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喜答了声“是”,又道:“姑娘请放心,王爷说了,这件事交给他来解决。”

见素梨神情犹疑,阿喜又道:“姑娘,您尽管放心出门,王爷安排了青衣卫的暗卫,一直在暗中保护您。”

素梨听了,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半晌方问道:“你们王爷他......最近怎样?”

阿喜觑了素梨一眼,试探着慢慢道:“我们王爷近来不太好,常夜间咳嗽,成夜睡不着觉......”

素梨一听,吃了一惊:“他为何会成夜睡不着觉?”

阿喜一本正经道:“小的不知。沈太医也回江南家乡探亲去了,如今都是请太医院的郭太医给王爷看脉息。”

素梨心里焦急,思忖了片刻,道:“好了,我知道了,你也下去歇歇吧!”

陈二姐抱了二白来寻姐姐。

素梨放下焦心之事,接过二白,在二白脸上亲了一口,和弟弟腻歪了好一阵子,这才问她娘:“娘,你怎么穿着白绫袄,不怕二白尿你身上染污了?”

陈二姐笑了起来,道:“素梨,你忘记今日是什么日子了?”

素梨这才想起今日正是元宵节,按照北方风俗,元宵之夜,全城张灯,四门不闭,女眷都要结伴出去走百病,见桥必过,以祛病延年。

而巩县这边走百病的风俗却是女子在发髻上插戴雪柳,身上穿白绫袄,系马面裙,若是怕冷,再在外面套一件比甲。

素梨听了,顿时忆起幼时随着娘亲走百病的情景,顿时也欢喜起来:“那我也换白绫袄去!”

到了晚间,薛姨父和王四儿陪着陈老爹在家看家,陈三郎和阿喜赶了两辆马车,在车前挂着气死风灯,薛家三兄弟骑马跟随,带着众女眷进城走百病看灯去了。

今夜巩县城内热闹非凡,灯火辉煌。

因怕女眷走失,陈三郎、阿喜和薛家三兄弟走在外围,把女眷围在中间,在灯市街边走边赏灯。

素梨被娘亲牵着,一边走,一边四处看着。

前世她看过宫中的灯,巩县的灯与之相比,自然是简陋得很。

可是素梨更喜欢如今的情景,她和家人在一起,欢欢喜喜观灯走百病。

到了灯市街的尽头,薛春冰有些饿了,指着前面灯火通明的酒楼道:“咱们去那个鹤春酒楼用些宵夜再回去吧!”

众人都有些饿了,当下纷纷赞同,众人一起往鹤春酒楼而去。

素梨走在最后,登上台阶后,想起前朝词人的一句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她忍不住扭头往后看了一眼。

这里已是灯市尽头,花灯已经寥寥,只有几盏荷花灯在夜风中随风转动着,颇有些灯火阑珊之意。

素梨不由有些怅然。

赵舒那样娇气,又怎么会再追过来?

再说了,他那样的身子,也不适宜过来呀!

想到这里,素梨悄悄叹了口气,转身要随着众人进入春鹤酒楼。

她刚转过身,就听到身后传来清泠泠极好听的声音:“素梨!”

素梨猛地转身,定睛看去,眼睛瞬间湿润了——在灯市的尽头,灯火阑珊处,赵舒正立在那里看着她。

宝蓝抹额,玄色斗篷,玉白锦袍,长身玉立,不是他又是谁?

素梨再也忍耐不住,当即向赵舒奔去。

薛春雨自是知道赵舒的身份,忙招呼众人:“素梨有事,咱们先进去吧!”

陈二姐也认出了赵舒,颇有种“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的心情,笑眯眯和姐姐一起扶着陈老太,进了春鹤酒楼。

陈老太也喜欢赵舒,凑近薛姨妈,一边走一边低低道:“这是赵小哥,一向在河东的临河别业借住,和咱家多有来往......”

到了赵舒的面前,素梨反倒有些近乡情怯,仰首看着赵舒,湿漉漉的眼睛在荷花灯的映照下闪闪发光,似最美的黑宝石:“阿舒,你怎么来了?”

赵舒方才一直在看素梨,此时素梨近在咫尺,他反倒有些羞涩了,移开视线,抿了抿唇:“我陪父皇去了嵩山温泉行宫,想着温泉行宫距离这里才百十里地,就过来看你了......”

看着清俊高挑的赵舒,素梨心中说不出的欢喜,悄悄张望一番,见四周无人,当下往下略蹲了蹲,然后一把把赵舒给抱了起来。

赵舒满面通红,低声道:“素梨,快放我下来!”

素梨才不理他呢,抱着他转了个圈,这才把赵舒放了下来。

这时候,阴影处走出一个穿着藏青斗篷的英俊男子,约莫三十四五岁,五官和赵舒有些像,却比赵舒的线条更硬朗些。

这英俊男子走了过来,看着素梨,忍俊不禁,拍手哈哈笑了起来。

素梨认出此人正是当今天子泰和帝,大脑一片空白,简直不知道该如何反应了。

赵舒俊脸红得快要滴血,却坚定地牵着素梨的手,柔声道:“素梨,这是我爹爹,你随我去见礼吧!”

作者有话要说:收藏一周没涨了,今天好不容易涨了几个,为了庆贺,本章所有+2分留言都送红包哟~

第七十二章 提亲

素梨只觉得脸热得快烧起来了, 她想要后退, 可是一向没什么力气的赵舒今日力气却奇大,用力握着她的手, 素梨甚至能够感受到赵舒的手在微微颤抖。

察觉到赵舒的颤抖,素梨抬眼看向赵舒,见他俊脸红透, 双眼晶莹,分明紧张得很。

发现了赵舒的紧张, 素梨心里溢满怜惜与温柔,她没有甩开赵舒,而是乖乖任由赵舒牵着走上前, 然后随着赵舒一起行礼。

泰和帝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开心过了。

他含笑打量着眼前这个女孩子——双目盈盈,容颜明艳,体态婀娜, 瞧着分明是个娇弱美丽的小姑娘啊!

想到眼前这个娇弱美丽的小姑娘, 轻而易举就把赵舒给抱起来转圈圈,泰和帝不禁笑了起来, 又细细观察素梨的气色,发现她肌肤白皙, 白里透着红, 气色极好。

泰和帝暗自点头——气色好, 身子壮健,若是嫁给阿舒,小皇孙还会远么?

看着眼前这对小儿女, 泰和帝仿佛看到了好几个小皇孙皇孙女承欢膝下的画面,心里越发喜欢了。

他又观察素梨的眼睛,见是一双极清澈的大眼睛,心中更是满意,又去看赵舒,却发现赵舒不知何时又握住了这女孩子的手,显见是故意让自己看,以显示他非卿不娶的决心,不由笑了起来,道:“是秦姑娘吧?阿舒在我面前好多次提到你!”

心中却道:这小姑娘力气可真大,将来闺房之中会不会欺负阿舒?

她若是欺负阿舒,朕可是不会不管的!

素梨闻言,悄悄瞟了赵舒一眼,赵舒也恰好在看她,两人四目相对,脸都是一红,齐齐低下头去。

泰和帝在一边看了,只觉这对小儿女真是甜蜜可爱,心中更是大乐,乐呵呵道:“阿舒,你陪着秦姑娘在灯市转转吧!”

赵舒答应了一声,牵着素梨就要走。

素梨忙屈膝行了礼,这才随着赵舒去了。

泰和帝目送着赵舒牵着那个姓秦的女孩子进入观灯走百病的人群中,眼中笑意未褪,道:“这个女孩子和阿舒倒是一对小鸳鸯!”

大太监蔡旭、吏部尚书薛琛和中书舍人曾凡从阴影处走了出来。

这三位都是人精,在一旁察言观色,见泰和帝很满意这个平民出身的福王未婚妻,当下便纷纷奉承起来。

跟随在蔡旭后头的正是蔡旭的干儿子之一秦霁。

秦霁早认出了素梨,吓出了一身冷汗,一颗心怦怦直跳,大脑急速运转,思索着如何向未来的福王妃请罪。

泰和帝哈哈一笑,带着他这几个亲信也去逛灯市去了。

难得微服出宫一次,他也得与民同乐不是?

灯市街的人群中,以插戴着雪柳,穿着白绫袄的女子居多,这些女子见了赵舒和素梨这一对手牵着手观灯的小儿女,纷纷露出善意的笑,有些爱说爱笑的还故意大声赞叹:

“这小哥何等清俊,小姑娘你可要珍惜!”

“哎呦,可真是天生一对啊!”

素梨发现她和赵舒手牵着手实在是太引人注目了,忙低声道:“阿舒,咱们找个地方吃东西吧!”

又道:“前面有一个谢家面馆,他家的菌汤烩面和麻辣烩面,都特别好吃,咱们去尝尝。”

赵舒专注地看了素梨一眼:“好!”

素梨反过来握住赵舒的手,牵着他往灯市街旁的小巷去了。

跟随着赵舒护卫的青衣卫迅速跟了上去。

素梨记性颇好,按照前世的记忆,在小巷中七拐八拐,终于找到了那个位于小巷深处的谢家面馆。

面馆门外挂着一对灯笼,一个上面写着“谢家”,一个上面写着“面馆”,凑成了“谢家面馆”。

大约是夜深了的缘故,面馆里空荡荡的,并没有其他客人。

素梨牵着赵舒进去,因怕赵舒受不得过堂风,特地让赵舒在背风的角落里坐下,自己在赵舒左手边坐下。

她眼睛盯着挂在墙上的菜牌,口中吩咐跑堂的:“要一大碗麻辣烩面,一小碗菌汤烩面,一碟花生米,一碟干炸小鲫鱼,一碟姜汁莲菜,一碟腌渍芥菜,一壶杏仁汤,再烫一壶槐花蜂蜜黄酒。”

跑堂答应了一声,自去报菜。

见四周没了旁人,素梨这才笑盈盈看着坐在她右手边的赵舒,低声道:“方才你怎么不早提醒我,害我丢脸!”

赵舒觉得丢脸的人其实是自己,却不好意思再提,转移话题道:“素梨,我爹爹很喜欢你。”

经历了前世,素梨自然知道泰和帝对赵舒的疼爱程度。

前世因为赵舒进入弥留之际,泰和帝的身体也急剧衰弱,以至于赵序都敢私下里向她许愿发誓:“素梨,过不了多久,我要你母仪天下。”

想到前世种种,素梨不由一哂,既笑自己不自量力,也笑赵序胡乱许愿。

她抬眼看向赵舒,笑眯眯道:“阿舒,是不是只要你喜欢,你爹爹就会喜欢?”

赵舒伸手握住了素梨的手,“嗯”了一声。

素梨大眼睛满是笑意:“哦,也就是说,你很喜欢我了?”

赵舒笑容加深,用了些力气握了握素梨的手,柔声道:“素梨,咱们早些成亲,好不好?”

见素梨脸上笑容渐消,现出沉思之色,他忙道:“我知道,你不想被禁锢在王府之中,我已经有了法子!”

素梨闻言,看向赵舒,认认真真道:“你有什么法子?”

赵舒凝视着素梨,用极轻的声音道:“你我成亲,并不用昭告天下,直接记入玉牒即可。到时候我就用京城赵氏子弟的名义,在临河别业迎娶你,至于宫里的那些繁琐之事,你想参加就参加,不想参加就不参加,反正我一年到头都在养病,到时候我声称你在陪伴我养病,谁又能逼你参加?”

他握了握素梨的手,接着道:“这样的话,姥爷家的人,姨妈家的人,这些亲戚自是不知我的身份,咱们还像以前一样,你尽管忙自己的生意,我忙我自己的事。”

素梨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赵舒的话实在是太惊世骇俗离经叛道了!

她咬了咬嘴唇,一不做二不休,凑近赵舒,在他耳畔低声道:“阿舒,你确定你父皇会同意?皇后娘娘会同意?还有贵妃娘娘,她会同意吗?”

赵舒只觉素梨的呼吸喷在他耳上,一阵酥麻袭来,他悄悄吸了口气,道:“放心吧,我会想办法。给我两个月时间。”

上巳节宫里一向要举办游园会,他早想好了法子。

素梨见赵舒这样笃定,一颗心也定了下来,笑嘻嘻道:“那我等你!”

这时候跑堂的声音传来:“面好喽!”

话音刚落,跑堂的就端着一个大大的红漆托盘掀开帘子走了出来。

他弯腰把托盘放在一边的桌子上,然后端起那一大碗麻辣烩面就要往赵舒面前放。

素梨忙道:“大碗是我的,小碗是他的!”

跑堂的:“......”

他看了看素梨,笑嘻嘻把那一大碗麻辣烩面从赵舒面前移到了素梨面前,然后道:“小姑娘,这么大一碗,你怕是吃不完呀!”

素梨也笑:“放心吧,我能吃完。”

这家的烩面实在是好吃,麻辣烩面上漂着一层红辣椒油,面条筋斗,面汤又辣又醇厚,素梨一直很喜欢吃,不知不觉就把一大碗烩面连汤带面吃完了。

见赵舒不过吃了一点面,喝了两口汤,素梨得意洋洋看向过来会账的跑堂的:“你看,我能吃完,他却吃不完!”

跑堂的也笑了起来,翘起了大拇指:“姑娘饭量好生大,小的自愧不如!”

素梨:“......”

她怎么觉得这话似乎不是好话呢!

赵舒在一边笑了起来。

外面守着的阿喜等人,也都偷偷笑了。

薛春雨和薛春风兄弟俩陪着陈老太她们出了春鹤酒楼。

薛春雨刚伸手去搀扶陈老太,便听到台阶下传来素梨的声音:“大表哥!姥姥!姨妈!娘!我在这里!”

众人看了过去,却见素梨正与斯文清俊的赵小哥立在台阶下,两人看着极为登对,便都笑了起来,一起走了下去。

赵舒待陈老太他们下来,这才上前端端正正拱手行礼:“见过姥姥!”

又给薛姨妈和陈二姐两个长辈行了礼。

陈老太乐呵呵扶了赵舒起来:“赵小哥,咱们自家人,不必多礼!”

陈二姐也是极喜欢赵舒的,笑吟吟看着赵舒:“姥姥让你起来,你就起来吧!”

薛春雨立在陈老太身侧,眼睁睁看着赵舒朝着自己这边行礼,心道:哎哟,这算不算福王殿下给我行礼了呢?

赵舒行罢礼,寒暄了几句,这才道:“家父也来了巩县,姥姥,不知明日您和姥爷可有时间?家父打算前往贵府拜访您两位老人家。”

素梨:“......”

薛春雨:“......”

陈老太一听,心下大喜——赵小哥的父亲来家中拜访,不就意味着要向素梨提亲了么?

她看向素梨,见素梨虽然眼睛瞪得圆溜溜,却并没有反对的意思,便笑着答应了下来:“那我们老两口明日就在家里候着了!”

与赵舒告别之后,陈家众人上了马车出城而去。

陈老太、薛姨妈和陈二姐有许多话要和素梨讲,因此让几个丫鬟坐在前面的马车里,她们三个则与素梨同车。

待马车一开始向前驶出,陈老太就急忙问素梨:“素梨,咱家只知道赵小哥是东京人士,那他爹爹在东京做什么?和咱家是不是门当户对?”

虽然说高嫁低娶,可是在陈老太看来,两口子想要日子过得顺遂,最好是门当户对,谁也不比谁高贵,谁也不嫌弃谁。

作者有话要说:收藏又增加啦(虽然少得可怜)o(* ̄︶ ̄*)o

第七十三章 订亲

素梨眼珠子滴溜溜一转, 依偎着陈二姐道:“他家啊, 先前是在东京做生意的,后来挣了些家资, 就不做生意了,如今专心在家读书……”

这是素梨和赵舒商议好的说辞。

她到底有些淘气,想起泰和帝对修仙炼丹的痴迷, 便不慌不忙又补充了一句:“阿舒的爹爹,在家读书理家的闲暇, 最爱修道,平时和道士来往不少。”

陈老太一听赵舒家是商人出身,也不比自家世世代代做花儿匠高贵, 不禁连声念佛:“阿弥陀佛,菩萨保佑,门当户对就好!”

不是她草木皆兵, 委实是当年陈二姐嫁给了秦秀才, 秦老太和秦义成母子一直嫌弃她家是花儿匠。

门不当户不对亲事的苦头,陈老太的女儿陈二姐已经饱尝到了, 陈老太可不希望外孙女素梨重蹈她娘的覆辙。

素梨见姥姥念佛,故意道:“姥姥, 我告诉你呀, 阿舒的爹爹信道, 见了面你得念‘无量天尊’!”

陈老太哈哈笑了起来,连薛姨妈和陈二姐也都笑了。

回到家中,陈老太把赵小哥的爹爹明日要来家中拜访的事说了。

陈老爹一向喜欢赵舒, 早把他看成自家子弟了,听了不禁笑得眼睛眯着:“好!好!素梨,去给姥爷烫一壶酒,姥爷要和你姨父喝一杯!”

薛春雨已经忐忑不安了半日了,见素梨去灶屋,忙也跟了过去。

素梨正拿了温酒器出来,见薛春雨进了灶屋,便吩咐解颐:“解颐,你去门口看着。”

待解颐出去了,素梨一边摆弄温酒器,一边开口道:“大表哥,你是不是担心明日阿舒爹爹过来的事?”

薛春雨都快紧张死了,在灶屋走来走去:“素梨我都快紧张死了!”

到了这会儿,他还怀疑自己是在做梦:“素梨,今晚见的赵舒爹爹,真的就是陛下”

素梨微微一笑,道:“赵舒和他爹的身份不会揭穿的,你就当他们是在京城居住的商人父子好了!”

薛春雨见素梨这样笃定,一颗躁动的心渐渐沉淀了下来,深吸一口气道:“我明日一定要好好保护陛下!”

素梨知道明日青衣卫一定会做好随扈的,温声道:“大表哥,明日青衣卫会提前布防,到时候你随着大家见面就行。”

薛春雨这才想起来自己以后是福王殿下的大表哥了,大家是亲戚了,不由拍了拍脑袋,笑了起来。

素梨把温好的酒送到堂屋,让琼花斟酒,自己却出了堂屋。

王四儿正靠着廊柱坐着,见素梨过来,立即站了起来,声音低沉:“姐姐!”

素梨早看到他在这儿了,这是特意来找他的。

她走过去,柔声道:“四儿,你什么都不用担心,你还是我的弟弟,一切都像以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