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娘,那是你们的行礼吧?网不少字我帮着你们拿进去啊!”孙氏一边说着,一边大声地叫着三郎和春花,让他们来帮她,她一个人可是拿不了。一边叫着,一边她已经过去了,用手在那包袱上面摸着,想看看能不能摸出来里面是什么东西,最好是有些硬的,那有可能是银子啊!

孙氏把几个包袱一一摸过去,发现里面有一个布包起来的包袱,是四方形的,看起来像个盒子,想这可能是装银子的吧?网不少字她眼睛立刻就笑成了一条缝了,想现在家里就他们一家人了,肯定是给他们带回来的。

三郎和春花过来帮着孙氏一起把包袱全都拿了下来。

沈子平这时候也出来了,和沈有福沈张氏说着亲热的话儿,他心里也是很高兴,想不会是五弟在京城里面缺人手,这是要让他去京城吧!

“那车把式是从京城一路护送我们回来的,你去给安排一下,让着吃顿饭休息一下。”

沈有福对沈子平说。

沈子平哎了一声,就去安排那个车把式了。

沈张氏叫着孙氏娘儿三个把东西全给他们拎到屋子里去,她已经把门给打开了。

进了屋子,就见屋子里面有些灰蒙蒙的,虽然不厚,可是也有些脏了,沈张氏是个爱干净的,立刻就让孙氏带着人把这屋子给他们都打扫一遍。

孙氏一听到要干活儿,心里立刻不情愿,可是一想到可能会有好处,而且公爹婆婆可是不能得罪,只能笑着应了,然后就去支使着春花打扫,她则是说着去给河东边的几兄弟报信儿去,然后一溜烟儿地走了,可算是逃过了干活儿了。

孙氏先是奔着大房去了,拍开了门,对留在家里的春兰春香说了一声,让她们去对二房的人说,她又急着去福园了。这次她还是没能进福园,只能气哼哼地站在门外等着,她自然也看到了白狼挥向赵杨氏和赵小妹那威风的爪子,她可不敢随意地进福园了,万一也给她来一下子,那太疼了。

正好也到了中午休息的时间,王氏就出来了,沈子安和苏芷两个却是没出来,他们还是不会去老宅,不过沈子安让人送了一坛酒和一只熏好的兔子,当是迎接二老归来了。

孙氏看到那兔子,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她知道苏芷熏制肉食的本事可是很高的,闻着这香味她就有些饿了。

王氏一见孙氏那样子就看不上,不过她也懒的理她,反正这东西也不能让孙氏在路上就给吃了,最后还是要交到沈有福他们手里的。她是挺胸抬头地走了,手里提着酒,心里想其实这酒才最能让沈有福高兴,那兔子只能算是个附属品。

王氏去叫了春兰春香,两个女娃虽然不愿意去老宅,可是为了孝道,还是出了门。

李氏早已经出了月子了,现在天气也挺好,可是她可舍不得把小儿子抱出去,以前在老宅总是出事,她可不想万一又出个事,把她得来不易的儿子给碰着了。不要说她了,就是春月几个也不愿意,最后她带着春草春云去了老宅,春月在家里看着弟弟。

到了老宅,一行人给沈有福沈张氏行了礼。

沈有福见那分家出去的三个儿子一个人影儿也没见着,脸色就有些黑,还没问话,王氏就说沈子富沈子贵都出去送粉条了,大郎二郎两个也跟着去了。沈有福脸色才好了一些,至于沈子安,他看到那坛子酒和兔子,就知道他不来了,心里暗骂这个儿子太倔,不过好在还是尽孝道的,还是给他送来东西了,他也懒的去说他了。

沈张氏心里却是别扭的,想这沈子安现在还记着仇,他是不是一直在追查着当年的事呢,那苏芷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万一真的查出来什么,那她的麻烦可就大了。

想到这次去京城碰到的事情,沈张氏的心中就是胆战心惊的。

“爹,娘,京城好不好?你们怎么也不多在那里住些日子,这么快就回来了?”

王氏问着,她想这去京城一次就够费时间银钱的了,公爹婆婆他们这才走了多久,估计在京城都没呆一个月吧,这就回来了,真不像他们的为人,她以为他们会在那里住的就是不舒服也不会回来呢,就是回来,也得等些日子再回来显摆一下他们过的挺好的。现在回来,也不知道是有什么事,还是出了什么事。

孙氏也说:“可不是啊,爹,娘,那京城一定很好玩,你们才去那么些天,能玩够吗?你们回来是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事啊?捎个信儿来让我们给办了就行了,还累的你们跑一趟,看你们这么累,我们这做儿子媳妇的也心疼。”

李氏一手拉着一个女儿,站在一旁不说话。

沈有福说:“你们娘在那里住着有些想家,身子也不舒服,郎中说是忧思过度,就回来了,等着她好点了,再回去。”

屋子里的人除了年纪小点的春云春草四郎五郎几个,别的人都有些惊讶,想沈张氏这么一个人还会思乡吗?

沈张氏见人都看着她,说:“这人不离开不觉的,这一离开,发现还真是想家,等你们有机会出去了,就明白了。”

几个儿子媳妇全都附和着。

沈张氏坐在那里,嘴角带着笑,可是心里面却是一片的苦涩,想她也是想要在京城里住着啊,她盼了那么多年,才去了,哪里想到去了却在那里碰到了她这辈子也不想碰到的人,不得不这么狼狈地跑了回来!

第四三一章 过继

沈有福和沈张氏回到了河边村,生活还是要继续过下去的,不过村子里还是热闹了一阵子,天天都有人去沈家和这老两口说话,问问他们京城里面是什么样子,从他们的话里想想那他们可能一辈子也去不了的地方是什么个情景,来了一波又一波。

沈有福这个人脾气不是太好,可是那是对家里人,对外面人,只要对方没有看不起他,他还是挺好说话的,如果对方再对他客气一些巴结一些,他态度可以说比对自家人还要客气,而沈张氏更是一个很会为人处事的人。

虽然之前夫妻两人因为一些事情在村子里面名声落了许多,可是自从沈子举去京城当了官,他们也跟着去见了世面,他们的名声又高涨了起来。

沈有福很是得意有人来找他聊天,这说明他名声好啊。

沈张氏也挺高兴有人来的,自从那个李婆子和别人说了她可能是害死沈子安亲娘的人之后,她就极少和人来往了,也没有人来找她说话,现在看到也有那妇人来和她聊天了,她想这么下去,迟早别人不会再怀疑她的,一切还会变成从前那样,因此她对来的人,不管是来找沈有福的还是找她的,都是十分的客气,总是茶水瓜子奉上,这么一来,就更是有人愿意来了。

孙氏眼见着沈张氏那茶叶瓜子地总是不断,心里有些心疼,想那也是钱啊,要是给她多好啊。

看着爹娘那派头,孙氏觉的爹娘这些日子在京城一定是过着官家老太爷老太太的好日子,她想着什么时候他们也能去京城啊。就算不让他们去,也给他们点儿好处啊。

沈有福沈张氏回来的那天,就给家里人都分了带回来的东西,大人没份,每个孩子都给带了京城里东西,男娃们是玉佩,女娃们是头花步摇手帕子,连沈子安家里的小日和月月也有份。

孙氏把四郎五郎还有春花的东西都要过去了,只有三郎的没要成,三郎大了,不给她。

孙氏得了好处,却越发贪心起来,想爹娘这随手给小辈们带些东西就已经这么多了,也不知道手里还有多少好东西,她恨不得全弄到手才高兴。

沈张氏对孙氏的殷勤自然是看在眼里了,更觉的让这样的女人去京城,那对沈子举的前程一定有影响,还是想着让他们以后一直留在乡下,正好也给他们看家了,只是想着要如何说服他们,沈张氏还真有些头疼。沈子平孙氏全是贪心的,得到好东西还想要更多,要是给他们东西,他们会想着去京城会得到更多的。

要是命令三房留下看家也不是不行,只是沈家老夫妻都不想让这唯一没有提出分家来的儿子再闹了。

沈有福想着要多住上一段时间,得把这三儿子一家安排好了。

沈张氏心里也是想着多住一段时间,她想的是要回京城去,可能又要见到她不想见的人,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她早就变了模样了,可是她还是担心啊。如果稍有差池,她就会万劫不复,连着家里人也会跟着不好过!

沈张氏都想着是不是永远留在河边村算了,可是她好不容易把儿子给养成个官,要当老夫人了,要享受别人的尊敬了,她又舍不得那种极致的心理享受。她这一辈子,最最希望得到的就是被人尊敬被人捧着,好不容易实现了,让她放弃,她不愿意。

而且还有一点,儿子女儿还都没有成亲呢,他们的婚事都迫在眉睫了,得有父母在身边张罗着。

沈张氏想着自已这次调整好心情,养好了身子,还得回去,再回去,她就是那个受人尊敬的老夫人,从前的事情,她尽力去当成一场梦。

“娘,外面又来人了。”

孙氏眼看着婆婆和她说着话就走神了,心里挺不高兴,她刚才正试探着想要沈张氏答应带他们一家子去京城呢,结果沈张氏又没听,她都要想婆婆是不是在装了,就是不想带他们去京城,这么想着,她心里很不乐意。只是听到外面又有人来了,她也只能到此为止,她可不敢惹火了婆婆,这个婆婆平时温和,可是她也能温和地收拾她这个做儿媳妇的。

孙氏天不怕地不怕,却是有些怕沈张氏这个婆婆的。

沈张氏从沉思中回过神来,听到外面人说话的声音,让孙氏去给泡茶上来。

孙氏不情不愿地出去,和来的几个妇人打了招呼,然后让春花去泡茶了。

沈张氏这个人以前在村子里的名声一向很好,村子里的人都实在,一看她对沈子安这个不是亲生的都那么温和,把沈子安给养的高高大大的,没少吃没少穿的,都认为她是个不错的人,就是后来沈子安分家时分的少,别人不是认为那是因为沈子安娶了个病媳妇把家里银钱花光了,所以才分的少,要么就是认为沈有福对这个儿子不待见,和沈有福这个亲爹比起来,沈张氏更是一个慈爱的后母了。

李婆子的话有人相信,也有人不信,这些天来的次数多的,全是那些不太信的,沈张氏一对她们和和气气的,她们就不太在意了,想沈张氏害没害沈子安的亲娘,等着沈子安查出来再说,她们先听听京城的热闹。

一群女人聚在一起,除了沈张氏说说京城的事儿,也就是说河边村的事了,东家长西家短的,说着说着就说到了福园。

福园现在可是河边村最值的谈论的谈资了,这河边村的人一天要是不说一回福园,那就好像缺了什么,有人羡慕有人嫉妒有人恨啊,可是有圣兽在,也都老老实实的,最后全都为了跟着福园一起赚钱,就更老实了。

说起福园,除了福园有多好看,福园有多大,福园里面的粉条作坊有多赚钱,福园里的圣兽和池塘,也就是说说沈子安和苏芷两人日子过的有多好,说的都是好话,听的人也是连连点头,在一旁也跟着附和。

沈张氏听着,心里面想这沈子安可真是越过越好了,当初要是知道他过的这么好,就不给他们分家了,让他一辈子活在自已的管制下,虽然一想起他的娘来就有些别扭,可是那么多年都忍下来了,再继续忍下去又能如何?何况他们现在赚这么多银子,房子那么多,只要不特意去见,估计一天也见不了一面啊。

沈张氏心里叹了口气,越听心里越不是滋味,越听越想福园是她的就好了。

“其实你们只看到了子安和他媳妇过的好了,可是没看到他们的不顺心啊。”

在一片羡慕声中,突然冒出来一个特别的声音。

这说话的是住在村北边的王婆子。

有人就问:“人家子安他们有那么多钱,家里房子多的住不完,有下人有赚钱的营生,村子里这么多人都给他们家干活儿,连官老爷都和他们关系好着呢。就是有人惹他们,只要圣兽在,直接放出去咬上一口就行了。你说他们还能有什么不顺心的?

其他的人也都附和着,她们可都是眼红沈子安他们呢,那种日子要是给她们,她们做梦都能乐醒了,哪还有觉的不顺心?人可不能太不知足了!

王婆子嗑着瓜子说:“他们小两口成亲也三年了吧,可是连个娃都没有呢!就是有小日和月月又怎么样,那可不是亲生的,指不定哪天就像星儿那样被家人给带回去了,到时候还不是两个人你看我我看你,想找第三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王婆子这么一说,别人也都反应过来,想是啊,这沈子安小两口子成亲时间可不短了,可是愣是没有一个娃儿。

“那子安媳妇不是本事大着呢吗?她可是给不少生不了的妇人都治好了,像那子贵媳妇,四娘,还有镇子上张财主家,不是也是让她看了,立刻就妻妾都怀上了?还有好几家呢,现在可都抱着大胖小子了。”

“可不,她能给别人治,还不能给自已治啊?”

王婆子说:“这不是有人说过吗?这越是会给自已看病的郎中,越是治不好自已的病。我看子安媳妇也是那种人啊!”

别的人一听,一想也是这样啊。

“说的有理啊,那算命的不是也是这样吗?能算别人的,就是算不了自已的。”

“子安媳妇福气是大,可是不是说了吗,这福气太大了,总是有点儿不好的地方,说不定这子安媳妇就是生不了娃儿啊。”

“你们说是不是这老天爷看他们有了小日和月月,这儿女双全了,就不准备给他们送娃了?”

“这赚了这么多银钱,这么大的家产,将来也没个亲生的娃继承,全归了那拣来的娃儿,可真是亏啊!”

“咳,咳!”有人就开始干咳了,这还在沈张氏面前呢,她们是越说越离谱了,沈张氏再和沈子安关系最近僵点儿,再分家了,那也是一家人啊。

正说的热闹的几个人也反应过来,全有些不自在,立刻喝茶的喝茶,嗑瓜子的嗑瓜子。

沈张氏说:“你们尽管说,我也听到了,说真的我也为这个事操心呢。子安他虽然不是我生的,最近又有些和我有些嫌隙,可是那只是他被坏心的人给蒙骗了,只怪那事太巧了,我也不怪他,看他那么难过,我还挺心疼他的。可是我再心疼,他也不会领情啊。好在他还有个媳妇陪着。”

沈张氏脸上露出担心伤感的神色来,引的几个妇人全都同情起她来,想这样慈善的后娘去哪里找啊,沈子安那么对她,她还惦记着他呢。

沈张氏又继续说:“可是媳妇再好,再有个娃儿就更好了,他们这成亲时候也不少了,一直没动静,我也急啊。只是也没法去说,说了还会说我挑拨他们夫妻的感情吧。我这天天的求上天给他们来个娃娃,希望能早日的成真吧。”

几个人把沈张氏给夸了一顿。

王婆子说:“你也不要急,他们还年轻,还会有的,你看张财主的儿子快三十了,那不是才有了儿子,听说那小妾还给生了个女儿呢。到时候子安他们说不定会一下子抱两个,儿女双全啊。就是实在没有,他们不是还有小日和月月呢吗?要是觉的他们不是亲的,那也不怕,你们老沈家男娃那么多,到时候过继一个不就行了?”

王婆子这话一出,没什么人跟着附和。

当初沈子贵连着生了三个女儿,一直没有儿子,沈子平那一房就闹着要过给自已的儿子给二房,结果最后也没成,还闹的二房分了家,人家一分家就生了儿子了。

现在沈子安小两口才成亲这几年,又不是年纪大的生不了了,哪会过继人家的孩子啊,大房二房是不要想了,三房是儿子多,可是五郎年纪也大了,再说三房的人品真是不行,福园现在还不许三房的人进园子呢!

沈张氏却是不理会这个话茬儿突然又断了,她心里也是一动,想着这是个办法啊,她一直有些后悔把沈子安他们分出去,是因为沈子安他们有钱了。如果过继给他们一个孩子,那不是又有了联系了,指不定到时候那些银钱都归了谁呢!

沈张氏心里笑了一下,她当初能嫁给沈有福,从平妻做到正妻,自然有她的手段,她敢收拾了沈子安的娘,自然也敢收拾了沈子安和他媳妇,到那时候他们的东西不全都是又是她的了?

王婆子见自已的话冷场了,连忙又提别的事,又重新把场面炒热了。

又过了一会儿,沈张氏做出一副有些累了的样子,那些人都挺识趣的,全都起身告辞了。

等这些妇人走了,沈张氏坐在屋子里面沉思着,越想越觉的那过继的法子是可以用上一用的。

沈有福溜弯儿回来后,沈张氏就把他叫过去说这个事了。

沈有福一听也沉思上了,说实话,他也动心了,总听着别人说那福园多赚钱多赚钱,他哪有不眼红啊。

第四三二章 说服,算计的很大

沈有福对沈子安现在那赚钱的路子也是很眼红,他这是当爹的,可是辛苦了这么多年,还住在这么一个破院子里,就是去了京城,那京城的院子也没有福园来的大,而且那院子还不是沈子举的,沈子安却是才分家没几年,就过上了那么好的日子,沈有福哪能不眼红沈子安的好日子啊。

沈张氏见沈有福在那里不吭声,以她多年对这老头子的了解,就知道他动心了,她准备着加一把火。

“老头子,你想啊,咱们子举现在可是被那尚书千金看上了,虽然咱们子举有才有貌又年轻,现在还是翰林院任职,可是他到底家底薄啊。”

沈张氏叹了口气,做出一副伤感的样子来。

“这些年来,咱们家省吃俭用地才把子举给供出来,本想着他当了官,就能光守耀祖,让咱们一家子都过上好日子。只是咱们想的太简单了,那官容易当,可是想要当好了,想要过的好,想要升官,那可是太难了。你看那些当官的,要是家里没有家底,没有人接济着,那就只能做个穷官了,过的连个老百姓都不如啊!这些天你也看到了,咱们儿子要不是有皇上赏的一些金银度日,那日子可真是艰难。我这心里看着真是担心啊!”

“这个你不说我也知道,他也是我儿子!”

沈有福被沈张氏说的也是皱眉,他自然也不是个没眼的,哪会不知道儿子过的日子并不像表面那么风光。现在还过的去,可是光出不进,入的没有出的多,迟早有一天得显出没银钱的那一面来,到时候可真要难看了。

好不容易儿子成了京官了,年轻有为,人人称赞,还有望娶到尚书家的千金了,沈有福哪里愿意让儿子显出没钱的尴尬来啊!

从前沈有福只想着跟沈子举来享福,现在他却是想着如何给儿子分忧,他想着只要儿子熬过了这段日子,以后官当的再大些了,再娶了尚书千金,这日子就好过了。只是在这之前,日子还得过啊!

沈张氏说:“儿子在京城里面现在也算是有名声的人了,他现在出门都有人跟随着,像个官老爷的样子,总不能过些日子钱花完了,把人给散了吧,到时候他光身一人,这哪里像个当官的啊?得被人嘲笑啊。”

沈有福眉头皱的更紧了,他想着小儿子就是缺银钱啊,如果有银钱,他就可以过上舒服的日子,可以用银钱去铺路,请同僚吃酒,穿的体面,跟着下人,让人一看就是个当大官的料儿,然后娶了尚书千金,再得到尚书的提拔,以后肯定是皇上跟前的第一人啊,到那时候才真是让他们沈家光彩了!

银子啊银子,缺的就是银子!

“老头子,我也知道提出给子安家过继一个男娃儿,好像是在惦记着他家的钱财,可这也是一个两全的法子,既能让子安他们将来有个养老送终摔盆抬棂的人,也能让子举更好地去做他的官,光耀我们沈家的门楣,这不是好事吗?”网不跳字。

沈张氏说着,她才不会担心沈有福说她居心不良,也不会认为沈有福认为惦记沈子安的家财是不对的。

沈有福这个人,他极为的自私,虽然要脸面,可是有的时候办出来的事却是一点儿也不顾面子,他还认为儿子的东西就该是他的,他把他们生出来养大,他想要什么,儿子们就得给什么,分了家,他也是这么想的,就算顾忌着村里人的看法,他要是真想要,也敢豁出面子去算计。

想当初沈子安分家出去了,沈有福不是还去向他们要过人参吗?结果被苏芷给顶了回来。从那以后为了脸面,倒是没有再去算计过什么了,可是他为了沈子举,却是肯定能再算计一回的,何况这回算计的,可是比人参更值钱的,那可是沈了安的全部家产!

“老头子,你不说话,是不是认为我在算计子安的家产了,我真没那么想,我只是为他着急,为子举着急。还有,为了珠儿着急。珠儿也要找婆家啊,可是京城里面那些有钱的人家,到时候嫁进去,也得有大笔的嫁妆啊,那样才能让婆家看的起,才能掌家,才能过的好啊。”

沈张氏想到沈珠,那个妮子一到了京城,就像鱼儿进了水了,再也不像在河边村的时候那样没精神了,整天的打扮的花枝招展,又恢复了从前的机灵样子。沈张氏想着就凭着女儿这个样子,将来一定可以嫁一个好人家,而且就在不久后,她也得为了她的嫁妆着想啊。

沈有福一听也想到了。

自从到了京城,沈有福也见识了许多,这乡下的人都认为女儿是赔钱货,是泼出去的水,给嫁妆都给的很心疼,能少给就少给,碰到疼女儿的,才会备的多点儿。而京城这里,家里的女儿那是可以用来联姻的,如果嫁个好人家,那对于娘家也是好处很大。不过那也要女子嫁过去就能说的上话。

而大笔的嫁妆就是出嫁的女儿们的底气!

沈有福想着如果沈珠嫁个好人家,那到时候也能帮着沈子举了,而要让她嫁个好人家,在婆家说的上话,就要有大笔的嫁妆啊,为了儿子,他也舍的给女儿出这笔嫁妆,只是他手里没有啊。

现在沈张氏一提这个事,沈有福的心又动了一下。

沈张氏不等沈有福说话,她又继续说上了,不把沈有福给说的下定了十成的决心,她就不是沈张氏!

“还有一个事,就是老三他们,你也知道子平和子平媳妇,还有他们那几个孩子,那可是一个上的了台面的也没有啊。可是他们还心气儿高,总想着跟着子举一起过好日子去。子举现在正是要紧的时候,哪能让他们去啊,虽然子平也是我的儿子,可是我得说,他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啊!让他们去跟在子举身边,只能给扯后腿,那京城里面,如果惹点儿事,皇上马上就能知道了,到时候还不影响了子举?”

“你说的是,不能让他们去,这不是把他们留下了吗?以后继续让他们留着,我的话他们还敢不听?”

沈有福说,为了小儿子,别的儿子他都不那么在意了。

沈张氏看他一眼,说:“子平他们为了供子举读书,没功劳也有苦劳,他们也没分家,现在子举当官了,还让他们过苦日子,他们能干吗?就算你能让他们留下来,就不怕他们到时候说些抱怨的话,影响了子举的名声?你还能把他们打死?都是儿子,你也得为他们想想了。所以我说到时候把五郎过继给子安,他们和子安有了关系,有了福园那么一个赚钱的靠山,他们肯定就不想着跟着子举走了。”

沈有福点了点头。

“只是就算过继了五郎,也是五郎以后得了好啊,就子安媳妇那性子,说不得要了老三的儿子,还不让老三他们进门呢!”

沈有福一想着当初去要人参,被苏芷那些话给顶撞回来,他心里还闷着一口气呢,那个儿媳妇可真是不服管!

沈张氏想着这老头子总算还明白点儿事,他真以为给沈子安他们一个孩子,就能替沈子安他们管家了?其实就是给沈子安他们塞一个孩子都是个难事儿。只是这世上的事情都是人办成的,只要有心,就能办成了。她会想办法让这孩子过继了,然后,她会想办法让这孩子立刻就能继承这笔家业!

沈张氏的眼中闪过一道寒光。

“老头子,如果五郎得了他们的喜欢,他们肯定会和老三他们处好了的。至于子举那里,我们这当爹娘的伸手向他们借,他们还能不借吗?再说子举和他们关系还是不错的,当初子举去应试,他们可是给的银钱不少呢,准备的东西也很齐备,说明是有心的,如果子举说缺钱,他们一定会借的,那个子安媳妇可是个明事的,她可知道有个当官的小叔子对他们有好处。至于这借的银子什么还,就当五郎孝顺咱们了。”

沈张氏笑着说,她这话说的其实很无耻,可是她的语气很柔和,表情也很柔和,带着为了孩子们担心考虑的样子,如果不听那些话的含义,真的要以为这是一个慈母在为了孩子们考虑重要的事情!

沈有福一听,觉的这样就说的过去了,沈有福就是再心狠,也没有想过要把儿子给害了,虽然他心里面有些怀疑沈张氏会不会这么做,毕竟沈张氏被人怀疑过害死了沈子安的娘啊。可是他就算在怀疑,他也没说什么,他更疼沈子举,沈子安这个让他生气的儿子,他的命他自已去管,他这个当儿子的不听话,他这个当老子的也不会管他!

沈有福其实心里潜意识中是在想着就算沈张氏真的会对沈子安他们做什么事情,他也不会去管,现在在他的心里,沈子安的财产能到手,给他的小儿子铺成一条锦绣前程,他就什么都不会说。

“就这么办吧,等着找个机会,和老四说说。”

沈有福说,他想着这次软硬兼施,给沈子安行礼,用刀子顶着他的脖子,或者用刀子顶着自已的脖子,他也得逼着沈子安过继了五郎!

沈张氏一听沈有福这么说了,心里一喜,想她就知道能说服这个老头子,只要他开口了,就成功了一半了,这老头子,为了子举可是什么事都能办出来!

沈有福和沈张氏沈子平和孙氏叫进来,和他们商量这个事。

沈子平和孙氏一听,立刻大喜过望啊。

当初两人就想要把五郎过继给二房,那时候他们只是算计着二房的那点儿家产,那时候二房其实也没有多少的家产,只有两间房子,就是后来分家了,也只是多了几间房子。那和沈子安的家业比起来,简直就是九牛一毛啊!

“爹,娘,你们说的是真的?可不要骗我们啊!”

沈子平兴奋地说,他一想到福园要成为他的家,他就乐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可是一想到沈子安那张没有笑容的脸,他就有些蔫了。

“爹啊,四弟可是不待见我们啊,现在也不让我们进门去,他这才成亲不到三年呢,没娃儿也正常啊,要给他过继,他也不会愿意吧?网不少字说不定到时候还得瞪我几眼呢!再生气一下,打我一顿也是说不定啊!”

沈子平想要是有人在他还年纪轻轻成亲没三年没娃的情况下,想要给自已过继孩子,算计自已的家产,他得气的打对方一顿吧!

沈子安拳头硬的很,连老虎都能打死,身边还有圣兽,他可不敢去惹他啊!

孙氏瞪了沈子平一眼,想这男人可真窝囊,这眼看着有个机会得到金山银山,他还怕被埋了,可真是个傻蛋!

“爹,娘,我们是有些担心啊,不过有你们帮着说去,那一定没问题!咱们五郎这两年可是越长越精神,村子里的人谁不夸他长的俊啊,而且也聪明着呢,将来要是好好的教养一下,那肯定像五弟一样去考进士去!让他给四弟当儿子去,我们也真有些舍不得,不过谁让我们惹了四弟他们不高兴了,到现在也不愿意原谅我们,我们心里也难受啊,如果五郎能化解这个结,我们愿意让五郎去孝顺他们去!”

孙氏这话说的好听,而且又给说了一个送五郎过去的理由,就是化解兄弟矛盾啊。

沈子平一听,也在旁边不断地点头,说他有多想和四弟和好啊,说愿意把儿子给沈子安当儿子。

“不要说一个五郎了,就是把三郎四郎全过继过去都行啊。”

沈子平想反正过继了也是自已儿子,到时候还得养着自已,实在不行,他再生,他别的不行,就是会让媳妇生儿子!

沈有福沈张氏一听三房这里同意了,一家人就商量着怎么和沈子安他们开口了。

沈子安和苏芷两人人在家中坐,却不知道又被人给算计上了,而且这次算计的还很大,是算计他们的全部身家,甚至是他们的命!

第四三三章 讨厌的人全登门

沈有福沈张氏回来,沈子安和苏芷只送了东西过去,人却没有过去,不过两人的生活还是因为他们的归来而有了些波动,是因为星儿。。

星儿和他的亲生父亲去了京城,自从离开,倒是也来过两封信,只不过因为路途远,也是十分的不便。

沈子安和苏芷都十分的想念他,但是想到孩子刚刚回到亲生父母身边,正是培养感情的时候,他们也不方便多多地寄信,只是在星儿的信来了之后,写一封厚厚的回信,还有苏芷给做的衣服鞋袜以及一些小玩意儿,传送着她的疼爱。

现在沈子举去京城当官了,那就是和星儿离的很近了,沈子举还和星儿的亲生父亲是同朝为官,一定能见到,说不定哪天就能见到星儿。

“也不知道星儿如何了,真的很想他。”

苏芷坐在炕边上,正在算帐,他们现在的生意越做越大,帐面也是越来越多,好在苏芷用着现代的记帐方法,记的轻松,看的也轻松,但就是这样,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沈子安现在就算是会认字写字了,也是由苏芷来做。

沈子安在一旁帮着苏芷对帐,手里拿着一本帐本,还真的有几分儒雅的气质,他听苏芷这么说,安慰道:“你要是想他了,我们就去看他吧,等着天气凉快一些,我们就去,带上小日和月月,我们去京城玩上一次。”

苏芷笑了一下,说:“好,到时候我们一定去。”

夫妻二人又继续对着帐,还没对完,就听到外面刘银来报,说是外面沈家老爷子和老太太来了,还有那三房的人也来了。

沈子安皱了下眉头,想他们来做什么,他是不去老宅,也是不想让老宅的人来这里,可是他们要是真来了,他也不能不让进来,在这种时候,孝道是很受重视的,他不去老宅,可以说是不想见到沈张氏,那是为了亲生的娘。。不让长辈登自家的门,就说不过去了。

苏芷见沈子安皱眉,就拍了拍他的手,说:“让他们进来吧,听听他们要说什么,如果不爱听,就让他们离开就行了。”

沈子安点了点头,对着外面的刘银说了一声让他们进来。

刘银又问要不要那沈子平他们进来。

沈子安看了一眼苏芷,苏芷点了下头,沈子安就说让一起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