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亦绣断然拒绝,“爷,卖东西也是一门本事。上次在大慈寺我卖了六两银子。可奶只卖了一百文。这么好的两样东西,我不放心奶去卖。都过去那么长时间了。戏班的人咋可能还记得我。再说,或许戏班的人真信了我是张家的远亲,不敢来找我麻烦了。”

钱三贵觉得她说的有道理,点头说,“那就再过几天,等到锦娃休沐,让他跟着去,爷也放心些。另外,到了县城走人多的地方,最好花几文钱坐驴车,绣儿也不要到处跑…”

傍晚,钱亦锦放学回来。他一进院子就兴奋地大声说,“我放学路过村子的时候,听说今天下午许斧子跟范大黑子在村东头的那条小路上打起来了。本来许斧子把范大黑子压在身下打,谁知跑来几条狗,把许斧子吓得掉进了沟里,一身湿透地逃回了大榕村。”

一家人都兴灾乐祸地笑起来。

“该,咋不咬死他。”钱满霞啐了一口骂道。

钱亦锦遗憾道,“可惜咱家大山没出门,不然让大山咬那王八蛋几口才解气。”

钱亦绣问,“哥哥知道他们为什么打架吗?”

钱亦锦摇头说,“不清楚,只听说他们吵着吵着就打起来了。”

七月十八宜嫁娶,余地主儿子娶媳妇,头天专门让下人给钱三贵送了贴子。余地主的田地大多在大榕村,那天肯定会请大榕村一霸方阎王。钱三贵便不想去,想托病让吴氏去送个礼金。还愤愤地说,“我不是怕方阎王,我是恨他,见着他就想拿拐棍打他。”

钱亦绣劝道,“我觉着爷该去,跟余地主交好了,对咱们家也有利。那天他们肯定也会请王管事,方阎王的势再大也大不过他。爷要做到从气势上藐视敌人,但也不能在人家喜宴上惹事,多跟王管事套近乎,气死那个坏老头。爷爷若是不去,那坏老头还会以为咱们怕他躲着他,以后又会变着法子欺负咱们。”

她说的一脸认真,又把吴氏和钱满霞逗笑了,吴氏道,“小小年纪,哪儿来那么多心眼。”

钱三贵想想也对,自己病了这么多年,咋把原来的豪气都磨灭了呢?是该正面会会那个恶人了。若是他敢再欺侮自己的家人,就豁出这条命跟他死磕到底。

那天上午,钱三贵穿着新衣裳,怀揣装了一两银锭子的红包,又让钱满川借了谢虎子的驴车,把他送去了二柳镇。

钱亦绣虽然鼓励钱三贵去了,但心里总有些惴惴不安,怕他被方阎王欺负。呆在家里实在难受,就想去钱家大院玩玩,顺便打听打听方斧子为何跟范大黑子打起来。

她没带撵路的猴哥,也没带哼哼叽叽的奔奔和跳跳,独自一人跑了去。。

到了钱家大院,唐氏也在那里。她正在向钱老太告状,“这人的心长得也太偏了吧?三叔上次带着满川去了王老爷家,这次去余地主家就该带着我家满河才对呀。婆婆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钱老太啐了她一口骂道,“人都被你得罪光了,还怪人家心偏。我二儿真是命苦,咋娶了你这么个蠢婆娘。我满河孙子的命更苦,有了你这样的娘,害他被人低瞧…”

唐氏嘻嘻笑着也不生气,见钱亦绣来了,又说道,“回去跟你爷说说,都是亲戚,下次再有那光面子差事,也想着些你满河叔。”(未完待续。)

ps:谢谢xiyaying、雯雯心心、裴16的月票,谢谢fang2238、赫拉@芊琳的荷包,谢谢hworld1980、lby小乖乖、方薇云、小小紫玥、看会儿书的礼物,感谢!喜欢文文就请订阅正版吧,清泉写文不易。

第九十章 纳闷

汪氏拿这个当着面撬自家墙角的二货没有一点办法,冷哼一声说道,“想让人家想着你,你也该少做些缺德事呀,总不能让人家剃头挑子一头热吧?”

钱亦绣暗乐,汪氏把自己想说的话说了。

唐氏心里气极,却也不敢惹汪氏,翻着白眼说道,“看大嫂说的,我做啥了?只不过是喜欢绣儿,想亲上加亲,他们不愿意不是没说了嘛…”

正蹲在树下玩小花的多多小朋友赶紧跑了过来,献宝道,“绣儿姐姐,绣儿姐姐,我给你留了块糖糖,是太奶昨天给的,多多都没舍得全吃完。”说着,从小荷包里拿出一块吃了一半又吐出来的饴糖,污糟糟的糖被污糟糟的小胖手指头捏着,还一副快表扬我吧,我心里一直有你的表情。

钱亦绣虽然感动,但这半块糖她实在吞不下。便笑着接过来,又塞进了多多的嘴里说,“妹妹真乖,姐姐把这糖奖励给你了。以后姐姐有了好吃食,也会给妹妹留着。”

拉着她到一旁坐下,给她折帕子玩,却尖着耳朵听几个中老年妇女八卦着。钱老太才回娘家住了两天,昨天才回来,还专门在大门口等钱亦锦放学,给她家带了一点糖果和木耳。

钱老太先是一直在夸自己的一个侄孙,说他如何如何俊俏能干。由于太挑剔,十七岁了还没有说亲,等等。

钱亦绣一听便警铃大作,不提防不行啊,自家如今可是有个抢手货。之后,又听她们八卦村里的事情,说得最多的就是范大黑子和许斧子打架的事情。

许斧子好像知道了花溪村的人说他偷了范大黑子的肚兜。他找范大黑子解释,好像话说的不好听就打起来了。

钱老太骂道,“牲口玩意儿,做了那缺德事,还好意思找人家男人说话。”

汪氏和唐氏又附合着骂起了许家人。

钱亦绣暗道,许家和范家的梁子虽然结下了,但他们深想想或许就会怀疑是自家做的手脚。也会更恨自家了。虽说现在有王管事撑腰。他们或许不敢来明的,万一又耍啥阴招咋办?

家门口盘踞着一条随时盯着自家,等待机会咬一口的毒蛇。这日子可真糟心。

晌午,许氏和钱满蝶从山里摘霞草回来了,钱亦绣便起身告辞回家。

汪氏极其热情地留钱亦绣吃中饭,“都到饭点了。走啥呀?你大娘做的面劲道好吃,绣儿尝尝。”

多多赶紧说。“再做个韭菜鸡蛋打卤,喷香。”话没说完,口水便流了出来。

许氏笑呵呵地进厨房擀面条,钱满蝶要去菜地里割韭菜。汪氏说道,“你累了半天了,坐着歇会儿。娘去。”她起身瞪了一眼赖着没走的唐氏,去了后院。

这就是媳妇和闺女的差别了。

钱亦绣觉得老钱家除了钱老太。好像其他人都不怎么重男轻女,对闺女都不错。

许氏的手艺真好,面条劲道,味道也调的好。钱亦绣吃了一大碗,撑得小肚皮鼓鼓的。

饭后,钱亦绣便回了家。

下晌,钱三贵红光满面被钱满川送了回来。

余地主家的喜宴搞得极其热闹,还有两个差爷从县里赶来恭祝。这次虽然钱三贵没坐去主桌,但王老爷专门把他招去主桌给那两个差爷和几位有身份的人介绍了一番。

钱三贵感激地说,“王老爷真是个善人,他或许听说了许家跟咱们家的过节,还专门在许阎王的跟前说,我是他的好兄弟,若是谁不开眼得罪了我,就是得罪了他。许阎王脸憋得通红,却不敢多说一句话。”想着许阎王蛋疼的样子,钱三贵又禁不住一阵大笑。

钱亦绣之前就一直有些纳闷,王管事对自家的态度似乎太好了些,这不符合他一贯的个性和作风啊。自家送他的是醪糟,又不是金条。即使讨了张嬷嬷的喜,好像王管事也不该这种态度啊。

这里面肯定有什么她不知道的事。

不管什么事,只要对自家有好处,她都乐意接受。

二十日早饭后,三人穿戴一新,吴氏背着放有两盆花的大背篓,又抱一个小坛子走在前面,钱亦锦背一个装着小坛子的小背篓,一只手紧紧牵着妹妹,钱亦绣手里拎着一个放了绣品的小篮子,一起去村北口等车。

她们今天不止要去卖花和绣品,还会给张家送两坛醪糟。

猴哥还想撵路,但钱亦绣不愿意带它,怕再遇到强买它的人节外生枝。许诺给它带好吃的、好玩的回来才把它哄住。

今天逢集,村北口已经站了几个等车的人,背着挑着许多东西到县城去卖。

钱亦绣三人刚在村口站定,就看见王良赶着马车在远处招呼他们。洪河对岸的人要去溪山县城,也得过洪桥走花溪村旁的路,洪桥就是宋家出钱建的。

王良喊道,“我去宋氏粮铺办点事,你们若是去县城就上车。”

这可好,是专车,还属于奔驰一类的高档车,又不要花钱。吴氏几人在村人的羡慕下走过去,上了车。钱亦锦和钱亦绣笑着问好,“王大爷早。”

钱亦锦看到王良瞥了几眼他手里的小坛子,笑道,“我娘又做了几坛子醪糟,还说今儿晚上给你们送几罐过去。”

王良笑道,“那敢情好,我娘正想那个味呢。”又好奇地问,“你们这是给谁送去的?”

钱亦锦道,“这是给保和堂的东家张老爷家送的。张老爷经常给我爷看病,我家没有什么好东西,就这醪糟还算做得香醇,便想着给他们送两罐。”

王良笑笑。暗道,没看出来,这钱家虽然老弱病残,却极懂人情事故,连张老爷家都能攀附上。

钱亦绣没有多说话,小屁孩也应该学着与人结交了。

牛车路过大榕村口时,远远看见许斧子站在肉铺子前阴阴地看着他们。钱亦绣吓得脖子缩了缩,又大声地打着哈哈跟王良说起话来。

许家横是吧?宋家庄子的人更横!

马车快些,半个时辰便到了溪山县城。花市挨着城北,王良特意把他们送到花市口。还说,“你们若是想搭回程的车,下午申时前在城中的宋氏粮铺找我。”

吴氏极高兴,连连点头说,“要搭,要搭,我们到时去找王大爷。”(未完待续。)

ps:谢谢小单单(2)、kkecho的月票,谢谢土土懒的香囊,谢谢kkmay和书友160422071916764的礼物,感谢!因为这篇文是月中上架的,作者这个月拿不到全勤奖。所以,清泉好想好想好想,想扣下几章留到以后用,这样偶尔也能偷个懒。可是,看到亲这么支持文文,又没好意思扣。亲,清泉的这种想法,是该表扬呢还是该批评呢?求订阅,让文文成绩好些,给清泉多点些动力。

第九十一章 不一样的

花市里面绝大多数是露天的临时摊位,也有十几家门面。钱亦绣拉住想进第一家花店的吴氏向前走去。吴氏说,“你大爷爷、二爷爷的满天星就是在这家店卖的。”

“那就更不能在这家店卖花了。”钱亦绣说道。

吴氏想想好强的汪氏和不讲理的唐氏,便也不想进去了。

钱亦绣直接把他们拉到花市最里面的一家店。这家花店叫泌香阁,生意都做到了省城,付老板既是东家又是掌柜。他的为人还不错,有生意人的精明,也有些眼光,相对厚道些。

泌香阁是个六扇门面的铺子,很大很气派。地下摆着各种盆栽,空中吊着许多吊兰,几上案上摆着雅致的剑山插花,还有不少满天星。

吴氏得了孙女的嘱咐,直接说找掌柜的谈生意。小二把她们领到了后院,指着一个微胖的中年人说,“这就是我们东家付老爷。”

又笑着对那人说,“付老爷,他们说有生意找您谈。”

此时付老板正在摆弄一盆盆栽,听了直起腰笑道,“是什么生意啊?”一副笑面虎的样子。

吴氏把背篓放下,小心冀冀从里面拿出两盆兰花。一盆花瓣白中带红,如翩翩蝴蝶附在叶子上。一盆花瓣纯黄如金,花大香浓。

付老板眼里闪过惊喜,蹲下身看了好一阵兰花,才抬起头来说道,“这两盆花不错,你们想卖多少钱?”

这个吴氏还真作不了主,看了看钱亦绣,“绣儿,你说呢?”

钱亦绣脆生生说道。“我们一路走来,看得出这家店是花市里最好最大的一家。这全仗付老板会经营,有眼光。这花是我们去深山里挖来的,相信付老爷识货,会给个公道价。”

付老板指着她笑起来,“这小娃,这小娃可真会说话。”

旁边一个低头选花的人也转过头笑道。“付老哥。这小娃把你捧得这么高,若是价钱给低了,可就是不识货了。

钱亦绣一看这人可不得了。正是雾溪茶坊的崔掌柜。今天真真真是太巧了。

雾溪茶坊她是鬼魂时曾经光顾过多次,是她最想合作的茶商,没有之一。初次见到心仪公司的总经理,钱亦绣立刻打起万分精神。争取给他留个好映象。

崔掌柜看了看那两盆花也点点头,又问道。“你家人既能进深山挖花,应该不止这两盆,还有没有更好的?”

付老板不高兴了,说道。“我说崔老弟,你是来挖我墙角的?还当着我的面挖。生意人可不兴这么不厚道。”

崔掌柜笑道,“你知道的。我家少爷快回京了,我想收罗几盆稀罕些的好花。给喜欢花的姑太太带去京城。”

钱亦绣便稍侧过身跟崔掌柜眨了眨眼睛。崔掌柜了然地笑笑,说,“好,好,是我的不是,你们继续谈。”

付老板沉吟了一下道,“这两盆花,虽说长势不错,花也好看,但到底不是十分珍贵的品种,我出六十两银子,怎么样?”

一副价钱多高,快感谢我吧,瞧我多厚道的神情。

吴氏果真笑开了花,她做梦都没想到没花一文钱的野花竟这么值钱。尽管钱三贵说过几次这花能卖不少钱,她觉得能卖个十两银子就烧高香了。刚想答应,却被钱亦锦悄悄拉了一下。吴氏便聪明地收住笑容,问钱亦绣道,“绣儿,怎样?”

钱亦绣没回答,却拉着钱亦锦的手道,“哥哥说呢?”

钱亦锦见妹妹这么信任他,立即豪情万丈,挺了挺小胸脯说道,“付老板,这两盆花可是我们在深山里挖到的,不是自己栽种的。山中的兰花汲取日月精华,餐风饮露,不止颜色更艳丽,香气也更浓郁,才会有空谷幽兰之说…是不是…再高点?”

崔掌柜又哈哈笑道,“这小娃,更是个人精。”转过头对吴氏说道,“这位大嫂教孙有方啊,孙子孙女都是如此早慧。”

吴氏有些惶恐地说,“老爷夸奖了。”

付老板想了想,又对两个小兄妹道,“好,再加十两。不能再多了,也得留点余地让我赚啊。”

钱亦绣道,“再加二十两。不行,我们就只有到别的花店去了。”

付老板咬咬牙,“成!这两个小娃,比大人还会抬价。”

这两盆兰花卖八十两也够了。

为了再挣一点钱,也为了在崔掌柜面前表现一把。钱亦绣又对付老板说,“我家住在山脚下,那里除了冬天,春夏秋三季都是鲜花遍野,各种花卉替换开放,我无事也会把花配一配…”

钱亦绣看看四周的各色插花,继续说,“都说各花入各眼,虽然很多人喜欢简洁清新、雅致绝俗的插花,但也会有人喜欢奔放热烈、华丽富贵的插花。我想给付老板插一种风格不一样的,若付老板觉得看得过眼,就给点赏钱。若看不过眼,就当我是关公面前耍大刀、鲁班门前弄大斧吧。”

钱亦绣的话又逗得付老板和崔掌柜笑起来。崔掌柜笑道,“好,我做证,若是配好了付老板不给钱,我也不依。”一副跟付老板稔熟的样子。

付老板捏着几根稀疏的胡子点头道好。却暗忖,自己店里的剑山插花花样繁多,风格迥异,还会有不一样的插花?他不太相信。不过,这小女娃灵牙俐齿,聪明异常,或许真能配出别样的插花也未可知。

吴氏却吓着了,赶紧对付老板说,“乡下孩子野惯了,不知道个‘怕’字,付老爷别见怪。”

又瞪了钱亦绣一眼说,“绣儿,这里可不是你能信口开合的地方。浪费了好花,咱们赔不起,快给付老爷道歉。”

付老板摆手道,“这位嫂子莫慌,几支花我还浪费得起。”又指着崔掌柜说,“这位是崔掌柜,他可作证。”

钱亦绣前世在工会工作多年,一遇到厂庆或是有重大活动,都会买些插花来装饰会场。所以对西式大插花比较熟悉,相反对中式的小清新插花还不太熟。

这次她想给他们插种西方风格的插花。(未完待续。)

ps:从今天开始到下个月的七日,月票都是双倍。若亲喜欢文文,就投票给文文吧。谢谢hworld1980的礼物、flora9999的香囊、似水的人生和赫拉@芊琳的荷包,谢谢双清柳渡、时光1107、安妮_9990、十米深白、西南来客、不大不小刚刚好、书友150212102134078的月票,现在起点有些抽风,有位投票的亲没有记下名字,抱歉。

第九十二章 帮忙

西方风格的插花,注重色彩的渲染,布置形式多为各种几何形体。适合用花大、色深、排列密、质地厚的花朵。

钱亦绣见花店里有香石竹、百合、马蹄莲、月季等花,这些足够了。

由于西式插花花材用量多,她找了一个最大的方盘剑山,选了月季、百合、马蹄莲作主花,满天星作配花,龟背竹和绿萝作绿叶配材,做成了一束又大又高的三角形大插花。

这束插花不仅色彩艳丽浓厚,而且错落有致,跟他们花店一贯讲究的简洁流畅完全两回事。但看着就是好看,别有韵味。

付老板惊艳不已,“繁杂是插花的大忌,但凡繁杂了就会显得零乱累赘。没想到你用了这么多大而厚的花,却丝毫没有繁杂零乱的感觉,效果还这么好。”

钱亦绣笑道,“用花数量多,只要排列得当,会给人花木繁盛之感。就像你们用花数量少,只要线条优美,不仅不会显得单调,还会给人清雅流畅的感觉。”

崔掌柜也兴奋地击掌说道,“是极。”

付老板不错眼地看着那束插花频频点头道。

钱亦绣又提点道,“简单雅致的插花适合放在床头、窗前、案上,给人以美的享受。但这种浓烈鲜艳、万紫千红的大插花,却适合用在像寿宴、婚宴或者别的大型场合上,喻意好,又引人注目…能讨个好彩头。”

付老板的头又像鸡啄米一样点着,似乎在看花,又似乎在考虑着钱亦绣的提议。

钱亦绣见自己把“彩头”这么明显的话都说出来了,付老板还没有表示。就忍不住明说道,“怎么样。这束插花还能入付老板的眼吧?”

付老板点头道,“好,非常好。”

崔掌柜笑道,“光说好有什么用?刚才这小女娃说了的,若入得了你的眼,你是要出银子的。”

付老板这才抬起头笑道,“我这么大的人。还不致于跟一个小女娃耍赖。”眼睛又望向钱亦绣。“这束插花我非常喜欢,你叫绣儿是吧?”见钱亦绣点头,又道。“刚才绣儿的提议也很好,我就给你五银子,如何?不少了,很多乡下人家一年也未必能赚到这个数。”

钱亦绣一喜。刚想同意,却见崔掌柜摆手笑道。“付掌柜,你这么做可不地道。这不仅是一束插花这么简单,这完全开启了另一种插花流派。我得替小女娃说句公道话,你至少要给人家十两银子才行。”

付老板老脸一红。说道,“这东西不像你们茶行的茶叶,炒得好是个技术活。人家学不去。而这个插花人家一看就学会了,我也只是卖个先机而已。”

崔掌柜笑道。“这不止是先机,还是店面品质的问题。若是做得好,你们花店的品质可是要超过别的花店。”

是啊,这么好的创意只卖五两银子可是太便宜了,都是穷闹的。

钱亦绣感激地看了几眼帮忙的崔掌柜,又对付老板说,“若是付老板能多给几个钱,我还可以告诉你几种这种插花样式,你一次只推一种出去,多推几次新品种,你们花店就牢牢掌握了先机。不仅能多卖钱,还能吸引更多的客人。”

“噢?你还有几种插花样式?”付老板问道。

钱亦绣比划道,“这种插花的形状是三角形,你还可以插成圆形、心形等。比如寿宴,最好插成圆形,取圆满之意。若是婚宴,可插成心形,取心心相映之意。根据不同的季节,主花还可以用菊花、火鹤花这些大花,配花还可以用小丁香、梨花这些小花。”

崔掌柜眼里闪过赞赏,又对付老板笑道,“看来,十两银子打发不了这个小娃啰。”

付老板知道这小娃刚才的话不多,但包含的内容可不少,对他们花店的发展会起到大作用。又当着崔掌柜这个爱管闲事的,也不好意思再压价。豪气地说道,“绣儿人不大,却是冰雪聪明,刚才说的都是金玉良言。好,我给你二十两银子。若以后有了好的主意或是又挖到了好花,记得再来找我。”

不到三刻钟,没用一文的本钱,就挣了一百两银子。吴氏激动的脸都红了,她觉得自己像做梦一样。孙女孙子真能干!当然,还有那只会“寻宝”的小猴子。

钱亦锦也深有感触,妹妹如此聪慧,自己必须要更加发奋努力才配当她的哥哥。钱亦绣呵呵笑着看了崔掌柜一眼。

吴氏怀揣一百两银票跟他们告辞,带着两小兄妹出了花店。

出了花市,钱亦绣阻止了要招驴车的吴氏,把他们拉到了街对面。说道,“在这里等崔掌柜。”

吴氏有些不解,钱亦锦了然地说,“奶再等等,妹妹肯定要跟崔掌柜说花的事情。”

钱亦绣瞄了小正太一眼,聪明!

果不然,等了不到一刻钟,崔掌柜就出了花市,他后面的小厮怀里还抱着自家才卖的那盆开着金色花朵的兰花。他东张西望,看见街对面的两个小人儿使劲在跟他招手。

崔掌柜大步向他们走过来。

钱亦绣笑道,“崔掌柜,我们上次在山里挖了四株花,其中一株君子兰,虽然现在没开花,却有二十六片叶子,我爷爷说这盆君子兰是珍品,开出的花极好看。”

“二十六片叶子的君子兰?”崔掌柜吸了一口气。

“嗯,叶子又油又亮,有这么宽。”钱亦锦用小胖手比划道。

崔掌柜笑道,“好,你们把花拿到雾溪茶坊来,若是名品,价钱我不会亏待你们。你们最好早些拿来,我家少爷下个月初就要回京了。”他又想了想说,“我明天要去省城办事,你们再过个五天就拿到茶坊来找我。”

同崔掌柜告别后,他们坐驴车去了城南的同安街,这里有家九丝绣楼,是溪山县最好的绣铺之一。钱亦绣还知道,雾溪茶坊也在这条街上。

有钱真好,现在吴氏也舍得花五文钱打“的士”了。虽说是无奈,但也是有了长足的进步。(未完待续。)

ps:谢谢鹿姐的荷包,谢谢路优、hworld1980、看会儿书、娟哥and炜炜的礼物。因为起点抽风,月票显示不全,清泉谢谢每一位为文文投票的亲。

第九十三章 卖绣品

同安街上的绣铺、书斋、茶坊比较多,也比较有档次,不像其他大街那样叫卖声不断,比较清静。

这里的商家都非常有实力,全是两层楼或是三层楼的店面,一溜的青砖黛瓦朱色雕花门窗。

进了九丝绣楼,里面大的有围屏、插屏、壁画等,小的有扇子、帕子、饰品等,琳琅满目,流光溢彩。

吴氏来到柜台前,把两块绣品拿出来。一个掌柜模样的中年妇人看了绣品抑制不住惊艳,连声道,“哟,绣工真好。这是苏绣,针法好像还是苏系传人的水纹针,如今会这种针法的人少之又少。”

钱亦绣没有搭腔,这家店的声誉不错,再加上他们肯定还想要小娘亲的绣活,所以不会压低价钱。

果然,那女掌柜又说,“只是绫缎和绣线差了些,可惜了。我给大嫂一个公道价,两块绣品五两银子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