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当时张武等人上门邀约消遣是偶然,瑾瑜误会了消遣之意,随口成诗不可能舞弊。

看到瑾瑜出来,李言卿和陈君然迎过去。

“全哥,恭喜恭喜,听到全哥的名字,我还以为自己听错了,没想到全哥有大能之才。”

瑾瑜忙摆手,“哪里哪里,我不过是走了狗屎运,不敢称大能。”

李言卿道:“学院告示栏贴有你的策论文章,杨天寻老师标了出彩之处,供全院学生鉴赏学习,能写出那等文章,说狗屎运太谦虚了。”

“…”

瑾瑜心里汗颜,那杨老师真是一言难尽,怎么能做这样的事?这让他以后行走在学院里多尴尬?

他那篇文章,说白了就是围绕贪字展开的议论文,全是理论,他对黎国的国情都基于简史所作的猜测,根本算不上了解。

侥幸拔得头筹也就罢了,还未入学就成了学院名人可还行?

李言卿听瑾瑜提起冬青还住在客店,便道:“冬青是要一直陪你念书么?”

瑾瑜点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冬青确实要一直在县城陪着我。”

李言卿沉吟片刻,“一直住在客店也不是事,既然常住,有没有考虑买一处宅院?”

瑾瑜赧然,“只怕要从长计议,你知道我的家境,实在是囊中羞涩,无法随心所欲。”

陈君然微微叹气,“不急,总会好的,不如我们抽空点些挑花刺绣,慢慢的凑些钱就能买上房子了。”

“挑花刺绣自然是要继续做的。”瑾瑜知道冬青有法子卖出去,有陈君然跟着点制,钱能翻倍。

李言卿却道:“我有钱,可以先借给你们,日后慢慢还我就是。”

他之前说看有机会结交李全,既然这李全能取得县案首,那现在,就是这个机会。

第55章 招揽

李言卿主动提出借钱给自己, 瑾瑜心下迅速做了计较,“此事我还得先回去问过冬青, 商量后再做定议。”

李言卿揶揄道:“怎么?你就这么怕媳妇儿?”

陈君然也一脸调笑看过来, 他同样觉得瑾瑜对冬青的态度十分不同寻常。

夫妻关系无外乎有两种, 一是妻子强势丈夫软弱,当家的就是妻子, 但都是关上门来的事, 在外面依然是男子为主。

二是妻子软弱的,那就省事得多,家里家外都是丈夫做主, 妻子只需生儿育女相夫教子。

但接触下来, 他算是看清楚瑾瑜夫妻俩的相处模式,那就是两人都能做主,而且瑾瑜不怕让别人知道一些事要冬青首肯。

见二人这般神色, 瑾瑜轻轻笑了一声,道:“谁说听话就是怕媳妇儿?媳妇儿软软绵绵,有什么好怕的?她是能吃了我还是能打过我?”

李言卿与陈君然愣住,瑾瑜笑容越发明显, “今天没课, 我先去与冬青商量,你们随意。”

说完大步离开,留下李言卿和陈君然面面相觑。

一个男子表现得像瑾瑜一样, 那不是怕媳妇是什么?不过瑾瑜说得有理, 冬青确实没什么好怕的, 模样水灵声音悦耳,还娇小绵软。

瑾瑜没有耽搁,直接去了冬青暂住的客店,将李言卿的提议说给她听。

冬青一拍板,“可以,接了这个人情,我之前在屏翠巷看中一座小院儿,主人开价一百两银出售,我讲了半天价降到八十两,可我们还是买不起。

“我本想着问问嫂子手里有没有,先借来一用,住客店住不起,花钱太多了,只是嫂子手里才二十两出头,把家里所有钱全加起来也只够买下房子,但我们还要吃饭还要运作,不能把银子全买了房子。”

“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你跟李言卿借六十两,买下院子后我们还剩下四十两银用来日常运作。”

她最开始拉拢陈君然的目的,除了让他帮忙点制挑花刺绣外,就是想与李员外交集,李员外可是举人老爷,没做官反而在明山镇做个闲员外,威望还是有的。

不过如今瑾瑜步伐太快,已经从明山镇走出来,不如结交李员外的儿子。

瑾瑜点头,“那行,明日我去学院就与他说,借了钱买一座属于自己的屋子,钱慢慢还就是,他也不差这几十两银子,只希望那小院儿还没被卖出去。”

之前冬青走访的时候才二月下旬,现在都三月中了,不知道那院子有没有被别人买走。

“应该还在,那院子虽然不算窄,但位置比较背,而且不是新房子,旁人来县城买房子,都是要买大宅院,不会买别人住过的。”

冬青想了想,“不行的话我一会儿去看看,没卖出去就跟主人打个招呼,让他给我们留着,过两天交钱。”

“行,我陪你去。”

冬青摇头,“不,你不用陪我去,你白日要跟先生学习,现在这个时间你做挑花刺绣吧,否则我们都要入不敷出了。”

“…行吧,那我就听话的待在这里作点画。”瑾瑜无奈,虽然冬青卖东西很有一套,但得他点出新花色,冬青才能复制然后拿去换成钱。

为了以后,现在就先对付一下再说。

冬青走出几步又折身道:“为了速度快一些,你可以点以前在明山镇点过的花色,那些花色在明山镇已经不算新鲜,但在县城还没出现过。”

瑾瑜一行在桌上铺开冬青穿了暗线的布料,一行应道:“好,我知道了,你去吧。”

冬青找上那座小院的主人,运气不算太差,果真还没有被卖出去。

与卖家打了招呼,第二日瑾瑜去书院给了李言卿答复,从李言卿手里拿到几张加起来有六十两面额的银票。

瑾瑜自来到这个世界就是山沟沟里的农夫,接触到的都是铜板和碎银,还是第一次见银票这么高端的东西。

翻来覆去看了看,这个应该是类似储存凭证的东西,而不是直接能当纸币使用,要拿去指定钱庄取钱。

看样子李言卿是把钱存在了城里的钱庄,身上拿太多银子确实很重还不安全。

瑾瑜仔细将银票收好,散学后去了李言卿说的那家钱庄。

钱庄处在城中偏西的街道上,地段还算繁荣,也不难找,瑾瑜顺着指引,不费事便来到钱庄门前。

一座红漆楼房,门上牌匾黑底镏金,浮雕“正德钱庄”,门前还有两个黑汉,看上去凶神恶煞生人勿近。

瑾瑜想这大约就是古代的银行,门前的黑汉便是保安,防止不法之徒捣乱。

抬脚跨进门去,将那数张银票递给柜台后面的伙计,说明来意。

柜台收了他递过去的银票,核实真伪后,道:“这是小数额,一两银子收三文。”

瑾瑜一时有点反应不及,愣了愣才道:“意思是我取六十两银子,要给你们交一百八十文钱?”

柜台伙计扒拉着算盘,“对,这样的话应付您嗯…五十九两八钱又二十文。”

“…我不兑换了。”瑾瑜伸手问伙计要回银票,准备直接用银票付给那家卖房子的。

虽然知道钱庄靠收手续费过活,但这银票机制也太坑了,决定以后有钱都不能存钱庄,自己收着。

那伙计虽略有不虞,幸而未表现在脸上,把银票尽数还给了瑾瑜。

瑾瑜收好银票,回客店跟冬青说了此事,冬青只觉得好笑。

“没多少钱还好,若是日后钱多了,全是现银,我们放在哪儿?让别人知道你在屋里藏了这么多银子还得了?”

瑾瑜叹气,“那等钱多了再说吧,也许日后家财万贯,我就不在意那点抽成了。”

冬青只是笑了笑,她们现在还没钱,不知道何年何月才会有钱需要存钱庄,现在操心这些确实为时过早。

瑾瑜依然留在客店点制挑花刺绣,冬青带上银票和二十两现银,去跟卖主换房契。

房子的原主人是一对夫妻,见冬青依言来交钱,满面笑容把钥匙与房契拿给冬青。

所幸这夫妻俩不是斤斤计较之辈,没有与冬青细算银票拿去换钱还要给钱庄抽成这事。

冬青带了房契回到客店,递在瑾瑜手里。

瑾瑜看着房契,十分感慨,“如今我们也是有房子的人了,虽然是借钱买的。”

没想到在这异世,他还能背上房贷。

冬青一边把装银子的盒子搬出来,一边道:“不过是六十两,半年就还清了,不急。

瑾瑜将房契递还给冬青,“我不急,只是有些感慨罢了,我们这就算是在县城安家了。”

“嗯,算是,虽然不是几进几出的大宅子,但我们有房子了,我会尽快从客店搬出去。”

冬青将房契与钥匙一起,锁在了装银两的木盒里。

这盒子里不止有银子,还有他们的房契和瑾瑜的功名文书。

冬青寻思着改天搬进新房子里,把这些东西分开来放,免得丢了盒子就全都丢了。

瑾瑜放下手里的竹签,换另外一根,“你打算什么时候住进去?刚买下的屋子里面还什么都没有,怎么住人?”

冬青思索片刻,道:“那屋子有六间耳房,一间堂屋一间灶屋,里面就一套破桌椅,不过锁是新的,我这两天抽空去打扫一下,然后买个席子一套被褥,我就从客店搬进去。”

“还是买个床吧,睡地上对身体不好。”

说着,瑾瑜笑了几声,“买个结实的,我不住学院里了,我回咱家住。”

冬青白了瑾瑜一眼,“那就听你的。”

顿了顿又道:“不如这样,通知爹娘和嫂子,让他们搬进来,把锅碗瓢盆搬着来,咱就可以省很多钱了。”

瑾瑜道:“倒也不是不行,但家里前些天正忙着种苞米,家里还有猪和鸡,乌七八糟的事只怕一时半会儿处理不好。”

“先带信回去,说咱买了屋子,让她们一件一件处理着,处理完就搬进来,要是方便,我想把三狼先带进来,现在咱们有自己的院子,也不怕三狼妨碍到别人。”

“行,我明日去找陈君然问问,他都是怎么给家里带信的。”

“好。”冬青说着又想起一茬,“对了,你在书院如何?同窗可还好处?先生严厉么?学业怎么样?”

瑾瑜点完一幅绣品,放下手里的东西,坐到冬青身侧,臂弯轻揽腰肢,道:“挺好的,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杨老师手底下都是数一数二的人才,看不上我实属正常,至于先生严厉不严厉,不是有句话叫严师出高徒么?学业的话,老师只是让我读,让我不理解的就去找他。”

瑾瑜的那些同窗,都是文采不俗的人,面上虽然对他很客气,但他能感觉到那些人的高傲与疏离。

他也不在意,不就是各学各的,日后若有幸在官场上遇见,也至多是点头交。

对于书院的教学方法,瑾瑜觉得还不错,只是少许地方难以苟同。

县学里的学生都是考进来的秀才,教学模式便不是私塾那般先生将书本内容逐一讲解,而是让学生自学,不懂的再各自去请教老师。

县学老师做的事,就是为前来请教的学生解惑,时不时聚在一起讲上一些国情,出个题让学生做,无论做得出做不出,都可去找老师讨教。

这个完全是看个人的自律能力,很多人不够自律,多少年依然只是个生员。

学院每年都组织一次生员大考,由老师阅卷分等,头等有奖,三等以下受罚杖责。

这种机制瑾瑜觉得还不错,好处就是优胜劣汰,能看一个人的综合素质。

在这种环境下,凡是有点上进心都会奋进,没有上进心或者难以更进一步的淘汰。

瑾瑜难以苟同的,是书院里的生员都一天到晚读书。

不是说读书不好,而是读的就是那几本书。

因为科举题目都是从四书五经里出,那些人便一直在读四书五经,一遍又一遍。

甚至以读烂了几本书为荣。

瑾瑜不理解,就算人有忘性,第一遍认真读过后,不时拿出来温习也就够了,为何要一遍又一遍的读?

不过看旁人这么卖力,瑾瑜也不能懈怠,就跟着一起读起了书,不过不是呜哩哇啦读天书。

他第一遍读四书五经,因为时间赶,读得不算细,只是强迫自己背下来。

如今这个氛围,倒是可以再来细细的读一遍,以便融会贯通。

除此之外,书院还开设算科,发了一本全是题目的书,算科老师逐一讲解上面的题目。

瑾瑜拿到手里看了看,就是加减乘除各种运算,最难不过跟小学应用题差不多,他就没有跟过去学,而是小半天时间把题解了个差不多。

冬青听瑾瑜说着学院里的事,伸手抚上箍在腰间的那双臂弯,“听上去还算顺利,你要好好学,可不能让旁人给比下去!”

“那是自然,不求得第一,但绝对不垫底。”

冬青问道:“今年恰好是科举三年之限,你要试么?或是潜心学习,待再过三年?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都奉陪。”

瑾瑜沉吟一瞬,道:“我今年就要去考,时不待人,不想再等三年,不管能不能成,成的话明年我就去参加春闱,不成就多分经验,怎么看都不亏。”

“嗯,既然如此,你可得更加努力才是,争取一试就中,以免再而衰三而竭。”

冬青也是如此想法,心里还盘算着自己打算的事要拉快些进程,否则都快要赶不上瑾瑜的步伐了。

瑾瑜将下巴杵在冬青肩上,轻声道:“我知道了我的娘子,不如我们来做点快活事情,暂时别去想那些破事。”

说着,臂弯用劲,冬青就被压倒在床上,毫无反抗之力。

瑾瑜一夜快活,次日都神清气爽,去找了陈君然,准备往家里带信。

陈君然没有推脱,带瑾瑜寻了时常往返于县城和明山镇的老包。

老包经常往城里带些山珍野味,投机倒把赚点钱,也时不时的帮忙捎个信。

每次陈君然要带信回去,都是把信放到老包进城必去的那家杂货铺,老包进城就顺便带回去。

陈君然往家里带信是真带信,因为村长识字,瑾瑜自己也了写信,免得口述不能精确表达他的意思,寻思家里人可以找村长帮忙看。

来到那家杂货铺,竟恰逢老包进城。

老包看到陈君然,立刻笑着打招呼,“陈小子,今天也有信要往回带吗?”

说完看清陈君然身后的瑾瑜,老包又道:“哎哟李小哥,你也进城啊?”

陈君然把瑾瑜让上前,对老包道:“不是,今日就是全哥要带信回去,他在县学念书,嫂子在城里做买卖,不方便回去。”

“念书???”老包掏了掏耳朵,他是耳屎糊厚了还是怎么的?

前年第一次见瑾瑜的时候,瑾瑜还跟媳妇儿向他兜售野物,后来这两口子卖起了新奇的挑花刺绣,怎么着今年就一个在县学念书一个在县城做起了买卖?

陈君然跟老包说了事情缘由,老包啧啧称奇,直道瑾瑜不得了,短短的时间里,竟然能考上秀才。

瑾瑜谦虚一番,把信递给老包,再递上十枚铜板,说明了要送去给南巷点心摊上的翠枝。

而后回去与冬青置办床铺和简单的锅具,好暂时住进自己的房子里睡觉做吃,不用额外支付住宿和伙食。

冬青已经把要住的那间耳房和堂屋灶房打扫干净。

两人去找了个木匠,从木匠做好的床里,挑一张结实的搬进东面耳房。

把木板放在床架子上,再买了草席和被褥,不多时铺成一张舒适的床铺。

“看样子我今晚就能睡上自己的屋子和床了。”

瑾瑜摇头笑道:“不,是我俩就能睡上我们自己的床了。”

冬青笑骂,“没脸没皮!”

在木匠那顺便买了蒸锅,冬青决定先用蒸锅对付一下,左右就她一个人吃饭,瑾瑜的膳食在学院里解决。

瑾瑜白日去学院念书,下午散学便回到两人的小院子里,将那张斑驳的桌子擦干净,放在院子里点制挑花刺绣。

晚上瑾瑜点出新花色,瑾瑜去念书时,冬青就穿暗线和复制那些花色,待制作好色板凑成完整一套,便拿去街上出售。

到了三月底,李林来县学找瑾瑜,让瑾瑜带他去见冬青。

瑾瑜虽然心里不乐意李林来找冬青,但他还记着三月初时,是冬青让李林来找她的。

于是把李林带回了家里。

李林进到院子里,嘴上哇哇乱叫,“哇!你们居然在县城买了房子!这是买的吧?”

冬青正坐在瘸腿的凳子上穿暗线,听到声音抬起头来,笑意满面。

“你这是要去参加府试了么?”

每年二月开始县试,三月初县试毕,四月中举行府试,现在三月底,李林也该赶往湘廊应试了。

提起考试李林就唉声叹气,“对啊,不知道能不能弄个童生回去。”

院试三年两考,分岁试科试,刚好与乡试叉开,今年恰逢乡试,所以考完府试要明年才能参加院试。

这倒让李林松了口气,能拖一年算一年。

瑾瑜和冬青都已经习惯李林的性子,冬青笑了笑,问道:“那你想好要不要入伙了吗?”

“入!”李林斩钉截铁,“我家在青山镇镇上开了个布庄,虽然家境还行,但算不得什么,父母总让我去考科举,但我读书实在没天分,有钱赚就行,什么伙我都入。”

听两人的对话,瑾瑜还云里雾里,“入什么伙?”

冬青放下手里的底布,道:“林哥不是说他字画好看么?我邀他入伙点制花色,瑾郎你先教他点画,看能不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