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淮觑着秦恪的脸色,小心翼翼地说:“永安侯的嫡孙女,三房的嫡次女。”

“永安侯在太府卿的位置上坐了七年,深得圣人信赖。”秦恪望着沈曼,问,“四房是嫡出还是庶出?”

沈曼叹了一声,无奈道:“嫡出。”

秦恪闻言,自嘲一笑:“瞧我,三代直系长辈若为庶出,其女不得入皇室。纵秦敬失了身份,真要追究起来也麻烦,永安侯何等精明,自然不会犯这种错。就不知这门好亲事,周红英是怎么攀上的?”

太府寺掌财货、廪藏、贸易,总京都四市、左右藏、常平七署。凡四方贡赋、百官俸秩,谨其出纳。虽说在大夏,太府寺的职权已被户部分了好些,权势不如以往,却仍旧是世人眼中的肥缺。永安侯能在这个位置上坐七年,足以见得他既得圣人的信赖,本身也很有能力。

一个失去皇族身份的庶子,能捞到这么好的婚事?除非他们确定自己已死,圣人为了抚恤宗室,彰显仁德,破例给秦敬封爵,让秦敬给自个儿供奉香火,否则,永安侯凭什么将嫡孙女嫁过来?

沈曼一见秦恪的表情,就知他想左了。

永安侯有为归有为,却与蜀王一样,都是风流种子。他前后娶了三任妻子,发妻留下两儿一女,两人填房又生了七八个孩子,还有妾室所出的庶子庶女。林林总总,光儿女就三十来个。虽说庶子给一笔安家费就能打发走,庶女更是嫁了就了事,分不到家产,但这婚姻嫁娶总要钱吧?再说了,庶出的能分出去,嫡出的,填房生的,个个都能名正言顺地待在侯府之中。这些人又生儿育女,人丁兴旺至极,多得说不定永安侯连孙子孙女们都认不齐。

太府寺卿固然是个肥缺,永安侯若敢伸手太过,如今也不能好好活着。他做到了从三品的高官,又是个侯爷,如今自个儿退下了,儿孙却无甚成器的。哪怕为儿孙计,人情往来也不能少,更不能失了体面。再加上孙子孙女一天天大了,无论嫁娶都要钱,嫡出还不能显得太寒酸…沈曼断定,为了钱财的事情,永安侯夫人绝对愁得头发都白了。

人多了,嫡出的孙子孙女就不值钱了,偏偏还要维持身份地位,不能买卖婚姻。若是周红英能为儿子出一大笔钱做聘礼,又或是她能舌绽莲花,直接将旁人忽悠过去…凭他的姓氏,想娶到永安侯的嫡孙女未必就很费力。

知道归知道,这些事情,她为什么要告诉秦恪呢?。

“周家…”沈淮顿了一顿,方道,“借姑父的声势,得了许多良田与商铺,待姑父一走,就有人来夺。据说,周家过了一段艰难的日子,直到被魏王撞见。魏王仁慈,免不得照拂一二,周家欣喜若狂,打算转投魏王名下。魏王唬了一跳,闭门不见,周家的人不死心,就求到了魏王妃的娘家,即曲成郡公苏家。”

魏王的生母品行不端,被圣人所厌恶,逢年过节连出来的资格都没有。正因为如此,魏王为人处世很是低调,圣人吩咐的事情,他从不敢怠懈,倾力做好。虽看着面冷心冷,办事的手段颇为狠辣,实际上还存了点侠义之心,单看众兄弟都不肯给秦恪的儿子帮助,唯有他伸出援助之手就知道了。

“曲成郡公?”秦恪有些惊讶,“十年前,苏锐还是个侯吧?”

提及曲成郡公苏锐,沈淮有些兴奋,不自觉就流露出一丝景仰:“曲成郡公十年戍边,胜仗无数,现已做到了安南大都护。他这些年征战在外,长安的家中唯有他的夫人和四子一女驻留,连个长辈都没。”

他说得隐晦,在场的人却都听懂了。

周孺人与秦敬的身份很微妙,魏王的底气又不那么足,旁的皇子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事情,他需要付出千百倍的努力。若将秦敬拒之门外,好人不做到底,被圣人知晓后,指不定吃什么挂落。而曲成郡公家毕竟是臣子,一家之主又在外征战…想拒绝周红英上门,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说来说去,还是魏王一时古道热肠,才给自己沾了个甩不脱的麻烦。

听见“曲成郡公夫人”,沈曼下意识皱了皱眉,秦恪见状,先是疑惑,随即微微笑了起来:“那么多年前的事情,你还记得啊!”

沈曼闻言,也笑了起来:“我和莫鸾从小被比到大,旁人都说我样样不如她,就连册王妃的旨意下来,都有很多人说,若不是她与苏锐订了亲…罢了罢了,她这个人虽然好得有些假,做事还是很有一套的,就不知大娘子的婚事如何?”说到这里,她露出一丝担忧之色,“女人啊,若嫁错了人,一辈子就毁了大半。”

沈淮尴尬地咳了一声,小声说:“听说是曾祖做过尚书右丞的人家,嫁进去做嫡长孙媳妇,夫婿很会读书,准备搏个功名。”

曾祖做过尚书右丞?祖父呢?叔伯呢?官职是低得沈淮都不好意思提,或许压根就是个白丁?

会读书?过目不忘是会读书,被随口称赞两句依旧是会读书…这门婚事与秦敬的婚事相比,何止差了十万八千里?这个周红英,这个周红英!

秦恪狠狠一捶桌子,沈曼叹了一声,安慰道:“回京之后,咱们好生提携大娘子的夫婿就是了,终归是骨肉至亲,血脉相连。”

第四十七章 与众不同

沈曼不安慰秦恪还好,这么一安慰,秦恪越发恼怒:“他也是饱读诗书长大的,三纲五常,礼义廉耻,理应牢记在心。我念他们处境尴尬,钱财不趁手,对他们多年来的不闻不问一笑置之,谁料他外甜内苦至此!非但听信妾室之言,将周红英当做正经母亲看待,还对自己的妹妹如此糟践!”

哪怕在最重视周红英,重视到外人看来有点宠妾灭妻的时候,秦恪也没觉得这位从小陪自己长大的宫女多有见识。教导自己一众儿女的事情,秦恪一应交给了发妻沈曼,不求沈曼待庶出子女视如己出,只要她不薄待,不苛待,不将他们往歪路上引就够了。

事实证明,在这一点上,沈曼做得很好。至于周红英和秦敬…千不该,万不该,最不该给他们如此多的优待,以至于养大了他们的心,让他们变成了这种人。

不,应该说,周红英本来就是这种人。秦敬像极了他的母亲,心肠早坏,自己之前被多年的情分蒙蔽了双眼,也不知曼娘背地里吃了他们多少苦。

秦琬瞧了瞧自己的父母,又看了看沈淮,对即将见到的庶出兄姊及高官显宦妾室合法的制度,骤然生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厌恶感。

难怪沈淮会觉得她不如才出生几个时辰的弟弟,谁让弟弟能留在家中,继承家业,她却是要嫁出去的呢?

想到嫁人一事,秦琬皱了皱眉。

为夺取阿耶的全心信赖,阿娘何等用心良苦,生生拖垮了自己的身子,却仍旧要顾忌庶子的问题。陈留郡主身份尊崇,深受圣人眷顾,面对虚伪势利的丈夫,为了儿女,却也不得不多加忍耐,唯恐打老鼠却伤了玉瓶。

收敛自己的锋芒,附和着所谓的夫婿,努力讨好婆婆,争取生儿子,还得“贤惠”地看对方去睡别的女人,将那些除了争风吃醋就没别的本事的肤浅女子照顾得妥妥帖帖,每天除了对着丫头就是对着婆子,要不就是与别家妇人说长道短…与其过这日子,还不如直接出家做女冠去!

等等,做女冠?

秦琬越想越觉得,这事可行。

裴熙蓄婢纳妾,盛张女乐,这些娇媚女子私下的栽赃陷害,互相使绊子,他半丝都不会去管,反正他只是要服侍的人,谁来都行。这些女人若敢在他面前上眼药,玩借力打力,或者拿他当白痴耍,便是直接撵出去的下场。秦琬素来佩服裴熙的潇洒做派,如今一想,若自己出家做女冠,央求阿耶阿娘为自己修一座道观,再养几个男侍,日子岂不妙哉?即便不养男侍,素日与阿耶、旭之谈谈文,论论道,与阿娘聊些勋贵豪门的秘史,了解各家的兴衰,也是一件美事。在自家做闺女多好,凭什么得去别家做牛做马?

秦恪和沈曼不知女儿心中转动得竟是这种念头,回京的喜悦淡下去后,夫妻俩就担心起来。

沈曼心细如发,对礼仪规矩之类的事情十分惦记,一想到进京就要进皇城,免不得忧心忡忡:“裹儿她…打小就没一件佩饰,更没穿木屐走过青石板,偏偏这些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若御前失仪…”想到女儿这些年何等委屈,饶是以沈曼的刚强,泪珠子也不自觉地滚落。

这一点,沈淮亦无能为力。

他出行的时候,确实记得带了几个使唤的使女妈妈,可正如沈曼所说,一下子能学会的东西,对秦琬来说压根就不叫事。不要说记动作和姿态,哪怕在她面前演奏一首她不会的曲子,她也能强记指法,将之还原得八九不离十。

所谓世家风范,无一不浸透在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细微礼仪之中。莫说秦琬这种在乡野之地长大的姑娘,就连身为谯国公府唯一女郎的沈曼,未出阁的时候也被人嗤笑过,说暴发户就是暴发户,一点世家的规矩都没有。与她相比,同样是勋贵人家,寒门出身的莫鸾就被赞为“极有世家风范”。待册王妃的圣旨下来,不少人竟然说,若非莫鸾早早定亲,代王妃之位就应该是她而非沈曼的,可见其重要性。

沈曼做了十余年王妃,处处小心谨慎,又有宫中女官教导,才练就一身皇家威仪,秦琬…

“阿娘,这不重要。”秦琬见母亲落泪,忍不住插话道,“打算讨好我的人,纵我洋相百出,他们都能圆过来;一心针对我的人,哪怕我做得完美无缺,他们也能挑出刺。您身子不便,伯清表哥也没办法请动宫中女官,难不成让我和使女学规矩?”

沈曼拉下脸,本想说她两句,却舍不得责怪女儿,只得嗔道:“没轻没重的。”

秦琬笑嘻嘻地做了个鬼脸,蹭到沈曼一边,轻轻扯着她的袖子,撒娇道:“我知道阿娘对我最好啦!”

见女儿故作乖巧的神态,秦恪忘却了那些糟心事,忍不住微笑起来:“那阿耶呢?”

“也最好了!”

欢笑声传出房间,落入姜略的耳中,这位勋一府的中郎将沉默片刻,忽然转过头,低声对亲兵说:“象征地束缚一下裴熙就行,小主子若想去探望,你们不要拦着,更不要派人在旁边听。还有那个赵肃,你们也不要因他是白身就加以欺辱,最好用对待兄弟的态度来对待他。”

他算看明白了,皇长子夫妇对这个嫡女十分溺爱,几乎能称得上千依百顺。

既有对嫡子的重视,又有对嫡女的娇宠,本身又极为聪明,再加上尊贵的身份…这样的小娘子,能不招惹就尽量不要招惹,莫要因为她年纪轻,又是姑娘家,就不将她放下心上。要知道,不知多少赫赫扬扬的英雄豪杰,最后就败在他们看不起的小人物手上,何况秦琬绝对能称得上贵人呢?

愿意对圣人忠心耿耿,掏心掏肺的人比比皆是,姜略之所以能坐稳勋一府中郎将的位置,靠得不仅仅是愿做孤臣的忠心,还有这份旁人不及的微小谨慎。故他想了想,又加上一句:“他们十余个人分两成财物,每个人手上的闲钱肯定比你们分得的多,若我知晓有什么坑蒙拐骗,敲诈勒索,做局让他们钻进来的事情…”

他的声音十分平静,说着这些话的时候,没有一丝波澜起伏,亲卫却生生打了个寒战。

姜略见状,心中轻叹。

倘若这位小主子是位郎君,再亲近一些也不是不可以,只可惜…时也,命也。

天使乘坐,又是负责迎接皇长子的官船,自然气派非凡,光是停泊在码头,就引来无数人的驻足观看。

与三年前相比,秦琬成长了许多,纵心中惊讶,亦未曾表露出来。但见她气定神闲地走上甲板,面对布置得比自家好了十倍,沈淮尚且说“行程简陋,不好张扬,还请将就”的舱房,淡淡道:“留个人睡在外间,没我的允许不准进来,你们好生照顾阿耶阿娘。”

“表妹…”

“我没有让不熟悉的人贴身服侍的习惯。”

她这么一说,沈淮也不好擅作主张,巴巴地请示秦恪和沈曼。夫妻俩合计一下,觉得已经这样了,还不如让秦琬一路上多看看,多玩玩。

出于这种考虑考量,沈曼给秦琬指了一个看上去就很温顺的大使女,又将粗粗笨笨,与秦琬却颇为熟悉的秋雨拨了过来。

秦琬皱了皱眉,也不愿计较一个两个使女的问题。

她细细观察了几天,发现姜略对裴熙管得松懈,自己每次去探望裴熙的时候,非但身旁没人跟着,就连门口都没人看守。又瞧着一路行来,州郡官员果如自己预料的一般,想方设法想攀附秦恪。

面对如此情景,秦琬的心中没有半分欣喜,越发想和裴熙长谈一次。

江水浩荡,路途遥远,许多人不习惯走水路,或多或少有些晕船。加上日头和煦,春风送暖,一到下午,总容易打瞌睡。偏偏秦琬清早起身,读书习字,与秦恪聊一会儿天,伺候沈曼服下汤药。见沈曼午睡了,就跑去找裴熙聊天。

这个时间挑得太好,加之她每日和裴熙谈天说地,欢笑不绝,似正经兄妹一般相处。姜略和沈淮暗示了几次,见秦恪没反对两人相处的意思,也不去做那恶人。非但如此,沈淮一见秦琬去找裴熙,就很识趣地找秦恪请教,省得让表妹误会自己一直在偷听。

她的作息如此规律,不消半月,众人皆习以为常。秦琬见时机差不多,方肃容问:“旭之,若阿耶无法继承大统,诸王之中,谁最有可能?”

裴熙挑眉,唇角却勾起一丝莫测笑意:“纵然知道,你又待如何?想法设法与对方打交道,攀交情?”

“你不用拿话来激我,我可不是那般懦弱的人。”秦琬容色肃然,带着难以言喻的杀伐之气,一字一句,掷地有声,“倘若新君宽厚能容人,倒也罢了,阿耶本就不喜政务,做个闲散亲王恰如其分,我也不忍心他太劳累。如若不然,我等自当考虑对策,总不能刀架在脖子上,还得高呼圣人恩德。”

第四十八章 诸王争雄

在秦琬心中,父亲乃是世间极宽厚仁德,善良温和的长辈,浑身上下没一处不好的。他若做不成太子,定不是圣人厌恶于他,而是他对政治实在不敏感,更不擅长拿捏人心,才得另选贤能的缘故。

按道理说,这也没什么不好,偏生秦恪皇长子的身份太过要命。

穆皇后盛宠至此,九叔又是正正经经的嫡子,尚且有些忌惮秦恪,何况旁的皇子?即便是圣人为了朝纲稳定,真让人占了穆皇后的位置。凭儿子才追封的皇后,靠圣人恩宠才当的太子,哪有原配发妻和正经嫡子的底气足?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阿耶不想与人争,却架不住别人畏惧他名正言顺。

十年前坐在那张椅子上的是圣人,所以他们一家只是被流放,还有被赦免的机会;若是那张椅子换了个人,等待他们一家的,将会是什么?

裴熙早知秦琬不同与凡俗蠢蠹,如今见她没被唾手可得的荣华富贵冲昏头脑,不由笑道:“除却大郎君外,还有四位王爷。”

秦琬与裴熙极熟,见他这般神态,便知他开始认真了,不由肃然:“愿闻其详。”

“首先,皇四子,赵王。”

“作为仅次于大郎君的年长皇子,出身江南世家是赵王的优势,也是他的劣势。”裴熙直截了当地说,“全看圣人想要求稳,还是求快。”

求稳?求快?

秦琬思忖片刻,点了点头:“我明白了,江南终究是大夏的一部分,太过泾渭分明也不是办法。立一个有双方血统的新君,有利于稳定天下局势。”

大夏一统天下的顺序,依次是关陇、川蜀、河洛、青徐,最后才是江南。川蜀之地富庶贵富庶,道路却十分难走,朝堂上也没出几个厉害的人。真正雄踞天下的四方势力,无非是关陇、河洛、青徐和江南四家。

秦氏皇族自关陇起家,自然将跟随他们打天下的关陇家族看得最重。江南自恃天险难越,南北又一贯矛盾甚深,故江南最后才纳入大夏的版图,也被其余三大势力排斥得厉害。出身尊贵的白德妃身居高位却一无所出,目光短浅,出身上不得台面的沈昭容育有赵王,正是圣人一手打压,一手安抚的结果。

按道理说,皇族和关陇家族心照不宣,赵王哪怕做得再好也没有皇位继承权。但若圣人改变心意,想要赌一把,扶植一个拥有江南血统的皇子上位,以稳定江南江北的暗流呢?若是这般,对赵王来说,压在他头上的皇长子,那可就真是眼中钉,肉中刺了。

默默将四叔赵王列入敌人的名单,秦琬望着裴熙,略有些急切地问:“还有呢?”

“其次,八皇子,韩王。”

听见裴熙点出来的人,秦琬有些惊讶:“魏王和鲁王呢?”被你吃掉了么?

裴熙讥诮一笑,语气微微上扬:“我是按照从最不可能到最可能来列的。”

秦琬早就习惯他的狂傲做派,闻言非但没发怒,神色反而更加陈恳了:“你说,我听。”

“韩王乃李惠妃所出,李惠妃呢,则是圣人还在做秦王的时候,与淑妃、贤妃等一道进府的老人。”

圣人念旧情,众所周知,裴熙不可能为这个多费口舌,故秦琬笑了起来:“我听说,八叔就比九叔年长些许,算算年纪,八叔也算李惠妃中年才得的儿子了。”

裴熙轻轻颌首,同意了秦琬这一说法,补充道:“不仅如此。”

“李惠妃出身不显,又无宠爱傍身,于秦王府时,她是秦王的媵。待到了东宫,她只捞到了一个太子承徽的名分。偏生东宫又进了好些新人,尤其是刘、苏二女,因门第之故,一入东宫便册良媛。李惠妃心中有了芥蒂,待韩王降生之后,她的娘家便与南阳李氏续了宗。”

太子的后宫分六等,依次为太子妃、良娣、良媛、承徽、昭训和奉仪,名额也有规定,分别是一、二、六、十、十六和二十四。这其中,良娣的名额已被张淑妃和白德妃给占了,良媛之位也酬了生子有功的宣贤妃,以及为了给白德妃让路,生生从孺人贬为媵的郭贵妃,其余四个名额空缺。

按道理来说,李惠妃无宠无子,居第四等已经是看在她为王府老人的份上。偏偏这时候两个年轻姑娘凭着家世,一入东宫就直接当了良媛,凌驾于李惠妃之上,李惠妃自然会不服气。

南阳是什么地方?盛产铁矿,东汉陪都,素有“帝乡”之称。南阳李氏虽是赫赫豪门,却不足以让裴熙单独提起,他之所以重点说这件事,无疑代表着南阳地区的强大势力,泰半都支持韩王登基。

“如此说来,鲁王…”

裴熙点了点头,正色道:“鲁王的生母陈修仪,一度深受圣人宠爱,鲁王是圣人登基后得到的第一个孩子,又极会读书,圣人曾夸他酷似齐王,故将他封在了鲁地。齐王身故之后,青徐世家近水楼台,纵没全部投靠,与之接触得也不少。”

听他这样说,秦琬的神色沉重起来。

她原本以为,此番立太子不过是诸王身后的势力在博弈,顶多也就是母族、妻族再加恩师之类的角色。毕竟在储君已定的情况下,胆大包天的人终究少,安安稳稳混日子的人居多。如今听裴熙这么一说,才知晓另立太子牵涉如此之广,俨然是天下四大势力为争夺未来几十年的利益,进行殊死搏斗。

这潭水实在太深,一不留神陷进去,很可能连个声响也发不出,无声无息地被泥沼吞没。

秦琬的心情低落了片刻,很快就调整过来,她望着裴熙,竟露出一个发自内心的清浅笑容:“那么,魏王呢?”

“魏王…”裴熙慢吞吞地拖长调,刻意吊秦琬的胃口,秦琬早习惯了他的坏心,作势要捶他,裴熙无奈摇了摇头,说,“说实话,剩下的这些王爷中,我觉得他做太子最合适,只可惜,他生母不好。这条路,难。”

秦恪素来不说人坏话,故秦琬只知道魏王的生母姓钟,生了一儿一女,位居婕妤。

光从她的位分看,秦琬就知道,这位钟婕妤定是有什么问题。

魏王是圣人做太子时出生的,也就是说,钟婕妤跟了圣人好些年。但圣人登基之后,临幸过的宫女,生男则位九嫔,生女则封婕妤。钟婕妤生了一儿一女,却还在这个位置上…要知道,婕妤这个位置对皇子生母来说,实在尴尬得很。若进一步,为九嫔,其子必封亲王。而从婕妤开始,直到最末等的采女,其子都只能做郡王。

对于这事,秦琬早就好奇得紧,见裴熙知情,忙问:“快说说,他生母如何不好了。”

见她略带急切的样子,裴熙失笑,心道这姑娘还有点天真和童趣,不过这样也好,太冷酷精明未免无趣。所以他眨眨眼睛,神秘兮兮地说:“魏王的生母是穆皇后的梳头婢女,一家子的卖身契都捏在郑国公手上。”

秦琬“啊”了一声,露出不可置信的神情。

正如太子妃不该像寻常大妇一样阻止庶子庶女的诞生外,拿贴身丫鬟做通房,分走姨娘的宠爱。这一招,权贵人家好使,太子妃做了就是找骂太子若是缺女人,东宫到处是身家清白,容貌秀丽,身材窈窕,期盼太子临幸的宫女。找皇后求女官,封个品级,给间屋子,让太子去坐坐,也是个不错的主意。弄个上不得台面,出身贱籍的奴婢…秦琬好容易才克制自己的震惊,干巴巴地说:“我觉得,这一定不是穆皇后的主意。”如果是,那太子妃和穆皇后,真不愧是婆媳俩,都有些拎不清。

裴熙见她的神情,只觉有趣,大笑道:“自然不是。”

穆皇后做王妃的时候,来多少庶子她都只有酸的,没有怕的,毕竟,庶子嘛,无论怎么有为,最后也是分出去单过的下场。哪怕为府中的众多女人生闷气,她的底气也很足,偏偏圣人摇身一变,从秦王变成太子,穆皇后的日子就难过了。

家国天下,万里江山如画,终归要丈夫的儿子来继承。

她不畏惧门庭冷落,受人欺辱,因为她打定了主意,若是丈夫兼表哥死在前头,她就追随而去,也不负他这一世深情,但她一生骄傲,怎能旁人自以为是的怜悯眼神?所以,她将自己打扮得光鲜亮丽,每天衣服首饰不重复,就连发型都是日日翻新。

对穆皇后的小爱好,圣人自然没有不支持的道理,穆家闻弦歌而知雅意,特意训练了几个心灵手巧的婢女,巴巴地送到东宫来,专门为穆皇后梳头,外加研究新的发饰、发型。

圣人压根不关心这些婢女,连她们长得什么样都不记得,宫中安排新人侍寝,以求多子多福时,他想也没想,例行公事。谁料第二天,太宗叫他过去一顿训,他莫名其妙听了半天,好容易才弄明白,昨晚幸得那个女子,竟是穆皇后的梳头婢女。

第四十九章 理智感情

“圣人有嫡出的长兄,更有庶出的弟弟。”秦琬略加思考,就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嫡长子都能被废,同样用‘沉迷女色’这个借口将嫡次子拉下马,似乎也不那么费力。钟婕妤虽被利用,若她无‘上进’之心,也做不成这一局。但我觉得,这构不成她至今仍是个婕妤的理由,问题应当出在她的女儿,皇七女乐平公主身上。”

背主的奴才固然让人讨厌,但不可否认,成为太子的女人,一步登天,这是绝大多数出身低微的女子都无法抗拒得诱惑,与之相比,忠诚实在算不得什么。钟婕妤为旁人所诱,目光短浅归短浅,可后宫之中,这种女人还少么?若只是这么一件事,断不至于让裴熙将“魏王生母不好”拿出来当魏王无法当太子的理由。

与魏王如何出生的相比,秦琬对乐平公主的出生更有兴趣。

穆皇后有孕后,圣人为证明自己的决心,后宫之中再无婴啼,乐平公主是唯一的例外。秦琬不认为钟婕妤有这本事,能勾得圣人忘记穆皇后,只能证明她用了卑鄙下作的手段,连累儿子一生。

“不错,乐平公主的出生,实在是圣人的耻辱。”裴熙轻蔑一笑,鄙夷道,“后宫一向以圣人的喜怒为自身的喜怒,自穆皇后有孕、诞下太子、太子满月、周岁这两三年的时间里,圣人不是开心就是担心。你说,在这种时候,谁敢说自己病了,让圣人觉得晦气?偏偏宣贤妃生了齐王之后,外表看着还行,内里却有些虚。她的宫殿虽囤了些药材,也架不住时间的推移。旧病复发却强自忍耐,熬了年余,还是去了。圣人知晓后,十分伤怀,见齐王哀毁过度,对齐王越发亲厚,恩赏不断,提携甚多。不知怎得就有谣言,说圣人允了齐王,会追封宣贤妃为皇后。”

秦琬听了,只觉荒谬:“这怎么可能?穆皇后还在世,断没有生死两皇后的道理,纵穆皇后不在,为了嫡子地位的稳定,圣人也不会追封宣贤妃,多给齐王和宣家一些赏赐,封些实权官职,已是极限了。”自己怕得罪圣人,熬着不敢看病,生生将身体拖垮,还给皇后之位做补偿?想都不要想!

她虽腹诽着宣贤妃,心中却有些唏嘘。

超品的皇后之下,便是正一品的三夫人,她们能坦然地受公主郡主的全礼,地位尊崇无比。贤妃身为三夫人之一,有地位,有宠爱,有儿子还有女儿,见圣人高兴,自己病了都不敢请太医,唯恐别人说她故意带来晦气,实在是…

裴熙笑了笑,淡淡道:“这谣言看似粗糙,不经大脑,却是恰到好处——宣贤妃是圣人心中仅次于穆皇后的可心人,为了她,穆皇后醋了好几回。故在得知她生病却强自忍耐时,穆皇后为了孩儿不沾病气,也为了出一口气,装聋作哑,故作不知。待宣贤妃过逝后,穆皇后自知理亏,悔恨不已,心中不安得紧,就追问圣人此事是真是假,得到否定的答案后,还要确认一把。圣人觉得穆皇后信不过他,心中不悦,拂袖而去。穆皇后见状,也来了脾气,坚持不与圣人说话。”

不知为何,秦琬忽然有些羡慕穆皇后。

阿耶的脾气这么好,阿娘都不敢和他顶着来,何况夫婿是杀伐果断的九五之尊呢?到了这份上,什么家世底气都没用,愿意小心讨好奉承圣人的女子从海角能排到天涯。穆皇后之所以这么硬气,所依仗得,无非圣人爱她。

“世间最尊贵的夫妻闹别扭,上头又没太后,竟是无人可劝。穆皇后性子倔,圣人拉不下脸,一个暗自垂泪,一个借酒浇愁。”裴熙冷笑道,“钟婕妤趁着圣人醉酒,给自己梳了一个穆皇后独有,后宫妃嫔学不来的发髻…圣人醒来之后,气得要杖毙她,穆皇后亦恼得不轻。看在魏王的面上,又为了给太子积福,帝后才饶了她的性命。即便她运气好,生下了乐平公主,那又如何?圣人不喜,整个后宫也不敢忤逆,有这么个母亲…”

“有这么个母亲,魏王还能做亲王而非郡王,可见穆皇后对他提携有加。”秦琬微微一笑,温言道,“只可惜,成也穆皇后,败也穆皇后。为了儿子的地位稳固,穆皇后愿意提携出生卑微的庶子,破例赠个亲王之位,但此时此刻,穆家未必乐意让魏王登基。”圣人的娘家是穆家的奴婢,这名声,要多不好听有多不好听。哪怕他们将钟家人悉数放良,那又如何?多少人心胸宽阔到能容下见过自己寒微之时的人好好活着?

太子造反,魏王没被连累,可见这对兄弟,一开始可能走得近,后来却远了。穆皇后见状,能不对魏王心生恼意,觉得他和他生母一般,皆是翻脸不认人的白眼狼么?虽说魏王没受太大责罚,就证明这事是太子的过失,但对天下的母亲来说,只有别人带坏自己孩子的,断没有自己孩子不好的道理。可想而知,魏王与穆家的关系,未必就一团和气。

话都说到这份上,秦琬终于明白裴熙为什么说,魏王想登基很困难。

钟婕妤的两次出头,皆是后宫为下一任皇位继承人争斗的结果,暗流涌动自不必说,钟婕妤不过是被人挑出来当枪使了而已,但她的人品和见识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圣人对她十分膈应,若非万不得已,绝不会挑魏王来做继承人。纵百般无奈,非选魏王不可,圣人也不会封钟婕妤做皇后——光是想到这么个女人将会与自己心爱的妻子同尊,圣人就觉得恶心。

别说让钟婕妤和穆皇后并肩,就是张淑妃、宣贤妃的位置,圣人也不愿让钟婕妤坐。能给钟婕妤九嫔之一,好让魏王这个亲王之位名正言顺,已经是圣人能容忍的极限了。

圣人不吝于宠爱出身卑微的女子,却对钟婕妤这样心术不正的人,异、常、厌、恶。

“钟婕妤当不了皇后,魏王就当不了太子。”秦琬细细梳理这其中的厉害关系,缓缓道,“诸王之中,以阿耶最长,赵王的政治意义最重要,韩王生母最尊贵,鲁王最受圣人宠爱。魏王非嫡非长,还有个让圣人厌恶到极点的亲娘拖后腿,‘名正言顺’四字与他无缘。哪怕得了圣人遗诏,也有好一番折腾。”

与聪明人说话就是方便,故裴熙点了点头,断言道:“圣人若属意魏王,势必会对曲成郡公一提再提。若三年之内,曲成郡公仍旧镇守剑南,魏王便没什么指望;若是三年之内,曲成郡公就任安西大都护,储君之事,便已定下。只可惜,这有什么用呢?”到了最后,还不是刀兵相见,看谁的拳头大?

秦琬隐隐猜到什么,便问:“钟婕妤若死了呢?”

裴熙摇了摇头,异常笃定地说:“不会的!”

“为何?”

“若她死了,圣人为了魏王,势必将钟婕妤追封成皇后。如此一来,钟婕妤的棺椁就要葬入帝陵,与穆皇后并尊,打扰他们一家三口在地下的安宁,圣人怎么会肯?若是魏王登基,钟婕妤纵成为太后,也无甚用处了。”裴熙轻蔑笑道,“钟婕妤也莫要做着成了太后,作威作福的春秋大梦,以咱们这位圣人的手段,能容她当三个月的太后,已经是给新君面子了。”

按圣人的意思,送灵之后,帝陵肯定是要彻底封住的。待帝陵一封,新太后爱怎么死就怎么死,谁让从古至今都没有“以卑动尊”的道理呢?如此一来,厌恶的人死了,他们一家三口也落了个永世安静,岂不妙哉?至于太后,从来都是另起陵墓的,难不成为了太后与先帝合葬,生生将先帝的陵墓挖开,惊扰先帝的安宁?

秦琬沉默许久,忽然笑了起来:“旭之,你我一向无话不谈,最最紧要的那句,你为何忽然不说了呢?”

圣人八成不愿封任何一个女子为继皇后,如此一来,无论赵、魏、鲁、韩四王谁继位,若想争一个“名正言顺”,就得取得长兄的支持。

秦恪没有儿子,只有一个视若珍宝的嫡出女儿,在这种情况下,有什么办法能比“联姻”更好用?

裴熙拉下脸,明眼人都能看出他的不痛快:“心中不乐意,自然不说。”

他对婚姻本来就是排斥的态度,对政治联姻更是厌恶得紧,自己两相权衡取其一,不得不栽进坑里,本来就让他不悦得很,想到秦琬要步他的后尘,不由更加郁闷。

“圣人对阿耶多有愧疚,阿耶对我极尽宠爱,下明旨怕是不大会,多半得看我自己喜欢。”秦琬微微一笑,不羞也不恼,饶有兴趣地说,“你不觉得,看那些世家子弟为了得到我的青睐,争奇斗艳,卖力表现,十分有意思么?”被她这么一说,裴熙也乐了,光是想想那副场景,他就眉飞色舞起来:“的确有意思,我来替你把关!”

第五十章 爱女之心

联姻皇长子嫡女,于争储有利,待新君登基之后,这门亲事就显得碍眼无比。未来如何,全看新君、夫家的人品,以及自身的经营。

这种将希望寄托于别人大发善心上的事情,不得已为之也就罢了,若有选择,秦琬断不会让自己落到那般处境。故她从关押裴熙的房间出来后,派人将赵肃给找了过来,单刀直入:“阿耶此番回京,一个王爵跑不了,你愿做亲事府的副典军,还是重归北衙?”

大夏的亲王府设亲事府、亲事帐内府两府,前者统三百人,后者统六百人。各设典军两人,正五品上,副典军两人,从五品上,掌统本府校尉以下亲王亲事和帐内守卫陪从之事。赵肃一介白身,能做亲事府的副典军,完全能称得上是“一步登天”。

秦恪对赵肃印象极深,秦琬亦对他照拂有加,若留在亲事府,赵肃的日子能过得很舒服。若真到了北衙,秦恪鞭长莫及不说,那块地方的势力也盘根错节得紧,过得好坏全得凭自己。纵秦恪为赵肃谋官,据秦琬估计,能弄到个旅帅就不错了。不像在自家,副典军的位置她都有信心给赵肃弄到。

赵肃见她神色淡淡,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沉凝气度,似乎从她嘴里说出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会变成现实,心中竟有些感慨。

不知从何时起,那个他看着长大,喜欢缠着他说事情,让他带着出去玩的小姑娘,已经成长到这般地步了。

“属下去北衙。”没有丝毫的挣扎和犹豫,赵肃就给出了答案,“王府虽好,属下却想趁着还算年轻的时候,去沙场拼搏一把。”

秦琬猜到赵肃会这样说,故她点了点头,郑重承诺:“这事,我会和阿耶说,必能如你所愿。对了,你觉得周五怎样?”

周五身为队正,醉生梦死近十年,若是赵肃不在后面推,他就能一直窝着不动。无论秦恪、沈曼还是秦琬,都对周五的做派不满意到极点,可想想圣人一贯的行事,秦琬便不敢小觑周五。

此番回京,阿耶手中并无多少可用之人,又处在了看似炙手可热的位置上。与其让府中混来一群不三不四,心思各异的家伙,还不如提拔熟人。

周五之所以混吃等死,无非觉得跟着秦恪被流放,一不留神就成了背黑锅的,性命都保不住,更别说前程。如今秦恪不计往日过失,许他锦绣前程,他岂能不卖十二万分的力,以洗刷十年来的错误行径?

当然,前提条件是,此人可用。

赵肃迟疑了片刻,终究还是十分公允地说:“周队正见多识广,临危不乱,属下远不及也。”

他有心踩着周五上位,却在与秦琬的相处中,逐渐收起骄傲之心,认识到天外有天,不敢小觑别人。周五瞧着也不像心胸狭窄之人,听秦琬话里的意思,又打算用周五,赵肃自不会枉做小人。

听他这么说,秦琬心中已有了数,又道:“因三年前那件事受伤的兵士,我会请示阿耶,让他们得以留在亲事府做个队正或队副。至于那些身体康健的,你且去问问,无论想做什么,总不至于误了他们的前程。”

攸关一生之事,赵肃不敢贸然为袍泽下决定,待一出门,就去找弟兄们商议。

秦琬思忖片刻,又跑到裴熙的房间,在里头待了一炷香不到,便眼眶红红地出来了,径自去找秦恪。

见到爱女泫然欲泣的模样,秦恪唬了一跳,连忙屏退众人,将秦琬拉到自己身边坐下,柔声安慰道:“裹儿不哭,不哭啊!”

“阿耶,旭之说…”秦琬肩膀一耸一耸,不住抽泣,“他说,回京之后,我就再也见不着阿耶了。”

秦恪一听,顿觉好笑:“傻孩子,旭之这是吓你呢!回了京,阿耶难道就不是阿耶了?岂有见不到的道理?”到底还是孩子,平素看着再怎么聪慧冷静,听见要和父亲分离,竟能哭成这样。

秦琬将脸一别,不高兴地说:“阿耶哄我!”

“啊?”

“旭之都和我说了,咱们回京之后,房子肯定很大很大,分什么内院外院,大门二门。他说,长安闺秀,出来玩的机会少,泰半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成天就在内院打交道,压根不能在外院乱跑。不仅如此,阿耶的书房,阿耶的书房…”秦琬望着父亲,明媚的大眼睛里满是水光,“他说,阿耶的书房肯定有重兵把守,我压根就进不去!我还问了赵九郎,九郎也说,略大一点的人家,内外院都很分明,可见旭之说得没错!”

“进不去书房,就见不到阿耶;见不到阿耶…我不干,我才不干!”

被她这么一说,秦恪也傻了眼。

他们彭泽的家,统共就六七间屋子,毫无疑问,秦琬最熟悉的是书房,至于她的房间,不过是晚上休息的地方罢了。

在流放之地能如此,回到长安却不同。

秦恪少不得也是个王爵,府邸至少能占据大半条街,别说什么大门二门,就是略大一点的院子,从里到外走一圈,没有小半个时辰也拿不下来。到那时,女儿想要书房,空一间屋子就是,给她专门置个院子读书习字也就是一句话的事,完全不用专门到外院来。偏偏他一个大老爷们,岂能天天流连内宅?哪怕是教女儿读书,听着也不像事啊!

秦琬鼻子一皱,眼泪涟涟落下:“裹儿不要回京了,一回京,阿耶就不要我了!”

她这样一抽一抽,哭声哽咽,秦恪的心也纠紧了,忙道:“阿耶不会不要你,绝对不会不要你。阿耶的书房,你想怎么进就怎么进,无论内院还是外院,你想怎么逛就怎么逛!”

秦琬听了,仰起头,哭得和花猫一样可怜兮兮的脸上写满期盼:“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