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地主劝道,“杨兄弟,你儿子和钱家女再恩爱,也是之前的事了。你觉着,打了这一架,他们还能像原来一样好得像蜜里调油?不可能,再把钱家女留下来就是一对怨偶了。算了,合离吧。”

王良也劝杨老抠同意儿子媳妇合离。

杨老抠惹不起李地主和王良,就示弱,说尽了好话。但老钱家坚决要求和离,李地主和王良又帮着他们。

杨老抠也不敢把这两人彻底惹脑,只得咬牙同意合离,却又舍下脸皮要钱财,除了要留下钱满蝶的全部嫁妆,还另要五两银子的分手费。说到伤心处就痛哭流涕,甚至下跪。

李地主和王良被他磨得头痛,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要钱不要脸的主。王良说,“男儿膝下有黄金,为了那点钱财你也好意思如此作践自己,你还是不是男人?”

老钱头恨死老杨家了,肯定是一文钱也不想多给。见杨老抠提出了这两个不要脸的要求,一口浓痰吐在他脸上。骂道,“放你娘的罗圈屁,我家好好的姑娘被你家揉搓成这样,强要了那么多嫁妆过去,还好意思管我们要啥‘分手费’。告诉你,一文没有。”

杨老抠听了,便哭着拿了一根绳子出来,说要吊死在大门口,让人家看看恶媳撺掇娘家人来逼死公爹。

这个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招把钱家人气得半死。现在看来,跟这种泼皮破落户结亲,把他们老钱家祖宗十八代的脸都丢尽了。亏汪氏还把他家夸得那样好,把好好的漂亮闺女嫁进来。呸!

钱老头几人实在被这不要脸的人磨得没办法,也想早些把钱满蝶带回娘家,免得节外生枝。几经讨价还价,又经李地主和王良从中调和,钱家只得同意破财免灾。除了钱满蝶已经给出去的嫁妆,还另给了他三两银子。

写了合离书,让人进屋搬嫁妆。

杨婆子听说贪墨的嫁妆不用还,还多了三两银子。算算聘礼和娶亲花的钱,还有被他们砸了的不值钱的家什,除去这些之外自家至少赚了三两银子。虽然挨了顿揍,好在钱财上没吃亏,也把这不敬老的小倡妇赶了出去,便也没有多言语。杨又枝更是喜不自禁,只有杨又富哭得伤心。

杨婆子骂杨又富道,“哭啥哭?人家倒贴钱让你睡了二十几天,你还赚着了。等以后娘再给你说房媳妇…”

话没说完,又被倒回来的花大娘子几个妇人扯着头发打了一顿。她们想着蝶姑已经没有被她捏在手里了,下手更重,打得杨婆子头破血流,惨叫不已。

钱满蝶还有些发蒙,她看杨又富哭得伤心十分不忍,却身不由己地被汪氏和吴氏硬拉出了杨家。

半个月后的一个晚上,当杨婆子出门的时候,被两个人用麻袋套着脑袋,狠狠打了一顿。这回真的打掉了她的两颗门牙,还打断了她的右腿,让她在床上躺了大半年。因杨老抠舍不得多用银子,她的断腿没治好,成了瘸子。当然这是后话了。

钱亦绣在得知杨老抠提出了“分手费”的说法后,吃惊不已,那杨老抠还真有创造性,让后世的这个流行词提前了几百年出现在古代。但凡人执着了,就能激发出意想不到的潜能。哪怕是抠,也能抠出水平。

人不要脸鬼都怕,那家人除了杨大嫂母子,个个都是极品中的精英。

虽说赔了几两银子让人不甘,但钱满蝶能脱离那个家,也算圆满了。

这还是要怪汪氏,若她不被一些浮华蒙蔽双眼,多为女儿着想一下,哪怕多去了解一番,也不会是这个结果。

这天黄昏,放学回家的钱亦锦被等在大门口的多多叫去了大院吃饭。钱三贵让他当众表了态,他将来要同满川大伯和钱亦善一起,善待蝶姑姑,给她一份好生活。

一个是钱家第四代长孙自己的亲侄子,一个很可能是钱家最有出息的孩子,他们信誓旦旦作了承诺。钱满蝶哭了,汪氏也哭了。

钱亦绣倒觉得钱满蝶的未来远没有那么悲观。那个姑娘漂亮、善良、勤快,具有好女人的几乎所有优点,岁数还那么小,背后还有一个茁壮起来的家族。她即使合离了,将来也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若是把眼睛睁大些,找的人肯定会比杨又富强百倍。

通过钱满蝶的这场变故,不要说钱三贵和吴氏觉得万大中是最好的女婿人选,连钱亦绣这个曾经的法海都无可辩驳地这么认为了。

第二天,钱亦绣就跟着钱满霞一起去了钱家大院。钱满蝶脸色苍白,双目通红,人瘦得像一根竹竿,跟之前那个健康、明丽的小姑娘截然不同。她穿着素净的衣裳,头发被一根木簪子束在脑后,简简单单连一朵小花都没有。

从这副打扮看,就像一个死了男人的寡妇,只是名声比寡妇更难听。

钱满蝶拉着钱满霞的手,眼圈又红了,两个人眼泪巴巴地去了钱满蝶的小屋说悄悄话。(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三章 贫僧不贫

钱满蝶和钱满霞去小屋说悄悄话,钱亦绣很有眼力价地没有跟去,而是拉着钱亦多的手来到了院子里的老槐树下。

两个小萝莉面对面地坐在小凳子上,愁苦着脸,翘着嘴。

风一过,头顶上的树叶哗啦啦地响起来,钱亦绣想起去年秋天的情景。

三个漂亮的妙龄少女在树下绣花,贴着耳朵说悄悄话,不知说了些什么有趣的事,咯咯咯地笑不停。那时,她们就像三朵初绽的小花,绚烂,明媚。而钱满蝶因为年龄大些,丰满些,显得更加朝气勃勃。

她们欢快的笑声好像刚刚随风飘过,钱满蝶就成了合离过的瘦得不成人形的怨妇。

她在杨家受的伤害和对合离身份的担忧,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惶恐,不是一时半刻能消除的。必须要有家人的关爱开解,还有就是充实的生活,让她重新建立起自信。

钱亦多极其忧伤地跟钱亦绣悄声说,“我小姑姑好可怜哦,她一直哭一直哭,连饭都吃不下。等我将来嫁给大地主了,就把我姑姑接到婆家去享福。天天吃肉,让她长胖些。”

钱亦绣点头说,“多多真是个好娃子。不过,蝶姑姑这么好看,又勤快,你们家也会越来越有钱,肯定会有好人家愿意娶她的。”

“会吗?我姑姑还能再嫁人?”多多睁着疑惑的大眼睛问。

“当然会。”钱亦绣肯定地回答,“蝶姑姑那么好,肯定会有好人家来抢着娶的。”

钱亦绣是多多心中的偶像,偶像说会,那她姑姑肯定就会找到好人家。

多多笑起来,灿烂的笑容好像她姑姑明天就会嫁出去一样。

真萝莉真是爱死人。钱亦绣用手使劲蹂躏着小萝莉的小胖脸,逗得她嘿嘿地傻笑不停。

晌午,汪氏留了钱满霞和钱亦绣在大院里吃饭,还悄声对钱满霞说,“蝶姑怕是不好多出门了,霞姑以后就经常来大院里玩,也可以陪她散散心。让晓雨也多来串门子,那孩子的绣活好,也多教教蝶姑。”

钱满霞点头应是,她也是这么想的。钱满蝶的许多心事和委屈只愿意跟她讲,连汪氏都不会多说。

饭桌上,钱亦多懂事地把一大坨半肥瘦的红烧肉夹给钱满蝶说,“姑姑不要难过,绣儿姐姐说,姑姑长得好看,咱们家也会越来越有钱,以后肯定会有好人家愿意娶姑姑的。”

钱满蝶红着脸嗔道,“多多胡说什么呀。”又嗔了一眼钱亦绣,“绣儿也胡说。”

钱亦绣认真地说道,“绣儿没胡说。蝶姑姑长的好看,又心灵手巧,十里八村都难找出一个来。”

钱满蝶羞的脸更红了,低头吃着饭。

钱老太和汪氏开心地笑出声来,两张愁苦的包子脸展开来又笑成了满脸褶子的包子。

汪氏给钱亦绣夹了一坨肉笑道,“绣儿说得真好,孩子的话是最最灵验的。来,吃肉。以后多来大院里玩,大奶奶给你做好吃的。”

钱老太抖着手在盘子里戳了好几下才戳起一坨肉,又颤巍巍地放进钱亦绣的碗里,歪着嘴说,“好,好娃子,说得好。”

能吃上钱老太夹的肉,钱亦绣真是受宠若惊,也没嫌弃她的筷子粘着她的口水。若是小娘亲看到这一幕,肯定又会怪自己不够精致吧。还好原来钱老太只给钱三贵和钱亦锦夹过菜,不然肯定又会跟不领情的程月起冲突。

钱老头和钱大贵在一旁呵呵笑着,这个家终于有了些笑声。

钱满蝶在家过起了深居简出的日子,钱满霞经常会带着钱晓雨去陪她说说话绣绣花。有几次杨又富偷偷来找她,被汪氏和陆嫂子拿着扫帚打出去了好远。

回来看到钱满蝶眼泪巴巴的,汪氏赶紧说,“蝶姑千万别心软,那小子就是个窝囊废,根本立不起来。跟了他,这辈子别想舒舒心心过日子。”

五月三十日早饭过后,钱亦锦和钱亦绣去了溪顶山的大慈寺。

程月几人把小和尚的夏衫、“原生态草底布艺”凉鞋做好了,让他们给他送去,顺便又送些素食点心。猴哥昨天回来了,也顺便把它带去看望旧主人。

程月不喜欢钱亦绣出远门,但听说是去看望小和尚,便也同意了。还说,“跟弘济说,让他来家玩,娘想他了。”

钱亦绣穿着绿底黄花的软底小绣花鞋出了门。上了牛车,又从包里拿出一双旧鞋子换上。爬山鞋子肯定要弄上泥,她不想再让小娘亲难过。

钱亦锦看她这样,便开起了空头支票,“等哥哥以后有出息了,就让妹妹上山坐轿子,这样就不会把鞋子弄脏了。”

钱亦绣说,“我喜欢自己爬山,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看风景。”

其实,从山脚到大慈寺也有一条盘山路,牛车马车走那条路便可达到。但盘山路长,又窄,即使是马车也得慢慢走,至少得走一个时辰。所以,只有那些不想爬山又不想坐轿子的人,才会选择坐车上去。

牛车到了山脚下,黄铁把车停去了山下的一个车行,领着两个孩子一起上山。

猴哥一来,就又引起了众弥猴的恐慌,它们一群群一队队吓得逃去了后山。猴哥对自己的八面威风很是得意,一路上不停地怪笑着,又吼又叫,还抓住了一只跑得慢些的幼猴戏弄。

那只小弥猴吓得眼泪都流出来了,哀叫着求它手下留情。已经跑到前面的猴妈妈又跑回来找小弥猴,见孩子落进了赤烈猴的手里,抹着眼泪求它放过自己的孩子。它指指自己,又指指小猴子,意思是母子交换一下,它愿意过去被猴大王吃掉。

钱亦绣几人赶了过去,看到这一幕,都深深被那个猴娘亲感动。

钱亦绣见猴哥还在逗着这对母子,就不高兴地说道,“你吓唬他们干啥,想想你自己的娘亲,若它看到你被敌人抓住这般戏弄,该有多伤心。”

猴哥现在对猴妈妈还有些印象,听了便有些难过起来,也松开了手中的小弥猴。小弥猴好像已经吓破了胆,呆呆坐在地上不知道跑。

钱亦绣就拿出一块素点递给它,“没事了,走吧,它不会伤害你。”

小弥猴接过点心,被猴娘亲抱起来挂在身上,一溜烟就跑不见了。

进了寺庙,黄铁去找一个熟识的武僧讨教武艺,两个小兄妹去了那座小院。

来到小院前,看到弘济小和尚又长胖了。钱亦绣玩笑道,“我哥哥吃得也不孬,咋就没有小师傅爱长肉呢?”

弘济也很无奈,“我天天要练功夫,还要做早课晚课,诵经书,不知为何就是容易长胖。”

他抱起猴哥,请小兄妹进了院子,小声说,“我师傅正在给梁师兄讲禅,切勿大声喧哗。”

原来梁大叔已经来了溪山县,那崔掌柜咋还没有去找自己呢?

钱亦绣强按下小心思,和小哥哥一起跟着小和尚进了院子。

院子里佳木丛生,红花绿草,甚是静谧清幽。正前方是禅房,一溜排的黛瓦青砖房,雕花朱色小木窗格上还镶着这个朝代少见的玻璃。

禅房背靠青山,一条溪流从山里流出蜿蜒着伸出一侧院墙。溪流那边有一个被低矮灌木围起来的小型练武场,有木桩、沙袋等东西,小溪中则有几块高出水面的圆形踏脚石。禅房另一面有一个茅草顶的八角亭,亭子四周是几丛翠竹,亭里放着一个低矮小坑几,坑几上还有一盘没下完的围棋盘,四周几个蒲团。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说的就是这种意境吧?

弘济把他们领进最左边的一间禅房,说道,“这是我的禅房。”

一进禅房,一股好闻的檀香让钱亦绣的精神为之一爽,已经被太阳晒的昏昏欲睡的头脑也清明了些。

她前世不是富二代,不是职业精英,也没个有钱的男朋友。每月工资只有四到五千元,偶尔还要资助一点给父母兄弟。等到终于提了办公室主任,可以拿到六位数的年薪了,又死了。所以那辈子没有多余的钱精心打理自己,哪怕买香水也只能挑中等价位的买。

有一次尚青云送了她一款香奈尔的香水,她激动了还不到一分钟,就听尚青云说,“别再用那种香水了,虐待你自己的鼻子,也虐待别人的鼻子。”

钱亦绣气的当时就哭了,不争气的眼泪忍不忍不住。这是好强的她第一次当着尚青云的面流泪,尽管他不住的陪不是,还是好久没理那家伙。但那瓶香水她还是很没骨气地没扔掉,也没用,到死都放在化妆柜的最里面。

所以,她对香没有研究,不识货,但她也能闻出这种檀香有别于之前所闻到的任何一种檀香。

房间不大,屋内正前方是一张高几,几上供着一尊金身如来佛像,前面还有一个香炉,里面燃着几根香,两旁是两盘供果。靠右是一张罗汉床,床上摆着一个坑几,几上一个琉璃果盘,装了几只红苹果。正中间是一张桌子几个凳子,桌上一套青花细瓷小盖盅。进门靠窗是一个书案,书案旁一排书格。

左边则是一扇关着的木门,那里应该是卧房了。

屋里的家具看似简单,也不花哨,但木质考究,做工精湛,钱亦绣一看就能感受到一种低调的精致。心道,到底是高僧的徒弟,待遇就是不一样。

小和尚给他们一家倒了一盅茶,说,“喝吧,这是梁师兄拿来的雾溪峰尖,贫僧师傅很喜欢。水是山中的清泉,贫僧和师侄每隔几天就会去深山中取些回来。”

雾溪峰尖可是连皇上、太后都喜欢喝的。老和尚是梁大叔的师傅,孝敬师傅最好的茶也在情理之中。不过,还专门去深山取泉泡茶,他们师徒的品味还不是一般的高。

对于好东西钱亦绣可不会放过。她把茶盅拿起来,白玉般的盅里汤色嫩绿清澈,看到清香的茶气慢慢氤氲开来,再浅浅啜一口,苦中带涩,细细回味便会感到唇齿绕香。

“嗯,好茶。”钱亦绣说道。

钱亦锦识货地笑道,“小师傅屋里不只茶好,啥啥都好。”

小和尚又笑说,“这次梁师兄又孝敬贫僧师傅一两更好的茶,说世面上还没有。汤色金黄透亮,又好看,又好喝。师傅宝贝的什么似的,只给贫僧喝了一盅就收起来了。”说完很遗憾地摇摇头。

两兄妹把包裹打开,拿出衣裳鞋子和点心。

小和尚笑得眉眼弯弯,先取了一块点心吃进嘴里,又拿起衣裳鞋子说,“贫僧喜欢程施主和钱施主做的衣裳,也喜欢这种鞋子。”

钱亦绣打趣道,“我看小师傅屋里布置的富贵之极,可不像穷和尚,干嘛还自称贫僧呀,太过谦了。”

她的话把钱亦锦逗笑了。

小和尚也笑起来,说道,“这屋内是贫僧的大师兄让贫僧师侄们布置出来的,富不富贵贫僧也不知道。但贫僧自从懂事起,贫僧的师傅就让贫僧自称贫僧,贫僧的师兄师侄师孙们也都是这么称呼自己的。”

说完绕口令,他就把原来的鞋子脱掉,换上新鞋,夸奖道,“嗯,凉爽,舒适。”

给他做的衣裳和鞋子都是按照钱亦锦的尺码来做的,钱亦锦稍稍高些,小和尚稍稍胖些,所以穿着正好。

几个小盆友说了一阵子话,钱亦锦便拿出一张纸来,这张纸记着他平时的一些问题,他只要觉得张先生讲解得不能让他满意,他就会记下来。

两个小家伙去了书案前,钱亦绣起身看了看书格里的书。多是经书,还有些四书五经,也有几本练武的书。没想到小和尚也会学这些东西,怪不得小哥哥说他博学多才。

出家人不是讲究六根清净吗?学这么多东西还怎么清静!

钱亦绣暗道,这小和尚小小年纪就师从最高辈的老高僧,跟弘圆住持、梁大叔一个师傅。梁大叔的爷爷是国公爷,那么小和尚出家前的亲人也应该身份高贵才是。再看看屋内摆设,无一不精致考究,也更加说明他的出身肯定非同寻常。他的家人不知道为什么会让这么可爱的小正太出家,好像还没来看过他,让他受伤不小。(未完待续。)

ps:谢谢简和玫瑰、赫拉@芊琳的荷包,谢谢zengxia7777、看会儿书、怡墨然的礼物,谢谢唐小雅^_^、xiaogan于欣彤、135weiwei、书友150709205621334、似水的人生、书友160403171528621、657muzi的月票,非常感谢!

第一百五十四章 老半仙

小和尚和小哥哥在书案上认真讲起课业来,一个问,一个答,感觉不是在禅房里,而是在书房里。

猴哥好久不见小和尚了,不停地在旧主人面前刷存在感,一会儿爬上他的背,一会儿又去抱他的腿。钱亦绣不愿意它打扰他们,便领着它出了禅房。

来到小溪边,小猴子跳进溪里兴奋地大叫起来。钱亦绣把小胖指头竖在唇边低声嘘道,“别乱叫,肃静,再淘气就打屁屁。”

小溪大概有三多米宽,水也不深,才打到猴哥的****,大概只有五、六十公分。溪水纯净清彻,连水底的石头都看得清清楚楚,偶尔还会游过一两条小鱼。

钱亦绣蹲下,手浸进溪水里,流动着的溪水在她的手边泛起涟漪,阳光撒在上面,像一颗颗碎金闪着金光。钱亦绣乐了,她感觉自己就像抓了一把金子。

猴哥则在水里捞鱼,小鱼身子滑溜,不容易抓住,好不容易抓住一条就想往嘴里送。钱亦绣吓得小声叫道,“快放下,不能在这里杀生。哎呀,罪过,罪过。”

只听身后传来一阵浑厚的笑声,接着说道,“你这泼猴,一来就把这溪顶山上搅得天翻地覆,弥猴们被你吓跑了,又来这里偷鱼吃,还不快放下。”

猴哥一见来人,扔掉手中的鱼,高兴地从水里爬出来,跳到那人的身上。

钱亦绣起身回过头一看,来了一老一少。

少的当然就是梁锦昭了,梁大叔又比上年长高了些,上唇边还有了毛葺葺的是胡子还是汗毛?真是早熟的孩子。

老的是个长胡子、长眉毛并且全都白完了的看不出年龄的老和尚。说看不出他年龄是因为,看他的胡子眉毛全都白完了,瘪嘴里只剩几颗牙,看着比二祖祖(二爷爷)还老的多。可看肤色和精神头,红光满面,双目炯炯,神采奕奕,似乎比钱大贵还年青的多。

这位肯定就是小和尚的师傅悲空老和尚了。

钱亦绣双手合什道,“大师好。”又招呼梁锦昭道,“梁公子。”

老和尚跟钱亦绣点点头,便被怀中的猴子缠得大笑起来。

梁锦昭俯瞰着钱亦绣,嘎嘎笑道,“小丫头,长高了,也长胖了。看来,你家里的日子好起来了嘛。”一副大人对小孩、上级对下级的模样。

熊孩子。

钱亦锦腹诽了一句,脑袋望上天地笑道,“谢谢梁公子,谢谢你爷爷,我爹爹的抚恤金拿到了,朝庭还减免了我家三年的税收。”

梁锦昭摆手道,“无需谢我,要谢就谢万岁爷,万岁爷英明仁慈,体恤百姓。”说万岁爷的时候还抱拳向北晃了晃,又说,“你父为国捐躯,血洒彊场,这也是朝庭应该补偿你家的”

小和尚和钱亦锦也出来了,钱亦锦双手合什给老和尚作了揖,又招呼了钱锦昭。

小和尚跟老和尚介绍道,“师傅,他们就是小猴子的新主人,也是弟子在俗界的——朋友。”他觉得称朋友似乎有些不妥,但还是这么称呼了。又笑着说,“师傅喜欢吃的蜜汁糯米藕就是他家做的。”

老和尚笑着点点头,说道,“阿弥陀佛,这对小施主是人中龙凤,将来定会前程锦绣,一飞冲天。”

这是在给自己和小哥哥批命了?不过,老神棍说话总是那么似是而非。

皇上娘娘是龙是凤,但在百姓眼中只要儿女出息了都可比作成龙成凤。一飞冲天,封侯拜相可称一飞冲天,但在百姓眼中只要中了举,就算冲上天了。

她很想问问,这人中龙凤,前程锦绣,一飞冲天,到底是个什么度。

但还是忍住了,若老和尚真是老半仙,自己的灵魂是从哪里的来说不定都能看出来,还是要低调。

钱亦绣低眉敛目没吭声,钱亦锦欣喜地躬身致谢,“谢谢大师的吉言。”

老和尚笑着跟钱亦锦点点头,又对钱亦绣说,“老纳平生没有别的好爱,就是喜欢个美味素食,小施主记着,若以后有了好藕,一定要早些把这道菜品拿来给老纳尝个鲜。”

钱亦绣吓了一跳,这老和尚不止是会算命的老高僧,还是馋嘴老孩子,怪不得小和尚被他喂得这样白白胖胖。

高高在上的高僧形象瞬间坍塌成了凡人。虽然他或许已经算出了钱亦绣的出处,知道她手上有不凡的莲子,但两人的距离似乎一下子拉近了,钱亦绣也不那么怕他了。人但凡有短处,就容易被拿捏。就像马面,那么严肃的性子,还不是被她钱亦绣哄得高高兴兴,说了一些秘密出来。

钱亦绣脆生生地笑道,“好说,若种出来,我一定第一时间拿来给大师品尝。”

老和尚咧着瘪嘴笑道,“好,小施主果真冰雪聪明。记着,以后有了新奇的藕、桃子什么的,就先拿来给老纳尝尝。”

老和尚的馋相让他的两个徒弟有些红了脸。

老和尚都得寸进尺提出了进一步要求,钱亦绣也不吃亏地提了个请求,“大师,您既然是高僧,连我们兄妹多年后能前程锦绣、一飞冲天都算出来了,肯定也能算出我爹爹到底是怎么死的。麻烦您算算他尸骨的大概方向,我家也好请人找到具体方位,把他‘请’回家,让他能魂归故里。实在找不到尸骨,我哥哥长大了,也能亲身去那里祭拜。”

她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请求,一个是她真的想把小爹爹的尸骨“请”回来,还有一个就是再考考老神棍,看看他是不是真的那么牛。

老和尚赖皮地说道,“小女娃也不想想,相面,相面,就是要相面。老纳连你爹的面都没相到,咋能算出他在何方?”

“难道不能掐掐您的手指头?”钱亦绣提醒道。

“妹妹。”钱亦锦难得地瞪了钱亦绣一眼,妹妹在家里爱胡说八道,咋能在高僧面前胡言乱语。又赶紧给老和尚赔不是,“大师请谅,我妹妹年纪小,不懂事,若有言语失当的地方,请大师勿怪。”

老和尚摆手笑道,“小女娃可不是不懂事的人。”之后真的掐了掐手指头,对钱亦绣说,“小施主,老纳又不是神仙,事事都算得出来。你爹的尸骨到底流落到了什么地方,老纳也不甚清楚。不过小施主放心,你爹最终肯定会人归——哦,不对,是魂归故里。已经等了这些年,也不差再等等。”

钱亦绣好想说“废话”,一竿子又支到了猴年马月。

钱亦锦却如释重负,对妹妹说,“妹妹,大师的意思是,咱们以后就能知道爹爹的尸骨到底在哪里了,到时候咱们把爹爹‘请’回来,重新下葬,让他魂归故里。”

晌午,老和尚请他们吃了一顿顶级素宴。在他禅房的侧屋,一张黑紫色大方桌上,摆上了十个菜。菜不算多,但绝对精致,份量足,味道比她家做的饭菜香多了。钱亦绣吃得都想把舌头吞进去,钱亦锦更是甩开腮帮子大快朵颐。

看来,那小和尚是典型的隔锅香了。

钱亦绣问了崔掌柜的情况。梁锦昭说,“我有个亲戚正好要来西州府办事,我们就等他同行,十日才出发。五天前到的西州,在我外祖家待了两天,昨天才来溪山县。崔掌柜八成今天就去你家了。”又豪爽地说道,“我还专门跟崔掌柜交待过,让他不要与你们争利,该你家多少,就给多少。”

钱亦绣笑着谢过,却寻思着,你不争利,不代表你娘不争利。好在自家的心态摆得正,跟你家合作主要是寻求庇护,从来没想过会有啥平等待遇。

不过,听崔掌柜可能去了家里,钱亦绣归心似箭。

走之前,老和尚给了钱亦绣兄妹两串檀木佛珠,说这是他开过光的,戴上能安神定气。佛珠色泽深厚,香气浓郁。

钱亦绣喜笑颜开地接过来,道了谢。又跟钱亦锦商量说,这佛珠他们就不要戴了吧,回家转赠给三贵爷爷和小娘亲,他们身子不好,正好戴着对他们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