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健硕凶猛,品种不错,不是纯种土狗。它的祖宗当初可是跟着夏老汉进山打猎的猎狗,非常厉害。

夏离深谙如何跟狗打交道,看大黄的眼神和蔼,还俯下身轻顺了几下它背上的毛,大黄就非常温顺地爬下呜咽了两声。

夏离笑着站起身,掏出油纸包给了这两个小子一家两块酥心糖。夏三豹还想把剩下的糖都要去,夏离没给。

厨房里,李氏领着夏大妮在忙活,今天轮到她们做饭。小杨氏领着夏二妮下地还没有回来。

夏家如今一共有四亩地。夏老太近几年已经不下地了,平时都是两个儿媳妇带着两个孙女轮换着做农活,只有农忙儿子才会下地。

夏氏先领着夏离去上房给夏老头和夏老太问好。夏老汉正坐在堂屋抽叶子烟,夏老太在缝着衣裳。夏柱已经卖完肉,陪着爹娘说话。

夏老汉长得又高又黑,年青时是个身手不错的猎人。三个儿子长得都像他,但女儿夏兰娘和夏梅娘却像夏老太,小巧,秀气。

夏老汉用右手招呼夏离过去,他的左手不能大动,左腿也不灵活,走远些的路要用柺棍。他见外孙女病好了,高兴地直点头,眼睛都笑眯缝了,又让夏老太去拿炒花生来给离丫头吃。

夏老太见闺女送了这么多礼物,笑得眉目舒展,大方地抓了两大捧炒花生放在八仙桌上。

夏离亲手喂了夏老汉、夏柱、夏老太各一颗糖,笑着说,“我娘在县城买的,甜得紧。”

夏老汉和夏柱不在乎糖,但在乎夏离的态度,见她如此,都含着糖笑起来。

夏氏去厨房帮忙了,夏离坐着没动,不仅因为她身子虚弱,还因为原主来老夏家就从来不干活。

夏老太对这一点很不高兴,但夏氏不愿意闺女受累,夏老头也不让外孙女干活。

夏老汉一直觉得,文曲星的闺女,自然跟乡下女娃不一样,那是带了仙气和文气的。他即使残疾了,也是这个家说一不二的家主。

原主原来跟夏老头就比较亲热,所以夏离坐在他身旁,边吃着花生边跟他说笑。夏离娇糯糯的声音,又找话拍着马屁,让夏老汉和夏柱十分受用,更觉得文曲星的女儿就是不一样。

夏老太却在一旁翻着白眼,小丫头片子死懒,将来嫁去婆家可咋整。

夏三豹进来把桌上的花生往荷包里揣,夏老汉拿烟杆敲了一下他的手,骂道,“没出息的小子,几辈子没吃过花生啊,给你离姐姐留些。”

夏老太心疼孙子,来桌前抓了些花生给夏三豹,还嗔怪夏离道,“你家里啥吃食都不缺,何苦跟弟弟抢这口。”

夏离很无语,自己什么时候抢了?

夏二虎靠在夏离的身上吃着糖。他吃完了,夏离又拿一块塞进他嘴里,还拿了两块让他去厨房给李氏和夏大妮。

夏三豹的眼珠转了转,从兜里掏出两颗花生塞进夏离的手里,讨好道,“离姐姐,我请你吃我家的花生,你再给我几块糖,好不好?”

夏离笑兮兮地说,“不好,让你娘别天天惦记我家的房子和井才行。”

这是原主的作风,不遗余力地在夏老汉面前给小杨氏上眼药。

三豹到底是孩子,眼睛一鼓,颇有气势地吼道,“我娘和奶说了,你家房子和井本来就是我的。”

夏老汉气得用烟杆打了一下夏三豹的背,骂道,“教了你多少回,别学你那个贪心的娘。人家的东西,咋会是你的。”

打得有些重,三豹扯开嗓门嚎了起来。

:。:

第九章 学射箭

夏老太忙把三豹拉进怀里哄着,狠狠瞪了夏离一眼,气道,“离丫头咋一来家就挑事儿?”

夏离没理她,眼睛转向左边的墙,那里挂了一把大弓,这是夏老汉当初打猎时用的。即使过了这么多年,他还是保留着。

看着大弓夏离就激动。她前世枪打得好,偶尔跟同事们出去玩也会射射箭,射得还不错,她想跟夏老汉学射箭。她的准头好,视力好,以后偶尔打只兔子野鸡什么的也不错。

她拉着夏老汉的袖子,指着那把大弓说道,“外公,我想跟你学射箭。”

夏老汉哈哈笑道,“娇滴滴的小女娃,跟着你娘学绣花是正经,学射箭作甚,那是老爷们用的东西。”

夏离嘟了嘟嘴,说道,“射箭可以锻炼身体啊。若是我身子骨壮实些,也不会被人一下就推进了河里,还病这么多天,差一点就死了。”

夏柱深以为然,“离丫头是该多锻炼锻炼,太弱了。乡下女娃,还是应该壮实些,将来也讨婆家喜欢。”

夏老太插嘴道,“女娃锻炼身体,就应该多走走多动动,多帮你娘做家事,要不就跟你舅娘下地做农活。看看大妮和二妮,壮实得像个小子。”

老太太还挺会抓劳力。

夏离没接她的话,又拉了拉夏老汉的袖子,撒娇道,“外公,我就是想学射箭。”

外孙女一撒娇,夏老汉便舍不得再反对了,起身道,“好,外公教你。”

夏柱过去把弓取下来,夏老头一瘸一拐走进他的卧房,拿出五支箭来。夏离看了一下箭头,两支铁的,三支竹子的,铁的已经有些长锈了。

铁头的应该是射大物的,竹子头的应该是射小动物的。

几人来到院子里,夏老汉教夏离拿弓搭箭,不过箭没有真射出去。

夏老汉用的是“蒙古式拉弓法”,而夏离前世学的是“地中海式勾弦法”,动作不一样。

夏离可不敢用前世的方法,非常认真地跟夏老汉学着。因为有基础,她很快就做得有模有样,只是劲小,弓拉得不开。

夏老汉不住点头,夸道,“到底是文曲星的闺女,聪慧,比山子学得还快。以后再勤练练,弓拉开些箭才射得远。”

夏离又跟夏老汉商量道,“外公,这弓箭借我玩玩,好吗?”她不好说要,只能说借。

夏老汉一直很宝贝自己的弓箭,但觉得闺女给自家做了大贡献,外孙女难得向自己讨要一样东西,便很大方地答应了,“喜欢玩就拿去,注意不要伤着人。”

夏老太赶紧拦道,“那弓箭值老钱了,是原来当家的饭碗……”

夏老汉沉脸道,“你也说是‘原来的饭碗’,我现在都残了,还要那物作甚。”

几人刚回屋坐定,小杨氏带着夏二妮从地里回来了。

小杨氏长得有些像夏老太,个子不高,五官勉强算精秀。只是衣裳脏兮兮污糟糟的,不只有今天弄上的泥土,还有没洗干净的污渍。

夏二妮长得像小杨氏,五官算精秀,只是皮肤不好,又黑又糙。她汗流满面,一看就比小杨氏还辛苦。衣裳补丁很多,外裤不仅有几块补丁,还短了一截,里头的中裤比外裤长点,但也短了,露出一圈脚踝,穿得比夏三豹还不如。

现在是春天,还没到穿单衣的时候,她这么穿多冷呀。再说,十一岁在古代也不算小了,许多这么大的姑娘都开始说婆家了。

夏家人跟古代大多人家一样,都重男轻女,当然对夏离除外。夏大妮还有亲娘李氏心疼,夏二妮就是没人心疼没人注意的一颗草。

母女两个洗完脸和手,小杨氏就进屋抓了几颗花生坐在一边吃。夏老太瞪了她一眼,又让夏二妮去把鸡撵进后院的窝里。

小杨氏的眼睛骨碌碌看了几眼夏离,笑道,“嘴甜就是好,不仅不用干活,还有炒花生吃。”

夏老太瞪着眼睛骂道,“吃,吃,就知道吃,你是饿捞鬼投胎啊。人家不干活,那是人家命好。”前一句骂了小杨氏,后一句一语双关。

小杨氏又道,“离丫头,二虎和三豹都是你表弟,心眼子也不要太偏了。你家的饭,咋只给二虎吃,不给我家三豹吃……”

真是二货一个,脑袋被门夹了。

夏离笑眯眯地说道,“因为二虎讨人喜欢啊,他一去我家就说要孝敬我娘。可三豹一来就说,我家的东西将来都是他的,还要把我撵得远远的……二舅娘,你这是教孩子明抢,不好。”

小杨氏撇嘴道,“那哪儿是抢,那是让我家三豹帮你们守着,别被人家抢了去……”

夏离不耐给小杨氏说话,也没理夏老太骂她跟孩子一般见识,起身去了外面。

夏二妮已经回了前院,夏离喂了一颗糖在她嘴里。小妮子可怜,才十一岁,还是个上小学的孩子。

夏二妮有些发愣,过去表姐可不爱搭理她。她的脸更红了,冲夏离笑了笑。

夏离又说,“有时间去我家一趟,找两块碎布接接裤子。”

夏二妮红着脸点点头,她也知道自己岁数大了,露一圈脚踝羞人。

接着,夏铁领着夏大熊也从镇上的打铁铺回来了,刚满九岁的大熊像头壮实的小黑熊。这两父子长得一个模子,都是又黑又壮,四方大脸。

夏离拿出两块糖让夏二虎给夏大熊。夏大熊笑眯眯地自己吃了一颗,见小杨氏看着他,又给了她一颗。

小杨氏讨人嫌,但夏大熊和夏二妮都不错,只有夏三豹被她惯坏了,跟她一样讨嫌和自私。

饭菜做好,开始往桌上端菜,夏离不好意思继续坐着,帮着摆碗摆筷子。

今天的菜非常丰盛,蒜苗炒肥肉,猪脚炖黄豆,酥花生米,豆干炒韭菜,莲白炒油渣,拌黄瓜,大骨炖白菘粉条,糙米干饭,男人们还有酒。

炒肥肉和炖猪蹄被老太太放在老两口的面前,表明这两个菜别人是不能随便动的。其它菜放在桌子中间,可以随意。

:。:

第十章 过继与招婿

家里人本就多,再加上夏氏母女,夏大妮和夏二妮便不能在桌上吃饭了。夏老太给两个大土碗里装了大半碗糙米饭,夹了些莲白、豆干、黄瓜和白菘粉条进去,再用勺子舀了点炖黄豆,这就是大妮和二妮的饭了。

夏老太边舀还边说着,“只有咱们家的丫头片子才这么金贵,饭菜堆得像小山,惜福吧。别人家的丫头可是连饭都吃不饱,一个个饿得黄皮瓜瘦。”

夏大妮和夏二妮接过碗,非常自觉地坐去一边的小凳子上吃。

夏离严重鄙视老太太的重男轻女。

那两个小姑娘,岁数不大,可是当全劳力干活的。特别是二妮,比小杨氏干得还多,居然连一点肉和油渣都没分到。

然后,老太太开始分猪蹄,嘴里还念叨着,“这猪蹄我共崭了十九坨,九个人正好一家两坨,老头子再多一坨……”

夏老太给夏老汉舀了三坨猪蹄后,又依次给她自己、两个儿子、夏氏和夏离、三个孙子各舀了两坨。夏离注意到,自己和夏氏碗里的两坨偏小。

夏老汉从自己碗里夹了一坨猪蹄给夏离,说道,“这猪蹄是给离丫头进补的,离丫头要多吃一些。”

夏家人,只有夏老汉敢把自己碗里的肉夹给别人。若是其他人,夏老太是会骂人的,不仅要骂夹肉的人,还要骂接肉的人,或许还有后续惩罚。

夏离赶紧把肉还给夏老汉,笑道,“外公,我够了。”

夏老汉又夹给她,“给你你就吃,早些把身子养好。”

夏氏也从自己碗里夹了一坨给夏离,轻声说道,“你外公说得对,多吃一些,早些养好身子。”

夏老太甩了夏离几个眼刀子,嘴巴张了张,还是没敢多说。

小原主在夏家待遇优厚,也心安理得受着。夏离对夏老汉的筷子有些接受无能,见他坚持,也只有闭着眼睛吃了。

其实,她心里很想分点给坐在一边的两个小姑娘,但知道若是她们敢接,夏老太不仅会骂人,还会找机会饿她们的肚子。

小杨氏眼馋地看了一眼夏离碗里堆得冒尖的肉,又瞪了夏离一眼,用筷子在黄豆汤里翻,还真找到一块小肉皮,自己吃了。李氏则多夹了几颗油渣,起身都给了夏大妮。

小杨氏又手急眼快地抢了一块炒肥肉,被夏老太打了一下筷子,骂了几句。

夏离没有自己夹肥肉,夏老汉给她夹了两片。她前世不喜欢吃肥肉,嫌腻,可现在吃了这么多肉一点也不觉得腻。

一顿饭吃得热热闹闹,夏离暗自腹诽不已。古代女人不好当,被剥削和压迫的,何止是媳妇。从小姑娘熬到媳妇,再从媳妇熬到婆婆,太漫长了!

她心里再一次感念夏氏是个好母亲,那么温柔的女人,为了女儿却有所坚持。可惜了,她的亲生女儿已经香消玉殒。

饭后,李氏母女收拾碗筷进厨房洗,众人就坐在屋里聊天。夏老太又说起夏离被心思不好的男人推进河里差点淹死,孤儿寡母如何可怜,家里没有男人终归不行的话。老太太说得声情并茂,满脸的皱子更深了,感觉真的是心疼闺女和外孙女。

众人也是一阵嘘唏。

夏离知道,老太太做了这么大一通铺垫,又该说过继的事了。

小杨氏也明白老太太的打算,心里乐开了花。她推了推三豹,说道,“我家三豹多好,是大姑的亲亲侄子,是离丫头的亲亲表弟。他给大姑当了儿子,给离丫头当了弟弟,那些臭男人也不会再惦记大姑了……”

后一句话说得难听,夏氏沉了脸,悲愤道,“弟妹,你怎么能这么污我的名声?我们孤儿寡母,要倚仗也是倚仗我爹娘和哥哥弟弟,还求不到你跟前。我如今还没有白吃娘家的饭,就要被弟媳妇说得这样难听,若将来真的落破了,我们娘们还不得被你们欺负死啊……”

说到后面,竟是哭出了声。

夏离又加了把火,“二舅娘的心肠歹毒着呢,她可等不到我们落破,她是想先气死我们,三豹连过继都不需要,直接把我们的家产拿回来!”

夏老汉、夏老太气得一顿大骂,夏柱狠狠瞪了小杨氏一眼,夏铁还掀了她一掌。

夏离暗道,小杨氏就是猪队伍,夏老太太做了那么多铺垫,却被她的最后一句话带偏了。夏氏一顿控诉,让夏老汉父子气愤不已,夏老太也不好再用夏离被推进河说过继三豹的事了。

夏老汉环视了屋里一圈,又郑重说道,“兰娘为了这个家受了许多苦,是个孝顺的好闺女。我们如今能有这样的好日子,她做了大贡献。你们要记住她的好,不许再惦记她家里那点子东西,那些东西是她们活下去的根本。将来给离丫头招个女婿,兰娘母女有了依靠,家当也是她们母女的,没有外流。”

夏柱、夏铁赶紧表态,会对妹妹(姐姐)好。连夏二虎都表了态,要给大姑和离姐姐当倚仗。

老太太又道,“招婿就招大熊,那么多家当总不能便宜别人……”

夏老汉沉脸说道,“你这个老太婆怎么回事,我刚才说得还不明白吗?不要再打她们家当的主意。离丫头招谁当女婿,兰娘说了算,她不会害自己的闺女。你别瞎参合。”

夏大熊被说了个大红脸,跑了。

夏老太也不敢再多说。

夏离暗哼,自家的事被他们安排完了!

夏老太和小杨氏想为孙子(儿子)占她家的家产,而夏老汉虽然帮着她们,也有底线,就是那些家产只能是她们母女的,不能便宜外人。言外之意,夏氏不能再嫁,夏离只能招婿。

不就一个院子一口井,至于吗?若将来自己挣了更多的钱,还不知道会怎样。

夏氏和夏离没有接老两口的话,起身告辞。

回家后,夏氏对夏离说道,“你外公也是真心为咱们打算,咱明面不要反对,若他都不帮咱们了,咱们的日子会更艰难。他们说他们的,咱们该怎样还怎样。等以后你找到好人家,就把这个院子卖了,再加上平时攒的钱,置份像样的嫁妆。家里那些银子给你当压箱银子,谁都不要说……”

:。:

第十一章 冰粉

夏离看看这位先人后己的娘,她带回来的银子给娘家给闺女,就是没想到给她自己。

夏离挽着她的胳膊笑道,“娘,我以后会挣更多的钱。以后,不仅我要幸福,娘也要幸福,娘还这么年轻……”

夏氏有些红了脸,嗔道,“娘都快三十了,还年轻!”

三十还是一枝花,好不!

夏离没有再多说,拿起弓开始练习。她更愿意用前世学的“地中海”式射箭,不仅她熟悉,还因为这种射法能把弓拉得更开,箭也会射得更远。而“蒙古式”更适合骑射,她觉得自己这辈子也不会有骑在马上射箭的那一天。

她画了专门练射箭用的三指手套让夏氏用厚布做,以后再用皮子做。

第二天,夏离又把一个垫在凳子上的草垫取下来挂在后院院墙上,练习射箭。舍不得用铁头箭,用的是竹头箭。

她天天躲在后院偷偷练习,乐此不疲。本尊身体弱,开始只能射四、五米远,随着身体好转和体力增强,一点一点加大。有前世的基础,还有这个身子的视力,她射箭极准,每一箭都正中靶心,无一例外。

同时,她还会背着夏氏练一练前世的搏击。

期间,夏大妮和夏二妮来了一次家里,夏大妮依然是学绣花,夏二妮带了一条外裤和一条裙子过来,夏离给她找了些碎布出来,教她怎样接在裤子和裙子上。夏氏一直在给春娘绣坊绣绣品,在绣坊看到他们不要的碎布就会要点回家当补丁。

夏二虎来过几次,每次都带了他家的狗子大黄来,这是夏离的嘱咐。大黄一来她就给它喂家里的剩饭,她家的剩饭可比老夏家好多了,以致于大黄自己还偷偷来了好几次。

有一次夏二虎拗不过夏老太,带着夏三豹一起来玩,夏离没客气,吃饭前就把两个小子一条狗都撵走了。

夏老太也来了一次,话里话外是过继三豹或是招大熊当女婿的事,夏氏咬死再等等。逼急了,就说要去跟夏老汉商量。

她就是在拖。

转眼到了四月中,山上的绿更浓,花更艳,麦地里的麦穗沉甸甸,路边地头的野花也更加多姿多彩。当然,天气也更热了。

夏离的病已经彻底好了,经过锻炼,力气见长。她一个人时,还会悄悄用她的“千里眼”瞧远处的山峦。绿树、野花、青草、褐石、黄土,以及游走在期间的人和一些小动物看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居然在山尖看到了一头野猪一晃而过,还有一次看到树上有一片黑底黄花的东西滑过,再仔细一瞧,居然是比碗口粗的大蟒,吓得她魂飞魄散。还有一个黄昏,看到村里的谭寡妇和把夏离推下河的李大让在山里的某处“野/合”……

她的目光赶紧移开,暗骂了一声“狗男女”。那个李大让的手里,可欠着一条人命呢,以后得找机会收拾他。

她也注意到了一种美丽的野花,路边山间,到处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这种花前世学名叫假酸浆,这个世界叫蓝灯笼。

这种花籽做的一道小食在前世被称为网红冰粉,冰凉香甜,嫩滑爽口,生津解暑,还透明好看,美味价廉,备受人们青睐。

夏离前世牺牲前去过一次锦城办案,那里冰粉店众多,还很“小资”,卖冰粉的都是帅哥美女,伴随着悦耳的音乐,将红糖、玫瑰卤、各色水果丁、芝麻等佐料淋在晶莹剔透的冰粉上。掌勺的被称为冰粉师,感觉像酒吧的调酒师一样。

夏离吃过几次,很喜欢,还专门上网度娘了一下……

夏离的记忆中这个世界没有冰粉,又问了夏氏兰灯笼籽都有什么用途,她说是草药,只用于治病。

虽然兰灯笼秋季种子才成熟,但家里有存货。这种药有清热解毒止咳等功效,许多人家都会自己采些留着备用。

夏离便想到了做冰粉挣钱的法子。虽然不能靠这个发财,但能赚点小钱。

这个时代的夏季也有冰,一个是大户人家有冰窖,一个是用硝石制冰。都贵,只有有钱人才消费得起。

而兰灯笼籽便宜,哪怕冰粉只卖几文钱一碗,薄利多销,利润也可观。

这天上午,夏离练习了一个时辰射箭,觉得非常热,便想到试做冰粉。

她拿了近一两的兰灯笼籽,用纱布包起来,扎紧。又舀了一勺食用石灰,装在碗里用一比六的水化开。再烧了半锅开水,放凉,装了三斤左右进一个小盆。

先将纱布包放入装冷开水中的小盆浸泡,一刻钟后就开始用手搓揉,搓至水稠变白,再用力挤纱布里的籽,出现大量气泡即可。

静置小半刻钟,等到小泡泡消失后,再慢慢朝一个方向搅拌粉浆,并缓缓加入石灰水,直到感觉有些阻力。把装籽的纱布包拿开,粉浆里还有些籽,再用纱布把粉浆过滤一遍。

这里没有冰箱,夏离就从井里装了一大盆凉水出来,把装粉浆的小盆放在大盆里。

夏离便没管它了,自去拿了两小块红糖化成糖水,拿了几颗炒花生压碎。家里还有一点冬瓜蜜饯,切成小丁。这时候的许多水果都很贵,用作配料不划算。蜜饯中,属冬瓜蜜饯最便宜,夏氏偶尔会给夏离买点这种零嘴儿。

等到一个时辰后再去看,盆子里的浆水已经凝固成了冰粉,颤巍巍的,晶莹剔透。夏离喜极,冰粉真的做出来了。

夏氏正好进厨房来做晌饭。她在屋里专心绣了半天的花,偶尔瞄见女儿忙碌的身影也没多管,又去邻村买了一块豆腐回来。

她热得脸红扑扑的,前额还冒出一层细汗。见案板上的盆子里装着凉粉一样的东西,却是透明的。诧异道,“这是什么?跟冰一样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