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涵道:“我祖母发话,只是家里人聚聚,没必要闹的那么隆重。又因为大多都是女眷,就和茂国公家借了他家养的小戏班,在后花园的水榭搭了个台子出演。没什么武戏。”

孙承和立刻就泄气了:“茂国公家的小戏班?就那十几个娇滴滴的小娘子?唱起戏来一句话拖的老长,没意思透了!你家怎么就找了她们?”

齐靖突然冷言道:“每年的上巳节前后,京里哪户有头有脸的人家不办赏春宴?好的戏班子早在正月里就被订完了。现找,当然请不到长生班。”

孙承和立刻就冲他嚷:“你说什么呢!”

齐靖不慌不忙:“我只是说实情。”

孙承和立马跳下座位,冲到他身边:“你说我们请不到人?你小子家就请的到吗?”

齐靖嘴角轻笑:“很不巧,我家明日办赏春宴,请的就是长生班。”

“啊!”孙承和大怒,揪住齐靖的衣服,“你得意什么呢?当小爷没看过长生班的戏吗?”

齐靖把他一推:“你少动手动脚!”

孙承和自然不能吃亏,立刻也回推了他一把。两人就这样扭打了起来。

叶明净赶紧收拾好书本,抱在怀里跑到屋子的角落放好。

齐靖和孙承和已经在地上滚成了一团。薛凝之和江涵怎么拉都拉不开。

叶明净冲到外面喊冯立:“快!带两个有力气的人进来!”

冯立带着两个十五六岁的小太监进来,一人一个,拉住地上的两人分开。

孙承和还在不停的扭动,骂那太监:“谁让你动我的,你放开我!”

叶明净走到他身边,把手里的东西一晃:“孙承和,你看这是什么?”

孙承和一看,咦?那不是他的作业么?抄写的《论语》全本。

叶明净将那叠纸悬空往装满了污墨水的笔洗上一放:“你要是再闹,我就把它们全扔进去!”

孙承和立刻急了:“别,别扔!”那可是他写了五天才写完的,费了好大的劲儿呢!

“那你还闹不闹了?”

孙承和看看四周,江涵的新衣服已经被蹭了好大一块污渍,他低下头。

叶明净示意小太监放手。江涵赶紧拽住孙承和的胳膊。薛凝之也扶住了齐靖。

叶明净看了看众人,缓缓的道:“长生班的戏,我从来没有看过。我不觉得丢人。因为我若是真想看,就一定能看的到。迟一天,早一天,看三场、看两场,又有什么关系?难道多看一场就能高贵些,少看一场就被人踩在脚底了?用戏班子里的戏来斗气,据我所知,只有刚能吃饱饭的人家才干这种事。你们羞不羞?”

她吩咐小太监:“替几位公子洗脸净手,把这里收拾干净。要快!”

小太监们分工合作,有条不紊的忙碌起来。

叶明净拿回书本,坐回座位,慢慢的磨墨,重新开始做作业。好似刚才什么纠纷都没有过一样。

齐靖想了想,走到她身边,整整衣衫,拱手作揖:“公主,明日我家中办赏春宴,公主可愿赏脸光临?”

叶明净看了他一眼,道:“多谢齐哥哥的好意。净儿还有课业要学,明天就不去了。”

齐靖道:“休息一日也没什么的。三月里办赏春宴是历来就有的习俗,太傅不会说什么的。”

叶明净看了他一眼,又转头看了看正紧张等着她回答的另外三人,道:“抱歉,齐哥哥。净儿还是觉得应该以课业为重。”

齐靖却不走,固执的站在那里。像是不接受这个答案。

叶明净叹了口气,只得说出几分真话:“齐哥哥。若是在净儿落水前,有人邀请我,我一定会去。因为那时我只有这一个机会可以听戏。可是现在,只要我提出要求,就一定能听到长生班唱的戏。齐哥哥可知道是为什么?”

齐靖愣了愣,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还用问吗?当然是因为你现在得到了皇上的宠爱呀!

叶明净却道:“那是因为,我现在在上书房读书。并且读的还不错。如果我书读的一塌糊涂,只怕还是会和以前一样。所以,在上书房读书才是根本,我怎能舍本逐末?”

她的话好似一个惊雷,震醒了齐靖,也震醒了孙承和。

他们这么争来争去,全都是在舍本逐末。

廖其珍走进来的时候,就看见一屋子的人正以前所未有的认真态度在书写课业。不由大奇。

他喊起江涵:“…时间到了,你可以先回去了。”

江涵犹豫了一下:“太傅,学生不应以小事荒废学业,我不请假了。”

“胡闹!”廖其珍沉下了脸,“若是怕荒废学业,当初就不应请假。既请了假,也得到了应允,那就是合情合理。君子处事,当断则断,出尔反尔像什么样子!快回去。”

江涵抖了一下,躬身应道:“是。”

跟着太监离宫了。

承庆帝得到了当天的汇报后,心情巨好。

从那以后,上书房两派人马的冷战得到了缓解。齐靖和孙承和在课业上,偶尔也会生硬的说上两句,私下里依旧气场不和。却不会再有他没我,有我没他的闹腾。而薛凝之和江涵,这两人之间已经和普通朋友没什么两样了。上书房五个人,在课业进行了一个多月后,终于开始时时集体行动了。

************

今天廖太傅开始讲《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不同于《论语》,廖太傅读起《诗经》来,那是半眯着眼睛,摇头晃脑。一副很陶醉的样子。

然后,他就讲解。

《关雎》的内容很简单,说的是一个少年,在水边看见了一位采摘野菜的女子。一见钟情,立刻就爱上了她。可该女子并没有接受他的求爱。男子回到家后,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觉,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这个办法就是在她摘野菜的时候,少年在一边弹琴、弹瑟、敲钟打鼓,用音乐来打动她。

廖太傅讲的很是动情,看得出他虽然年纪一大把了,还是很向往浪漫的。

叶明净却有另一番看法。天天摘野菜的女孩子,家境一定不怎么样。而在春秋时期会弹琴、弹瑟的男子,一定是有钱的贵族。要是换了她,在为生活忙碌摘野菜的时候,有个贵族男子对着她弹琴求爱,她一辈子也不会回应这种人。

她所等待的,是一个能弯下腰,帮她摘取野菜,分担生活压力的男人。而不是在一旁看着女人劳动,自娱自乐风花雪月的登徒子。那个睡不着觉,辗转反则的男人真的爱那个女人吗?那为何连她承受的苦难都看不见?只怕他爱上的不过是那女子的容色罢了。女子的内心,女子承受的生活重担,他统统不在乎。看见了也可以当成没看见。

这一首诗,一直到结尾都没有写出,那位窈窕淑女到底有没有回应这位君子。

只怕是没有吧。

叶明净冷笑。

第十七章 送行事件

廖太傅激动的结束了讲解。《诗经》里每一篇诗作讲解的同时,对于他来说也是一次享受。

下面的四位伴读,有的害羞,有的专注。无一例外听的都很认真。连最调皮的孙承和都不自觉的面带微笑。

只有一个人例外。

叶明净面色冷凝,眼中闪过一丝嘲讽的讥笑。

廖其珍吃惊的瞪大了眼,再仔细一看,已经没有了。只余一片清明。

难道真是他花了眼?

“公主殿下。”他问叶明净,“对这首《关雎》可有见解?”

叶明净想了想,问:“荇菜好吃吗?”

四位伴读同时傻眼。

廖其珍开始觉得承庆帝有些不靠谱。六岁的小女孩能懂什么《诗经》?

然后就讲到《卷耳》。

里面有两句“我姑酌彼金罍,唯以不永怀。我姑酌彼兕觥,唯以不永伤。”

齐靖和薛凝之想到了听闻六皇子死讯时他俩的心情,就心有戚戚。

叶明净一脸无所谓:“骑马喝酒很危险的。”

廖其珍气的脸都要变形了。用力合上书:“今天就到这里!”怒气冲冲的离开了教室。

四位伴读互相看看,第一次觉得太傅可怜。

孙承和回头对着江涵小声嘀咕:“廖太傅讲的还不错,我觉得比《论语》有意思。”

叶明净当做没听见。微笑着翻开书,平静的挽起袖子磨墨。

唯以不永怀,唯以不永伤。

哪有那么容易。除非就这么醉死掉,不然酒醒后,会更加痛彻心扉。

她和白鸿喝光了那房子里所有的酒。该来的依然要来,该走的还是会走。什么改变都没有。

她才不要借酒消愁,永远也不要!

廖太傅再次找到承庆帝,汇报《诗经》感化任务失败。

承庆帝便在晚饭后的谈心时间里问叶明净:“上书房的课目中,净儿最喜欢哪一科?”

叶明净道:“女儿最喜欢林学士讲的《史记》。”

承庆帝沉吟片刻:“林珂讲到哪里了?”

叶明净道:“讲到尧禅让了帝位给舜。父皇,尧真的是心甘情愿禅让的吗?如果禅让才是顺应天意,那么,为什么禹没有禅让,而是将帝位传给了他的儿子呢?这样一来,尧和舜的后代,不是世世代代都是禹后代的臣子了么?而禹的后代也没有遭到上天的惩罚呀?”

承庆帝很欣慰,摸摸她的脑袋:“净儿会自己想问题了,这很好。这个问题,你问过林珂吗?”

叶明净摇头:“净儿没有问任何人。他们又不是皇帝,怎么知道皇帝是怎么想的?”

承庆帝非常高兴,感叹道:“净儿真的长大了。没错,有些问题,不是书本上讲的就是正确的。父皇就和你说一说禅让到底是什么。你要记住,父皇和你说的话,你只能记在心底,不能说出去。”他声音忽然变得严厉起来,“说出去就会大祸临头,记住了没有!”

叶明净神色严肃,用力的点头:“我绝不说出去。”

承庆帝看了她一会儿,确认了她很认真后。缓缓的开讲:“帝王之术,在于制衡之道。平衡一旦被打破,皇权就不再稳固。禅让,乃是不得已而为之之事,成王败寇,胜利者可以任意书写历史…”

从那天起,承庆帝会隔三差五的和叶明净讲一些帝王之术。

天气渐渐转暖,水边的柳树已经层层叠叠的垂下了绿叶。

孙承和好似受了明媚春光的影响,最近几天上课总是心不在焉。

他在前面扭来扭去,后面的江涵实在是受不了了,踢了他一脚:“你能不能别扭了,晃得我眼都花了。”

孙承和愁眉苦脸的转过身,双手搭在江涵的书桌上:“江涵,诏大哥要走了。定好了三月二十八出行。”

“哦。”江涵不疼不痒的道,“还有五天了。”

孙承和叹了口气:“是啊!我想去送送他,可我娘不答应。”

江涵瞥他一眼:“那就不送呗。”

“这怎么行?”孙承和怪叫,“我可是在陆信那小子面前夸了口的,这要是去不了,那小子还不得笑死我。谨表姐也会失望的。”

江涵头也不抬的继续写课业:“那你就去。”

孙承和扯他的纸,不让他写:“不是都说了嘛,我娘不同意。”

“那就不去!”江涵实在忍无可忍,“啪”的一声放下笔:“你到底想怎么样?”

孙承和鬼鬼祟祟的道:“江涵,你说我逃课,偷偷跟着去怎么样?”

“不怎么样!”江涵的脸都要青了。

“噗——”齐靖放肆的嗤笑。

孙承和立刻涨红了脸,“你笑什么?”

齐靖嘴角轻勾,调侃道:“我笑有人白长了这么些岁数,出了事只会找娘亲。”

“你——”孙承和刚要发怒,江涵却眼睛一亮,拉住了他:“小和,齐靖说的有道理。”

孙承和一愣:“你说什么?”

薛凝之清咳一声,插话道:“承和,阿靖的意思是,这件事,你不该去求你的母亲。你应该去求你的父亲,说不定就成了。”

江涵也附和:“就是这么一回事。你母亲是妇道人家,难免担心这个、担心那个,胆小的很。自然会拦着你。你爹就不一样了,他和你大伯本来就对陆诏的事很上心。你再多说点好听的,多求一求,指不定就成了。”

孙承和恍然大悟:“对!我怎么没想到呢!找妇道人家说和,的确没用。”

“咳咳!”薛凝之用力的咳嗽。

“你着风寒啦?”孙承和问他。

薛凝之气结,面色通红。眼神不停的往叶明净那边睨。

孙承和顺着他的目光看了半天,突然大叫:“啊!公主。”他醒悟过来,慌了神,语无伦次的解释:“我,我不是说你是妇道人家。不,你是妇道人家,不,我不是那个意思…”他双手乱摇,急得满脸通红。

叶明净叹了口气,正色道:“孙承和,你是打算今天回去就和你父亲说要送行的事吗?”

“啊?”孙承和愣了愣,道:“是啊。”

叶明净道:“这件事,你之前已经和你母亲说了。你母亲说不准就已经告诉了你父亲,你现在再去求你父亲就难了。”

薛凝之赞同:“是这个道理。没有特别的理由,父亲一般不会轻易反驳掉母亲的决定。”

齐靖嘲笑他:“现在知道错在哪儿了吧。一开始你就求错人了。”

孙承和急了:“那现在怎么办?”

薛凝之转头笑问:“公主可有办法?”

叶明净也是一笑:“当然有办法。”

学生守则告诉我们:有问题,找老师。

她胸有成竹的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你想去送陆诏,是为了朋友间的情谊和亲戚间的情分。这是光明正大的君子之为。况且送人这件事并没有危险,你母亲为什么反对?”

孙承和道:“她说我每天都要来上书房读书,请假的话会荒废学业。”

叶明净腹诽,上书房的学习日和上朝日一样,除了过年的十几天,还有清明、中秋、重阳、冬至几个节日外,全年无休。孙承和只请一天假哪里就能耽误学业了。只怕是孙母认为犯不着为这种事请假罢了。

她道:“所以,你就应该将你的问题去请教太傅。问一问太傅,你想去送朋友到底合不合情理?”

江涵也明白了,他补充:“记住,千万不要告诉太傅,你已经和你母亲请求过了。只是就事论事的问他,为了送陆诏,请半天假合适不合适?”

孙承和不是傻子,到这个时候也明白了他们的意思:“对对对!用太傅的话回我母亲,太对了!”

“还有!”叶明净提醒他,“你不能直接回去找你母亲反驳,得去找你父亲。”

孙承和早已乐开了嘴,拍着胸脯保证:“你放心,我不会再犯傻了。”

叶明净看他那个癫狂的样子觉得还是不保险,想了想又道:“找完廖太傅后,你再去找林学士。问问他,你回家后应该怎么说才最有把握。”

孙承和问:“为什么?”

叶明净道:“林学士和你父亲年纪相近,更了解他们的想法。咱们不打无把握之仗,既然准备了,就要准备周全。”

齐靖道:“那样也可以找张学士呀,张学士和孙大人年龄更相近。”

孙承和习惯性的反驳他:“张奉英那张脸,一看就知道是个古板的人,不知变通。我才不找他呢。就找林珂。”

事情进行的很顺利。尤其是孙承和找完了林珂后,笑的那是一脸灿烂。从骑射场下学时,冲他们四人挥了挥拳头:“明天等我好消息。一定马到成功!”

第二天,他笑嘻嘻的来上学。洋洋得意的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看见了没,小爷说成功就会成功。这是我爹亲笔写的请假信。”

齐靖冷言讽刺:“也不知道是谁,昨天急得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孙承和出乎意料的没有回辩,而是拱手作揖,用飞快的语速说:“那个,齐靖兄,昨天多谢了。”

齐靖立刻瞪大了眼睛,像是不认识他一样:“你吃错药啦!”

“你才吃错药了!”孙承和直着嗓子喊了回去。

齐靖拍拍胸口:“还好,还是原来的人。”

孙承和悻悻的道:“我又不是不识好歹的人。这事能办成,大家都出了力。我孙承和拿得起,放得下。你提醒了我,我就谢你。又怎么不可以了。”

薛凝之立刻道:“可以,当然可以。君子处事,理当如此。承和有担当。”然后就推了推齐靖。

齐靖也悻悻的拱了拱手:“这话是别人教你说的吧。”

孙承和嘿嘿一笑:“昨天我把事都说了,诏大哥听了后就教训了我。他说,皇上行事必有其道理。他一定是有不合格的地方才落选的,他很喜欢去衡阳读书。可以看遍山水。叫我不必懊恼。”

齐靖哼了一声:“陆诏的确比你有见识。”

叶明净插话道:“其实,父皇告诉过我选伴读的标准。陆诏落选一点儿也不奇怪。”

“哦!”这下,四个人都好奇的盯着她:“是什么?”

叶明净笑了笑:“父皇说,伴读主要是陪我读书。凝之和齐哥哥是自己亲戚,有你们在,我就不会认生。江涵的年龄和我最接近,课业上可以有个伴儿。承和性子活泼,喜欢骑射。可以在骑射课上照料我。陆诏的才学很好,跟着我这刚启蒙的一同上课,反而是耽误了。所以才没有选他。”

孙承和长舒了口气:“我说呢。原来是这样。”心头的最后一点儿疙瘩也放下了。

江涵也笑道:“本来也就不是什么大事,这下说开了,你日后也不用和齐靖兄整天红脸了。”

“是啊!”叶明净道,“大家和和气气的多好。”

这件事后,不知道薛凝之和江涵在背地里又做了什么工作,总之齐靖和孙承和之间是风平浪静了。

第十八章 桃花坞

承庆二十年的春天,绿柳抽芽,暖风拂面。十岁的叶明净坐在国史书库二楼的窗户前,翻看着一本手札。这本手札很特殊,上面写的,不是繁体汉字、简体汉字,不是这个时代的任何一种文字。而是由拉丁字母组成的汉语拼音。这本手札,是周太祖李若棠的亲笔日记之一。

这是她无意中翻看到的。国史书库里藏有周夏两朝的全部文史档案,叶明净八岁后就磨着承庆帝得到了能随时来这里看书的特权。

了解一个民族最好的方法就是解读它的历史。想要知道应该怎么做皇帝,最好的办法就是看别的皇帝是怎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