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春雨会意,忙道:“妹夫,咱们出去透透气吧!”

到了外面廊下,赵舒直接问薛春雨:“你家有没有扇子?”

薛春雨急忙吩咐小厮:“去把家里的扇子都拿过来!”

片刻后,小厮急急拿了好几把扇子过来了,有蒲扇,有折扇,甚至还有一把宫扇。

赵舒吩咐解颐和阿保:“进去给姨妈和娘子打扇。”

素梨一向苦夏怕热,这会儿不知都热成什么样了。

解颐和阿保答了声“是”,忙接了扇子进去打扇了。

薛春雨甚是聪明,意识到赵舒有话要和自己说,忙吩咐仙草:“去厨房浓浓点两盏芝麻核桃松子茶送来。”

待仙草走了,薛春雨这才看向赵舒,试探着道:“王爷有何吩咐?”

赵舒淡淡道:“金提刑是江南文家的人。”

薛春雨:“......”

大热的天,他背脊上冒出了一层冷汗。

先前他不过是个都头也就罢了,如今他可是官居五品的朝廷副提刑,早知朝中派系。

文皇后背后的江南文氏控制整个江南,隐隐有了与泰和帝分庭抗礼的气势,而福王赵舒又是泰和帝最宠爱的儿子,自己又是赵舒的妻家表兄,这其中干系不言自明。

赵舒打量着廊外景致,见芭蕉油绿,梧桐叶茂,心道:若是素梨住这里,夜里定会睡得很香......

他常常观察素梨,发现雨打芭蕉落雨梧桐的夜晚,极易引起人萧瑟悲凉的感触,可是素梨在这样的夜晚倒是会睡得更香。

啊,素梨好可爱!

片刻后,薛春雨已经稳了下来,忙低声道:“王爷放心,下官知道该怎么做了。”

他是绝对不会和金家联姻的。

赵舒看了他一眼,清俊的脸上一片淡然:“将计就计也未为不可。”

文家应该是探知了薛春雨和他的关系,因此用金家来试探。

薛春雨:“......”

他觉得这样对金大姑娘不公平,可是看了看赵舒,发现他俊脸没有表情,眼中却透着居于上位者的冷静,绝不像看素梨时那样温柔和温情脉脉,当下明白自己此时面对的不是“妹夫”赵二郎,而是福王赵舒,不敢再说,干脆利落答了声“是”。

素梨巧舌如簧,很快就安抚住了薛姨妈。

她用秦总兵侄女吊住了薛姨妈,让薛姨妈答应不再逼迫薛春雨,这才起身告辞。

送罢赵舒和素梨回来,薛姨妈看了赵舒和素梨送来的礼物,忙命人叫来薛春雨,一脸为难:“春雨,你看这怎么办?素梨两口子送来的礼,实在是太重了!”

除了各种绫罗绸缎外,素梨还送了她一套赤金头面和一套珍珠头面。

薛春雨不禁也笑了:“娘,您又不是不知道素梨的性子,她一向大方得很。”

薛姨妈疼爱外甥女,蹙眉道:“素梨给咱们这么厚的礼物,如今新婚,赵二郎不说,等将来做夫妻时间久了,感情没那么好了,保不定就成了他埋怨素梨的借口——咱们还是回一份相当的礼过去吧,免得素梨在婆家难做人!”

薛春雨微微一笑:“娘,妹夫家有钱得很,您不用担心!”

他趁机和薛姨妈说道:“娘,妹夫劝了我一番,让我听您老的话,这样吧,若是金夫人再提结亲的事,您就答应吧!”

薛姨妈:“可是我刚答应了素梨——”

薛春雨厚着脸皮道:“一家有男百家求,咱们都相看着呗!”

薛姨妈想了想,道:“我试试吧,不过这样总是不太好......”

此时素梨和赵舒已经坐进了马车里。

素梨笑吟吟看着赵舒:“阿舒,这下你总该陪我去碧青瓷行了吧?”

赵舒不知从哪儿得知李济曾经差点和她定亲,因此老大不乐意她去碧青瓷行,可是订瓷器这件事干系甚大,素梨还真得亲自去一趟。

作者有话要说:第一更~

晚上九点还有一更哟~

第九十六章 回门(5)

赵舒一脸的云淡风轻, 拿了折扇慢慢打开, 缓缓道:“去就去呗!”

又道:“我不是不愿你去,只是那会儿有些热, 我担心你怕热。”

素梨横了他一眼,端的是眼波如水盈盈欲滴,带着些薄嗔, 又带着些欢喜。

赵舒被素梨这样一看,整个人如被夏日雨后微风拂过, 沁凉舒适,他伸手握住素梨的手,柔声道:“素梨, 你热不热?我给你扇扇吧!”

素梨笑了,道:“马车里放的有冰,哪里就热了!”

她才舍不得赵舒给她扇扇子呢!

一时到了城南清水溪边的碧青瓷行。

这时已不十分热了, 阿保便没有打伞, 与解颐一起跟在赵舒和素梨身后进了碧青瓷行。

李济正与一个女子在柜台后说话,见素梨换了妇人装束, 带了个高挑的清俊少年进来,也是一愣。

素梨笑盈盈道:“李掌柜, 我和外子来订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一年的瓷器。”

李济这才恍然大悟:“秦姑娘原来成亲了!”

又道:“咱们是亲戚, 怎么也不言一声?我家也该送些礼去的!”

他妹子李淑是素梨的未来舅母, 两家正是亲戚。

素梨微笑道:“我和外子是在京城成亲的,这是回来回门。”

她笑盈盈看向赵舒介绍道:“李掌柜,这是外子, 姓赵,排行第二,你叫他赵二郎就是。”

赵舒微微一笑,与李济互相见礼。

他发现李济约莫二十二三岁年纪,中等身量,生得还算清秀,颇有几分书卷气,不像一般生意人。

素梨看向李济身边的女子,觉得这女子似曾相识,心道:她和李济当众行止如此亲密,应该是李济的娘子,便道:“李掌柜,这是您的娘子吧?”

李济有些腼腆道:“正是内子。”

那李娘子见素梨屈膝便要见礼,忙上前扶住了素梨,笑微微道:“秦姑娘,你忘记我了?”

素梨打量着她:“倒是面熟......”

李娘子笑容灿烂:“咱们上次见面,是在李家的生日宴上!”

素梨一下子想起来了,眼前这个女子,原来便是当日李家席上遇到的李太太的干女儿许昭君。

她也笑了,亲热道:“原来是许姑娘!”

李娘子许氏见素梨终于认出她来了,也是欢喜,道:“谁想到我居然是你的长辈了!”

李济见自己娘子和素梨亲热地站在那里说话,忙道:“昭君有身孕了,不耐久站,咱们去那厢坐下说话吧!”

一时分了宾主在瓷行里待客的玫瑰椅上坐下。

赵舒原先心里还有些醋意,如今见素梨待李济态度从容,而且李济也娶了妻子,妻子还有了身孕,夫妻俩看起来很好,一颗悬着的心这才缓缓落回了原位,态度也温和了许多。

素梨做事一向干脆利落,寒暄罢,便不再废话,直接切入主题:“李掌柜,我上次寄给你的信中,有新瓷器的画图,你制出样品没有?”

她前段时间有些忙,便写了封信,把自己设计的新的盒子瓶子样式画了下来,通过运河上的航船寄给了李济。

李济当即起身:“我去拿。”

他很快就捧了一摞桐木匣子过来了,打开后一一摆放在长条案上,请素梨过去看。

见素梨过去,赵舒也跟着过去了,李娘子许氏笑嘻嘻稳坐钓鱼台吃点心——她如今才怀了两个月身孕,自是小心。

素梨细细看去,见这些瓷器比自己想象中更好,很是满意,当下连连点头:“不错,不错......”

赵舒也随着看去,见李济制出的样品瓷器釉面细腻,色泽莹润,透明度都快要赶上御窑的素瓷了,心下纳罕:巩县居然也藏有李济这样的至此制瓷高手?

素梨先前与李济的合作一直很顺利,如今又看中了这几套样品,当下干脆利落道:“李掌柜,这八样样品,我各要十万套,你能给我什么价格?何时能够交货?”

她的生意如今越做越大,都有些供不应求了。

素梨打算回京城后,就开始继续招募人手,扩大规模。

李济没想到素梨会要这么多货,沉吟了片刻,又拿了算盘拨了又拨,算了又算,最后说了一个比素梨平时订的货价格略低了一点的价格——这个价格他还有得赚。

素梨满意得很,与李济谈罢条件,立了合同,彼此签字画押之后,命阿保去请了表哥薛春雨做中人签名摁了手印,交给李济一万两千两银子做定金,然后让阿保、薛春雨和李济的掌柜去巩县县衙批合同去了。

按照大周律,像玉梨记与碧青瓷行这样总额超过一千两银子的买卖合同,是必须在官府登记批合同的,这样也更有保障一些。

玉梨记与碧青瓷行的这桩生意总金额超过五万两银子,自然更得慎重了。

这件事忙完,李济想起一件事,便问素梨:“先前给你的流水碧瓶子和香炉,你还记得么?”

素梨自然是记得的——李济送的那套流水碧瓶子和香炉被她送给了赵舒——她笑盈盈瞟了赵舒一眼,道:“自然记得。”

赵舒心里得意得很,清澈眼中漾满笑意。

李济很是干脆:“那我再送你们夫妻两套。”

说罢,他吩咐伙计拿了两个梧桐木匣子过来。

解颐忙接了过去。

这时候天已经黑透了。

李济娘子许氏见做成了这个大生意,心中喜欢,便开口邀请素梨两口子去清水鱼庄吃酒。

素梨虽然很想念清水鱼庄的麻辣鱼,却还记得自己答应了赵舒,要陪他去谢家面馆,当下婉言谢绝,与赵舒一起上了马车离开了。

阿保亲自驾着马车,在小巷中七拐八拐,终于找到了那个位于小巷深处的谢家面馆。

素梨下了马车,仰首满是感慨看着面馆门外挂着那对灯笼:“哎,谢家面馆还是老样子呀!”

赵舒微笑,轻轻道:“我俩却不同了。”

上次来的时候,他还满是忐忑,生怕素梨拒绝他。

这次过来,素梨却已经是他的妻子了。

想到这里,赵舒看向素梨,握紧了素梨的手:“素梨,这次还要与上次一样的酒菜。”

素梨自然是答应了下来。

谢家面馆里和上次一样,空荡荡的,并没有其他客人。

素梨细细观察了一下,发现谢家面馆似是洁净了许多,原先带着些油迹的方桌如今都光洁得很。

她猜到赵舒应该是提前派人来安排过了,却并不说破,坐下后便吩咐跑堂的:“要一大碗麻辣烩面和一小碗菌汤烩面,再要一碟花生米,一碟干炸小鲫鱼,再烫一壶槐花蜂蜜黄酒。”

赵舒提醒道:“再加一碟姜汁莲菜和一碟腌渍芥菜,一壶杏仁汤。”

他清楚记得那晚他和素梨吃了什么。

素梨:“......阿舒,你的记性可真好!”

跑堂的还是先前那个跑堂的,却不像上次那样开玩笑取笑素梨饭量大了,甚是恭谨地重复了一遍素梨和赵舒点的酒菜饭食,然后退了下去。

素梨发现跑堂的紧张得同手同脚了,知道这谢家面馆她以后不好再来了,不由心下感叹。

人生不是十全十美的,得到一些东西,势必会失去另一些东西。

她得到了阿舒,就注定这一生告别了平凡的生活......

用罢晚饭,在浓郁的桐花甜香中,赵舒陪着素梨沿着青石街道,慢慢散步向巷口方向走去。

刚走到巷口,素梨就觉得有些不对——她背上的寒毛全竖了起来。

素梨冷静地把赵舒拨到身后,自己挡在了赵舒身前。

作者有话要说:刷新一下,收藏掉几个,好想哭......

嗯,等收藏满五千了,我一定更新一万字外加送红包庆祝~

第九十七章 回门(6)

赵舒一向都似软绵绵地没有力气, 这会儿却不知从哪儿来的力气, 一下子抱起素梨,把她放到了自己身后, 护在她身前。

素梨忙低声道:“阿舒,我力气大!”

她上前一步,与赵舒并肩而立。

这时候墙角黑暗处, 梧桐树树冠里,屋顶上, 忽然悄无声息跃出七八条黑衣人,齐齐把赵舒和素梨围在中间,另有四人脚步轻捷冲出, 很快便散开在巷口了。

素梨松了一口气,这才想起赵舒即使微服出行,应该也带着扈卫的。

她方才因为想着要护着赵舒, 根本想不起来害怕, 如今安全无虞了,整个人一下子软了下来。

赵舒忙抱住素梨, 让她倚在自己身上。

这时候只听前方一声低叱,接着便是一声惨叫, 只见刀光一闪, 一把匕首飞了出来, 落在了巷口的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随着草丛的窸窣声,四个黑衣侍卫押了两个人从巷口外大树后的草丛里出来了:“主子, 抓住人了。”

赵舒沉声道:“带回去好好审。”

在出城的马车上,素梨依偎着赵舒猜测道:“阿舒,我觉得不会是文皇后的人所为。”

赵舒紧紧揽着素梨,低声道:“在她眼中,我已是弃子,她不会为了杀我打草惊蛇,因此不会是她。”

发现素梨背后纱衫湿透了,赵舒又安慰道:“素梨,你娘家的人,你也不用担心,文氏也有亲眷,即使立场不同,我们也轻易不会动彼此的亲眷,一向维持着一个平衡。”

素梨点了点头,她也想到这一点了:“阿舒,那两个人也许只是普通剪径的,就是看着咱们夜间在小巷里走,又落了单,想着抢劫些金银度日......”

赵舒没有吭声,他觉得实际情形怕是更糟。

素梨接着又道:“对了,还有一种可能,这两个人会不会是人贩子,瞧咱俩生得好,年纪又轻,就想着劫回去贩卖?”

不是她自吹自擂,她和赵舒两人在一起,的确太惹眼了些,说不得有些人就起了歪心思。

赵舒抱紧素梨,在她鬓边吻了一下,低声道:“你放心,我一定会追查到底的。”

回到临河别业,素梨在东暗间洗了澡,正由玉秀和开颜侍候着坐在妆台前梳理长发,赵舒却撩开珠帘走了进来。

玉秀和开颜忙退了出去。

赵舒走到素梨身后,看着镜中的素梨和自己,低声道:“素梨,我是你的丈夫,以后再遇到危险,你不要站在我前面,须得由我来保护你。”

素梨笑盈盈看着镜中的赵舒,忽然起身,灵巧地一绕,一下子绕到赵舒身后,左臂揽住赵舒的腰,右手轻而易举地把手中碧玉簪的簪尖对准赵舒的喉咙,然后笑了:“阿舒,我虽是女子,可我的力气比一般男人都大,我能预感到危险的到来——我能保护你!”

赵舒:“......”

素梨撤去碧玉簪,探身放在了妆奁里,伸了个懒腰:“阿舒,今日好累,快些陪我睡觉去吧!”

赵舒:“......”

素梨大约是真累了,她挨着赵舒很快就睡着了。

赵舒一动不动躺在那里,听着外面的松涛声和金水河的水流声,等着素梨睡熟。

一直等到素梨睡熟了,赵舒这才悄悄起身出去了。

解颐今晚轮值,正带着小丫鬟在阁子里做针线,见王爷出来,忙起身出来行了个礼。

赵舒轻声吩咐道:“你去明间守着王妃。”

解颐答了声“是”。

赵舒带着阿保出了书斋。

阿喜正和青衣卫的两个校尉在刑房审讯,听说王爷来了,忙起身出去了。

赵舒看着躬身行礼的阿喜:“审出什么了?”

阿喜恭谨道:“启禀王爷,这两个人嘴都比较紧,青衣卫的人用了刑,被用刑的那个人晕了过去,旁观的那个就招认了,他们是一个团伙,在运河上来来往往,专门劫掠生得好的小孩子,或者生得十分好的年轻男女,送往扬州,交给那里的乐户,充入贱藉。”

其实真相更加恶心,这些被劫掠走的儿女,女孩子根据品相送往各级青楼,男孩子则充作歌童侑酒歌唱陪睡,不过阿喜不好在王爷面前说出来。

王爷和王妃正因为年纪小又生得好,这才被人盯上。

赵舒略一沉吟,道:“传我的话,这个案子由王晗接手,务必追查到底。”

王晗原是青衣卫副统领,因参与调查李雪芷一案立下功勋,如今已升任青衣卫统领。

阿喜答了声“是”。

见王爷问完转身要离开,阿保也要跟着走了,却顺口问了一句:“阿喜,到底动了什么刑,能把人犯吓得立即招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