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安帝听罢前因后果,看向宋岩:“宋大人的意思是——”

宋岩沉声道:“启禀陛下,臣以为西北战事刚刚平息,不如由内阁下谕,申斥韩晨光启衅,安抚女真部落,待大周国力增强,再做定夺。”

承安帝看向虞林。

虞林坦然道:“陛下,臣和殿下意见一致。”

阿沁喝了热茶,嘴唇烫得有些红,蹙眉正要说话,却被承安帝打断了。

承安帝先吩咐李鹤林:“李鹤林,给阿沁的茶怎么是烫的?!”

李鹤林忙跪下认错。

阿沁不耐烦地摆了摆手:“父皇,这不是重点——”

承安帝却道:“阿沁,你别喝太热的茶,对嗓子不好!”

阿沁:“…好!”

他把茶盏推到一边,然后缓缓道:“父皇,儿臣带来了两份存档的奏章,儿臣摘录了几段度给您听听吧!”

承安帝点了点头,给李鹤林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去给阿沁准备温度正好的茶。

阿沁从流风手中接过两份奏章,展开后看了看,读了起来,声音清冷:“父皇,这是许灵的奏章,‘辽镇边长二千余里,城寨一百二十所,三面邻敌。官军七万二千,月给米一石,折银二钱五分,马则冬春给料,月折银一钱八分,即岁稔不足支数日。戊午大饥,士马逃故者三分之二,饿莩枕籍’。”

读罢,阿沁抬眼看向承安帝,桃花眼幽深,带着一抹恨意:“这就是辽东总兵袁玉成治下的辽东卫!”

承安帝悚然而惊,却沉默不语——袁玉成是袁皇后的胞弟,是他的小舅子,他一直容忍着,没想到辽东糜烂至此…

阿沁又拿起另一封奏章:“父皇,这依旧是许灵的奏章,‘臣请朝廷振恤,实军伍,招流移,治甲仗,市战马,信赏罚。黜懦将,创平阳堡以通两河,移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战守具悉就经画…然此几项仅能治标不能治本,若想治本,须平女真,定辽东,建坚城’。”

承安帝垂目思索良久,这才缓缓道:“阿沁,十月十六过后,朝政悉交付与你,你来定夺吧,朕绝不干预。”

阿沁等的就是承安帝这句话,当即微笑道:“父皇,儿臣明白!”

见阿沁微笑,心情显见很好,承安帝当即道:“阿沁,选妃之事,是不是该提上日程了?”

正好虞林和宋岩都在,他们家中都有适龄女儿,此时当着他们的面提这件事简直是恰到好处。

虞林和宋岩闻言,果真都双目炯炯同,看向太子殿下。

阿沁一脸莫名其妙:“父皇,我还有那么多事情要做,哪有时间选妃?”

他想起往事,忙道:“再说了,父皇您承诺过的,儿臣的婚事由儿臣自己定夺!”

承安帝:“…”

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谁知道阿沁这小崽子居然如此不开窍,十八岁的人了,连个侍寝的女人都没有…

承安帝看了宋岩和虞林一声,见他们都热切地看向自己,知道这两位朝廷栋梁如今都寄希望在自己身上,只得硬着头皮道:“阿沁,阴阳和谐,此乃天道,人总是要成亲的,成亲了才能诞下后代啊!”

阿沁一本正经道:“父皇,儿臣询问过好几位名医,都说男子二十五岁左右诞下的后代更聪明更健康,而且据说男孩子的智商更随母亲,儿臣要慢慢寻找一位聪明理智生得也好看的女子,等儿臣二十五岁了再成亲生子。”

承安帝:“…”

他睨了阿沁一眼,心道:阿沁小崽子,你生父生母生你的时候,一个十七岁,一个十六岁,你为何如此聪明理智又好看?

啊,是不是被打脸了?

可是阿沁是他的心肝宝贝儿子,他不能当着大臣的面给阿沁没脸,只得面无表情忍着不说。

宋岩:“…”

殿下二十五岁才肯成亲,那还得七年,七年后我女儿都二十二岁了,还不一定会被选上!

虞林:“…”

他知道女儿虞秀明对殿下一片痴心,殿下的条件“聪明理智生得也好看”秀明全都符合,可是七年后秀明都二十四岁了!

虞林苦笑一声,起身道:“殿下的话有理有据,我等竟无言以对,无法反驳。”

阿沁看向虞林,桃花眼漾起笑意。

需要他做的事情那么多,为何非要情情爱爱腻腻歪歪?

第二天京城中就传出一个消息,袁皇后的嫡亲侄女袁兰心与国子监博士李兆焯长子订婚了,婚期就定在腊月。

第三天,宋岩的女儿宋艾也与江宁织造丁庄镇次子订婚。

听到这两个消息,虞林和夫人叫了虞秀明过来。

虞林把在嵩山别院太子殿下关于亲事的那些话原封不动地告诉了虞秀明。

听到最后,虞秀明含着泪跪了下来:“父亲,母亲,女儿宁缺毋滥,宁愿等候。”

虞林看向夫人,夫妻两人齐齐叹了口气。

待虞秀明退下,虞夫人凝视着丈夫,道:“夫君,世上男儿虽多,可是秀明都看不上,既如此,就由她去吧,何必逼她嫁给一个她不喜欢也看不上的人。”

虞林一向与夫人恩爱,听了夫人的话,点了点头,道:“这都是命,儿孙自有儿孙福…都依你吧!”

许灵的大军刚在京城郊外安营扎寨安顿下来,朝廷颁布旨意的人就赶来了。

许灵接旨去了,玉芝换回了女装,正要先回城去看儿子女儿及家人,却听到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

她的心跳不由有些快,下意识走了出去。

一出门,便看到阿沁抱着一个眼睛大大嘴巴小小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走了过来。

小姑娘年纪虽小,打扮得却华贵之极,双丫髻上各扣着一个赤金嵌红宝石玫瑰花,颈部戴着赤金镶嵌多宝璎珞圈,两个胖乎乎的脚腕上各用银带绑着一粒明珠…

玉芝看看阿沁,再看看阿沁抱着的小姑娘,眼睛顿时湿润了:“阿沁!宝珠!”

宝珠看了眼前这个明媚高挑的女子一眼,觉得她的脸有些黑,却很美丽,便看向阿沁:“哥哥,原来女子黑一些,也很好看呀!”

她见到的美女,都是又白又嫩的,没想到黑黑的也好看!

玉芝:“…”

宝珠会说话了?还说得这么流利?!

阿沁看着肌肤变黑了的娘亲,打心眼里觉得先前娇弱的娘亲美丽,如今健康明媚的母亲更美丽,便笑眯眯道:“宝珠,这就是咱们的娘亲啊!快叫娘!”

宝珠最听哥哥的,再加上娘的确也好看,便痛痛快快叫了声“娘”。

玉芝眼睛湿润了,上前要抱宝珠,却被宝珠推了一下。

宝珠反手抱住阿沁的颈部:“宝珠只要哥哥抱!”

玉芝:“…”

许灵屏退阿沁的随从,派人守在外面,也过来了,闻言便微微一笑,上前道:“宝珠,让爹爹抱吧!”

宝珠歪着脑袋,大眼睛忽闪忽闪打量着许灵。

许灵为了见女儿,特地打扮过的,头戴玉冠,一身藏青长袍,腰围玉带,愈发显得形容清俊身材高挑。

他看着女儿微笑,酒窝深深,小虎牙雪白,满满都是少年气。

宝珠盯着许灵看了一会儿,对阿沁说道:“哥哥,这个哥哥好看,可以让他抱宝珠么?”

阿沁哈哈笑了起来,道:“可以可以!他就是你爹爹!”

宝珠便对着许灵灿烂一笑,小酒窝与许灵如出一辙:“爹爹,抱抱!”

许灵美滋滋抱住了女儿软软的带着奶香的胖乎乎小身子,眼泪早落了下来——真幸福啊!

玉芝眼睁睁看着这一幕,正有些失落,阿沁走了过来,揽住了玉芝的肩膀:“娘,你还有我呢!”

玉芝见阿沁又长高了一些,也比先前健壮了一些,不由笑了起来,用力点了点头:“嗯,我还有阿沁呢!”

第166章 番外一

五年后。

三月。

又是一年春风浩荡时。

金明池行宫内满目姹紫嫣红, 粉红的桃花、深红的榆叶梅、紫色的紫荆花、雪白的梨花和水红的海棠花,把整个行宫变成了花的世界。

临水殿前碧波荡漾。太上皇端坐在锦凳上钓鱼,他的身旁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也学着他的模样端坐在那里钓鱼。

袁太后坐在竹编的软椅内,陪着这一老一小。

侍候的太监和宫女都静静肃立,生怕发出声音惊走了鱼。

太上皇又钓上了一条鱼,得意地放入了一边的木桶内, 看向一边端坐的小女孩:“宝珠, 你钓几条了?”

宝珠大眼睛里满是失望:“太上皇, 我怕是要输了!”

自从与太上皇开始打赌, 她一条还没钓到呢!

太上皇得意地瞟了袁皇后一眼,袁太后马上道:“还有一刻钟就够一个时辰了!”

宝珠听了后, 更加失望了,那种失望都要凝结成实体了:“唉,我怎么就钓不着鱼呢!”

太上皇正要安慰宝珠几句,却听到身后传来一阵熟悉的脚步声,接着就是阿沁的声音:“宝珠,这次和太上皇打赌, 你又要输了么?”

宝珠一听是哥哥的声音,忙跳了起来,飞快地跑了过去, 一把抱住了阿沁的腿假哭了起来:“皇帝哥哥呀, 我钓了快一个时辰的鱼了,却没有一条鱼上钩!”

见宝珠又表演假哭, 太上皇和袁太后都笑了起来——阿沁这孩子也是奇怪,既然认了许夫人做义妹,却又非要许夫人的女儿宝珠和儿子许映叫他哥哥!

阿沁最了解妹妹的本性,笑嘻嘻道:“哥哥来帮你!”

他先向太上皇和袁太后行了礼,这才拉着宝珠走了过去,在宝珠的锦凳上坐了下来。

宝珠狗腿得很,跑到阿沁背后,伸出小胖手给阿沁捶背,口中甜蜜的话不要钱地往外撂:“皇帝哥哥最好了,宝珠以后每隔三天给皇帝哥哥捶一次背——不,只要皇帝哥哥累了,宝珠就给哥哥捶背!”

阿沁心里比蜜还要甜,一边往鱼钩上挂鱼饵,一边向太上皇和袁太后炫耀:“看,宝珠多疼我!”他是打心眼里觉得宝珠疼他。

太上皇和袁太后相视一笑,心中俱道:阿沁聪明一世,偏偏就上宝珠的当!

宝珠眼珠子滴溜溜一转,当即又凑过去,撅着嘴在阿沁脸颊上亲了一下:“哥哥最好了!”

阿沁美滋滋道:“宝珠放心,哥哥这次一定帮你赢!”

一刻钟时间很快过去了。

宝珠蹲在自己的木桶前,看着空荡荡的木桶,再看看太上皇挤挤挨挨满是鱼的木桶,看向哥哥的视线满是幽怨。

阿沁俊脸微红,忙抱起宝珠安抚道:“好宝珠,哥哥给你烤鱼好不好?”他习惯了自己什么都会,没料到自己钓鱼的本事如此不济啊!

宝珠一听有烤鱼吃,当即跳了起来,大眼睛亮晶晶:“好啊!多放些孜然和辣椒面!”

太上皇忙道:“阿沁,我的不要辣椒面,太后的孜然和辣椒面都不要!”阿沁亲自烤鱼,这机会可是难得得很呀!

袁太后却笑着道:“再让人腌制些羊肉也一起烤吧!”

于是这天中午,一向风光如画幽静清雅的金明池行宫,飘起了烤鱼和烤羊肉特有的炙烤气味。

今日玉芝与虞秀明去了运河农庄。

四年前,她们两个拉了孙鹤入伙,在运边买了个农庄,雇佣了几百个长工开始种香稻米,如今生意越来越好,他们的香稻米不但在大周卖得很好,而且连辽国、西夏和高丽的贵族也派人来大周采购。

玉芝、虞秀明和孙鹤趁机扩大了农庄的规模,把生意做大,开始在大周各地开设兼卖香稻米的粮栈。

刚出农庄不远,玉芝和虞秀明的马车就被人拦了下来。

虞秀明正要开口询问,在前面赶车的许六福已经道:“夫人,虞姑娘,是丁二夫人!”

“原来是宋艾呀,”玉芝闻言笑了,“丁大人奉调入京,应该是全家都来京城了!”首辅宋岩之女宋艾自从嫁给江宁织造丁庄镇的次子丁聪,就一直住在江南,好几年没回京城了。

虞秀明也笑了起来:“听说她生了一对龙凤胎,真是好福气!”

这时候两个丫鬟簇拥着一个神采飞扬妆容精致的少妇走了过来,少妇左手牵着一个男孩子,右手牵着一个女孩子,这两个孩子都生的玉雪可爱——正是宋艾和她那一对龙凤胎。

宋艾笑盈盈吩咐儿女:“快来见过虞——姑姑…”

她抬眼看向虞秀明,杏眼里满是得意:“虞姐姐,我恍惚记得你还没嫁人…我让儿女叫你姑姑,没问题吧?”

虞秀明笑了:“没问题,我是没嫁人!”

宋艾正要继续讥笑虞秀明,这时候玉芝下了马车,微微一笑:“丁二夫人,好久不见了!”

一见玉芝,宋艾立时收敛了得意与张扬,忙屈膝见礼:“许夫人!”

大周高门权贵谁不知道,年轻的宁熙帝最疼爱义妹许夫人,简直是百依百顺,甚至把碧梧街潜邸也赏给了许夫人。

许夫人既有疼爱她的义兄宁熙帝,又有宠爱她的丈夫太尉许灵,是名副其实的天之骄女,在京城还没人敢招惹她。

即使贵为首辅之女,宋艾也不敢招惹许夫人。

送走宋艾,玉芝和虞秀明又回到了马车里。

玉芝看向虞秀明,柔声道:“秀明,你——”她说不下去了。

玉芝知道秀明一直在等阿沁,问题是阿沁虽然做了皇帝,却依旧不开窍,热爱处理政务,兴趣广泛,一天到晚忙得飞起。

即使闲下来,他宁可带弟弟妹妹玩老鹰捉小鸡游戏,或者和屠夫研究阉割公猪改善肉质,都不肯考虑选妃之事,也实在是够奇葩了!

虞秀明握住了玉芝的手,微微一笑:“我很开心,真的!”

她是真的开心,如今她不但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还赚了不少银子,而且还能够照顾父母,管教弟弟,最重要的是,因为与玉芝成了朋友,她能够隔三差五地见到陛下,这样的生活,真的很圆满了!

玉芝微笑道:“我家的阿映想你了,今晚在我家用饭吧,我亲自下厨!”阿沁今晚很有可能会送宝珠回去,到时候秀明就能见到阿沁了!

虞秀明一听许映想她了,当即就笑了起来:“我也好想阿映,他现在还胖么?”许映是许灵和玉芝的第二个孩子,今年四岁多了,是个特别调皮的男孩子,性格和长相都像玉芝。

玉芝若有撼焉:“阿映现在瘦了不少,他活动量太大了!”

想到阿映爬高上低的淘气样子,虞秀明不由笑了起来,当下答应了玉芝的邀请。

第167章 番外二

碧梧街许宅。

许灵牵着许映的手, 在院子里慢慢走着。

到了庭院里,许映挣脱开爹爹的手,跑了出去。

许灵正要追过去,谁知玉芝一行人走了进来,他和玉芝打了个招呼,才去追许映,却发现许映不见了, 心中不由咯噔了一下。

玉芝笑了起来, 指着前面的梨树道:“许灵, 你往上看!”

许灵抬头一看, 发现阿映居然已经爬到了梨树上,他当即走了过去, 一把把阿映揪了下来,顺手在阿映的胖屁股上拍了一下。

阿沁摸了摸屁股,眨了眨乌溜溜的大眼睛,没哭。

他觉得爹爹打得他有些疼,不过哭起来怪费事,索性不哭了。

玉芝和虞秀明不禁莞尔。

虞秀明低声道:“许夫人, 阿映还是不怎么说话么?”

玉芝点了点头,上前接过许映,柔声道:“阿映, 过一会儿哥哥就要带着姐姐回来了, 你开心吗?”

许映点了点头。

他喜欢皇帝哥哥,也喜欢姐姐, 只是不爱说。

虞秀明闻言心里一动,没有说话。

她想见一见陛下,为这十几年的暗恋做个最后了断。

傍晚时分,阿沁果真微服带着宝珠来到了碧梧街许宅。

他牵着宝珠的手进了春雨阁,兄妹俩穿着一式的玉白衣衫,生得有些像,又都是好相貌,如此走进来,很是赏心悦目。

春雨阁竹林边的亭子上挂着几盏水晶灯,亭子外的泥地上,许映正蹲在地上,拿了个小铲子挖竹笋,他的旁边围着两个人,正在指导他操作。

听到脚步声,这两个人扭头看了过来,晶莹的灯光之中,一个俊美高挑,正是阿宝;另一个温柔娇美,正是虞秀明。

见是宁熙帝,阿宝和虞秀明便齐齐见礼,满手泥的许映也站了起来,似模似样地见礼。

宝珠还是像幼时一样喜欢美男子,一见阿宝,便眉开眼笑奔了过去:“舅舅!”

她已经好久没有见过舅舅了!

阿宝一弯腰抱起了宝珠,笑着道:“宝珠,你终于回来了,我给你带了好几样礼物,等一会儿你去看看吧!”

今年二月辽国太后寿辰,朝廷派遣陈殊作为使者前往辽国贺寿,他一去半年时间,刚刚回到京城,觐见过宁熙帝,交接罢公事,又去西流湖村看了父母,然后便来到了碧梧街姐姐家,来看宝珠和阿映这对宝贝。

宝珠当即从阿宝身上滑了下来,伸手抓住阿宝的手指:“舅舅,宝珠现在就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