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是,南海亲王很宽容的,不然,你父王的身体,也撑不了这么些年。”

“母妃,你认为,南海亲王提议让世孙代袭,能成不?”

“板上钉钉子的事儿,他是世孙,名正言顺,再说,这继承权,首先就是嫡支的,没有嫡子,还有嫡孙,没有嫡孙,才是庶子庶孙的。”

娜仁王妃和儿子在家盘算,董进才却在皇上跟前吹风:“皇上,不管怎么说,也不能出现一门两王爷呀,这也太出风头了。”

张澜很不高兴地提醒董进才:“董大人此言差矣,仁亲王和南海亲王还是一门俩亲王呢。”

董进才嘴巴蠕动了半天,一句话也翻不上来。

张澜的嘴巴,也毒着呢,他觉得还不够解气,又进一步说道:“皇上,仁亲王有嫡子嫡孙,不可以让庶子代袭的,不然有悖于伦理纲常。”

董进才知道今天,已经没法取胜了,只是还想赖皮一下:“皇上,钱浩在京城素有贤名,文采斐然,本该给他些荣誉的。”

高廷峰不屑地撇嘴:“南海亲王当年还十二岁就中了秀才呢,钱浩的名气那么大,也不过十六岁才中的秀才,又过了三年才中举人,比南海亲王差远了。”

董进才瞪了高廷峰一眼,高廷峰怒了:“皇上,董大人也太举亲不避嫌了,不仅举荐外甥,前几天还为北疆元帅石大人请功,微臣很怀疑他心里,每天惦记的是不是全是亲戚。”皇上本来就忌讳董进才和石宗汉联姻,这时更是忍不住满腔的怒意弥漫,看董进才都是用眼角。董进才一看皇上的样子,立刻背后一阵阵发冷,他竭力拉帮结派,没想到这一回犯了皇上的大忌:“皇上,微臣是一心为了朝廷,并不是只有亲戚,石元帅立了大功,那是千真万确的,跟微臣为他请功没关系。”

...

第三百五十八章 分家(1)

高廷峰继续奏道:“皇上,董大人既然一心为国,何不和沈明昀沈大人换个位置,让他去海边修堤去。”

张澜急忙反对:“皇上,张大人的提议不可以,哪有让内阁大学士去当工部尚书的。”

他和太子要去江南,若是董进才跟着去捣乱,张澜怕太子什么也干不成,所有的心力都对付这个赖货了。

皇上知道董进才和沈家兄弟不睦,哪里敢答应这个,他挥挥手:“这事儿以后再议。”便摆手,“你们道乏吧。”

众人行礼,退了出去,董进才下台阶时,不知怎么脚下一软,踉跄了一下,就那么摔了下去,门口伺候的太监急忙跑过去,把他扶到隔壁的耳房躺下,并飞跑而去请太医。

皇上在屋里听到传报,也走了出来查看,董进才已经晕了过去。

钱隽借口有事,不理董进才是死是活,就那么走了,张澜和高廷峰不敢学钱隽,便装着关切,其实心里巴不得他就这样再也没醒来。

人一生中不如意事常**,张澜和高廷峰在心里祈祷半天,也没有起作用,太医一针下去,董进才就醒了,他只是崴了脚,皇上给了假,让他可以不上朝,在家休息几天,便命人抬着送了回去。

皇帝派人把娜仁王妃和钱璋叫道宫里,亲自解释代袭的原因,娜仁王妃和钱璋在祖宗规矩四个字前面,也是一句怨言也不敢有,只问了皇上一句话:“那,不管由谁代袭,王府能分家不?”

“行,王爷已经去世了,世子的兄弟都可以分家单过。”

得了皇帝亲口许诺,娜仁王妃回到家就拿出账簿,和儿子商量起来。

第二天,皇上下旨,让钱朝阳代袭仁亲王的爵位。

董进才崴了脚,回家疼了一夜,还没来得及通知妹子,董侧妃和钱浩高高兴兴听着公公念圣旨,当听到钱朝阳的名字时,两人都愣住了,董侧妃当时瘫坐在地上,不知该怎么办,钱浩年轻气盛,一时忍耐不住,他跳起来:“这不可能,这肯定是假的。”

来传旨的乃是皇上跟前的大太监刘公公,他当时就沉下脸:“钱公子慎言,洒家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假传圣旨,你若不信,可以过来验看。”

董侧妃被刘公公阴冷的眼神吓得一激灵,一下子清醒过来,她急忙跑上前给刘公公塞了个荷包:“刘总管大人大量,不和他小孩子一般见识。”

扭过头,董侧妃拉着儿子给刘公公磕头:“快给刘总管道歉。”

钱浩此刻也挺害怕的,他舅舅见刘公公都还怯三分呢,便乖乖给刘公公磕头道:“刘总管我说错话了,对不起。”

“快起来,快起来,我怎么当得起钱公子这样的大礼。”刘公公避开了,然后扶了钱浩起来,不过,他心里更恨钱浩母子,连带把董进才都恨上了,当这么多人的面,钱浩给他磕头,这事儿传出去,皇上知道了,还不知道怎么想呢,刘公公谨小慎微,才爬到这样的高位,可不想传出什么不好的名声,毁了自己的美好生活。

送走刘公公,娜仁王妃,从今以后,她就要被称为仁郡王府的老太妃了,她强忍着悲愤,和钱璋请了南海亲王夫妇去家里的议事厅。

“南海亲王,你虽然另外开府建牙,可也还是你父亲的长子,是咱府里的主心骨,我和璋儿今后,还得靠你们庇护。”

钱隽毫不犹豫地道:“应该的,父王去时,也有遗言。”

娜仁太王妃用帕子沾了沾眼睛,继续道:“王爷已经去了,不管是朝阳,还是璋儿,年纪都不大,府里人多事多,我怕他们应付不下来,想和你们商量商量,咱们是不是可以分家?”

“分家?”钱隽很惊讶,其实,他心里早就想这么办。

“是,分家!”娜仁太王妃很坚定地回答道。

文瑾看到钱隽的表情虽然没有表现出情绪,但她还是看到,男人眼角的皱纹是笑意,她便表示支持道:“不管谁袭爵,娜仁太王妃都是家里的长辈,你说什么就是什么,谁敢不依从?”

娜仁太王妃松口气,她知道南海亲王夫妻一体,这王妃既然答应了,王爷肯定不会表示反对的,果然,钱隽用沉默表示赞同。

娜仁太王妃使眼色让身边的老妈子把账簿和她草拟的分家清单拿出来:“南海亲王你看看,这样可不可以?”

钱隽接过清单,很认真地看了起来,娜仁太王妃为了获得他的支持,把一半的家产,给了他这个长子。

“娜仁太王妃,我已经开府建牙,就不从家里分家产了。”

娜仁还需要钱隽为她撑腰,帮她对付董太侧妃呢,闻言急忙解释道:“这怎么行?这个家本来都是你的,南海亲王靠自己的能耐,另外建府,这才有璋儿的世子之位,做人要厚道啊,璋儿怎敢还要贪恋财物?这一半家产给你,已经是少的了。”

若是钱隽还是世子,府里百分之七十的资产都是他的,娜仁太王妃这话,说得十分中肯。

仁亲王那天,就把自己手头的银票,全都给了钱隽,也言明有一半给他,钱隽此刻,以为这分家清单,也是父亲的意思,心里还略略安慰了些,这么多年,仁亲王第一回维护了他的利益。

“娜仁太王妃,璋弟还小,读书练武都是很花钱的,我用不着这些家产,都留给你吧。”

“不,不,南海亲王,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你千万别说留下来的话,璋儿还小,留下偌大家产给他,不是福,而是祸啊,还请你深思。”“那好吧,既然娜仁太王妃说到这里,我再推辞就显得假了,这样吧,府里收益最好的这两个庄子,虽然归在我的名下,但收益还留在家里,娜仁太王妃一年有不少应酬,就从这里支出吧。”等于钱隽又归还了两成家产,娜仁太王妃心里特别感动,暗自庆幸自己和儿子赌对了,钱隽果然是君子。为了表达她的谢意,娜仁太王妃捧出一个雕刻十分精致华丽的小木匣子给了文瑾:“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将来两个小姑娘出嫁,给她们做点首饰吧。”

...

第三百五十九章 分家(2)

文瑾见娜仁太王妃是诚心诚意表达谢意,便没有多推辞,说了几句客套话,就接在手里,没想到打开看了一眼,她就愣住了——满满一匣子宝石,猫眼、祖母绿、钻石、红蓝宝石,都是极其名贵的,已经雕琢切割成了各种形状,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差点闪了她的眼。

文瑾也是见过好东西的,她手头的这些,也不止一匣子,但多数已经嵌在首饰上,这么多零散的,还真少见。

“娜仁太王妃这个太贵重了,媳妇不敢接受,你拿回去吧。”

“不不,还是给你把,这里面有一部分是我本人的,但多数是王爷的,府里知道的不止我一个,我不给你,也守不住。

“那就给大家分了吧。”文瑾可不想当靶子,院子里的女人拿钱隽没办法,但若是成天想着法子暗算她,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娜仁太王妃听懂了文瑾的意思,她想了想,觉得有道理,便点头道:“听你的,分了啦。”

钱隽把分家清单拿回去,好好琢磨了一番,略加改动,还给娜仁太王妃。

看到手里的分家清单更合理,更有说服力,娜仁太王妃很感动,她很后悔没有早点了解南海亲王一家,不然,让钱璋和这位大哥关系亲近,她现在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过了几天,便是一个黄道吉日,钱隽帮娜仁太王妃请了宗族中的几位老者,主持王府分家事宜。

宗正还好,拿着清单看了看,什么也没说,钱宽知道董太侧妃肯定会跟着儿子搬出去,看到所得产业相对微薄,立刻就开始攻击钱隽:“南海亲王,你已经分府另过,如何还要来分家?”

娜仁太王妃立刻挺身而出,为钱隽挡枪:“这是王爷的意思,南海亲王本是王爷嫡长子,这王府都是他的,现在,只分一半家产,已经委屈他了。”

钱宽没办法,只好赤膊上阵,为钱浩争取:“三爷连一分家产都没拿到,这不会也是王爷的意思吧?”

娜仁太王妃冷冷一笑:“钱大人觉得,该从谁的名下减除些给三爷呢?这府里的其他人,可是一个比一个尊贵的。”

钱宽听出来娜仁暗讽只有钱浩是庶子,其余全都是嫡出的,顿时也接不上茬儿,庶子本来就在分家的时候最吃亏,说实话,娜仁太王妃给他也有几万两银子的家产,不算刻薄,可给钱浩的都是金银珠宝,没有产业,这样容易坐吃山空。

“好歹给三爷一两个产业吧。”钱宽道。

“王爷在世,已经给过了。”娜仁太王妃冷静地回答。

董太侧妃是没资格到这里的,她后来听说娜仁太王妃的话,气得差点吐血,她手头,的确有两个小铺子,其中一个还是个盐铺,虽然门面小,但收入可观又稳定,为了这个,她可是在仁亲王跟前下了血本的,她没想到,娜仁太王妃看着大大咧咧,却如此记仇,竟然在这个时候反攻倒算,把钱宽的嘴巴堵住。

宗族的人,除了钱宽,没人和娜仁太王妃过不去,钱宽无话可说之后,仁亲王府,不,今后变成了仁郡王府,分家的方案就这样定了下来。

钱宽前几年在花楼喝大了,发酒疯时打死了人,董进才出手帮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他对董进才是真心感激,从仁郡王府出来,他立刻就去了董府,把那里分家的消息透露过去。

“什么?娜仁太王妃要分家?”

“是,仁亲王弥留时,留话了,是真是假没法考证,宗族里有几个老辈儿给她作证了。”

“三爷所得家产,都是什么?”

“主要是现金和古董,有几万两银子,没有产业。”

“几万两?几万?”

“现银有七八千两,古董有那么几件,价值不好估计,再就是有一个五进的院子,占地约有三亩多,价值一万多两银子。“

见钱宽不说话了,董进才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瞪着钱宽:“就这些?”

“就这些。”

“这,这,这还没有仁亲王府家产的十分之一。”

“娜仁太王妃说,侧妃娘娘手头,起码有五六万两银子,并且还有两间铺子,因而,不能说不到十分之一。”

“侧妃手头的东西,那是她的私房。”董进才气愤地强调。

“娜仁太王妃说,侧妃娘娘是净人进的府,没有嫁妆,她的私房,也是王府财产。”

“放屁!”董进才暴跳起来,脏话都出来了,钱宽十分尬尴。

董太侧妃此刻,正坐在仁郡王府二进院子的正厅里,面对分家清单,她的心情,和其兄董进才一摸一样,若是分家把她的私房也算上,那她这些年,辛辛苦苦雁过拔毛,都白干了。看到娜仁太王妃一本正经的模样,董太侧妃手里的拳头松了又攥紧,往复好几次,才勉强冷静了些:“姐姐这么分家,是谁提议的?你莫要被南海亲王蒙蔽了,他另有封地和庄子,如何还要从家里分家产?”

“这是王爷的意思,再说,南海亲王乃是王爷长子,王府本来就是他的,现在就是因为他另有府邸,才只分一半,不然可要分七成的。”

董太侧妃肺都快气炸了,若是钱隽拿走五成,钱轩两成,钱璋两成就不算多,出嫁的几个姑娘留半成,算是王府每年招待几个姑娘的费用,那钱浩的确只有资格拿半成,谁要他是庶子呢?想起哥哥一再保证可以让钱浩代袭爵位,到了眼下却鸡飞蛋打,董太侧妃便忍不住悲从心来,她的眼泪刚流下来,心里就有了主意:“呜呜,太妃呀,王爷在世,喜欢谁,不喜欢谁,你清清楚楚,现在,你只给三爷这么些家产,让他过得窘迫难堪,你不觉得有负王爷的托付?明明有的人,王爷看一眼都嫌烦,现在,爵位是他的,家产也是他的,呜呜,王爷呀,你睁眼看一看啊,看看你的儿子,被人欺负了啊——”

娜仁太王妃愣住了,她真没想到董太侧妃还有这么一手,会撒泼,平日里装的那么端庄、那么贤淑,原来都是假的啊,她不由十分尴尬地望着坐在一边的宗正大人。

皇家已经历五代皇帝,一代一代的繁衍,宗室已经多达上百家,宗正大人哪一年不主持分家啊,董太侧妃这泼辣的档次,还不够看,宗正大人的心里连一丝涟漪都没有,就那么眼观鼻鼻观心的,脸色平静如常。

董太侧妃哭闹了半天,没有一个人搭理,连劝说的话也没有一句,难堪到了极点,就这么停下,她不甘心,可是不停下,只能丢人更甚,最后还是钱浩走过去安慰了几句,把她搀扶起来,坐在一边的椅子上。

宗正大人看看多数的人都没有异议,便拿着清单,让大家按了手印存档,分家的第一步顺利完成,就等钱浩和董太侧妃搬出去了。

刘太妃又瞎又傻,钱轩瘫痪,仁亲王留话,家产中收益最好的庄子是他的,娜仁太王妃曾承诺代为管理,钱轩的妻子——二太太霍氏没答应,她打算托付给娘家打点,娜仁太王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巴不得这样呢,自然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董太侧妃最初,就是想要引出二太太和她一起闹,这才是王府里最泼辣的主儿,但她这块砖抛出来,人家却丝毫不为所动,董太侧妃便明白了,娜仁太王妃这份分家清单之外,肯定给钱轩另外有承诺,也就是说,这个清单,就是给她看的,分得少,也就钱浩一个,董太侧妃想通这个,眼泪便让怒火烧干了,她站起来,擦干眼泪,面对娜仁太王妃道:“皇上在京城给南海亲王赏了别院,是不是说,他可以不回封地了?”

这是提醒娜仁太王妃,不要太把钱隽这个靠山当回事,靠山山倒,靠谁水流的事儿,每天都有发生。

娜仁太王妃哪里不明白董太侧妃的意思,她装糊涂道:“南海亲王不是要在京城守孝三年吗?他走了,大少爷这个代郡王也得留下的,他要等四爷长大,把爵位还回来,才能去南海。”

“哦,大少爷从小就老实,肯定会好好照顾四爷的。”

娜仁太王妃的嘴角几乎察觉不到地抽搐了一下,她虽然觉得钱隽人好,但六年后会发生些什么,谁又能预测得到?钱璋能不能顺利拿回爵位,她还真没把握。董太侧妃眼神一闪,她就是要让娜仁太王妃不淡定,再说,她一辈子做小人,哪里能理解钱隽一家的心思?她料定,金金代袭王爵,肯定会为自己谋算些什么的,别说家产,爵位带来的收益,一年也相当可观的,而王府里的应酬,则是谁掌中匮谁掏钱,金金不拿钱回来,娜仁太王妃难道就不走亲戚了?那么,钱隽可就赚定了。董太侧妃又瞟了一眼娜仁太王妃,在心里说:“哼,时间会证明一切的,别得意,你从我这里抠去的钱财,转手又会给了别人,好过了那一家贱人。”

...

第三百六十章分家(3)

说也奇怪,董太侧妃虽然没有说出来,娜仁太王妃却分明知道了董太侧妃什么意思,她强令自己打起精神,不管怎么说,爵位代袭没有落到钱浩的手里,此乃不幸中的万幸,她希望自己的眼光没有错,钱隽父子是君子,到时会归还爵位。五年多的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咬咬牙,她能抗过去。

娜仁王太妃一脸坚定地表示:“你说得对,大少爷是个好孩子,不会欺负四爷这个小叔叔的。”

董太侧妃气结,只好跺跺脚走了,她回到屋里,想来想去,最后决定不在分家清单上按手印,就赖定在王府,和娜仁太王妃拼火,谁知没几天就是新的一月,娜仁太王妃就没让人给她送来份例银子,董太侧妃派人去问,回答竟然是:“侧妃娘娘,娜仁太王妃说,你和三爷若是不搬出去,那就是自动放弃分家,今后,她会按王府规定,每月将份例送来,不过,她要你去一趟,你得把放弃财产的事儿,写个字据,同时交出手里铺子的契约。”

董太侧妃气得浑身发抖,她一个月只有二十两银子,钱浩四十两,外加一年四季衣裳和吃饭,总共也就一千五百两,她手头那两个铺子,一年的收益都超过一千两了。

董太侧妃怒气冲冲找到娜仁太王妃,还没说话呢,对方就隔着桌子,把两张纸推了过来:“你自己选,到时候可别怪我不肯容留三爷和你。”

董太侧妃气哼哼地在分家清单上签了名字,还按下手印。

钱浩见自己没有代袭爵位,便知道大势已去,他自认自己是聪明的,只要手头有钱,肯定能由小到大,越赚越多,便觉得没必要和娜仁太王妃多磨叽,当家丁把他叫到大厅,他毫不犹豫在母亲的名字前面,签下了自己的,还按了手印。

“三爷哪一天搬家?”娜仁太王妃一点也不客气地问。

钱隽有意让人透露消息,让娜仁太王妃知道代袭的事儿都是董进才在捣鬼,娜仁太王妃现在看到董太侧妃娘儿俩,便气儿不大一出来,连最起码的虚与委蛇都不愿意做。

“会很快的。”钱浩很自负地回答,他认为,有第一首辅的舅舅,自己的日子怎样也不会差了,他在前年考了举人,却在春闱受挫,本来明年可以再下场,却碰上了仁亲王去世,他得守孝三年。

董太侧妃为了儿子现在高不成低不就,苦恼不已,正在屋里烦躁,钱浩进来了:“侧妃,太妃问咱什么时候搬家,哼,父王去世,她已经是风中残烛,随时都会灭灯,竟然还敢威胁于我。”

董太侧妃紧张地问:“你说时间了吗?”

“没有,但我一天也在这里呆不下去了,咱们还是早点搬出去。”

“可是只有几万两银子的家底,我们坐吃山空,可怎么办呀?”

“侧妃,我的娘啊,你儿子现在都二十多了,难道就不会想办法?我是没有中进士,对不起娘的殷切希望,但我已经是举人了,已经有能力做个官吏,反正又不能考试,还不如让大舅给我安排个事儿做,家里也多了一份收入。”

“不,不,心急不得,你还是在家安心读书,四年以后参加考试,这才是正途。”

“侧妃娘娘,大舅告诫我好几次,不要读死书、死读书,我上一回吃亏的就是不通世事,难道你还想让我下一回也不中的吗?”

董太侧妃现在的全部希望,都押在儿子中进士上,听到钱浩的话,急的呸呸连声:“小孩子信口开河,说话不作数,老天爷保佑,务必让钱浩下一次考试状元及第、金榜题名。”

“娘,让大舅安排我去吏部或者户部去,你也知道,哪里简直就是金库,只要摸到窍门,没有发不了财的,哼,他们分家给的少,难道咱就要一辈子受穷了?看我将来挣了大钱,用银子压死他们。”

“浩儿,你有这样的志气,娘亲很高兴,可你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你大舅手里权利那么大,也没有金山银山财源滚滚,就这,还被人弹劾,差点掉了脑袋。”

钱浩很气愤地说道:“还不是因为沈老三捣的鬼?硬生生把大舅盯死了。哼,说实话,大舅在官场或许聪明绝顶,可他不善于理财,这不明摆着吗?从来没有人说老大贪腐,可你也知道,他俩别提多有钱了。”这里的老大,就是指钱隽的。

“那是,那是他俩能挣钱。”

“呿,南海亲太妃善庶务,他家的钱都是从正路上赚来的,这话骗骗娘这样的老实人还差不多,老大的钱,根本就是从北疆战事中贪腐的,你听说过吧,大黑山马场刚刚收回的时候,冒顿把马匹都抢走了。”

“是啊,难道不是吗?”

“娘,老大当时在北疆一手遮天,还不是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吗?他若是把那些骏马都寄养在乎伦儿那边,然后在让皇上掏钱买回来,那得多少钱?几十万两银子啊。”

“不会吧?你舅舅在北疆也安插了不少人手,难道就没有看出一丝的蹊跷?”

“说你老实,娘还不愿意听,我舅舅安插的人,最后是不是都被降级?但却没有降罪,就是因为他们都背叛了舅舅,做了老大的走狗,不然,老大会那么心慈手软,饶了他们吗?一将功成万骨枯,在战场上弄死几个人还不容易吗?”

董太侧妃还是摇头:“那一仗,你大舅安插的人,的确死了不少,还是最亲信的。”

钱浩惊讶地睁大眼,然后强调:“看看看,我说对了吧?”

“可现在,你大舅和石家结亲,你说的若是事实,肯定掩盖不住的。”

“娘亲,让我说你什么好呢?石家就算和大舅结亲,过去的事情也绝对不敢说出一句,他难道没有拿好处?”董太侧妃不吭气了,觉得儿子说的,也不是不可能。钱浩见娘亲没话可说,自负地挺了挺脊背:“娘,我下午就去舅舅家走一趟,我去吏部或是户部,一来历练历练,二来,也能增加收入,你说好不好?”

...

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家(4)

“好吧。”董太侧妃已经完全被儿子的话说服了,她甚至对儿子有了几分钦佩,心说不愧是首辅的外甥,儿子还真行。

董进才虽然极其能钻营,但除了受贿,买地收租,没有其他更好的经营办法,前几年御史刘光勇领头,对他发起弹劾,闹得满城风雨,要不是刘光勇那几天压力太大,忽然中风,倒下的可就该是董进才了,从那时起,董进才便不敢过分露富,大量买地的动作也停下来。钱浩一番高谈阔论,哄得了内宅女人,在董进才眼里,幼稚又可笑,根本没有说服力:“老老实实给我读书去,你以为弄钱是那么容易的?高廷峰的狗鼻子灵着呢,天天等着舅舅出错,你不要傻乎乎地送上门去,自己倒霉,连带舅舅也跟着。”

钱浩被骂了一顿,灰溜溜回了家,心中特别不服气,但却没有办法打开眼下的困局,他心里烦闷,便跑出去跟几个关系好的去吃花酒,一直到了亥时末,才醉醺醺回到家。

被娜仁太王妃催着搬家,钱浩又天天花天酒地,董太侧妃都快崩溃了,只好又派人去找董进才,这天下朝,董进才命人找到钱浩,把他押到董府。

钱浩对董进才比仁亲王还要害怕些,乖乖束手站着不敢多言。

董进才脸色阴沉,有些厌烦地看了一眼钱浩:“这就是你的本事?听曲儿、逛花楼、走鸡斗狗,你和街上那些混混越来越像了。”

钱浩嘴角抽了抽,心里很不服气,却不敢顶撞。

董进才心里明白,知道当舅舅的,和当爹的威信不一样,便冷冷一笑:“怎么?有话就说,让我看看,你还有理了。”

钱浩咬了咬牙:“大舅,我上一回春闱,吃亏的是没什么历练,若是再读四年书,还不和上一回一样?老话说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倒好,成天死读书,哪里能有出息?”

董进才没接声,最近,关于户部右侍郎的人选问题,他对钱文翰记忆深刻,此人没有什么长才,最大的优点,边是沉稳,之所以能从众多同僚中脱颖而出,就是因为他未中进士之前,做过两年师爷,还立功了,因而,当同年还在六部观政、学着做官,他已经在户部大显身手,弄出个新的记账方法,获得了永昌帝的青眼,使得他在后来的升迁中官运亨通。

“浩儿,你既然想历练历练,那就进户部吧。户部的吏员,必须先进财务学校学习两年,我可告诉你,莫要小看了那些数算之法,虽然是技能做雕虫小技,但却是为官时必不可少的本事,舅舅这就写封推荐信给你。”

“两年?”钱浩愣了一下,“舅舅,我听说是半年啊。”

“半年是短训班,只学些算盘、记账,只能在店铺里做个账房,你莫心急,必须给我好好学两年。”

钱浩都有些不想去了,他只有四年时间,这儿学两年,剩下两年,还得温习功课准备科举,他的发财梦,不就更遥远了吗?但他拗不过董进才,只好闷闷地点头答应。

接下来几天,钱浩都在准备搬家事宜,虽然觉得从今以后,他就可以**起来,过自己想要的日子,但即将离开美轮美奂的亲王府,搬到一个还不到亲王府五分之一大,更谈不上什么奢华和美丽的院子里,钱浩就觉得特别憋屈。

钱浩已经娶亲,一妻二妾,已经有了个女儿,麒麟阁其实是个大套院,里面有主有次,又分成六个院落,他和妻子住在中间最大的院子里,两个妾室和女儿各有一个院子。麒麟阁没有主院大,但却是王府里制造最精致典雅富丽堂皇的,亭台楼阁疏密有致,丹楹刻桷雕梁画栋,院子和院子之间,回廊屈曲,小桥流水,布满奇花异草,可谓移步移景,处处妙趣横生,刘太妃以前就非常喜欢这里,才给了钱轩住,后来董太侧妃又把钱轩赶出去,给了钱浩住,娜仁太王妃其实心里门儿清,只是因为仁亲王身体不好,才不愿生事罢了。再说,她儿子拿到了世子之位,只要能顺利袭爵,她什么收不回来?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之一,就是得而复失,比一辈子得不到更令人难以忍受。钱浩此时便是这样的心情,看到繁复华丽的麒麟阁,比比他即将搬去的大槐树胡同的那座五进七院的宅子,灰扑扑没有一丁点儿颜色,他怎么也压抑不住心中的失意和沮丧,同时,那种失去的不甘,也更加强烈。

董太侧妃来了,听到下人通传,钱浩急忙起身迎接:“侧妃娘娘何事这么着急?瞧你走得一头汗。”

董太侧妃和儿子往院子里走,眼睛却威严地四下扫视了一下,那些仆人急忙都退了开去:“浩儿,太妃太过分了,她刚才派人去我那里,要把府里公中的东西都收回去。”

董太侧妃院子里和钱浩这边的家具以及屋里的屏风花瓶等摆设,好些并没有分给他们,娜仁太王妃这是怕他们搬家时,就那么厚着脸皮拿走了,便先下手为强。

董太侧妃和钱浩本来打算把这些带走的,他们已经用惯了,顺手,再说,这些家具摆设,也都是极其精致价值不菲的,总下来能值两三万两的银子,都快抵上那套宅子了。

钱浩看到娘亲气得双拳紧握,脸色发青,心里忍不住腾起一股怒火:“我去找她评理,这些都是父王在时,赏给我们的,她凭什么收回去?难道父王不在了,他的意愿就可以随便违背吗?”

董太侧妃一听,神情立刻松弛了些,儿子总算找到一个让她们搬走这些东西的理由,而且,这个理由如此冠冕堂皇,不信她娜仁敢不听:“浩儿你等着,娘这就去找她评理。”

“我和你一起去。”钱浩看到娘亲不到半年时间,鬓角都出现了白发,心里十分痛惜,便想为她出头。为生母出头,也是为自己出头,到了这个时候,钱浩也豁出去了。

娜仁太王妃这些天,日子也过得非常艰难,儿子的爵位,让别人代袭,什么时候还回来还不知道,董太侧妃母子处处掣肘,好容易把家分了,这俩还赖着不搬走,并且,屋子里摆设,还想据为己有,她派了个管事妈妈去试探了一下,便知道自己的担心不是空穴来风,这会儿,她正撑着额头,思量对策,下人通报说,那娘儿俩来了。

“有请!”娜仁太王妃倒是个刚强的,她知道躲避不解决问题,便果断地抬头面对。

董太侧妃和钱浩都不是敢作敢当的人,在娜仁太王妃面前,还不敢直白地说出来意,两人落座,便打起了机锋。

娜仁太王妃这段时间非常疲累,根本没有心情和他们磨叽,便开门见山地问:“钱浩,你来有什么事儿?”

“姐姐,是这样的。”

董太侧妃抢着回答,不过她没说完,就被娜仁太王妃打断了:“董太侧妃,咱们这是王府,不是平凡的百姓之家,这姐姐妹妹的称呼,可不符合规矩的。”

董太侧妃愣了一下,脸上强装的笑容僵住了,顿了一下才勉强挤出几根笑纹,但嘴咧得比哭都难看:“是,太妃娘娘所言甚是。”

娜仁太王妃又面向钱浩,让他回答自己的问题。

钱浩倒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他刚才也看出来了,娜仁太王妃根本没有耐心和他娘儿俩周旋,于是也干脆得很:“太妃,你让井妈妈通知侧妃,要她把屋里的东西都留下?”

“怎么?分家时,那些东西可没有给她。”娜仁理直气壮。

“太妃,那些可都是父王给侧妃使用的,难不成,王爷不在人世,他说的话也不算数了?”

娜仁太王妃愣了一下,随即展颜一笑:“那些东西时王爷给的吗?我问过了,侧妃进府,屋里的摆设都是刘太妃安排的,后来又添置的,是奖励她不辞辛劳帮着刘太妃和我管理家务,府里的老人,没有一个想起来,王爷什么时候给赏赐家具的,王爷倒是给了侧妃不少的首饰,这方面我可从没有让侧妃留下来。”

钱浩没想到娜仁太王妃会不认账,他眼珠子转了一下还未想出如何反驳,董太侧妃已经亟不可待地开炮了:“太妃,怎么能说我的家具都不是王爷赏赐的呢?我屋里那个紫檀木镶玳瑁贝壳的春夏秋冬四扇屏,就是王爷看我服侍的好,赏赐的。”

娜仁太王妃淡淡一笑:“王爷赏赐,府里都有账目的,你说说吧,王爷是哪一年哪一月赏赐给你的?我让人把账簿找出来,上面只要有记录,便是你说得对。”董太侧妃立刻傻眼了,那个四扇屏,是她帮刘太妃打理中匮时,悄悄昧下的,她没想到仁亲王会连这样的小账都有记录。钱浩见母亲张口结舌,便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他猜测父亲根本不会留下这样的账目,便随便瞎诌了一个时间:“永昌十二年春天吧,那时候我都大了,能记点事儿。”

...

第三百六十二章 分家(5)

娜仁太王妃点点头,扭头吩咐守在门口的婆子井妈妈:“你去外院走一趟,让管家把永昌十二年春天,王爷赏赐账册拿过来。”

钱浩见娜仁太王妃如此镇定,心里忍不住发虚,他抬眼去瞧娘亲,刚好董太侧妃也神色慌乱地看向他,母子的眼光一碰,都感觉到对方的震惊和不安,还有不见真章不相信的怀疑。

等待的时间,总是过得特别缓慢,娜仁太王妃不理董太侧妃母子,只管自己慢慢品茶,任由她俩靠眼光和手势,在那里商量对策,大概有两刻钟,井妈妈才领着个小丫鬟回来,带来三本账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