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活一世,还有亲人,多好!

:。:

第五章 秘密

夏氏炒了一个溜猪肝,一个韭菜炒鸡蛋,一个蒜苗豆腐干,一个大骨白菘汤,还焖了一锅糙米干饭。

期间,她出门把几只母鸡招呼回后院鸡圈,夏二虎也非常勤快跟着她一起赶鸡。

当饭菜摆上桌,二虎子的眼睛都亮了,吃得腮帮子鼓多大。狼吞虎咽的样子,逗得夏氏和夏离直乐。

夏离笑道,“二虎的名字起得真好,吃饭可不就像小老虎一样。”

二虎子张着油汪汪的小嘴说,“我也只有在大姑家吃饭才像小老虎,在我自己家吃饭就像大病猫。”

饭后,夏离便觉得异常疲惫,回床上歇着,二虎子也回了家。

老夏家距夏离家只有一百多米的距离,二虎子出了门往西走,过了几家院子,再向北一拐,就到了夏家。

此时夏家人还在吃饭。夏山不在家,夏家人加起来有十一个,都挤在一张大桌子上吃。桌子上一大盆骨头炖白菘汤,一小碗蒜苗炒肉,两碟咸菜。那碗蒜苗炒肉放在夏老头和夏老太面前,夏老太只允许他们老两口和儿子吃,有时会给孙子们夹一两片,儿媳妇和孙女是没有资格吃的。

大儿媳李氏和两个孙女都自觉,也不敢去夹肉吃。只有二儿媳小杨氏嘴馋,有时会厚着脸皮夹上一块。夏老太不仅要敲她的筷子,还会骂人,“你个馋嘴婆娘,就知道吃好的,也不看看男人们养家有多累。”

小杨氏脸皮厚,只要肉吃在嘴里,也不生气,呵呵笑两声。倒是让夏铁和夏大熊不好意思,夏铁使劲瞪小杨氏一眼,夏大熊低着头不好意思看他娘。

夏老汉见二孙子回来了,故做沉脸问道,“馋小子,又去你大姑家蹭饭吃了?”

夏二虎点头道,“嗯呢,大姑家今晚有韭菜炒鸡蛋,豆腐干,喷香。”他不敢说还吃了猪肝和筒子骨,怕夏老太骂他爹,还会去大姑家把肉钱要回来。

他来到夏老头身边,又道,“爷,离姐姐的病好了,都能在院子里晒太阳了。”

夏老汉高兴起来,说道,“好,明天让你爹多留点肉回来,让你大姑和离离过来吃饭。”想着外孙女的病还要再养两天,不能累着。又道,“后天,后天让她们娘俩来吃饭。”

夏柱痛快地答应了一声。

夏老太忙说道,“兰娘不差钱,她家顿顿吃好的,咋好意思回来白吃娘家的肉。柱子不需要留肉,你大姐会去摊子上买肉给咱家带过来。”

在夏老太看来,闺女会挣钱,实在没有必要占娘家这点小便宜。每次闺女和外孙女回娘家吃饭,都会带一条肉或是二十个蛋回来,她已经习惯了。

夏老汉黑了脸,斥道,“闺女为了这个家吃了多少苦,离离这次又差点没命,当爹娘外婆的咋连点肉都舍不得给她们吃?”又对夏柱说,“别听你娘的,明天就留两根猪脚一条肉,给离离补身子。”

夏柱也心疼姐姐和外甥女,马上点头答应。

夏老汉年轻时候是猎人,打猎时被野猪追下山崖,摔断了一只胳膊一条腿,差点送了命。虽然活过来了,却也残废了,别说打猎,连重活都不能干。那时家里没有田地,几个孩子还小,夏老太就偷偷把闺女卖了。

还好上天有眼,七年后闺女又回来了。虽然当了寡妇,还带了个闺女,但带了一笔银子回来,又有一手好绣艺,帮衬了娘家,母女自己的日子也过得不错。

夏老太见老头子不高兴了,便沉脸闭上嘴。

夏离没死,除了小杨氏失望不已,夏家其他人都为她病好而高兴。哪怕夏老太不待见外孙女,觉得她又娇气又费钱,但也没狠心到想要让她死的地步。只有小杨氏暗自不愤,若那个心眼多的丫头死了,自己儿子铁定会过继给夏兰娘,可惜了。

小杨氏不敢说自己盼着夏离早死,而是冲小儿子夏三豹念叨上了,“就你憨,看看人家二虎子多精,经常跑去大姑家吃好的。”

三豹不高兴地吼道,“我也想去吃好的呀,只是离姐姐不让我吃。她家一吃饭,就把我往外撵。”

二虎子也精,只要看到三豹跟着自己去大姑家,他就不会留在那里吃饭。他知道二婶惦记大姑的家产,三豹也经常说离姐姐以后要嫁人,大姑就要靠他养活。所以,离姐姐非常不喜欢夏三豹。若三豹厚着脸皮想留下吃饭,夏离就会不客气地撵人。

小杨氏白了小儿子一眼,说道,“我怎么生了你这个没用的东西,撵你你也不要走,我就不信你大姑真能让你眼巴巴看着她们吃饭。”又骂道,“离离那个小白眼狼,咱们对她那么好,她却一点不记情。”

夏铁听了自己婆娘和小儿子的对话,气得撂下碗,红着脸骂小杨氏道,“你个蠢婆娘,不知道教儿子怎么学本事靠自己赚钱,还惦记着大姐家的一口吃食,信不信老子揍你。”说完还把拳头拿起来晃晃。

夏老汉也黑脸骂道,“蠢婆娘,再敢骂离离,就给我滚下去,不许吃饭。”

小杨氏见公爹和男人发火了,才闭了嘴。

夏老汉又对夏铁说道,“铁子也该把心思多放在娃子身上,别让贪心蠢妇把娃子带歪了。兰娘寡妇失业的,还知道帮顾娘家,知道自己挣钱养家,不去惦记别人的。”

后一句话把夏老太和小杨氏都说了进去。

夏铁答应一声,又瞪了小杨氏和小儿子一眼。

晚上,夏离躺在床上,睁开眼睛,瞳孔没有聚集,却能透过纱帐,把屋里的摆设尽收眼底。哪怕针线篓里的东东都看得清清楚楚,只不过稍稍带有一点黄色,像是隔了一层薄薄的黄纱。

小窗开了条缝,她的目光又飘向那里,正好能看见天上的圆月。圆月比她“正常”时看到的要黄一些大一些,里面的杂质也看得更明显。

原主七岁时突然发现,只要她的瞳孔变得虚无起来,白天便能看清楚二里开外的物体,夜里能看清楚三里开外的物体。

当时原主和夏氏都吓坏了。夏氏想了许久后嘱咐原主,千万不要让别人知道她有这个本事,否则会被人当成怪物烧死。

原主就一直把这个秘密深藏在心里,再没敢用那种“目光”看远方,哪怕是在夜晚。连她自己都觉得有这种异处的人,就是怪物。

:。:

第六章 一起“重生”

夏离觉得,说这个身子视力好,不如说是肉眼分辨率高。

她起身来到窗前向外望去。远处树叶的形状她都能看清楚,夜风吹拂着枝叶,偶尔露出缝隙能看到树杈中的一点点土黄色,那应该是鸟窝吧?

还有远山上的树和花,都能看清楚。偶尔看到茂密的枝叶或是花草突然晃动起来,缝隙间露出一点点灰色一晃而过,她猜测,或许是狼,也或许是野兔……

夏离觉得自己挺幸运,不像有些穿越女一到异世就饥寒交迫,必须马上肩负起养家养弟妹的重任。

不过,拥有的这个“千里眼异能”却有些废材,不是空间不是灵泉,于发家致富上没有太大的帮助。或许能够窥探到一些别人的辛密,但一个农家女也不敢去搞敲诈啊。而且没有前世的相机无法保留证据,人家也不会认。

废材就废材吧,有总比没有强。

夏离的目光恢复正常,回床上躺下,脑子里又出现元帅的身影。她敢肯定,当时它那一跳,绝对是为了替她挡子弹。可子弹还是打穿了它的小脑袋,把她也打死了。她和它死在同一颗子弹下,它能同她一样穿过来吗?她强烈地思念着它,在叶风牺牲后的那七年,它像亲人一样陪伴着她。当它看到主人面临危险时,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保护她……

夜里,夏离似乎回到了前世,她还在上大四,学校举办成立七十周年文艺汇演,她和一个男同学表演对唱。她专门请了叶风去看,因为那首歌是自己专门唱给他听的。她就快毕业了,此时恋爱也不算早恋了,应该让他知道自己的想法。

他们唱的歌曲是“花好月圆夜”:

春风吹呀吹,吹入我心扉。

想念你的心,呯呯跳不能入睡。

为何你呀你,不懂落花的有意

只能望着窗外的明月……

就是这花好月圆夜,两心相爱心相悦

在这花好月圆夜,有情人儿成双对

我说你呀你,这世上还有谁

能与你鸳鸯戏水,比翼双双冰

……

唱歌的时候,她故意把“春风”唱成“夜风”,不仔细听听不出来,倒是把同她对唱的男同学吓得怔了怔。而且,也没有按照排练的时候那样边唱边同男同学深情对望,而是一直望着叶风坐的那个方向。

唱完后他们一回到后台,那个男同学就冲她发了飙,“夏离,你他妈的发花痴也不应该到台上发,还拉着老子去丢脸。我看你你看他,我他妈都成傻瓜了。”

叶离忙解释道,“你别生气,我是太紧张,所以才唱错了词,也忘了看你。”

男同学又吼道,“叶风年轻有为,二十八岁就当上了刑警大队长,是我们全校同学的偶像,还是你父亲生前的徒弟。我们都知道他一直在代你父亲照顾你,你骗谁啊……”

夏离自知理亏,没再辩解,去观众席找叶风了。

……

第二天辰时末,堂屋里的夏氏见桌上的玉米粥和鸡蛋快凉透了,提高喊道,“离离,起来吃饭了,吃了再歇。”

夏离被叫醒,屋里的摆设让她片刻发蒙。稳稳神,想起自己已经穿越,这个世界没有一点叶风的痕迹。她此时是十二岁的萝莉,还有个相依为命的母亲。

她又想了想那个梦境,死前隔了七年,如今又隔了两世,却清晰的如同昨天才发生一样。而那天,是她见叶风的最后一次。

既然老天又给了她一次生命,还让她带着前一世的记忆,那么就在这里好好生活吧。把前世的父母、恋人、元帅记在心里,让他(它)们跟自己一起在这个世界“重生”。

她擦去眼角残留的泪,答应道,“哦,来了。”说完,唇角还勾了勾。

吃饭的时候,夏氏一直坐在对面爱怜地看着她。

夏离冲夏氏甜甜一笑。若前世的妈妈一直活着,看她的目光一定也是这种吧。只可惜,她对妈妈的认识只在照片上。

今天夏离的精神好多了,她在院子里慢慢散步,又从鸡窝里捡了三个鸡蛋。

她一边锻炼着身体,一边想着如何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多挣钱,实现自己当小地主愿望的同时,也把夏氏从繁重的绣活中解脱出来。除了必须干的活,夏氏天天从早上绣到晚上亥时末,眼睛已经非常不好了。

又想着,有钱了还是应该多买些田地,自己不种,赁给别人种。在古代,农业是根本,拥有自己的田地了,才不担心今后的生活。比如说自己的外公夏老汉,一不能打猎了,家里便没有了挣钱的营生。

另外,再买个铺子,房地产生意无论哪个年代都赚钱。

她知道,夏氏手里还有六十几两银子,怕人惦记,不敢拿出来买田地。她家只有一个带井的大瓦房,就有那么多人打主意,若是再置了田地,打主意的人会更多。

在古代,孤女寡母,远比孤儿寡母更艰难,更被人觊觎。

必须得想办法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只有强大起来了,才能保护好自己和夏氏,才能过自己想过的日子。

思索中,时光过得飞快,一晃到了下晌,家里来了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少年个子不高,又黑又瘦,一脸憨厚样,是给她家打柴的王二牛。王二牛六天给她家送两大捆柴火,报酬是六文钱。

“二牛哥。”夏离笑着招呼道。

王二牛笑着答应一声,就把柴火放在院子里。粗的他会用斧子劈成细长条,长的会掰断,然后再放进柴房。

收拾完柴火,他又主动担着水桶去外面挑水浇菜地,夏氏拦都没拦住。

王二牛是黄寡妇的二儿子,他们母子觉得一个月轻轻松松就能赚三十文钱很不错,便经常帮夏氏干点活计。王二牛会抢着浇菜地,黄寡妇则会帮王氏干些粗活。夏氏过意不去,偶尔会给黄寡妇家送点吃食,或是能当补丁的碎布什么的。

所以,两家的关系很好。当初夏家三兄弟去找李大让算账的时候,王大牛王二牛也跟去了。

吃饭前,小虎子又来了,说了夏老汉请她们明天回夏家吃饭的事。顺便又在这里吃了晚饭,还八卦地说了小杨氏和夏三豹的对话。

小正太口齿伶俐,学得绘声绘色。

:。:

第七章 伶俐了

夏离无语,真是极品处处有,绕都绕不过。她冷哼道,“我倒不是怕小孩子吃点家里的饭,只是二婶把他教坏了,话里话外说我家东西都是他的,天天想着来家里继承家产,真是奇葩。这样的孩子,我当然不会喜欢,下次他来我还是不会让他在家里吃饭。”

夏氏看看夏离,笑着摇摇头。她不好明说小杨氏母子的不是,但女儿说她也从来不管。

二虎子道,“离姐姐不怕,等我长大了给你们当依靠,别人就不敢欺负大姑和你了。”

夏离给他夹了一块豆腐,说道,“好,有良心,算姐没白疼你。”暗道,若是大舅再多个儿子,把夏二虎过继过来也不错,至少将来他能对夏氏好。

今天晚上没有肉,做了个熊掌豆腐,一个炝白菘,糙米粥和玉米饼子。夏二虎觉得,即使大姑家的豆腐,做得也比自家的肉好吃,自是吃了个肚饱。

饭后,夏大妮来了,手里还拿着一个绷子。她先招呼了夏氏和夏离,又嗔怪了二虎一句,“小馋猫,又来大姑家蹭饭吃。”

夏大妮比夏离大几个月。长得像夏柱多些,身材也比较壮实。虽然算不上好看,但在乡下却是许多人家喜欢的姑娘,现在已经有好几户人家请媒婆来提亲了。她这个身材,不止好生养,还能干活,比柔弱又不会干活的夏离行情好多了。

她是来跟夏氏学绣花的。

原主跟夏大妮的关系并不算亲近,觉得话不投机半句多。但夏离还是想把关系搞好,到底是表姐妹,而且夏家的两个女孩都不错,勤快,朴实,也没有什么坏心思。

夏氏去厨房洗碗期间,夏离看着夏大妮绷子上的一枝梅花,提了点小建议。原主的绣艺指导夏大妮还是绰绰有余的。

夏大妮见夏离难得主动跟她讲话,很高兴。忙附和道,“嗯呢,离离就是比我聪慧。”态度很是谦恭。

夏离汗颜地呵呵笑了两声。

夏大妮姐弟两个又呆了半个时辰才回家。

翌日下晌,夏氏要去村口买肉。虽然她家和娘家离得近,却不经常回去,偶尔带着闺女回去吃个饭,都会买一条肉或是拎二十个鸡蛋去,绝对不会白吃娘家的饭。

夏离也想出去走走,便起身拉住夏氏,母女两个手挽手出了门。

村里鸡鸣狗叫,夹杂着孩子们的笑闹声,和几个妇人们的大嗓门。妇人们看到夏氏,都笑着跟她打招呼。因为夏氏手巧,许多大姑娘小媳妇会来讨教手艺,所以对她比较热情。

夏氏不喜欢跟妇人们打堆说八卦,对她们笑笑便牵着女儿走了。

若是遇到狗狗,夏篱就会小声招呼,“喂,元帅……”

可那些狗不是冲她汪汪叫几声,就是默默走开,让她很是失望。若是元帅真的穿越过来,在这茫茫世界里,怎样才能找到它呢?夏离想到它或许在某处被主人虐待,心都抽紧了。

原主小时候被狗咬过,最怕狗,所以家里尽管只有母女两人,也没养只狗看家。

夏氏见女儿突然对狗这样,很有些吃惊。

夏离说道,“娘,以后咱家养条狗吧。若有狗陪着,别人也不敢欺负我。”

夏氏是女儿说怎样就怎样的人,也不会多想。她温柔地笑笑,“好,闺女喜欢就养。”

肉摊子在村口西南处,她们家在村里的东南角,出门不远处就是村边的一片菜地,顺着菜地往西走,就到了。

肉摊上面只搭了一个茅草顶,下面是一根木架子,架子上几个铁钩,现在只有一个铁钩上有肉,大概有两斤左右,架子下面有一个长条案板,摆了几根骨头。

夏柱正在案板后坐着。他长得又黑又壮,个子一米七几,一看就孔武有力,面带凶相。

因为夏柱早上要去杀猪或者收生猪,都是在巳时以后才在猪肉摊上卖肉。若没有意外,半扇猪全卖完,要在下晌申时以后。

夏离一点都不怕他,离老远就笑眯眯地喊道,“大舅。”

夏柱一看是姐姐和外甥女,铜铃似的大眼睛一下笑得弯起来,敞着大嗓门吼道,“姐,离离。”

夏氏对夏柱笑道,“这肉多少钱,姐都买了。”

夏柱知道这是姐姐要给家里买肉,说什么也不卖给她。笑道,“爹让我留了肉,姐不用管,直接带着离离来家吃饭就得。”又对夏离说,“今儿你大舅娘给你炖猪蹄黄豆,多吃些,补一补。小丫头俊是俊,就是太瘦了。”

夏氏无法,跟夏柱说了一会儿话,娘两个空手回家。

夏氏看坛子里还有四十几个蛋,就数了二十个装进篮子里。她知道,自己娘的饭可不是白吃的。又进卧房拿了五块布头包起来,给父母和哥哥弟弟各做一身衣裳。她想想,又去拿了一块半斤重的红糖用油纸包上。

布贵,就这五块布头也要五百多文钱。

闺女是夏山救下来的,之后夏老汉夏老太送了二十文钱,夏柱和夏铁又送了肉和鸡蛋给离离补身子,还跑去上水村打了那个坏男人,又要了八百文汤药钱回来,这些东西是还情的。王大牛王二牛的谢礼昨天就送过去了。

夏离见了,把那包红糖收了起来,又从柜子里把剩下的十几颗桂花酥心糖拿出来装进荷包。这糖是县城甜味轩出品的,很贵,是原主最喜欢吃的糖果。

夏氏道,“这糖就剩一点了,离离不留着自己吃吗?”

夏离摇头笑道,“我不能再多吃糖了,牙坏了就不好看了。”

日近黄昏,夏氏拿着装鸡蛋的篮子,夏离拿着布料一起去了夏家。

路上,很多人都跟她们娘两个打着招呼,“离丫头病好了?”或是“又回娘家吃饭?”

夏氏内向,又是孤身带着闺女。话不多,或是无言笑笑,或是说句“好多了,劳你挂念”。

乡人大多纯朴热情,夏离还是想把乡邻关系搞好,远亲不如近邻嘛。除了有两个一直在打夏氏主意的男人,她对每一个人都很热情,凭着原主记忆甜甜地招呼着人,甚至连路过的狗子都会打一声招呼。

原主的性格比较孤傲,不太喜欢跟村人打交道。今天她这样热情,让夏氏和那些村人很有些诧异。

村人们都笑道,“离丫头病了一场,还伶俐了。”

:。:

第八章 夏家

小洼村大多是泥墙瓦房,也有茅草房的。像夏离家那种青砖大瓦房的,只有三家,有井的只有她们一家。

老夏家是一座崭新的四合院,泥墙瓦顶,是三年前才修的。

当初夏老汉打猎受伤,老夏家靠着卖女儿的六两银子,才买了一亩地,又到处挖野菜,找亲戚借钱才没饿死人。

等到夏柱、夏铁大了些,夏老太又送他们去学徒。虽然挣不到什么钱,但半大小子不在家里吃饭,总让老夫妇松了一口气。

后来为了给两个儿子娶媳妇,又把刚刚十三岁的二闺女夏梅娘嫁去邻县,之后几乎没有联系。

还是在夏氏抱着闺女回了小洼村,夏家的日子才逐渐好过起来。

那年,夏兰娘突然抱着一个孩子回乡。说她当年被人牙子卖去京城的一户官宦人家当丫头,几年后,因为她奋不顾身从河里救出小主子,主子恩典,赏了她些银子,还了她的奴契,又把她嫁给京郊的一个秀才。只是她刚生了孩子没几天,男人就得暴病死了。

因为夏氏生的是个闺女,婆家不喜。等到男人一死,婆家更恨她们,说她们母女是扫帚星,克夫克父。而且,当初把夏氏嫁到夫家的主家正好获罪被流放,婆家人不仅没攀到高枝,还怕受连累,就休了夏氏,连她生的闺女都一起赶了出来。

夏氏在京举目无亲,只得抱着闺女回娘家过活。好在当初她在离开那户官宦人家时,主家赏了她一些银子。

夏氏伤心异常,说夫家既然不要这个闺女了,那么闺女就跟她姓夏。

夏家有个族亲在县衙当书吏,夏氏不仅花银子给自己和闺女上了户,还花钱让夏柱和夏铁开了肉铺和打铁铺。

夏柱和夏铁也能干,几年后便又买了一亩地,修了这座院子。院子比夏离家的还大些,上房五间,东西厢房、倒座各四间。老两口和去当兵的夏山住在上房,夏柱家住东厢,夏铁家住西厢,倒座是厨房和柴房、仓房。

夏家日子虽然好过了,却还要给夏山攒娶媳妇的钱,还想再给儿孙多添些田地,所以日子过得依然非常节俭。

院子里,夏二虎和夏三豹正在玩抽陀螺。二虎一见她们来了,忙跑过去把大声狂吠的大黄狗栓起来,对夏离说,“离姐姐莫怕,我把大黄栓住了。”

夏离笑道,“我现在不怕狗了。以后多带大黄去我家玩,等它下了崽,给我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