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大松树传递过来一个意念,“你把它拖出来…”

秀秀明显的感应到老松树的气息又微弱了一分,心里一个激灵,想到什么,连忙抓出蛇尾,朝外面拖。这蛇至少有五六十斤,而且现在又活着,还是倒着拖,秀秀拖得非常的吃力,而后干脆将蛇尾扛到肩头上,双手拽着蛇尾,蹬着脚狠命地往前拖。

秀秀是有一股子蛮劲的,以前在黄家的时候,栽秧打谷翻地砍柴那样不是她一个人忙着。现在身体恢复了,尽管还很瘦弱,但是力气没减一分,甚至因为精神力的强大,身手也变得灵活了许多,比以前更加强悍了。秀秀终于将那大蛇拖出两米多的身子出来了,这时从旁边伸过来一条荆条将大蛇蛇身紧紧缠住。

秀秀看到这一幕略微愣了一下,若非是自己亲自与这些植株联系,若非是自己亲眼看到,她怎么也不会相信这植物竟然也可以这样…这样主动地去缠绕动物…

第四十九章 杀生!

那荆条缠住大蛇后便朝树洞外面拖去,这力量比秀秀的大多了,而且非常具有韧性。不消片刻,那花斑大蟒蛇便被整个地拖了出来…

霎时,梦幻一般的场面出现了,秀秀只见周围扑簌簌地飞来一大堆的藤蔓朝那花斑大蟒蛇聚拢过去,唰唰唰,那些藤蔓竟然如同活物一般将大蛇紧紧地缠绕捆扎起来…

唔,这些藤蔓本来就是活物呢,而且是有意识的活物。

秀秀下意识地吞了下口水…

一个愣神的功夫,整个大蛇便被裹成了一条巨大的“植物蛇”了,只露出七寸,蛇身最柔弱最紧要的部位。

秀秀瞬间反应过来自己该干什么了,立马弯腰捡起镰刀,两步跨到那大蛇身前,而后抡起镰刀朝那“七寸”狠狠砍去…

秀秀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第一次杀生会是在这样的情景下,也从来没有想过即便是三个身手老练的猎人遇到这样的大蟒蛇都要退避三舍的,自己竟然能够“手刃”对方…

秀秀现在是看不到自己的表情的,但是周围的植物都感应到了,那是一种杀气,异常果决的杀意。

不知过了多久,秀秀也不知道自己用镰刀砍了多少下,觉得镰刀砍下去有些黏糊糊的感觉,而且貌似大蛇挣扎得也不是那么激烈了…

秀秀停了下来,这才发现自己的手臂挥舞镰刀都有些酸痛了,看到面前一团血肉模糊的,那蛇的蛇皮尽管很坚硬厚实,但是也抵不过她“疯狂”的砍,蛇“七寸”的地方被她用镰刀硬生生地戳出一个血窟窿出来。周围的藤蔓慢慢散去,巨大的蛇身在地上无意识的扭曲翻滚着。秀秀知道现在蛇已经没有攻击力了,只不过还要等到这玩意不动了才好装进背篓里面…秀秀看着自己那个“小”背篓有些发愁了,这蛇身体最粗的地方有一尺多粗,六七米长…这么大一条蛇要是就这样放到背篓里面回去,在路上遇到两个村人的话,自己就的名声除了“弃妇”“泼妇”之外还要加上一个“蛇女”了。

她看的出来爹娘看自己身体好了,而且自己人还“年轻”,琢磨着还是要给自己找一个好婆家的,只是每每心里有这个念头便被村人那些流言蜚语给压了回去,而且他们见秀秀貌似也没有这方面的心思,想到现在家里确实连凑一点“嫁妆”的钱都没有,所以从秀秀回来这两个多月硬是忍着没有开这个口…

但是秀秀心思愈发的通透,她怎么会看不出来爹娘的心意?所谓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自己在黄家当牛做马六年,没吃过好饭,没睡过好觉,公婆嫌弃不说,夫君更是陌路,甚至连小姑子小叔子都可以对自己吆喝…以前她根本就没有想过为什么要嫁人,只是知道自己是女人,所以就得嫁人…

而现在她的思想跳脱了,她想到,自己为什么要嫁人?为了穿衣?为了吃饭?

秀秀发现自己就凭现在的“神通”还怕不愁吃不愁穿?

只是…秀秀想到这里,想到那天晚上爹将家里财权交给她时,周氏以及几位弟妹的表现…她知道自己并非一个人,所以,她必须从众,以后终有一天是会从那个家出来的…但是她现在有了自己的思想,如果是再找个婆家嫁过去,然后过着那种“牛马”的日子,她终究是有些不甘心的,所以她要为自己争取一番,即便以后不得已怎么样,至少自己还有说话还有讨价还价的资本。

秀秀一时间脑海里闪过很多念头,但是手下却不停,终于将大蛇装进了背篓里面,还露出一部分蛇身,她随手摘了很多的树叶将蛇身遮住,而后用绳索将其固定住。

秀秀收拾好这些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在原地休息了一会,朝周围那些“帮忙”的藤蔓送去感激的意念,然后又用精神力将它们“抚慰”了一遍。秀秀停下来才想起来这么长时间老松树怎么没有传递意念过来呢。于是将身子朝老松树树干方向挪近一点,用手撑在树干上,精神力直接朝树根的生命原核方向而去…精神力一路上感应到的都是空落落的。

秀秀心里浮起一丝不好的预感…与此同时,她的精神力已经到达了老松树的生命原核地方…只是现在那里空空如也…

老松树走了。

这时,一阵风吹来,树上的松针纷纷掉落…

秀秀心里有些黯然,任由那些松针撒在自己的身上。她回想着自己拿着麻布袋子去套那大蛇时,对方竟然一时没有动弹,想来就是老松树在帮助自己。然后应该也是它联系了旁边的这些有意识的藤蔓…

秀秀感觉自己眼睛面前生气一层水雾,视线渐渐被模糊了…她恍惚看到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在朝她慈祥地微笑着,而后摆摆手,身影渐渐消弭在纷扬的松针雨中。

秀秀收拾好心情,捡起放在地上的两个烤红苕,现在已经凉透了,将外面的皮剥开,露出里面红红的瓤子,她想起了早上吃的那个煮鸡蛋…小口地吃下去,等略微恢复了一些体力便背起背篓,手里拿着镰刀,一步一步地朝原路返回…

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了,刚回到山垭口的时候秀秀就看到小花朝着这边过来。秀秀站在上坡,先一步看到对方,小花转过一道弯也看到了秀秀,看到了对方弓腰背着的背篓,貌似里面的东西还有些沉。心里想到什么连忙紧走两步过去,本来很激动,又刻意压低自己的声音:“姐,你有找到什么好东西了啊?这,这是什么啊?”

“啊——”秀秀还没来得及解释,小花就已经掀开一片树叶,看到里面的白底黑黄相间花纹的蛇身,禁不住一下子惊呼出声了…

小花吃惊地看向秀秀,“姐,这,这是…蛇?”她说到后面尽管压低声音,但是听上去还是有些心惊胆颤的样子。

秀秀连忙安慰对方:“别怕,它现在已经死了,不会咬人的。”

小花仍旧有些惊魂未定,“姐,你是怎么抓到的啊,还还是这么大…”

秀秀背着背篓拉着小花的手,半真半假说道:“我看到它在树洞里面冬眠,然后我就拿着镰刀将它砍死了…于是就背回来了…”

小花有些不相信,“就这样?”

秀秀看着对方点点头:“嗯,就这样。”

第五十章 山货收集,吴庄

秀秀听到家里匠人已经帮着把屋架搭好,并且把茅草垫子盖好了…也就是说,这新屋子再过一个把月,过年前就能够入住了,到时候小宝就不用再睡在柴房里面…想到这里,心里就有种慢慢踏实下来的感觉。

秀秀站在屋后的半山腰上,对小花说道:“小花,我在这里等一会再回去。”

小花立马就明白过来大姐的意思,“嗯好,我先回去给你把饭端上来,等匠人走了再回去。”

秀秀笑着点点头,心里感到非常舒畅,小花小宝都非常的聪明懂事。

秀秀干脆将背篓放在旁边的石墩子上,小花招呼一声便欢快地沿着崎岖的山路朝下面跑去。

不过一会,不仅小花来了,连赵氏也来了,很显然小花把她捕蛇的事情说给娘听了。

只见赵氏一脸紧张,风风火火的样子,待看到秀秀好好地站在那里心里才一块石头才落下来。还不待走近,赵氏开口便急急问道:“秀,你你没事吧?小花说你…”她说到这里连忙朝左右看看。

这说话的当口,小花和赵氏已经走到秀秀跟前了,凑近秀秀说:“小花说你抓蛇了,那个玩意厉害的很,下村那个何三娃去年去抓蛇被蛇咬了,他爹背着他跑了一个时辰赶到王连章家,后来虽然捡回来一条命,但是那条腿却废了,现在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那娃子都十八九岁了,本来订了邻村的一户亲家,今年上半年人家听说腿瘸了就把亲事给退了…”

赵氏一说起来就牵扯出一大堆的谈资,后来说到“退亲”的事情,神情一下子低落下去,现在家里大女被丈夫休了还被公婆逼去跳崖;三娃和小女虽然说了亲,但是也纷纷被退了…

现在一家人的生计都落在秀秀身上,赵氏是既心疼心酸,又无可奈何。

赵氏抓着秀秀左右上下翻来覆去检查了个遍,待确认无恙后,语气明显放缓:“哎呀,秀呢,要是…”她说到这里连忙朝旁边呸呸呸了几口,“哎,看我着嘴巴,我家秀是个福星,有事也是好事。以后可不要去了哈。”而后她又絮絮叨叨地说家里情况:“你爹现在正在陪匠人吃饭,翠华在灶间看火…刚才心里一着急就出来了,在路上才想起没给你带饭上来。等下回去吃,这山梁子上的,风一过,饭就凉了,吃了也不好…”

赵氏一边说着说着猛地惊呼出声:“啊——”

秀秀和小花连忙将她扶住,小花笑着:“娘,我给你说了姐抓了好大的一条蛇。”

赵氏退后半步,指着背篓,还是有些难以置信,看看小花又看看秀秀,“可是可是这也太大了点吧。秀,你说,你是怎么抓到的?”

说到这里,三娘母顿时陷入短暂的沉默,面面相觑,秀秀脑海里转了很多个念头,而后将刚才对小花说的那套说辞重新复述了一遍。

赵氏明显不相信:“就这样?”

秀秀非常认真地点点头:“嗯,就这样。”

在赵氏的印象中,四个娃,就数这大娃最老实,即便是大壮偶尔也会撒个小谎的。但是秀秀从小就不会撒谎,大人叫干什么就干什么,老老实实地干活,就她知道的秀秀以前出去打猪草好几次就挨了村里其他娃子的欺负…

秀秀以前不会撒谎,但是现在…尽管他们都不相信,但是还是选择了相信,他们都想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秀秀是有“神通”的,而后在他们怎样的追问下,秀秀都是一副“老实”模样,一口咬定“就这样”就把这条大蛇给搞定了。

三人在半山坡上闲聊了一会,现在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秀秀背起背篓,对两人说道:“娘,小花,我们回去吧,王叔他们或许已经走了。”

赵氏连连道:“哦,对对,你在外面累了一天了还没吃饭呢,因为今天起屋子收工,所以把你们昨天带回来的肉和土豆全部炖了,我在灶间里给你们留了一碗…”

三人一边闲聊着一边朝下面的院子走去。

回到家,匠人已经离去,看王德深的样子像是要出来接他们,见到三人都平安回来顿时松了一口气,连忙上去将秀秀背上的背篓接下来,背篓入手一沉,王德深心里惊骇不已,这得多大的蛇才有这么重的啊。就着从堂屋里映射出来的昏黄的桐油灯光,王德深从背篓上面盖着的树叶缝隙看到白底花斑的蛇身…尽管赵氏走的时候给他耳语了一下,但是现在切实地看到这么大条蛇,这么沉,心里着实惊了一下。

赵氏走后面,一走近院里便返身将院门关上落闩。

王德深端着背篓一瘸一拐地朝堂屋方向走去,虽然一条腿不利索,但是力气还在的。王德深一边走一边说:“翠和大壮已经帮着把碗筷收拾好了,刚刚过去。”

秀秀哦了一声,这时她听到西屋的门吱嘎一声开了,大壮出来了,“姐回来啦。”

秀秀答道:“嗳。大壮你好好照顾翠吧,这两天辛苦你们了。”

大壮嘿嘿笑了两声,跟爹娘打声招呼,见秀秀他们进了堂屋才缓缓把门关上。

周氏在后面扯着他的衣角,“喂,你看清公爹端着背篓里面装的是什么没有?”

“没。”大壮老实回道,“应该是大姐到外面去砍的柴火或者什么吧。”

周氏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她现在是有点后悔“分家”的,她看着背篓里沉甸甸的样子,而且一家人又那么紧张,心里料定里面的东西肯定非同一般…上次大姐带着小宝小花到后山去转悠一圈就“找”了两背篓的板栗子回来,虽然后来婆母将选出来的板栗子分给她两碗,但是总觉得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如果是没有分家的话,自己吃拿都是“天经地义”的。

这时,堂屋里面一家人讨论开了,究竟该怎么处置这条大蟒蛇。

自己吃肯定吃不完,而且太不划算了。

王德深说:“还是六七年前,下村的何东平在山上抓了一条花蛇,手臂粗,只有几斤重,而后拿到集镇上就卖了六十多文钱,比猪肉还要贵上不少呢。而且他说,那个收山货的货郎说了,如果是毒蛇或者更大的蛇,价钱还要高一些…”

赵氏听到有门路,连连追问道:“你听说他找的那个货郎还在集镇上没有?”

王德深说道:“在是在,而且现在已经在集镇上盖了一间小别院,专门收山货。”说到这里王德深看向秀秀,“就是在集镇里面翻过一个山梁子,那里有一个小庄园,在庄园外面的路边有一间小铺面…”

秀秀听着爹的话,将集镇的整个地形图在脑海里慢慢地组合起来,寻找着关于那个山梁子外的庄园的信息…过了片刻,秀秀哦了一声,“原来是那里。吴庄。”

赵氏又看向秀秀,“秀,你知道哪里?”

秀秀嗯了一声,说道:“我上次赶集的时候打那里过,看到一个庄园,爹,是那里吗?”

王德深连连点头:“嗯,对对,就是那里。”

而后他们有些奇怪,那个地方对于集镇来说还有些距离,除了要去那里卖山货是很少会知道的。秀秀怎么会知道那里的呢?秀秀上次就是追那个乞丐,跑出了集镇,跑到山梁子上而后便朝野林子方向追去,在山梁子上的时候她就看到另一边山坳地方有一个建造的很精致的庄园,但是当时为了追“乞丐”便没有去深究。

此时,秀秀见大家都对她为什么知道那个地方有些好奇时,连忙说道:“爹娘,你们看是将这蛇卖到吴庄里去吗?”

众人都表示同意。小宝看看姐姐,姐姐也看向他,微微摇摇头。

第五十一章 二两银子

尽管今天刚刚过了集镇的赶场日期,但是想到那吴庄是集镇上的住家,而且是常年收山货的,再加上这鲜货放不得,于是王家商量后决定明天仍旧由秀秀和小宝去集镇上,找吴货郎,唔,现在的吴庄主,卖蛇。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一家人就起床了。赵氏照例将一家人的早晌饭煮好,顺便给秀秀和小宝两人烙了饼和烤红苕。众人照着桐油灯吃饭,以前赵氏是舍不得照桐油灯的,因为一升桐油要五六文钱,现在秀秀掌家,尽管依旧的拮据,但是却把家里这些日常用的东西准备周全,至少自己方便一点。

吃过饭,小宝背着装着蛇的背篓,秀秀背了上次去县城背的那个细蔑背篓,里面放着两人中午的干粮。在爹娘和小妹的殷切期望中,打着火把,走出了院门。

一路上很顺利,不到晌午两姐弟就来到了集镇上,今天不赶集,所以看上去有些冷清。但是现在集镇上的住家越来越多了,所以还是能够看到有人在集镇上面转悠,也有些门面铺子开张,将货物摆在外面的街道上。

就像那吴庄一样,一些有钱的人干脆就在集镇附近修建起了房舍甚至是庄园。当然,在集镇上修建房舍庄园都是要到县衙门里去备案的,所以并不是说有钱就能够修。还需要打通许多的“关节”,就像是秀秀上次进城一样,连一个小小的县城衙役都能够对过往客商进行盘剥,就可以想见要到县衙备案其中需要多少的“通融”了。

两人对这蛇能否卖出去,或者卖出去的价格很是期待。

秀秀沿着自己上次追赶“乞丐”的记忆中,从集镇街道上走过,而又穿过两条田埂。秀秀看到在靠近集镇街道的两垄土地上有人家正在起房子,想到,集镇上以后肯定会越来越繁华,如果能够在这里起上一间房舍,以后卖东西就方便多了。

两姐弟一前一后,一边走一边看,很快过了田埂,来到了一个斜坡,穿过一片小树林,前面是一个只有几十米高的山梁子。两人沿着踩出来的崎岖小路翻上山梁子。

秀秀看了一下,左边的方向是通往野林子的,而右前方有一条两尺宽的石板小径,一直通向林间深处…透过罅隙,两人看到在山坳出,一座白墙红瓦的精致庄园掩映其间。

秀秀小宝心里一喜,加快了脚步。

两人沿着小路约莫一盏茶的功夫就看到在路旁边的一个平坝里,有一间砖瓦房子,房子面朝小路方向,在与小路中间有一个十步方圆的院坝,上面还有一些车辙印子。在院坝旁边的立着一根旗杆,上面写着一个“货”字。

双扇的朱漆大门半开着,秀秀和小宝相视一眼,便抬步朝院坝里走去,两人左右看看,想着两这么一个收货的地方都修的如此气派,真真是一户大户人家啊。正在这时,门里闪出一个身影,对两人道:“你们干什么?”

两人立马转身,只见一个穿着半截染蓝布褂子的老汉站在门前,有些戒备地看着他们。

秀秀上前半步笑着说道:“大伯,我们是来卖山货的,不知道你们现在收不收?”

老汉听到有“山货”,再次眯睨着眼睛将两姐弟打量了一遍,最后将目光落到小宝背的背篓上面,语气柔和了一些,“你们有什么东西?”

小宝走上前,在秀秀的帮助下将背篓放到老者面前两步远的地方,微微扯开一张树叶,说道:“大伯请看。”

老汉其实精明的很,当小宝刚刚掀开一条缝的时候就看到里面白底黑黄相间的花纹了,根据他多年收货的经验,自然看过不少的东西,一下子就认出了是蛇。但是一看到这蛇竟然塞满了整整一背篓,而且一个年轻大小伙子背着都有些吃力的样子,想到这蛇个头肯定不小。

蛇越大越值钱,特别是里面的蛇胆。想到这里,老者对两人说道:“是蛇。”

秀秀回道:“是,不知道大伯这里要收这物什吗?”

老者略微顿了一下,语气更加柔和,“收,肯定要收的,容我先看看货。你们叫我邢伯就好了。来,两位客观请里面说话。长贵,茶。”

老者将两姐弟带到后院,这里是一个石板铺的坝子,比外面的院坝还要宽,旁边还有两辆马车。

很快一个二十出头的穿着染蓝布短褂的青年小伙端着两杯茶来到后院,老者微不可查地示意了他一眼,长贵很自然地将两碗茶水放到后院街沿上的小方桌上。

两姐弟走了大半天的路,又累又饿又渴的,看到热气腾腾的茶水更是喉咙里快要冒烟烟了。小宝看到茶碗就挪不开眼睛,正有些忍不住要上前端起一碗的时候,秀秀脑海里灵光一闪,猛地想到什么,不动声色的地碰了小宝一下,很自然地说道:“弟弟,我们还是先把蛇取出来请邢伯看看。”

小宝哦地一声猛地反应过来,连忙帮着把背篓里的蛇取出来,的确有些沉,而且蛇身冰凉,略微有些硬了。

当两人将整条蛇放到地上的时候,邢伯禁不住倒吸一口气,他收过不少的山货的,但是这条蛇竟然是一条花斑大蟒蛇。这种蛇即便是三五个猎人对上也只有跑路的份,这两姐弟是怎么将其斩杀的呢?他注意到了在蟒蛇“七寸”地方一团血肉模糊的,这肯定是砍了无数刀才这样…

邢伯对长贵说道:“你去把刀拿出来。”

长贵嗳了一声便转身进屋,不消片刻就拿来一把尺余长的宽背尖刀,刀锋发着寒光。

邢伯接过刀,对着蛇七寸下面一刀割了下去,只听得呲啦一声,邢伯已经划开一道三寸长的口子,伸手朝里面一扣,一个鸡蛋大小的墨绿色胆囊被掏出来。

邢伯一手拿着蛇胆凑到鼻子下嗅了嗅,同时随手将尖刀递给旁边的长贵,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旋即,邢伯抬头起身面对秀秀两人,说道:“这蛇我要了,我出二两银子,你看可以不?”

第五十二章 “蜂匣子”

秀秀想说你二话不说就将这蛇最值钱的掏弄出来,而后才说价,这不是先斩后奏么?这只是她念头一过而已,不会真的说出来。因为如果对方说不要的话,她也只有将蛇划成几块,像猪肉那样向集镇上几家饭店推销。但是今天又不赶集,这么大条蛇很难卖出去…最重要的是对方给出的价格远远高于自己的预期。

一时间,两姐弟都被对方给出的这个价格给震撼住了,二两银子呢,这相当于他们一家以前几年的收入了。

邢伯看两姐妹呆愣在那里,眉头微皱,“你们不满意?”

秀秀连忙说:“满意满意。”

邢伯笑笑,把刀递给长贵,又恢复那种老年人该有的神态了,“长贵,你去给他们取二两银子来。”

秀秀见长贵转身就要进去,连忙笑着说道:“邢伯,你看…能不能给我们换成碎银子啊。”她顿了一下说道:“呃,您看能不能换成一两整的银子,然后一两一钱的碎银子?”

邢伯理解的笑笑,朝长贵摆摆手,“就按照她说的话拿。”

长贵嗳了一声,没有任何迟疑或是其他神色便朝里面跑去。

邢伯走到小方桌旁边坐下,指着桌子上的两碗茶水对两人说道:“喝茶。”

秀秀连忙说道:“多谢邢伯,我们还有事,就不多叨扰了。”

这时,长贵已经拿着一个巴掌大的粗棉布袋子出来了,递给秀秀。后者接过,撑开布袋口子朝里面看了一下,确认数目对的,而后又随意拿出一个碎银子看了一下重新放进里面,将布袋口子收紧。秀秀很自然地做着这一切,确认里面的银钱无误后,朝邢伯和长贵笑笑告辞,小宝和跟着告辞在长贵的引领下出了这个山货收购店。

临走时,邢伯在他们身后说道:“以后如果还有这样的山货的话尽管拿来便是,价钱亏不了你们的。”

秀秀转身朝对方福了福身,“多谢邢伯。”

两姐弟出了店铺院门,秀秀下意识回头看了一眼,她这时才注意到在在那个“货”旗帜下面还挂着一个方方正正的“蜂匣子”。她记得曾经在黄青山看一本野史中念过一个桥段,好像就有关于这“蜂匣子”的介绍,好像是做销器儿的。然后联想到邢伯的身手,心里便有了几分底。只是这种绝活向来不会卖给外人,必须要有“切口”。

秀秀叹口气,可惜当时只是听黄青山兴起时拿着书本在那里念叨了两句,也不知道这“切口”是什么。想到这里心里一阵叹息,想着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学习识字!不管是以后方便认识草药,还是方便在外行走,都必须学会识文断字!

秀秀想着,一边带着小宝沿着来路匆匆赶路,一直到了田埂地方。

秀秀朝后面望了两眼才有些脱力地放慢脚步。小宝现在心里还止不住的兴奋,只是想着没有喝了那两碗茶水有些可惜了,心里越想着就越感到口渴的很。

秀秀说道:“能够开那么大一间收货铺子都不是简单的人物,反正这集镇上也有一间买茶水的,等下我们去喝点茶,吃点东西。”

小宝也是一个聪明人,听大姐这样一说,才想到那邢伯真是一个有些不寻常的人,乍一看就是一个不起眼的老头而已,但是当他拿起尖刀手起刀落,将那碗口粗的蟒蛇开肠破肚时感觉就像是一个经年的…屠夫。唔,那眼神那气势应该比屠夫还要狠厉几分。想到这里,不由得背脊上一股寒气往上冒。

两人总算是挨到了集镇上唯一开着的一家茶肆,两人点了一壶茶,先咕咚咕咚灌了两大碗,然后才就着赵氏给他们烙的饼吃下去…

且说这边,邢伯看着两姐弟走出了院子,眼睛渐渐眯睨起来。他就是吴庄的大管家,也是吴庄主吴顺的心腹。当时他让长贵倒茶的时候就是想看看这两人是否有那个本事斩杀得了这么一条大蟒蛇的,还好没有让他失望,虽然那个“弟弟”看起来急躁了些,但是也很有分寸。只是那个看起来像是中年妇人的干瘦黑黄的女的竟然是那个半大小伙的姐姐,还是让他这个阅人无数的人看走了眼。后来,看到这个“姐姐”竟然能够忍受住口渴时候别人送上嘴边的热茶,能够当着别人的面面色不改地清点自己该得之物…

看似瘦弱粗厉,实则精华内敛,邢伯想到这里下意识地伸手捋了捋几根斑白的胡须。

长贵很少看到掌柜的这个样子。他是在自家大伯的力荐下才有这么一个“好差”。他听说这邢伯性格十分古怪,已经换了五六个伙计了,都是一两个月甚至是几天就被遣走了。他家境十分困窘,上有将近三十岁的弱智大哥没有娶亲,家里连聘礼都拿不出,所以当大伯帮他找到这份差事的时候十分珍惜。

他非常的聪明,他来几天就渐渐摸着邢伯的脾性了,不该自己问的不多嘴,不该自己知道的就千万不要往那里凑。再加上他勤劳谦逊,所以现在跟在邢伯身边有一年多了,渐渐成了邢伯的得力助手,月俸从最初的六百钱,涨到了现在的二两银子,在两个月前大哥也娶亲了,家里便催着要给他说媳妇,但是他跟着邢伯在这里见过了很多的人,算是见过世面的,渐渐地眼光也有些高。其实最主要的是他舍不得这份月俸优厚的差事。

长贵正在没事找事做地拿起扫帚打扫院坝,邢伯突然问道:“长贵,你觉得刚才那对姐弟怎么样?”

长贵愣了一下,老实答道:“感觉…很一般,但是好像又有些不一样。”

邢伯笑笑,“眼睛还是很厉害的嘛。这两姐弟的确是有些不一样,特别是那个姐姐…”他说到这里便顿住了,刚才他细细回想起来,竟然从那个女的身上感应到一种“沉稳内敛”,还有一种“危险”气息。

莫说一个女流了,就是三五个大汉在他面前都过不了一招半式的。

邢伯他想了下,这次自己竟然连对方姓甚名谁都没有问到,实在是与他往常的行事有些不一,想着,如果下次对方还拿山货来的话一定要好好“搭讪”一番。

第五十三章 小姑家变(一更)

秀秀和小宝在茶肆里吃饱喝足,又略微休息了一下,给了老板两文茶钱。

秀秀想到自己从小姑面铺外面路过的两次都没有看到开门,再加上上次听爹说貌似小姑家出了点事,便问道:“大婶子,你知道街尾的那家面铺怎么这几天都没有开店了吗?”

这茶肆的老板娘是一个四十岁出头的妇人,头发整齐地拢在脑后,用黑色的篦子网住,穿着右斜对襟的印花棉袄,腰间系着粗布围裙,手臂上戴着袖套,整个人看上去非常爽利。因为今天不赶集,来往人很少,而且她也是一个喜欢说话的主,听到秀秀提及那家,便说开了:“你是说严家面馆吧?”

秀秀点点头哎了一声,老板娘说着干脆做到秀秀他们那桌来,“他们已经有将近一个月没有开门了吧。”

“一个月啊?”

“嗯,好像是听说家里出了啥子事…”老板娘说着朝秀秀凑近点有些神秘兮兮说道:“大妹子你不知道吧,听说呐,那个严家大郎看上了镇上那个布庄老板的大女儿了…”

秀秀微皱着眉头,“你说布庄就是那头的那个蔡氏布庄?他们的大儿子不是才十多岁吗?”秀秀想着上次因为买布的事情竟然被赶了出来,心里就一阵窝火,没想到自己的小姑爷竟然看上了那布庄老板的女儿…啧啧,这什么世道呢。

老板娘只以为秀秀听得兴起了,更加兴奋地说道起来,“蔡大还有个大女儿的,现年十七岁,不知道怎么和那严宽网上了?”

秀秀接了一句,“是啊,他们怎么会在一起的呢?”

老板娘一种“这你就不知道”的表情瞟了秀秀一眼继续说道:“那蔡大的女儿蔡芳因为家里殷实,两口子都常年在集镇上,她在家里便养成了刁蛮性子,啧啧,听说呐…”说到这里,老板娘突然顿住不说下去了,话锋一转,“哎,那严宽看起来多白净风流的人,那王氏也是一块持家的好料子。听说他先是想将那蔡芳纳为妾室,王氏自然不愿意了,而且儿子都那么大了,怎么会让另一个女人进门?”

“但是每过多久,好像家里出了事,那严宽不娶小妾了,而是要给王氏写休书…啧啧,你说说,那严宽放着多么好的婆娘不要,怎么说也要看着自己儿子面上嘛,但是他就一个劲地要休妻,去要那么一只破鞋…”老板娘顿时反应过来自己一时最快说溜了嘴,连忙朝旁边呸呸两声,自己唾骂了一句:“看我这臭嘴,大妹子,这都是听来的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