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怡清肝胆俱裂,再也不敢起半点报仇的心思。只盼着陆小暑能够忘记前嫌,大家从此当路人甲乙。

415.第415章 东宫的女人

当夜,一乘小轿将王宜慧抬进了太子东宫,封为侧妃。

此事一出,众人哗然,大感意外。

更多的人是大惑不解。那王家已经有个嫡女是太子妃了,怎么还要送一名嫡女到太子身边当侧妃呢?倒也舍得下血本!

有的鄙视王家为求富贵权势恬不知耻,有的却想是不是太子妃这些年无所出的缘故?

陆小暑得知后冷冷一笑,这下子,总算清净了吧?她们姐妹俩好好的斗去,也省得闲着没事便来找她的麻烦!

这事儿在宫里也闹得沸沸扬扬,皇帝和皇后也甚感不解。

众嫔妃们见了太子妃,好奇之下难免相问几句。宫女太监们不敢问,那神情眼神却将这意思展露无遗。

这令太子妃十分难堪,大感尴尬。不由深恨王宜慧,变着法儿的折腾她。

太子为了气太子妃,她进宫之后有意对她更好,各种赏赐不断,还连着几个晚上都歇在她那里。

王宜慧心中便有了几分得意,仗着有太子撑腰,并不肯忍气吞声接受姐姐的摆布,姐妹俩斗法,整个东宫斗得乌烟瘴气。甚至还传到了皇帝皇后那里。

皇帝大感恼怒,向皇后不悦道:“那军饷贪墨案太子查得很好,朕很满意。这才夸了他几天,他就骄傲自满起来了!你看看他做的这叫什么事!还有那太子妃也是,连自己的亲妹子都不能容,将来怎么母仪天下!”

皇后忙请罪辩解,“皇上恕罪,也许太子查那案子太累了,这才——皇上,这不过是小小的家事,臣妾相信太子自己会解决掉的!若是连这点子本事都没有,他这个太子也不用当了!至于太子妃,唉,她如今年纪也不小了,也该学着懂事了,若再这么不能容人,本宫都不饶她!”

皇后在祥庆帝面前说了无数好话,帮着太子两口子求情,祥庆帝这才作罢。

回坤宁宫之后,皇后立刻传召了太子妃来,训斥了一番,又当场赏了坤宁宫两名年轻美貌的宫女给太子,命她带回去。

太子妃顿时就惊呆了,忍不住哭着同皇后拌了几句嘴。皇后大怒,将她训斥了一番命人赶了出去,直接指派晴姑姑将两名宫女送到了东宫交给太子。

太子大喜谢恩,将太子妃气得倒仰。

有一便有二,更何况还有皇后的支持。太子早就想杀杀太子妃的气焰,这回还不放开了手脚去做,索性又纳了两名亲信大臣家中的女儿封为侧妃。

而那失踪了几日的莲珠也冒了出来,向太子哭诉那日自己莫名其妙的被人掳走,后来又莫名其妙的被人给放了,她回到凝芳阁,那里早已是一片灰烬,好不容易才见到太子……

太子细细问了她被掳后的情形,并无什么破绽,加上他与莲珠相好时日甚久,对善解人意、会服侍人的莲珠十分喜欢,安慰了她一番,索性带回了东宫。

至于王宜慧为何会出现在凝芳阁,他根本没有叫人去查。无论这么做的人是谁,无论出于什么目的,王宜慧的身份他是清清楚楚的,况且如今牢牢的掌控在他的手中,他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他相信不管对方有什么目的,他都能应付的来!

莲珠自然是喜出望外,欢欢喜喜的随着太子回了东宫。

莲珠生得美貌,又会伺候人,而且她才是凝芳阁的主人。

事情就是因凝芳阁而起,太子妃见了她气得够呛,将今日所有的一切都迁怒怪罪在她的身上,暂时丢开东宫里其他的小妖精们,变着法儿折腾莲珠,怪她不知羞耻勾引太子。

莲珠是个泼辣性子,受了太子妃的摆布不敢当面反抗,却暗暗命人满京城的去宣扬,将太子妃的“美名”扬了出去。京城中一时传得沸沸扬扬,无人不叹。

皇后心念一动,便如此这般叮嘱了晴姑姑一番,吩咐晴姑姑速速去办。

于是,京城中又起了另一股谣言,却是替那莲珠鸣冤不平。

说太子爷查贪墨案到了后期的时候,遇上了两难困境,无以推进,心中苦闷忧愁非凡。正在这个时候太子爷便结识了温柔美丽、善解人意的民间女子莲珠姑娘。

幸有这位莲珠姑娘陪伴左右,软语温存,令太子得以稍稍安稳休息片刻,这才有精力想法子查案。不想那太子妃竟如此心狠手辣,那莲珠姑娘进宫之后,她便变着法儿的折腾人……

这番流言出来之后,四皇子很快便听出了其中的端倪,精神一振,立刻派人火上浇油、煽风点火。

渐渐的,关于东宫的各种流言越来越多,凝芳阁、太子妃大闹、太子妃胞妹入宫真相……

一连串的变故一时将东宫推上了风口浪尖,太子狼狈不堪又气得无可奈何。

毕竟几乎全京城的人都在议论纷纷,他想要禁止也禁止不住。

若单单只是老百姓茶余饭后、街头巷尾的流言,他高高在上的太子爷也未必当一回事儿。

但是,却有人因此而质疑他的能力,说什么家事一塌糊涂,连自个的后院都管不住,被一个女人便搅合的一团糟,这样的储君,将来该如何治理天下……

这话太子就不能不重视了,他才刚刚焦头烂额的彻查了军饷贪墨案,父皇的夸奖还在耳边,这才得意了几天功夫,声望直降低谷,叫他怎么受的了?

新账旧账、长久以来积累在心中的不满一下子爆发起来,太子将太子妃狠狠的教训了一顿,还让岳母过来管教女儿,扬言要把管理东宫的权力交给王宜慧。

太子妃气得倒仰,这时候她才发现,原来只要太子不愿意,她根本半点也奈何不了他!向娘家哭诉,王夫人反倒责怪她不懂事,是她自己任性骄横才到了今天的地步,反倒劝说她今后要温柔贤惠大度一些!

太子妃这几年顺风顺水、顺心顺意,何时受过这种憋屈气?气急败坏之下口不择言,将母亲也惹怒了。

王夫人不悦而去,王家从此对她保持沉默。

横竖如今王宜慧得宠,东宫的权力从一个女儿手上转移到另一个女儿手上对王家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同。

而且还能借此令太子满意,又可让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大女儿得到教训,何乐而不为?

太子妃这才真正的急了。

她急,小连子等人也急。

一朝天子一朝臣,若换了个人当家,他们的威风日子也就到头了。

小连子便苦口婆心的从旁劝阻。

太子妃经过这两天的沉淀,也渐渐的冷静了下来。从前仗着娘家,她知道太子是不会对她怎样的。可是现在不一样了,东宫里并不是只有自己一个王家嫡女。

“眼下最要紧的是,娘娘您得找一个替死鬼,将一切责任推出去,总不能——让娘娘您背着错误吧……”

小连子的话令太子妃深以为然。她是太子妃,是不会犯错了,就算她做错了,那也是一时不察误听信了旁人的谗言。

“这个替死鬼得有点分量才行,不然,别说旁人不信,也,也显得娘娘太……奴才斗胆,也显得娘娘太无知啊!”

不错,随随便便什么人的话都听,不是无知是什么?太子妃非但没有责怪小连子言语无礼,反倒暗暗点头认为他说的有道理。

只是这样一来,这个人就不好找了。因为从奴才们中间找就不太合适了。

却不知小连子正是生怕被她推出去顶罪,故而这么说的。

不经意的,陆怡清的身影在她的脑子里闪过,太子妃眼睛一亮,喃喃道:“倒是有个人合适,只是——”

小连子看她的神情,便知道她也想到了,便陪笑道:“娘娘说的可是……陆大少夫人?”

太子妃烦恼的扶了扶额:“她毕竟是本宫的救命恩人,这要是把她推出去了,别说本宫心里头不忍,这落在旁人眼中,本宫岂不成了那忘恩负义之人?不行不行,她不行!”

“娘娘您真是重情重义,都这时候了还为陆大少夫人着想,”小连子叹息的赞了太子妃两句,又道:“可是,除了陆大少夫人,也没有其他更合适的人选了啊!”

太子妃不语,不由暗自后悔这些年自己自视甚高,没有跟别的夫人小姐们结交过——也是怕有人借机接近太子。到了用人的时候,一个也找不出来!

小连子便又说道:“其实吧,要奴才说,娘娘您对陆大少夫人已经够好的了。此一时彼一时,总不能她救过您一次、无论她做错了什么您都得为她着想吧?您仔细想想,若不是她,也没这么多的事儿!”

太子妃心中一动,的确,如果不是陆怡清在她面前进言,她根本就不会知道这事儿,自然也就没有今天的麻烦了。

跟眼下的鸡飞狗跳、腹背受敌、万事不顺利比起来,太子妃突然觉得从前真是太幸福了!

如果现在可以选择,她宁愿永远也不要知道太子养外室的事情,那什么莲珠,只要太子愿意,就偷偷摸摸的在外边养一辈子她也绝不多说半个字。就算知道了也会当做不知道!

可惜,一切都不能回头了。

就因为这个,太子破罐子破摔,东宫里是一个接一个的女人入住,除了有名分的侧妃美人,还有不少宫女。

416.第416章 真相

太子妃想到这些,怨愤之情油然而生:如果不是那陆怡清多事,她怎么会落到这么惨的地步?如今人人都在笑话她……

果然是自己对她太好了吗?

“好,就按你说的办,”太子妃终于下定了决心,带着一种报复出气的痛快,说道:“这事儿,都是陆大少夫人挑唆的……”

“那是、那是!”小连子大大的松了口气,陪笑道:“娘娘您是多英明的人呐,这些年就从来没有办过错事儿!可自打您认识陆大少夫人以来,凭空生出多少事儿来啦?依奴才看,那女人就是个扫把星!谁沾谁倒霉!”

“哼!”太子妃冷笑,瞪着小连子道:“你倒是清楚明白,当初做什么去了?”

小连子脑袋一缩,忙陪笑着将话题转移了去。

太子妃便做出一副改过自新、痛心疾首的模样,分别向皇后和太子请罪,将所有的一切都推到了陆怡清的身上。表示自己是受了陆怡清的蛊惑才做出这些有失身份的冲动事儿,包括太子有外室、包括刁难昌平侯家的姑娘都是陆怡清告知与挑唆的!如今她已经后悔了、知错了,请皇后和太子原谅……

她到底是太子妃,太子也没想过太绝情,他的目的是叫她认清楚自己的身份。

如今目的已经达到,太子也就顺着台阶下了,教训了她几句,命她今后不许再跟陆怡清来往,这件事情也就算过去了。她仍旧当她的太子妃,仍旧掌管着东宫。

但有一点,她得好好的当好这个太子妃,容人是首要要求。若她不能做到……

眼下太子妃还有什么不答应的?尽管心中恨得咬牙,也只有打落牙齿和血吞了,连忙向太子做了一番保证。

倒是陆怡清那里,太子妃又道:“太子爷放心,臣妾今后不会再跟她来往,也不会再见她。可是她到底是臣妾的救命恩人,她虽然做错了许多事在后,这一点确是不能抹杀的。臣妾想,今后逢年过节,还是给她赏赐些礼物,以表心意,也是皇家不忘报恩的意思,太子以为如何?”

“你考虑的很是周全,就这么办吧!”太子点点头,又道:“瞧瞧,这不是挺好的。你办事还是很细致周到的,孤王一直以来都很放心,除非有的时候被嫉妒蒙住了眼睛才会糊涂!”

太子妃脸色一白,勉强陪笑:“太子爷说的是,臣妾知道了……”

皇后那边,倒没有什么表示,只是教导了她几句,让她今后做事多思虑思虑,别再犯这种错误。

又暗示她:如今东宫一下子进了这么多的女人,难免龙蛇混杂、口舌是非也会多起来,她这个太子妃别一下子矫枉过正,任由那些女人没规没距的胡闹,弄得东宫乌烟瘴气。还是得拿出太子妃的尊严和架势来,好好的管一管。

这话太子妃爱听,不由眼睛一亮,连连点头,顿时又多了几分活力和劲头。

太子妃恭声答应,不由大是感激皇后:母后到底是向着自己的。

李府很快就得到了消息,刘燕如获至宝,将陆怡清挑唆太子妃闹事、弄得东宫鸡飞狗跳的事情大肆宣扬,陆怡清气得要命,前往东宫求见太子妃却吃了闭门羹。

陆怡清一下子慌了神,她没有想到太子妃会来这么一招,令她辩无可辩。

还没等她想到什么好法子挽回,就被李大夫人叫了过去。

李大夫人本来就不喜欢她,借此机会更是将她重重的教训了一顿,禀了李老太太之后,便将她软禁。

李老太太虽然觉得自己看重的人到头来竟是这样的品性面子上有些过不去,但更多的却是恼怒,恼陆怡清不争气连带她也颜面大失。

且东宫都这么说了,李家不做点表示也不行,便点头同意。

刘燕高兴坏了,走路都带着风。便又在李大夫人面前进言,说陆怡清本来就是个上不得台盘的侍妾,定是花言巧语迷惑了太子妃,太子妃才会为她撑腰暗示李家抬了平妻。如今连太子妃都幡然醒悟了,李家又还有什么理由执迷不悟呢?让这样的女人当大少爷的平妻,李府有何颜面?应该将她仍旧打回去当一个侍妾。那都是看在陆府的面上便宜她了!

李大夫人深以为然,便欲禀了李老太太这么办。

谁知这时候太子妃的赏赐却来了!

太子妃命人赏了陆怡清两端波斯进贡的织金葡萄纹锦、一对八宝如意嵌珠累丝金钗、一对碧莹莹的翡翠镯子。虽然一句话也没有,却暗示了李家今后逢年过节还会再有礼物送来。

这一下子,李大夫人和刘燕面面相觑。

“罢了!横竖如今她剩下的就只有平妻这一个名头而已,翻不起什么风浪,且由着她吧!”李大夫人只得如此说道。

总不能让太子妃的脸上太难看。

刘燕却是巴不得太子妃脸上太难看些,心中暗道东宫里一堆乱七八糟的事情还不够她消遣打发吗?却还要伸手这样长管别人府上的事儿!

却也只能在心里头想想罢了,只得听从李大夫人的安排。

软禁中的陆怡清,看到这些送来的礼物,绝望不安的心稍稍安定了下来。有了太子妃的表示,料想她的日子不会太难过。

眼下别无他法,唯有偃旗息鼓以待东山再起了!

她不由暗暗自嘲:果然任何人都是靠不住的,唯一可靠的只有自己……倘若能够有孕生下个男孩,不知道是不是能够靠得住……

跟皇后、太子妃关注的不同,祥庆帝敏锐的从中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

太子不早不晚,偏偏在彻查军饷贪墨案的时候闹出这样的新闻,这是偶然,还是另有原因?

有流言说他在查案后期一度陷入两难,焦头烂额,左右不是,幸而得莲珠慰藉……

这两难,又是什么?

祥庆帝心中既然有了疑点,自然不会轻易放过。自打武功侯叛乱之后,对于屁股下的宝座,他更警惕上心了几分。

祥庆帝有心要查,又有人有心要让他查出来,几乎没费什么劲,他便查到了真相。而这件事也随着他的探查再也隐瞒不住,一下子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祥庆帝勃然大怒,偏偏还发作不得。

他没有想到其中竟有多达四十万两白银被户部左侍郎讨好他挪做他用,追根究底算起来,他才是这贪墨案中最大的“贪污犯”。

祥庆帝一时尴尬无比,恼极了太子。太子急急忙忙进宫欲要解释,都被他用别种借口给挡了回去。

他怎能不恼?太子既然查出了这事儿,为何不跟他明说?他一声不吭的从别处挪了银子替他填补上,对他也不说实话——若他做得天衣无缝,此事就此揭过,那么自然大家皆大欢喜,可是就偏偏出了纰漏!

这叫满朝文武、天下百姓怎么看他这个皇帝?他将军饷挪作他用,太子却千辛万苦填补窟窿!太子这是想干什么?显出他的无能而彰显他自己的本事好收买人心吗?

祥庆帝心中一动,甚至想到此事怎么可能这么轻易就被查了出来?没准是太子自导自演的好戏!

他为自己填补了窟窿而无人得知,心中定然不甘、不忿,大有锦衣夜行之感,于是就导了这么一出,令此事大白天下,而自己丢尽颜面……

亏得他还好意思假惺惺的想要进宫解释!

他若听了就怪了!当他糊涂透顶吗?他还没到这一地步!

祥庆帝当然不能任由这事儿如此了结,那岂不等于告诉全天下臣民自己是个昏君了?

特别是此事令边关军营内那些被克扣了的将士们心里怎么想?

于是,那奉承讨好的户部左侍郎被下狱判了死罪,皇帝下了言辞恳切的罪己诏,表示此事虽是那户部左侍郎私自做的决定,但毕竟是自己受了那几十万两银子的好处。跟着又下旨犒赏北疆将士,连续三年将所有人的军饷提高三成以示安慰!

至于太子,也挨了一通训斥。责怪他既然查出了此事非但没有上报反而暗暗隐瞒,令自己一无所知,一错再错!自作主张,不忠君父,着实可恶!

责令太子即日起交出一切权力,暂停参与朝政,先闭门读书思过。

什么时候明白了何为忠君再说。

太子急得要发疯,在宫门外跪了一天一夜都没能见到祥庆帝的面。

祥庆帝见他如此更恼,命人暗示他:若他不想再当这个太子了,就继续跪、继续挤兑他这个父皇的颜面……

太子闻言吓了一跳,哪儿还敢再退?老老实实的谢恩回东宫闭门读书。

他到底不安,便让太子妃进宫找母后,请母后帮着向父皇求情。

太子妃也慌了,急急忙忙来到坤宁宫,按照太子叮嘱的向皇后一通哭诉,请求皇后做主。

皇后少不得安慰了她一番,命她回去转告太子,让太子听祥庆帝的话好好的闭门读书便是,这等时候,任何事情都不要再做。不然,再次惹恼了他的父皇,可就真的无力回天了。

太子妃听见皇后这么说,连忙点头,心中稍安。

可到底还有点不放心,忍不住低声问道:“母后,父皇他,不会因此而废了太子爷吧?这事儿太子爷也是两难啊,这种事他怎么好跟父皇启齿嘛,您可一定要跟父皇解释呀……”

417.第417章 问话

不等太子妃说完,便被皇后喝住了。

“你满嘴里胡说些什么!”皇后有些哭笑不得,皱眉道:“皇上不过要给太子一个教训,让他长长记性罢了,你说这话也不嫌晦气!”皇后瞪她一眼又冷笑道:“就算你这晦气话成了真,怎么,你还能跟太子爷和离不成?”

太子妃脸色一下子就白了,颤声道:“母后,不行,不行啊!太子爷一定不能被废的!母后,太子爷可是您的亲生儿子,您一定要帮他求情啊!”

“行了行了,这还用你说?”皇后皱眉,说道:“你瞧瞧你,一点儿动静就把你给吓成这样,也不嫌丢人!还不给本宫退下!等等,你在本宫面前胡说八道也就算了,若嫌太子还不够倒霉,你就在外头说去吧!”

太子妃顿时惶恐起来,脸色更白了几分,连道“不敢!”

皇后点点头“嗯”了一声,这才不耐的挥手命她退下。

太子妃犹自不放心,临走还忍不住道:“母后,您可一定记得替太子向父皇求求情啊!太子爷对父皇的忠心天地可鉴啊!”

“行了,本宫知道了!回去告诉太子,切勿轻举妄动,去吧!还有你,也给本宫消停些,东宫里这时候可不能再闹出什么乱子来了!”皇后有点无奈。

“臣妾知道了。”太子妃点点头,这才老老实实的退下。

“真是个饭桶!无用之极!”皇后拂袖,满脸的鄙夷说道。

晴姑姑为皇后换了热茶,将那镶了金边的御用青玉茶盏奉了上去,微笑道:“这不正是娘娘为太子挑选的好妻子嘛!”

皇后不觉也笑了起来,淡淡说道:“你说得没错,看来本宫的眼光真是不错!”

主仆二人相视笑了起来。

皇后用手中的茶碗盖子轻轻拂着茶水,饮了两口,不紧不慢道:“你干的不错,这一回,皇上可是真怒了。”

“为娘娘办事老奴自当用心,”晴姑姑笑道:“只是,娘娘为何不趁此机会再加一把火,把太子从储君的位置上拉下来?”

“哼!”皇后轻轻一哼,冷冷说道:“本宫帮那贱人养儿子这么多年也够了,按说也差不多该把他拉下去了!只不过,现在还不是最好的时机,本宫可不想便宜了老四!”

“四皇子?”晴姑姑微怔。

皇后瞧着她笑道:“难道你也认为老四无心那个位置,一心只想当个辅助明君的贤王?”

晴姑姑笑了笑没有说话,等于是默认了。

皇后冷笑道:“瞧着倒也像,只不过本宫始终认为,这宫里头出生的人,都是皇上的骨肉,怎么可能不想那一把椅子?无论他怎样想,本宫不关心,本宫只认这个理!只要有这种可能,本宫便不能放过。万一白白便宜了外人,本宫岂不是又要费一番大心思。”

晴姑姑不觉微微的有点心中发凉,勉强笑笑道:“娘娘你做事向来周全,倒是奴婢眼皮子浅了。”

皇后轻轻一叹,笑道:“本宫是做娘的,自然事事都要为自己的儿子打算!对了,他最近如何?都做了些什么事?你快给本宫说说!”

皇后的神情顿时温柔了几分,含笑问道。

晴姑姑便忙笑着同她细细说了起来。

乾清宫那边,也没消停。

祥庆帝传见了周释之,问起了他为太子筹措银子之事。言辞之间颇为怪罪,大有是他跟太子联合起来欺骗自己的意思。

周释之苦笑,伏地叩首,坦然道:“皇上,微臣只是一介臣下,太子爷有吩咐,微臣若能做到、又不违反大周律法的,微臣照做便是,至于其他的,微臣并不敢问、更不敢乱出主意。这事儿,太子既然连皇上都没有告知,又怎么会跟微臣说呢?何以谈得上欺骗皇上!微臣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啊!”

祥庆帝细细一想,脸色慢慢的缓和了下去。

周释之说的,也有道理。而且照他那样的说法,说明他算不得太子的“自己人”,这倒令自己放心不少。

“如此说来倒是朕冤枉你了!起来回话吧!”祥庆帝语气转和,又觉君颜难下,便又脸色一沉冷哼道:“可你身为大周的臣子、朕的臣子,无论太子说与不说,他找你要了这么多银子,你就不该跟朕回一声吗?嗯?”

“皇上息怒!”周释之忙道:“这……是微臣疏忽了!微臣偷懒,总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若有下次,微臣必定事无巨细均向皇上禀报。”

“下次?”祥庆帝冷笑:“你还想有下次!不过,”他冷冷睨他一眼:“这笔银子的数额可不算小,你既然不是太子的亲信,他怎么就敢跟你要银子?”

周释之一怔,便有些吞吞吐吐起来。

祥庆帝见状怒了,脸色一沉厉声喝道:“讲!”

“是、是!”周释之忙道:“微臣,微臣不敢隐瞒陛下。是微臣偶然得知太子爷缺银子,主动找上门去的……”

祥庆帝目光闪了闪,盯着他,示意继续。

周释之便显出很是羞愧的神情,小声的说道:“太子曾经提及过将王家的二小姐说给微臣为妻,这事儿不知皇上可有印象?”

王家的二小姐?如今倒是成了太子自己的侧妃了……

祥庆帝嘴角微微勾起一抹冷笑,点头道:“朕自然有印象,但是这事儿怎么又跟她牵扯上了?”

周释之便说道:“微臣不喜欢那王家二小姐,可太子妃步步紧逼,微臣深感吃力。正苦于无法彻底解决此事时,恰好得知了太子爷需要银子,所以,微臣便主动求见太子爷,表示愿意出这些银子,请太子爷帮微臣推却这桩婚事……”

“就为了推却这桩婚事?”祥庆帝有点儿愕然,更多是不信。

“是。”周释之点头:“微臣并不想跟王家结亲!”

祥庆帝心中一动,想起了那次太子在自己面前随口提起这亲事自己又那样说了的话,如此看来,靠山王这是忠心耿耿向着自己这个君主,故而才会如此……

祥庆帝想及此更是欣慰了几分,当即点点头,道:“原来如此!你倒是年少气盛,这么好的亲事也舍得拒绝了!你可知娶了太子妃娘家的胞妹,那可是前途无量啊!”

祥庆帝的语气中带着似有似无的讥讽之意。

周释之摇摇头,道:“皇上英明,已经洗刷了微臣一门的冤屈,微臣如今承爵为王,已有享受不尽的富贵,还要什么前途无量?又有什么前途比这个更好?既然如此,婚姻大事岂能儿戏,娶一个自己心仪的女子岂不更好……”

祥庆帝不由哈哈大笑起来,点头笑道:“你说得似乎也有那么几分道理!”

他心念一动本想问他是从何得知太子需要银子,转念一想这么大的案子、又查到了那个地步,太子也就骗骗深宫里的他罢了,真想完全捂得住那也不太可能!叫周释之得知了去,并不是什么难事!

有此可见这逆子有多可恶,旁人知道的事儿,他却偏偏要瞒着他,这叫知晓真相的臣下们怎么看他?他们不会认为他不知情,只怕还认定他装聋作哑呢!他这个君主的颜面往哪儿搁!

“罢了!这件事就这么算了!今后若再敢对朕有任何隐瞒,朕决不轻饶!”祥庆帝忽然有点心烦意乱起来,冷冷道:“这爵位朕能给出去,自然也能收回来!退下吧!”

周释之只得答应一声,躬身施礼退了出去。心中无不遗憾。

还差一句话,只要他还有说一句话的机会,就可以趁机求皇上成全他和陆小暑,可惜,就差了那么一点点……

这可真是注定的好事多磨!

周释之微微苦笑。

周宅中,陆小暑忍不住向周释之大吐苦水,事情愈演愈烈,发展到这个地步,令她有点儿接受不了了。

分明是一件普通的捉。奸事件,按照她的设想,结果就是太子不得不纳了王宜慧进东宫,让她姐妹两个好好的斗去,看还有没有那么多闲空来招惹自己!让那王宜慧这辈子都逃不开亲姐姐的压榨挤兑和怨恨!

她不是仗着她姐姐的势耀武扬威吗?就让她亲自尝尝她姐姐的怒火!那火坑里的滋味,她一辈子也休想逃脱。

可是陆小暑做梦也没有想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事情居然演变到了如今这个地步。

“我真是没想到,会搞成这样!”陆小暑有点沮丧,眼巴巴向周释之道:“早知道如此,就叫你帮我教训王宜慧得了!好不容易我自己出一次手,却弄得差点儿天下大乱……”

“你也别自责了,”周释之笑道:“管他天下乱不乱,只要咱们俩不乱就行了!这只能说太子爷时运不济,命中注定有此一劫,怪不得旁人!”

“就算是吧!”陆小暑觉得胸中仍旧鼓涨涨的汹涌着一种无以言喻的心情,忙向周释之道:“你可千万别漏了风声这件事是我引起的啊,要不然我可就惨了!东宫和他的追随者能饶了我才怪!”

418.第418章 你想要陆怡清死吗

“别担心,我的人做事很周全,不会留下什么把柄。”周释之笑道:“莲珠根本不知道是什么人掳走了她,王宜慧也不会知道自己莫名其妙怎么就出现在凝芳阁,所以没有人能查得出来。况且事到如今这已经不是重点了,重点是那军饷贪墨案的真相!”

“说得也是!”陆小暑一笑,顿时放了许多心。突然她心中一动,怔怔的望着前方,似乎有什么东西呼之欲出。

她下意识转头向周释之看去,周释之也正好扭头朝她看过来,两人四目相对,眸底闪烁,皆涌动着惊诧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