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江公子这一代,已是门庭凋零。

谁让这位公子,是个不成器的,连个秀才都考不上,指望他光宗耀祖是不可能了。

沐爷毫不在意他的吵嚷,将人丢进水里,一只手还不忘揪着他的头发,把他的头往水里按。

江少爷在水里直吐泡泡,连吓连淹,眼看着就要翻白眼,沐爷才好心的把他拉上来。

也不是完全拉上来,只让他的头离开水面,能呼吸而已。

沐爷脸上挂着邪佞的笑,“爷不喜欢重复,爷更讨厌装逼的人,爷再问你一遍,刚才你对那位姑娘说了什么,再给爷说一遍!”

第21章 惹了沐爷的后果

此时的江公子,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脸白的跟纸,三魂跑了两魂,剩下的一魂,也快要保不住了。

“我…我只说她是丑八怪,啊!啊!我的头!”江公子只能说实话,可就在他说完之后,眼前这位独眼大侠扯住他的手劲,你是要把他头发扯下来似的。

沐青箫发火的时候,连钟春都要拔腿逃走。

以前的沐青箫脾气马马虎虎,可自从发生了那件事,沐爷偶尔被惹怒之后,恐怖的叫人不敢直视。

“丑八怪是吗?”沐爷扯着他的头发,又往水里按,过一会,又拎上来,如此反复,江公子已经快不行了,出的气比进的气多,连反抗都没了力气。

几个轿夫,吓傻了,看着自家公子半活不活的样子,也不知道是上前求的好,还是转身逃走的好。

最后还是那个找船的小厮跑回来,远远的瞧见这一幕,愣是没敢上前,躲在一边看。

沐爷抬头看着驶来的船,像丢垃圾将手里的人,丢了出去,他还得追人去,没空在这里玩游戏。

等到沐爷牵着马,占了轿夫找来的船,驶离渡口时,几个下人才敢跑过去,将半死不活的少爷抱起来。

“少爷,您怎么样了,还能说话不?”

另一人担忧的说道:“别耽搁了,咱们赶紧把主子抬回去,兴许救的及时,还能捞回一条命来。”

“就这样带回去?”说这话的人犹豫了,主子好端端的出来,却弄的半死不活抬回去,让江老爷知道了,他们还能有活路?

“那你们说咋办?刚才那人你们也都瞧见了,咱几个还不够不人家塞牙缝的!”

“要不咱就说在渡口遭了强盗,反正公子也不认得袭击他的人,咱四个统一口径,回报老爷,来,你打我一拳!”

“我打你干啥?”旁边的一脸的懵逼。

“蠢货,做戏做全套!”

“哦哦,我懂了!”

于是这一天,路过渡口的人,都看见了诡异奇葩的一幕。

四个大老爷们,互扇耳光,互相打脸。

本来打的很规矩,可是不知怎的,打到最后,成了四个人的混战,连狠招都使上了。

其实也不难理解,四个人都在江府做事,时间久了彼此心里多多少少,都存着点不爽。

一点小火星,遇着易燃物,还不是分分钟就能燃爆的事。

于是,就有了后来的传说,桃花渡闹鬼,那个鬼,只有半张脸,另外的半张,是残缺的鬼脸。

只要是见了半张鬼脸的人,都会变的心智失常。

再到后来,太阳一落山,村民都不敢从桃花渡经过。

总结一句,谣言害死人。

巧儿乘着小船,到了对岸,自然不会知道后面发生的事。

眼看着天要黑,可她还想继续赶路,不想中途停下。

沐青箫一直不远不近的跟着她。

孙巧儿跟老乞丐的对话,沐爷并没有探听,所以并不清楚她究竟要去哪。

他也并不在意,反正跟着她就行。

他觉着很有意思,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小农女,竟然也有秘密。

巧儿一直走到后半夜,天色实在太暗,她不得不停下,扭头看着四周,安静的能听见自己的呼吸。

说不害怕,那是假的。

就在刚刚,她看见了黄泉村的石碑,也就是说,她已经摸到了通往黄泉村的小路。

巧儿并不知道,上了岸之后,这一路走来,有没有遇上岔路。

有些小路隐藏在茂密的草丛里,换个方向才能看到。

也就是说,如果她此时回头,也未必能找到回去的路。

既来之,则安之。

现在已不能再往前走,巧儿牵着马,找到一处避风的石头下,摸到一根树枝,将地面稍稍清理了下,扯了些干燥的树叶,铺在下面。

她不打算生火,在林子里生火,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只有一点火光,四周却是黑暗的,那样等于把自己暴露在旷野之中。

倒不如藏在黑暗中,将黑暗当成自己的保护色。

她不生火,沐青箫当然也不可能生火。

他半躺在一棵树桠上,仍旧离的不远不近。

此刻,他倒是有点佩服下面的小女人。

也不生火,一人一马,待在荒郊野外,听着寒风呼啸,身处的地方,更是令人谈之色变的黄泉村。

这种胆识,可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能有的。

看来他要重新认识一下,他的小娘子了。

巧儿整整一夜也没睡着,只在天快亮时,打了个盹。

清晨,她是被冻醒的,野外的清晨,冷的要命。

包里有带来的干粮,乘着天空蒙蒙亮,巧儿升起了火堆。

火石擦着火绒,是她从家里带来的棉花团子,浸了油,只要一点火星就能点着。

昨夜她特意将附近的碎木柴,扫到了石头底下,凌晨时分就不会被露水打湿,此时拿出来做燃料最好不过。

野外生火并不容易,到处都是潮湿的,好不容易点燃了火绒,还得小心的护着,否则一阵大风刮来,只剩一缕烟丝了。

巧儿的技巧并不熟稔,火石啪嗒啪嗒了十几下,才看见一点小火星。

她这边的动静,怎会不惊醒沐爷。

看她手法笨拙,沐爷急的手心痒痒,恨不得飞下去,夺过她手里的火石,点燃火堆,一手指着火堆,一手指着她,狠狠鄙视她一番。

还以为她真的变聪明了,没有的事,笨还是那样的笨。

在沐爷的抓心挠肝中,巧儿总算点燃了火绒,“呵,总算着了。”

她慢慢将细小的柴,放在火堆上,等着火苗渐渐变大,才敢放上粗大的树枝。

干粮是两个冷硬的包子,天气太冷,包子硬的像石头。

巧儿搬来一块石头,擦干净上面的灰尘,将石头摆在火堆边,靠近火堆,待会火烤热了石头,再把包子放上去,用石头的热量烘烤包子。

随后,巧儿又从包袱里掏出一个带把的小铜碗,这个也是从家里带出来的。

沐爷坐在树桠上,俩眼直直的看着树下的小女人,像变戏法似的,从那个小小的包袱里,不断的往外掏东西,她这是要野餐的节奏啊?

巧儿哪里知道沐爷此刻的郁闷想法,她将火堆拢了拢,便拿着铜壶,起身去找水,附近有水声,水源应该不会太远。

第22章

她一走,树上的沐爷悄无声息的跳下来。

沐爷蹲在火堆边,拿起两个冷包子,掏出包子馅,用树枝穿了,架在火上烤,空出一只手,又去翻巧儿的包袱。

乱七八糟的,还有不少的小玩意。

等到巧儿打水回来时,所有的东西,都还是原样放着,连包子搁的位置都没有挪动过。

巧儿也不是什么武林高手,自然不可能知道,她的包子只剩皮了。

铜碗在普通人家也是个稀罕物件,由此可以看出,孙家败落以前,小日子过的很不错。

巧儿倚着火堆,身子被烤暖暖的。

鞋子有点湿,反正四下也没人,她索性脱了鞋袜,光着一对嫩白的玉足,想让双脚更暖和一点。

铜碗里面装着水,被架在火堆上烤。

巧儿又把包子放在石头上,不一会,就能闻见香皮焦香的味道。

从昨儿就在赶路,她实在是饿的厉害。

捧着刚刚烤好的包子,大口的啃了起来、

咬了一口,没咬着馅。

她还觉着奇怪,看来这做肉包子的很抠门,包子馅做那么小,人品可不咋样。

又咬了一口,还是没馅。

再咬一口,包子只剩一点皮了。

巧儿很生气,没天良的老板,明明是馒头,却当成包子卖给了她。

沐青箫仰面躺在树桠上,即使不往下看,也能听到感觉到树下小女人满心的怨愤。

他忍的很辛苦,才没有笑出来。

傻傻的女人,不怎么可爱,就是傻。

过了一会,他还是没忍住,侧了个身,朝树下看去,却正好瞧见她露在外面的一对白玉似的脚丫。

古时的女人不露脚,那是有原因的。

常年不见阳光的一对玉足,比手跟脸的肤色还要白嫩。

可爱的脚趾,微微蜷缩着,小巧玲珑,惹人怜爱。

沐爷看着看着,忽然情不自禁的咽了口唾沫,四周的空气也忽然变的燥热起来。

底下的人,还不知情。

听着铜壶发出咕嘟的声音,知道水烧好了。

看着翻滚的水泡,她一时着急,用双手去端。

“嘶!好烫!”能不烫吗?那也可是铜壶。

沐青箫靠在树上,暗骂笨蛋,就不知道拿个东西裹着吗?

他越看越觉着,这女人笨的无可救药。

什么聪明,什么另眼相看,全是扯蛋,绝对是他看走眼了。

视线再挪到那一双玉足上,沐爷觉着牙根发痒,他想骂人。

他的媳妇,他娶回家的,他还没见过呢,这女人就敢在外面露足!

沐爷下意识的用内力探查四周,如果此时冒出来一两个不长眼的雄性,不管是人是兽,他都不会放过!

树底下的孙巧儿,只觉得四周一下静了很多,挺奇怪的。

吃饱喝足,踩熄了火堆,巧儿又骑上马背,继续往前赶。

此时天空已经放亮,她可以清楚的看见四周的景物。

通往黄泉村的道路,有很深的车轴印,应该是马车碾压出来,日积月累。

越往深处走,越是能看见随意散落的破旧棺材。

纸线撒的到处都是,还有未埋葬的尸骨,暴露在青草上。

巧儿紧紧握着缰绳,说不出是害怕还是心惊,又或者是一种内心深处的悲凉。

走了一段路,路上有瞪着凶残眼睛的野狗,它们三五成群,盯着巧儿跟她的马,但没敢靠近。

远远的,能看见几个土坯房顶,那里应该就是黄泉村。

到了村口,棺材就更多了。

有新的,也有旧的,还有没刻完的墓碑。

村口坐着一个老汉,巧儿注意到他坐在一个骨灰盒上,而他身边坐着一只老狗,那狗老的毛都掉完了,眼睛也瞎了一只。

见巧儿下了马走近,老狗用仅剩的一只眼睛,定定的看着她。

老汉身后的大树,是一棵干枯的老槐树,树上蹲着十几只黑乌鸦。

对着巧儿,‘啊啊’的叫个没完。

老汉似乎并不意外有人一大清早的来到这里,他很淡定的坐在那抽旱烟。

“来收尸的?”

巧儿牵着马,走到他跟前,也不想避讳什么,深吸一口气,颤抖着声音问道:“来收一年前,安氏族人的尸骨,还请老伯告知。”

老汉抽烟的动作停了,抬起满是褶皱的眼皮,过了好一会,他放下烟杆,在屁股下的骨灰盒上敲了敲,“哦!你说的是一年前那场灭族的安家?”

“正是…”巧儿有些激动,不过她尽力克制着。

老头又沉默了好一会,才悠悠的问道:“你是什么人?”

“我,我曾受过安家的恩惠,得知他们家遭了难,想替他们收尸,仅此而已,还请老伯成全,您只需告诉我,他们的尸骨扔在哪。”

这个理由,她在来的路上,就已经想好,可真的从嘴里说出来,十分艰难。

老头又抽了两口浓烟,“人都死了,收与不收,还有什么分别,你回去吧,以后别再来了,这里不是你该来的地方。”

“不行,我非收不可,您想要什么条件,我都可以答应,”巧儿拿出身上的钱袋子,她以为老汉是要钱,守在这里,与世隔绝,难道不是为了钱吗?

老汉看也没看她的银子,意味深长的看着她,“丫头,你真的想收?”

“是!”

“那我告诉你,安家的尸首,都被我扔到枯井里,那口井快填满,我正打算拉一车土,把井填了,你想找尸首,就得下到井里,自己去找!”

巧儿深吸一口气,什么也没说,拉着马转身。

老汉以为她是要离开,笑着摇摇头。

巧儿却没有走多远,她将马栓在枯树上,摘掉脸上的黑纱,又走了回来,“麻烦您告诉我是哪一口井,我认得他们的衣服,一年的时间,应该还可以辩认出一些。”

老汉愣了下,似乎没料到她真的要去找。

可当他看见巧儿脸的硬痂时,眼中的震惊已不是言语可描述。

“你,你!”老汉叹息着垂下头,“罢了罢了!唉!安家的尸首被我埋了,不过都埋在了一起,在那!”

老汉指着老槐树的后面,那里有个小土坡。

其实不是土坡,那是一个坟地。

因为一个坑,埋的尸首太多,就成了土坡。

巧儿失神的朝坟地走去,一年的时间,坟头上长满了杂草,也没有墓碑,就那么一个光秃秃的坟。

第23章 安家坟地

地上似乎有什么东西,她蹲下身,趴开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