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荷卖了一趟番薯,卖去了一小半,两个人在地窖里翻,坏了的挑出来,就听到院子外有人敲门。

周承康去开的,本来以为是他娘或者是岳父大人过来,没想到打开门就看到一架青棚马车。

马车在镇上还是蛮多的,他有些疑惑,看向面前敲门的人,一身细布衣衫,有些像大户人家的随从。再一看那马车旁站着的,居然还有个带刀的衙差。

顿时就更加疑惑了。

随从一样的人笑着拱手,“请问,你们家是不是卖了番薯?”

青棚马车还没进村时,村口的众人也没多在意,这村里住的人多,来往的马车也多,但等马车到了近前,却发现前面赶车的车夫衣衫有些不同,和来村里丈量地的那些衙差有些相似,好好的衙差来村里做什么?

正常情形,应该是直接找村长,或者是村长去镇上接人。

但看那马车去的方向,就不是村长的家 ,众人瞬间回神,这次要出事,衙差过来,肯定是来抓人的呀!

立刻就有人去了村长家中报信,剩下的好多人不远不近的跟着马车,看到马车直接越过村子,直奔荒地上的新房子。

“周家老四犯了事了……”

“能犯什么事呀?”

“他们那么多房子和地,谁知道来路正不正?”这个语气酸溜溜的,一看就是不忿的。

“ 那些银子,不都是卖鱼挣的吗?”

“要是来路正,为何衙差会到她家去呢?”

一群人站在新房子不远处,假装在李青荷的地里寻摸野菜,其实暗暗注意着这边的动静。

周承康出去半天不来,刚好李青荷有些渴,自己出了地窖打算去喝水,刚一爬上去,就看到他带着几个人过来。

为首的那人三十多岁模样,面容肃穆,但此时嘴角微微带笑,还算温和。一路上颇有兴致地四处观望,而周承康站在一旁领路。

这谁呀,就往后院领?

李青荷知道他不是那不靠谱的人,当下站在原地,就听他道,“这是我媳妇,番薯的种法就是她想出来的。”

听到这句,再看面前的人一脸正气,隐隐猜到了他们的来意。

几人看了地窖中的番薯,喜不自禁,然后到了屋中坐下,为首的人才开口道,“实不相瞒,我姓林,来了这县城五年了。”

知县就姓林来着,也是上任了五年。再看看边上带着刀的衙差,面前这人的身份呼之欲出。

他语气顿了顿,“今日特意为了这番薯法子而来。”

“这东西是前年由埔国带回来的,据说那边的人靠着这个从不用饿肚子。但到了我们手中,却始终不得其法,甚至有老农提出切块种,虽然提高了些产量,但还是与传闻相差甚远。”

听到这里,李青荷坦然道,“我愿意交出法子。”

闻言,几人脸上都不由得露出笑容,林知县还颇有兴致的在他们家转了一圈,之后才上了马车离开。

外头荒地里的众人本以为会看到身带枷锁的周承康两人,没想到客客气气的就把人送了出来。

有人忍不住道,“这哪是来拿人,分明是来做客的吧?”

听到动静的张海瑶也抱着孩子过来了,此时众人都看向了她,好几个人问,“他们何时认识了衙差?”

张海瑶面上一脸了然,丝毫不慌,“……”其实她也想知道。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下午两点见。

再再来

众人抓心挠肝, 张海瑶随便找个理由打发了他们,便上前去, 李青荷两人正站在门口目送马车走远。

“青荷, 这谁呀?来做什么的?”张海瑶抱着个孩子,毫不掩饰自己的好奇。

“没做什么。”李青荷随口道,“听说我番薯种得好,上门来问问而已。”

张海瑶愣了下,再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那衙差来问?衙门还管这个?”

“嗯。”李青荷看了看天,虽然是秋日, 但这会儿阳光正烈, 忍不住道, “现在还是别抱孩子出来晒,小心被晒伤。”

张海瑶嗯了一声, 好奇地往院子里看, 似乎想要进门。

周承康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已经转身进门,李青荷笑道,“我这边还有事。三嫂快回去吧!”

话说到这个份上, 张海瑶脸皮再厚也不好硬要挤进门。

一转身,就看到周母和梅氏急匆匆赶了过来,李青荷自然也看到了,站在原地等他们过来。

“那些人是谁呀?”周母满脸担忧,“听说还有带着刀的, 你们做了什么事吗?”

“不是。”对着周母,李青荷还是很有耐心的,“他们来看我种的番薯。”

周母恍然,“没事就好。”

“那番薯真好吃吗?”梅氏好奇问,“我听说煮出来味道很不错,还能当干粮吃。”

她如今有孕,早上的时候已经不再去镇上。李青荷点点头,“大嫂带些回去吃吧。”

闻言,梅氏一喜,拉着周母进门,张海瑶不甘示弱地也跟进门。

李青荷给她们每人装了一些,这才送走了人。

把坏的挑出来之后,番薯又能放一段时间,基本上越往后放,就不怎么会坏了。

俩人屋子内外收拾完了,又开始上山砍柴,顺便打猎。

一开始去收获不错,抓着了三只兔子一只鸡,全都受了伤的,只能赶紧送去镇上。

由于是从山上回来再去的,到了镇上的时候天都要黑了,本来马车进不了镇是因为人多,而这个时辰,镇上的街道基本没有人,李青荷一点不耽搁,马车直接送去了酒楼。

熟门熟路的倒是挺顺利,马车从酒楼后门转出来时,居然看到了个熟人。

——柳婆子。

她确实如传言中那般过得好,一身绸缎衣衫,头发梳的光滑,上面还插了一只银钗,很像个镇上富家老太太。身后还带着两个小丫头,正不紧不慢地进一个小院子。

她倒是会挑,选在这酒楼后厨,无论白天黑夜都人来人往,很是安全。

最近两人虽然没怎么回周家,却也听说周老大的豆腐生意和以前差远了,要少做一半,要不然卖不完。

会有这个结果,都是因为现在镇上卖豆腐只有五家人。其余三家可都是柳婆子找来的。

虽然不如周老大生意好,但也抢去了大半。

看到是她,李青荷只是诧异了一下,并没有上前去打招呼的意思,马车照旧掉头,准备回家。

却不妨那边的柳婆子已经看到了两人,招手道,“老四。”

周承康没动弹,等她走到了面前,问,“大娘有事?”

柳婆子哈哈笑道,“没事,就是让你跟你嫂子说一声,我过得挺好,让她别担心,等她孩子落地的时候我会上门送上一份贺礼,多亏了这个孩子,我才能有如今舒适的日子。”

“还有啊,做人得有良心,你嫂嫂为了你大哥,连祖传的方子都送人了,你大哥可千万要对她好。”

这都是些什么话?

李青荷皱起眉,“都说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大娘越活越回去,连脸都不要了,你怎么好意思的?也不怕我嫂嫂的爹娘夜里来找你!”

当下的老人许多都迷信,闻言,柳婆子面上笑容僵硬了些,“这方子是她答应了的,可不是我要的。”

周承康一拉马缰,道,“到底怎么回事,大娘自己心里清楚。嘴上说的再硬气,可别心虚才好。”

说完,马车转出后门,往镇子口儿去。

出了镇子,李青荷摸到了前面坐他边上,撑着下巴,“太不要脸了!”得了便宜自己悄摸的就好了,还跑到两人面前来耀武扬威。

那些话真要是被梅氏听到,肯定会生气。

“别生气,反正也见不着几回。大哥那个人……”他笑了笑,“肯定不会就这么放过她的。”

两人往村里去,天色渐晚,天就要黑了,快要到村口时,又看到了赵婉婉两人。

马车停下,李青荷好奇,“都这个时辰了,你们还来村里啊?”

赵婉婉看了看胡言锡,有些不好意思,“镇上事情办完了,我们搬回来住。”

李青荷哑然,这两个,脸皮厚到一定程度了。

这出嫁了的姑娘,就是亲生的,也没有回娘家一住这么久的。虽然李福待她如亲生,但她自己心里得有数吧。

李福让他们干活,两人干了两天就跑了,现在秋收完了,是想着没活儿干了又能回来住?

那边赵婉婉还挺高兴,挥挥手道,“姐姐,你们走吧。我这都要到了,不用你们带。”

李青荷也没想带俩人,马车飞快进了村,路过李家门口时,她从马车上跳了下来,进门后在后院的菜地里找到了她爹,他正挖土,边上钱氏帮着丢种子,“爹,刚才我在村口看到婉婉他们,说是要搬回来住。”

李福动作顿住,“知道了。”

知道了就行了,其实李福想要怎么对赵婉婉她管不着,但这样让夫妻两人长住不是办法,李福一个人干活,养活钱氏就行了,毕竟那是他媳妇,养活赵婉婉也说得过去,但是胡言锡,凭什么呀?

照这么说,她也能带着周承康回来住,一家人捆在一起,勒紧裤腰带过呗。

然后李青荷就回家了,两人回去现做饭,再烧水洗漱,睡觉的时候已经很晚了,翌日就起得晚,外头还有人敲门。

周承康穿衣起身,院子里洗了把脸,这才去开门。

来的人是梅氏,她扶着腰,笑吟吟进门,“那个番薯很好吃,我想再来拿一些,”又补充,“我可以买。”

买的话就比较好了,李青荷给她装了,算价钱时比在镇上卖时便宜了些。

倒不是她缺这几个铜板,而是如果她不收,那边张海瑶肯定不用中午就要过来拿。再多也经不起这么造不是?

梅氏也没有不高兴,压低声音道,“今早上我看见个稀奇事,我觉得你肯定有兴趣听。”

“什么事?”李青荷还没怎么睡醒,打了个哈欠。

梅氏语气里满是幸灾乐祸,“我看到你爹,带着你妹妹和妹夫下地。”

闻言,李青荷的瞌睡都清醒了些,“下地了?”秋收已经过了,却不代表庄户人家没有事做,比如地里的杂草就得清理,最好是还把地翻一遍。

见她有兴趣,梅氏低声道,“嗯,来的时候我还特意往那边看了,去收拾杂草了。一家人都在。”

李青荷嘴角忍不住勾起,笑着道,“我帮你送回去。”

闻言,梅氏也没拒绝,两人抬着那袋番薯往村里去,回来的时候,李青荷真特意往那边地里看了看,果然一家人都在,已经割了不少了。想了想,她回家烧了一壶茶水,特意给他们送过去。

免得有人回家拎茶水,一去不归。

她到的时候,老远就听到李福的声音,“这人呐,就得动弹,在家里不动身子会越来越差,容易生病,到时候还要花银子治,这干活儿既不会生病,且活儿也出来了,往后啊,你们多回来,现在呢收拾地,等地收拾完了,还能上山砍柴,要是柴火堆满了,院子内外屋子内外还能打扫,就算是都扫干净了,家里头的衣衫和被子还能拆出来洗,等到了冬天了。就能编篮子啊,修个锄头啊……”

那边的胡言锡一身补丁,满脸菜色,走近了还发现边上一个篮子,里头还有馍和腌菜。

赵婉婉见了他的面色,忍不住道,“爹,言锡是读书人,明年要参加县试的,他得回去看书。”

“他都看了十几年的书了还是考不中,每次都差一点,证明不是学识的问题。就得干些活,我还听说去年不少书生被抬了出来,还是身子太差!”他一本正经,“干活儿身子会越来越好的,到时候肯定一举得中!”

说话间,看到李青荷拎着茶壶过来,他放下锄头,笑着迎了过来,“才说想喝水呢,你就来了。”

说了那么多话,一直巴拉巴拉就没停过,可不得渴嘛。

李青荷忍着笑,给他倒了一碗,“爹,喝水。”喝得好了,继续说。

作者有话要说:晚上见。应该是九点半左右。感谢在2019-11-29 21:40:17~2019-11-30 13:44:3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书虫 20瓶;做一个梦呗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救救人

她动作迅速, 下马车后翻开人惊喜的喊那话时,李青荷才从马车中探出头去。

见状,马车上的两人对视一眼, 看这样子,不救怕是不行了, 两人下了马车, 地上趴着的人浑身上下黑漆漆的, 侧着的脸隐约看得到消瘦的脸颊, 也不知道余妍是从哪里看出来他好看的。

周承康蹲下,把人翻过来, 然后察觉到手下一片黏腻, 他抬手, 入眼就是一片暗红。这时候天蒙蒙亮, 本来还以为他身上是黑灰呢,看到这手,余妍忙去扯他衣衫,扯出来之后才发现,浑身都是被鞭子抽出来的伤痕。

并且他身上滚烫,呼吸粗重。

李青荷低声问, “现在怎么办?”

倒不是说要把人丢下,她问这话的意思是, 是先把人带回村里,再去镇上请大夫呢。还是直接把人带去镇上看了大夫后拉回来。

余妍试探着道,“黑成这样, 去了镇上大夫也不好包扎吧?不如你们先送我们回去,然后再帮我找个大夫?”

李青荷无言,半晌道,“你确定三婶子会接受他?”

“还真是。”余妍深以为然,当初三婶子救她,是因为她是个小姑娘,现在一个大男人,这带回去,谁知道他人品如何?

她想了想,挥手道,“没事,等我把他治好了,要是他不好,再让他离开就是。还是先带他回去吧。”

这男人看起来瘦,扶起来后挺重,居然和周承康一般高,要知道,周承康算是在村里最高的那一波人了。

刚出村子的马车又掉头回去,在三婶子家院子门口停下,把那男人扶进屋后,李青荷两人又驾了马车去镇上带了个大夫回来。

此时天色已经大亮,大夫进门后,李青荷也看到了床上躺着的清洗过后的男人,肌肤白皙,带着些病态的苍白。眉眼俊秀,鼻梁高挺,脸颊消瘦,长得确实好。

反正在这村里,李青荷就没见过比他长得更俊秀的男人。

周承康和他完全两样,他是俊朗英挺,而余妍救回来的那个……更像是小白脸。

大夫来了,余妍忙把人迎进去,一边道,“他身上外伤挺多,似乎都是鞭伤,不知道有没有内伤,还在发高热。”

大夫上前,掀开被子,果然浑身上下都是鞭伤,有的结了痂,整个人遍体鳞伤的感觉。李青荷正看呢,周承康伸手捂住她眼睛,低声道,“看一眼得了,别老盯着。”又拉着她到了外间,靠近她耳边,“回去我脱给你看。”

李青荷瞪他一眼,强调道,“我看他的伤。”

“那也不成。”周承康握住她的手,“他哪儿有我好看?”

话落,又得一个大白眼。

周承康伸手摸摸脸,有些怀疑自己最近是不是变黑了。明明以前她很喜欢来着。

大夫看了半晌,叹道,“伤的挺重,你们家怎么把人打成了这样?”

这话自然是没有人回答的,余妍也不会傻到说人是捡回来的,有些担忧,问,“那能治好吗?”又补充,“用好药也成。”

潜意思就是不缺银子。

“看他能不能醒吧?”大夫开始配药,“他不只是被打伤,其实还得了风寒才会高热,好好养着。两三天之内若是能醒过来应该就无碍。”

等药配好,李青荷两人送大夫回镇上,顺便去把鸡卖了。

最近天气冷了起来,两人买了粮食,并没有买肉。她养的那几头猪,已经有一百多斤了,其实可以杀。两人打算挑个日子杀一头猪,其余的等到过年的时候拉到镇上来卖。

马车回去路过三婶子家的房门时,余妍飞快从屋子里出来,“等等!”

马车停下,她跑过来爬了进来,李青荷好奇,“ 做什么?”

余妍心情不错,“我去拿我的针线,顺便跟你买只鸡和鸡蛋。”

见状,李青荷好奇问,“那人就醒了?”

余妍笑着点点头,“刚刚睁开了眼睛,不过很快又睡着了。我得给他熬点汤,把身体给他养好。”

“你这个会不会有点太草率了?”李青荷忍不住道,“总不能看人长得好看就嫁了吧,万一是颗马屎呢?”

外面再光,那也臭。

余妍噗嗤笑了,“你这什么比喻?又想到哪儿去了?那人要是不好,就当我白救他一回。长得好看嘛,救他一命我也愿意。嫁人这事,还是要慎重的。再说……”

她笑容敛了些,“干娘并不赞同他长住,说我一个姑娘家,要是家中住一个毫无关系的男人,对我名声不好。他们也不想留一个不知根底的男人住在家中。”

说话间,马车已经停下,余妍不只要了鸡和鸡蛋,还让捞了几条鱼,鱼是拿桶拎回去的,回去还能养个十天半个月的。

这一日午后,五妹过来了。

别看这是她四哥家,等闲无事她是不来的。必定是有事才跑一趟,这一次她挺急,“四嫂,娘说是你们不忙的话,让你和四哥回去一趟。”

这么冷的天忙什么?

“什么事啊?”李青荷好奇。

五妹的脸羞红了,“有人上门相看,娘让你们帮着看看。”

见她羞涩,对那赵大山应该没什么心思了,李青荷也轻松了些,揶揄笑道,“是哪个村的人啊?今年多大?长相如何?家中几兄弟?”

“我还没见到呢。”五妹受不住了,转身就走,“你们快点儿的吧!”

还真不好意思了,看来她对这次相看是有些期待的。两人也不耽搁,锁了门往村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