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阿福便点头说道,“好。咱们两家不墙挨墙,但总要离得近些才好,可以相互照应。”又摸了摸阿禄的总丫,说道,“以后咱们两家院子也不会离远,弟弟啥时候想来姐姐家吃饭、歇息,都可以。”

陈名点头道,“嗯,爹娘也舍不得你们离得太远,两个院子隔个几米就行,让人一看就是两家人。不过,修房子的钱得由爹拿。现在,爹的箱子底下还压了九十几两银子,可以修两栋青砖大瓦房,用青砖围两个院子,再在阿福的院子里打口井,咱们两家用…”说到后面,他的眼里冒了光。

阿禄取笑道,“爹这么豪气,不怕我大伯娘来要钱了?”

陈名有些红了脸,笑道,“就说是你姐掏的银子。”

说得几人一阵笑,一直压抑的气氛终于缓和过来。

陈阿福笑道,“爹不要跟我抢,我先就想好了,修新房子的钱由我出,算是女儿的孝敬。爹手里的钱就留着慢慢用吧,弟弟还要读书呢,也不要再让我娘去县城绣坊接绣活了。若我手头有活,娘就帮着做一些,若我没有,娘做做家务就行了。”

几人商量着,村里已经没有那么大的地了,就在村边寻摸一块地建房子。这个任务就交给陈名,让他无事出去看看地。

晚饭后,陈名把二两银子和三个小银锞子拿出来递给陈阿福,意思是这是长面子的事,由她做。陈阿福笑着接过来,他们又拎着两包点心、一坛酒,以及给老太太和陈阿贵各扯的两块细布,一起去了大房。细布是之前在府城给陈名和王氏扯的,如今先拿去给他们,也不能让他们白丢了衣裳。

父女两人去的时候,大房刚吃完饭,桌上的碗还没有收。

陈名先感谢了陈老太、陈业父子及高氏这次的帮忙,又说了准备借大房这块宝地请客的事。

陈业听了果然十分高兴,又专门问了是不是要把罗老爷父子请来,听说要请他们,就更高兴了。说一定会把席面办得风风光光,让大家吃得高兴。陈阿福就把二两银子拿出来,说这是办席的钱,还说不用他们准备酒和卤味,自家会拿过来。

二两银子在乡下请客根本用不完,自家又把酒和卤味这个大头包了,就更用不完了。剩下的钱,就算给大房的辛苦费吧。

然后,陈阿福又把那六个银锞子给了陈老太、陈业、陈阿贵三人,说是富贵人家给的东西,玩个新鲜。

陈老太几人平时连银子都难摸到,用的大都是铜钱。这次,不仅拿了二两银子,还有这几个富贵人家才用的银锞子,都很是新奇地把玩了一会儿。

大房的人看到陈阿福去了一趟府城就不一样了,特别是听说他们竟然买了那么多的田,有羡慕的,有嫉妒恨的,还有心在流血的。

胡氏又开始捶着胸口说起了陈业为了养陈名和陈实,如何没继续读书,如何小小年纪跟着老太太起早贪黑地忙碌,如何不忍心看到二房受苦,这次为了帮陈阿福打架,胳膊上被人打掉一大块皮,等等。

陈业大手一挥,说道,“你这个娘们叽叽歪歪什么呢,我当大哥的,自然应该爱护兄弟。人家去趟府城,还给我带了那么好的烟斗,还是把我这个大哥放在心里的。”说着,又把手里的烟斗拿在嘴边吸了几口,极是满意的样子。

陈名赶紧笑道,“弟弟无能,还是靠着阿福有了这些产业。等明年田里丰收了,弟弟给大哥送头健壮的小公牛。大哥家的那头毛驴太老了,犁地都犁不动了。大哥年纪也大了,要多歇歇。”

陈业听了,又是一阵畅快的大笑。

陈名其实现在就想送陈业一头牛的,他心疼陈业太辛苦。可是不敢送,怕胡氏知道自己有那么多银子又狮子大张口。

胡氏可不满意,心道这陈名还真抠。一头小公牛还不到二亩地的钱,你都有一百亩水田,是个小地主了。还只送了一头小公牛,再咋说也应该送二、三十亩田地才是啊。

但看到陈业那么高兴,这话在嗓子眼里转了几圈,还是硬压了下去,想着以后把陈业哄好了再说。

陈阿福看见胡氏眼珠骨碌碌转个不停,脸上还有不忿的神色,便也猜到了她的想法。

人心不足蛇吞象,还好做为当家人的陈业和陈老太的心口没有她那么厚。

说话的过程中,陈阿福看见陈阿菊坐在那里不动,眼热地看着陈阿贵手里的小银祼子。老太太指名道姓地让她跟着高氏和陈阿兰一起收碗,她不敢不动,嘴翘得老高,乒乒乓乓敲得碗盘直响。

陈业甩了她一个眼刀子,咳嗽了一声,她的动作才轻下来。

第121章 骂人

陈阿福和陈名又说了一阵话,才回家。回家前,陈业让陈阿贵把大狗牵到后院去,把一条两个多月的小狗送给了陈名。

他们回了家,七七和灰灰已经回来了。见到他们两个,跳着脚地喊“姥爷、娘亲”,小嘴蜜甜。

陈阿福一家给了它们一个脑崩,说道,“野到现在才回家,知不知道我们很担心呐。”

这两个小东西,就像自家养的两个贵公子,凭着一张巧嘴,讨了一家人的喜欢,还要被别人觊觎。哪里像追风,平时不多言多语,关键时刻能管大用。

这就是宠物和看家狗的区别吧。

追风和七七、灰灰见有了新成员,兴奋地跑去跟它玩到一起。这条小狗也不认生,不大的功夫就跟它们混熟了。

阿禄给它取了一个土土的名字,叫旺财。说家里现在正是财旺的时候,希望以后越来越旺。

逗得众人一阵乐。

第二天寅时,陈阿福就起床了。她得再做道小点,把楚小姑娘的胃口吊起来,才能让她一切行动听指挥。

她昨天晚上就把做小点的食材都拿到了这边。这次,她决定做个萨琪玛。这个点心好做又好吃,还好消化。

打开门,一阵凉风袭来,外面还是黑的,天边那颗启明星一闪一闪眨着眼睛。她深呼吸一口气,又用凉水洗了脸,才算彻底清醒。

把灶里的火烧上,开始做萨琪玛。

先把鸡蛋打散放入面粉里,用筷子搅成棉花状,再揉成面团,用蒸笼布盖着醒两刻多钟。然后把面团赶成薄片,把薄片折叠成几层,用刀切成细丝。再把细丝抖散,去掉多余的干面粉。

又把准备好的浅木盆里刷一层油,撒入熟芝麻、花生碎、切细的蜜饯。

这时,王氏也过来了,帮她烧火。陈阿福就在锅内倒入适量的油烧至六成热,将细面条依次放入油锅炸透,捞出沥油。

锅里再放少许水,加入冰糖蜂蜜,小火慢慢熬,铲子不时搅拌。待汤液呈现糖浆的粘稠关,就将炸好的面条迅速倒入糖浆中。快速拌匀后倒入准备好的木盆中,用铲子将其按压平整,再撒些蜜饯条和芝麻、花生碎。

等到它凉了,就取出切成块。

萨琪玛这个名字在这个时代太怪异,陈阿福就用了它的别名,叫它金丝糕。

他们早饭就是吃的金丝糕配稀粥小菜,香得大宝和阿禄直哼哼,七七和灰灰也跟着哼哼,只有追风和旺财不感兴趣。

七七和灰灰很快吃完了属于自己的一小块,都异口同声地叫道,“还要。”

“没了。”陈阿福说道。

今天虽然做的有些多,但她想给罗管事家送一小盆,还要留一小盆给自己的学生吃。

七七的小眼睛看看陈阿福,便飞去了厨房。

陈阿福也赶紧跟去厨房,看见七七正站在灶台上偷吃小盆里的金丝糕。

她走过去拍了一下它的小脑袋,把小盆拿开说道,“这些是要拿去棠园的,不能吃。”

“臭娘们。”七七骂道。

陈阿福还有些愣神,问,“你说什么?”

“臭娘们,老子揍你。”这是陈业的声音。

跟过来的灰灰兴灾乐祸地哈哈笑起来,声音跟老太太的一样。

陈阿福听懂了,气得一掌把七七拍下了灶台,骂道,“越来越能干了,竟然学会骂人了。”

“臭娘们,臭娘们…老子揍你…”七七伸长脖子继续骂着。

陈阿福蹲下指着它说,“你再骂,就再也别想吃我做的好东西,阿禄和大宝也不跟你玩了。”

七七一听害怕了,赶紧又说,“大宝乖,不尿床了。”

这小东西,都成精了,还知道转移话题。

陈阿福道,“不要说大宝,我现在说的是你。我问你,还骂不骂人了?”

七七赶紧说道,“娘亲,再不骂人了。”

屋里的几人都笑了起来。

只大宝不高兴地嘟嘴说道,“我都好久没尿过床了,偏它还记得。”

饭后,陈阿福把该做的事做了,拿着两个装了金丝糕的篮子,领着大宝、追风、七七和灰灰一起去棠园。

大宝还带了一本书,说明年他就要上学了,不能一直陪着嫣儿妹妹玩,还要抽空看看书。

陈阿福劝他,“儿子才这么小,正是玩的时候,干嘛那么辛苦。”

大宝抿嘴说道,“姥爷说了,他把考进士的希望放在了我和小舅舅的身上,让我们发奋呐。哎,压力大啊。”

说完还小老头似地皱了皱眉。

他的话把陈阿福逗笑了,如今他也学会了一些陈阿福的现代语言,“压力大”就是其一。

走在田间的小路上,看到天高云淡,阳光明媚,空旷的风从四面八方吹来,两只鹦鹉在头顶上盘旋,让陈阿福备感精神。

自己这是走在上班的路上!

虽然是去当幼师,还只有一个学生,再把大宝算上,还有罗家姐弟,也勉强只有四个学生。但也属于挣工资的职业女性啊。

她对楚小姑娘的学前教育已经有了一些规划。觉着,若自己一直按自己的方法教导小姑娘,又有金燕子的帮忙,她的家人也不横加干涉。楚小姑娘总有一天会从自己的世界走出来。

这样,她的绩效奖肯定会更高。真是双赢。

来到棠园门前,罗管事的媳妇罗大娘已经守在门口了。

她的脸上堆满了笑,说道,“哎哟,陈师傅、大宝来了。我家姐儿已经醒了,我这就带你们去怡然院。”

陈阿福跟她谢了罗管事昨天的帮忙,又把一个篮子递给她,说道,“我做的金丝糕,请罗大伯、罗大娘尝尝。”

罗大娘接过篮子笑道,“陈师傅做的点心,肯定好吃。”又道,“你们现在也是棠园的人,咱们棠园的人就没有被别人欺负的理儿。”

陈阿福笑起来,说道,“大娘快别叫我陈师傅,太客气了,叫我阿福就行。”

罗大娘笑着点头,两家人的关系似更近了一步。

罗大娘又叹着气说,“前天姐儿醒了没看到你们,哭了好久。还好大爷在,好不容易才把她哄好。昨天,大爷也走了,她整天都不高兴,只闷闷坐着。”

第122章 说话慢

棠园里,小桥流水,雕栏画栋,竹树环合,景致极好。看到最多的当然就是海棠树,有些树上还挂着果,果实红彤彤的,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甜酸味。

来到怡然院,院墙爬满了蔷薇藤蔓,此时已经没有叶子了,连藤蔓都已经枯黄。右边有几杆翠竹,细长的叶子随风轻摆。左边栽着几棵高大的银杏树,树上挂着稀疏的金黄色叶子,地上还铺了一层金黄。中间的青石路两旁摆着数十盆四季海棠,枝叶间开满了密密麻麻的淡红色小花。廊下挂了许多鸟笼,笼子里的鸟儿唱着欢快的歌。在一扇红色雕花窗外,挂着一个精致的鸟笼,笼里装的正是那只十锦雀。

看着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可总觉得很刻意,缺少了什么。

进入厅屋,楚含嫣刚刚吃完早饭,正坐在罗汉床上抱着小燕子玩偶发呆。她看见他们来了,扭了扭身子,把头转去了一边。看似眼神木呆呆的,但陈阿福还是注意到她的眼圈似有些泛红,有种被抛弃的感觉。

追风还记得楚含嫣,大声嚎叫着就想冲上去。大宝怕它把楚含嫣吓着,忙抱着它的脖子说,“跟嫣儿妹妹打了招呼就行,别过去把她吓着。”

而七七和灰灰已经急不可待地飞到罗汉床上,“嫣儿妹妹”地乱叫起来。

宋妈妈给陈阿福眨了个眼睛,无声地说,“姐儿还在呕气。”

陈阿福走过去蹲下说,“哟,姐儿是生陈姨的气了吗?快别生气了,陈姨和大宝又来陪你了。”

楚含嫣的小脑袋没转过来,嘴也是嘟着的,小胖手扯着小燕子玩偶,嗑嗑巴巴地说,“鸟鸟…飞了,姨姨、大宝…也飞了。”

陈阿福呵呵笑道,“姨姨和大宝没有翅膀,咋飞得起来呢?再说,我们舍不得姐儿,就是有翅膀也舍不得飞走,可不会像…”

本来想说“可不会像金宝那么狠心”,但想到小气的金宝,又改口说道,“可不会像七七和灰灰,一着家就野去了林子里。”

楚含嫣才把小脑袋转过来,先看了眼陈阿福,又看了眼大宝,再把眼神转到陈阿福身上,嘟嘴说道,“姨姨,大宝,怕…飞了。”说完,小嘴瘪了起来,眼里涌上一层水雾。

陈阿福的心都碎了,忙搂着她说,“嫣姐儿放心,姨姨和大宝不会飞走,不会不要姐儿的。”又对大宝说道,“听到了吗,姐儿说怕咱们飞了,再不陪她了。”

大宝赶紧过来拉着楚含嫣的手发誓道,“嫣儿妹妹放心,我不会飞走,会一直陪着你。”然后又郑重地补充了一句,“永远。”

楚含嫣看了大宝一眼,还勾了勾嘴唇,又扑进陈阿福的怀里,把小脑袋紧紧贴在她的胸口上。

陈阿福很无奈,说道,“姨姨做了一种好吃的糕糕,姐儿肯定喜欢吃。”

宋妈妈忙道,“姐儿刚吃过饭,不能再吃东西了,不好克化。”

陈阿福道,“无妨,这种小点好克化,也不会多给她。”

她一手抱着楚含嫣,一手从食盒里拿出一块金丝糕。金丝糕切得很小,四四方方,只有二指宽。

小妮子的鼻子真好使,她一下子从陈阿福的怀里钻出来,看着金丝糕说道,“鸟鸟…金宝。”说完,嘴角还流下一丝透明的银线。

陈阿福把金丝糕递到她手里说,“这是金丝糕,好吃得紧,姐儿尝尝。”

楚含嫣接过金丝糕小口吃起来。

陈阿福就势把她放在地上,帮她把嘴角的口水擦掉。说道,“追风都会作揖了,咱们到外面看它表演。”说完,就牵着她向外走去。

从现在开始,陈阿福就要履行幼师的职责了。

第一步,就是让她多在户外活动,多用自己的双腿走路。

他们来到银杏树下,阳光透过枝叶缝隙洒下来,晒得人暖洋洋的,正好补钙。

宋妈妈心里有些不赞同,乡下的日头比城里足,大户人家的小姐,把皮肤晒黑了可怎么得了。但是,大爷走之前嘱咐过她,姐儿的事情,一切听陈师傅的。所以,她即使心里有想法,却也没说出来,只是吩咐妙儿、巧儿搬几个锦凳来这里。

陈阿福又让妙儿去把罗家姐弟叫来,说孩子多才热闹。

追风在金黄色的“毯子”上又是打滚又是作揖,逗得小丫头们咯咯直笑,七七和灰灰也跳着脚学着丫头们的笑。

楚含嫣没有看追风耍宝,已经把金丝糕吃完了,她来到陈阿福的面前,说道,“姨姨,还…要。”

陈阿福又给掰了一小块金丝糕说,“姐儿再吃一点就不能再吃了,还得给金宝留一点,是不是?”

楚含嫣接过金丝糕,问道,“金…宝,喜欢?”

陈阿福笑道,“当然了,凡是嫣姐儿喜欢的,金宝都喜欢。所以,它才会在明年春天,以最快的速度飞来这里,来看咱们的嫣姐儿。”

楚含嫣的嘴唇勾了勾,漾出了两个小梨窝。

楚含嫣吃了金丝糕,便没有再要了,可见她心里有多么盼望金宝的回归。

不大的功夫,罗梅和罗明远就来了,陈阿福又给他们一人一块金丝糕吃了。

陈阿福把楚含嫣拉到面前,给她顺了顺头发,说道,“喜欢穿花衣的小燕子吗?”

楚含嫣看了眼手里的小燕子玩偶,呆呆地“啊”了一声。

陈阿福把她搂在怀里,握着她拿小燕子玩偶的手说,“姨姨给姐儿唱首‘小燕子,穿花衣’的曲儿吧,大宝和金宝也很喜欢听呢。”

然后,轻轻唱起来:

小燕子,穿花衣,

年年春天来这里…

她边唱,还边有节奏地晃动着楚含嫣拿玩偶的手。

歌词简单,曲调欢快好听,一下子就把除了楚含嫣以外的所有人都吸引了。

陈阿福唱了好几遍,从第三遍开始,楚含嫣呆滞的眼神才有了些许灵动,慢慢地,唇角有了丝笑容,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陈阿福。

陈阿福见把小妮子被吸引住了,便停了歌声。

她一停下,楚含嫣的眼里又涌上一层水雾,说道,“还——要,姨姨…说话慢。”

小妮子还真没听过歌。

第123章 进步

陈阿福摇头纠正道,“那不是说话慢,那是唱曲儿,是曲儿,曲儿。”

“曲…儿,还要。”楚含嫣说道。

陈阿福又唱了一遍。声音刚一停下,楚含嫣又说,“还要。”

一直唱下去可不行。

陈阿福说道,“光是姨姨唱可不行。姐儿也要学会唱。等到金宝一回来,发现姐儿会唱曲儿了,还唱的是它。它肯定高兴,说不定晚上都会陪着姐儿呢…”

也不管她听不听得懂,一通念叨。

之后,就站起来说道,“今天的第一节课是…”

晌午,罗大娘带着人来怡然院送饭的时候,被院子里的情景惊住了。

只见陈阿福站在银杏树下,嫣姐儿、大宝、罗梅、罗明远排开一溜站在她对面,他们中间还站着七七和灰灰。

陈阿福说一句,这些孩子和两只鹦鹉就跟着说一句,孩子们还跟着边说边有节奏地拍着手掌。当然,楚含嫣没有说也没有拍,只呆呆地看着陈阿福,但时而嘴唇会动动。她不耐烦了,宋妈妈就赶紧掰一点点金丝糕喂进她嘴里。

小燕子,穿花衣,

年年春天来这里。

我问燕子为啥来,

燕子说,

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说完一遍,陈阿福就会比出两个大拇指,夸奖道,“嗯,真棒。”

陈阿福看见罗大娘带人拿着食盒来了,笑道,“第一节课结束。你们表现得都非常棒,姨姨奖励你们吃金丝糕。”

然后,又给了几个孩子每人一块小金丝糕,七七和灰灰也一家一块。两个小东西早不耐烦了,只不过一直在用金丝糕吊着它们的胃口。

罗大娘笑道,“陈师傅也在这里吃饭吧,吃完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