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他言道:“鉴容,以你的才能,为什么非得把你放在户部呢?”

他困惑的望了望我。

我神秘的微笑:“这是览的意思。览说, 鉴容有闯劲,做事果断。但如果让他管刑部,他气盛,立法太严就会得罪人。如果管兵部, 等于要他和淮王对上。管吏部,还年轻, 欠火候,不能服众。管工部, 磨死人,又非鉴容专长。 管礼部,大材小用。 所以才让你去户部当尚书。果然, 王览说的不错。朕也没有用错你。”

鉴容抿了抿嘴唇:“臣和相王比, 确实不如。”

我回眸笑道:“你和朕一样都是政治的新手。不用和王览比。他是他,你是你。”

 

华鉴容听后,露出了一个笑容。就是沙漠逢雨的人的欣然的笑。

我想, 他这一笑,把我们的误会就算了结了。

和童年时代一样,我扯了扯他的袖管,很随意的对他说:“现在, 尚书大人你可以把冰糖藕吃下去了。”

十八 高山流水

花不尽,柳无穷,应与我情同,王览回来了!

他回来,问我的第一句话是:“有没有累着?”韦娘目光流转,和周围的侍女们一起笑着纷纷避开。王览不动声色的把手伸给我,我一握住他温热的手掌,他就微笑着把我拉到他的怀里。亲了我一下。我乖乖的依偎在他的胸膛,羞得眼皮都发重了。窗外的黄莺飞跃繁茂的花枝,好像在偷听屋内的缠绵倾诉。

 

这天夜晚, 我们在东宫小宴。华鉴容也在场。我和王览面对面坐在摆满菜肴的条几两面。华鉴容背靠着檀香木的凭栏,坐在中间。他穿着墨色的缎子衣袍,袍内露出银色镂空木槿花的镶边。腰系玉带,手持象牙的折扇。栏外的花园里,芙蓉月下妖娆,浅红色的新蕊,明媚的像要召唤回春天。王览还是一身简洁宽大的雪白布衣,东升的明月在他的面前,光芒不再。

我不时去端详王览, 好像今天才认识他一样。王览不知道怎么也不开口,就那么含情脉脉的和我对望。一阵百合花的熏香随风飘来,我都要醉了。

 

“嗯哼。”是华鉴容的咳嗽声,我们这才发现, 这熏香正是华鉴容不断扇动的扇子发出的。

“陛下,相王,可否容许臣告退。”他谦恭地说。

王览如梦初醒:“怎么,你还没有吃菜呢。”

华鉴容笑着说:“夜色太美,看了就饱。”他合起扇子斜过头,望着王览。

王览有点窘,正色说:“今夜邀你来, 并不是让你看夜色的。你今天递过来的折子,我午后看了。”

华鉴容坐直了:“相王以为如何?”

王览并不回答他,只是问他:“这鱼你有没有尝过?”随着他的手指, 我看到桌上的一大盘鲈鱼。金黄色的鱼肉上撒着细嫩的葱花。我今夜只顾着女儿心思, 对桌上的菜肴根本没有留心过。

华鉴容举起银筷子浅尝一口,此人是以美食家自居的。他轻笑:“淡了。”

王览很开心的笑着说:“是淡了吗?我故意告诉御膳房的师傅这么做的。”

华鉴容稍带惊讶的转动了一下他的头颈。

王览继续说:“这条鱼可是陛下的御苑饲养的。从前周文王的时代,天子御苑里的鱼属于公有。现在, 却是很少有人吃到了。在周代,刑法只用了三十年,就没有用了,因为那时候大家都把国看成‘家’。犯法的人少,可谓天下太平。 今天可以说一草一木都归皇帝所有。皇帝的权威达到顶峰。可是野心家却那么多。为什么呢?因为在他们心里, 国和家完全是两回事。天子御苑的鱼只属于在皇位上的那个人。你说,为了这种尝不到的美味。会不会有人涉险求取?”

华鉴容看了我一眼,又回头对王览朗声说:“既然知道有人想要抓鱼, 就该先下手制止。普天之下,每一个男人都是陛下的奴仆,每一个女人都是陛下的婢女。当仆人的要主人的东西。这种非份就是不忠不孝。”

王览亲自给华鉴容斟了一杯酒。沉默良久, 才说:“陛下今年还不足十三岁。先帝出师未捷驾崩以后,国家处于骚动中。 在这样的时候,我们自己的根基不足却大开杀戮。说是屠灭野心家,是否会引火烧身?如果百年之后,有人说我糊涂。我一个人认了。”

华鉴容反对说:“相王, 何必……?”

王览却带着淡淡笑容,把酒杯递到他的唇边:“鉴容。淮王之心,朝廷党争,地方贪污,北朝威胁。哪里是一年两年的事情?这政治,和烹鱼一样。浓不如淡,急不如缓,以不变制万动。才是王道。”

 

我插言道:“览想说的,就是所谓仁者无敌吧。”

 

王览点头:“陛下圣明。”身边只要有第三个人,他是不会称我“慧慧”的。

华鉴容想了想,把酒欣然饮尽,爽朗的笑语:“鉴容少年浅薄,有些道理还是要相王点拨。”

 

王览不以为然地摇头:“何来此说?你也有你的道理。其实不浓不淡, 才是最佳的。我们这种人,心里的尺找不到那个折中。 只好退而求其次。你比我聪明,将来许比我悟得快些。”

 

我走到了王览的身边,靠着他坐下来。对王览身那侧的华鉴容说:“鉴容,爱人者, 人恒爱之。淮王过于取巧, 反而有伤于道。你是我们的结盟者, 你不要忘记。”

 

华鉴容长睫抖动,把手送给王览。 他的手和衣,黑白分明。王览,大方的握住他的手。王览的手,与衣同色。我看着这两个人的交缠手指,心里有踏实的感动。好像心灵的潮水在月光下拍打着柔软的沙滩。

 

此夜大家都心情开朗,星空朗照,我一时兴起。便招呼阿松:“去把我的琴拿来。等到放上了我的焦尾琴, 我问华鉴容:“你还记得这琴吗?”他的眼睛一亮:“是那把‘大唐遗音’。”

“不错。”我很高兴他一眼就看出我用的稀世名琴。对他笑道:“你不如用那把野王笛和我相和吧。”华鉴容擅长吹笛,有“笛王”之美誉。虽然他风流显贵,送他号的人有阿谀奉承之嫌,但是,说他的技艺为朝贵之首, 也是不为过的。

 

王览用手指的关节轻敲桌面:“好啊, 好啊,大唐遗音加上野王笛, 我有耳福了。”

 

华鉴容不动, 求救似地看他, 黑曜石似大眼睛里流露出无辜的表情:“相王, 我好久没有练习了,恐怕生疏的要出丑。”我嘻嘻偷笑, 这是他的惯用手法。以前, 他要求我母后什么, 就会这么看着母后。 没想到, 一个在风流之都扬州花名满天飞的人, 手段还那么老套?

可惜王览不是女性, 而且今晚没有平时心软。王览笑着,躲开他的视线:“我可不管。”

华鉴容放弃挣扎,不出我所料,他一直把那笛子带在身上。 他轻巧的取出笛子, 讨我示下:“陛下, 奏哪一曲好?”

我调皮的娇笑,反问王览:“相王殿下, 我们听您的吩咐吧。”

王览大笑:“二位请奏一曲《出水莲》来听吧!”

我和鉴容自幼一起练习,连彼此交换一个眼神都属于多余。他的清亮笛音毫无顾忌的先起, 我拂动琴弦。天籁琴声云外笛。水光山色,天然去雕饰的出水莲花,开满了东宫的每一寸空气。

一曲终结, 我才和华鉴容对视一眼。又把目光一齐投向王览。 他的脸,不正是出水的芙蓉, 清雅动人吗?

他击掌赞叹:“高山流水,不过如此吧。”

“过奖,相王既然那么赞赏。给我们什么奖赏?”我问。

王览给难住了, 他先问华鉴容:“你想要什么?”

华鉴容似乎也觉得有趣:“这个能不能以后再说?”

王览用凤眼斜睨他一眼:“可以。 不过, 我们是朋友, 你不能过份。”他就是斜睨别人, 也有着温柔可亲的样子。

华鉴容笑出声:“那个自然。”

我等着王览问我。果然,他一直到华鉴容走了, 我们坐在床上时才问我:“慧慧,你还想要什么呀?一切, 不都是你的?”

 

我勾住他的脖子, 贴着他的脸。他好奇怪, 大热天里, 皮肤清凉无汗。

 

我说:“我要你明天早上陪着我睡到我起来。”

他笑了,抚摸着我的脸蛋, 半真半假的说:“怎么有这样的坏宝宝?教人偷懒, 是不好的。”

话虽这么说, 第二天早上, 他当然没有去成上书房。

十九 微服寻青

一年新绿,春燕衔泥筑新巢。我快要十四岁了。

我和王览坐在上书房里,面前的奏折堆积如山。其实, 辛苦这种事情,旁观的人要比身在其中的人更容易伤情。我把给太平书阁的密信写好。举目看对面书案上的王览还在奋笔疾书。他写字的时候极其认真,悬腕提笔,好像提了一口气似的。

我托着腮帮看了他好久, 就是不生厌。那个人没有抬头,嘴上却浮现出微笑来。我忍不住开口了:“览,先歇歇,不好吗?”

王览笑意更浓, 但还是在写字。我的性子急, 他就这么不温不火的和我对着。我和一只吃不到葡萄的小狐狸一样,马上涌出一股酸味儿。文书比我好看吗?

我伸个懒腰,活动一下酸痛的脖子和手脚。用一支崭新的毛笔沾上清水。在平滑的桌面上画了一只小狐狸, 再乱涂了几笔,算是葡萄架。自己看了,傻傻的笑。

“这个小狐狸是谁啊?”王览的笑语在我耳边响起。

我转过脸不理他。才一瞬就突然回过去,猛抱住他的腰。他笑盈盈的,刮了我的鼻子一下:“这哪里是只小狐狸,是个披了狐狸皮的小白龙。”

我高兴的接口说:“师傅,阳春三月,可不可以减少念经的功课, 带徒儿出去云游云游。”因为上书房是禁地,没有别人, 我还把双手合十作了个祈祷状。

王览想了想说:“好啊,只是关于刑部侍郎一职,到底用谁呢?”

我说:“当然用你的堂兄王祥。王祥在刑部做事好几年了,也过了二十岁。这回就给他升上去,他办事不是很仔细吗?”王祥是王览的叔父,秘书监王琪之长子。

王览摇头:“这可不行。一方面他是臣的堂兄,做事是没有差错,可也无功。臣家这些年过于煊赫,应该压一压。不然他们都不知道该如何行事。另一方面,刑部曹尚书年迈,侍郎名为副手其实行的是实务,王祥保守懦弱,用他不合适。”

我不说话。王览用人, 对自己的王家要格外苛刻些。我哪里不知,他是在防范外戚专权的局面。此外, 大将军淮王和他无形对峙,他也不想落给对方什么口实。

“此事再议吧。”我说。

王览点头,笑问我:“今天小龙准备腾云驾雾到哪里一游?”

 

我吃吃笑着说:“我们到孔雀的园子去玩吧。事先不告诉他,进去吓他一跳。”其实,我早就想去华鉴容的园子看看。微服私访,是有恶作剧的意味。

阳春烟景,莺歌燕舞, 花月正春风。我把长发盘成涡状,外罩白纱帽, 身穿男孩的白衫白靴,和王览一起到了华鉴容的家。身后就跟着小太监陆凯。

 

因为吩咐了门子, 门子们根本不敢发一点声响。我和王览,穿梭于午后的庭院。春色在华园里, 浓缩成一幅图画。怪不得人说华园精美,这小桥流水,照壁回廊,比起宽广宏丽的御苑,自有一种雅致。

 

我对王览说:“孔雀的日子, 过得真不错!”

 

王览笑道:“好几代的家业呢,自然是不错的。”

我们随意的走到一座太湖石堆积的假山面前。听到了阵阵笑乐的声音。转过假山,只见碧池边有群人在看水中斗鸭。我定睛一瞧,四五个春衫薄薄的美人,簇拥着一个锦衣男子。除了华鉴容,还有谁啊?

 

王览走上去,微笑着对华鉴容说:“你好是悠闲啊!”华鉴容一愣,再看到站在假山边上的我。立刻跪下了:“皇上圣安。”我笑嘻嘻的说:“华尚书平身。”对着阳光, 我看到华鉴容的唇边,有胭脂的痕迹。华鉴容的桃花眼到了我面前,光芒就要暗淡些。随着我目光的游移,他好像意识到什么,连忙用袖子狠狠擦了一下脸。

 

我打量着那些跪着头都不敢抬的女人。个个衣裳时新,淡妆浓抹,每一人都有自己的风韵。 人们说华鉴容的家妓美冠天下,真是名不虚传!

“华尚书,朕刚才还和相王说,你会过日子啊。”我笑了。

华鉴容说:“不敢。臣真不知道陛下来,实在失敬。”

“不知者不为罪,朕也口渴了,不如,你找个风景干净些的地方,泡壶茶给我们喝。”

华鉴容连忙答应,顾不上他那些还跪在池边的美人。带着我们走开, 走了老远。王览才小声提醒我:“陛下。”我一拍腰间的扇子:“我忘了。”我回头,对身后的陆凯说:“叫她们平身吧。”

华鉴容慌慌张张,垂着眼帘。直到了他的书房,佣人们送上了龙井新茶。他好像才缓过气来。他的书房里纤尘不染。窗台上摆放着君子兰的盆景,书桌上铺设着宣纸。大约是他用来练字的。倒是个清静的地方。只是他的那个水晶镇纸奇特。虽然我离着书桌远, 可我眼角的余光还是捕捉到了。这是个水晶雕的无锡阿福。那只阿福憨态可掬,可我一点没觉得可爱。

王览自然不会明白我的想法。喝了杯茶,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纸,对华鉴容说:“这是我的吏部打算任命的太学生。你和太学生们常往来,帮我看看。”

我用眼睛直瞪王览。吏部的事情, 王览自己决定就行了。就是要找人商量, 何必借着出行的机会, 和这么个大闲人商量?

可华鉴容毫不推辞,拿过名单仔细看。过了半晌,皱了皱眉。对王览说:“相王,多了。”

王览咄了口茶,放松的把身子向椅背上一靠:“果然。是多了。你提意见, 无妨。”

华鉴容大步走到书桌前, 提起毛笔, 就在纸上划。再拿过来,给他用墨涂黑的名字至少有一半。我还没有说话, 王览看了却眉开眼笑:“好,去的很好。”

华鉴容听了,竟然心安理得的笑了笑。那样子,活像孔雀开屏。我看着就来气。

王览又问:“鉴容, 这次的户部主事你保举谁?”

华鉴容叹气说:“你自己想要这个人,何必借我的口。不就是蒋源吗?他比我小一岁,机智大胆,我也很喜欢。”

 

我望望王览:“怎么, 我还想着如何安排蒋源呢,你们两个倒私下商量了。”

王览笑着说:“我只是问鉴容, 愿不愿意和蒋源共事。鉴容还没表态, 我就不敢在陛下面前提起了。”那个少年知县蒋源, 到了巴西,不但打击了乡里恶霸, 而且整个县里大丰收。王览很关注他, 对他也有过赞叹。他最重承诺,既然答应调回他, 一年期限还不满,就已经替那个少年筹谋了。

不觉到了日暮,王览问华鉴容:“你今天还要到淮王府上去饮酒?”最近,华鉴容和三叔常常互设欢宴。路人皆知。

华鉴容严肃的点头,对我们说:“最近,那帮人动得厉害。”

我冷笑一声:“鉴容, 我们这里不是也忙得厉害?怕什么?”

华鉴容和我们彼此心照不宣。也许就因为他花花公子的名声,三叔才愿意拉拢他。

王览慨叹道:“山雨欲来风满楼。”他拍了拍华鉴容的肩膀:“你自己小心点。”

“陛下才应该小心。比如微服私访的事情,就很不妥。”华鉴容理直气壮, 反而劝谏起我来。我一时语塞, 谁让我那么任性呢。给他一个话柄。

出了华家,外面已经为御林军围绕。上千人的队伍在迎接我回宫。王览笑说:“是我多事,我们出门前就已经安排好了。”华鉴容也没有多看我一眼,老老实实的跪在家门口送驾。

 

我坐在宫里派来的轿子里。颇有点不平的对王览说:“华鉴容怎么那样放荡不羁?”

王览张了张嘴:“那个, 男人嘛,很正常。”

我一听就炸:“你好象还和他意见一致?你说实话,有没有去过那种地方。”

王览凤眼眯成一条线,笑问:“什么地方?慧慧怎么知道那种地方?”

我拧了他一下:“快说。”

王览才从胸腔里闷闷的应了一声。

我的眼前一黑, 这男人们,天下乌鸦一般黑。

王览马上补充说:“我就和哥哥一起去晓月阁听过花魁流苏姑娘几次琴。我那时候才十三岁, 真的没有什么的。后来,母亲去世,我就到墓下守丧三年。再后来,就进宫了。”

我听了,又拧了他一下:“你以后再敢!”

王览也不避, 只是笑起来:“我不敢。其实现在就是我敢去,天下有哪家接待我呀?”他的笑容, 很少有这么可爱调皮的。

 

我释怀一笑。夕阳之红晕开在我们的脸上。

夜色,真的快要降临了。

二十 暗渡陈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