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锦昭斥道,“哼,年纪不大,心眼忒多。老太太和张太太是慈善人,听信了你的信口雌黄,我可不相信。怎么可能你爹爹战死了朝庭不发抚恤金?”他又从钱满霞挎着的大篮子里拎出一把花来说,“这是霞草,却偏偏要说什么满天星,你们明明就是在撒谎骗钱财嘛。还有,你们后面的妇人跟你们是一伙的,却装作不认识一样。”

钱满霞本来极害怕这些有钱人家的少爷,看到侄女跟他顶撞还使眼色让她别得罪他们。可这人竟说自己侄女撒谎骗钱财也顾不得害怕了,气愤地说道,“绣儿没撒谎,我哥哥是在一次大仗中战死的。因为没找到尸首,就说他失踪了,没有人也没有钱。”她话没说完已经泪流满面,又指着满天星说,“绣儿没撒谎,她一直跟人说这是霞草,我们山里有很多,它的别名叫满天星。我娘怕我们出事一直跟在我们后面,我们从来没说过不认识她…”

钱亦绣见这熊孩子把小姑姑气哭了,气得小心肝呯呯狂跳,也哭了起来。

她没像一般小女娃那样嚎啕大哭,也不像小姑姑那样默默流泪,而是像足了她的白莲花小娘亲。大大的杏眼里涌上一包泪水,泪水在直眼眶里打晃。她没有哭出声,而是吸了吸小红鼻头抽抽噎噎起来。拉着钱满霞的衣襟如诉如泣道,“小姑姑,我要爹爹…打仗回来的叔叔说爹爹作战勇猛,还当了骑尉,可他咋没回来呢?你们说他战死了,可大头哥哥的爹爹战死了还有钱拿,咱们家咋没钱呢?爹爹不回家,家里也没人干力气活,还时常被欺负。爷爷病重,大半时间躺在床上,还要给他买药治病…咱家只有两亩坡地,奶奶天天忙碌也挣不了多少钱。绣儿长这么大,从来不知道肚子饱是什么滋味…”

说到这里,眼泪慢慢滚落下来。

又转过脸冲着老太太说,“老太太,我没有撒谎的。上个月娘亲和我被人欺负得摔下了山坡,娘的脑袋磕破了,胳膊也摔裂了,流了好多血,我也差一点死了,为治病家里借了一贯六百文。张老爷知道的,他还免了我们家的诊费。前阵子家里把才收的小麦一斤不留都卖了,交了税后只剩下两贯钱。我们要嚼用要还债,还要给我太奶孝敬,哪儿够啊。唔唔唔唔…我饿,我想吃饭…琢磨着这花好看,我就天天跑上山去采回来,想着兴许能卖点钱财好还债,也可以买些吃食。可是这位大叔却说我们骗人钱财…唔唔唔唔…我没骗人,我要爹爹…爹爹,你在哪儿呀…”

钱亦绣先是轻轻啜泣,后来越说越难过,哭得不能自禁。却是极尽隐忍,压力嗓门抽泣。这次不是演戏,她是真悲伤了。

小小的岁数,极力的隐忍,悲惨的身世。

不说老太太和宋氏拿帕子抹起了眼泪,旁边的丫头婆子眼圈也红了,钱满霞更是失声痛哭,连刚才笑话梁锦昭的张央和宋怀瑾都严肃下来。

梁锦昭没想到会是这样,自己咋把小女娃“欺负”得如此悲伤欲绝,还引起了公愤。一时傻在那里。

这时,来了一个面白微须,清瘦俊朗,大概有三十几岁的男人。此人正是保和堂的当家人张仲昆,他才去保和堂巡视完回来。本要去望月阁给京城来的贵人看病,却听见后花园一片哭声,便走了过来。

路上,他也听到小女娃断断续续的哭诉,猜到两位小客人不知百姓疾苦,或许说了什么话伤了小姑娘。

一看小女娃,竟还是熟人,他上个月刚给她和她娘看过病。便上前笑道,“哎哟,是钱家小妹啊,病好了?”

钱亦绣哭得眼睛通红,哽噎着说,“这位大叔说我撒谎,可我没有撒谎,没有骗人钱财。的确是我爹爹战死了,我们治病花了好些钱…是家里实在过不去了,才摘了些花来卖…”

…………

谢谢米兰二号、简和玫瑰、赫拉@芊琳的荷包,谢谢亲的支持和推荐。继续求点击、推荐、收藏。

第四十二章 金钱榕

张仲昆点头道,“莫难过,我们都相信你。”又指着梁锦昭说,“梁公子从京里来,他不知道你家情况才会那么说。现在他知道了,就不会那么说你了。”

梁锦昭又气又愧又纠结。气的是这小娃口口声声喊他大叔,他直觉这女娃是故意的。愧的是,他经常听祖父和父亲讲那些阵亡将士的家属怎样生活困苦,自己还不以为然。今天遇到一个了,没帮帮她不说,还跟人家起了争执,好像要把她欺负死一样。小女娃伶牙俐齿惹得他想发火,但她家的情况又让他十分同情,这两种情绪交缠在一起可不是就纠结了。

宋氏善解人意,不愿得罪京城的贵人,抹抹眼泪笑道,“可不是,梁小公子不知道实情,那么说也情有可原。小姑娘快莫难过了。”

她把“梁小公子”几个字咬得特别重,象是在暗示钱亦绣快别叫人家大叔了。然后,又似乎才注意到她们的花,高声说道,“哟,这花篮和花束真漂亮,我们咋都没想到霞草——哦,也叫满天星,跟这些花配在一起这么好看呢?”

钱亦绣也觉得够了,那个大个子已经被挤兑得差不多了。真要把他惹火了,倒霉的还是自己。便顺坡下驴,吸吸鼻子,又从怀里掏出带了补丁的帕子擦干眼泪,把话题扯到了花上,卖力推销起了花篮和花束。

她又把主角配角的辩证关系说了一遍,“…人们只觉得换了主角会不一样,都只换花朵,而搭配花朵的配角绿叶永远不变,看久了就没有多少新鲜感了。其实,不换主角只换配角的感觉也很不一样呐。”

听了她的歪理,不止逗得老太太、宋氏呵呵笑起来,把张仲昆也笑了。说道,“的确是这个理儿,这么浅显的道理,却被一个孩子参透了。”

钱亦绣又说了玫瑰花配满天星的造型最经典,可惜山里没有野玫瑰。丫头们在园子里摘了几支玫瑰花来,跟满天星配在一起,果真更好看。

见她们说起了花,张仲昆便领着几个少年走了。

张老太太素来喜欢花,家里各个节气的花都有,其中不乏名品。现在看到这星星点点的小花如此别致,简直爱到了心里。说道,“许多山花看着生命力旺盛,又贱,似乎山间、溪边、地头随处可长,但移植在家里却是养不活。也不知道这霞草——哦,满天星,能不能养在园子里。”

钱亦绣说道,“现在栽满天星已经晚了,八月末是最好时机。到时候我把种子收集好,来帮老太太种。”觉得自己说这话似乎太老到了些,又糯糯地补充道,“绣儿在家无事就喜欢看花,知道了几种花的习性,定能养活它们。”

老太太高兴地点着头,摸着她的小脸说,“可怜见的,多伶俐的女娃,回去多吃些饭,长高些长胖些。”

慈祥的样子感动得钱亦绣直想流泪,亲太奶钱老太都从来没有对她这么温柔过。

正说着,一个婆子来禀报,“老太太,太太,搬花的婆子来了。”

老太太诧异道,“搬什么花?”

宋氏解释道,“园子里有几盆花和盆栽养得不甚好,我就让他们扔了,再重新买几盆好的来。婆婆还是进屋歇歇,别惊着您。”

钱亦绣顺着宋氏指的方向看去,在远处的黄角树下,有六七盆要死不活的花和盆栽横七竖八地堆在那儿,其中一盆正是金钱榕。

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要扔掉金钱榕,这是不是上天给自己的一次绝佳机会?看来,自己这辈子是妥妥的女主角呀。

钱亦绣小心肝一阵狂跳。

她正在想怎样去挖那盆金钱榕,却听宋氏说道,“你们这些花和花篮我们很喜欢,就都买下了。”又对身后的丫头说,“给她们五两银子。”

钱满霞听说这点花竟然给她们五两银子,激动得小身子都有些发抖了,赶紧躬身说,“谢谢太太。”

钱亦绣没想银子的事,她在想,这是在打发她们走了?

老太太又说,“再赏她五两银子。可怜见的,回去买身新衣裳,吃好点。”

她们身后的一个丫头和一个婆子递上来两个荷包给钱亦绣。钱亦绣晃过神来,接过荷包躬躬身说,“谢谢老太太,谢谢太太。”

然后又望向那盆金钱榕,没有走的意思。钱满霞红了脸,赶紧拉着钱亦绣往外走。

钱亦绣怎么可能跟着她走,甩掉她的手,急道,“不要拉我。”又对老太太和宋氏说,“老太太,太太,我看那盘金钱榕还没有死,只是长势不太好,又向一边歪了些。兴许是土里面有小石头,阻碍了它的生长。老太太若是不见怪,就让我把这小树正正。把金钱丢了到底不好,有着破财的意思。”

钱满霞吓坏了,再是大善人也是大户人家,怎么能由着穷人在这里胡说。她喝道,“绣儿胡说什么呢,快跟我走。”说着下大力气拉着钱亦绣转身就走。

钱亦绣不走,竟被她拉倒在地下,钱满霞又赶紧弯腰把她抱起来。

一个管事婆子不高兴了,觉得这个乡下小娃看老太太性子好在这里胡说八道,就是想多要赏钱。都给了十两银子了,还赖着不走,真是心肿得厉害。

她似笑非笑说道,“这小娃真是猴儿精。看我们老太太、太太仁慈,好性,还耍上赖皮了。你不自己走,难道让我们用八抬大轿把你抬出去?”

钱亦绣也不管丢脸不丢脸,恳求道,“老太太,太太,就让我看看那盆金钱楁吧,让我试试,看能不能把小树弄活。求你们了。”

老太太看小女娃撅着嘴,头发也有些散乱了,大大的杏眼透着渴求。她也以为小女娃穷疯了,想多要些赏钱。

老太太遇人不淑,年轻时就开始礼佛,一辈子仁慈宽厚,想着这么小的女娃出来讨生活也难为她了。便对下人说道,“不要难为小娃,她要弄就弄吧。不管弄不弄得好,完事后,把这桌上的点心包上给她带走,再赏她个荷包。”

说完,在宋氏的搀扶下走了。

钱满霞又气又吓又觉得丢人,眼泪都出来了。钱亦绣可没有功夫哄她,跑到那盆金钱榕前面蹲下。

她看了看金钱榕,抬头对一个小丫头说,“麻烦姐姐帮我拿一个小铲子来。”

…………

清泉看到许多亲都在提更新的事,不是清泉不多更,实在是新书期,要求不要更多了。况且文文在下月中旬才上架,还有这么长的时间,更不能多更。关于更新的事清泉专门跟编编沟通过,编编让这么更新的。请亲们莫着急,耐心看。不好意思。

谢谢活宝笨笨笨、赫拉@芊琳的荷包,谢谢亲的支持和推荐。继续求点击、推荐、收藏。

第四十三章 契书

这个小丫头也很鄙视钱亦绣,觉得她小小年纪心眼忒多,给了赏还赖着不走,非得摆弄这盆要死了的花。但鄙视归鄙视,也不敢不去拿,刚才老太太可吩咐了的,不能难为她。便哼了几声不情愿地拿来小铲子,也没递到钱亦绣伸出的手上,而是往地下一扔。

钱亦绣当然不会跟小丫头一般见识,拿起小铲子挖了起来。

几个婆子推了一辆车来,把其它几盆花和盆栽拉了出去。

这时,吴氏被下人带到了这里。她在外面等了许久都不见她们出来,有些急了,便敲了侧门。看门的婆子来园子请示的时候,正碰到去月亮阁的张仲昆,张仲昆便让那个婆子直接带吴氏来后花园。

吴氏见女儿红着眼睛站在那里,孙女正蹲着拾掇大花盆里的泥土。她惊道,“绣儿,咋能在贵人家里淘气,快住手。”

钱亦绣抬头笑道,“奶莫慌,我是在给花治病。”

钱满霞向吴氏告了一状,吴氏也害怕了,蹲下来想拉钱亦绣的手。钱亦绣躲开她的手说,“奶,不要乱拉,若是把花弄死了,倒真是得罪贵人了。”

吴氏便不敢乱动了。

钱亦绣轻轻地铲着泥土,又用小手不停地刨着。突然她放下铲子,双手连刨了几下,再拿起小铲子小心翼翼刨了一阵,便取出一个小坛子。小坛子虽然沾满了泥土,但也看得出来白底青花,很精致,盖子比坛口大,还用蜡密封严了。

她一阵狂喜,心都快跳出来了。真是老天帮她,若是晚一步,金钱榕可就被扔出去了。若这里面真是契书,那位死鬼张老太爷脑袋真是进水了。

但面上却一副呆萌样,“咦,这是什么?”说完,还假装要把坛子打开。

旁边的婆子极诧异,又见这个小坛子十分精致,不像下人的东西。忙说道,“不要乱动,我拿去给太太瞧瞧。”

当钱亦绣几人被安排去一间房子里吃饭的时候,张仲昆和老太太、宋氏正在看坛子里的东西。张仲昆是欣喜不已,老太太却是又哭又骂。

坛子里装了一个包了几层的油纸包,里面正是张中昆找了许久的几张契书,都有些长霉了。

“若再放久些,这些契书就是找到也没用了。”张仲昆拿着契书说。

宋氏说道,“哪里还能放得久?若不是那小娃耍赖想给花治病讨赏钱,这东西已经被扔出去了。”

这么一说,几人又是一阵后怕。

这盆金钱榕是张仲昆那个死鬼爹当初栽的,虽然长势不好,但老太太和张仲昆还是没有把它仍了。那死鬼啥啥不干,啥啥不会,府里好像只有这盆盆栽是他亲手弄的。老太太虽然恨极他,但人都死了,也就把这盆盆栽留着当个念相。谁知养了两年多,眼看着就要死了。宋氏请示过丈夫后,就想把它扔了,谁知道里面竟藏了这个东西。

但凡有脑袋的,谁会把纸张藏在花盆里?哪怕装在坛子里也不保险啊,万一进水了咋办?

另一间屋里,桌子上摆了四个浑菜一个肉丸子汤,其中一个菜还是大片的梅菜扣肉。

钱亦绣又走又唱又表演,早已饥肠辘辘。她没客气,更不会讲啥吃相,狼吞虎咽吃起来。

吴氏在旁边不停地提醒,“慢点,别烫着。”

钱亦绣没抬头地嗯嗯两声,继续大口地往嘴里送。她不敢抬头,她都快哭了。前辈子做梦也想不到,有朝一日几个普通的肉菜能让她激动如斯。

七年啊,将近七年没有偿过这种味道,她能不激动嘛。

三个人一阵风卷残云,桌上的饭菜全部吃光了。

饭后,阿珠领着一个丫头拿了一些东西来了。她笑道,“那个坛子是老太太多年前埋下的陈年佳酿,老人家年纪大了,竟然忘记了。绣儿无意中帮她找到,老太太十分高兴,说谢谢绣儿了。”

依次递给钱亦绣两个荷包、一个小锦盒,说,“这个荷包里装了五个小银锞子,是买吴大婶花的钱,你们的花好看,老太太都买下了。这荷包是老太太赏的银子,让绣儿以后吃好些,把身子养结实。这锦盒里是两样首饰,给绣儿戴着玩。老太太还说,若是以后你们有什么为难就来府里找她,她能帮的定然相帮。”

这些东西没有直接交给吴氏,而是交给了钱亦绣,再由钱亦绣交给吴氏收着。

又拿出十包药和五贴狗皮膏药,“这十包药是我们老爷给钱大叔配的补药,说让他多吃几副,对他的身子大有益处。等药吃完了,再让钱大叔亲自去保和堂,我们老爷诊过后再开药。这五贴膏药是给绣儿娘贴胳膊的。”

又拿了一匹桃红色细棉布和一匹靓青色细棉布,还有两包点心、两包糖果说,“这是太太赏的,说让你们做身像样的衣裳。”

阿珠说一句,钱亦绣说一声“谢谢”,吴氏则念一句“阿弥陀佛”。

钱亦绣偷着乐,她因为“公鸭嗓子”的搅局没当成刘姥姥,吴氏倒当了一盘刘姥姥。

她在把荷包递给吴氏的时候估了估,其中一个荷包沉甸甸的,大概有几十两,真是发了。这些东西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老太太的最后一句话。有了这句话,许多事就好办了。还有就是张老爷的那句话,以后不仅爷爷要找他,小娘亲也要找他。

初战告捷,女主角的好运气果真是挡不住的。虽然第一桶金挣的或许没有别的穿越女多,但对于一个小胳膊小腿的小萝莉来说已经不易了。

最后,阿珠又把一个小包袱交给钱满霞,笑道,“这是我的几件旧衣裳,改改妹子还能穿,你们别嫌弃。”

钱满霞红着脸说,“谢谢姐姐。”

几人刚一出了侧门,钱亦绣便四脚并用爬到吴氏身上说,“奶,我好累。”

又唱又哭那么长时间,她的体力已经严重透支,腿有千斤重。

吴氏看到孙女极疲惫的样子,便把背篓放下,把里面的布匹拿出来放在筐里,把钱亦绣放进去背上。

钱亦绣不知道的是,她的这个赖皮样,又被望月阁里的几双眼睛看到了。

“看看那小娃,人前人后两个样吧?”梁锦昭不屑地说道。

张央笑道,“这女娃脸色青白,又矮又瘦,一看就是长期吃不饱饭,以致身体孱弱。累了半天,可不是疲倦了。梁公子义薄云天,怎么还在跟小女娃计较?”

…………

谢谢赫拉@芊琳、似水的人生的打赏,谢谢亲的支持和推荐。继续求点击、推荐、收藏。

第四十四章 抢人

梁锦昭有些红了脸,指着自己的鼻子嘴硬道,“小爷我会跟几岁小娃一般见识?你把小爷瞧扁了!”

宋怀瑾笑道,“表弟没有跟小娃一般见识,就是气那丫头眼水太差。喊他大叔,喊咱们大哥。”

“嘎嘎嘎…”望月阁里又传出几个公鸭嗓子的大笑声。

梁锦昭想了想,虽然那女娃牙尖嘴利有些不招人待见,但家里艰难倒是真的。自己没看到便罢,看到了,不帮帮她心里倒是有些过意不去,回去祖父知道也会怪罪。

便招呼小厮梁高过来说道,“去,追上那个小娃,给她十两银子。”又提高声音跩跩地说,“再告诉她,这银子是贴补阵亡将士家人的,可不是单给她的。丁点大的小豆子,心眼子忒多。让她以后出来挣钱的时候,别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女娃家家的,拿着银子往嘴里咬。如此不顾形象,怎么对得起她那为国捐躯的父亲?”

梁高都下了几个台阶了,梁锦昭又想起那女娃好像暗讽过十两银子不算多,改口道,“给她二十两。那小娃,人不大,心挺大。”

梁高追了出去,过了这片宅子,才看到她们的背影。他刚想高声招呼,却看见两个男人鬼鬼祟祟尾随着那母女三人。他便放慢了脚步跟着,看看那两个人到底想干啥。

钱亦绣还不知道有危险靠近。她坐在背篓里望天,一摇一晃的让她有些犯困。此时的阳光正烈,照得她更加睁不开眼睛。虽然吴氏身上的汗味甚浓,她一点也不觉得难闻,相反还觉得非常温馨踏实。家人慈祥有爱,现在又有了这么多银子,她的生活还不错嘛。

“奶,买点肉吧。咱们晌午开了浑,爷爷、娘亲和哥哥可好久没吃肉了。”钱亦绣闭着眼睛建议道。

“好,咱们割条肉回去。”吴氏爽快地答道。她摸摸胸口,那里沉甸甸的放着许多钱。又说,“咱路过大榕村时,到许家肉铺买,那里的肉比县城便宜些。”

花溪村和大榕村只有一个肉铺,就是许家肉铺,在大榕村的西面,靠近花溪村。

“咱们回村就晚了,万一肉卖没了咋办。”钱满霞说道。

这时,突然从后面蹿出两个男人挡住了她们的去路。这两个男人一个白净俊俏,一个凶神恶煞。

面皮白净的男人指着钱亦绣说,“她就是上午唱歌卖花的那个小女娃?”

吴氏以为是抢劫的,吓坏了,忙道,“两位大爷,我们只是乡下卖花的,没钱。”

那男人又说,“这位大婶别害怕,我们不是劫匪。”又指着钱亦绣说,“这小娃长相好,嗓音好,大嫂就把她卖给我们戏班吧。十两银子,怎么样?这可是大价钱了,这点小娃本不值这个价,是我们二老板觉得她是可造之材,特意吩咐多给五两。”

吴氏忙说道,“我们不卖人。”

那男人劝道,“大婶,这小娃若是唱红了,你们家可发达了。到时上百上千两银子往家搬,你可就穿金戴银成财主了。”

背篓里的钱亦绣本来困得迷迷糊糊的,一听这两个男人打的这主意,吓得磕睡全没了。伸直脑袋说道,“我才不唱戏。”又催促吴氏道,“奶快走,不要跟他们多说。”

吴氏拉着钱满霞就要走,另一个凶神恶煞的男人伸出胳膊挡住去路道,“这小娃我家二老板相中了,你们可别不识抬举。你在溪山县城打听打听,我们红云戏班的戏多少达官贵人喜欢看,县尉吴大人几乎天天去捧场。这小娃你们是卖也得卖,不卖也得卖。”

那两人说着就欺身上来。

钱亦绣吓得魂飞魄散,没想到青天白日抢人的戏码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双手死死抓着背篓尖叫着哭起来。

吴氏后退着,钱满霞则用身子挡着钱亦绣哭喊道,“抢人呐,抢人呐。”

这地方已经过了富人区,还没到平民区,本就背静,现在又正是晌歇时间,路上行人极少。远远有两个人,也不敢过来多事。

梁高忙跑上前喝道,“住手,哪来的大胆之徒,光天化日之下竟敢抢人!”

吴氏马上哭道,“小爷,救命啊。”

钱亦绣和钱满霞也哭着喊“救命”。

那两人看是个十三、四岁的少年,便也不怕。那个长相俊俏的男人拦着吴氏三人,长得凶狠的上前打梁高。

别看梁高岁数不不大,却是练家子,几下拳打脚踢,就把那人制服。又从腰间抽出匕首横在那人的脖子上,叫道,“放人。”

那个长相俊俏的怕了,赶紧说道,“小兄弟别误会,我们不是抢人。我跟这大婶本已讲好价钱,花十两银子买下这个小娃,可临了这位大婶却坐地起价,管我们要五十两银子。你能不能把我大哥放了,我给你银子打酒喝。”

吴氏哭道,“我没讲价,我没卖孩子…”

梁高对那两人道,“你们可看好了,他们是保和堂张老爷家的远亲,今儿才认下的,刚才才在张家吃过晌饭。怎么可能卖孩子?要不,咱们一起去张家找张老爷核实一下?”

红云戏班有县尉大人罩着,却比不上保和堂,保和堂的靠山是省城的大官。他们先是以为这几人是去张家卖花的,所以一直在远处盯着。见她们出来了,才跟过去。

咋这个人说她们三人是张仲昆的远亲,若真是张家远亲,那他们就不敢硬抢了。马上道,“哟,是张老爷家的远亲啊,误会,误会。她们不愿意卖人,那就算了。”

长相俊俏的男人松开了拉吴氏的手,梁高也放了另一个人,那两人便跑了。

梁高见人跑了,便拿出两锭银子给坐在背篓里抹眼泪的钱亦绣说,“别害怕,坏人已经跑了。给,我们少爷赏你二十两银子。还特别说明,这银子是贴补阵亡将士家人的…让你以后出来挣钱的时候,要人前人后都一样…还有就是,别拿银子往嘴里咬,不然,对不起你为国捐躯的父亲。”

梁高没好意思把少爷的话原封不动地说出来,只挑着能说的说了。

………

谢谢伊朲紅妝的香囊,谢谢简和玫瑰、fang2238、赫拉@芊琳的荷包,谢谢亲的支持和推荐。继续求点击、推荐、收藏。

第四十五章 救命之恩

听这话,一定是那个公鸭嗓子给的了。这熊孩子说话可太不中话了,一看这小厮就没把原话学出来,原话肯定更难听。

那熊孩子虽讨嫌,但对阵亡将士家属的关心还是真的。而且,阴差阳错之下还救了自己。

钱亦绣很没骨气地接过银子,抹着眼泪说道,“谢谢小爷和你家公子的救命之恩。求小爷好人作到底,送佛送到西,送送我们吧。我怕那两个坏人见你走了,又来抢我。呜呜呜,我不想唱戏,不想当戏子。”

梁高想想也是,很可能自己一走,那两个恶人又来抢小娃。既然少爷专门让他出来给赏钱,就说明少爷是想帮这家人的。而且,他的父亲就是跟随国公爷上战场战死的,对这种家庭又多了一份怜惜。便道,“那你们跟我回去一趟,我跟我家少爷说说,看能不能用马车送你们一程。”

他们又回到张家侧门,梁锦昭几人已经在望月阁上看到他们出了状况,赶紧出来,正好在门口碰上了。

听了梁高的话,几个少年义愤填膺。宋怀瑾击掌骂道,“真是太狂妄,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抢人。”

张央道,“那红云戏班仗着红牌花无心得吴大人宠爱,很有些狂妄。若是梁高不跟了去,这小娃可是要遭些罪。”

梁锦昭见背篓里的小女娃哭得小脸像个花猫,头发零乱,大眼睛又红又肿,还在不停地抽噎,显见是吓坏了。

再想到她上午说的自己和娘亲被人欺负得摔伤的事情,心里有些酸促起来。看来,这小娃最艰难的不仅是吃不饱饭,还随时面临着被恶人欺侮。

大乾这些年的边界并不太平,阵亡将士成千上万。特别是失踪人员的亲属,朝庭没给过一点说法和抚恤,这对于那些为大乾战死却又尸骨无存的人来说,太不公平了。自己如今看到了,就不能坐势不理,回京就跟爷爷和爹爹说说这事,看能不能想办法救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