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陶夫人一把抓住陈老夫人,再次哭出了声。

“别哭,你放心,我只要活着,就不会不管你们娘几个,我死了,还有你张姐呢,打起精神来,再难,也难不过当初了。”

“好!”陶夫人急急的擦着眼泪。

“趁着热孝里成亲吧,成了亲,让柔姐儿跟大庆一起去军中,正好,柔姐儿也该磨练磨练,经经战事,见见血。

你看看咱们这些女孩子,都养的太娇了,都养废了!你看看……唉。”

陈老夫人想着昨天直扑上去的李苒,三姐儿跟她,没法比。

“好!”陶夫人哽咽答应。

“你别光坐这儿烧纸了,那都是没用的东西。

大庆和柔姐儿这亲事,赶紧操办起来吧,我先回去了,别在这里守着了,昨夜里也没睡?那去好好睡一觉。

醒了,就赶紧张罗大庆和柔姐儿的亲事,记着,你得撑起来,还有,身体要紧。”

陈老夫人边说边站起来。

一直呆呆怔怔站在旁边听话的孙妙娘,冲着陈老夫人急扑过去,“太婆,我呢?还有我,三哥,三哥……”

“妙娘!”陶夫人急忙去拖女儿。

“唉,咱们的女孩子,都太娇惯了,你瞧瞧!别送了,你赶紧去忙吧。唉。”陈老夫人叹着气,扶着张夫人往外走。

“太婆!”孙妙娘用尽全力,从陶夫人怀里挣脱出来,却被两个婆子拦腰抱住,扑着抓着,放声嚎啕。

☆、第103章 余生有你

傍晚,谢泽从东华门出来,犹豫了片刻,吩咐去清风楼。

往长安侯军中传话的内侍,今天就算赶回来,也得后半夜了,钦天监还要斋戒沐浴,准备一天,才能合八字,这旨意再怎么快,也得明天午后,或者后天。

他最好和她说一声,免得她着急。

正好,还有几件小事,要交待她几句。

李苒跟着石南,进了清风楼后的那座雅间,迈进院门,看到站在雅间门口的谢泽,举着手就往前跑。

“跑什么。”谢泽几步冲出来,伸手捏在李苒肩膀上。

李苒仰着头,笑容明媚。

“下次别跑了,看到我了,还跑什么?”谢泽放缓声音,侧过身,推着李苒进了雅间。

“嗯。”李苒答应的十分乖巧。

“坐下,我看看你的手。”

谢泽推着李苒坐在旁边,拿起她的手,将松松裹着的纱布解开,仔细看了看,重新再给她裹上。

“再有两天就能好了。这两天怎么吃饭?丫头们喂你吃的?”

“我自己,用勺子就行,很方便的。付嬷嬷想让人喂我吃,我不习惯。”

李苒手指动了几下,答道。

“嗯,先吃饭吧。”

谢泽指了指旁边刚刚摆上最后一道菜的桌子,又吩咐侍立在旁的西青,“拿只勺子。”

李苒坐过去。

桌子上摆了四五样菜,几乎都是她爱吃常吃的。

谢泽盛了碗鸡丝粥给她,指着小馒头素包等几样主食问道:“想吃什么?”

“一碗粥就行,我晚饭吃不多。”李苒拿起勺子。

“嗯。”

谢泽也盛了碗粥,拿起筷子,挟起块水晶脍,放到李苒的勺子里。

李苒吃了水晶脍,喝了口粥,看着谢泽剥了块鱼肉,再放到她勺子里。

李苒一口粥一口菜吃完,放下勺子,示意自己吃好了。

谢泽吃了两只小馒头,喝了粥,示意西青收走碗筷。

两个人坐在临鱼的窗前,谢泽喝了半杯茶,才缓声道:“叫你出来,没什么大事,就是指婚的旨意……”

李苒听到他说指婚的旨意,下意识的挺直了后背,有什么变故吗?

“没什么事,就是不会那么快,一来往长安侯军中,一来一回,最快也要到明天早上,还有,钦天监要合八字,要斋戒一天,还要择吉时,旨意下来,最快也要明天午后,也许要后天。”

谢泽带着几分无奈,看着李苒绷直的后背缓缓放松下去。

李苒这后背还没完全放松下去,听到合八字,又紧张起来。

“会不会八字不合?要是八字不合……”

“不会。”谢泽抬手按在额头,“你……唉,太子早就让人合过一次了,大吉大利,好得很,钦天监合八字,这是礼数,你不用担心。”

“嗯,早就?多早?他让人合这个干什么?他……”

李苒一口气松下来,立刻敏感的抓住了太子早就让人合过一次八字这件事。

谢泽嘴角笑意隐隐,“咱们在湖边那回,他知道了,好事之人。”谢泽答的十分含糊。

“他很盼着你成亲吧?”李苒笑看着谢泽。

“嗯,觉得我一个人,过于孤单了。”谢泽带着丝丝笑意。

“以前,遇到你以前,我一个人的时候,一点儿也不觉得孤单,就觉得自由自在。

遇到你之后,才觉得一个人很孤单,才觉得有个人可以说说话儿,真好。”

李苒看着谢泽,他真是好看,每一次见他,她都觉得他比上一次更好看了。

“嗯,以后,我陪你。”

谢泽笑看着李苒,声音温和,片刻,接着道:“太子的意思,年前成亲,对年后的兴兵更好,有些急,委屈你了。”

李苒一边笑一边摇头。

她不知道有什么好委屈的,如果他愿意,她现在就想跟他走。

“指婚旨意之后,封爵的旨意也要下来了,这个爵位是因为我娶了你。”

谢泽看着李苒,李苒迎着他的目光,点头。

她明白年前成亲,以及这份封爵,为什么是因为她,她明白她这个身份的意义。

她从不介意被人利用,只要不是利用完再捅她一刀,她都觉得没什么,要是利用的同时,再给她一点好处,那就是双赢了。

她一直致力于做一个有利用价值的人,包括现在,在这里,如果她没有价值,她早就死过一回,再死上一回了,再死一回,直到死透了为止。

她根本活不到看到他,认识他,现在,又将要嫁给他。

“放心,咱们担得起。”

凭着直觉,谢泽知道她的点头,是因为她真的懂,懂得和他一样透彻。

“嗯,你担得起。”

她相信他足以担得起任何封赏,至于她,现在的她,最有价值的,也就是那一份血脉了。

“婚礼的事,指了王祭酒主理,六娘子的父亲,你要是有什么事,觉得哪儿不好,或者,想要什么,和六娘子说就行。”

谢泽声音微低,仔细交待道。

李苒点头。

“过几天,等封爵的旨意下来吧,我请二郎夫妻过府,你也一起过去,过去看看。

将军府好象不小,封爵之后,大约还要往外再扩一些,现在的府里,我也没看全过,正好一起看看,过于急了先把成亲要用的地方挑出来就行。其余的,咱们以后慢慢安排打理。”

“嗯。”

“指婚的旨意一下来,你这里只怕要极忙,谢家,必定想借这场婚礼,往将军府里伸手。”

谢泽的话顿住,沉默片刻,才接着道:“城外庄子里,你看着办,喜欢就来往,不喜欢,就不理,尚书府,你要小心些。”

“嗯,记住了。”

“还会有很多上门请见的,攀交情的,大约什么人都有,我一向不怎么理会这些人,现在,他们可能会觉得你这里,是道缝隙,是个机会,借着你,靠近我,靠近太子和皇上,你要留心。”

谢泽接着交待。

“也是我看着办吗?”李苒问了句。

谢泽沉吟了片刻。

“先都不要理会,你我都是怪人,也算是有名头的了。”

李苒听的笑出了声。

“你笑什么?”谢泽跟着笑起来,“这没什么不好,你我这样的身份,这样最好,省了多少事儿。”

“是。”李苒一边笑一边点头。

“别笑了,好好听我说话。”

谢泽在李苒额头上点了下,接着道:

“京城诸家诸人,各路官员,你几乎一无所知,这会儿就出面应酬他们,极容易出错,或是被他们设了套。

以后,等我慢慢告诉你,你心里有了数,到那时候再说。”

“好!”李苒答应的极其爽快。

这就是他说过的,以后,她身边有他。

“先这样吧,不早了,我这一阵子极忙。”

谢泽边说边站起来,李苒跟着站起来。

“对了,付嬷嬷是自小在娘娘身边侍候的老人,她在你身边,帮到你出嫁那天,礼仪诸般,你听她安排,她是个极有分寸的。”

谢泽站起来,又交待了一句。

李苒应了,跟着谢泽出到雅间门口,谢泽看了一圈,皱眉道:“周娥呢?”

“噢。”李苒想到周娥,忍不住笑,“找桃浓喝闷酒去了,她难过的不行。”

“嗯?”谢泽皱眉看着李苒。

“那个……”李苒舌头打了个结,“他们开赌……”

“她也买了我不成亲?还买了不少?”

谢泽极其明了的接话道。

“是。”

见谢泽明了之极,李苒松了口气,话就顺畅起来。

“她说她有内幕,就是皇上,说皇上买了不少,她好象买了挺多,很多。

午后我见了你回来,她想去买点一赔十的成亲,没买成,说是昨天午时前后,各大盘口就封盘不卖了,她心疼银子,难过的不得了,找桃浓请她喝酒去了。”

“她不缺银子,缺心眼!”

谢泽冷哼了一声。

李苒想笑,忙又忍住。

“让石南送你回去,旨意下来之后,只怕你就不能象从前那样,经常出去闲逛玩耍了,委屈你了。”

谢泽抬手将李苒散落的一缕头发抿到耳后,柔声道。

“我以前也不经常出去。”李苒仰着头,看着谢泽,有几分不舍。

“你以前不经常出去?”

谢泽失笑叹气。

好吧,她说她不经常出去,那就是不经常出去吧。

“回去吧,早点歇下,周娥回来,让她来找我。”

李苒应了,出了雅间,一边走,一边不时回头,冲站在雅间门口的谢泽挥手。

谢泽看着她,由无奈而笑,抬起手,冲她挥了挥。

☆、第104章 双喜

第二天一早,李苒刚刚漱了口,付嬷嬷就进来了,一边从小丫头手里接过李苒的手,小心的解开细棉布,一边说起了闲话:“刚刚往大厨房去,在大厨房遇到了二奶奶,瞧二奶奶那样子,昨儿肯定没歇好,我就问了句。

二奶奶就说上了,说是三娘子哭了一夜,已经打发人去请太医给三娘子诊脉了,她到大厨房,看着给三娘子熬一碗清心平气汤。”

“嗯?”李苒看着付嬷嬷。

“唉。”付嬷嬷低低叹了口气。

“听二奶奶说,老夫人把三娘子定给忠勇伯府孙家大爷了,说是热孝里就要嫁过去。

说是,老夫人说了,赶早不赶晚,就这十来天吧。说是忠勇伯府如今的情形,不宜铺张,该走的礼数不缺就行了。

这倒是实情,确实不宜铺张。

说是老夫人还说:这出嫁风光不风光的,不要紧,一辈子长着呢,往后过得好才是真好。”

付嬷嬷的话顿住,片刻,叹了口气。

“这话极是,就怕三娘子想不通,还小呢。

二奶奶说,三娘子的嫁妆都是现成的,去年就备齐了。也就是那些大家俱什么的,要定了亲现打。

说是,成了亲,三娘子就得和孙家大爷启程去军中领差使了,这一去,再怎么也得三年两年。

说是夫人说了,那些大家俱先不做了,等他们小两口回到京城再说。

也是,就是现在置办好,也是闲放着,倒不如等以后再置办,有老夫人和夫人在,到时候,只有多给,断没有少的。”

“让孙大庆到军中去挣军功么?”

李苒这句话声音低低,像是在问付嬷嬷,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就是这么打算的。”付嬷嬷带着几分赞赏,看了眼李苒。

这位姑娘,至少这份聪明,是配得上谢将军的。

“唉。”

李苒想着李清柔对霍文灿的那份热切,好象孙大庆对李清柔,也有一份同样的热切。真是世事变幻,眨眼间,就是另一番天地。

“这是桩好姻缘。”

付嬷嬷瞄着怔忡出神的李苒,接着闲话。

“听说孙家想求娶三娘子,想了不是一年两年了。

原本就是心心念念想要成就的一桩亲事,如今忠勇伯府又是这样的情形,三娘子嫁过去,忠勇伯府那边,从上到下,必定都心怀感激,肯定要把三娘子捧在手心里的。

三娘子性子娇,真嫁了别的人家,面上光鲜,面子底下,还不知道怎么委屈,怎么煎熬呢。

二姑奶奶嫁进王家,说起来是哪儿都好,可二姑奶奶……”

付嬷嬷没说下去,只低低的唉了一声。

“嗯。”李苒低低嗯了一声,看着自己已经痂色深沉的手,转了话题,“周将军在后院吧?”

“姑娘要找她?”付嬷嬷也立刻跟着转了话题。

“不找她,就是问一句。”李苒顿了顿,后面的话没说出来。

昨天她捎话让周娥去找谢将军时,周娥那脸色可不怎么好。

她只是有点儿担心,担心周娥又被打发到不知道哪儿吃苦去了。

付嬷嬷既然问自己要不要找她,那她就是还在后院,没出远门,那就好。

……

景华殿后面的厢房里,李清宁到的比往常晚了不少。

看到李清宁掀帘进屋,霍文灿急忙起身迎上去。

“你怎么才来,怎么这么晚?又出事了?”

离得近了,见李清宁面色清白,忙又上前半步,仔细看着他的脸色,皱眉道:“怎么了?又出什么事了?你脸色很不好,又去忠勇伯府了?忠勇伯府又出事儿了……”

“不是。”

李清宁推开霍文灿,塌着肩膀,疲惫而无力的坐到榻上。

“是我们家,太婆把三妹妹许给孙大庆了,这几天就要嫁过去,三妹妹哭了一夜,怎么劝都劝不好,唉。”

“唉!这事儿……”

霍文灿这一声唉一跺脚,惊动了在屋子另一头,正专心对帐的曹茗。

“出什么事了?”曹茗忙放下帐本,过来问道。

“他太婆把他三妹妹许给孙大庆了。”霍文灿连声唉唉。

曹茗神情淡然。

李家三娘子和孙大庆这桩亲事,大相国寺出事那天,他和太婆闲话时,太婆已经说到了,说是照陈老夫人的性子,只怕有这一步,如今,果然。

“大庆人不错,也是喜事,你们府上这是双喜临门……”

“什么双喜?”

李清宁听到一句他们府上双喜临门,顿时吓的脸都白了,难道他太婆顺手把妙娘定给他了?

“是你四妹妹,”

曹茗不知道李清宁想到哪儿去了,可李清宁那明显吓白的脸色,他看的清楚,急忙笑道:“要定给谢将军了,旨意都拟好了,你还不知道?”

“啊?”

这一回是霍文灿,这一声叫的李清宁上身后仰,曹茗吓的倒退了两步。

“三公子!”

曹茗站住,紧拧着眉,盯着霍文灿厉呵了一声。这一声三公子里,透着浓浓的责备之意。

他已经定了亲了,听到四娘子定亲的话儿,失态成这样,实在太过份了!

“不是不是!他不是……”

李清宁站了起来,看着一张脸上什么表情都有,复杂到无法形容的霍文灿,不停的摆着手,想替霍文灿解释几句。

可一连几个不是之后,李清宁发现,这事儿,没法解释,解释不得!

“他们……”

霍文灿一张脸上青红不定,后面的话虽然憋着卡着说不出来,曹茗却十分明白,点头道:“肯定是两厢情愿。谢将军的脾气,谁不知道,这事儿,只能是水到渠成。

你四妹妹也是硬脾气。”

曹茗看向李清宁,补了一句。

霍文灿呆呆站着,好一会儿,呻吟一声,抬手捂在脸上,往后几步,一头扎进炕角,顺手捞了只靠垫按在头上。

“三公子,你这也太过了!你这样,置六娘子于何地?”

曹茗气的脸都红了。

三公子定下的六娘子,虽说是阿沛表姐,可阿沛是拿这个表姐当亲姐姐待的,连带着,曹茗看六娘子,也当姐妹一般。

霍文灿这幅如丧考妣的模样,六娘子要是知道了,该多伤心?

这实在是太让人生气了!

曹茗越想越气,攥着拳头,怒的简直想上去揍霍文灿几拳。

阿沛说得对,霍三这幅德行,就是配不上六娘子!

“不是不是!不是那样!不不不不……不是!”

李清宁顾不上扎进炕角的霍文灿了,两只手冲着曹茗不停的摆着,急的都结巴起来。

“他太过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