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氏叹了口气,又说起了夏山。

夏梅娘听说小弟弟夏山也在府城,还是个军官,并没有多欢喜。在她的心底,父母卖他们姐妹,都是为了这几个兄弟。

当她听说夏老太坏了夏山的亲事,又冷笑道,“原来我娘最稀罕的并不是儿子,是钱财啊……”

一番摆谈后,夏氏又邀请夏梅娘暂时住在这个庄子里。

夏梅娘不加思索地摇头道,“不了。大姐是个寡妇,我家驼子再是驼子,也是男人。我们哪怕住在你们的庄子里,对大姐的名声也有碍。”

夏氏很想说,住在庄子里,又不是住在她的家里。但看到夏梅娘硬朗的脸庞,就是不敢多劝。

晌午,桌上的菜非常丰富,鸡鸭鱼肉样样齐全。

彭驼子是妹夫,不好跟夏氏一桌吃饭,由夏聚陪着在另一桌吃,其他人一桌吃饭。

彭来福和彭来喜即使看到这些菜眼里有精光,也不像许多乡下孩子那样满盘子乱翻或是狼吞虎咽,都是夹面前的菜。夏氏和夏离见了,又给他们碗里夹着肉。

彭来喜太爱吃那道夹沙肉了,吃完碗里的,多看了几眼装夹沙肉的碟子,夏氏又给他夹了两块。

夏梅娘见了,咳嗽一声,又狠狠瞪了彭来喜一眼。彭来喜忙低下头,再没敢再看夹沙肉一眼。

夏氏轻拍了一下夏梅娘,嗔道,“他还是个娃子呢。”

夏梅娘想说,教娃子就是要从小教起,但看到姐姐怜惜地看着儿子,还是忍了下来。

夏离看着瘦弱的彭来喜,问道,“来喜表弟跟姨夫一样,得的是喘病吗?”

夏梅娘叹了口气,点点头。

夏离又道,“回城后,我就托人打听打听,找个善长治这个病的大夫,请他给姨夫和表弟治病。”

夏梅娘笑得十分畅快,说道,“那感情好,二姨也想托离离这件事呢。”

饭还没吃完,夏山就骑着马跑来了。他淡淡的,也没挣开夏山的手。

彭来福和彭来喜给夏山见了礼后,夏山给了两个孩子一人十两银子的见面礼。他已经听祝二说了一下彭家的大概情况,又想到彭驼子卖蔑器时的艰难,就想多给点钱让他家的日子好过些。

:。:

第二百二十一章 办法

夏梅娘却一下沉了脸,硬梆梆地说道,“我儿子闺女不会学夏家人的贪婪不要脸,更不会要夏家的钱财。我们就是饿死,也不要。”

听了这话,小姐弟根本不敢接。

夏山的手缩回来也不是伸出去也不是,红着脸说道,“二姐,这不是夏家的钱财,是弟弟打土匪的斩获,来得光明正大。长辈们的一些做法不好,弟弟也不赞成……”

夏氏赶紧打圆场,劝他们接下。夏梅娘就是不许接,眼睛都鼓圆了,弄得夏氏也不敢再劝。

最后,夏山只得含着眼泪收回了银子,又向夏氏要了夏离的两朵珠花,夏聚的两支羊毫笔,分别给了彭家姐弟。

夏梅娘方点了头,还说道,“这是你们三舅给的见面礼,就收下。记住,一切要靠自己,伸手不要那么顺。”

两个孩子点头允诺,才伸手接了过来。

饭后,夏离领着几个孩子去院子里玩,以前的事和以后的事,就由几个长辈商量处理吧。

夏聚领着彭来喜和小期在树下玩抽陀螺,小来喜不会,非常认真地学着。

夏离先去外院让祝二去镇上买几匹细布和几包糖果几斤月饼,就和彭来福一起坐在廊下看着孩子们玩。

彭来福是个害羞的小姑娘,一说话就脸红,五官像彭家人多些,好在身体很好。

不多时,彭驼子也出来了。他看出来夏家姐弟不喜他,不好继续呆在屋里。

夏离起身笑道,“二姨夫请坐。”

她已经想好一个暂时帮助彭驼子的办法。

彭驼子的先天条件注定他不可能做多少事,但他编的蔑器真的很不错。只不过因为自己不能砍竹子,不能把整根竹子劈成条,赚的差价太有限。

夏离想到前世的许多漂亮蔑器,让他走精品路线,挣的钱会多一些。

夏离笑道,“姨夫编的扇子和簸箕很好呢,板实,精巧,也耐用。”

彭驼子了。”远比收到夏氏给的二十两银子还高兴。

夏离笑道,“都是亲戚,互相帮助嘛。等以后你们好了,也会帮助我们,这样才能互惠互利,做到双赢。”

夏山又笑道,“军营里有个同袍的家里就是邻县专做蔑器的,我改天让他弄些湘妃竹条来……”

这个好意夏梅娘想都没想就接受了。

二狗一熊回来后,彭家姐弟玩得更高兴了。特别是彭来喜,跟着夏聚一起骑在熊样的身上,小脸红扑扑的,兴奋得不行。

吃完晚饭,彭家四口就要回家,并说好,明天请夏氏一家和夏山去他们家作客。

夏山住在了庄子里。他明天去彭家做完客后,就回营请假回小洼村一趟。虽然夏梅娘明确表态不再认夏家,只跟大姐和夏山走动,他还是应该把这事跟父母说明。还说,必须得让父母把卖夏梅娘的六贯钱退给她,他们怎么好意思再把那些昧心钱留下来。夏梅娘不收夏家人的钱,但她的卖身钱肯定会收。再一个就是教训贺媒婆……

自从跟李姑娘的亲事没说成后,夏山到现在也没回过家,连每个月的饷银都是托别人带回去的。但为了夏梅娘,也不得不回去。

今天中秋,众人和二狗一熊都坐在院子里赏月,桌上还摆了月饼、水果,把祝二一家三口也叫了进来。

为了应景,夏聚和祝财还背了一首这个时代的咏月诗。

天空悠远,明月高照,月华如霜,浮云淡得像轻纱。今天的中秋月夜美极了。

若是叶风在就更好了……

夏离吃着月饼,心里想着远在省城的叶风。

正玩得高兴的时候,当当一下站起身竖着耳朵听了听,就叫着往东门跑去。

祝二笑道,“难不成是熊大和熊胆来了?”

众人都来到东门,不大一会儿,真看到一大一小两只熊熊钻出山脚的灌木林,正是熊大和熊胆。

二狗一熊马上跑了过去,熊样美得跑出了“凌波微步”。

夏离进屋拿了糖果和点心、月饼让祝二拿去招待客人,又去厨房拿了晚上没吃完的糖醋排骨,这是熊大和熊胆的最爱。

它们吃完,坐在原地看了一阵东门口的人,才转身向灌木林跑去。

熊样还想跟着,夏离阻止道,“现在不能去,等休沐了再去玩。”

熊样听了,才止了脚步。

那两位特殊客人的到来,给中秋之夜凭添了几分惊喜和欢愉。

众人又赏了一阵月,才回屋歇息。

:。:

第二百二十二章 建新房

第二天巳时初,祝二就赶着牛车,拉着夏氏娘仨、金铃及一匹细布、两包糖果去了三涧村,夏山骑马。路过镇上的时候,夏山下马买了两只活鸡、两包点心。

他们商量了半天,还是不敢多送礼。也都非常默契地没有买晌午吃的东西,怕夏梅娘多心,觉得自家请客还让客人拿吃食。

两刻多钟便到了三涧村,他们先去王新家把牛车和马放在他家,又送了他家一包糖果。

王嫂子还拉着夏离等人参观了新加盖的一间耳房,里面已经布置好了,新打了一张床和一个大箱子,这间房是专门为夏二妮准备的。

之后,他们才去了村外的山脚。村里的人都新奇地望着他们,低声议论着,不知这些贵客去谁家串门子。

彭来喜正站在山下的一棵大树下等他们。见他们来了,先敞开嗓门向山上吼了一嗓子,“大姨、三舅、表姐、表弟来了。”吼完又咳了几声。

大嗓门惊得树上的鸟儿四处逃蹿。

夏山笑道,“人儿不大,嗓门倒不小。”说完,把手上的东西递给祝二,就低身把彭来喜抱起来抛了两下,扛在肩上。

彭来喜虽然有父亲,但那么弱小的父亲在他记事起就几乎没抱过他。今天被一个高大的男人抱起来甩了几下,又骑在他的肩上。突然离地的那种刺也柔软下来。

夏氏和夏山又一起劝说,夏梅娘才答应房子建好前暂时住去庄子。

众人都十分高兴,商量好干脆下晌就去村里买宅基地,然后搬去庄子里。

大人说话的时候,彭来喜就领着夏聚把夏山送的鸡和用绳子系着腿,再把绳子的一头系在树上。

他咧着嘴不停地笑。之前家里共有四只下蛋鸡,它们为家里作了大贡献,因为它们下的蛋拿去卖钱,家里的日子才过得去。昨天送给大姑两只他哭了一场,今天杀了一只他又哭了一场。可大姑送的银子能让他家建房子,三舅一下送了两只鸡。

他还不好意思地跟夏聚说着,“我娘说我小气,我真的很小气呢,嘿嘿,下次再也不会了。”

晌午,饭菜摆出来。有一碗红烧肉,一碗镇上买的卤猪耳朵,半只卤鸭子,一碗烧豆角,一碗蒜蓉地耳,一小盆蘑菇炖鸡。数量不多,分量十分足,还有酒。

家里只有一张桌子,四个大人和夏离、夏聚在桌上吃,彭家姐弟和祝二、金铃拿着各自的碗在一块大石上吃。

夏梅娘最气夏老太夫妇抠门,吃饭时有点好的只他们自己和儿子吃。她给祝二和金铃的碗里夹了许多肉菜,哪怕是对下人,她也是大方的。

除了买的卤猪耳朵和卤鸭子,还有蘑菇炖鸡,其它菜的味道真的不敢恭维。但众人依然说的高兴,吃的高兴。

彭来喜吃大肉吃的香,就是不吃鸡。想着天天下蛋的老黑成了这样,心里还十分难过。

夏山打趣道,“来喜不喜欢吃肉吗,咋吃得这样不高兴?”

夏聚笑道,“来喜哥哥是想他的老黑了,老黑吓了好些蛋,那些蛋又卖了好些钱,却让咱们给吃了。”

夏离笑道,“我家庄子里有只黑母鸡,回去后就捉给来喜。”

彭来喜的小眼神立即明亮起来,又想到一个好主意,说道,“去了庄子里,我再拿三舅给我家的两只鸡换我家昨天送大姑的那两只鸡,我舍不得它们。”

夏氏笑道,“不用换,那两只鸡给来喜就是了。”

夏梅娘一下黑了脸,厉声喝道,“来喜,我平日是怎么教你的?要了亲戚这么多东西,是要顺口了?你舍不得你家两只鸡,就好意思收亲戚那么多礼?”

:。:

第二百二十三章 尤过不及

彭来喜最怕娘亲,见娘亲生气了,一下大哭起来,哭得厉害,又开始咳嗽,嘴里的肉饭都吐了出来。彭来福赶紧把弟弟拉去一边擦嘴,彭驼子心疼儿子,却不敢说话。

夏氏皱着眉劝道,“梅娘,来喜还是个五岁的孩子,懂什么。他连只鸡都舍不得,说明他仁义……”

夏山和夏离也赶紧劝着夏梅娘。

夏离暗忖,什么都不能过,过了事情的本质也就变了。夏梅娘恨夏家老两口贪婪不要脸,气彭家亲戚在她家最困难时落井下石。可她连亲戚间的正常走动和帮助都拒绝,跟村民的关系也搞不好,只一味刚硬不知变通,她活得辛苦,她的孩子也可怜。

夏梅娘在娘家受苛待,十二岁被嫁给驼子,之后一个人苦苦支撑着一个家。她今年也才二十七岁,似乎把人间的冰冷尝了个遍。她比夏离前世死之前还要小两岁,夏离非常怜惜她的不易。

想着,以后得让夏氏多跟她聊聊,再带着她多跟外人交往,让她的心肠软化一些,更好地融入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之中。让她知道,独木难支,如今她也算有了靠,不应该拒绝,而是应该接受好意。把这份情记在心里,让自己变得更强大,丈夫儿女更好过,以后再回报对她好的人。这样,她和她的家人才能真正快乐起来。

饭后,夏山带着夏梅娘、彭驼子、祝二一起去了村里的里正家,说了彭家要在村里买宅基地的事。里正已经听说夏梅娘找到了有钱的亲戚,今天看到她弟弟居然还是军里的把总,非常客气,忙不叠地答应。领着他们去看了一块地,地方不大,足够建三间正房两间偏房,还能围个小小的院子。地方离王新家不远,王嫂子出来热情地招呼了他们。

彭驼子高兴地交了买地和办契的银子。彭驼子身体不好,夏梅娘再能干也是妇人,夏山就拜托祝二给他们家找建房的人,每天来帮忙看着。王嫂子又非常主动地说,盖房的人就在她家吃晌饭。夏山更高兴了,马上拿了一两银子给王嫂子,说多退少补。

夏梅娘再好强,也知道盖房这么大的事她一个妇人办不成,承了这么多人的情也只得承。

之后,夏山几人又一起去了蔑匠家。之前李蔑匠欺负彭驼子,没少收他的钱,给的竹条又不好。现在看到军爷陪他来,态度极是谦恭。

夏山指着彭驼子道,“这是我的姐夫,以后还要麻烦李老丈看顾。”

李蔑匠哈腰道,“军爷客气了,不敢,不敢。”

彭驼子说了自家要多少什么样的竹条,问了价钱,给了定金,改天祝二来拉去庄子。

李蔑匠点头允诺,还说一定会拿好竹条给他。

他们办完事回家。夏梅娘进屋收拾东西,只拿了几件带补丁的衣裳和两床都发黑了的薄被,以及夏氏才送的一匹布和点心糖果出来,还有屋外的三只鸡,今天刚买的一套碗筷,其它的都没有拿走的必要。

下山去了王新家,夏氏拉着王嫂子的手感谢了她,众人才坐上牛车回了庄子。

夏梅娘不愿意住去内院,他们一家就暂时住前院的西厢,两个大人住北屋,两个孩子住南屋。

他们的薄被变成了褥子,夏氏又拿来了被单、枕头和篷篷松的被子。被子有些厚,是夏离家准备冬天盖的,枕头是现用谷糠装的。

彭来喜把脸埋在被子里不抬头,瓮声瓮气说道,“真香,真软。姐,咱们还能盖这样的好被子。”

彭来福四处望着,笑道,“还有这么大的窗户,等天亮了,屋里一定跟外面一样亮。”

彭来喜抬起头来,又问道,“姐,以后咱们的新家也会这样敞亮吗?”

彭来福笃定道,“当然。”

收拾好,吃了晚饭,夏山就急急回营了。他明天要回小洼村,这话没敢跟夏梅娘说。

晚上,彭驼子呆在屋里没出来,夏氏两姐妹在内院上房说着悄悄话,夏离就领着夏聚和彭家姐弟在院子里跟二狗一熊玩。彭来福和彭来喜都是非常不错的孩子,就是胆子小了些。他们陡然住进这么“豪华”的院子,还有些不习惯。

彭来喜最爱说一句话,“我咋觉得像做梦似的。”又晃晃脑袋,说道,“嗯,不是梦。”

逗得众人大笑不已。

彭来福很勤快,不时帮祝二家的和金铃干活,劝也劝不听。

第二天,夏氏一家没有回城,她跟夏梅娘说了半天悄悄话,又去镇上逛了半天。

夏离找出她和夏聚各一套衣裳,又向祝二家的要了一套她和祝财的旧衣裳,教彭来福改衣裳。他们一家的衣裳太破了,那匹细布以后他们慢慢做,先把旧衣改了马上穿。

由于夏氏姐妹的身材相差大,只有先要一套祝二家的衣裳给夏梅娘改。祝二家的虽然比夏梅娘矮了一截,但胖一些,接个边就能穿。祝财比彭驼子高一点点,他的衣裳正好可以给彭驼子改。

祝二又去了三涧村,找了十个人盖房。夏氏想让他们盖几间青砖瓦房,钱不够她再拿些。夏梅娘不愿意,她手上的银子够盖三间泥墙瓦房,两间草顶的偏房,就这么盖了。

八月十七那天,夏梅娘要去训练营打短工了,夏氏一家才回了城里。

他们是晌午回来的,吃完饭歇了晌,夏离和夏聚就去了都司府,还带着背了满满一背篓花生的金铃和背了一筐新鲜蔬菜的小期。

华嬷嬷说,不仅叶风没回来,十四那天老太爷和表少爷都外出了,至今也没回来。

夏离猜测,叶风的火器或许有了大的进展。他之所以去西北边的松山山里试验火器,而不在更近的华湘山,是怕土匪有所察觉。他这么久没回来,又能把老爷子吸引出去,八成是成功了,让老爷子去看。

她又是开心又是失望。托华嬷嬷把花生和菜蔬交给前院的贺总管,姐弟两个回了家。

他们过了桥就遇上去赵家送花生的田庆家的,她的身边还跟着赵妞妞。

:。:

第二百二十四章 做好事

赵妞妞十分幽怨地说,“离姐姐聚弟弟怎么才回来呀,我想得紧呢。”然后嘟嘴跑过来一手拉一个。

到了家,赵妞妞又对夏氏道,“夏婶子怎么才回来呀,我想得紧呢。”然后跑过去倚在她怀里。

夏氏笑起来,拿起梳子重新给她梳了乱蓬蓬的头发。

赵妞妞又说道,“我爹早上走的时候说,他晚上不回家吃饭。”

夏氏又笑道,“那妞儿就留在婶子家吃晚饭。”

等到赵妞妞和夏聚去院子里玩了,夏氏才不解地说道,“赵将军家如今的日子也好过了,怎么不买个下人呢,哪怕请个帮工也好啊。可以帮着做些家务,也能把妞儿收拾利索些。”

夏离暗道,若赵家买了下人,赵妞妞还有借口天天上自家这个门吗?从这点看,赵亮应该是把功课做足了的,不知为何到现在也没跟夏氏表明态度。

照夏氏对赵妞妞和赵亮的好印象来看,夏氏应该会同意,毕竟她跟那个秀才前夫和婆家没有任何感情。

申时末,因为都司府没有主人,二狗一熊直接被送回了夏离家。

十九那天,夏离一大早就让田庆租了牛车去庄子把彭家四人接来家里玩,再送彭驼子父子去看病。她已经打听到府城的申氏医馆最好,申老大夫尤以治喘病闻名。

结果田庆只接来了彭驼子和彭来喜,夏梅娘说训犬营有事要做,带着彭来福干活去了。夏离就领着彭驼子父子去了申氏医馆,申老大夫给他们看了病,施了针,开了一个月的药。还说,这个病重在调理和保养,天冷前务必再去医馆调理。

费用当然是夏离出的了。她又带他们去自家的湘流居酒楼吃了晌饭,要了许多菜,以卤鸡卤鸭卤肘子这些卤味为主,没吃完,就让小二用油纸包了,他们拿回庄子吃。

之后去了夏离的家。找了几身夏离和夏聚穿过的旧衣服、旧珠花、旧帕子、旧被褥包起来,又包了一包补药,一起交给彭驼子。

夏离还说,“麻烦姨夫跟二姨说一声,这些衣裳是我们穿过的,小了,扔了可惜,给表妹表弟对付着穿。那三床旧被褥是我们在乡下时用过的,如今做了新的,一直压在箱底……你们别嫌弃是旧东西。这些补药是我娘的心意,她希望你们一家好好的。”

彭驼子笑道,“不嫌弃,不嫌弃,比我们用的好多了。哦,谢谢了。”

前世今生,夏离第一次遇到夏梅娘这样的主儿,送她东西还要看她的脸色。而且,送新东西怕她会多心,相反送不要的旧东西她却接受得心安理得。

夏聚又懂事地送了彭来喜两本旧书和一些笔墨纸砚,鼓励他好好学习,明年他们一起进私塾学习,共同进益。

之后,彭驼子在外院同田庆喝茶,夏聚和赵妞妞领着彭来喜去都司府里看了漂亮的彩毛,田庆才送父子两个回庄子。

八月二十这天早上,天空又飘起了小雨,天更凉了几分。

当当他们休沐,一家人都窝在院子里。夏聚在练字,夏氏做着针线活,夏离则在檐下摆弄着那盆叫“美人晚装”的菊花,二狗一熊蹲在一旁看着。

菊花已经开了两朵,如绣球一样美丽鲜艳的大花团被风一吹,一丝丝花瓣飘散开来,散发着醉人的幽香。

夏氏从窗棂望出去,眼里有水雾,嘴上却是笑着的。姑娘不仅越长越像“她”,也开始喜欢菊花了。亲生的就是亲生的,哪怕从来没见过面,许多好爱还是会一样,这就是传承。

突然,院门响了起来,稍后田庆在垂花门外禀报,是后一个胡同的蔡大娘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