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块石头砸完,也没能把蛇撵走,相反却激起了蛇的愤怒。只见它的蛇身开始松动,后半截依然盘在那里,前半截身子向猴哥站着的大树扑来。

白蛇足有近十米,即使前半截身子也能伸到树上。只是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它却闻到一股可怕的味道,又赶紧缩了回去。

猴哥猜到它是怕自己身上的珠子了,便从腕上取下凤眼菩提珠向花扔去。猴哥的准头早练出来了,不偏不斜,那串菩提珠正好挂在那株花的花枝顶端,把两朵蛇蔓菊套在里面。

不多时,只见白蛇的身体渐渐有些发红,身体也开始松动。它似乎舍不得花,但身体已经渐渐支持不住,只得向岩洞方向爬去。

等到白蛇彻底离开那株花,猴哥腾空跃起,跳上悬崖。它先把那两朵花摘下放进腰包里,又把挂在花枝上的那串菩提珠取下装进腰包。

它抬起头,却看见岩洞中的白蛇正看着它流泪,哀伤不已。或许猴哥被老和尚念过经的关系,它看到白蛇流泪竟然十分难过。想了想,又自作主张地从腰包里拿出一朵蛇蔓菊放在悬崖上,然后跳回那棵大树上。

只见白蛇从洞中爬出,瞬间就把那朵蛇蔓菊吃进了嘴里。

猴哥冲它咧嘴笑笑,便四脚并用,往山下跑去。

当钱亦绣抵制不住睡意沉入梦乡,睡不踏实又睡来的时候,天边已经微亮了。四处望望,动物之家还在睡觉,猴哥却还没有回来。

钱亦绣担心极了,她站起身,愣愣地望着东边的那处山峰发呆。突然,一阵从来没有闻过的花香从东边隐隐传来,越来越浓。接着,一个红色的影子从东边穿过桃林来到碧池边,在钱亦绣的面前站住。

钱亦绣激动万分,大声说道,“你可回来了,我都担心死了。”

猴哥咧着嘴从腰包里取出一朵花交给钱亦绣,正是蛇蔓菊。钱亦绣接过花,晨风中,红色花瓣像无数根丝带飘散开来,花香也更加浓郁。

钱亦绣笑完,又问,“还有一朵呢?”

猴哥双手摊开,表示没了。

钱亦绣拉开它的腰包,里面除了那串凤眼菩萨珠,真的没有第二朵蛇蔓菊了。

没有就没有吧,有一朵已经是完成任务了。

钱亦绣笑着表扬了它,把花装进了事先准备的盒子里。

她本来想把盒子放进自己的背包,想想自己的武力值,还是放进了猴哥的背包。

不过,她的心总有些不安,因为蛇蔓菊的香味太浓郁了,别说猴哥的背包传来阵阵香气,就连自己手上的香味都特别浓。她在溪里洗了半天,也洗不去那个味道。

这种味道,不会把那些怪物都引出来吧?

钱亦绣压下心中的担忧,和动物之家吃了带来的点心,猴哥又好脾气地跳进碧池抓了一条鱼给白狼充饥。

吃完早餐,就准备要启程离开这里了。钱亦绣把装莲子的背包让奔奔背着,又把几根桃树枝绑在它的身体两边。大山两旁也捆了几根桃树支,但没有背背包,穿洞的时候它会背钱亦绣和猴妹。

猴哥和白狼都只背了个小包,让它们轻装上阵,不知道回去的路上会遇到什么状况。

钱亦绣自己背着装茶叶的背包,抱起了猴妹,刚往洞边走了几步,就看见项链松鼠跟在她们后边走。

钱亦绣蹲下对它说,“外面的世界远没有这里安全,你还是留在这里吧,几年后我们或许又会来看你…”

话还没说完,就见松鼠突然恐慌起来,撒腿跑开,瞬间消失在青山之中。桃林中的鸟儿也恐慌起来,尖叫着展开翅膀飞起来。

钱亦绣愣神的功夫,猴哥和白狼、大山、奔奔都冲到她前面站下,不住地大叫起来。

只见一条近十米的白蛇从东面向她(它)们爬行过来。钱亦绣吓得头发都立起来了,她最害这东西。

猴妹浑身颤抖地缩在她怀里,小声呜咽着。

跟她(它)们离了一段距离的时候,白蛇便停下来。只见它把嘴里衔着的一根长满叶子的树枝放下,又看了两眼猴哥,便转过身走了。

它这是什么意思?钱亦绣实在费解。

猴哥过去把树枝拿了过来,枝上的叶子长长的,却不是柳树叶。钱亦绣看着有些面熟,想了半天才想起来,在长蛇蔓菊的不远处,从石缝中长出了一棵大树,这树枝应该是那棵大树上的。

不过奇怪的是,她和猴哥身上手上的蛇蔓菊香味却被这树叶的青香味压下去了。

钱亦绣想起另一朵蛇蔓菊,问猴哥道,“另一朵蛇蔓菊是不是你特意给白蛇留下的?”

猴哥咧着嘴点点头。

老天,这是白娘子来报恩吗?钱亦绣眼睛瞪得老大。

她揪了片叶子把自己的手擦了擦,又给猴哥擦了擦。再揪下几片叶子放进猴哥的背包和自己的背包。

仔细闻闻,蛇蔓菊的花香味竟然瞬间荡然无存。

这是就“万事皆有因果,种善因得善果”吧。灵物果真是灵物,一条蛇还懂得报恩。

钱亦绣领着动物之家踏过那根树枝向家里走去。她心里极高兴,除了紫珠和蓝珠,洞天池里该拿的都拿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三章 又亏了

山洞中危机四伏,依然是猴哥打头阵,白狼断后,钱亦绣骑在大山的身上,小猴妹挂在钱亦绣的胸前。

猴哥和白狼在黑暗之中也能看到物体,但是大山和奔奔不行,所以钱亦绣还是要举着火把

出了洞,暴露于阳光之下,似乎就没有那么吓人了。为了加快速度,上山下山猴哥就辛苦些,后面背钱亦绣,胸前挂着猴妹。若走稍微平缓的山路,就是大山驼着钱亦绣。

又要过那个里面有蝙蝠的山洞了,钱亦绣提醒动物之家动作轻些,不要把蝙蝠惊醒,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回去的道路非常顺,没有遇到大的惊险。只是在过一个山洞的时候,好像又藏着一条大蛇,“滋滋”吐蛇信子的声音连钱亦绣都听见了。或许害怕她和猴哥身上的凤眼菩提珠,没敢过来。

猴哥不怕,它还想去打架,被钱亦绣喝止了,告诉它千万不能节外生枝。

钱亦绣摸着手腕上的菩萨珠,真是个宝贝,有了它,能够解决太多事。

大概下午申时,钱亦绣终于带着动物之家到了归园后面的石溪山上。

望望山下那一片家园,归园,荷塘月色,花果山,钱亦绣豪情万丈,这些都是自己和家人慢慢建起来的。

钱亦绣不知道老和尚会不会派人在岔路口接自己,不管对谁,还是留点心眼好。她(它)们出了石溪山,又往大坟包的方向走了走,才又向岔路口走去。快出岔路口的地方,果真看见一辆马车停在那里。

钱亦绣已经看出来,那辆马车就是大慈寺的马车。

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看见老和尚从马车里钻出来。

猴哥看到老和尚,高兴坏了,抱着猴妹就向他跑过去。

老和尚接过猴妹笑道,“阿弥陀佛,这小猴儿也来了山外,妙哉,妙哉。”

钱亦绣走了过来,把猴哥的背包拿下来,与老和尚一起上了马车。从背包里拿出那个装蛇蔓菊的小盒子。

打开小盒子,颜色鲜艳的蛇蔓菊已经变了色,成了紫红色。

钱亦绣吃惊道,“颜色变了,先是鲜红色的。”

“这是灵物,进了俗界,颜色自然要变。”老和尚接过小盒子看了看,既高兴,又遗憾,表情有些纠结。说道,“果真只拿回来一朵。天意如此啊,老纳本希望更多的人能受惠于它…”

钱亦绣可顾不得更多的人,问道,“大师,这朵花制成药后,能不能也给我娘吃点?或许能把我娘的失忆症治好。”

老和尚道,“药制好后,老纳会给你两丸。不过,暂时不要给她吃,吃了也无大用。你娘的病光靠药物治不好,还要有外部助力才行。等时机到了,再让她吃。”

钱亦绣如今一点也不惊讶老和尚的先知先觉,点头说道,“好。”

老和尚又纳闷道,“蛇蔓菊芳香浓郁,怎么会没有味道呢?”

钱亦绣也纳闷,问道,“还有大师不知道的事情啊,你咋不掐指算算呢?”

老和尚哼道,“别人不知道的事老纳可以算一算,一问便知的事老纳为什么要费力气算?亏小施主还是聪明人,连这点都想不透。”

原来还是自己愚钝了。

钱亦绣掏出包里的一片长叶子说,“蛇蔓菊本身特别香,后来放了这种叶子在里面,就把香味压住了。”

老和尚看了看叶子,了然道,“怪不得,这是龙香树的叶子。”

钱亦绣又把自己的背包取下来,从里面拿出装茶叶的竹篓子,又从猴哥的背包里拿出两个桃子给他。

因为怕路上出状况,不敢让猴哥和白狼多驼东西,所以桃子没敢多拿,只拿了十个半生不熟的。

看到这两样东西,老和尚笑得比看到蛇蔓菊还开心。连连点头道,“小施主上道,老纳承你的情了。”

钱亦绣笑起来,老和尚一看到吃食,就不像个高僧。

马车到了归园门口,钱亦绣已经下了车,听老和尚在车厢里说了句,“龙香树世间极少,是制香的上好原料。”

望着远去的马车,钱亦绣的心口疼得要命,早知道把那根树枝带回来就好了。真是,又亏了。

从今天早上起,钱三贵就守在外院院子里,焦急地等着孙女。见孙女带着动物之家终于满载而归时,高兴地接了出去。

他大笑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快去内院看看你娘,她天天在念叨你,连饭都吃不下。”又低声说,“有事稍后再说。”

三贵爷爷真是太、太、太可爱了。

钱亦绣笑着点点头,赶紧领着动物之家往后院跑去。

她没有直接去望江楼,而是回了莲香水榭,让紫珠赶紧烧水,她和动物之家要洗澡。

又把奔奔和大山身上的桃枝解下来,让白珠去把李金虎媳妇李大婶叫来,让她妥善保管这些桃树枝,到时候要嫁接在水榭后面的桃树上。

洗完澡,换上干净衣裳。钱亦绣让大山一家去临风苑看望钱亦锦,她自己则抱着猴妹,和背了一堆东西的猴哥去了望江楼。

小娘亲正在二楼上愁眉不展地绣花,见女儿回来了,高兴地过去抱着女儿说,“绣儿咋去了这么久,娘亲好想你,想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连绣花都没心思。”

小娘亲越来越聪明,也越来越会说话了。

钱亦绣笑道,“绣儿也想娘亲,想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娘两个腻了一会儿,钱亦绣便指着坐在一旁的猴妹对小娘亲说,“娘,它叫猴妹,快看看,她漂不漂亮。”

程月惊讶地看着猴妹,赞叹道,“漂亮,好漂亮的妹妹。”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把“猴”字都去掉了,猴哥听了在一旁高兴得抓耳挠腮,不知道该怎样表达激动和自豪之情。

钱亦绣则赶紧把带回来的东西拿去卧房藏好。金花莲子的外表跟普通莲子没有多大区别,她放进一个箱子里,并用锁把箱子锁上。

珍珠则藏在了架子床床尾的一个暗格里。当初做家具的时候,钱亦绣专门让陆师傅给钱三贵、程月,还有自己的三张床做了暗格。

她刚把东西藏好,就听见钱亦锦的声音,“妹妹,妹妹,妹妹…”(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四章 物尽其用

这天,上完课的钱亦绣领着紫珠出了临荷苑,看见西湖一片繁忙的景象。

前几天开始,苏三武就开始带着几个长工出湖里的金花藕了。

宋家和雾溪行的马车都在归园外等侯,藕出来后不能去泥,直接往温县码头和省城送。

金花藕一出来,就受到热烈欢迎,买家趋之若鹜。它生可作水果,甚至不比任何一种水果口感差。熟可炒菜、炖汤,比许多山珍味道还鲜美。又经放,易保存,易运输。最最关键的是,物以稀为贵。

钱家卖给他们的价格是十二文一斤,他们卖出去就成了十八到二十五文一斤。即使比肉价还贵,也供不应求。

本来宋四爷说从钱家手上拿八文钱一斤,被还没回京城的梁则重训了一顿,说他这么做无异于强抢。宋大老爷和宋二老爷丁忧完后还需要梁则重帮他们走关系寻好缺,听说后,把宋四爷一顿大骂。最后,才定为十二文一斤。

为了杜绝偷花偷藕现象,钱家还请了十个人,跟长工一起轮流守夜。

钱亦绣回到莲香水榭,看到桌上那个金蜜桃的颜色已经变成红中透金。拿起来轻轻捏捏,软软的,看样子已经熟透,这桃子不能再放了。

上次她共拿回来八个半生不熟的桃子,有几个红得多一点,有两个只尖上有点红。红得多些的桃子,五到十天之间就变软变熟了,虽然没有在洞天池里刚摘下的熟桃子蜜甜,但也好吃,比水蜜桃甜得多。而这一个最生的,竟然放了二十一天。

看成色还不错,除了桃子的最底部有些泛青,越往上越红,越黄,到了尖上就成了金黄色。就是不知道味道如何。

她把桃子洗净去皮,慢慢品尝起来。嗯,真不错,味道比之前那几个稍微淡一点,还是比较甜,也多汁。她没有都吃完,还剩了一小半放在碗里给猴妹留着。

不知道前世的历史是怎样的,反正这个朝代北方只能种不算好吃的油桃,而南方种的水蜜桃根本种不出来。南方又甜又多汁的水蜜桃,对北方人而言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除非他五、六月份可以来南方。

水蜜桃还不像栛枝,经磕碰。“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栛枝来”,骑着快马可以把岭南的栛枝早日送到京城。

可水蜜桃不行,一磕碰就坏。别说骑快马,拿着一筐桃子跑快些都容易碰坏。先把半生的水蜜桃摘下来,放得再久都不好吃。

现在好了,比水蜜桃还好吃的金蜜桃终于可以走出冀安,通过绿春江、京湘运河运到京城,又能通过绿春江、钱江运往江南。

真是发了。

之前那几个金蜜桃钱三贵再也不敢拿出去显摆了,只自家人和余先生分着吃了,还是把钱老头和钱老太请来尝了一个,只说是悲空大师给的供果。

钱老头和钱老太早已把老和尚当神仙看了,吃了他送的供果,那几天走路都生风。特别是钱老太,据说吃“供果”的当天,走路都不用拐棍。

这就是精神力量。

想到能大发一笔财的金蜜桃,钱亦绣才展露了一点点笑颜,之前沮丧的心情也好了些。

她回来的那天晚上才发现,当蛇蔓菊和龙香树叶在一起的时候,只能闻到一点点树叶的青香味。可当龙香树叶单独存在的时候,却是清香四溢,而且持续时间特别久。若早上摸了龙香树的叶子,到晚上还有香气留在手。

蛇蔓菊和龙香树的味道相互抑制,这就是相生相克的道理吧。

几天后,钱亦绣把半荷包品相不好的珍珠和那十几片带龙香树树叶交给金师傅。金师傅看到那个树叶后,都激动哭了。他说,龙香树比龙涎香还难得,连他的师傅都没看到过,他却看到了。不过,龙香树最好的还是树干和树枝上的表皮,叶子虽然也不错,但还是比不上树皮好。

他还说,这龙香树的香精适合用于男人,他就制成男人用的香露好了。不过,这点树叶,只能做两小瓶。

金师傅的每一句话,都如一根根钢针,戳得钱亦绣疼痛不已。当时自己只想把蛇蔓菊安全带回来,根本没想到能把蛇蔓菊香气压下去的东西也可能是宝贝。

不过,钱亦绣也不敢让猴哥再去冒险,把那根龙香树枝拿出来了。那么香的树枝,在回来的路上又不知道会引来什么麻烦。

果真还是应了那句废话,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

白珠和粉珠钱亦绣没敢给钱三贵看,这东西太逆天,以后再说。那小半荷包品相稍差的珍珠钱亦绣理了理,有八颗珠子每颗价值千两以上,六十几颗每颗值百两。

这几十颗珠子给三贵爷爷看了,把三贵爷爷乐坏了,低声说道,“这一小荷包珠子就值一万多两银子啊,比咱们家所有产业都值钱。”

钱亦绣笑道,“珠子是死的,不能再生钱。可产业是活的,会越赚越多,累积起来肯定比珠子更值钱。”

钱三贵拿了四颗大珠子、二十颗小珠子出来,剩下的都给了钱亦绣,让她以后悄悄带去婆家。那个产珠子和金花藕、金蜜桃,以及灵物的地方让她烂在心里,谁都不能说。

他手的上珠子以后要用,或是传给下一代,由他找借口。

另外,他还说自己的身子骨经过老神仙的调理后,感觉好多了,或许不会那么快就死。那么,钱亦绣的嫁妆和家里的家业还是一起经营,这样获的利会更大一些。等她出嫁后再彻底分开。

这也是钱亦绣所想的,这个家给了她无数关爱,她会尽自己所能把家里经营得更好。

钱华已经去京城了,锦绣坊明年会在京城开分行,主要卖莲蔻化妆品。不仅崔掌柜写信请京城的朋友帮忙,连梁则重的长随梁拾都写了信,请梁府管事帮忙。

钱亦绣相信,有了梁府的帮忙,锦绣行在京城不怕任何人。

还有,桃树枝已经在水榭后的桃树上嫁接了,虽然现在不是嫁接的好时机,但只有这个条件,能活多少就活多少吧。

对外找的借口是,桃树枝是老和尚给的,具体他在哪里弄的钱亦绣也不知道。

除了紫珠和龙香树,自己已经把洞天池里的东西物尽其用了。

钱亦绣正想着心事,就见猴妹一蹦一跳地跑进来。它的腿已经好了,只是走路还稍微有些瘸。

猴妹穿着一条白色绣红草霉的小吊带裙。这是钱亦绣和紫珠、白珠练手艺做出来的,紫珠裁,白珠绣花,钱亦绣缝。

小裙子极漂亮,可这个时代人不能穿,只能猴子穿。

猴妹的手里拿着一个装了一小块金花藕的小木碗。它来到钱亦绣身边,拿出藕递给钱亦绣。

钱亦绣笑道,“猴妹自己吃,姐姐不要。”

猴妹听了,就坐在小凳子自己吃。

猴妹如今是归园最讨人喜欢的小猴子,人都比不上它。它也淘气,但更会讨人喜欢,跟人嫌狗烦的猴哥完全是两回事。无论主子,还是下人、长工,谁看见它都会弯下腰来逗逗它,它也会好脾气地跟人互动。而不会像猴哥那样见人下菜碟,看不上眼的不仅不理还会打人。

钱亦绣见猴妹吃完了金花藕,又把装金蜜桃的小碗递给它。它吃完了,就自动起身找丫头给它洗手擦嘴去了。

这更是个猴精。

猴哥又跟着大山和跳跳一起进山了,不过因为有了猴妹的存在,它不会出去太久,三、五天就会回家。

这时,有人来报,说大慈寺的弘济小师傅了,请钱亦绣去前院一趟。

钱亦绣一听,赶紧起身快步去了前院。老和尚跟张仲昆关着门制药好多天了,听上次来的小和尚说,他们谁都不见,连梁则重想看看那灵物都没让看。

她着急老和尚说的丸药,不知道他制好没有。

猴妹见钱亦绣走了,也急吼吼地跟着跑了出去。

小和尚给了钱亦绣一个小木盒,说道,“师傅让我交给你的,说一定要好好保存,切莫提前吃。”

钱亦绣笑着接过木盒,打开一瞧,里面装着两丸用油纸包着的药丸,花香扑鼻。

钱亦锦也来了前院,问道,“这是什么药?真香。”

钱亦绣说,“这是大师给娘亲配的药,但现在不是吃的时候,以后什么时候吃听大师或是张老爷的。”

又试探着问小和尚道,“你梁师兄咋没跟着你一起来我家玩呢?是不是已经回京城了?”

小和尚迟疑了一下说,“我梁师兄今年不会回京。我师父说再好好调教他半年,明年春天他就可以出师了,以后也不用年年来大慈寺了。”

“这么说今年冬天你和你师傅也不会去云游了?”钱亦锦问。

小和尚笑着点点头。他见钱亦绣就要回后院去放药,还想跟着她一起去看看程月。说道,“贫僧有些日子没看见婶子了,好想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