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心里一阵暖,心想这有媳妇儿的人就是不一样,哈哈笑了两声:“女人就是爱操闲心,挑几桶水算什么难事。”说着大步出去了。

碧青莞尔,王青山家的说的是,男人都是顺毛驴,架不住几句好话,你跟他硬顶着没好儿,蛮劲儿上来,根本就不讲理,用好话儿哄着顺着,万事都好商量。大郎既然有的是力气跟精力,与其耗费在别的事儿上,不如利用起来,干点儿正经活儿。

这么想着,站起来把缸里的水舀到两个大锅里,舀满了,灶膛拨开炭火开始烧炕,等两屋的炕烧热了,锅里的水也差不多滚了,把炭火盖上闷着,整整两大锅水,足够大郎洗澡的了吧。

二郎在自己的督促下卫生习惯基本养成了,即使入了冬,半个月也能洗一回,条件都是自己创造的,碧青从来不认为,冷可以成为不洗澡的借口。

入秋的时候,就叫小五去城里的木匠铺子打了两个老大的木盆,特意找里长家借了牛车拉回来的,碧青跟二郎娘俩的个头,坐在里头完全不是问题,闷上一锅热水,洗澡问题就解决了。

大郎刚回来,之前碧青就没把他当成家人,对这个名义上的丈夫,从心里不认同,自然也不会管他洗不洗澡的,如今不一样了,知道自己得跟这男人过一辈,就得从现在开始调,教,首先就是个人卫生。

他把自己按在麦草垛里的时候,因为太害怕,没注意别的,刚才在西屋给他抱着,那一股一股子的臭味,碧青想忽略都难。

蛮牛块头大,爱出汗,若是再不洗澡,还不臭死,这会儿大冬天都有臭味,到了三伏天还不得熏死人啊,所以,必须洗澡。

碧青都怀疑就大郎这个脏劲儿,洗两遍能不能干净的了,所以多烧了一锅水,以备不时之需。其实自己也该洗了。

碧青摸了摸头发,已经有一礼拜没洗澡了,她都是在院子里的灶房里洗,角落放个破陶盆子,点着炭火熏暖和了,洗澡也不觉得太冷,就是有鸭子嘎嘎的叫,有些别扭。

这几天还是忍着吧,毕竟家里有一头时时发情的禽兽,自己还是小心些,好容易把禽兽的心火压住了,回头再撩拨起来,可不好灭,倒是可以洗洗头发,有些痒了。

大郎很快回来了,把担子里的水倒进水缸才问:“这都进九了,坑里的水都冻了,怎么就那块没冻,水也比别处清亮。”

碧青自然不会跟他说,碧青仔细想过,泉眼的事还是自己知道好,虽说一村里的乡亲,她也相信,人性本善,可泉眼不是闹着玩的,村子两口井的水都不大好喝,如果知道坑里有泉眼,会如何,碧青不敢想,即使这个水坑已经是自家的也一样。

碧青不是怕村里人喝,是怕这事传出去,可就成了大麻烦,再多的泉水也经不住人多,再说,那个泉眼还是水坑之源,而那个水坑可是碧青用来致富的关键,还指望着明年的莲藕收成好,盖新房呢。

自己这儿日子是不愁了,沈家村可还一家子人呢,那几袋子粮食早晚有吃完的时候,就算种活了番薯,沈家村周围百里都是旱地,也甭想有好收成。

更何况,解决了温饱也不等于过上好日子,爹病着,娘身子也不好,弟妹那么小,这一家子病的病,弱的弱,小的小,在沈家村能有什么指望,还是迁出来好,爹可以治病,娘可以好好养养身子,等将来手里闲钱多了,还可以请个先生叫弟妹认字,不求学富五车金榜题名,不当睁眼瞎就行。

碧青始终认为,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关键,而识字才能看书,书是取得知识的唯一捷径,这是自己对未来的规划,什么时候能实现,取决于自己的经济实力。

碧青发现,无论什么朝代,经济实力都是第一位的,有了钱才有一切,碧青不是拜金主义者,却真切意识到了金钱的重要性。

碧青记得,现代时听人说过一个笑话,生活优越的人在马路上看到一只腿瘸了的流浪狗,大多数都会觉得可怜,有的会把流浪狗送到狗狗收容所,爱心再大的,或许会抱去宠物医院,治好了带回家自己养。

而一个三餐不继,饿的眼睛都绿了的流浪汉,看见这只狗,只会有一个想法,就是炖一锅狗肉,既可以吃饱肚子,又可以解馋。

后来碧青想想,这个笑话其实很残酷,却又非常现实,碧青不是恶人,相反,她觉得自己比一般人的道德标准都要高一些,毕竟,她来自一个文明的社会,受过那么多年的教育,但她也不会盲目的善良。

等自己有足够能力的时候,她会给村子里打几眼甜水井,既然有清泉涌出,地下自然不会都是又苦又涩的水,但不是现在。

想到此,碧青道:“大概守着咱家的炭窑近,得了炭窑的热气,别管这些了,快去挑,天黑之前把里外的水缸都挑满了才行。”催着大郎出去,才松了口气。

蛮牛的力气仿佛使不完,来来回回挑了十几趟,脸不红气不喘的,大冷的天,还出了一身热汗,进了屋把外头的皮罩甲一脱,那股子酸臭味随着汗挥发出来,碧青忙捏着鼻子,催着他把柴火棚里的大盆拿到西屋去洗澡。

大郎一见小媳妇儿捏着鼻子嫌弃的样儿,不乐意了:“大冬天的洗什么澡,等天暖和了,下河去洗洗就成了。”

碧青不可思议看着他,洗澡这样的事,给这蛮牛一竿子就支到了明年,瞥眼见蛮牛一脸不爽的嘟囔:“谁家媳妇儿敢嫌自己男人臭,这种媳妇儿就该一顿好打,教教她男人才是天。”

这蛮牛的脾气又上来了,这么下去,自己的怀柔政策可就要前功尽弃,得想个招儿才成,眼珠转了转,把手放下,强忍着那股味儿凑过去道:“就是当你是天,才让你洗澡的,你瞅瞅外头的天都下雪了,这就是老天爷在洗澡呢,洗澡水落下来就成了雪。”

见蛮牛一脸不信,碧青只能使出杀手锏,又往他耳边凑了凑,小声道:“你要是洗干净了,我就让你香一下,不告诉娘。”

蛮牛的眼蹭一下就亮了,那目光亮的都有些吓人,死死盯着碧青,仿佛恨不能一张嘴把她吞下去。

碧青吓了一跳,急忙往后退了两步:“那个,我可就说让你香一下,没说别的,你要是不老实,我可喊娘了。”碧青真怕蛮牛冲过来,说话的声儿都有些抖。

大郎却道:“你当我真傻啊,娘刚跟着王兴他娘去里长家了,这会儿回不来呢。”见碧青脸色都变了,不禁笑了一声,目光在碧青胸前溜了一遭道:“你放心,你男人知道轻重,既应了你,自然不会动你的身子,反正你是我媳妇儿,跑不了,等等就等等,不过,你应的可要作数。“撂下话,就窜出去了。

正好二郎进门,碧青叫二郎给他哥提热水,整整两大锅水,用了大半,二郎把他哥换下来的衣裳抱出来,交给碧青的时候,那股子味儿,碧青足洗了三遍才洗出点儿模样儿来,这男人真是脏鬼。

把衣裳搭在屋里,叫二郎端了个陶盆子进来,灶膛里的炭夹出来几块,放到下头烘衣裳,外头下着雪呢,再说,大冬天的晾到外头一会儿就冻上了。

见二郎提着一桶黑水出来,不禁摇头,都脏成这样了还不洗,跟二郎说:“把水倒外头的菜园子里去。”有蛮牛这一大盆洗澡水,估摸明年的瓜菜能长得更好。

二郎应着提水出去, 碧青趁着这功夫洗头发,锅里兑了两瓢凉水温度正好,下头接个水桶,一手拿瓢,一手搓洗头发,一瓢水冲完刚要去锅里再舀,忽的手的瓢给人拿走了,接着就是大郎的声儿:“我给你舀水。”

碧青没阻止,她觉得,这是好现象应该鼓励,军营待了五年,王大郎的大男人主义已经植入骨子里,想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可成的,唯一的方法就是潜移默化慢慢改变,不是说水滴石穿吗,自己现在还不到十三,距离跟他圆房,至少还有几年,这几年的时间,碧青不信调,教不出个好男人。

这男人不常回家,所以,在家的时候就得抓住一切机会,蛮牛的手指头跟棒槌似的,干力气活不在话下,可这样的精细活儿就不成了。

舀了水直接就浇了下去,把碧青刚抹好的皂荚给冲没了,也知道自己做错了,急忙说:“那个,我再舀一瓢。”

碧青没说什么,只是说了句:“慢点儿倒,一点儿一点的。”蛮牛的第二瓢果然慢了很多,不过也慢的有些过了。

碧青等半天不见水下来,索性从他手里接过瓢,给他做了个示范,仍塞回他手里,让他照着自己刚的样儿来。

大男子主义空前膨胀的蛮牛没生气,非常乖的听着碧青的指挥,把头发洗完了,还拿着瓢不放,那表情仿佛有些意犹未尽的意思。

碧青想笑,却忍住了,虽说让丈夫帮着自己洗头不叫什么事儿,若是让婆婆看见也不大好,擦干了头发,估摸着婆婆快家来了,把大郎手里的瓢拿过来扔到水缸上,添炭火准备做饭,对大郎期待的目光视而不见。

大郎用最大的耐心站在原地,盯着小媳妇儿等了一会儿,发现小媳妇儿没搭理自己的意思,不禁有些恼,刚明明答应香自己一下的,那软软红红的小嘴儿,若是香一下,不知是什么滋味儿。

这么想着心里越发痒痒的难过,下死力的盯着碧青,琢磨小媳妇儿再不过来,自己就过去,抱着她啃一口,应了自己的就不能食言。这么想着,大脑袋就凑了过去。

何氏从里长家回来,一进院就见二郎不再屋里,却在柴火棚子里头翻麦草,何氏楞了一下,心说,哥俩这都什么毛病,大雪的天儿翻哪门子麦草,过去问了一句,二郎支支吾吾的说完,何氏才明白,是大郎叫自己兄弟先别进屋,甭想啊,一定又惦记他媳妇儿的账呢。

虽说瞧着小两口好了,可碧青的身子还没长成呢,哪能让这混小子霍霍了,急忙往屋里走,刚推开门,正巧看见大郎往碧青跟前凑,想都没想,一弯腰脱了鞋拿在手里,照着儿子就打了下来,一边儿打,一边儿骂:“你个混账小子,合着把娘跟你说的话儿都当了耳旁风,你媳妇儿才多大点儿,身子还没长成呢,你就惦记她的账,我今儿打死你个混小子,让你起坏心…”

“娘,娘,我没有,没有…我就是想跟我媳妇儿说句话儿…”

“放屁…”何氏一听更气了,这都让她逮着了还不承认,手里的鞋不解气,左右瞧瞧,一眼看见碧青手里的烧火棍,一把夺了过来,那烧火棍刚拨完炭火,上头还带着火星子呢。

大郎也不傻,一见他娘烧火棍都抡过来,忙窜了出去,何氏也跟着追了出去,娘俩围着院子你追我跑打的热闹。

二郎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嫂子,特淡定的拿起另一根儿烧火棍,接着做饭,唇角那笑貌似有些奸诈,二郎急忙摇摇头,自己一定看错了,他嫂子是世上最聪明,心眼最好的女人…

作者有话要说:对于亲们提的亩产问题,欣欣向荣没在农村待过,或许有些夸张,但也查了些资料,文里是两岔庄稼的收成,五亩地等于就是十亩,亩产不过千斤,虽有些夸张,还是可以接受的吧。

第25章

碧青自认不是个心胸宽大的人,对于欺负过自己的人,不会轻易放过,尤其大郎这种,依仗男人先天优势,意图调教自己媳妇儿的男人,更不会放过,可凭自己的实力,武斗绝对找死,,文斗倒是可以试试。

自己对他施行机会教育,加上婆婆的棍棒教育,应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便没有效果,也能解气。

大郎莫名其妙挨了一顿烧火棍,躺在炕上都没想明白,明明小媳妇儿答应的,怎么媳妇儿没亲上,倒挨了一顿打呢,虽说娘的力气小,可给那带着火星子的烧火棍打几下,也疼的紧。

正郁闷呢,忽旁边二郎说话了:“哥,你对嫂子好点儿成不?”

大郎一愣,侧头看着他兄弟,雪光透过窗户上新糊的窗纸落进来,隐约能看见二郎睁着眼,大郎早发现二郎很喜欢自己的小媳妇儿了。

忽想到什么,眉头皱了皱:“哥身上有了兵差,以后年年朝廷都给俸禄,等哥攒几年,盖了新房,给你说个比你嫂子强的媳妇儿。”

二郎知道哥理解错了,叹了口气:“哥想错了,我不是想娶媳妇儿,哥一去五年,死活不知,音信全无,哥不知道之前咱家过的什么日子,爹病了,娘不得不卖地给爹治病,爹的病没治好,地也没了,剩下的地,也给了王青山家种,不给咱家也种不了,哥知道嫂子来之前,我跟娘吃什么吗,一年到头杂面饼子黍米粥,就这样,也不知还能过几年。”

说着,长长叹了口气:“哥,之前我最怕过冬天,冬天冷啊,外头北风搅雪,屋里也不比外头暖和多少,柴火不敢烧,怕烧了就没了,只能挨着,一晚上冻醒好几回,有时我就想,没准自己会冻死,可现在我最喜欢的就是过冬天,睡着暖融融的炕,吃着嫂子做的饭,地窖里满满的瓜菜,缸里的粮食吃都吃不完,再也不用担心挨饿受冻,心里还会想着,明年的日子会是什么样儿,哥,这都是嫂子来了之后,才有的日子,咱娘为什么对嫂子好,是因为一点点看着嫂子把咱家的日子过起来的,如果没有嫂子,我跟娘不知活不活的到你回来呢,那天跟着王小三去邻村看戏,听那戏文里的先生说,受人点水之恩当涌泉报,哥,嫂子对咱家的恩情何止一点儿啊。”

大郎竟说不出话来了,从自己回来就知道二郎长大了,再不是自己走的时候,那个追在自己后头什么都不懂的皮小子了,比村里别的孩子都懂事,现在才知道,二郎的懂事是因为什么,也终于明白,自己的亲娘为什么这么护着小媳妇儿。

小媳妇儿人小,心眼子却不少,不止会过日子,还会跟人处,人不大说的话却句句扣着别人的心思,心地也算好,本来自己还对娘给他娶这么个不能使的媳妇儿,有些怨言,可仔细想想,能娶这么个媳妇儿真是自家的造化。

更何况,小媳妇儿长得也不难看,想起那双活灵活现的眼睛,大郎忽觉挨他娘两下烧火棍,也不算什么事儿了,或许,自己真该对小媳妇儿好些,不看别的,就看在他娘跟兄弟的份上,也得对小媳妇儿好点儿。

雪足足下了一宿,天亮的时候才停了,碧青把饭做好,就探头出去招呼扫雪的哥俩儿吃饭,目光对上大郎,不免有些心虚。

昨儿夜里仔细想想,昨天做的有些过分,蛮牛虽说是头色欲熏心的蛮牛,说明白之后,对自己还算不差,也不知是不是赎罪心里作祟,一向熬粥的早上饭改成了吃面。

碧青一早起来和的面,足足擀了五斤面条,面和的硬了些,手腕子都生疼,打了个简单的鸡蛋卤浇上去,就是一碗香喷喷的打卤面,面劲道,卤也香,大郎足足吃了两大盆才撂了筷子,跟碧青说:“明儿就得走了,校尉大人还在冀州府等着呢,军队里的事耽搁了,可是要掉脑袋,趁着这会儿我在家,有什么活要干就说。”

碧青想了想,这会儿大冬天的,也不能翻地,能有什么力气活儿?垒猪圈盖鸭舍都得等开春,忽想起坑边儿上的地:“倒是有个活儿…”

碧青给鸭子添了食出来,往坑边儿上望了望 ,大郎哥俩正挑着担子,一担子一担子的往那边儿挑雪,这是碧青目前能想到的,唯一可行的法子。

碧青模糊记得,现代改造盐碱地的法子,除了种树还有冲洗,引了河水一遍一遍的冲,能大大降低土地的盐碱腐蚀程度。

在这里不可能引河水,坑里的水虽然可用,但那是碧青的宝贝,明年指望着那坑水呢,怎么能用来冲地。

碧青一开始想到的是雨,可冀州的雨水,最早也要等到开春才能有,一开春就得把树苗栽上,到时就来不及了,刚才脑子里灵光一闪,想到了雪,雨跟雪从根本上说都是水,温度低的冬天水气凝结就成了雪花。

如果把雪都堆到那片地上,等开春的时候,雪一融不就成了水吗,不用引什么河水也能起到冲地的效果,杨树虽然耐活,不挑地,可好一些的土壤,还是能促进树苗生长。

这些道理碧青不会跟大郎说,也说不通,这里虽祖祖辈辈种地,对于这些法子却听都没听过,农民大都朴实保守,这是优点,有时候也是缺点,保守就不会轻易接受新事物,朴实容易不思进取。

碧青只是跟大郎说,那两亩地的地势略高,不易浇水,把雪堆在上面,等开春融了,就不用浇地了,直接翻了土就能栽苗。

大郎听了二话没说就领着二郎去了,兄弟俩干的热火朝天,这会儿看过去,那块地上的雪已经明显厚了一层。

忽见又去了一个人,瞧着像王青山家的三小子王兴儿,也挑着担子开始运雪,碧青不禁愣了愣,心里琢磨王兴怎么来了?

正想着,就听见院外驴叫,莫非小五来了,昨儿忙乱也没来得及,还说过会儿让二郎给去邻村给小五送信儿呢,两家走的亲近,碧青就没拿小五两口子当外人 。

都说一个好汉三个帮,自己女人的身份在现代无所谓,在这里是最大的限制,无论做什么买卖,都不可能亲自出头,只能在后头出主意,小五心眼活泛,性子机变,还诚信,最适宜做买卖。

碧青很清楚,种地只能填饱肚子,想要致富就得搞副业,现代那些闻名遐迩的亿元村,都是搞副业,要不养殖,要不畜牧,要不凭借独有的材料做手工,总之,没有一个是靠种地发的财,所以,碧青做什么都拽上小五。

不想,信儿没送去这小子就自己来了,阮小五把他媳妇从驴背上扶下来,碧青拉着秀娘的手,看了看她的脸色,跟小五说:“不说病了吗,这大冷的天,不在家养着,出来做什么,回头着了凉,可不更坏了。”

小五道:“这不大郎哥家来了吗,兄弟媳妇儿怎么也得见见,不是昨儿夜里雪大,我昨儿就跑来了。”

秀娘拉着碧青的手道:“嫂子别担心,这几天好多了,天天在屋里没人说话儿,也闷得慌,一听说小五要来,惦记跟嫂子说话儿就来了,这闻了一路雪气,倒觉着心里舒坦了些。”

碧青见她脸色是比上回见好了些,想着雪后空气好,病人出来走走也对,就没再说什么,拉着秀娘的手进屋了。

刚要招呼小五,哪还有影儿,何氏看了鸡窝后进来道:“别找了,刚问我怎不见大郎,我才说了一句,就去灶房摘着扁担跑了,说开了春就得栽树,要是不用浇水,可省大事了。”去屋里摸了几个钱出来“你青山婶子家的王兴也出了大力气,小五两口子又来了,我去刘寡妇哪儿打酒,晌午多收拾几个菜,明儿大郎就走了,也当给大郎送送行。”说着扭身出去了。

秀娘看着碧青小声道:“大郎哥这刚回来又要走?”

碧青点点头,怕她冷,给她挪了板凳过来,让她坐在灶火边儿上,去外头柴火棚子里摘昨儿王富贵家送过来的猪后腿。

为了招待大郎,里长家宰了一头猪,左邻右舍的都跟着沾光,给碧青家送来的是只猪后腿,昨儿匆忙没来得及收拾,今儿正好炖了。

锅里舀水,把肘子洗净,放在里头,冒出血沫子,捞出来再洗一遍,寻了铁筷子把上头的猪毛烧干净,再放到锅里。

大半年的时间,能找到的调料基本都找着了,香叶大料等是小五从冀州府的药铺里买来的,没有酱油,就用农家自制的毛酱。

她婆婆何氏做这些东西一绝,以前家里粮食糊口都不够呢,也没心思做这些乱七八糟的,是听碧青说要腌咸鸭蛋,才动起了做毛酱的心思。

碧青全程参与了,其实不难,就是把面和好上笼屉蒸熟,发酵之后晒干,磨碎,加大盐粒子闷在酱缸里,就算成了。

不过,她婆婆做的酱明年才能吃,现在用的是小五娘做的,小五家日子好过,年年都做毛酱,腌咸菜,听说碧青要,就给碧青送了半坛子过来,调些水,就能当成纯天然的酱油用,效果不错,至少从颜色上有了突破。

碧青还打算回头抽出空来试试做酒呢,在家的时候奶奶喜欢鼓捣这些,葡萄下来的时候做葡萄酒,兴致来了,也会做糯米酒,碧青跟着学了不少手艺,不过倒是没想到,会在这里用上。

街当刘寡妇家的酒是自己酿的,不舍的用好粮食,就是些剩下的黍米掺着麦糠,酿出来的酒,便宜是便宜了,却贼难喝。

碧青平常只让二郎打一些搁在家里,是为了当料酒使,聊胜于无,把浑酒倒进去,盖上锅盖就剩下等了。

秀娘倒了碗水递给碧青:“嫂子这手艺真不知从哪儿学来的,听小五说,就是城里最好的馆子,也做不出嫂子这味儿呢,要是嫂子能在城里开个饭馆子,买卖一定红火 。”

碧青心里一动,倒不是不可以…不过想想,自己去当厨子有些不妥,笑着摇摇头:“你嫂子我就是嘴馋,才折腾这些东西,你可别笑话嫂子了。”

忽想起阮家的事儿,不禁问:“分家的事儿怎么着了?你跟小五得了什么?”

一说起分家,秀娘脸色暗了暗,半天才道:“嫂子是知道的,小五上头有四个哥哥,没一个省油的灯,我家小五排行最小,哪轮的上他挑,家里六十亩地,我公公说了,五个兄弟平均分,一人十亩,剩下的十亩,因为公婆跟着大哥,也给大哥。”

碧青点点头:“你公公还不算糊涂。”见秀娘要哭的样儿,急忙道:“怎么了哭了,莫非嫂子说错了。”

秀娘道:“公公是这么说,可地却是大哥做主分,小五最小,几个哥哥谁也不拿我们当事儿,六十亩地,有十亩是靠着莲花山那边儿的,都分给了我们,嫂子来的日子短,不知底细,那莲花山也不知怎么回事,山上的树倒是长得好,可周围的地却不成,种别的都不好,只那山里山桃能活,荒着也是荒着,附近就都种的山桃,山桃那东西又酸又涩,没什么吃头,就算熟了也卖不出去,也就家里的孩子当个零嘴吃着玩,嫂子说,有这么欺负人的吗,虽说我身子不好,没几个嫂子能干,可小五这些年东奔西跑的容易吗,公婆现如今住的院子,不是小五哪盖得起来,咱庄稼人地是根儿,没了地,我们一家三口以后喝西北风去不成。”

说着,眼泪又掉了下来,碧青把自己的手绢塞给她,气道:“你家那几个大伯子真不是个东西,早晚有他们的报应,别哭了,病才好,回头又哭出毛病来,对了,你说莲花山附近都是这样的地,怎么不卖给别人?”

秀娘擦了擦眼泪道:“嫂子,那地里什么都种不成,谁要啊,买到手里干看着不成。”

碧青想了想:“你可知道那附近有多少这样的地?”

秀娘疑惑的道:“多少倒知道的不切实,可我年年跟着小五去摘山桃,记得一眼望去都是山桃树,估摸着都算上,至少有一百亩吧,嫂子问这个做什么?”

碧青摇摇头:“就是问问,你也别发愁,俗话说的好,车到山前必有路,既然分给你两口子,就要着,虽说庄稼人地是根本,有本事咱也不差那点儿粮食。”

“嫂子这话可是,我跟她说了多少遍,就是不听,整日哭天抹泪的,像天要掉下来似的,叫人瞅着心烦。”

大郎进来,后头跟着小五,小五烤了烤火道:“妇人家没见识,就惦记着种地,也不想想,种地能得几个钱,还不如我多卖嫂子几张花样子呢,之前没分家,跑买卖赚的钱,都得给爹娘,如今分了家,以后赚多少都是咱们自己的,比什么不强,别提这些乌糟事了,哎呦!好香,嫂子这是炖肉呢,今儿我们两口子可算来着了,得好好解解馋。”

碧青笑了:“赶紧洗了手屋里坐吧,炕正热呢,锅里的肉还得一会儿呢,我先给你们收拾几个小菜,婆婆打酒去了,今儿你们哥几个好好喝几杯,一个驱寒,另一个也给你大郎哥送送行。”

第26章

吃了晚上饭,外头又开始落雪,雪不大,风却不小,呼呼的北风卷着雪星子,打在脸上忍不住一激灵。

碧青喂了鸭子,就进了西屋,给大郎收拾行装,东屋里婆婆正嘱咐大郎:“京城不比咱们乡下,沾着龙气儿呢,听人说,京城里的贵人比天上的星星都多,个个都不好惹,你自己小心着些,别蛮劲儿上来,得罪了贵人,在兵营里要听上司长官的令,让你干什么就干什么,别跟长官拧着来,家里你也见了,有你媳妇儿在,娘跟你兄弟都不用你惦记,当好你的差最要紧。”

说着,想起什么道:“别跟这回似的,一去就没音儿了,记着常捎信儿家来,娘不求别的,就求你能平平安安的,月俸钱攒着些,放假家来的时候,给你媳妇儿买个物件,也是你的心,别瞎花了,酒也少吃,男人家吃了酒容易惹祸,京城里可惹不得祸…”絮絮叨叨却也殷殷切切,生怕漏了哪句没嘱咐到。

老话儿说的好几,儿行千里母担忧,世上所有的母亲大概都跟婆婆一样,碧青打开大郎背回来的包袱,一打开差点儿给熏个跟头。

里头还有一套兵装,昨儿洗了澡,大郎就穿了婆婆给他新做的袄裤,烘干的兵服碧青刚折起来,这会儿就放在炕一头呢,碧青还以为就那一套,不成想包袱里还藏着呢,也不知多少日子没洗了,这股子酸臭味儿,熏的人脑仁疼。

认命的拿出来,想趁着这会儿洗了,炭火烘一宿,明儿差不多也干了,捏着一抖落,咕噜噜滚出两颗东西落在当屋。

碧青忙低头看,黄澄澄,金灿灿,竟是两只金元宝,碧青不禁愣了,大郎正巧撩帘进来,摇头道:“果真是败家娘们,金元宝也往地上扔。”说着,弯腰捡起来递在她手里,瞧了她两眼,不禁笑道:“怎么?傻了,连金元宝也不认识了,这可是我得的赏金,你要是不稀罕…”

大郎话没说完,手里的金元宝就给碧青夺了过去,金元宝谁不爱啊,碧青颇现实的在手里掂了掂。

大郎道:“不用掂,一锭十两,这两锭足足二十两,一钱不差,十足十的赤金。”

碧青整个人都有些发傻,二十两啊,一两金可换十两银,这二十两金子就是二百两银子啊,自己前头得了朝廷十两银子,都觉是笔巨款,这二百两砸下来,碧青还真有些蒙。

半天才缓过劲儿来,怀疑的看着他:“你哪来的这么多金子?”

大郎道:“还能怎么来的,这就是你男人的军功。”

碧青有些不信:“军功用金子衡量?”

大郎道:“金子最值钱,自然用金子,斩敌兵一人得银一锭,斩将一人得金一锭,你男人的金子就是这么来的。”

碧青手里的金元宝啪嗒一声掉到了地上,脸色都变了:“你,你杀了人?”

大郎弯腰把金元宝捡了起来,见小媳妇儿小脸儿都白了,也不想吓坏她,含蓄的道:“没杀几个兵,但你男人的刀快,斩了敌军两名百夫长,论功行赏,就得了两锭金元宝,你收着吧,盖房子,置地都成,你瞧着使就是。”说着把金元宝又塞到碧青手里。

碧青的手有些不自禁的抖,捏在手里的哪是金元宝,明明是两条人命啊,大郎见小媳妇儿仍是怕,不禁道:“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你男人如果不杀人,就得给人杀,你该念佛,死的不是你男人。”

碧青呢喃道:“可,可…”可了半天说不出话来,捏着两只金元宝跟捏两块烫手山芋似的,大郎心一软,还是个小丫头呢,论年纪,比大郎也打不了几岁,胆子小也应该,伸手把她抱在怀里:“怕什么,若真有恶鬼索命,找的也是你男人,碍不着你个妇道人家。”

嘴里头说的粗声粗气,仿佛不耐烦,手里的力道却不大,甚至可以称得上温柔,抱着碧青还摇了两下,把她当成孩子哄了。

碧青这会儿也终于缓过来了,大郎说的对,战场是最残酷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容不得半点善心,那不是佛祖扬善的法会,那是阎王屠戮的修罗场,手里这两锭金子不是人命,是她丈夫的军功。

想通了,也不那么害怕了,捏着金子,抬头看了看大郎,能立这样的军功,这男人的身手绝不会差,想起他回来那天在灶房的情形,碧青不禁暗暗点头,他的动作没有丝毫花俏成分,一招制敌,想来不是他手下留情,估摸自己还没看清他的脸,脖子就断了。

这样的本事跟什么师傅都学不会,只有在战场上才练得出来,碧青相信,如果在现代,王大郎绝对是一个特种兵的材料。有本事还要有伯乐,想必那位校尉大人就是大郎的伯乐了。

王大郎见小媳妇儿不怕了,发白的小脸在油灯的映照下,渐渐红润起来,眼睛却有些发直,不知道想什么呢,小嘴嘟着…

王大郎盯着那张小嘴,忍不住咽了两口唾沫,缓缓低头凑了过去,还没亲到嘴呢,就给碧青发现了,两条腿一踢蹬,就从他怀里跳了下去,拿起一边儿的脏衣服就跑出去了。

大郎不禁苦笑,怎么亲一口就这么难呢,小媳妇儿是不是忘了答应自己的话。

碧青把大郎的衣服泡上,就拿着金子进了东屋,见只有何氏不禁问:“二郎呢,怎么不见?”

何氏道:“半大小子性子最野,家里圈不住,说去找王家小三,不等我应呢,就跑出去了。”

碧青道:“二郎比别的孩子懂事,婆婆不用担心。”说着把两锭金元宝放到炕桌上:“这是大郎拿军功换来的,娘收着吧。”

从西屋出来的大郎在外间听了,不禁咧开嘴笑了,他小媳妇儿就是会做人啊。

何氏心里也高兴,其实这金子大郎昨儿就拿给自己了,是自己说让他给碧青收着,经过这么多事,何氏也不糊涂了,明白一家人过日子,就得有一个主心骨,虽说自己是婆婆,可日子上的事儿,还是得儿媳妇儿拿主意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