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屋里的丫头夏月笑道,“哟,金宝怎么叫出了麻雀的声音,真奇怪。”

这时,外院又有人来报,世子爷回来了,正在老侯爷那里,大概两刻钟就回来。侯爷和三老爷被皇上留在宫里了,要等到明天才回来。

竹轩里立即热闹起来。夏月高兴地赏了报信人一个荷包,陈阿福让人快去小厨房做饭。宫里的御宴听着好听,一般都吃不饱。她又在衣橱里找了楚令宣从里到外的衣裳,才坐去东侧屋的炕上等。

想到终于要见到分别一年多的丈夫,陈阿福的身子都有些微微发抖。

两刻多钟后,院子里一片欢腾,陈阿福忙起身急步跑出了门。

十几盏的彩灯把院子照得透亮,看到一身戎装的楚令宣大步走进来。他黑了,瘦了,如刀刻般俊美的五官虽然更显刚毅和不羁,但因为有了笑意,他的人就如那冬日里的艳阳,眩目,迷人,温暖…

陈阿福泪眼迷离,向楚令宣跑去。跑到他面前,却不好意思投进他的怀里,毕竟这是古代,院子里还有几个下人。

楚令宣的笑容更大了,伸手拉起她的手,说道,“阿福,我平安回来了。”

陈阿福哽咽道,“嗯,真好,又听到了你的声音,看到了你的人…令宣,我和孩子们天天都在盼着你。”

楚令宣一把把她搂进怀里,在她耳边轻声说道,“我也想你,想孩子们,天天都在想。”

然后,楚令宣拉着陈阿福进了屋。

进屋后,楚令宣便没有顾忌地把陈阿福搂进怀里,紧紧地抱着她,喃喃说着,“阿福,阿福,真想你…”

他边说,边吻着她的耳垂,鬓角,脸颊,快游离到她的唇边时,被陈阿福轻轻推了推,说道,“孩子们来了。”

楚令宣一回头,看到竹青色软帘掀起了一个角,四张小脸从高到低排成一条线看着他们。

他忙松开陈阿福,对那几张小脸招手笑道,“儿子,闺女,傻了,快进来。”

小哥俩最先冲进来,楚含楚牵着小玉儿后进来,四只乌黑的眼睛都瞪圆了看着楚令宣。

三个小的还有些蒙,楚含嫣便走上前扯着楚令宣的衣襟说道,“爹爹,女儿想你。”

楚令宣捧着小姑娘脸的笑道,“爹爹也想嫣儿,想得紧。好闺女,都长这么大了,还定亲了,爹爹真舍不得。”

小哥俩从来都是行动派,在确认面前的这个男人的确是自己亲爹后,双双跑去抱住了他的两条腿,说道,“爹爹,羽哥儿(明哥儿)是好儿己,偶们也想你。”

爹爹一回来,两个小子娇得话都说不清了。

楚令宣朗声大笑,说道,“是,是,你们是爹爹的好儿子。”

他又蹲下,跟小玉儿懵懂的目光齐平,伸手笑道,“小玉儿,一晃眼,你都长这么高了,还会走路了。我是爹爹,来,让爹爹抱抱。”

小玉儿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男人,这就是自己的爹爹?很俊俏呢,比大姑夫,怡姐姐的爹爹还俊俏。娘亲和姐姐说,爹爹是最好最好的人,也是最爱最爱他们的人。看看姐姐和哥哥,还有娘亲都跟他抱抱了,她也想上去抱抱。可她又有些害怕,不敢上前,很是纠结,扭着小胖指头不知该怎么办。

第533章 诚惶诚恐

眼前的小玉儿,过耳的头发垂着,穿着只有自己媳妇才会做的杨妃色睡衣睡裤,和小兔子拖鞋。如玉般洁白的小脸上有两圈酡红,一看就是才从被窝里爬起来的。她睁着圆溜溜乌黑发亮的大眼睛看着自己,还纠结地扭着手指头。

楚令宣笑意更深了,伸手一把把她抱起来。

小玉儿正犹豫着,突然感觉自己一下子到了半空中,原来是被爹爹抱起来了。爹爹在她的脸上使劲亲了两口,哈哈笑道,“小玉儿,小宝贝。”

楚令宣的情绪感染了小玉儿,她也抱着爹爹的脖子亲了他两口,喊道,“爹爹,爹爹,咯咯咯咯…”

她的小嘴正好在楚令宣的耳边,大嗓门吓了他一跳。他没想到,这个小人儿的嗓子会这么大。

楚令宣又笑着亲了她几口。

陈阿福笑道,“好了,好了,让你们爹爹去沐浴。”

楚令宣从净房出来,又跟几个孩子亲热起来。不多时,饭菜已经摆在了炕桌上。

陈阿福对几个孩子说道,“现在已经戌时了,该睡了。明天起床,就能看到你们当元帅的三爷爷了。”

几个孩子也乏了,却还是缠着爹爹不想走。楚含嫣见娘亲看了她一眼,就懂事地起身抱着小玉儿说,“咱们先去歇息吧,明天再来看爹爹。”

小玉儿打了一个哈欠,表示认可。

小哥俩看姐姐和妹妹都要走了,也都听话地跟着出去了。

陈阿福坐上炕,给楚令宣倒了一杯酒,自己半杯,举杯笑道,“祝贺咱们的大英雄凯旋归来。”

楚令宣笑着一口而尽,炽热的目光没离开陈阿福一眼,让陈阿福这个老皮老脸的人也红了脸。虽然桌上的菜都是楚令宣平时最喜欢吃的,可是面对着他最想最想的媳妇,桌上的美酒佳肴都变得索然无味。

他又喝了两杯酒,起身说道,“我吃饱了。”又对一旁服侍的丫头说,“你们出去吧,明天再收拾这里。”

他是一刻钟也不想等了。丫头还没走出屋,他就打横抱起陈阿福向卧房走去。陈阿福羞得要命,小声嗔道,“你就不能等一等啊,人家出去再…”

楚令宣说道,“我都等了一年了,憋坏了。”说着,把她放上床。

陈阿福突然想到了什么,用手一下子挡住楚令宣压下来的嘴,说道,“你们军营里有营妓的吧?还有前几个月,先帝赏赐你们打了大胜仗,不仅赐了美酒猪羊,也赐了一些女人过去…你还会憋坏?”

想到那个变态的编制,还有变态的先帝,陈阿福的气就有些不畅。

楚令宣把她的手抓住,俯身亲了亲她,笑道,“我和三叔只享用了美酒和猪羊,那些女人么,都留给了弟兄们…”又捏着陈阿福的下巴说道,“这么好的气氛,不许说那些扫兴的话。”然后,身子便压了下来。

想了陈阿福一年多,又攒了一年多的力气,还喝了酒,楚令宣做得很卖力,也很认真。但是,陈阿福却出戏了。

她没注意到,金燕子和金贝早已经进了空间。她的脑海里,一直有两鸟儿的影子。一只鸟睁着懵懂又困惑不解的眼睛四处望着,不知发生了什么状况。一只鸟羞得小脸通红,挂着两管鼻血在暴走着。时而还要骂几句,“妈咪,楚爹爹在教坏小孩子。哎呀,好难为情,人家都替你们害臊…”

陈阿福很无奈,这时候她除了任人摆布,一点办法都没有。

这天夜里要了两次水,陈阿福睡着的时候,楚令宣还在耕耘着。

第二天,陈阿福正睡得香,一阵吵闹声把她惊醒了,是孩子们的声音。

陈阿福睁开眼睛,看到四个孩子排排站在她的床前。

明哥儿说了句,“娘亲,太阳照屁屁了。”

小玉儿还刮着小脸,说道,“娘亲,懒,懒。”

楚含嫣和羽哥儿则冲她呵呵笑着。

夏月见陈阿福醒了,笑道,“大爷被老侯爷和三夫人请去了荣安堂,他不让奴婢吵你。”说着,便过来服侍她起床。

陈阿福坐起身,一身酸痛,暗骂楚令宣打仗打变态了,不知道怜香惜玉。

巳时,陈阿福领着几个孩子去了荣安堂。不止老侯爷和三夫人在这里,连二房一家都在。

陈阿福看到李氏撇了撇嘴,也没理她,对三夫人不好意思地笑道,“昨天大爷回来,孩子们闹晚了,起得晚,等他们等到现在。”

几个孩子都被爹爹吸引住了,也没注意娘亲“冤枉”他们的话。给长辈们行了礼后,都倚去了楚令宣的身上。

小玉儿直接爬上了他的腿,小哥俩一人倚上条腿,楚含嫣倚在他的身侧。

听他们的谈话,昨天皇上要把三老爷的西进伯进封为西进侯,又封他为兵部尚书,以及从一品的少保,再给楚令宣一个总兵的职务。这天大的荣耀和恩宠,楚家男人却不敢接。

之前,楚侯爷和老侯爷已经商量好楚家男人的未来,就是被先帝忌惮的楚侯爷全退休,功高盖世的三老爷半退休,年轻的大爷楚令宣、二爷楚令奇、三爷楚令安全力挣前程,四爷楚令卫过两年入仕。楚令卫虽然在国子监里读书,但功课并不算很好,他也会进军队谋前程。

楚侯爷手中的人脉,以后可以逐步传到楚令宣的手中。等楚令卫成长起来后,三老爷的爵位和人脉再逐步传给楚令卫。

因为情况特殊,楚侯爷和三老爷过去在先帝的支持下,明里暗里收罗了不少势力,这也是先帝最忌惮楚家的地方。虽然权力都交出去了,但人脉依然在他们手中。为了对抗以后的政敌,保全家族,他们虽然退下来,但必须要把这些人脉传下去。

这个意思之前已经派心腹跟楚三老爷和楚令宣说过了。所以,三老爷只接了少保的虚衔,力辞实缺,和爵位。

而且,从皇上让三老爷转文官当兵部尚书的意思看,皇上也不希望三老爷继续为官。怎么可能一个家里,有调遣军队的最高官员,再有统领军队的高官。这几顶高帽子,让三老爷和楚令宣诚惶诚恐。

第534章 愿望

因为二老爷和李氏等人都在,楚令宣大概讲了这些,没敢细讲,只说三老爷力辞,楚侯爷也帮着弟弟力辞,皇上虽然嘴上没答应,但似乎有了松动。晚饭后,楚令宣就先回家了,而楚侯爷和三老爷又被皇上继续留下。

这些话昨天他就跟老侯爷说过了,今天着重跟三夫人说了一遍。三夫人有远见,也觉得丈夫和大伯做得对。当今皇上睿智,果敢,肯定记着自家的好,特别是对大伯,有着极深的感情。但先帝对大伯有猜忌,驾崩前定会对当今有所交待。皇上这样,可能是试探。当他知道楚家确实没有不臣之心,放下所有的芥蒂,楚家的好日子就来了。

只听老侯爷对三夫人笑道,“若老三辞了实缺,他不到四十岁的年纪,就会闲赋在家了。”

三夫人笑道,“我家老爷年轻的时候在边关,那时候边关不太平,老爷常常带人上阵杀敌。回京城这几年,先是忙得不着家,后来又去南方平叛。我的心啊,就一直提着。他以后能闲下来,是好事,我也欢喜。”

老侯爷捏着白胡子点点头,这个儿媳妇找得真好,识大体,又大气。

李氏的脸先是笑着的,后来就越来越沉。楚家的两个当家人把大官辞了,她儿子以后岂不是少人提携了?虽然楚令宣的官不小,却还没到通天的地步。何况他可能去当总兵,那又要出京,她可不希望独子去外地。

她知道老侯爷和三夫人都讨厌自己,自己也不该在这种场合说话。她给二老爷使了使眼色,意思是让他赶紧求求老侯爷,趁现在给儿子谋个好前程。

二老爷没说话,还瞪了她几眼,意思是让她老实些,不要乱说话。

众人都看到了他们两口子的表情,沈氏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老侯爷暗哼着没理他们。

吃饭前,楚侯爷和三老爷终于回来了。

除了老侯爷,所有的人都起来给他们行了礼,三夫人又拿出帕子抹起了眼泪。

楚侯爷坐去老侯爷的旁边,三老爷坐在楚侯爷的下首,二老爷的上首。

楚侯爷又讲了皇上只收回了兵部尚书的实缺,依然封三老爷为少保,进封他为西进侯,并世袭三代。还说,以后若朝庭需要三老爷重新出山,不得有误。

这说明,皇上还是愿意用他的。

另外,会封楚令宣为御林军副统领。这个职务虽然只是从二品,比之前许诺的总兵还要低一级,却是皇上的近臣,非皇上心腹不能胜任。而且,正统领黄大人已经年近五十,这个岁数一般都会去都督府任职,也就是用不了几年楚令宣就能接他的班了。

这真是个意外的好消息,说明皇上跟先帝不同,还是信任楚家,把楚家当成绝对心腹的。

听到最后一个好消息,老侯爷的哈哈声打得老大,胡子都翘起来了。笑道,“我们之前做的事,是做到皇上的心里去了。”

楚侯爷点点头,也笑起来,笑意直达眼底。说道,“皇上已经同意我把爵位传给宣儿。以后,我就无官一身轻了。”看到老侯爷怜惜的眼神,又笑道,“皇上还说,他永远都记得我曾经为他做过的事。明日早朝,他会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赐我‘金书铁券’。”

说完,又双手抱拳向北拱了拱,说道,“皇恩浩荡啊!”

“金书铁券”民间俗称“免死金牌”,大顺朝的皇帝对这样东西非常宝贝,不会随意颁发。只在开国时赐过几块给功劳特别大的功臣,这是之后几代皇帝以来赐的第一块。

也就是说,楚侯爷虽然没有任何官职,却享受了无上荣耀。

这个好消息让厅屋里的人都沸腾起来,老侯爷都哭了。虽然楚侯爷全退休,三老爷半退休,看似楚家现在最高官职只是楚令宣的从二品,但是,楚家却毫无争议地成了京城最顶级的勋贵世家之一。

陈阿福也高兴,拥有“免死金牌”的人家及其子孙,只要不脑抽谋逆,可免一切死罪。还有啊,皇上对楚家如何礼遇,楚令宣又担任那么重要的职位,以后楚小姑娘有娘家撑腰,那些打和王爷主意的人该少些了吧?

陈阿福看着跟楚令宣挤在一起的三个孩子,他们强势又聪明,不需要自己操心。最让她操心的,还是温柔又老实的楚含嫣。

楚侯爷看看二老爷和李氏一脸羡慕的样子,又说道,“二哥放心,奇儿和安儿都是好孩子,他们好好干,会有前程的。”

二老爷连连点头,笑道,“一荣俱荣,宣儿出息了,自然会提携两个弟弟。”

李氏的笑声也大了些。儿子正好在御林军里做事,以后的前程肯定差不了。

另外,皇上还赐了三老爷十车的锦缎、玉石摆件、东珠、药材等东西,还有五百两黄金,一千亩良田。赐楚令宣五车的锦缎、摆件等东西,还有五百两白银,五百亩良田。

楚家早些日子已经暗中分家了,所以这些东西就属于大房和三房,二老爷和李氏眼红也无法。

讲完正事,楚侯爷才发现这时候跟平时有些不同。平时,那三个小孙子小孙女都是跟他挤成一堆的,现在却挤去了儿子身边。

便冲他们招手笑道,“到爷爷这里来。”见他们还有些舍不得爹爹,又说道,“你们爹爹公务繁忙。以后能带你们去坐船、爬山、溜狗的,只有爷爷。”

他早就许愿以后带他们去乡下玩,所以几个孩子一听,又都拥去了爷爷那里。小玉儿爬上爷爷的膝盖,又不依地嚷道,“还要找奶奶,找奶奶,爷爷忘。”

爷爷经常说带他们去坐船、爬山、溜狗、找奶奶,她就记住了。现在见爷爷居然忘了说找奶奶,就把话补齐了。

楚侯爷哈哈笑起来,说道,“对,还要去找奶奶,是爷爷忘了。”

楚令宣冲陈阿福笑道,他一直想要建立业,给妻儿好生活,让母亲回家,这个愿意终于快全部实现了。

第535章 顾虑

傍晚,楚令宣一家正要去安荣堂的时候,和王爷领着动物之家来了。因为和王爷一个人住在王府太孤单,七七、灰灰和追风一家一多半的时间都住在那里陪他。今天一放了学,他就回府把动物之家领来了。

他一看见楚令宣,就上前给他作了个揖,笑眯眯地说道,“岳父,咱们很有缘分呢。之前我当了你的义子,现在又当了你的女婿。”

看到小小的和王爷喊得如此隆重,楚令宣哭笑不得。他是绝对没想到,这个从小就跟自己捣蛋的小十一,居然成了自己的小女婿。

眼前的小小少年,穿着蟒袍,戴着金冠,俊眉朗目,齿白唇红,漂亮得不像话。他还是太后最宠爱的儿子,皇上最宠爱的弟弟,听说皇上给他赐了个大宅子,还有无数的金银珠宝…

楚令宣说道,“嗯,的确有缘分。”又极其郑重地说道,“和王爷和嫣儿一起长大,知道她温柔,善良,单纯,没有一点战斗力。我和阿福也只有把嫣儿交给你,才放心。”

楚令宣如此说,就是不放心。和王爷的条件太好,惦记他的又人太多,楚令宣怕他生活在锦绣堆中会失了初心,让闺女受委屈。陈阿福完完全全相信他,可楚令宣却不敢完全相信他。

和王爷虽然年纪小,却是从小看别人眼色长大的,听出了楚令宣的言外之意。也非常郑重地说道,“岳父但放宽心,我从小就最怕妹妹流眼泪。我不会委屈妹妹,也不会让任何人委屈她的。”他没好说的是,娘亲和妹妹是世上最美丽的女人,也是他最喜欢的女人,不让她们受委屈,是他从小的愿望。

对他的答复,楚令宣还算满意。

和王爷又招呼了陈阿福和楚含嫣以及弟弟妹妹,并说休沐的时候,请他们去和王府吃饭。府里新来了一位厨子,做的菜很有特色。众人说说笑笑,一起去安荣堂吃晚饭。

楚令宣走在最后面,看到小哥俩和小玉儿追着好几天不见的动物之家跑在最前面,孩童的笑闹声和狗吠声撒了一路。和王爷依然如小时候一样,一手拉着陈阿福的袖子,还把楚含嫣叫在他的另一侧,先拉着小姑娘的袖子,或许觉得不好,又松了手。三个人笼罩在暮光之中,浅笑低语,就如几年前从棠园去福园的路上。

看到这一慕,楚令宣放心了些许。冲着和王爷同嫣儿从小的“兄妹”情份,同阿福的“母子”情份,还有他良好的品质,应该不会委屈嫣儿吧?

晚上,楚令宣同陈阿福办完事后,两个人相拥着说起了家里的一些事,也包括楚含嫣的事情。

陈阿福知道楚令宣的顾虑,说道,“嫣儿敦厚良善,性格又绵软,嫁给不了解的人我都不放心。但总不能不让她嫁人吧?若嫁人,小十一就是最好的人选。小十一是我养大的,是个好孩子,又对嫣儿有很深的感情。他唯一的缺点就是条件太好,惦记他的人太多。只要他一心一意对嫣儿,现在楚家又颇得皇上信任,皇上和太后、皇后肯定不会逼着他纳小。现在要防的就是有些女孩用手段,好在他身边的人都跟咱们走得近,我也嘱咐过了。还有,再给嫣儿多培养几个精明的下人…”

她没好说的是,若是实在有那不要脸的人,先由人收拾她。人收拾不了,就让金燕子收拾。荣昭还是先帝的长女,不是被金燕子收拾得灰头土脸?

听了陈阿福的话,楚令宣很感动。吻了吻她的脸颊说道,“嫣儿有今天,多亏了你。她的事情你比我这个父亲还操心,难为你了。”

陈阿福笑道,“嫣儿可人痛,我一直把她当成亲闺女,她也把我当成了亲娘。我们的母女情分,就像同小十一的母子情分一样深厚。等她嫁人的时候,我还会拿我的私房银子给她置嫁妆…”

第二天,皇上在金殿上论功行赏,封赏了楚广开、楚令宣等一些立了大功的将领。同意楚广彻把永安侯爵位传给儿子楚令宣的同时,又赐了楚广彻“金书铁券”。

金殿上,楚家的三个男人,楚广彻没有任何职务,楚广开只有一个从一品太保的虚衔,楚令宣只是一个从二品武官。但所有文武大臣都不敢看轻这三个男人,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三个男人是最得皇上看重的心腹干将。一旦朝庭有事,楚广彻的话最有分量,楚广开很可能再次挂帅,楚令宣更是前程远大…

下午,封三夫人和陈阿福为西进侯夫人、永安侯夫人的圣旨也到了楚家。继楚令宣成了最年轻的楚爷,陈阿福也成了最年轻的侯夫人。

楚令宣成了永安侯,也就成了这个侯府的主人。楚广彻成了老侯爷,原来的老侯爷成了老老侯爷,人称“老太爷”。

新上任的老侯爷一回府,就提出搬家。他搬出安荣堂,楚令宣夫妇搬进去。

楚广彻在外院有处院子,叫瑾院,以后若住在侯府,就住那里。但内院也要有处院子,他还有个奢望,若罗氏回来,也有地方住。

与此同时,二房一家也开始搬家了。虽然二老爷极其不舒坦家里的产业全部交由儿子管,但也没有办法,因为老太爷和楚令安已经悄悄在衙里上了档。更令他恼怒的是,自己这一房分了五万两银子的现银,老父亲居然没有给私房钱。而且,这些银子还分给楚令奇一万两,又花一半多买了大宅子和一些田地,剩下不足二万两银子。若自己想大笔花银子,还要由老太爷同意。他气得要命,只偷偷打了楚令安一顿,也没有别的办法。

李氏倒非常高兴儿子管产业,她不高兴的是老爷子直接把庶子分了出去,还给了一万两银子和两千亩田地、一个铺子、一个庄子,器皿摆件若干。若是她分,几千两银子就打发了。

而三老爷和三夫人虽然让人把西进侯府打整出来,许多东西搬了进去,人却不忙着搬。三老爷觉得自己很少在老父亲跟前孝敬,想等到他彻底跟大哥住去乡下后再搬家。

第536章 通透

老侯爷楚广彻十五就搬出了安荣堂,住进外院的瑾院。然后,就开始重新装修安荣堂。一进、二进、三进都不需要装修,三进正房只换换家具即可,关键是四进、五进的房子要重新装修。

以后,楚令宣和陈阿福两人住在三进,小哥俩住四进,楚含嫣和小玉儿住五进。

本来楚含嫣这么大的姑娘应该自己住一个院子,但小姑娘明显不愿意。陈阿福也想多把她带在身边学习一些人情事故,也就由着她,等她十二岁以后再单住。

四进没有北房,只有东西厢房,羽哥儿住东厢,明哥儿住西厢。

楚含嫣和小玉儿都住在五进的后罩房里,中间的厅屋为两人共用。东屋是楚含嫣的卧房,东侧屋是她的起居室兼书房。西屋是小玉儿的卧房,西侧屋是她的起居室。

二进院子里种了几棵丁香树,所以叫丁香厅,专门招待客人,或是家里有重要的事情在这里吃饭。

光一个安荣堂就这么大,整个永安侯府更大。等到三房一家再搬出去,这么大一个宅子只有自己这一家,太空旷了。哪怕老侯爷和老太爷偶尔回府住住,也占不了多大地方。

前世今生,陈阿福第一次为自己的家太大发了愁。想到比这个宅子还大的和王府,小十一一个人住在那里,陈阿福也就更心疼了些。

她把心思跟楚令宣说了,楚令宣笑道,“那咱们就多生几个孩子。等到孩子们长大娶了媳妇,再多生几个孙子,这个宅子不就大了。至于和王爷,咱们闺女一看就跟你一样,是多子多福的命,将来给咱们多生几个外孙子,和王府也就热闹了。”

想到和王爷和楚含嫣后面跟着一串小孩子,陈阿福不厚道地乐了起来。

楚令宣又说道,“爹和爷爷把家里的事情交待完后,就会去乡下住,爹最主要目的还是接我娘还俗。唉,我娘在空门里呆了这么多年,性子已经变了,对我爹又颇多怨念,我爹不一定能如愿。等我忙过后,咱们就一起去劝劝娘…”

陈阿福点点头,她也想让了尘还俗,给老侯爷一个完整的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都是苦命人。一个半生孤寂,一个半生隐忍,若能放下芥蒂,后半生相互慰藉取暖,就都幸福美满了。只不过,这个美好的愿望不太容易实现。或者说,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努力才能实现。

她想着,还是自己的王氏娘通透。虽然她跟陈世英的感情极深,却能放下那份不应该再有的情感,跟陈名好好过日子。还有江氏也通透,爱陈世英爱的甚至夫去了自我,没有了尊严。但她非常巧妙地处理好了同陈阿福及王氏的关系,让陈世英感动,也更疼惜她。

这两个女人,都有她们的不幸,但经过她们的努力和谋划,把生活过得日趋美满。特别是王氏,前半生充满苦难,却咬牙养活了重病的丈夫、痴傻的女儿、弱小的儿子和外孙,日子越过越好。

而了尘,哪怕出了家,也一直有娘家和儿子的关照。她再难,也难不过王氏。性格决定命运,了尘或许是过去的日子过得太好,也或许是她对感情要求得太高。她这样,不仅家人痛苦,她自己也痛苦…

十八晚上,楚令奇突然来到侯府。原来,了尘知道二皇子一党彻底被灭了后,执意搬回了影雪庵,罗管事带着一些下人又都搬回了棠园。

他极是不好意思,说道,“…我和罗管事都怕大伯娘有什么想法,一直没敢在她面前说过平叛胜利的事,也不许下人说。谁知前天,下人在悄悄议论的时候,被大伯娘听见了,她就…对不起,我让大伯、大哥失望了。”

现在倒不怕二皇子余孽或是荣昭害她,只是她的决绝让老侯爷和楚令宣轻松的心情又沉重起来。

老侯爷之前的想法是,他和老父一起去定州府,说服罗氏还俗,然后一起住去乡下的棠园或是福园。那里风景如画,离京城不远不近,既遵守了之前隐居去乡间的承诺,又能注意京里的动向,为弟弟儿子出谋划策…

现在,罗氏搬去了影雪庵,他也只得先住去福园,再徐徐图之。

楚令宣说道,“谢谢二弟,我爹和我知道你已经尽心了。你离我娘最近,我娘以后还得麻烦二弟多多护着。”

然后,让人准备酒菜,留楚令奇在府里喝了酒。

四月二十上午,和王爷果真派人来接楚家人去王府吃饭。说还请了荣静长公主,以及瑞王世子李轩,荣静长公主是原来的六公主李程。

陈阿福太忙,要装修安荣堂,还要整理规划二房搬走以后空出来的院子。这些虽然不用她亲力亲为,但她要拿主意,偶尔还要去看着。三夫人在忙着西进侯府的宅子,也没时间去。楚令宣等几个男人更忙,休沐的楚令卫和陈阿禄要外出会友,就只让楚令智带着楚含嫣姐弟三人去了。小玉儿太小,陈阿福不放心她去,让人把她领去院子外面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