱来付了帐,又请掌柜给他拿来一个小食盒,把红酸果糕放在了扣碗里面,放在了食盒里面。

张管家高高兴兴地提着食盒走了,也没有再问刚才抬进去的那筐里面是什么东西,这让张掌柜松了口气。

“小娘子真是好手艺,那糕点做的真是又好看又美味。”

张掌柜夸赞着,心里想着那什么酸甜糕他可是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看来又是这小娘子的手艺了,这里是酒楼,倒不是点心铺,不知道老爷要是知道了想不想也把那个方子买下来,等有机会通知了老爷再说吧。又知道了苏芷的一个手艺,他对苏芷更热情了。

苏芷说:“张掌柜,去厨房吧,把菜教给你们,我们还有事情。”

张掌柜立刻笑着说了声请,然后陪着苏芷和沈子安向后面走,一边走着一边对苏芷说希望苏芷以后有什么菜式都卖来这里,如果是别的酒楼来买,都不要卖给他们。

苏芷看着张掌柜,笑眯眯地说:“把菜方子只卖给你们一家?那也不是不行,不过这价钱可是就不一样了。”

张掌柜立刻说:“那当然了,如果小娘子同意这个要求,那以后这一道菜的价钱就提高到四十两银子,如何,这可是翻了倍了。这四十两银子,可不少了。”

四十两银子确实不少了,能盖上一座非常好的房子,能买上几亩好田了。

苏芷想了想,自已以后要是不缺钱,是不太会常卖菜方子了,可是她爱做菜,说不定以后就会做出些什么菜来,而且谁又知道她将来会不会也开个酒楼之类的?把所有的菜方子都卖断了,她可不愿意。

“算了吧,还是一道菜二十两银子吧,我可以保证不把卖给你们的菜方子交给这个县城里面的别的酒楼。而且以后要是有新的菜式,都会先找你们的酒楼。至于别的,我是不能保证了。”

张掌柜一听还想再劝什么,可是苏芷手一摆,他就知道苏芷已经决定了,他再说什么都没有用了。这个小娘子不要看只是个农妇,而且好像总是挺和气的,可是他就是觉的她要是做了什么决定时那么有气势,好像说一不二,像座山似的沉稳,这放在一个女人身上真是很让人惊异,他在他家老爷身上感觉到这种气势,不过好像还没这么强呐。

苏芷一来,两个厨子就笑着打招呼,他们现在可是对苏芷这个手艺高超的妇人佩服的很,就希望从她手里再学到几手。

苏芷点了点头,然后就开始麻利地指挥着他们开始收拾着做菜,她就是一个在旁边指挥的,只是偶尔伸一下手,即使在这烟薰火燎的厨房里面,她还是那样的自然。

沈子安一直陪在苏芷身边,他并不干扰媳妇的举动,他知道苏芷能把一切都处理的很好,他只要在一旁守护就行了。看着媳妇指挥着别人做菜,他心里就想着媳妇在自家厨房里面做菜的样子,心里面甜滋滋的。

这次苏芷教的是一道黄焖栗子鸡,做了这道菜,苏芷就不想再卖别的菜方子了,还是张掌柜在一旁一直说让她再教上一道,苏芷最后又把如何做猪头肉的法子教了。两样又赚了四十两银子。

那些栗子也卖了一两多银子,并且说好了,下次再给送来栗子。

被张掌柜的送着出了酒楼,小夫妻两个又赶回了集市,一看三个嫂子已经把头花卖的差不多了,只剩下三个布花,五个绸花了。

“这些先拿回去吧,下次再一起卖吧,咱们快去绣庄吧。”

苏芷说着,刚才在路过布店和成衣店的时候,苏芷又去买了不少的布头,下次还是能来卖上一次的,下往后就要看还有没有布头可买了。

李嫂子几个立刻就收拾了东西,坐上了牛车。

结果刚坐上牛车,就见又有人跑来买头花,那剩下的几只头花又卖掉了六个,最后只剩下了两朵绸子的头花了。

三个嫂子可是高兴坏了,对着苏芷悄声说,这篮子里面可都装满了铜钱了,沉甸甸的。

苏芷也笑眯眯的,想着上千个头花,怎么的也能卖个好几两银子了,虽然听着不多,可是只是两天的成果,成本只二十文钱,实在是太划算了。

第一二一章 分银钱喽

沈子安赶着牛车,四个妇人坐在车上,一路上欢声笑语地向着绣庄去了。

绣庄的苏掌柜见到苏芷很热情,说是还没有人学会她这些络子的编法。见到苏芷把编络子的本事教给了几个嫂子,她也笑着收下了,这次还是十文钱,她说要送到别处去卖。不过也说了以后要是次数多了,这种络子不那么稀奇了,可能会减价。听到这话几个嫂子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也不失望。只要没人学会这络子的打法,那络子总有旧的时候,只要没有别的人会编,那时候还得再涨价,她们照样会赚钱。

苏芷这次买了几块绸子,又买了许多的彩线,她打算在闲的时候绣绣屏风,不管是落地的,还是炕屏,家里都还需要。

至于络子的线,苏芷也要了一些,不过没要太多,她想着闲的无聊的时候可以把前世的络子编出来,免的时间长了忘了,至于卖络子的事情,还是让这几个嫂子们做吧,就连头花的活计她都不打算参与了。

卖完了络子,几个嫂子这回一人带着一块银子走了,心里面都是格外的激动。

这时候也已经近了晌午了,几人又买了一些东西,然后就都急着回家去了,毕竟带着这么些的银钱,心里都是有些不安又激动的,想着回家去了就可以分银钱了。

沈子安赶着牛车回了村,李嫂子先下了车去汪花枝家里叫了她,李氏也去叫王氏,又分别去了树根嫂子家里。

还有一个柳四娘是叫不来了,苏芷早就和她说好了到时候把钱给她收起来。

几个人坐在一起,在炕上围成一圈,然后把篮子放在了中间,把所有的铜钱都倒了出来,满满的一堆同钱,像是小山一样,看的人眼都花了。

几个妇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虽然这些钱如果换成银子也许只是一小块。可是这是铜钱,可是一大堆,看着就喜庆啊。

对于庄户人家,一文钱都能捏成八瓣花,何况这么多文钱了。

苏芷开始算帐了。

这次的头花总共是一千二百九十个,普通的布花三百六十一个。复杂的布花二百八十四个,普通的绸子头花二百六十七个,复杂的头花三百七十八个。

复杂的布花普通的布花一文钱一个,复杂的布花和普通的绸花都是三文钱一个。复杂的绸子头花要四文钱。

除了两个绸子头花,全都卖出去了。

这么一算下来,总共是三千五百一十八文。

总共是七个人分,苏芷因为出了布头的钱,她就要了五百一十八文钱,其余六人一人五百文。

每个人都很高兴,做些头花一点儿都不累。才做了两天多点,就分到了五百文,这可比一个男人打几天工还要多呐。

苏芷再次觉的这个活计虽然本钱少,而且赚的利润也是本钱的无数倍,但是还真的不是一个太赚钱的活计。

另几个人倒是没觉的,在她们眼里这样赚钱就已经是很容易很快的了,她们很知足。

苏芷听着几个妇人的话,看着她们的笑脸,自已心里也高兴起来。想是啊,在她眼里银钱是容易赚的,因为她有着太多的法子,而且还有灵泉仙莲,她也就开始有些要求要了。其实像这些妇人一样有什么不好呢?脚踏实地地过日子,把日子越过越好,哪怕只是慢慢地来,也是幸福的。

分完了钱,已经中午了。苏芷起身告辞了。树根嫂子要留她们吃饭,几人都不肯留。全都走了。

王氏和李氏一起到了家里,又让孙氏抓了个正着,阴阳怪气地问着李氏又把王氏叫出去拿什么好东西了,被王氏几句话给挤兑回去了。

孙氏看着王氏李氏各自回了自已的屋子,一双眼睛不甘心地瞪着,她看出来这两人肯定出去有事情,可是她们两人身上都没有什么鼓的地方,不像是藏了东西了,就是钱,那也是银子,这么一想,更让她心里难受了。只是再难受,她也没办法。

王氏回了屋子让春香把门看住了,然后她就开始藏银子,想着还好刚才让苏芷把那些铜钱都换成了银子,要不还不又得被那个孙氏给看到了,真是个让人厌恶的女人!

春兰春香看到王氏把银子放进了小盒子里面,一看那几块碎银子,脸上都露出了笑容,想着家里又多存了一些私房啦!

沈子富今天也在家里,和大郎二郎两个坐着编筐,也看到了那银子,问:“二弟家里也是一样多的银子?”

王氏把盒子收起来,说:“是,只多不少,二弟妹现在也不用像我似的还要给家里干活了,真是埋头苦干,她自然得的多了。我算计着,这样干下去,明年开春他们不用借钱就能盖起几间房子来了。”

大郎张嘴说:“要是咱们也能分家出去该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