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他又拖着沉重的身子被吴氏扶去了正院。

此时,钱老头和钱老太已经被人接到了正院的厅屋。

钱老头大着嗓门笑道,“这么急把我们接来,是满江当大官了吗?”

上午,老头也被从天而临的军爷吓破了胆,后来听说没事,万二牛父子跟这些爷军认识。他还想来三儿子家看看,但看到这么多军爷聚集在归园前的荒原上,便不敢过来。但心中有一种猜测,或许自家孙子当大官了,这些军爷是因为满江孙子而来的。

他乐得一路小跑回钱家大院,还对钱大贵等人说,“看着吧,咱们要享三房的大福了。哈哈哈,钱家要发达了,发达了。”

钱三贵摇头道,“满江当没当大官还不知道,现在战事已经结束,他也回京了,说他安置好后,就会回乡来接我们。不过,我现在要跟你们说的事跟满江无关。”

他起身走到老两口面前,在吴氏的帮助下跪了下来,继续说道,“爹,娘,对不起,儿子有件事骗了你们。其实,锦娃,并不是我钱家的孩子…”

钱老太不相信地说道,“三儿,你骗我们吧?锦娃是我最乖最乖的重孙孙,怎么可能不是钱家的孩子?”

钱老头却怒了,一下子站起来,用烟斗敲了一下钱三贵的头,骂道,“我就说他长得不像钱家种,你还跟老子嘴硬。你个臭小子,那不是钱家种你还把他当祖宗一样供着!有好先生不知道给善娃,还想给他分那么些的家产…他亲爹找上门了吗?告诉你,钱家的家产,一分也不能让他带走。”想想又不能太绝情,到底养了这么大,还是有感情的,又说道,“哎,若是他亲生爹娘实在不济,就给他一、二百两银子,去做个买卖什么的,也全了你们爷孙十几年的情义。”

钱三贵叹道,“爹,这点你放心,锦娃不需要要我钱家的哪怕一根线头。哎,谱天之下莫非王土…锦娃是,他跟皇家有亲。门外的那些军爷,就是来接他的。”

钱老头一听,愣了一下下,嘴也张得老大,反应过来后,顿时眼睛比外面的日头还明亮,哈哈笑道,“傻子,跟皇家有亲,那就是皇亲贵戚了!哈哈哈,我钱家养大了这样的贵人,要发达了,要发达了…”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听从愣神中清醒过来的钱老太大哭起来,“天哪,我不活了,我放在心尖尖上疼的重孙子,你们竟然说他不是我的重孙子…”然后,身体就直直地向后仰下去,倒在椅背上。

众人赶紧把她抬到罗汉床上放好,她的身子还是硬的,眼睛瞪老大闭不上,像是魔怔一样。

张仲昆给她施针、按摩一点作用没有,老太太依然僵硬着身子,眼睛也闭不上。想给她往嘴里灌药,她的牙齿咬得紧紧的,根本撬不开。

钱老头怒其不争地说道,“你这老太婆,这是好事啊,你难过啥呀?”

钱亦锦正在望江楼里看着程月,听说钱老太不好了,赶紧跑了过去。

ps:谢谢亲的打赏和月票,感谢!(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四章 离开

钱亦锦看到钱老太如此,难过地流出了眼泪。他过去帮老太太按摩,边哭道,“太奶,不管锦娃以后怎样,都是你的重孙孙。锦娃永远记得,我小的时候,经常饿得难受,太奶就会像变戏法一样给我变出好吃的东西来。有时候是一个鸡蛋,有时候是一块芽糖,有时候是几片肥肉…”

钱亦锦哭诉的时候,张仲昆一直在帮老太太按摩。他突然觉得,老太太的身子有些变软了。喜道,“继续说,老太太的身子变软了。”

钱亦锦听了,又继续说,“太奶,那包肥肉的帕子被浸得油油的,味道好闻极了…锦娃还记得,你让我偷偷去你屋子吃好的,善哥哥和多多妹妹在门外哭,大奶奶就敲盆子打碗。你还说,不管他们,那两娃子饿不着,只有锦娃可怜,吃不饱穿不暖…”

在钱亦锦,不,现在应该说在朱肃锦的絮叨中,老太太的身子慢慢变软了,“嗯”了声,铁灰的脸色渐渐黄了些,眼睛也闭上了。

张仲昆赶紧给她施了针,又让吴氏把她扶起来,他在老太太的背上拍了几下,老太太猛咳几声,吐了一口痰出来,才睁开了眼睛。

她看到钱亦锦,一把抓住他哭道,“锦娃,他们说你不是太奶的重孙孙,他们在骗人,对吧?”

钱亦锦趴进她的怀里哭道,“太奶,锦娃是你的重孙孙,永远都是你的重孙孙。”

钱老太一听咧嘴乐起来,显得嘴更歪了,眼泪鼻涕一起下,搂着钱亦锦说道,“我就说他们是骗我的嘛,我的锦娃怎么会不是我的重孙孙呢?”

钱老头听老太太一口一个重孙孙的叫,吓坏了,这小贵人可是皇亲,这不是大不敬嘛。赶紧制止道,“我说老太婆,你疯癫了?锦娃如今可是京城里的贵人,你还要给他当太奶,你这不是找死吗?”

钱老太一听,一翻白眼,又仰脖子倒下去。

张仲昆气得让人把钱老头弄出去,又给钱老太施针。老太太倒是醒过来,但也不说话了,只看着朱肃锦流眼泪。

朱肃锦半跪着趴在她身上哭道,“太奶,你不要锦娃了吗?”

老太太摇摇头,“啊,啊…”她想说话,却说不出来。

朱肃锦又说,“太奶还要锦娃,真好,锦娃也要太奶。太奶记好了,不管以后我是什么身份,我都是你的重孙孙锦娃。太奶,你不会白疼锦娃的,锦娃会好好孝敬你。但你一定要好好活着,等着锦娃给你请封诰命,等着锦娃带你到京城去享福。你不是一直想看皇宫的大门吗?锦娃领着你去看…”

等钱老太终于哭着睡着了,朱肃锦才回了内院。

此时程月正在念叨着,“锦娃带把儿,月儿有本事,生了个带把儿的…”她又有些糊涂了,反复念叨着这几句。

钱亦绣坐在床边安慰她,张央拿她也没好办法,正让人熬助睡眠的药,让她喝了睡觉。

程月见朱肃锦去了,又拉着他的手反复道,“锦娃,你是月儿生的,月儿有本事,生了个带把儿的…”

朱肃锦点头宽慰她,“是,锦娃是娘生的,娘有本事…”

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归园总算平静下来。

荒原上的那一百多个军爷,一半住在归园的前院和院后的那几排院子里,另一半安排住去了村里条件好些的人家。

安排好后,万二牛和万大中才回家跟钱满霞交底。他们要一起护着小主子朱肃锦回京复命,之后再来接钱满霞娘仨。

尽管钱满霞早已猜到钱亦锦不是自家孩子,但当得知他马上要离开娘家回归本家时,还是难过得流了眼泪。钱亦锦可以说是她一手带大的,她舍不得,还想再回娘家看看他。

万大中说道,“岳父家如今忙乱不堪,又要照顾病人,又要准备小主子的东西,你就不要再去添乱了。明天他走的时候,去送送他吧。等过些日子,顶多两三个月,我就回来接你。去了京城,你岂不是又能见到小主子了?”

当钱满霞听说公公原来竟是宁王府的护卫长,还是从三品的官,相公也是七品护卫,婆婆也在世,住在京城,她将来会去京城生活。她真是又吃惊,又惶惑,她的夫君跟自己之前认识的夫君不一样,自己的前路不知会如何…

万大中搂着她说道,“霞娘别担心,不管我的身份如何,对你和孩子们的爱都不会变。娘的性情也好,匆需害怕。再说,舅兄不久就会回来接岳父母一家进京的。说不定,我和舅兄会一起回来接人…”

并商量,他们父子走后,钱满霞就暂时住去归园,他们放心,她又能帮着劝慰照顾难过的钱三贵夫妇和程月。

今晚无月,只有几颗星星撒在夜空里,寥落而孤寂。朱肃锦和钱亦绣坐在莲香水榭旁的廊桥里,看着西湖里模糊的莲叶,还有几枝刚刚露出水面的花苞。

他牵着她的手,这样坐了一个多时辰。多是沉默,偶尔会有一搭无一搭地说两句话。

“哥哥走了后,妹妹要代哥哥孝敬娘,爷,奶,太奶。”

“嗯。”

“哥哥不在家了,妹妹更要小心,无事别出门。像妹妹这么好看的小娘子,那些坏小子会打坏主意的。”

“好。”

“不管在外人的眼里如何,在哥哥心里,钱家永远是我的家。”

“我也这么想。不管哥哥以后地位如何变化,你都是我和明娃、静儿的好哥哥。”

这话朱肃锦似乎喜欢,似乎又不太喜欢。为什么不太喜欢,他现在也想不明白,或者说没时间想。

沉默了一会儿,他又说,“哥哥进京后,会尽快去找爹爹——就是咱们的江爹爹,让他快些回乡来接你们。你们到了京,我们又能见面了。”一说到这个话题,朱肃锦的脸上才露出些许笑意。

要按钱亦绣的本意,她一点都不想去京城。自己通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把归园和荷塘月色建得这么好,这里简直就是人间仙境。她可不愿意在一个宅子里过活,更不喜欢搞啥脑残的宅斗。

但是现在看来,进京是必然的。她想着,哪怕是进了京,也得想办法买个大些的庄子,建好了,当自己的渡假别墅。再把锦绣行的经营范围扩大,或许再开个更大的公司…

“妹妹,你没听哥哥说话吗?”耳边传来朱肃锦的声音,他似乎又受伤了,使劲捏了一下她的手。

钱亦绣赶紧说道,“听着呢。我也想赶紧进京,这样能时常跟你见面。可是,我又有些舍不得归园,这里多美呀。”

“哦,也是,哥哥也舍不得这里。”

今天无月,也看不出什么时辰。直到钱晓雷来跟钱亦锦说,“少爷,余先生让你早些歇着,明日还要早起。”

朱肃锦点点头,牵着钱亦绣起身回了望江楼。分手前他又强调了一遍,“妹妹,我们永远都是亲人。”

钱亦绣点头笑道,“哥哥本来就是我们的亲人。”

第二天巳时,朱肃锦在万二牛父子、余先生的陪同下离开了钱家。走之前,他先后去望江楼和正院客房看望了程月和钱老太,并给还在沉睡的她们磕了三个头。

钱家人只能送朱肃锦到前院。他出院门前,先把明娃和静儿抱起来,亲了亲他们的小脸。又坚持给钱三贵和吴氏夫妇磕了三个头,给钱满霞长躬及地。哭道,“爷,奶,小姑,你们对锦娃的养育之恩,锦娃会永远铭记于心。”

钱三贵和吴氏、钱满霞已经泣不成声,根本说不出一句话来。他们一哭,明娃和静儿、芳儿也跟着大哭起来。顿时,院里哭声一片。

钱亦绣也哭得厉害,但好歹能说话。她泪眼迷离地说道,“祝哥哥一路顺风,平安到达京城。”

当那一百余人护着朱肃锦离开后,归园前的荒原又沉寂下来。一直强撑着的钱三贵也倒下了。

而花溪村和大榕村却炸锅了。

天哪,钱家三房的锦娃,竟然是皇亲国戚,因为父亲被奸臣迫害,万二牛父子拚死护主,保他来了这里,托付给钱家…

老百姓的想像力是无穷的,把前朝那些忠臣奸臣的戏码都加了进来。

哎哟哟,钱家三房立了这么大的功,钱满江的官肯定会更大。钱家发达了!

不得了了,那万二牛和万大中竟然是军爷,还是当官的。他们掩藏身份在这里呆了十几年,竟然是为了保护小主子。那钱满霞真是踩到****运了,随便嫁了一个泥腿子,还是个官!

花强听了村里的传言,心道,这要是知道小殿下是皇孙,那还不知道得咋热闹呢。

他是钱满江派来的,不需要跟着朱肃锦一起回京。钱满江让他在家里歇息一段时间,再帮着钱家准备准备去京城的事。

等把那些人送走了,花强才把一人些托他带的信送去了那些人的家里。因为有了大炮,大乾军队的人死伤不算严重。花溪村去了二十五个壮男,死了九人。活着的人,应该快回来了。

还有李栓子给钱满朵的信,还给她带了十两银子回来。高兴得钱满朵直哭。

钱老太是在晌午醒来的,她昨天夜里就住在归园正院的西厢。怕钱老头再刺激她,昨天万大中就把钱老头“请”回了钱家大院。

钱老太醒来后,张了张嘴,还是说不出话来。看看四周,又歪嘴哭起来。张央又来给她施针,把脉,然后开药,让人去熬。

守着她的吴氏知道老太太是在找锦娃,说道,“婆婆,锦娃都说了,他永远是你的重孙子,你还有什么想不开的呢?再说,你还有这么多重孙子呀…”

又让人去把明娃领来,再让人去村里把得娃和生娃带来。

程月是在下晌醒来的,她的情况比钱老太要好些。虽然一会儿清醒,一会儿糊涂,但有几个孩子在跟前闹腾,总会把她的注意力拉到这些孩子的身上。

钱三贵病倒一个是因为伤心,一个是因为累着了,钱满霞一直在他身边服侍劝解着。

人伤心,动物之家也伤心。

朱肃锦把跳跳和银风带走了,因为闪电从小是跟明娃和静儿一起长大的,所以就让它继续陪两个小兄妹。

本来还想带一直跟随他的大山,但大山不乐意走,它舍不得白狼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这个家。大山和白狼、猴哥、猴妹、闪电一直把朱肃锦和跳跳闪电送上船,当大山逐渐看不到船的影子了,才感到这是彻底跟小主人和跳跳、银风分开了。它难过极了,一路哭着回了家。

猴哥和猴妹、闪电也伤心,但它们听钱亦绣说,不远的将来,她会领它们一起去京城,到时候又能看见钱亦锦(它们心里拒绝朱肃锦这个名子)和跳跳银风了。所以,它们远没有大山和白狼伤心。

晚上,当钱亦绣听说大山一天没吃饭,一直呆在临风苑小主人的床边哭的时候,又去了临风苑。

钱亦绣看到大山爬在床边眼泪长流,也流泪了。这只小丑狗陪着钱亦锦一起来到钱家,一起生活,一起长大,感情最好。

她用帕子帮它擦擦眼泪,又顺着它的毛说,“快别难过了,不久后,我们也会去京城,到时候你和白狼就跟着我们一起去看他。不想离开他,就住京里。若实在住不惯京城,就回归园来住。等过些日子想他了,又让人送你们去看他,这样两全其美,多好。”

大山听了,才啜泣着吃了点东西,却无论如何不离开这间屋子,而是睡在了床前。

哎,狗都这样,何况人呢。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冷丁一走,谁不伤心?

这几天,归园一片惨淡。病的病,哭的哭,叹气的叹气。

这让钱老头实在看不懂,这是好事呀,应该高兴才是呀。但他不敢乱说话了,万大中就说老太婆是他给气病的。而且,老蔡管家也不许他去正院看老太婆,怕他再乱说话,并说这是万大人走前的吩咐。

钱老头已经听说万二牛是从三品的官,这么大的官,他的话可不敢不听。

ps:清泉是个喜聚不喜散的人,一直不想写到这一天,但这一天还是来了。钱亦锦走了,钱家人难过,清泉的心情也不轻松~~(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五章 报仇

五天后,钱三贵能坐起来了,他脸色灰败,脸颊又深凹进去,好不容易长起来的一点肉又没了。

他强撑着同钱亦绣商量去京城的事宜。带哪些下人,带哪些东西,归园交给谁打理更放心…

“爷只是去京城看看,不想在那里久住,还是想回归园过平静的生活。”钱三贵虚弱地说道。

钱亦绣拉着他的袖子嘟嘴说,“我舍不得跟爷分开,爷回归园,我也跟着回来。”

钱三贵看看她,不舍地叹道“爷的小妮子长大了,总有一天要嫁去夫家,还能一直跟着爷?”

钱亦绣撒娇道,“那我以后的家就跟爷当邻居,每天都要去看看爷,给爷捏捏背。”说着,就捏起小拳头帮钱三贵敲起了肩膀。

钱三贵笑起来,连说,“好,好。以后等爷想归园了,绣儿就陪着爷来归园住一段时日。然后,爷再跟着绣儿回京。”

钱亦绣笑道,“好,一言为定。”

连日来,祖孙两人第一次笑出了声。

他们商量,以后,李金虎主管归园,苏铭主管荷塘月色和花果山,蔡和主管溪山县的锦绣行。蔡老头以后管京城的家,钱华管京城的锦绣行。黄华等人带去京,以后再在京郊买田买地,种金莲藕,再看能不能嫁接金蜜桃…

值钱的东西都带去京城,因为以后钱家很可能会在京城长住。哪怕钱三贵两口子住不惯京城回来了,钱满江领着儿女也会继续住在那里。

商量完了,钱三贵又累得一头的虚汗,赶紧躺下来歇息。

钱亦绣出了正房,就去西厢看望钱老太。老太太还不能起床,说话也含混不清,吃喝拉撒都要人服侍。现在已经把陆婶子叫来这边,主要服侍她,汪氏和、王氏、小王氏、李阿草每天都换着班地来这里照顾她。大房、二房其他人也会经常来问安。

张央隔三岔五就会来一次,给她把脉,开药。

钱亦绣过去跟老太太说了几句话,安慰几句,便回了望江楼。

还没进门,就从望江楼二楼的窗户里传出咯咯咯的笑声,让钱亦绣的心情也雀跃了几分。

是小和尚来了,他是归园最欢迎的客人。这几天他一直住在临风苑,晚上给大山慰藉,白天给程月慰藉。钱亦绣虽然猜不出小和尚的父亲到底是谁,但她百分百肯定小和尚姓朱,也是皇上的孙子。因为,他和朱肃锦长得很像,还有他在寺里享受的特殊待遇也只有皇家的人才会享受到。

有他给程月解闷,程月的心情也好了些。

几天后,猴哥便来找钱亦绣,它指指蜿蜒的群山,意思它要进山。

“是去找猴王吗?”钱亦绣问。

猴哥严肃地点点头。

“那你本事练好了吗?会使用匕首了吗?”钱亦绣又问。

自从猴哥开始跟万大中学本事后,钱亦绣就把梁老国公送给她的匕首拿出来,嘱咐它说,“好好用功,不仅要把拳脚功夫学好,再学会使用匕首。那时,你就不止是山中的精灵,更是山中的大王。”

说完,钱亦绣就把匕首给它挂在腰带上。为了猴哥好装东西,家里人早就给它做了条挂荷包的牛筋腰带。

猴哥听了钱亦绣的话,便先摆了一个练武前的招式,然后就武了一套拳脚。的确是万大中教它的招式,但是它比万大中跳得更高,呼呼的风声听起来比万大中的力气更大。它又拔出匕首武了一圈,最后把匕首向几十米开外的一棵大树甩去。那棵树上的一根碗口粗的枝杈被匕首一下子切断,掉了下来。

它跑过去把匕首捡起来插进腰间,跑回来看看钱亦绣,意思怎么样?

钱亦绣激动万分,使劲拍了几下巴掌。由衷地说道,“真好,猴哥,你是最棒的。”

猴哥咧咧嘴,又用手指了指群山,仰天长啸几声。

钱亦绣知道它这半年多来一直憋着劲想进山找赤烈猴报仇。从内心来讲,她是极其不愿意让它去冒险的。但想着猴哥恨毒了那个猴王,若强行不让它去,到时候它偷偷跑去更麻烦。

如今猴哥的武艺大增,加上它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若论单打独斗,它在山林中或许已经找不到天敌。再加上它在人群中长大,远比山中的野兽更狡猾,它此去的胜算应该在九成以上。

钱亦绣看着它,慢慢地说道,“你看着我的眼睛,我的话每一个字你都要记清楚。你此去万万要小心,不能再鲁莽行事,千万不要去赤烈猴的大本营。最好等到猴王落单或是随行的猴子特别少的时候再出击,打死猴王的同时,尽量不要让其它知道你杀了猴王的猴子有一个生还。你要记住,只有猴王是你的敌人,杀了它后就赶紧回来,不要再去招惹其它的猴子,绝对不能犯众怒。若实在找不到机会下手就回来,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你要为自己,也要为猴妹和闪电的性命负责。”

钱亦绣说得很慢,每说完一句话就会看着猴哥,待猴哥点了头,她再接着说下一句。交待完了,猴哥重重地点了点头,叫了几声,意思是它听明白了。

猴哥带着猴妹、闪电走的那天晚上,大山和白狼竟然也跟着一起去了,它们是去给奔奔报仇的。

把动物之家送走后,归园就更沉寂了。

钱亦绣在忙碌整理东西、交待事物的同时,就数着日子盼动物之家安全回来,盼小爹爹快些回来,盼朱肃锦能有信过来。

好在这么长的时间,小和尚都没回寺,而是待在归园陪伴程月,让钱亦绣有更多的精力忙碌其它的事情。

三贵爷爷的身体不济,吴氏、钱满霞许多事情不懂,现在归园的大小事务都是钱亦绣和蔡老头在操心。

一晃到了六月下旬,金莲花开得正艳,天气热得难耐。这天下晌,突然有三个人骑着马穿过花溪村向归园狂奔而来。

他们是从京城来的。若坐马车和坐船比较,坐船快得多。但若换马不换人,人再少歇息一些时候,那么骑马的人快得多。

蔡老头打开门,听了那几个人的话,笑着一路跑去正院。嘴里高声喊着,“老爷,太太,老太太,大奶奶,锦少爷派人送信来了,锦少爷派人接你们来了,大爷又升官了,大爷快回来了…”

他一路的高声喊叫,立刻把沉寂的归园喊得热闹起来。

钱三贵被吴氏扶起来,钱老太太也睁开眼“啊,啊”地叫起来,程月和小和尚带着明娃和静儿跑来正院,钱满霞抱一个牵一个跟在他们后面。正在后院库房领着人整理东西的钱亦绣听下人讲了,也赶紧往正院跑去。

PS:许多亲都说今天的文太伤感,清泉就抽时间又写了一更,虽然还没写到相聚时的大欢喜,但也算是个过渡,让亲心里好受一些。(。)

第二百六十六章 意想不到

朱肃锦给钱老太、钱三贵夫妇、程月、钱亦绣、钱满霞各写了一封信。

大意都是,他在京城很好,每天都承欢于父母跟前,孝敬操劳的父亲,宽慰重病的母亲。皇祖父很喜欢他,说他学问好,知道民间疾苦,还封他当了宁王世子。皇太祖母对他也很好,拉着他哭了好一阵,还赏赐了不少好东西。他都留着呐,等以后妹妹弟弟进京就送给他们。

更令他高兴的是,他的父王母妃并不反对他跟钱家亲人多来往。告诉他,他也是钱家的孩子,让他永远记着钱家的养育之恩。

但美中不足的就是想钱家亲人想的厉害,希望他们快些进京。他已经在太医院打听过了,专门找好了治钱家爷爷和钱家太奶那种病的御医…

送信的这三个人是宁王府的护卫,让他们留下保护钱家人,并一起回京城。

钱满江的信大意是,他已经正式与岳父及舅兄见了面。在宁王世子(朱肃锦)回京,并且公开身份后,岳父也进宫把珍月郡主尚在人世的消息告诉了皇上和太后。皇上和太后惊喜万分,特别是太后,竟是喜极而泣…

因献加农炮图纸的功劳,还借了月儿、世子的光,他回了御林军并官升三级,如今已是正四品的左中郎将,进宫当差。还特别注明,因太后她老人家疼惜月儿,希望她的夫婿不要去城外的军营当差,那样太辛苦,回家的时间也少。就特意让皇上给了这个官,能多些时间陪月儿,太后她老人家也能经常看到…

大概一个月后,他就会回乡,太后也会派接程月的人一起来,让家里做好迎接的准备…

还有一封万大中给钱满霞的信,他已经被安排去霹雳营当了从四品的副骁骑参领。交接完差事后,会跟钱满江一起回来接钱满河娘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