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大娘住在赵妞妞家的隔壁,为人热情爽利,儿子是军营里的一个把总,跟夏山很熟,她家跟赵家和夏家的关系都不错。

蔡大娘认识的人多,人员关系也好,夏氏就求她帮着夏大妮看亲事。之前看的那个后生,后来听说被家里娇惯得像女娃,身体也不太好,夏氏便不愿意了。今天蔡大娘来家里,夏氏想着一定是为这事而来。

夏氏放下针线活计,起身一迭声地笑道,“快请,快请,蔡大娘可是稀客。”

夏离把二狗一熊打发回各自的屋里,在盆里净了手,起身相迎。

蔡大娘把雨伞放在廊下,脱了木屐走进堂屋。金铃来上了茶,夏离又拿出糖果和糖炒板栗招待客人。

坐定后,夏氏笑道,“蔡大娘,大妮的事有着落了?”

蔡大娘喝了口茶笑道,“我正在帮她相看,还没看到合适的。我今天来,是另有事……”然后,看了夏离一眼,很为难地不好开口。

夏氏以为她是帮夏离看到了好后生,不好当着小姑娘的面说,笑容更盛了。说道,“离离进屋看着聚儿,娘有话跟蔡大娘说。”

夏离知道自己在这里碍眼了,起身去了夏聚的屋里。

她也猜测或许是哪家后生看中了自己请蔡大娘当说客,之前已经有好几次了。不过,也不排除她来帮赵亮做说客的可能。

关上侧屋的门,门边有把椅子,夏离坐下,耳朵伸长了也听不清楚她们两人的谈话,这明显是压低嗓门不让他们听到。

夏聚学习的时候不会被外事打扰,只抬头看了一下姐姐,又继续低头写字。

片刻后,只听堂屋里传来“呀”的一声,好像夏氏把茶盅打倒了,再接着又是一阵小声嘀咕。最后传来蔡大娘的声音,“离离,聚小子,老婆子走了。”

夏离和夏聚赶紧出了侧屋,看到夏氏的脸通红,神色不好,有些手足无措。而蔡大娘已经走出了屋,很尴尬的样子。

蔡大娘都走下台阶了,又回头强笑道,“夏娘子别怄气,我也是来做好事。我那么说,也是老婆子着急,为了你好。不愿意就算了,气大伤身。”嘴是笑着的,口气却挺冲。

沉着脸的夏氏没送,夏离只得把老太太送出大门,嘱咐了她几句“小心路滑”之类的话。

:。:

第二百二十五章 看不明白

蔡老太拉着夏离的手低声说道,“老婆子也是受赵大人之托,来做个好事。以为你娘好性,却原来还是个急性子,一口就回绝了。老婆子让她不要着急,再好好考虑清楚,赵大人是难找的好人。你娘就不高兴了,说她是寡妇,不会再嫁,让我以后莫上门说这事,会坏她的名声……老婆子正大光明来说合,怎么会坏她的名声,你说多气人。人家赵大人如今可是香饽饽,有前程,有家业。虽然娶过一次媳妇,但先头娘子没留下儿子,闺女终究会嫁出去,如今好些人家都盯着他呢。你娘错过了那么好的人,可是她没福气。”

这话夏离不好接,只能苦笑。

夏离回到堂屋,夏氏已经进了她的卧房,把门关上了。

夏离真是无语又无奈,赵亮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夏氏娘为什么不愿意呢?而且,态度还不好,把帮忙说合的人也给得罪了。

夏聚小声跟夏离说道,“姐姐,娘生气了。蔡奶奶怎么把娘惹着了?”

夏离摊了下手,说道,“姐姐跟你在一起,也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啊。”

直到晌午金铃和田庆家的把饭菜摆上桌,夏氏也没出来。

夏离去敲了敲夏氏的门,说道,“娘,出来吃饭了。”

夏氏走出来,虽然装得若无其事,但还是看出来她的眼圈是红的,应该悄悄哭过,心事重重的样子。

夏聚不时望着门外,纳闷道,“妞儿姐姐咋没来呢,是不是她生病了?娘,让金铃姐姐去看看她吧。”

夏氏说道,“今天休沐,她爹在家。”又提醒道,“我们是两家人,也不可能顿顿都在一起吃饭。”

夏氏平时都和颜悦色,今天是第一次对夏聚冷冰冰的,让夏聚很是难过。夏离捏捏他的小脸,以示安慰。

饭后,夏氏也不像之前先牵着夏聚去床上歇息,而是自顾自回了卧房。

夏聚闷闷自去东侧屋歇息,夏离也回了自己屋。

她望着窗外秋雨中的桂花树,叶子落了一地,还有少量的小花苞。淡淡的桂香和菊香同湿气一起飘进小窗,凭添了几分忧思和惆怅。

夏离吸了吸鼻子,她看不明白矛盾的夏氏娘……

当朝鼓励寡妇再嫁,守节的寡妇不少,也不多。听夏氏的只言片语,她跟那个男人一起生活的时间非常短,没有一点感情。男人死后,婆家就把她和夏离赶了出来。夏氏一直怨着那个男人和婆家,甚至把女儿的姓都改成了她的姓,拒绝说一切有关前夫的事,不可能为那个人守节。

她之前对赵亮父女的印象非常不错,不止一次夸赵亮是个好父亲,有担当。为什么会抵触嫁给赵亮呢?而且,她不同意就是了,又没有人逼她。可为什么拒绝了又会那么难过,还要悄悄哭呢……

当初在小洼村的时候,那么多光棍、鳏夫让人来说合,甚至还有当面表白的,她拒绝得非常干脆,没有一点拖泥带水或是这么难过的时候。

夏离想不通。以后找机会跟夏氏娘谈谈,看她心里到底是怎样想的。错过赵亮这个刚柔并济又有责任心的男人,是她的损失。

下晌,夏氏关在屋里没出来,赵妞妞也没有来。

晚上,雨依然下着

一整天没看到赵妞妞,夏聚很不习惯,还想悄悄去赵家看看她,被夏离拉住了。

夏氏没同意那件事,赵亮肯定很难堪,不知道他会怎样处理这件事,愿不愿意继续让赵妞妞跟他们来往。赵亮应该不是那么小气的人,还是再看看吧。

第二日早上,雨终于停了,天边的朝霞异常鲜艳,今天一定是个艳阳天。

夏离和夏聚把二狗一熊送走回来,夏氏还没起床。

在夏离的印象中,这是夏氏第一次睡懒觉。哪怕过去她真的生了病,也会咬着牙最先起来,把小原主的一切安排好后,再去床上躺下。

夏离去了厨房,亲手给夏氏熬了冰糖燕窝粥。

夏氏辰时末才起床,也红了脸,解释道,“我夜里头痛,后半夜才睡着。”

一夜之间,夏氏似乎瘦了一圈,嘴唇边长了几颗燎泡。眼睛也是红的,明显没睡好,或许还哭过。

这是失恋了?明明是她自己不愿意嘛。

夏离不解,还是把她扶去桌前坐下,说道,“我给娘熬了燕窝粥,娘喝了再去歇着。”

这次夏氏没矫情,老老实实地喝了燕窝粥,又吃了两个小笼包子。

之前,夏离给她喝燕窝,她心疼得要命,觉得这样的好东西怎么能吃进自己的肚子里,应该都给夏离吃才对。夏离不高兴地埋怨了两句,她才喝了。

饭后,她也没再去歇息,而是拿着赵妞妞的衣裳做起来。这次给赵妞妞做了套秋衫,一双翠色小绣花鞋。基本上做好了,只衣袖上差些花还没绣好。还跟夏离解释说,“妞儿那孩子讨喜,知道我……哦,是你,知道你在给她做衣裳,巴巴盼着呢,也不好让孩子失望不是。”

巳时末,夏聚刚刚写完大字,赵妞妞就来了。

小妮子从阳光中跑来,似给这个家里也注入了一缕明亮的阳光,几个人的心情都亮了起来。

不仅夏离和夏聚高兴,夏氏的眼里也闪着喜悦的光芒。

赵妞妞穿着夏氏之前给她做的那套夏衫,由于长得快,当初做得也合身,前段时间还接了个裙边。夏氏的手巧,接的边上绣了一圈缠枝花纹,让人误以为这是压边。

她把手里拎的包裹放在桌子上,笑道,“这是金大叔送我家的猴头菇,我爹让我拿来,说我没少吃夏婶子家的好东西,让我……”她歪着脑袋想了一下,又道,“让我投李报桃。”

夏聚呵呵纠正道,“妞儿姐姐说错了,不是投李报桃,是投桃报李。”

几人都笑起来。

夏氏说道,“这东西金贵,留着你们自己吃。”

赵妞妞说道,“我家还留了几朵。”又拉着夏氏的衣襟说道,“婶子,我以后还是天天来你家吃晌饭,行吗?我会当个乖娃子,不白吃婶子家的饭,会帮着干活。”说完就翘着嘴巴,极委屈的样子。

:。:

第二百二十六章 造谣

夏氏故作不解地问,“妞儿这话是怎么说的?”

赵妞妞期期艾艾说道,“我爹说,如果婶子不愿意我来你家吃饭,就只有自己在家煮着吃。我不想自己在家吃晌饭,只有我一个人,饭也不好吃。”

夏聚赶紧说道,“妞儿姐姐说笑话呢,我娘怎么可能不愿意让你在我家吃饭。”

夏氏红了脸,强笑道,“妞儿喜欢吃婶子家的饭,来就是了,婶子没有不愿意。”

赵妞妞方笑起来。又问道,“婶子,你知道上火吃什么菜好吗?今天早上起来,我看到他的眼睛是红的,嘴唇一圈起了泡,想着他肯定是上火了。”

夏聚听了,看了看夏氏,问道,“娘,你是不是也上火了?”

夏氏的脸更红了,嗔道,“胡说什么,娘哪里上火了?”说完,去了自己的卧房。

夏聚摊了摊手,难道是自己看错了?

夏离有些好笑。明明像是一对有情男女,也没有棒打鸳鸯的公婆和法海,怎么会搞成这样?小姑娘的话说的好,让夏氏好好想想,但愿她能想通。

赵亮这么处理问题很好。孩子之间继续来往,既让他还有希望,两家也不至于太尴尬。

夏离非常认真地跟小妮子讲,喝菊花茶和鸭子汤、莲子汤、绿豆粥都可以降火。

赵妞妞点点头,表示晚上就做绿豆粥,给爹爹去火。

两个小人儿跑出去玩,夏离又听到对面华嬷嬷的大嗓门,“夏小哥儿,妞儿,我家老太爷回来了,还给你们带了好东西,请你们来府玩,晌午也在府里吃饭。”

夏聚惊喜的声音,“叶大哥和刘大哥也回来了吗?”

华嬷嬷的声音,“表公子回来了,我家大爷还要再等两天回来。”

夏聚的声音,“姐姐,我们去跟叶太祖父玩了。”

夏离答应道,“好。”

细碎的脚步声渐渐远去。

晌午,只有夏离和夏氏两人吃饭。

夏离似是无意地说道,“听我三舅说,赵大叔为人很好……”

夏氏放下碗沉脸说道,“赵大人好不好,关我们什么事啊?”看到夏离惊讶地看着她,赶紧又道,“我也没有别的意思。就是告诉你,一个姑娘家,在背后议论别的男人不好。”

夏离在心里翻了个白眼,夏氏娘有时候还挺气人。这话说的,她无法接,只得改口道,“娘,你是要为我爹守节吗?”

夏氏一听夏离提了她爹,一下来了气性,骂道,“你那死鬼爹,薄情寡义,翻脸无情,恬不知耻,忒地不要脸……他,他死了也不值得女人为她守节。他那一家子就没一个好东西,心都黑透了。”骂完,也不吃饭了,气冲冲回了卧房。

夏离望着猛地关上的门有些发愣,夏氏娘还有不温柔的时候啊。她也没有胃口吃饭了,放下碗回了自己屋。

夏离才知道,夏氏对那个死鬼秀才爹不是怨,完全是恨,而且恨得咬牙切齿。他都死了这么多年,夏氏还咒骂得如此难听,不知道他曾经怎样伤害过她……

夏氏的性格不像夏梅娘那样刚硬和爱憎分明,相反不怎么记仇,从还愿意帮助卖了她的娘家便能看出。可对死鬼爹和他的家人,却是恨到了骨子里……

不多时,夏聚回来了。他手里拿了个包袱,里面装了一套之前邱总兵送的笔墨洗砚,还有些吃食。说道,“这是叶祖父送我的,让我好好学习。”又笑道,“叶祖父还不住夸奖姐姐聪慧呢。”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

夏离暗喜,一定是火器有了大的改进,叶老国公对自己加了印象分。

又小声提醒夏聚,夏氏娘身体心情都不好,让他小心些。

夏聚用小胖手捂着嘴说了一个字,“好。”又嘟嘴说道,“娘一定是被蔡奶奶气的,以后我不跟蔡雷玩了。”

蔡雷是蔡老太的孙子。

下晌,夏氏醒了也没出屋,而是在屋里做针线。夏离和夏聚都小心奕奕,不敢弄出大动静。

申时,赵妞妞又来了,说她爹爹晚上不回来,意思是又要在这里吃饭。

夏离答应,让两个孩子去外面玩,吃饭的时候再回来。

吃晚饭的时候夏氏才出来,脸色依然阴沉。夏离几人不敢多话,吃完饭就忙不迭地出去了。

现在的天气已经比较短,酉时末天就蒙蒙黑了。哪怕天未黑透,天幕上已经出现了几颗明亮的小星星。

散步的人也明显比天热的时候少了一些。

当当它们一般在戌时初才出都司府,夏离几人就在河边散了一圈步,又送赵妞妞回家。

他们从东荣街的最北面走过去,刚走到北胡同口东面,就听到一个尖利的妇人声音,“那夏寡妇忒不要脸,哄着赵大人的闺女天天去她家吃饭。一个寡妇,还那么大岁数了,怎么就不顾及点名声。”

另一个妇人笑道,“男人是鳏夫,女人是寡妇,若都有意思了,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前一个女人又说,“赵大人长得俊,有前程,要找也会找个年青漂亮的,怎么会看上那个半老的夏寡妇。”

又一个妇人说,“夏嫂子长得还算白净俊俏,也不显老……”

最开始那个妇人又道,“还不显老,褶子都能夹死蚊子了。哼,若不是她天天舔着脸去巴结赵妞妞,赵大人连看都不会多看她一眼。”声音又放低了,说道,“听说,夏寡妇还跟一个做饭的老汉眉来眼去……”

听了那些话,夏离气得血往上涌。这个婆子也太坏了,抵毁他们家和赵家的关系,居然还敢造夏氏的谣。

她已经听出这个婆子是谁了,男人姓王,人称王大娘或王婆子,男人和儿子经商。住在北胡同西边数第二家,就在夏离家的后面,夏离经常能听到她骂儿媳妇的声音。

夏氏温柔,夏离不跟这些人家来往,没有得罪过他们啊。

夏离忍住了马上去揍那个妇人的冲动,若这事闹得太大,把人都吸引过来,夏氏的名声就彻底臭了。

她走过去愤然说道,“王婆子,你刚才说的是谁?再说一遍,我没听清楚。”

:。:

第二百二十七章 月黑风高

王婆子一看是夏寡妇的闺女和儿子,还有赵妞妞,吓坏了。赶紧笑道,“哦,我说的是,是,是青羊街一个姓李的寡妇……”

夏离提高声音说道,“不管是谁,你都不能无中生有造人家的谣。若我说东荣街北胡同的王婆子跟掏粪的老汉拉拉扯扯,还收了人家的钱,你承认吗?要知道祸从口出,嘴巴积点德。”

王婆子知道夏家不仅跟赵亮关系好,跟都司府关系也好,有个弟弟是把总,家里还有两只戎犬一只熊瞎子,并不敢跟他们起正面冲突。

她一直想让自家二闺女嫁给赵亮,托人去说合过,赵亮不同意。她就认为是因为夏氏和赵亮看对了眼,才拒绝自己闺女。气不过,就暗中造些遥出来想把夏氏的名声弄臭,最好再把夏家挤出东荣街,她的闺女才能如愿嫁给赵亮。如今说人家坏话正好被人家碰上,偏自己又得罪不起,骂了她也不敢骂回去。

她黑着脸说道,“夏姑娘咋能这样赤口白牙说瞎话,啥掏粪不掏粪的,我啥时候收了人家的钱?小姑娘年纪不大,心眼忒坏,什么话都说得出口,也不知你娘是怎么教的。好了,好了,不说了。”就转身走了。

另几个妇人都笑道,“夏姑娘莫往心里去,王嫂子(婶子)平时就爱敞着大嘴乱说话,她的话我们都不信。”

然后,也走了。

望着她们的背影,夏离的脸色更阴沉了。

夏聚恨恨说道,“姐姐,那个坏女人骂咱们娘,让当当和熊样、黑子咬她,再告诉三舅舅和叶大哥打她。”

赵妞妞也说道,“离姐姐,那个王奶奶讨厌得紧,天天来我家门口转悠,想把她二闺女想嫁给我爹。我爹不愿意,还让我不要跟他们来往,说他们心思不好。”

夏离搞懂了,原来是她家打赵亮的主意,气赵亮不同意,泼了夏氏一身污水。她家闺女看上赵亮没有错,却不能赤口白牙诬陷别人,用这种话去诬陷一个寡妇,那是会要人命的。

夏离见那几个看热闹的妇人还没有走过多,就提高声音说道,“哦,原来是王婆子想把她合离过的二闺女嫁给赵大叔啊。那王婆子也太缺德了,赵大叔瞧不上她闺女,她怎么能造别人的谣。她那样的人,教出的闺女也不会好到哪里去,赵大叔是千总大人,以后还会升更大的官,咋能瞧得上那家上不了台面的人。”

前面几个妇人的脚步顿了顿,挨着的那户人家还把院门打开望了他们一眼。

他们去了赵家门口,看到赵妞妞进了家门。

赵妞妞关门前,小声对他们说道,“以后王奶奶跟我说话,我也不搭理她了。我爹爹回来,我就告诉他王奶奶骂夏婶子的事。”

夏离没言语,赵亮无意把祸水引给了夏氏娘,他是得知道原由。

路上,夏离又悄声对夏聚说道,“这事不要回去乱说,娘知道要生气。”

夏聚点头答应,又低声骂了几句“坏婆子”。

此时天已经黑透,繁星满天,清辉满地,河边的垂柳影影错错。一阵凉风袭来,把夏离的头脑吹清醒了一些。她想着,不仅要收拾那个黑心王婆子,还得想办法把夏氏的名声挽回来。

河对岸,刘长昭领着二狗一熊已经在东侧门口等了一会儿。见他们来了,二狗一熊方嚎叫着往桥边跑去,再跑向他们。

其实,它们一过桥就到了家门口,完全可以不用人接自己回家。但送它们的人必须要等到有人接才会放它们,或者说只要出了都司府和夏离家,必须有人时刻跟着它们,除非是进山。

这是叶风的规定。它们再懂事,也是狗和熊,怕有人对它们不利,或者说怕它们突然发狂伤着人。

星光下的刘长昭长身玉立,俊美儒雅,别扭的熊孩子不知不觉长成美男子了。

河这边几个说话的小娘子都停止了说话,向他望去,又赶紧低下头笑起来。

夏离跟刘长昭笑笑,刘长昭报以更灿烂的笑,还挑了挑眉,一副撩妹的表情。

夏离赶紧闭上小嘴。古代十五岁的男子就能娶媳妇了,自己拿他当弟弟,他会不会真的如夏氏娘所说,对她有某些想法?想想他家的门第,不可能对一个农家女感兴趣。这么想着,她又笑起来,跟他招了招手。

夏离他们回到家,金铃小声说道,“夏婶儿说她身子不爽利,先歇着了。”

夏离望了眼黑黢黢的小窗。夏氏这次好像受了大刺激,表现跟平时完全不同,固执,易怒。

既然讨厌那个人和那家人,报复他们最好的法子就是再嫁,让他们的娃姓别人的姓。傻傻的夏氏娘为什么不用这个法子呢?不知她心里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不过,夏氏这样,那件事也能更好地放开手脚做。

夏离让金铃服侍夏聚和二狗一熊洗漱,她则去了外院,把田庆夫妻叫出来低声交待了一番。

第二天寅时末,夜风一吹,浮云遮住了空中的半轮明月,天更黑了。

东荣街住家的大门陆续打开,有人拎着桶去了北后街。那里有一辆驴车,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汉站在一旁,他是专门在这一带收夜香的罗老汉。

夏离家的门也打开了,倒夜香的田庆家的今天出来得格外早一些,她的腿边还跟着一条披着黑布的狗。本来就天黑,再加上披着黑布,哪怕有人路过也注意不到狗子。

田庆家的在胡同口停下,四周看了看,把恭桶放下,带着那只狗到了对着后一个胡同口的大树后。这棵大树在堤岸下去一点,旁边还有块石头。狗子躲在这里,河两岸的人都看不到它。田庆家的把它身上的黑布取下,又轻轻拍了拍它,跑去拎着恭桶向北后街而去。

当当的身上裹着红衣,头上带着红头巾,只露出两只圆溜溜的黑眼睛。它非常兴奋,觉得比打土匪还好玩。暗道,姐姐太小瞧它了,拎着它的耳朵嘱咐了一遍又一遍,它只听一遍就记住了好不好。

:。:

第二百二十八章 断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