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清荷失望的撇撇嘴,但随即她就想到一个好人选——自家四姐苏清兰,女红那叫一个好,若是让她开个绣坊铺子,以后还怕赚不了钱吗?自家就入几分股,这也不算是经商了。

想到这儿,苏清荷赶忙就和苏张氏说了起来,苏张氏戳戳她额头:“你别整这些主意了,咱们镇上,可是已经有个绣坊铺子了,再开一个,肯定赚不了钱。县上的成衣铺子绣坊铺子,更是多的数不清,你打算在哪儿开铺子啊?况且,你四姐虽然是比你打,但是现在也不过是十五岁,也还不到及笄的时候。就算是到了及笄的年龄,她爹娘都活着,上面又有爷爷奶奶,女户根本不可能,到时候咋开铺子?”

苏清荷想了一遍,确实是不太可能,只好哀怨的叹口气,在床上滚了两圈,随口抱怨道:“他们家的床就跟石头地面一样硬,我真是受够了,咱们赶紧早点儿回去吧。”

正说着,就见苏静森进门,笑呵呵的对苏张氏比划了一下:“谈好了,一千五,咋样?”

“真的一千五?”苏张氏大喜,之前她虽然是和苏静森说过,但是两个人也都想着,估计一千六七就差不多了,真到了这个数目,两个人简直就是高兴的找不到北了。

“我骗你这个干啥,赶紧的去取钱,咱们顺便到衙门去办了红契。”苏静森笑着捏了捏苏清荷的脸颊,苏张氏乐了一会儿,又赶忙问道:“那地的事情你问了没有?”

“问过了,他说正好城外有两块地,让咱们下午去瞧瞧,也是在城东的,一个是一百亩,一个是一百二,一百那个是良田,一亩六两银子,一百二那个是中等田,要五两银子。”

苏张氏大惊:“这郡里的地怎么这么贵?”在柳村,上好的田才五两银子,自己在河边开荒,才一两银子!河边的地可不荒,开出来种一两年,那就成了良田的。\

“没法子,郡里的地就是比较贵。”苏静森叹口气,又说道:“要是咱家的银钱够,我倒是想两块儿都买下来,这两个是挨着的,咱们找些佃户来耕种,两三年就能将宅子的钱赚回来了。”

“看看再说吧,万一要是位置不好,那咱们可不要。”苏张氏皱了皱眉,二百亩,那可是一千多两银子呢。他们家总共的存款是六千两,这来一次郡上,就花了一大半,以后万一要是有点儿什么事情,两千多两可有点儿不够看。

苏张氏怎么都没办法忘记,之前那个贪官将苏静森抓走,然后问他们家要两千两银子的事情。一个县令,都能张口要两千两,那郡守大人不得要七八千?

虽然说宋浩明说郡守大人会照看他们家的,但是总要提防有个万一啊。

苏清荷在一边笑着抱苏张氏的胳膊:“娘,钱赚来就是要花的嘛,咱家的钱是肯定够的,我明年铁定能种出来那个土豆和红薯,我已经想到种法了,咱们后年,一定能种出来很多很多土豆红薯,到时候,就又能卖一大笔钱了。”

说着,又有些郁闷:“哎,只是到时候不知道杨掌柜还方不方便和我们做生意了。要不然,到时候咱们种出来了,还是先通知杨掌柜一声?”

苏静森点点头:“是这个理,杨掌柜帮了咱们家良多,要是种了新东西没告诉他,过意不去。不过,小荷你真有把握种出来?”

苏清荷得意的笑:“那是当然,爹可别小看我。对了,那个中人,还在外面等着的吧?咱们赶紧的出去吧,办好了红契,也好赶紧搬走,再有两天,这儿的房租可就到期了。”

90、安家落户

从县衙出来,苏静森笑着伸手:“成老弟,孟公子,今儿我请客,咱们上酒楼吃一杯?”

那位孟公子颇有些高傲,只是摆摆手,抬着下巴说道:“我还有些事情,就不奉陪了,告辞。”说完,转身上了马车,然后吩咐了一声,马车就往另一边去了。

成中人有些不悦,但脸上笑容却没多少改变,只转头看苏静森,苏静森赶忙拍了拍成中人的肩膀:“正好,他不去咱们几个去,他一个读书人,恐怕和我们这些大老粗也说不到一起,去了也是不爽快,就咱们几个吃还快活些,走走,我听说太白居的厨子做菜是很好吃的,咱们今儿就见识见识。”

“那我就托苏老哥的福了。”成中人的笑容这才好转了些,让了让苏静森,就上了马车。苏静森转头看苏张氏和苏清荷,苏张氏摆摆手:“你自管去吧,我和小荷打算在街上走走,看有什么买的,中午也是在外面吃,你不用惦记着,手上的钱拿得够吧?”

“够的,那我就先去了,你们两个也别在外面逛的太久,若是下午有时间,咱们就直接搬过去了。”苏静森又交代了几句,想了想,转头对苏致安说道:“你留下陪你娘和你妹妹,我和你大哥去就行了。”

苏致安点点头,转身站到苏张氏身边:“那爹你过去吧,放心吧,我会照看好我娘和小荷的。”

等马车走了,苏致安才笑嘻嘻的问道:“娘,小妹,咱们上哪儿去?”

“去那边,那天我瞧了咱们的新房子,家具倒是有的,就是少了些装饰,咱们过去瞧瞧有没有花瓶什么的,也好买一些回去。”新房子的钥匙他们已经拿到手了,不管什么时候去都行。

若是真看中有东西,只要摆脱店家明天送上门就行了。

逛街可是个累活儿,苏张氏和苏清荷倒是兴致勃勃,再加上要给家人买礼物,两个人几乎是逢店就进,买下来的小件儿东西,自然是要当场带走的,也就挂在苏致安身上了,搞的苏致安在后面大呼累死了。

“娘,小妹,咱们歇歇脚吧,我又渴又累啊。”又出了一个店铺,苏致安左右一瞧,看见个茶馆,赶忙拽着苏张氏的衣服说道,苏张氏瞧着苏致安脸上都是汗,赶忙点点头:“行,那咱们就去歇歇脚,上茶楼去吧?”

“恩恩,太好了,咱们就去茶楼。”苏致安连忙点头,这会儿也不说累了,一鼓作气到了茶楼,直接将包裹什么的都放在桌子上,叫了店小二要了点心和茶水。

苏清荷在一边取笑苏致安:“亏得你还说自己是文武双全呢,就这么点儿东西,这么点儿路,你就累成这样了,要是改天让你走上一天,你还不得累趴下?”

苏致安灌了一杯茶:“哎,小妹,这你就不知道了,要是单单让我走一天,或者背着这么多东西走一天,那完全没问题,但是要让我跟着逛街,走走停停,这就很累了。”

“你的意思是,你自己不管干什么都不累,但是陪着我和娘逛街就很累?”苏清荷挑眉,苏致安张大嘴巴傻愣了一会儿,赶忙认错:“哎呀,小妹,我不是这个意思,你可别误会了,陪着你和娘逛街我当然是不累的,我求之不得呢,我…”

顿了一下,苏致安忙讨好的笑:“我错了行了行,小妹可别和我计较啊,要不然,咱们吃过饭,我再接着陪你们逛街?”

“吃过饭就不用了,我们要回去了,二哥你自己逛街去吧。”苏清荷冲苏致安做个鬼脸,给苏张氏夹个点心:“娘,吃点儿,今天可有的忙呢,对了,爹说今天有空就今天搬过去,那宅子里连床铺都没有 ,咱们晚上住哪儿啊?”

“买几个草苫,先应付两天,今天若是能搬回去,咱们后天就回去了,再过来的时候就将床铺什么的带过来了。致平和致安不是过了八月十五要去上学的吗?咱们这次要在老家过了中秋,多停留几天。”

想了想,苏张氏又说道:“况且,只平和致安考中了秀才,按说,咱们是应该在村子里摆酒席的,你爹之前还去道观上香了,说要是能考中,就摆三天流水席,为三清祖师供奉一只全羊,回去事情多着呢,估计得好几天才能回来。”

“那正好啊,我还得和四姐多说说话呢。”苏清荷笑嘻嘻的说道,等苏致安歇过来了,几个人就出了茶楼,直奔之前苏清荷说的小饭馆,要了四份米粉吃。苏致安一个人要吃两份,所以得多要一份儿。

原本以为苏静森他们喝酒要 喝到半下午,但谁知道,他们娘儿仨刚到,这边爷儿俩也到了。苏张氏有些疑惑,苏静森笑道:“他下午还有生意呢,不能喝酒,就没太喝。咋样,咱们是这会儿搬?”

苏张氏点点头:“统共这么点儿东西,一马车就完了,这会儿搬吧。”他们来的时候带了两床铺盖,因为从柳村到郡上,是要两天的,有一晚上得住在外面,所以才带了铺盖。

而之前带的吃的喝的用的,也几乎全用完了,倒是省事儿了。苏静森和苏张氏将东西搬到马车上之后,又去了隔壁家,找房东还了钥匙,说了一声,然后才往城东去。

到了门前,苏清荷率先跳下车,眯着眼看着宅子笑,苏致平下来,瞧见她这样子,伸手揉了揉她脑袋:“行了,快进去吧,等以后,咱们买个比这大许多的宅子,得有园林的那种,到时候有的你高兴呢。”

“那我就等着大哥给我买更大的宅子了。”苏清荷大蛇随棍上,立马将这句话变成了另外一个意思,苏致平哭笑不得的捏她脸颊:“行,单独给你买。”

苏致安在一边掀开马车门帘:“我说,大哥小妹,咱们能先将东西搬进去了再说吗?”苏致平闻言赶忙上前打开大门,苏静森甩着马鞭将马车给赶了进去。

房间根本不用分配,苏致平和苏致安分别住了二进院子里的东西两厢,苏静森和苏张氏住了三进院子里的正房,苏清荷则是住了三进院子里的东厢,西厢收拾出来,日后苏爷爷和苏奶奶过来住。

倒不是苏张氏不给老人住正房,而是苏爷爷和苏奶奶不一定住多久,苏家兄弟大部分是在老家,两个老人家在老家过的也好,不一定会跟着苏静森住呢。

一般情况下,分家之后,老人大部分是单住的,等到不能做活了,就跟着老大住,苏家大伯挺厚道一个人,苏爷爷苏奶奶肯定不会让大儿子为难的。

等将自己的小包裹放到了房间里,苏清荷才去正屋找苏静森和苏张氏。然后就瞧见苏张氏正抱着一个小盒子四处晃悠,苏清荷笑嘻嘻的凑过去:“娘,你抱着什么宝贝?要放哪儿啊?”

“就是在找地方放啊,这可是一千五百两呢。”苏张氏打开盒子,苏清荷才瞧见里面是这宅子的地契。想了想就说道:“要不然,咱们在院子里挖个坑埋上?”

“这木头会沤坏的。”苏张氏摇摇头,苏清荷又出主意:“塞到瓷瓶里!”

正好苏致平进门,问清楚了情况,笑着说道:“娘,在你和爹的房间,床头挖一个暗格不就行了?拿的时候又方便,也不用担心沤坏了。”

“这墙上都是青砖,怎么挖洞啊?”苏张氏有些发愁,苏致平不语,直接到内室考察起来,过了一会儿,猛然喊道:“娘,这里有个暗格。”

苏张氏和苏清荷赶忙去围观,就见雕花大床的里侧,雕着一只喜鹊,苏致平将喜鹊给拿下来,露出后面的墙壁,然后就见那墙壁上的青砖有些活动,苏致平伸手抠了两下,就将那青砖给抠出来了。

两块砖大小的暗格,正好能塞下苏张氏手里的小盒子。苏张氏大喜,赶忙将盒子递给苏致平,让他将盒子放进去。

“孩子娘,弄好了没?好的话咱们就上街买点儿东西,等会儿得去拜访一下地保。”

苏张氏忙应了一声,出来拍打了两□上的灰尘:“你带着致平致安过去不成了?”

“你还得见一下地保媳妇呢,总不能以后不认识吧?赶紧的,我刚才瞧见那边有点心铺子,正好去买些点心。”说着又嘱咐苏清荷:“小荷,你一个人在家呆着吧?”

“也带小荷去,得让地保媳妇见一见,有个印象。”苏张氏忙说道,苏静森想了一下,点头:“那成,赶紧的。”

“好了好了,催命鬼一样。”苏张氏白他一眼,拉着苏清荷往门外走,苏静森又去将马车给拽出来,等大家都上了车子,就赶着车往点心铺子去了。

买了六色点心,又买了六尺布头,一路打听着去了地保家。

这地保,和里正是差不多一样的。但是在村子里,里正就是最大的官儿了,离县衙太远,百姓们有事情也只找里正。而在这太原郡,地保就不要显眼了。和里正打大权在握不同,地保有点儿类似于片儿警。

敲门之后,来开门的是个十二三的小姑娘,和苏清荷差不多大,圆圆脸,看着特别可爱,这会儿一脸疑惑的看他们:“你们是谁?找谁?”

91、上门提亲

地保媳妇是个很和善的人,等苏张氏他们离开的时候,还又回了一份儿理。之前开门的那个小女孩,是地保的女儿,她倒是挺喜欢苏清荷的,一再交代,等苏清荷从老家回来了,就要过来找她玩耍。

能和地保家打好关系,苏清荷还是挺愿意的,自然是很高兴的应了,还承诺回来的时候给她带乡下特有的东西。

这边打理妥当,一家人就再次启程回老家了。一进门,里正就先过来了:“我听浩明说,致平和致安已经考上秀才了?这可是大喜事儿,你们有没有想好办宴席什么的?”

一般情况下,一个村子里出了一个秀才,那就是全村的喜事儿。要是出了一个举人,那就差不多是全镇的喜事儿了。毕竟,中了举人,就能当官了,然后也能影响本县的县令,震慑一下别有心思的人,能给整个镇庇护。所以,只要是中了秀才或者举人,都是要大肆庆祝一番的。

一来,是自家的喜事儿,欢喜一番。二来,也是告诉别人,我们村儿有秀才了,也是有靠山的人了,以后想要欺负我们村儿的人,就得掂量掂量了。

“我正要找宋大哥说这事情呢,我们之前也在道观里许了全羊,我打算明儿就买一头羊送过去。”苏静森请了里正坐下,笑着说道:“这办酒席的事情,还请宋大哥指点一下,我让致平致安去请了族长过来,咱们合计合计。”

苏家也算是子嗣比较旺盛的大家族,自然是有族长的。只是,以往这族里没个有本事的人,族长本身也是个种地的,就有些不太管事儿。

况且,也没啥可管的。族里也没什么祭田之类的,根本没收入,每年年底的祭祖大事儿,都是临到了时候,族长请了几个上了年纪的,先核算要花多少钱,然后按照家户里的男丁平摊下来。

这样也算是比较公平,族长也省心,平常也就只将族谱,以及祖先画像给保护好就行了。族里真有什么纠纷,一般上也都是请里正出面的。

不过,现下苏家出了两个秀才,也不算是没有人才了,估计日后苏致平和苏致安中了举人,这族里的事情,大约就要变一变了,说不准,这族长的头衔,也是要跟着动的。

这会儿,苏静森可没想到这些,只笑着继续说道:“族长,我还打算再买几亩地,凑够一百亩,村儿里可有空闲的地?”

“你要是说多买几亩,那还真没有,不过十几亩,凑巧有,你还记得村西头的拐子家吧?”里正笑呵呵的问道,苏静森忙点点头:“记得,不过拐子挺能干的,不至于卖地吧?”

“哪儿啊,他能干是因为没办法了。这不,前几天,拐子的闺女嫁人了。他还有个儿子,早些年离家去学拳脚功夫了,前几天也回来了,给他妹子送嫁,然后拐子才知道,他这儿子,是在县城的一个镖局,当了个送镖的,手头也攒了些钱财,已经在县城买了房子,正打算将拐子爹娘都接去呢,可是这拐子是亲爹,总不能不带去,这不,就打算一家子都搬走呢。”

里正眯着眼叹口气:“那孩子倒是个可怜的,往年拐子媳妇可是一口饭都没给那兄妹俩做过,就是爷爷奶奶两个人拉扯大的,这会儿孩子出息了,拐子夫妻俩倒是凑上去了。”

“那有啥办法,那是亲爹娘呢。”苏静森顿了顿笑道,心里盘算了一下,拐子家总共是六口人,除掉已经嫁出去的闺女,就剩下五口人了,也就是二十五亩田地。自家现在有八十五亩,买十五亩就差不多了。

多余的那十亩,也买下来吧,写到爹娘名下。爹娘手里有私房,将来也不怕被亏待了。

“那拐子家现在是有二十五亩地吧?我想都买下来。”想着,苏静森就说道,里正拍拍他肩膀:“成,那你看啥时候有空,咱们到县城走一趟,你要买的话就赶快,过了八月十五,就得开始种麦子了,可别错过了播种。”

“不会的,等致平致安他们这喜事儿过了,我们就上县城去。”苏静森又说了几句感谢的,等苏致平和苏致安请了族长和苏爷爷过来,这才换了话题,开始商量办宴席的事情。

苏清荷在家里闲不住,在屋里折腾了一会儿,索性起身去找苏清兰了。进门就瞧见苏清兰正一脸怒气,手里拿着绣花针,就跟和那绣棚有仇一样,下手那叫一个用力,苏清荷都怕她下一针能将绣布戳出两个大窟窿来。

“这是咋了?”苏清荷凑过去问道,顺便将自己给苏清兰买的金簪子拿出来:“瞧瞧我给你买的礼物,喜欢不?”

“真是金的?”苏清兰收了怒气,先看了簪子,一脸惊讶:“这个得值多少钱啊?可贵了吧?”

“哪儿呀,就十来两。你还没说,你刚才生啥气呢,是不是那女人又给你脸色看了?不至于吧,你现在是小富婆了,她还敢给你脸色看?”苏清荷有些不解。

苏清兰撇撇嘴:“我虽然有钱了,但是架不住她脑袋上顶着个后娘的称号,后娘也带了个娘字,孝道压下来,我可是站不住理。就你们前段时间不在,然后有人上门来给我说亲了。”

普通女孩子,是不大会主动提起自己的亲事的。可是苏清兰这情况不一样,她要是自己不长个心眼,估计都要被后娘给卖了。所以,说起这事情,就跟喝水吃饭一样,完全不见害羞。

“说的谁家的?情况咋样?”苏清荷立马来了兴致,苏清兰今年十五岁,过了年十六岁,也正好是说亲的年纪了。苏清兰长的漂亮,和苏清荷这种可爱清秀不一样,苏清兰那确确实实是带着点儿艳丽的漂亮。再加上苏清兰有手艺,手上有钱,还有之前亲娘留下的嫁妆,身家不菲。

能干利索长漂亮,能撑得住场子,能赚钱,对亲爹孝顺,对幼弟关爱,对爷爷奶奶更是贴心孝敬,这样的姑娘,那可是百家求的。

“不知道谁家的,但是我那后娘一个都没答应。”苏清兰摊手:“然后,她撺掇着我爹去打听她那娘家侄子去了!”

苏清荷愕然:“那三伯去了没啊?”

“去了!快气死我了!”苏清兰脸色狰狞了一下,使劲扎手里的绣布:“就因为我那后娘使劲忽悠他说,要是我加过去了,日后,我赚的钱就都给致川留着了,她娘家对致川会更上心的,将来致川去念书,也不用大老远的跑到镇上了,直接住她娘家就行了!”

后娘的娘家爹,是当教书先生的。

“三伯的耳根子还是这么软啊。”苏清荷感叹,苏清兰在她脸上捏了捏:“你别感叹我爹了,我现在都不想说他啥了,那耳根子,就跟面团捏上去的一样,得亏咱爷爷先打听了,说那女人的侄儿是个瘸子,我爹这才打消了主意。”

苏清荷拽下她的手,瞪她:“那你这会儿还生气什么?”

“我生气这回不成,还有下回啊,她有哥哥有弟弟有妹妹,总有一家能找个和我年纪差不多的,万一哪天爷爷身子不舒服了,打听不成这些事情了,那我不就没人能撑腰了吗?”

苏清兰放下手,叹口气:“真是个搅家精!”

“四姐啊,我问个事儿。”苏清荷犹豫了半天,终于开口,苏清兰瞥她一眼:“咱俩你还有什么不好说的?”

“那个,你想不想自己开个绣坊铺子?”苏清荷问道,虽然自己手艺不行吧,但是好歹能出个主意设计什么的,然后自己也入股,还愁绣坊铺子不赚钱?

当然,最重要的是,家里的衣服要是都有人做了,那娘亲肯定不会抓着自己练绣活儿了吧?只要能做衣服就差不多了,练的跟苏清兰一个水平,再给她三年时间都不行啊。

“自己开个绣坊铺子?”苏清兰眼睛一亮,但马上又暗淡下来了:“说着轻巧,这开了绣坊铺子,得有布料,有绣娘,总不能让我一个人绣着吧?还得有客人上门才行。咱们镇上已经有绣坊铺子了,我要再开一个,肯定不赚钱。”

“当然不在咱们镇上开啊,你跟我们去郡上吧。我们开个铺子,不光接绣活儿,还能做点儿小玩意出来卖,比如说,你看你上次给我做的那个背包,还有那个小兔子,这些都能卖钱啊。”

苏清荷越想越觉得这主意好啊,还能做个芭比娃娃什么的。好吧,芭比娃娃大约是没啥市场的,毕竟金发碧眼不受欢迎,但是可以改装嘛。

苏清兰有些怀疑,苏清荷开始不遗余力的忽悠:“四姐,我能骗你吗?我打算和你一起出钱开铺子呢,赚了钱咱们也平分,你出手艺,我出主意,将来肯定能赚大钱。”

苏清荷喋喋不休的说了小半个时辰,将苏清兰说的头晕脑胀。正说着,就听外面苏致川喊道:“姐,有人上咱们家来了。”后娘不在家,苏静林又出去打牌了,也就只能苏清兰招待客人了。

苏清兰赶忙放下手里的绣棚走出屋子,往门口迎去:“谁啊?”

“我,李婶子!”外面人喊了一声,等苏清兰开了门,就笑嘻嘻的进来,先打量了一番,又说道:“你大概不知道,我是镇上的李婶子,你娘在家不?”

“不在家,她去我奶奶家了,您有事儿?”苏清兰端了茶水来,又去拿了些点心装盘子里端上来,那李婶子捏着点心吃:“有事儿,有大喜事儿,姑娘是不是苏静林的儿女?今年十五岁了吧?”

苏清兰点点头,那李婶子笑着说道:“啧啧,长的真是好看,这身段,这相貌,这气质,说是大家小姐都有人相信。这般人品啊,那得嫁到镇上才行。”

苏清兰愣了愣,脸色有些红:“婶子说笑了,您是找我娘对吧?她这会儿不在家,要不然…”

“你不是说她去你奶奶家了吗?那正好,去你奶奶家也行 ,姑娘陪我过去?”李婶子马上端着茶杯咕咚咚喝了一杯水,一抹嘴起身说道:“走,咱们不耽误,这大喜事儿,得让老人家乐呵乐呵才行。”

苏清兰推辞不得,只好跟着那李婶子往苏奶奶家去。她是猜出这人是媒人来着,但是赶媒人这种事情,可不是一个未出嫁的小姑娘能做的。

苏清荷在屋子里眼珠子转了转,赶紧跟了出来。给苏清兰提亲呢,她也得过去听听才行。虽然不能在现场听吧,但至少能掌握第一手资料。

92、绣坊铺子

毫无疑问的,在那媒婆说明来意之后,苏清荷和苏清兰被打发出门了。两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想要走开,又特别想知道里面说了啥。但是偷听吧,这种事情苏清荷已经很久没做过了,也不太想这么干。思来想去,两个人索性先去苏清荷家里,拿了在郡上买的礼物,一起去了苏大伯家。

宋萍儿的肚子已经大起来了,里面就跟塞了个小西瓜一样,苏清荷摸了摸,笑嘻嘻的问道:“大嫂,孩子什么时候出生啊?”虽然宋萍儿是她表姐,但是这会儿已经进了苏家门,按照规矩,是得叫大嫂的。

“大约明年三四月吧,你们这次去郡上,有什么好玩的没有?”宋萍儿端了一盘子点心过来,是苏大娘自己做的,特别舍得用料,所以也很好吃。

苏清荷吃了好几个,一边含含糊糊的说道:“有好玩的啊,我们在街上看了杂耍,那些人可真厉害,就这样…”苏清荷起来摆了个姿势:“脚上顶着个盘子,手上端着两个,还有头上顶着一个,轮流转圈,特别好看。还有一个人会喷火,还有耍大刀的,可厉害了,这样刷刷刷,就将一叠这么厚的砖头给劈碎了。”

宋萍儿惊呼:“哎呀,那他的手破了没?”

“没有,那手就跟铁块一样,还能砸这么厚的青石板,还有一个人,用脖子拉车哦,就将绳子套在脖子上,使劲往后拽,我瞧他脸都憋红了,拉了好几圈呢。”苏清荷笑嘻嘻的说着。

宋萍儿和苏清兰一路惊叹,他们镇子虽然也繁华,但是这种杂耍,却是不多见的,顶多也就能见一个钻火圈,左右手扔瓦罐什么的,和苏清荷说的比起来,着实有些太平凡了。

“对了,大嫂,这是我和娘给你和大哥买的礼物,你瞧瞧喜欢不喜欢。”苏清荷说了半天,灌了两杯水,这才一拍脑袋想起来自己拎着的篮子里装着的东西,至于苏大伯和苏大娘的,那得等苏张氏和苏静森自己来送,她是不能代劳的。

宋萍儿低头瞧了瞧,一脸稀罕:“这弄的是金子?”

“大嫂,这个给我小侄儿准备的,你可得收好了。”苏清荷笑嘻嘻的说道,给他们夫妻俩送礼物,最好是送给未出世的孩子,这样两个人都高兴。

“这个肯定可贵了吧?”宋萍儿将金锁推回去,苏清荷摇摇头:“没事儿,是我给小侄儿的见面礼,大嫂你可不能帮着我小侄儿推辞,对了,大哥呢?他今儿没在家?”

宋萍儿推辞了两次,见苏清荷一直不收回去,也只好收下了,起身将盒子放好了,这才回来说道:“这不是要收秋了吗?你大哥跟着你大伯去地里了,对了,你们知不知道,你们二哥也定下亲事了?”

“不知道啊,我们走之前,不是还在犹豫的吗?”苏清荷赶忙摇头,苏清兰在一边说道:“我知道,定的是镇上孟掌柜家的闺女,是五叔给说的。”

“孟掌柜?”苏清荷表示从来没听过这个名字,宋萍儿在一边笑道:“家里开了个杂货铺子,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那女儿今年十六岁,比你们二哥小两岁,长的也不错,就是性子有点儿娇憨,说是家里给惯坏了。”

“已经说好了?”苏清荷赶忙问道,苏清荷在一边撇撇嘴:“连生辰八字都换过了,就等着订亲,然后年底就成亲呢。”

“年底?这么快?”苏清荷更吃惊了,这亲事定了之后,不得等一两年才成亲吗?就是年底,那姑娘也才十六岁啊,连身子都还没长开吧?

“二伯娘说,二弟年纪不小了,已经十八岁了,早早成亲了也好立业,还有,今年你们不得在家过年吗?二伯娘想早点儿将铺子给开起来,日后让二弟和二弟妹在镇上开铺子。”

宋萍儿神色略有些歉疚:“之前若不是我…”

“大嫂,你可不要说这话,让我娘听见,她铁定揍你!当然了,你现在怀着孩子,她估计也舍不得,但是说一顿是肯定有的。我们家也不是白给铺子的嘛,你看大堂哥,现在多能干啊,一年赚那么多银子,我们家能得两成利呢,坐着不动就等银子掉下来,这日子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