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进的媳妇儿飞快看了何进一眼,就这一眼,碧青就知道何进说的是瞎话,肯定在家里吃过了。

大郎招呼碧青:“媳妇儿你去看着掂量几个菜吧。”

碧青点点头,刚要站起来,冬月道:“姑娘歇着吧,刚洗了澡,回头又一身汗,奴婢去就成了,都是现成的,不用怎么费事儿。”

碧青点点头,何进目光闪了闪,在二郎跟崔凤林身上溜了一遭,笑道:“二郎如今可出息了,这位小兄弟是谁?”

崔凤林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这已经是极给面子的了,搁在往常,何进这样的人,他连瞄都不会瞄一眼。

何进倒不以为意,越这样越说明这位大有来头,二郎倒是客气的叫了声,何进大哥,吃了凉皮,见时候不早,拉着崔凤林走了。

崔凤林今儿一早就搬到了太学里来,跟二郎一屋,用行动表示了自己跟二郎亲近要好的关系,昨儿在弘文馆前的事儿,早被他勒令那几个不许张扬,所以,崔凤林忽然搬到二郎这个死对头屋里,几乎成了太学最大的新闻。

不过,再好奇也只敢私下猜测议论,没有敢说出来的,毕竟谁都不想得罪崔凤林,甚至,有些人还猜测崔凤林搬去跟二郎一屋是想就近整二郎,殊不知,人家已经成了哥们。

贵伯把两人送到安定门,就回去了,两人进了太学,崔凤林才道:“刚那个人是谁?骁骑营的吗?”

二 郎知道他想说什么,想了想开口道:“嫂子以前跟我说过,人活在世上就会有各种规则,如果不能适应规则就会被淘汰,这些规则就是咱们人生存的根本,为了适应 这些规则,就会有人生百态,或功利,或自私,或无情,其实说穿了,都是有所求,嫂子说无欲则刚,尽量让自己保持一颗平顺之心,就会适应所有逆境,也就无惧 规则了。”

崔凤林愣了半晌儿:“二郎,之前我嫉妒你的时候就是失了平顺之心,你那时是在怎么看我的?”

二郎笑了:“我觉得你比我聪明,我的聪明不过是博闻强记,加上有我嫂子这个明师,其实,很多都是一知半解,不如你通透,而且,我嫂子不是说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吗。”

崔凤林忽道:“过年的时候你回冀州吗?”

二郎点点头:“嫂子说我家的新房子盖好了,要搬家呢,而且,过年的时候,我大哥跟嫂子要办喜事摆酒,这可是大事,不定多少人来吃喜酒呢,我得回去帮忙。”

崔凤林愣了愣:“你嫂子跟你哥还未成亲?”

二郎:“成亲了,不过,那时候我哥在南边儿打仗,嫂子进门的时候,我家也跟现在不一样,穷的都快揭不开锅了,后来,我哥虽然回来了,我娘说我嫂子年纪小,就没圆房,这回才是正经儿办事儿。”

崔凤林:“这么说是大事,想来我家也要去人的,回头得了空我也去找你吧,顺便瞧瞧你家的武陵源。”

二郎:“你要想瞧武陵源,年下可是什么都看不着的,要到开春,桃花开得时候去才美呢…”两人说着话进了屋不提,且说碧青。

陪着何进媳妇儿干坐了有两个时辰,何进才把今儿来的目的说出来,原来是想借钱,说是瞧上了铺面,打算开个杂货铺做点儿小买卖,也能贴补贴补家用,手里的银子不凑手,就想着找大郎拆借,回头等铺子周转上来就还。

碧青心里冷笑,这就是占便宜来了,这钱借出去就等于打了水瓢儿,再想往回要,怎么可能,更何况,何进媳妇儿这个性子,哪适合做买卖,这何进之前还口口声声说女人就只能在家生孩子,如今见自己赚了钱,就萌生了让他媳妇儿也做买卖的念头。

至于本钱?碧青还真不信何进手里没存项,即便娶了媳妇儿,听大郎说,他家住的那个院子也使不了几个钱,这样的人属于找便宜的,开了一回口,就还有下回,这次借了,下回呢?

大郎听了看向碧青,碧青笑着接过来道:“说什么借不借的,何进大哥也不是外人,跟大郎又是一个营里的兄弟,要是何进大哥差钱儿了,只管说,多了没有,五两十两两还拿得出。”

何进一愣道:“大郎媳妇儿也不瞒你,我瞧上的那个铺面守着街口,外头是档口,里头是个两进的院子,先头是个卖绸缎的,档口大,后头的院子也规整,故此贵了些,卖主说的一百两银子。”

碧 青目光闪了闪,为难的道:“何进大哥既把实话说了,我也不瞒您,虽说我手上是有买卖,可这买卖都是合股的,不是我一人儿说了算,若是三两五两的,从我儿出 去也就算了,若一百两银子,就得动公账,动公账就得有来有去清清楚楚,这么着,回头叫大郎寻个中人,何进大哥写个借条,您心里清楚明白,我这儿也好入 账。”

何进脸色立马有些不好:“大郎媳妇儿,你那天在丽春院抬手可就是一百两银子,难道那一百两也要动公账?”

碧青脸色略沉,这人简直就是不知所云,何进媳妇儿呐呐想开口,张了张嘴给何进一个凶狠的目光瞪过来,立马低下头。

碧 青叹了口气,嫁给何进,这位简直就没做好梦,碧青讽刺的道:“您倒是记得清楚,既然您如此说了,那咱就把话说在明处,亲兄弟还得明算账呢,更何况,您跟大 郎也不是亲兄弟,你要借银子,成,可不写借据,将来用什么做凭据,说句您不爱听话儿,万一您将来要是不想还了,非说没借,我找谁哭去。”

“你…”何进蹭的站起来:“你的意思是我还能赖账。”

碧 青道:“有道是人心隔肚皮,朋友归朋友,生意归生意,咱们先小人后君子总是没错的,您想借钱,莫说一百两,二百两都成,但这字据是不能少的,要不,您跟嫂 子先回去商量商量,要是觉得能接受咱们再说,不成的话,别耽误了您的正事儿,看看别人家有没有不要借据的,您换一家试试。”

何进脸色青一阵白一阵的难看,跟大郎道:“今儿我算知道了,你家真是妇人当家,咱们兄弟这些年的交情,还及不上一百两银子不成。”

大 郎看着碧青:“媳妇儿…”碧青哼了一声直接拦住大郎的话头:“您这话说得,你跟大郎有交情,跟我却没交情,谁家借钱不写借据,就算龙子凤孙手上的钱不够 使了,想找内库里借几个,还得签字画押呢,我倒不明白,您不立字据,这到底是借呢还是要,若是要,痛快儿的说出来,一百两银子我也拿得出,若是想打着借的 幌子要,对不住了,我家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您以后免开尊口吧,冬月送客。”

冬月小脸一素端茶送客,何进气的不行,迈脚走了,他媳妇儿忙小跑着跟了儿出去,大郎送到了门口,何进转身道:“大郎,你这媳妇儿啊,我今儿算领教了,什么都别说了,往后俺再也不登门找不自在了。”撂下话走了。

大 郎站在门口有些发愣,贵伯道:“姑爷您可别怨姑娘,姑娘的话虽不中听,可句句都在理儿上呢,谁家借钱不立字据,这是想着找咱家的便宜来了 ,这样的人往后姑爷远着些才是,若不是看在姑爷的份上,姑娘何必跟他说这么多,这个口子不能开,若头一次就让他得了便宜,往后您瞧着吧,三五不时就得登门 儿,给别人知道,还当咱家是冤大头呢,要是都来借钱,咱家有多少家底儿,也不够这么借的啊。”

大郎闷闷的道:“贵伯您不用再说了,俺明白的。”

第61章

何进气冲冲的家来,进了门见屋里廉价的摆设家具,怎么看怎么别扭,自己跟大郎差哪儿了,凭什么他就能过那样的好日子,大郎那么个直心眼子,不知变 通的庄稼汉,自己哪儿不比他强,可瞧瞧这日子过得,以前去王家村的时候,瞧着也就是个寻常人家,这才几年啊,怎么就变成富户了。

来往的人也跟自己不一样,就连崔九,明明自己跟大郎一起认识的,崔九却偏跟大郎那么好,跟自己倒冷冷淡淡不怎么搭理的样儿。

再说,好歹也是一个营里混的弟兄,自己想借几个钱做点儿买卖,若他家里真没有,自己也不会张这个嘴,可他那媳妇儿在丽春院抬手就是一百两,自己找他借二百两算个啥,用得着写借据吗。

何 进坐在炕上越想越气,他媳妇儿度着他的脸色,端了碗水进来放到炕桌上,张了张嘴,终于开口道:“俺是个妇道人家见识短,可俺娘活着的时候,也跟俺说过,欠 债还钱天经地义,虽说你跟王大郎在一个营里当兵,可到底咱跟人家不沾亲,这张嘴就管人家借二百两银子,人家能借给咱,就是情份了,让咱写借据,也是应当应 分的事儿,俺实在不知你是咋想的。”

何进心情正不好,一见他媳妇儿这般说,火气更窜了上来,一拍桌子:“你他娘的懂个屁,王大郎家有的是钱,那天在丽春院,一百两银子不声不响就打了水漂,与其给大郎那个败家娘们糟蹋,借给我怎么就不成了。”

他 媳妇儿吓了一跳,低下头,半晌儿抬起头来低声道:“那银子再多也是人家的,人家哪怕往河里头仍,咱也管不着,咱要是真想找人家借银子,就写个借据,以后慢 慢的还,这样也不伤情份,你甩着脸子出来,这往后还怎么走动,王大郎跟你还在一个营里当兵,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多不自在。”

何进哼了一声:“你说的好听,我还不知道还啊,可拿什么还,什么买卖短日子内能赚二百两银子,你说说,你要是有这样的本事,我还能腆着脸去王大郎家受气啊。”

他媳妇儿一愣:“你,莫非,就没想着还。”

何进一气之下说秃噜了嘴,没言声儿,半晌儿听不见他媳妇儿说话,何进抬起头,见他媳妇儿盯着自己发愣,不免有些抹不开,挥挥手:“愣着干啥,还不给我打水洗脚,也不知你娘怎么教你的,连伺候自己男人都不会。”

他媳妇儿木呆呆的出去,到灶房舀水端进来,蹲在地上给何进脱鞋腿袜洗脚,脚刚一沾水,何进抬脚就把盆踢翻了:“你想烫死我啊,一盆水都洒在他媳妇儿身上了,见他媳妇儿还跟个木头桩子似的杵在哪儿,越发生气,抬腿一脚揣在她身上。

他媳妇儿虽说壮实,到底是个女人,哪里禁得住何进的窝心脚,疼的弯着腰捂着心窝子,站都站不起来。

何进也没想到自己会揣着一脚,就是恼羞成怒之下,没忍住,见他媳妇儿这样儿,有些过不去,有心问问如何,又觉着自己一个老爷们没这必要,琢磨等他媳妇儿说句话儿就过去了。等了会儿,见他媳妇儿不动劲儿,气上来,套上鞋走了。

何 进媳妇儿捂着心口,听见外头院门哐当的声儿,也顾不得刚撒了水,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自己到底嫁了个什么样儿的男人啊,成亲那天他就去了丽春院,姐姐劝自己 忍着,说找个这样的男人不易,不是姐夫劝着,这桩婚事成不了呢,男人逛个窑,子不叫什么大事儿,又没娶回家,他在外头的事儿,咱们睁只眼闭只眼就过去了。 过得去吗?这才刚成亲,往后可还有一辈子呢,这么想着,她都不明白活着还有啥意思。

何进跑到丽春院去撒了一晚上火,转天一早,火 气消下去,人也清醒了不少,仔细想想,自己得罪了大郎可没好处,如今的大郎可不是以前那个庄稼汉了,九皇子跟他交好,他兄弟又进了太学,他那个小媳妇儿也 不好惹,不说跟九皇子合伙做买卖的事,就是那个师傅武陵先生,谁得罪的起啊。

正是拿准了这一点儿,那丫头昨儿才敢把那些不中听的话儿往外仍,虽然心里不舒坦,也得把这事儿圆过来才行,自己家那个婆娘没用,找安大牛跟常六过去,大郎媳妇儿再怎么着,也不能往外赶,主意打定,快步进了骁骑营。

不 说何进这儿怎么找安大牛跟常六,却说大郎,昨儿送了何进回来,见他媳妇儿屋里的灯都熄了,还说他媳妇儿生气了,不敢推门,在窗户外头站了老半天,才吭哧出 几句话:“那个,媳妇儿,俺知道何进做的事儿不对,俺虽老实,却不糊涂,何进跟咱家借钱却不写借据,就是不想还,可他到底是跟俺在南边儿打仗的兄弟,就算 知道是他不对,俺这心里不知咋了,也有些过不去,媳媳妇儿,你千万别生气,俺就是想把心里想的让你知道…”

碧青叹了口气,大郎就这个性子,老实憨厚,重义气,这是优点,有时候却也是缺点,遇上崔九这种人,会觉得大郎真诚,进而相交,若遇上何进这样儿占便宜没够的,就得吃亏。

如今不是前两年了,家里不差这点儿银子,给何进也不当事儿,可碧青恨就恨在何进那个理所当然伸手的嘴脸,明明白白就是吃定了大郎老实,不会拒绝。

碧青一开始也想过好好处理这件事儿,不撕破脸,省的以后大郎在骁骑营不好处,但能何进有一点儿廉耻之心,自己都会给他留几分面子,可这厮简直就是个贱人,这种人就是见不得别人比他过得好,心里嫉妒大郎,如今是没机会,以后要是有机会,不定会干出什么事来。

与 其到时防不胜防,倒不如这会儿就让蛮牛知道何进的为人,就算不至于断交,好歹有个防心,尤其战场上,本来就万分凶险,要是还有人憋着害你,能有好儿吗。碧 青琢摸着,要是大郎真去北境打仗,自己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何进留下,这就是个背后捅刀子的小人,有这个人在大郎左右,自己的觉儿都睡不好,或者,现在就把 他从骁骑营弄走,还得神不知鬼不觉的弄走,省的他记恨大郎。

碧青绞尽脑汁的想着,侧过身子,看见窗户上映出的大脑袋,忽气不打一出来,为了这头蛮牛,自己这心都快操碎了,让他在外头挨会儿咬也应该,所以没吱声儿。

大郎在门口站了半天,不见里头小媳妇儿招呼自己,垂下脑袋:“媳妇儿,那我在院子里睡了啊。”蛮牛话音刚落,天上就打了个闪,紧接着雨就下来了。

蛮牛立马精神了,大脑袋凑到窗户上:“媳妇儿下雨了,院子里睡不了人,俺可进去了啊。”

碧青没搭理他,大郎等了会儿,又问了一声。碧青不耐烦的道:“你倒是进不进来。”

大郎忙道:“进,进,”忙推门进去了,摸着黑儿钻进床上,把碧青往自己怀里一搂,低头啪叽亲了一口:“媳妇儿你别生气啊,俺知道你都是为了俺好,俺娘总说,娶了你是俺的福气,俺也这么觉得,所以你别生气了…”

碧青挪了挪,在他怀里找到了舒服的姿势,没好气的道:“闭嘴,睡觉。”大郎忙闭上嘴,难得蛮牛如此老实,没折腾自己,碧青还有些不适应,过了半晌儿,发现蛮牛仍没动静,碧青撑起脖子想瞧瞧。

可惜外头没月亮,屋里也没点灯,什么都瞧不见,可听他匀称的呼吸声,以及胸膛里渐平缓的心跳,碧青才知道这家伙竟然睡着了,只不过,睡着了胳膊也紧紧搂着自己,仿佛怕一松手,自己就跑了。碧青轻轻靠在他怀里,闭上眼,听着窗外沙沙的雨声,不一会儿也睡了过去。

细雨下了一夜,转过天就放晴了,碧青洗漱收拾利落走出来,扑面而来的清新空气,让她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

大郎正在打拳,随着出拳,嘴里哈哈的叫着,碧青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打拳非得叫出来,貌似,现代的跆拳道也如此.

大郎仍穿着婆婆做的粗布衣裳,配上一张黑脸,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庄稼汉,可打起拳来却有些不一样,一拳一脚虎虎生风,闪转腾挪颇为灵巧,一套拳让他打的行云流水。

碧青还是头一次如此认真的看蛮牛打拳,看久了,忽觉这个人有些陌生,或者说,自己不了解这样的大郎,直到一趟拳打完,大郎收势,冲着自己裂开大嘴,嘿嘿一乐:“媳妇儿你起来了啊,早上吃啥?”碧青才觉她的蛮牛又回来了。

早上吃花卷黍米粥,连着吃了两天凉皮,碧青都觉自己肚子里都是凉皮了,责令冬月不许再做,再好吃的东西,也不能见天的吃,自己再不说话,估摸往后一个月的伙食都是凉皮。

冬月这丫头对做吃食极为狂热,自己研究这些就是为了解馋,可冬月这丫头不是,她就是单纯的喜欢,不过,有这个小狂热分子,自己倒省了不少事儿,人果然不能有人伺候,给冬月这才伺候了几天啊,自己就有些离不开了。

小巧的油盐花卷儿,炝一盘脆生生的瓜条,切上两个咸鸭蛋,再拌一个面筋丝儿,配着黍米粥,碧青吃的十分熨帖,不过,这面筋儿丝儿是哪来的,这丫头莫非又…

想着看向冬月,没辙的道:“你又做凉皮了?”

冬月呵呵笑了:“不是今儿做的,姑娘没吩咐之前,昨儿晚上奴婢就把面筋洗出来了。”说着偷瞄了碧青一眼小声道:“姑娘,那面浆晾了一宿,要是不摊出来可就坏了。”

碧青叹了口气:“那就摊出来吧。”冬月欢喜的答应着,利落的收拾了碗筷就钻厨房去了。

刚吃了早上饭,贵伯就进来说:“外头有个叫成材的小子,提着两条鱼说是来谢姑娘的。”

碧青看向大郎笑道:“瞧卖汤饼的小子来了,看来买卖不差。”叫贵伯把人领进来。

成材是扫听着来的,到门外见如此体面的院子,有些心怯,不敢叫门,就在外头傻站着,白等看门的小子出去扫地,看见他问了一句,知道是来答谢的,才报给了贵伯。

成材跟着贵伯过了头一层院子,不禁问道:“这真是大郎哥的家?”

贵伯点点头:“姑娘跟姑爷在里头呢。”

成材怎么没想到,瞧着像个庄稼汉子的大郎哥,竟住在这儿,不禁低头瞧了瞧自己手里的两条鱼,这是他一早在河里抓的。

下了一宿雨,河水涨了不少,日头一出来,看见河沿边儿浅水的地方,有好几条大鲤鱼,就用纱网布做个抄网捉了几条上来,挑着最肥最大的两条,用草绳串了,打算给大郎两口子送过来。

哪想常去自家摊子吃汤饼的大郎哥,家这么好儿,就觉自己的谢礼有些拿不出手,大郎哥的媳妇儿教给自己做的那个凉面,卖的可好了,如今只要他一摆摊子,就会有主顾上门来吃凉面,一天下来能卖出去四五十碗呢,赚的钱他们祖孙俩过活之余,还能剩下一些。

婆婆说攒着给自己娶媳妇儿,成材却想等攒够了,带着婆婆去京城的寿春堂给婆婆看看腿脚,如今还好,一变天就闹疼。

以前不敢想这些,只想着卖几个钱能糊口就成,如今不一样了,买卖好了,就有了盼头,这一切都是因为大郎嫂子教自己做了凉面,婆婆前儿就叨念着要谢谢大郎哥夫妻,自己也想来,可空着手总不好意思,今儿捉了几条鱼才敢厚着脸皮登门。

大约知道他想什么,贵伯瞧了瞧他手里的鱼道:“这么肥的鲤鱼可不多见,我们家姑爷就稀罕吃鱼,刚还说差小子出去买呢,不想你就送来了。”贵伯如此一说,成材心里好过多了。

成材进来的时候碧青正指挥着大郎往桃树上喷烟丝水,下了雨,怕树上的红蜘蛛死灰复燃,得再喷一遍药,花圃里的月季也得喷。

见成材来了,笑问他:“买卖如何?”

成材忙道:“亏了姑娘教了我做凉面,买卖好多了,天天一摆摊子就有不少主顾来吃面。”本想喊大郎嫂子,可一琢磨觉还是喊姑娘好些。

碧青点点头:“热天吃这个凉快,天一冷就不成了,算着日子,还能卖一个月,等天凉了再接着卖你的汤饼正好。”

成材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

碧青见他手里提着鱼,笑道:“好肥的鱼,哪儿捉的?”

成材:“在河里头逮的,下了一宿雨,河水涨起来,底下的大鱼也跑到水面上来了。”

碧青道:“那河里的水深着呢,河沿又湿滑,得小心着,回头一不留神出溜进河里,你这条小命就没了。”

成材:“姑娘不知,我是南边儿人,从小活在水边儿上,会水,在家的时候,一猛子扎进去,一会儿就能摸一条大鱼上来。”

碧青愣了愣:“你是南边儿人?岭南那边儿的?”

成材点点头:“守着南蛮子近,那些南蛮子常来村子里抢掠,实在活不了人,就都跑出来了。”

大郎听见道:“不是把那些南蛮子打回去了吗,怎又来了?”

成材道:“那些人就是如此,大军在的时候躲起来,朝廷的大军一撤,就又跑了出来,祸害乡民。”

大郎眉头一皱:“下次再去南边儿,俺把那些祸害人的南蛮子灭了族,看他们还祸害人不。”

碧青白了他一眼:“多能啊你,当你自己是将军了不成,你就是个骁骑营的大头兵,先把我教你的北胡志跟兵书背下来,再说旁的吧。”

大郎顿时有些蔫儿,扭过头接着喷烟丝水,成材看着好笑,冬月戳了他一下,低声道:“傻笑什么啊,还不跟我把鱼送到厨房里头去。”

成材忙应一声,跟着冬月去了厨房,到厨房,冬月指了指一边儿装着水的木桶:“放到那里。”然后就不搭理他了,接着摊她的凉皮儿。

成材撂下鱼本来想走的,却看见冬月做的东西,不禁好奇起来:“姐姐这是做什么呢?”

冬月道:“没见过吧,这是凉皮,我们姑娘教的,来帮个忙,把这个放到那边儿的凉水里。”不知不觉,成材倒给冬月打起了下手,不一会儿面浆就摊好了。

冬月看了成材一眼,利落的切了一碗凉皮,拌上料儿递给他:“喏,这就当谢礼了。”

成材接过吃了一口,顿时眼睛都亮了,一碗凉皮下肚,吱吱呜呜的道:“那个,能不能把这个做凉皮的法子也教给我。”

冬月歪歪头:“教给你也成,不过,你可得叫我一声师傅。”

成材多机灵,张嘴就道:“师傅。”

冬月脸一红:“逗着你玩呢,我可不敢当你的师傅,以后我去你家吃汤饼的时候,别收我钱就是了。”说着就把做凉皮的法子教了他。

冬 月早听姑娘说了成材的事儿,一听说祖孙俩就不禁想起自己来,当初也是这般,跟着婆婆相依为命的过活,如今想起来,日子虽苦,可有婆婆在自己身边儿,也不觉 得难过,后来婆婆没了,自己哭了好长日子,就算搬到这儿来,有贵伯照应着,也想婆婆,每天都躲在被窝里偷着哭。直到姑娘来了,才觉着日子有了盼头,冬月早 打定了主意,往后就跟着姑娘,姑娘去哪儿她就去哪儿。

成材还得去摆摊子,不能耽搁,学会了就忙着走了,快晌午的时候,贵伯进来说:“何进来了,还带着两个黑脸的汉子,瞧着像姑爷营里的。”

碧青心说,何进倒不傻,知道昨儿撕破脸,不好登门,找了人过来,不用说也能猜到,那两个人一定是安大牛跟常六。

碧青见大郎眼巴巴看着自己,不禁白了他一眼:“看我干啥,你营里的兄弟头一次登门,怎么也得吃顿饭吧,别回头人家说我抠门。”大郎立马欢喜起来,跳着脚出去了。

冬月噘了噘嘴:“昨儿都那样儿了,今儿怎么好意思再登门,奴婢都替他臊得慌。”

碧青笑道:“得要脸才知道臊得慌呢,那位都不要脸了,还臊什么,你去做几个菜,招待姑爷营里的同僚,咱们就当昨儿那事儿没有,他不提咱们也不提。”

冬月道:“要是那个叫何进的再张嘴,管咱要钱怎么办?”

碧青:“放心吧,不要脸总还知道个怕,他今儿来就是想揭过昨儿的事儿,咱们不吱声就是顺了他的意。”

冬月道:“可这也太便宜他了,那不是个好人,姑爷跟这样的人在一处,回头不定要吃多大亏呢。”

碧青摇摇头:“不会在一处的。”

除了何进,对于安打牛常六碧青还是很欢迎的,这两人虽说没事儿就往丽春院跑,可他们也不是大郎,只他们的老婆不说话儿,跟自己什么干系。

再说在这里,嫖,妓根本不算什么缺点,甚至,那些文人还会以此为荣,那些名妓之所以千古留名不就是因为文人的追捧吗,只要大郎不去,老老实实的在家跟自己过日子就成了。

大郎一开始还有些担心碧青给何进脸色,却没想到,小媳妇儿很是妥帖周到,不仅叫冬月做了一桌子菜,还特意把带来的酒拿出两坛子来,让他们喝。

酒好。菜香,除了何进吃不知味,安大牛跟常六俩人一口酒一口肉,混了肚子溜圆儿。走的时候碧青还把从家里捎来的咸鸭蛋,灰包蛋,一人包了一大包带了回去,客客气气的送着人走了。

安大牛出了门还说:“大郎这小媳妇儿真是个周到人,模样儿也好,还有本事,不看别的,就看人家身为武陵先生的弟子,没轻看了咱们这些糙汉子,就得给人挑大拇指。”

常六道:“这话儿是,可见是一心跟大郎过日子呢,若不是看在大郎的面儿上,哪会这般又是吃又是喝的招待咱们,大郎家这酒真够味儿,再多喝几回啊,俺都喝馋了。”

说着,看向何进:“倒是你今儿有些古怪,话都不说一句,酒更是没吃多少,何进,你倒是咋了?莫非跟你媳妇儿闹别扭了。”

何进哪好意思把昨儿的事儿说出来,含糊几句应付了过去,想起昨儿踹了媳妇儿一脚,不知怎么着了,跟两人告辞往家去了。

等他走没影儿了,常六肘了安大牛一下:“大牛,你说何进这是咋了?虽说大郎媳妇儿今儿挺周到,可俺也看出来了,她不待见何进。”

安 大牛道:“何进早瞧着大郎家的日子眼热了,以前没少跟大郎说人家媳妇儿的不是,俺在旁边就听见过好几回,不是大郎媳妇儿有本事,把大郎拿的死死,不定这会 儿怎么着了呢,俺不知道别的,就知道,这么背着说人媳妇儿的不是,可不厚道,你没瞧何进对姜山大哥的小姨子那样儿,新婚当晚就跟咱们去了丽春院,就算再不 稀罕他媳妇儿,也不能这么着歪带人家吧!要不别娶,娶了就是自己的婆娘,这么着可不是个爷们。”

常六点点头:“他自来就是个爱算 计的,咱们每回出去吃酒,他可掏过一文钱?哪次不是装傻,他娶媳妇儿,还是咱们几个凑的份子,至少得回请顿酒吧,可你瞧他这意思,根本就当没这事儿,虽说 统共没几个钱,可谁也不是傻子,咱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往后他再找咱们吃酒,俺可不去,跟他吃回酒,心里能别扭好几天,图啥啊,得了,不提这个了,叫人 听了,还当咱们是娘们呢,吃顿酒都得斤斤计较,没意思的紧,走了。”

两人上马走了不提,再说大郎,送着哥仨走了,回来就拉着碧青的手道:“媳妇儿,你真好。”

一边儿的冬月都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碧青脸一红,拍开他:“好什么好,今儿你的书多加一页。”大郎倒是极爽快的应了。

碧青来的时候就是六月底了,没几天就进了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进了七月,一早一晚的就凉快了,不跟前俩月似的,晚上睡觉都黏黏糊糊的。

碧青本打算着再住半个月就家去,不想江伯却来了,见了碧青就说:“小五媳妇儿不行了,小五来先生这儿磕头,咚咚的磕在门前的青砖上,磕的一脑袋血,问他只是不说,末了,还是小海说他媳妇儿不成了,临死想见姑娘一面,小五这才来求先生。”

碧青脸色都变了:“怎忽然就不行了,我来的时候还好着呢,两口子不是搬去了冀州府吗。”

江伯叹口气:“搬是搬去了,可架不住小五爹娘糊涂,带着他那几个混账嫂子,隔三差五就跑去冀州府闹,小五嫌丢脸不敢让姑娘知道,不是他媳妇儿不行了,还想瞒着姑娘呢。”

碧青大怒:“糊涂,愚孝,孝顺也得分人,这么混账的爹娘,还孝顺个屁,到了把自己媳妇儿都搭进去了,简直气死人。”

江伯道:“姑娘先别气,快着收拾收拾动身吧,临走,老奴去瞧了小五媳妇儿一眼,姑娘若不赶着些,恐见不着最后一面了。”

碧青一听,就知道这回成真的了,虽说李神医一直说小五媳妇儿的病撑不了几年,可这一年里,眼瞅着好了不少,人也精神了,脸上也能见点儿笑模样儿,自己还说是好了呢,不想,这转眼的功夫就不行了。

大郎舍不得也得舍得,碧青生怕赶不上,粗略收拾了收拾就走了,都未来得及知会二郎一声,冬月非要跟着,碧青也就由着她了,自己现在也真有些离不开她。

想起何进的事儿,只能回去再说了,估摸着崔九这几天就回冀州,到时候把这事儿交给他最妥帖。

主意打定,嘱咐了大郎几句,就忙着走了,一路上都没敢停,到冀州府的时候,正是转过天晌午,江伯直接把车赶到了铺子外头,碧青从侧门进了后头的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