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他的心里话。即使他知道这无异于痴人说梦,是不可能的,但他还是说了。

陈阿福又把他的眼泪擦了,强忍着眼泪在他耳边轻轻说道,“小殿下,你不能再喊我娘亲了,那样是会给我招惹的…”她知道这样说很残忍,但为了让小十一能尽快接受到自己的新身份,还是说了。

小十一听了又是难过,又是失落,哭出了声,但还是忍住不敢再当众喊她娘亲。

楚侯爷又说道,“小殿下,圣上和贤妃娘娘、太子殿下都在宫中等着你去团聚,您,该回宫了。”

小十一像没听到一般,依然坐在陈阿福的腿上把她的脖子搂得紧紧的。

楚令宣又劝道,“小殿下,皇宫离我们府不远,不到半个时辰的车程。以后您想我们了,可以来府里串门子,我们也可以进宫见您啊。”

大宝听了,才好过些。

两个太监也躬身道,“小殿下,请吧。”

小十一想到了什么,又说道,“我还要见见妹妹和弟弟,跟他们告个别。”

怕楚含嫣几姐弟添乱,早让人把他们领走了。

楚令宣笑道,“小殿下,嫣儿什么性子您还不知道吗?下官怕她大哭起来,让您为难。”

小十一又抹了抹泪说道,“你让妹妹不要难过,过两天我就会来看你们。”又说道,“还有追风、飒飒、长长、短短、七七、灰灰,我也会来看它们。”

楚令宣笑道,“我跟你娘都商量好了,让追风一家先跟着你进宫玩。以后,动物们换着去宫里陪你。”

小十一的嘴角扯了扯,点点头。

路上,他把陈阿福的手攥得紧紧的,紧抿着嘴唇不让眼里的泪水掉出来。众人把他送至二门,陈阿福和三夫人便停下脚步不能再送了。

小十一跪下给陈阿福磕了一个头,哭着说道,“谢谢娘亲待我那么好。”又磕了两个头,说道,“这是给姥姥和姥爷磕的,谢谢他们养育了我。”然后起身,抹着眼泪走了。

看到小十一小小的背影,陈阿福哭出了声。

三夫人劝道,“宣儿媳妇莫太难过。以后你长住在京城,想小十一了,就进宫看看他。若以后他封王另建府衙,见他就更容易了。”

陈阿福回了竹轩。小哥俩已经去东厢房里睡觉了,只有楚小姑娘心神不定地坐在东侧屋的炕上。

小姑娘看到娘亲的眼睛通红,跑过来拉着她的袖子急道,“娘亲,是哥哥出什么事了吗?哥哥在哪里?为什么我到现在也没看见哥哥呢?”

小姑娘真的变聪明了。

陈阿福牵着小姑娘坐去炕上,把她搂在怀里说道,“大宝找到他亲生的爹爹和娘亲了,他回自己的家去了。以后,嫣儿不能再叫他哥哥,而是要叫他——殿下。因为,他是皇上的儿子。”

小姑娘听到前半段话就大哭起来,后半段话根本没听进去。陈阿福不停地劝解着,可小姑娘这次特别不听劝,就是大哭不已。陈阿福无法,只得抱着她轻轻拍着她的后背。

爬在炕角的七七和灰灰听说大宝走了,也跟着小姑娘一起大哭起来,还都是大宝的声音。

小姑娘一个激灵,以为是大宝回来了,惊喜地抬起泪眼。一看是它们,又沮丧地瘪着小嘴哭起来。

小姑娘哭累了,就渐渐睡着了。

陈阿福轻轻把她放在炕上,给她盖好被子。又一手一只,把七七和灰灰拎去了西侧屋,嗔道,“不许再闹了,以后大宝会来看你们,你们也能进宫陪他玩。”

两个小家伙才住了嘴。

她去净房洗澡。坐在大木桶里,汤水温暖,水气氤氲,却没有缓解她的情绪。她似乎看到一个小小的男孩蹲着给原主洗脚,擦脚,然后给她脱衣裳,脱裙子,盖被子…要出门了,怕娘亲长得太美惹祸,还往她的脸上抹锅灰…当小男孩听到村人当着他的面议论他是野孩子,是给傻子捡的儿子时,他惶恐的的眼神是那么无助…

第475章 转得快

那个小小的人儿不时浮现在陈阿福眼前,她捂着脸哭起来。正哭着,脑海里浮现出金燕子,它也张着小尖嘴哭着,还说,“人家也舍不得臭大宝,没有臭大宝的日子多无聊…”

门外传来李嬷嬷的声音,“大奶奶,水快凉了,您别凉着。”

陈阿福擦干眼泪,平复了一下心情。她的日子还要过下去…

她又觉得,换个角度想,自己应该为大宝感到高兴。他来到民间平安长大,虽然受了不少苦,但总是活下来了。而且,还养成了许多好的品质和习惯。

这个时候回去,同胞兄长已经被封为太子,生母已被封为贤妃,二皇子又跑去了南中省,王皇后自顾不暇,应该没有人再敢伤害他。等以后他再封了王,这辈子什么不干都富贵无边了。

有过曾经的苦难,他更知道百姓的疾苦,也更会珍惜当下的幸福。希望他长大后能够劝谏太子,为百姓多做好事。

至于自己和他的母子缘份,也就那么多年。自己把这份母子情藏在心中,默默祝福他吧。

若贤妃娘娘大气当然更好,以后可以跟小十一走动勤一些。若贤妃娘娘小气,还是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好。

只是,她,还有楚小姑娘,小哥俩,他们还要慢慢习惯没有大宝的日子。当然,还有远在定州府的王氏和陈名、阿禄。

同时,小十一也要习惯没有他们的日子。他会更难适应吧?

晚上,楚小姑娘还在难过,陈阿福哄了她一阵,带着她和羽哥儿明哥儿去了安荣堂吃接风宴。

其实,她一点都不想去,但楚令宣送小十一进宫了,她也只得打起精神去。

这个接风宴吃得比较沉闷,因为楚侯爷、楚三老爷、楚令宣三人都缺席。

二夫人李氏看陈阿福和楚含嫣都红肿着眼睛,明显兴致不高,暗喜不已。她觉得,一定是楚令宣和陈阿福做了让老爷子或是楚侯爷不高兴的事情,被训斥了。

老侯爷看到楚令安好奇的眼神,想问又不敢问的表情,还是说道,“不错,宣儿之前的那个义子,其实是皇上的儿子,太子的胞弟,十一皇子。因为十一皇子的命格奇异,无智大师说他八岁之前不适合在富贵乡中生活,必须要把他放去民间历练一番饥苦,为后半生积福。所以,皇上就让人把他放去棠园附近,由宣儿媳妇的娘家收养了。”

这是九皇子的意思,之前跟楚侯爷都说清楚了的。

若是说真话,会伤及皇上的面子。皇上活着还能把皇子送出宫保命,这也间接地说明了皇上的无能。

这个重磅消息像一计炸雷,吓得李氏等人差点跳起来。也越炸越远,炸乱了京城的贵族圈。没想到啊没想到,被人嘲笑了好久的楚令宣断室带的拖油瓶,竟然是皇子,还是太子的胞弟。怪不得那个陈氏当初是个村姑,还带个拖油瓶,楚令宣也能娶了她。却原来,他早就知道那个拖油瓶是皇子啊…

这些自以为是的私下议论当然是后话了。

接风宴上,除了李氏听了这个好消息心里不舒坦,二老爷和楚令安等人都高兴疯了。楚家有了这个倚仗,更能得皇上和太子的青眼了。

楚令智也是笑得不行,跟三夫人说道,“娘,那个大宝,哦,不对,我应该叫他十一皇舅舅,他之前是我的侄儿,要叫我五叔叔,叫娘三奶奶。可现在他却成了娘的弟弟,要叫娘堂姐,叫我外甥。老天,不仅身份转得快,辈份转得更快。”又挠着脑袋说,“以后,他该叫大哥大嫂什么呢?”

他的话把众人都逗笑了。

陈阿福扯了扯嘴角,她实在笑不出来。吃完饭,她看着三夫人欲言又止。

三夫人了然地笑道,“明儿一早,我就去宫里看望我皇祖母。”又道,“要不,你多做些点心,我给皇祖母的同时,再送一些去思沅宫给贤妃和小十一?”

陈阿福想想没同意。小十一刚回到亲娘身边,养母就送吃食过去,这不太好。还是先让他们母子好好相处一段时间后,再说吧。

三夫人也后知后觉觉得自己的提议不太好,笑道,“哟,这个主意不好,改天再说吧。”又低声说道,“贤妃娘娘我也接触得不多,不是很了解。但看她把太子殿下教得那么好,应该是个和善的。”

回到竹轩,小哥俩也觉得事情不对了。因为好久没看到大哥了,也没看到狗狗一家。便开始闹腾起来,“哥哥,偶要哥哥…”

小姑娘心疼弟弟,见两个弟弟闹起来,只得强打起精神,哄着弟弟。

此时,李嬷嬷、余嫂子已经带着人把屋子和带来的东西收拾完了。楚小姑娘住在竹轩的西跨院,羽哥儿和明哥儿住在东厢的北屋和南屋。

陈阿福看着挺着大肚子的余嫂子,说道,“你怀了身子,不要大动,有事让小丫头做。”

余嫂子笑道,“不碍事的,奴才做惯了,不做还难受。”

陈阿福去西跨院和东厢看了看,收拾得不错。

尽管侯府的空院子不少,但小姑娘才到侯府,小哥俩还小,暂时让他们跟自己一个院子。

到时间了,她又劝孩子们去歇息。见小姑娘情绪不好,也没留她在上房跟自己睡。因为她还想等楚令宣回来,听听小十一进宫后怎么样了。

而且,她总觉得朝庭应该有大事发生。今天已经十八了,假二皇子这个月十五正好在报国寺茹素一个月完毕,不知道他是跑了,还是被抓起来了。至少,现在这件事还没闹出来。

她喂了小玉儿的奶,把她哄睡,就去了净房。她把门插上后,进了空间。

这么多天来,她还是第一次抽出空进空间。

金燕子正恹恹地爬在地上生闷气,眼睛还有些红肿。这个小东西最重感情,大宝走了,它也难过得紧。

陈阿福坐下把它捧在手心里说道,“看你难过成这样,以后你出来了可以随时飞进宫去看望他。我们见他兴许不容易,可你见它却是形容得紧。”

第476章 李泽泰

听了陈阿福的话,金燕子唧唧说道,“人家替自己难过,更是替妈咪难过。以后臭大宝不再是妈咪的儿子了,妈咪肯定更伤心。”

说完,小绿豆眼里又涌上了泪水。

哎哟,这孩子真让陈阿福感动,她的鼻子都有些发酸了。

陈阿福赶紧把小家伙捧起来亲了两下,说道,“宝宝真是个好孩子,跟妈咪好贴心。不过,妈咪还有你,有嫣儿、羽哥儿、明哥儿、小玉儿,还有贝贝啊。有了你们,妈咪已经非常非常幸福了。大宝虽然明面上不是妈咪的儿子,但妈咪心里依然把他当儿子…”

刚给小玉儿喂完奶,外院的婆子来报,世子爷已经回府了,他要同几位长辈商量事情,让大她先歇息。

夜里,陈阿福做了一个梦,梦见她才穿越不久,住在响锣村的旧房子里。她躺在炕上,把大宝当抱枕一样抱着。只是,这个抱枕太硌人,让她很不舒服。她抱着大宝不停地变换着姿势,使自己能够更舒服一些。

“阿福,阿福,醒醒,你怎么了?”

陈阿福正在床上来回翻,被楚令宣叫醒了。她一下子坐起来,看看楚令宣,再看看床上的锦被罗帐,屋里的华丽摆设,青玉烛台上的大烛,才彻底清醒过来。原来,刚才是在做梦,自己已经穿越过来将近四年,已经嫁人生子。那个可怜的大宝居然是皇子,已经被接回了皇宫。

她抓住楚令宣的胳膊问道,“令宣,大宝怎么样了?都说天家无亲情,他没有受委屈吧?”

楚令宣叹了口气坐下,帮她擦了前额上的汗,说道,“小殿下在宫里很好。这些年,皇上惦记他,贤妃娘娘和九皇子在盼着他。他们疼惜他得紧,怎么会让他受委屈!肯定会暂时不适应,慢慢就好了。皇上已经给他赐了名字,叫李泽泰,希望他能安宁泰适,一生顺逐。今天晚上,皇宫里举办了宫宴,除了王皇后和八皇子因病没参加,所有的宫妃,皇子,皇孙,还有公主们都参加了。也给父亲、三叔和我赐了坐…”又道,“贤妃娘娘这几天会忙着跟小殿下相处,可能过几天才能招见你,但九殿下和贤妃娘娘给你送的谢礼明天会送来府里。”

“谢我?其实,我病好之前,养育小殿下的是我娘。”陈阿福汗颜地说道。

楚令宣又道,“那些礼物里,也包括了给岳父岳母的。明天一早我会让人快马去定州府告之岳母他们十一殿下的真正身世,再告诉他们对外的说辞。”

陈阿福点头,又八卦道,“今天的宫宴,马淑妃和荣昭的表情一定很好看吧?”

楚令宣笑起来,点头道,“嗯,马淑妃还好,荣昭就有些与众不同了。其他人表面上看着都是高兴多于惊讶,只有她是惊讶多于高兴。”又道,“二皇子的替身在被人灭口前已经被父亲派的人抓获,还有王皇后的弟弟王八爷,在逃跑的时候也被抓获了。还在密审,没动王家的其他人。不过,皇上即使不愿意承认,也知道二皇子肯定是跑去南中省了…”

而思沅宫里的寝宫里,穿着明黄色软缎亵衣裤的小十一李泽泰正躺在暖阁里,疲惫之极的他已经睡着了。哪怕他进入了梦中,还是睡得不踏实。梦中他还在响锣村,睡在那个土炕上,他把娘亲抱得紧紧的。哪怕娘亲不停地翻动身体,有时候压得他喘气都有些困难,他还是舍不得松手。嘴里含混嘀咕着,“娘亲,娘亲…”

坐在一旁的单贤妃拉着小十一的手垂泪道,“十一,十一,母妃在这里,娘亲在这里…”

她一直坐到半夜,才被女官劝去床上歇息。

第二天早晨,小十一睁开眼睛,入眼的是一片明黄色。明黄色的罗帐,明黄色的被褥和枕头,上面还绣着吉鸟。他吓得一骨碌坐起来,才想起自己是皇子,已经进了宫。因为生母贤妃娘娘舍不得他,留他睡在她的寝宫里。

这时,罗妈妈和秋月及两个眼生的宫女走过来,几人先磕了头,才起身服侍他。

罗妈妈和秋月已经被楚家除了奴籍,或许她们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有品级的女官。她们两人和那些初进宫的宫女可大不一样,一进来就是贴身服侍皇子的嬷嬷和大宫女。

小十一穿上明黄色绣祥云纹四爪蟒的蟒袍,带上缀有七颗东珠和数颗宝石的紫金冠,去了偏殿。

不止单贤妃和六公主在,连太子都来了。

小十一走过去给单贤妃和太子见了礼,说道,“见过母妃,见过皇兄。”

他刚见过礼,就被单贤妃拉过去搂进怀里,捧着他的小脸看了又看。怜惜地问了昨天就问了多遍的话,“好孩子,你在乡间过得好吗?”

尽管接触不多,小十一也能看出来这位母亲对自己的爱。不过,这位母亲看着比姥姥还要老。还有父皇,胡子都已经灰白了,比楚家太爷爷小不了多少。更令他吃惊的是,他的大姐居然是被鸟锅盖拉了粪的那个坏女人。那么,原来的爷爷就成了现在的姐夫。原来李轩叫自己大哥,可现在却叫十一叔。还有,他现在有九个哥哥,五个姐妹,侄子侄女若干…

他心里有诸多不习惯和不可思议,但还是非常乖巧地依在单贤妃的怀里,说道,“禀母妃,儿子过得很好,我娘…哦,不对,楚少夫人,楚世子,还有乡下的姥姥、姥爷、舅舅,他们对儿子都非常好。”

昨天来宫里的路上,楚令宣一再嘱咐他,千万不能再叫自己爹爹,叫陈阿福娘亲。他的爹爹是皇上,娘亲是贤妃。

所以,小十一称陈阿福为楚少夫人,而依然称王氏等人为乡下的姥姥、姥爷、舅舅。因为,单贤妃的娘家人都没有人了,那样的称呼也没有冒犯皇上和贤妃。

一旁的太子笑道,“母妃,你看看小十一,长得又高又胖,还眉目疏朗。这说明他不仅过去的日子过得好,还过得开心。至少,比母妃、儿子那十几年间要好过得多…”

第477章 进宫

单贤妃欣慰地点点头,红着眼圈说道,“也是。当初那两人当道,若小十一在宫里,活不活得下来还另说。虽然母妃的眼睛快哭瞎了,但小十一活着,还能快乐地活着,这比什么都重要。”

小十一被单贤妃的话感动了,觉得这位母亲跟宫外的娘亲一样爱自己。他说道,“母妃,以后我会陪着你,让你一直快快乐乐。也不让你再哭了,永远开开心心,笑口常开…”他跟陈阿福呆得久,肉麻麻的甜言蜜语张口就来。

单贤妃听了,喜极。她又捧着他的脸笑道,“好孩子,有孝心,嘴儿也甜,你过去的长辈教得很好。”

太子见他们母子相处愉快,很满意。对小十一说道,“十一弟,你才进宫或许有些不习惯,慢慢就好了。父皇说,你这几天就在思沅宫陪母妃解解闷,还要去慈宁宫给皇祖母她老人家请安,三天后再去御书房里学习。李轩也在,你们熟悉。”迟疑了一下又说,“宫里不比民间,关系和利益错综繁杂。虽然现在的情况比过去好很多,但还是要事事小心…”

小十一虽然是在民间长大的,但之前的成长环境并不好,随时都在想怎么让自己不被卖了,怎么能永远给娘亲当儿子。之后日子好过了,他又害怕楚爹爹把娘亲的爱夺过去,时刻都在盘算怎样把娘亲的爱留住,怎样让自己在楚家更好过。所以,论心计,他并不比在皇宫中长大的孩子单纯多少,只是少了些阴暗和害人的算计。

他听了太子的话,起身恭敬应是。对这位跟楚爹爹年纪差不多大的太子兄长,他内心是又敬又怕。

巳时,太子殿下和贤妃娘娘赐楚少夫人及其母亲的十车礼物到了永安侯府里,有锦缎、摆件、首饰、药材等。

第二天楚令宣便带着五车礼物急急回了定州府。

陈阿福带着四个孩子在永安侯府住下来。三夫人还想把府中的中馈交给陈阿福,陈阿福撒娇耍赖,说自己是亲自哺乳,又对京城不甚熟悉。再等半年,小玉儿长大些了,她也熟悉环境了,再接。

正月二十日下午,贤妃娘娘派内侍何公公来传话,请陈阿福母子五人明日去宫里一聚,再把七七和灰灰带上。

二十一日一早,陈阿福自己收拾妥当,又把四个孩子和七七、灰灰收拾妥当,一起进宫。

楚含嫣和小哥俩听说要去见十一殿下(哥哥),都激动得不行。

陈阿福一再强调,见到原来的哥哥要叫殿下,千万不能再叫哥哥。楚小姑娘尽管心里抵触这个称呼,但还是点头同意了。

可小哥俩却是不听招呼,直嚷嚷,“是哥哥,不是殿殿。是哥哥,不是殿殿。”

陈阿福沉脸拉着他们的小手打了两下手心,骂道,“若敢乱喊,不仅娘亲和姐姐不理你们了,还不让你们见小玉儿。”

小哥俩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不让他们见妹妹。听了这话,只得瘪着嘴答应下来,“好嘛,好嘛。”

陈阿福又拎着七七和灰灰说,见着大宝不能叫大宝,要叫殿下。这之前,夏月就开始教这两只鸟喊“娘娘、殿下”。它们聪明,这两个称呼没多久就学会了。可一听让它们叫大宝为殿下,不愿意了,嘴里直嚷,“臭大宝,臭大宝…”

它们是鸟,不听话陈阿福也没办法。

马车到了宫门,下车,又坐轿去思沅宫。

陈阿福几人来到思沅宫下轿,由太监领入正殿。

殿里有一股浓郁的檀香味,罗汉床上坐着一位宫妆妇人。妇人四十几岁,长得慈眉善目,眉清目秀。她的宫妆半新旧,也没怎么上妆。这位就是单贤妃了。

她若不是身着宫妆,还以为是普通妇人。太子出事的前十几年她必须低调,生了小十一后又心如死灰,哪怕现在儿子贵为太子,她也不愿意高调起来,或者说得意起来。

有一位强势的兄长,再有一位慈悲的母亲,小十一在宫里的日子应该不难过。陈阿福暗想。

单贤妃的右侧面坐着身着蟒袍的小十一,他已经激动地站起来。嘴巴张了张,还是没有把“娘亲”喊出来。

下一位坐着一个漂亮小姑娘,应该是六公主李程了。

左面坐着三位丽人,宫妆艳丽,珠翠满头。她们应该是太子妃张氏、良娣杨氏、良媛黄氏。

楚小姑娘看见几天不见的哥哥,小鼻翼吸了吸,有种想哭的感觉,但还是乖巧地站在娘亲身边。羽哥儿和明哥儿可管不了那么多,激动地想冲上去,被陈阿福一手一个拉得紧紧的。

羽哥儿叫道,“哥哥。”

明哥儿纠正,“不对,是殿殿。”

羽哥儿赶紧改正,“哦,是殿殿,不是哥哥。”

小哥俩的童言童语惹得几声娇笑,连小十一都抿嘴乐起来。

陈阿福同楚含嫣、小哥俩,以及抱着小玉儿的妈妈跪下给单贤妃磕头道,“见过贤妃娘娘。”

单贤妃起身亲自把陈阿福扶起来,笑道,“楚少夫人,快快请起。”又拉着她的手说道,“你把小十一带得好,教得好,谢谢。再替本宫谢谢你的母亲。”

陈阿福谦虚笑道,“十一殿下天资聪颖,乖巧懂事,任谁都喜欢。”

单贤妃又看看几个孩子,笑说,“这几个哥儿,姐儿,个个都俊俏,讨喜。”

她身后的宫女给了几个孩子一人一个玉如意。

又依次给太子妃、太子良娣、太子良媛见了礼。给她们见礼不需要磕头,陈阿福和楚小姑娘行福礼,小哥俩作揖。

她们也笑着感谢了陈阿福,又夸了孩子几句,给了见面礼。

接着又转向小十一。

小十一见娘亲向自己曲膝万福,眼圈都红了,但还是强忍着把要涌上的眼泪压下去。来皇宫没有几天,他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最多就是礼教,不能越矩。自己,不能给娘亲和妹妹弟弟招惹。

他在娘亲给他行礼的时候,微微躬了一下身,轻声喊道,“楚,楚少夫人。”

第478章 排挤

听到小十一的称谓,再看到他的极尽隐忍,陈阿福的内心也不是滋味。他进宫没几天,似乎一下子长大了好几岁。原来,他虽然听话,狡猾,但不太会掩藏心事,也不会隐忍。皇宫,的确是让人迅速成长的地方。

陈阿福笑了笑,故作轻松地说道,“哟,十一殿下穿上这身衣裳,更威武俊俏了。”

这话不仅单贤妃喜欢听,小十一也不好意思地笑起来。

见完了礼,羽哥儿和明哥儿都冲上去抱住小十一的腿,喊道,“殿殿,殿殿,想,想,想。”

小十一看了两眼站着没动的楚含嫣,低头牵着小哥俩笑道,“我也想你们。”他坐下后,还一手一个把小哥俩拉在自己的腿边。

这时,两个不和谐的声音冒出来了,一个是,“臭大宝,臭大宝,臭大宝…”是楚令智的声音。

一个是,“大宝要尿尿,大宝要尿尿,大宝要尿尿。”这个声音虽然有些稚嫩,还是听得出像小十一的声音。

看到一大一小两只鹦鹉扑腾着翅膀乱叫着,众人都大笑起来。特别是六公主,喜欢得不行。

陈阿福几人落了座,单贤妃招手把楚含嫣招了过去,搂着她跟陈阿福叙着话。太子妃让人把小玉儿抱过来,她还接了过去,抱着不住地夸着。

单贤妃和太子的几个女人对陈阿福母子几人非常礼遇,让陈阿福的心情也放松下来。她说了些小十一在民间时的趣事,逗得几个女人大笑不已,单贤妃则又是笑又是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