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梨心中百感交集,抱住了娘亲的胳膊,脸在陈二姐的肩膀上,低声道:“娘,您放心,这件事就交给我吧!”

杨掌柜那边早就有意了,素梨请的是祥符县的官媒,亲事一说就成。

婚事一提上日程,杨掌柜就忙碌起来,先央了人去闽州接老娘和双胞胎女儿,然后在薛家堡买了座三进的宅子,好好拾掇了一番,又买了两个小厮看门,待一切妥当了,便开始迎亲。

到了九月初八这日晚夕,杨掌柜安排了一顶四人轿子,四对大红灯笼,六个伙计和朋友跟随,一起来到秦寓迎亲。

素梨把逍遥和二白留在皇庄清波楼,让解颐扬眉带着奶娘看着,自己和薛姨妈在秦寓这边主持她娘和杨掌柜的婚事。

开颜带了两个小丫鬟为陈二姐妆扮了,到了时辰,陈二姐打扮得粉妆玉琢,满头珠翠,穿着件大红通袖袍,抱着金宝瓶预备起身出门。

素梨眼睛酸酸的,拿了大红罗销金盖袱走到陈二姐身前,低声道:“娘,你要好好的,若是觉得不顺心,就还回咱们的家。”

说罢,她的眼泪扑簌簌落了下来。

陈二姐也是满眼的泪。

她的前半辈子,因为摊上了秦义成这样的丈夫,秦老太太那样的婆婆,还有那一群大姑子小姑子,她一直觉得自己这辈子完了,再也没了希望,只能青灯只影度过下半辈子,没想到居然还有这么一日,风风光光出门,嫁给自己喜欢也喜欢自己的男人......

素梨知道娘亲牵挂二白,拭去眼泪道:“娘,二白先在我这里和逍遥一起养着,待你日子安稳了,想要接他,再接他过去吧!”

见这娘俩相对垂泪,薛姨妈当下笑了起来,道:“快别这样了,咱们可得赶吉时吉辰呢!”

素梨用帕子拭去眼泪,笑容灿烂:“娘,出门了!”

她把大红罗销金盖袱盖在她娘头上,看着心怡和小喜两个丫鬟搀扶着她娘出了门,绕过影壁。

不见了她娘的背影,素梨的眼泪一下子落了下来。

解颐见状,忙搀扶住了素梨,低低安慰道:“太太如今嫁人,以后便是夫唱妇随的好日子,后半生也有了陪伴的人,这是喜事呀!再说了,太太嫁的又不远,就在薛家堡,一两里地的路程,相见又不难!”

素梨含着泪笑了,道:“我是开心,为我娘开心......”

她只是想起了前世。

前世她娘死得那样惨,她自己死得更惨,哪里曾想到会有如今的好日子?

这次素梨送亲娘出嫁,除了新房的全套家具和六十抬嫁妆,她还给了她娘六千六百六十六两银子压箱底,这些都是写在嫁妆单子上的。

以后她们母女一定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幸福的!

第二天便是九月初九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登高节,还有个名字叫敬老节,是合家团聚孝敬老人的日子。

素梨送娘亲出嫁,忙着准备嫁妆,整整忙乱了好几日,如今她娘嫁到了杨家,她也累得够呛,便继续闭门谢客,在清波楼三楼看着二白和逍遥这舅甥俩玩耍。

开颜和解颐拿了一套素瓷娃娃陪二白和逍遥拆卸着玩,素梨则倚着靠枕歪在窗前长榻上闭目养神。

今日天气凉爽,秋风习习,拂起了窗上的碧纱,吹在了闭目养神的素梨脸上身上,惬意得很。

正在这时,阿保过来禀报:“王妃,外家的连老夫人坐了大轿来了,坚持要见皇长孙!”

作者有话要说:大约还有一万字完结~

第一百一十一章 严防

素梨闻言, 微一沉吟, 道:“只有连老夫人么?”

若是只有连老夫人一人前来,敷衍起来就要容易得多。

怕就怕不止连老夫人来了, 连家各房的亲眷都来了,今日又是重阳节,但凡她有一点做得不好, 这些人就要在背后胡说八道了。

大周朝以孝治天下,虽然她不在乎, 可也得顾及一些。

阿保眉头微皱:“王妃,陪同连老夫人过来的是连夫人和连家三房的连三夫人,还有贵妃娘娘的两位姐姐赵夫人和温夫人, 另外还有几个小辈女眷,属下只认识连三姑娘连松篁。”

素梨听了,先吩咐阿保:“陛下这几日不是在金明池行宫么?你派亲信去一趟, 请蔡公公来一趟, 就说我这里请人给逍遥画了一幅《婴戏狸奴图》,想让他看看。”

阿保忙答了声“是”。

素梨看向阿保:“阿保, 先前给王爷易容......就是弄出病容的人是谁?如今在皇庄么?”

阿保先是一愣,接着便笑了:“启禀王妃, 正是属下!”

素梨:“......”

她打量着阿保, 心道:看不出来呀, 阿保还有这个本事!

阿保忙又道:“王妃,属下可以教解颐。”

解颐在一边听到了,让开颜先看着逍遥和二白, 自己过来道:“王妃,奴婢倒是跟着阿保学过一些的!”

素梨笑眯眯道:“事不宜迟,咱们现在就易容!”

皇庄外院的西客院十分齐整,黛瓦粉墙,桂树飘香,秋意盎然。

正房堂屋更是打通的三间,全套的竹木家具,壁上悬着名人山水,素瓷花瓶里插着些竹叶竹枝,就连茶壶果盘都是最上等的御窑瓷器。

连老夫人端坐在竹制长榻上,连三姑娘连松篁斜签着身子挨着她坐着陪着她。

她的两个儿媳妇连夫人和连三夫人,两个女儿赵夫人和温夫人陪坐,其余小辈都坐在杌子上。

连三夫人有些沉不住气,道:“母亲,咱们在这里等了一个时辰了,这秦王妃怎么还不出现?她的架子也忒大了些吧?您可是福王的嫡亲外祖母,贵妃娘娘的生身母亲!”

连老夫人摆了摆手,道:“再等等吧!秦王妃出自甘州秦氏,也是西北大族,不至于这么不懂事。”

连三夫人答了声“是”,不敢多说了。

连老夫人看着堂屋门上垂下的细竹丝门帘,心里乱糟糟的。

连祁的把柄在人家手里,为了儿子,为了连氏家族的长久富贵,她不得不来走这一趟。

不过再细想想,就算皇长孙因此没了,阿舒和秦氏还年轻,还可以再生,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皇室的孩子,有几个能活下来的?

贵妃娘娘和阿舒早该适应了!

想到这里,连老夫人乱糟糟的心一下子平静了下来。

正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接着福王府的管家阿保的声音就传了过来:“福王妃到!”

连老夫人一见这架势,便知这位年轻的福王妃是要用国礼接见自己,而不是用家礼彼此相见了,不由皱了皱眉头,一抹阴霾闪过。

堂屋中众女眷都看向连老夫人,等着她的指示,看是以国礼迎接,还是按照家礼候着。

连松篁凑近连老夫人,轻轻道:“祖母,她毕竟是秦王妃......”

连老夫人想到苦苦哀求自己帮忙的儿子,只得叹了口气,道:“走吧!”

连松篁忙和连老夫人的贴身大丫鬟金珠一起搀扶了连老太太起身,去外面迎接福王妃秦氏。

连家一行人出了门,下了台阶,沿着甬道往前走了一段距离,才见一群打扮得光鲜亮丽的丫鬟媳妇簇拥着一个年少的美貌贵妇绕过影壁,逶迤而来,正是福王妃秦氏。

连家女眷忙簇拥着连老夫人上前,齐齐屈膝行礼:“见过王妃!”

素梨声音有些弱,似乎有气无力:“都平身吧!”

连家众女眷起身后抬眼看去,却见福王妃今日与先前不同,脸色苍白,黛眉微蹙,瞧着有些恹恹的,带着病容。

素梨扶着解颐,声音弱弱的:“连老夫人,各位夫人,姑娘,这边请......”

见福王妃一副西子捧心模样,连松篁心情复杂,随着众人往堂屋走去。

到了堂屋,分宾主坐下后,素梨先招呼了连老夫人等人,然后便拿了帕子捂住嘴,娇弱地咳嗽起来。

把帕子递给侍立在身后的丫鬟后,素梨弱弱道:“对不住了,这几日我有些身子不适。”

连老夫人顿了顿,问道:“阿舒呢?老身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他了!”

素梨抬手捂着额头,叹息一般道:“王爷身子一向不好,我这次病了,怕过了病气给他和皇长孙,因此王爷带着皇长孙去嵩山温泉行宫调养去了。”

连老夫人没想到皇长孙居然不在皇庄,满心都是失望,当即道:“真的?”

素梨泫然看向连老夫人,声音细细软软:“我都病成这样子了,哪里敢让他们父子在我身边......”

连松篁轻轻咳嗽了一声,道:“皇长孙也是祖母的曾外孙,祖母心里欢喜得很,命人精心给皇长孙备下了见面礼,谁知洗三未曾收到帖子,满月酒也没收到帖子......祖母心里特别难过,唉!”

素梨先咳嗽了几声,然后喘了几下,这才道:“王爷身子不好,不愿意见人,我也没法子啊!”

连老夫人看着秦氏这幅嘴脸就恶心得不行,不愿意再纠缠下去,直接道:“王妃,老身虽然不曾收到帖子,却依旧满是疼爱皇长孙之心——松篁,把礼帖给王妃吧!”

连松篁拿出礼帖,奉了上去。

素梨身旁另一个大丫鬟开颜上前半步,接了过去。

连老夫人又吩咐金珠:“把礼物拿进来吧!”

两个连府仆妇抬了一个大大的描金樟木箱进来了。

连老夫人一脸慈爱:“都是些衣服项圈玩具之类物件,衣服是老身命府里绣娘做的,做好后洗过烫过的;项圈也是府内工匠打造的,上面的宝石璎珞是连氏家传的;玩具也是府内工匠制作的,这是老身对皇长孙的拳拳之心,王妃一定要让皇长孙穿用!”

素梨一脸病容答道:“是,老夫人。”

连老夫人一行人告辞起身,素梨扶着丫鬟正要送她们,小厮却陪着大太监蔡旭过来了。

蔡旭脚步匆匆,一见素梨和连老夫人,忙一一拱手行礼,然后含笑道:“这么巧,老夫人也过来了!”

素梨声音轻轻:“蔡公公,老夫人是来给皇长孙送礼物,整整一大箱子呢!”

蔡旭心里觉得有些不妥,面上却是不显,满面春风和连老夫人敷衍了一番,与素梨一起把连老夫人一行人送到了二门外,然后与素梨一起又回了西客院,郑重地向素梨拱手行礼,然后道:“王妃,陛下和王爷都说过,皇长孙的日常吃穿用,决不能用外面的。”

素梨一扫病容,神采奕奕:“蔡公公,我请您过来,正是要商议这件事!”

她引着蔡旭进了堂屋,让他看堂屋里那个漂亮的描金楠木箱:“蔡公公,这里面都是连老夫人为皇长孙准备的衣物、金饰和玩具,我有些怀疑,金明池百兽园不是有小猪么,不如用那小猪试一试!”

蔡旭也察觉到了不对,当下便道:“陛下敕造的紫阳观有一位龙真人,善于验毒,我去禀明陛下,双管齐下,一起试试吧!”

他又看向素梨:“王妃,您的身子——”

素梨笑容灿烂:“我没事!”

她只是在阿保的指导下化了病妆而已。

得知福王妃没事,蔡旭这才放下心来,笑道:“王妃,您提到的那幅画了皇长孙的《婴戏狸奴图》呢?陛下可等着咱家送去呢!”

素梨不由笑了,道:“我这就让人去取!”

送走蔡旭后,素梨和侍候的人全都用香胰子洗了好几遍手,这才回清波楼陪逍遥和二白去了。

转眼陈二姐出嫁三日,该吃会亲酒了。

这日素梨搬回皇庄隔壁的秦寓,又做回了赵二郎娘子,梳了堕髻,插戴着赤金莲花簪,耳边一对翡翠坠子,白纱衫儿,大红比甲,挑线裙子,带了丫鬟玉秀,与薛姨妈会齐,往杨宅吃会亲酒去了。

杨宅今日到处披红挂彩,筵席齐整,还请了唱曲的粉-头和小优过来,鼓乐笙歌,热闹得很。

如今已经成了杨太太的陈二姐满头珠翠,打扮得嫣然百媚,穿着大红衣裙,与杨掌柜一起走了出来迎客。

素梨见她娘脸上满是笑,嘴角都合不拢,看向杨掌柜时眼中满是情意,这才放下心来。

已是认了亲,众亲戚坐定吃酒。

一时酒酣耳热,杨掌柜扶了陈二姐起身,夫妻俩彼此相视一笑,然后杨掌柜开口道:“大姑娘,如今我们都是自家人了,二白是你娘的儿子,也是我的儿子,我和你娘商量了,今日就去接二白回家住!”

素梨心中欢喜,却道:“杨叔,你和娘的心意我明白了,不过二白在我那里和逍遥一起,有人玩,有丫鬟奶娘看着,倒也便宜,接他之事,以后再说吧!”

她娘和杨掌柜初成亲,还是得先处处;再说了,她娘年轻着呢,万一有了身孕,哪里顾得过来二白?

若是将来杨掌柜和她娘夫妻和谐,再提接二白的事,她再送二白过来。

晚上下起了雨。

素梨回到清波楼,独自抱着锦绣靠枕倚在窗前,看着外面的雨帘,因今日杨宅的热闹,不由想起了远在江南的赵舒,心里一阵难受,又是担心,又是思念,不由落下泪来。

第一百一十二章 知心

泰和帝即使到了金明池行宫, 也依旧没法逃开如影随形的政务。

他前脚赶到金明池行宫, 沐浴焚香开始在摘星楼精舍诵经打坐,内阁就赶了过来, 追着他商议大周朝明年上半年的税收与预算。

议事完毕,内阁在首辅的带领下退下了。

泰和帝刚在锦缎蒲团上坐定,充作道童的小太监就进来禀报, 说蔡旭回来了。

蔡旭正要行礼,泰和帝便笑着道:“蔡旭, 那幅画了逍遥的《婴戏狸奴图》呢?朕一直等着呢!”

蔡旭当下一笑,拿了两个卷轴,与秦霁一起展开后恭而敬之地呈给了泰和帝。

泰和帝先看第一幅, 发现上面画着一丛碧绿薄荷,薄荷中间铺设着金丝草编的席子,上面趴着一个肥白可爱的婴儿, 婴儿身穿红杉子, 一双大眼睛正好奇地看着前方一对正在戏耍扑蝶的猫咪,胖乎乎的小手将伸未伸, 似乎在考虑要不要摸一摸猫咪。

这幅画的画面感太强了,泰和帝看着看着便笑了起来, 又凑近赏鉴了一番, 道:“阿舒小时候也有类似的婴戏图, 如今在贵妃那里。”

又道:“朕的皇长孙实在是太可爱了!好可爱呀!”

他满眼亮晶晶看向蔡旭:“蔡旭,你见朕的逍遥小皇孙没有?”

蔡旭笑着回禀:“启禀陛下,福王妃特地让臣去看了皇长孙, 皇长孙康健可爱,十分聪慧!”

泰和帝心满意足去看另一幅图画,却是一幅《婴戏摘花图》。

这幅图画中,皇长孙里面穿着大红肚兜,外面罩着白色的纱衫,正伸手去摘枝条探过来的桂花,大眼睛中的好奇当真是扑面而来,看得泰和帝嘴都合不拢了。

蔡旭到了此时,这才开口道:“陛下,臣还有一件事要禀报......”

听罢蔡旭的回禀,泰和帝脸上的笑容消逝了,他沉默片刻,道:“王晗不是从沧州回来了么?让他秘密查办此案吧!”

又补充了一句:“这件事先别让贵妃知道......她素来看重娘家,看重连氏。”

夜深了,远在江南处州的赵舒还没有睡。

他正在处州龙泉凤阳山主峰黄茅尖半山腰的一处小楼内。

外面风雨凄凄,小楼内因燃着熏笼,暖意融融。

熏笼前的锦榻上铺设着柔软厚实的锦褥,赵舒倚着一个绣竹叶淡绿缎面靠枕,身上搭着蚕丝锦被,正躺在锦榻上闭目假寐。

阿寿坐在书案后,带着两个小厮在整理文书。

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接着小厮阿长就进来了:“王爷,穆先生带着人过来了!”

赵舒睁开眼睛,声音疲惫:“让他们进来吧!”

穆青很快就带着一个身材高挑的青年走了进来。

青年一进屋子,就先闻到了一股暖融融的草木香气,然后才发现白纱罩灯旁锦榻上躺着一个极清俊却有些病弱的少年,不由一愣。

见穆青拱手行礼,他反应很快,也跟着行礼:“见过王爷!”

赵舒看向随着穆青进来的青年,见他肌肤微黑剑眉星目,宽肩细腰猿臂长腿,显得极为彪悍精干,心中满意,便道:“韩去疾,这次的任务,你都了解了么?”

韩去疾是他和霍扬精心在西北军中挑选出来的精锐,有勇有谋,又有语言天分,连处州方言都学会了,正适合这次的任务。

青年当即答了声“是”。

赵舒声如金石撞击,悦耳却带着冷意:“你的属下若是骚扰百姓,滥杀无辜,当以军法治罪。”

韩去疾当即沉声道:“属下知道了,请王爷放心。”

穆青和韩去疾退下后,阿寿上前道:“王爷,文书都整理好了。”

赵舒闭上眼睛:“需要记档的带回京城,其余全都烧掉。明日一早出发回京。”

不知道素梨这会儿在做什么......

反正她肯定不会伤春悲秋,即使想念他,心里难受,也会自己想办法排遣的。

他好想素梨和逍遥小崽子啊!

阿寿答了声“是”,自去安排。

雨滴打在窗外的梧桐叶上噼啪作响,更增添了几分清寂。

素梨抱着靠枕,心里想着赵舒。

她前生今世都未曾渡过长江去过南方,不知道杭州那边的气候,却也曾听说过江南多雨,空气湿漉漉的。

这样的气候,其实是适合赵舒的吧?

将来若是得了机会,她一定要亲自去看看......

这时候拔步床那边传来吧嗒吧嗒的裹奶声,不知道是逍遥还是二白在梦里吃奶。

素梨当下起身,穿上软底绣鞋轻手轻脚走了过去。

碧纱厨内,解颐和胡奶娘正对着玉色罩纱灯在做针线,床上二白和逍遥舅甥俩盖着大红锦被睡得正香。

见素梨过来,解颐和胡奶娘忙放下针线就要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