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之后,北帝驾崩。消息传来的时候,我正和华鉴容议事。

我看了看华鉴容,他轻叹口气,侧过头,望着殿外积淀的落叶。

“可惜了,是个真英雄。”我说。北帝病危的消息已经风传开了。我们也有了思想准备。虽然我不至于落泪,但心里极其忧郁,似乎有种寒气挥之不去。华鉴容高大的影子挡住了殿口的瑟瑟秋风,我忽然闪过一个奇怪的念头——还好有他在我身旁。

“吊丧的礼物已经按陛下的要求准备了。只是人选,我拿不准。”华鉴容说。

我从袖子里抛出一个折子,说:“就是他吧。”

华鉴容不明所以,接过去一看,摇头说:“张石峻果然硬气!”

我说:“这种时候,主动请缨的恐怕也只有这种人吧?”

华鉴容眸子清亮,动了动嘴角:“蒋源倒是和我说了几次。我怕人家小夫妻不能共婵娟,说狠话把他挡回去了。做媒人,最不讨好的事。其实,我应该自己去,但是陛下不答应。对陛下,我也总是没辙。”

我没说话。他又说:“陛下,革新的事情暂缓吧。如今形势有如迷宫。此时在内部开刀,恐怕不妥当。”

我点点头,眯起眼睛说:“鉴容,你还记得以前吗?什么事都是你最急。”

华鉴容似乎笑了笑:“陛下,那么多年了。我头上的棱角也慢慢磨平了。你看不出来,我的心里,何尝愿意求缓?只怕再过些年,我的心也成了死水了。”

我本来想说点什么,但看他的纱帽微斜,光洁的额头上一个细小的疤痕现了出来。一时,觉得心里有种苦涩翻滚上来,堵住了我的嗓子眼。

他赶紧说:“陛下不用担心,凡事有我在呢。”

遥夜沉沉如水,我亲自到了徽音殿附近赵静之的住处。他看到我,立刻就下拜。起身以后,仍坐在那里给自己灌酒。油灯昏昏,我看得分明,他没有流过一滴眼泪。

“静之,北帝之崩,感觉好像千丈高的松树倒下一样。”

他凑近我,似乎忘记了我的身份。眉头下,两个眼睛都发红了。他盯着我一会儿,才说:“虽然将会有新人担负局面,但是不得不说,国家会有颠覆的波澜。”

他困惑的摇头:“我不能回去。”他抱着酒壶又猛灌了一阵说:“陛下请离开吧。我今天脑子很不正常,也许会失礼。”

我拍拍他的手,转身离开。他却又叫住我:“陛下……”

我回过头。

他喃喃说:“千万不要让华大人去北国。那个人,是个疯子……华大人,对陛下很重要的……”

我打断他:“静之,朕有分寸的。你自己也要保重。”

走出徽音殿,荒凉的灌木好像巫婆的白发一般诡秘,几只老鸹在黑夜里狞笑。隐约的,我好像听到赵静之也在笑。那是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笑声,把老鸹都惊得飞走了。一片黑色的羽毛落在我的肩头。我打了个寒颤。上午的那个念头又莫名闪过:为什么华鉴容这时候不在我的身边?

张石峻北上吊丧,却意外的风平浪静。只是,他还没有离开北国,一场罕见的瘟疫却在北方国都蔓延。我下令封锁边境,但是不少流民仍然扶老携幼的穿越边境的山径来到南朝。四镇的将领请示我如何办理。我批示说:“既来之,则安之。我朝未防传染,虽绝南北之路,但也不可将人置于死地。”

张石峻使团也只好住在边境的宋鹏将军处。我们在宫廷里,每天都听到北国国都的可怖传说。据说洛阳一个月之内,就死去了五万人。尸体无处埋葬,只好在水边焚烧。散发着恶臭的浓烟席卷了整个东都洛阳。此时此刻,新任的北帝和他的宠妃们却在骊山的行宫作乐。最荒唐的是,父皇新丧,他却把最宠爱的两个女人分别封为左右皇后。这种事情,我身边的人都听得目瞪口呆。

我常常和静之在一起。因为北朝的混乱,在南朝的宫廷里大家都忍不住用奇特的眼光审视他。静之开始的时候,十分憔悴,我都认不出来。可慢慢的,他恢复到从前的样子。虽然不那么爱笑了,但面容丰沛,气质沉着,仿佛什么也不能伤害他。我发现,我喜欢坚强的人。虽然每个男人的坚强有所不同,但却都是散发着光芒的。

寒冬的来临阻止了那场天灾。南方的百姓虽也人心惶惶,但长江以南的国都还是辉煌依旧。于是,那些遥远地方人们的死,只不过成为了渐渐无味的话题。

“据传,北帝说,人生苦短,趁着年少力壮,就要享乐。还有,他回答新任的吏部尚书杜延麟,说是即使丧失了黄河以南土地,还可做个龟兹国。”我告诉赵静之,他坐在我的对面与我弈棋。

周远薰在边上观战。他的样子乖顺而安静,细致如工笔画。自从静之到来,他的生活好像不如过去那么呆板。静之常常鼓励他走出屋子去,说是哪怕是打打雪仗,也对他这个少年人没有坏处。

“这样吗?那可不像他。陛下,你要小心。”他一边说,已经吃掉了我一块。也不知道那个“小心”是指棋盘还是局势。

“赵先生,你这么走下去……”周远薰笑着说。

“下棋,一定要分输赢吗?我一直觉得,和局是最可贵的。”赵静之浅笑着说。

我默默看着赵静之。如果说周远薰是工笔人物,那他就是一幅泼墨画。多年前刚结识他,觉得他不同常人。几次接触,觉得他脱俗,胸中也有丘壑。可如今他在我身边,却大胆直率的超乎我的意料。比如我凑近了细瞧泼墨画,反而线条模糊起来,叫人费解。他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我有时候甚至怀疑他的内心,是不是对我的皇权也是一样的蔑视。我也奇怪他为什么这点时间就会和我相熟。就算不是知心,好像也在交心了。我摇摇头,回避了这个问题。

这时候,陆凯前来禀告:“陛下,奴才去了尚书省和吏部,华大人都不在。吏部的长史说,华大人因病告假。”

“怎么又病了?”我的心一动,手也抖了。赵静之仿佛没有看见,手捏一个玉棋子,专心致志的对着棋盘。

 

我站了起来:“静之,今天到此为止吧。朕还有事。”

他恭敬的行礼:“是。”

我算是亲切的对周远薰说:“你跟着赵先生四处走走,也好。”

周远薰骤然一笑。

我很多年没有到过华园了,这次去也不想惊动人。因此还是带着陆凯,齐洁微服而去。陆凯不合时宜的说:“奴才应该先去通告华大人一声。”

我喝止他:“谁要你这猢狲多事?这么大冷天,华大人又在病中。难不成叫他出来接驾吗?”

齐洁在旁边一笑说:“陛下,他也是好心。陛下多年没有去了,华大人生病,忽然见了陛下,不是要出一身的汗?”

我瞪了她一眼:“你今天也多嘴了?”但脸上还是带着淡淡的笑。

我们进入华园,管家带着我们前行,来到了华鉴容的居住。昨夜的积雪还没有融化,翠色的琉璃瓦上反射出金色的阳光。几枝梅花疏落,暗香随风飘来。

 

“姚先生,这几位是谁?”有一个清脆的声音说。

我看到廊下一个少女走了出来,不过十七八岁的样子。她穿着浅蓝色的缎子夹袄。脸似玉,柳如眉。下巴圆润,看似十足的娇憨。但眸子一溜,就透出股机灵劲儿来。姚管家严肃的说:“嘘,小声点,见了圣上,还不行礼。”

那个少女吃了一惊,给我跪下了,但叩头时候脖子很僵,好像是有人压着她给我磕头一般。

“平身。”我心想,肯定是华鉴容罗织的莺莺燕燕中的一个。越过她就要跨进门。那少女却出口叫住了我:“陛下,不能进去!”

我收住步子,陆凯马上说:“大胆,有这么和陛下说话的吗?”

姚管家对那少女还颇为客气,说:“小鸥姑娘,快跪下回话吧。”

那个少女也不畏惧,直挺挺的在我脚前跪下了,回嘴说:“陛下,大人对妾身说了,不许任何人进去。他在里面歇息着,本来就睡不安稳呢。”

我看她的眼,秋水眼瞳直透出几分刚气。忽然觉得她很讨厌。我自小没有什么同龄的女玩伴,可对女孩子们,特别是貌美的女孩子,向来优容。只是此刻,心里牵记着华鉴容的病,给她一顶,心里蓦然的不熨贴起来。

 

齐洁脸上挂着笑,说话的口气却不容置疑:“陛下是谁?你这姑娘也太不见世面。快让开。”

少女一动不动,我只是绕过她,直接进了屋子。

屋子分为几间,摆设华丽自不待言。一个绘有“竹林七贤”的鎏金漆木屏风后面。是一挂珍珠帘子。那里面很暗,似有人声。我撩开帘子,轻轻的走进去。却不料别有一番天地。

华鉴容的卧房不大,就是对普通的官僚也稍显局促。花梨木床更是窄小,比起华园的富丽堂皇来说,几乎朴素到寒酸的地步。八仙桌面上放着一个天青色的四足洗,白玉笔架上的笔翰墨未干。一盆红色的兰花边上,却是一个似曾相识的物件:水晶作的无锡阿福。

“小鸥,你怎么可以进来?”华鉴容的说话声音不怒自威。我倒从来没有听过他这种口气。不禁愣了一愣。

他已经从帐幕中伸出头来。脸上虽带着笑,却有股子凛然的寒意 。我看了,更是一愣。

此刻,他的脸上的寒意却迅速的消失了,两腮发红。“阿福。”他这么唤我。我看他穿戴整齐,根本没有卧病的样子。

我不点破,只是笑问他:“你的病怎么样?”

 

他的脸更红:“我,没有病。”

“那么,你在干什么?”看他没病,我松了口气,但说出来的话却带着气恼。

他看着我,似乎出现在他面前的我,不过是个幻像。

然后,他从床的里面拿出一叠东西。我一看,上面,他独有的绝妙书法写着“呈御览革新条陈”。我来不及细看。抬头说:“原来,为这个。忙了好几天吗?”

“对。”他坦诚的笑。

我看着他的字迹,原本秀丽雅致的书法,如今已经有了骨鲠,就像他的面容。赵静之,周远薰尚可用画形容。鉴容,却不是画,他是活生生的。有时,觉得他们的容貌并不逊色于华,但只要见到鉴容,就明白那种感觉才是可笑的。

“太好了,你也知道我想什么。”我笑着对他说。他的脸离我很近。我才发觉,我一兴奋已经坐在他的床沿上了。

“如何?只是,过几天公布出来。难免和老先生们舌战一番。”他说。

 

“嗯。 没办法。”我说:“你就来个舌战群儒好了。”

“我可不是诸葛亮。哪里有人会对我三顾茅庐?”他回答。

“是吗?我刚才还没进来,已经有人挡驾了。”我说,“你的妾室都那么不懂规矩?”

他眸子灵动,笑了:“你说小鸥?她可不是那么回事。当初,她哥哥在荆州作我的幕僚,很聪慧清雅的人物,可惜早逝了。那时候她还小。她哥哥临终说,要是不嫌弃她,今后她长大了,就服侍我。我当时就说,朋友托付,我怎么可以做这样的事?他的妹妹,我也当成妹妹好了。所以她至今还养在府里,我也一直想给她找个人家。可小鸥,谁都看不上。我也不好勉强她”

我点头:“原来如此。也是孤苦伶仃的。”说着,心头又浮现出那姑娘的面容来。觉得她也并不是十分讨厌。

我看了很长时间那些革新的条文。一抬头,看见华鉴容温柔似水的望着我。倒有点惊讶。不禁笑着说:“你这么看着我,倒像是……”

我忽然停下来,站了起来:“天黑之前,我要回宫去。这些,我带回去慢慢看。”

他默默的看着我,也从床上下来。慢慢的穿好鞋子。

“阿福,你对那个赵静之怎么看?”华鉴容忽然问我,语气艰涩。

“他?他该近的时候,离我很远,该远的时候,离我太近。我本来以为很明白他,结果完全不是。”我实说。窄小空间里,华鉴容这么一问。我不知不觉,就把这些日子的想法全部说了出来。

“最好他一直离你远点。”华鉴容表情古怪,语音低沉:“他,虽然肯定不会害你。但,毕竟是北国人。”

我诧异的瞥了他一眼,先他一步走出了他的卧房。却只觉得刚才门外的梅花的暗香越来越浓,使我有些头晕起来。

女皇神慧 下部

作者:谈天音

简介:

生在昭阳殿,坐于金銮堂,十年如一梦,别有伤心处。

幸运如她,豆蔻年华,共那光风霁月的男子,共听小窗荷花雨。

遗憾如她,荣华浮云,那个青梅竹马的男人,再不见满庭春色。

天下第一人,痛在失,失在命,命早定,终需悟。

前尘来生,谁在守候?

宫阙万重,此间人人不同,只有浮沉于漩涡。

南北分治,烽火散尽太平,来去仅存在史书。

叹岁月匆匆,唯有大江东流,风流人物,便在故事之中。

绚丽归于平淡,但愿人们不再错过

四十六 往事如昨

冬至前一天,我和韦娘一起到昭阳殿焚香致祭。昭阳殿,是留有我最美丽回忆的地方。但先是母后在此去世,再加上王览的亡故。我平白的就怕了这所宫殿。即使偶尔来了,看到陈设依旧,想到德音已绝,还是感觉到严冬的肃杀。这天中午还是细雨,到了下午就黑云滚滚,不久,豆大的冰雹就砸在金砖玉瓦上,叮叮咚咚的,反倒添了一些活气。

我对韦娘说:“暂且避一避,等会儿再回东宫。”

韦娘笑了笑,叫小太监们准备红枣银耳汤去。

 

“你老是给我进补进补,我才过二十岁,就尽是用些人参燕窝的稀罕补药,以后上了年纪,你们还变得出什么法子来给我补身子?”

韦娘似是一愣,微笑着说:“陛下你那么说也有理。不过古往今来,哪个皇上不是这般呢?我看你的脸色差了些,吃些红枣旺旺血也不错。”

 

周围没人,我眼珠转动,就靠在韦娘身边撒娇:“我脾气那么急,恐怕最不缺的就是血性了。我看历史上的皇上们就是补得太多,所以很多短寿的。”

韦娘恼得打了我搁在她脖子上的手一下。说是打,不如说是拍。她端过小太监送上来的玉盅。说:“陛下不爱吃,就不要吃。为什么说不吉利的话?”

我一想刚才的话,确实刺她耳。她如今全部念想都放在我这个她奶大的女孩身上。我说这话,难怪她气。我咧开嘴笑着说:“好了。我其实很喜欢吃甜食的,你也知道。”我一边接过玉盅,眼睛眺望窗外:“这天气也怪了。明年是羊年吗?这‘煞年’还没有来,就先是下马威了。”

韦娘偏了头,仪态格外娴雅。她沉吟片刻,说:“陛下,人都说羊年不吉利,羊年出生的男女也命苦。但也有人对我说过,就是不信这个邪。”

“是吗?”我凝神,也忘记了手里拿了勺子。直到汤水滴到手背,才说:“那个人,一定是鉴容吧。”

韦娘不语。掏出丝绢柔柔的给我擦干净手。我叹口气说:“我却信这个,明年,恐怕是个多事之秋。”

韦娘不置可否。她望着窗外,冰雹已然停了。鹅毛大雪却一片一片夹杂在呼啸的风里,纷纷落下。她成熟的美貌虽然见了风霜,却无愧于一个女性的高贵。好像岁月洗去的不过是她流丽的外壳,最后剥离出了无暇的玉。我虽然是皇帝,此刻也不禁羡慕起这种气度来。她是我的乳娘,却像我未来的影子。我很小的时候,就发现,我除了眼睛,几乎没有和母后像的地方。但是,韦娘的言行气质倒对我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陛下,你小时候,我常常看着你和华鉴容在着昭阳殿里玩。他那么骄傲的男孩子,却心甘情愿得趴在地上给你当马骑。有一次,你睡着了。我蹑手蹑脚的走开,听到皇后对公主说,以后把他配给神慧吧,肯定是天下最美的一对儿。公主只是冷淡的笑着说,好是好,但他们差了六岁,这‘六冲’总不大好。我听了,觉得倒不方便走出去了,回头看,你还在打鼾。华鉴容跪坐在你的榻边,给你扇着扇子。”韦娘抬头,笑容来不及展开,面色飘忽不定:“从那以后,他就坚决不信什么鬼神算命。”

我说不出话,窗外风雪幽咽,没有到掌灯时分,却满室昏暗。我长叹一声,手指覆着韦娘那戴着银指套的残缺的柔夷。我说:“这我倒是第一次知道。其实,当初会选王览,很多人都想不到的。览配给我,不知对我们 ,是幸还是不幸。”

韦娘抽开她那只残手,用另一只手紧紧握住我的腕,幽幽的说:“陛下不知道,在那次七夕选会之前,我去见了先皇。”

我一惊,她继续说:“我跪着问先皇,皇上的意思,不是一直觉得华公子很合适吗?奴婢看着他们这对小儿女八年了,已经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何必又去选他人进宫?先皇很温和的把我扶起来。他说,天下人都可选,唯独不可取他。此中缘故,却无法告诉我。”

我说不出话,只觉得韦娘真胆大,也真是能守口如瓶。这样的事情,她到今天才说出来!?我身边每一个亲近的人,藏了多少有关我却不为我所知的秘密?我看着她,却恍惚她的背后叠了无数熟悉的鬼影。模模糊糊,看不真切,有些似对我哭泣,有些似对我冷笑。甚至在最暗处,有个人影,酷似我的览。我立即捂住嘴,才没有尖叫出来。

“我不明白。”我像孩时一样,扑在韦娘的怀里:“有许多事情,我都不知道呢。人家都口口声声说,皇上圣明。其实,我们才是最失聪的一群。”

韦娘摸着我的发丝,说:“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有些事,瞒着你,是爱你,保护你。比如相王,那么深的爱着陛下,也不见得都可以说给陛下听。”

我忽然抬头,问:“你这话,什么意思?”我说这话后,才发觉自己有着一股小孩子那样的凶狠。

韦娘温和的笑了,安抚似的又搂着我:“我不过一个比方,世上没你的王览更好的男人了。而且,没有人质疑他的爱。只是,相王走了。陛下在这宫中,还有很长的日子呢。”

 

我还是气呼呼的。脸却还贴着她。和我的乳娘在一起,就是很舒服。对一个帝王来说,舒服就是安全的代名词。我的曾祖父武帝说过:“这天下美色汇集的宫里,美貌顶什么用?关键是这个女人要有情趣,能让朕安心的坐在她边上说话。”

我想了想,反驳她:“你自己还不是一样?”

韦娘好像笑了,语气却凄凉委婉:“我……?我是十六岁抄没进的吴王府。这以后的事情,坊间无人不知。可是,那以前呢?其实,你二叔并不是我第一个男人。”

“啊?”我几乎目瞪口呆。

 

韦娘说:“我父亲是别人家的奴仆,到了五十多岁,主人才给了一纸放养文书。这些贵族说得好听,今后两不相欠,任由尔充作高官。可对我的父亲,真的是讽刺。他劳作了一辈子,年纪大了,还被变相赶出了府去,靠什么为生?那时候我才十四岁。主人惧内。我们这些女孩子表演歌舞,夫人也只让他隔着帘子看。后来,父亲竟然意外找到一个愿意收留他的人。他是个年轻的私塾先生,只是让父亲帮他打扫学堂。我平时探望父亲,就见了他。他是很清秀的男子,笑起来更是文质彬彬。后来,我们……”

我只觉得脖子里落下了滚烫的液体,忙端详韦娘,她却很平静:“可他还是死了。只是因为,写了一封揭发贪官的信,就给活活打死了。我没有看到他的尸首,但那时我每天颤抖着,歌唱着,他们以为我疯掉了,把我关进柴房。好几天以后,我只觉得有个人抱着我,那人的身体好热,我忽然觉得那阴间的水太冷了,就张开眼睛,俊秀的青年对我说,丫头,你好一点吗?别担心,有我在呢。他,就是你的二叔。”

我咀嚼着韦娘的往事,我只记得有人也对我说过那句“有我在呢”的话。但是,我却不愿意再想了。我记起来这是昭阳殿,王览曾经在那个梅花盛开的窗台,抱着我赏雪。

韦娘笑了一声,说:“那时,我推开他,说,你不是我的徐郎。他笑了,说,我不是,但我会保护你,我会尽力去改变这个世界。你不恨那些贪官吗?我要劝圣上革新,哪怕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她讲完了。也不看我。只是拍着我的背脊。我的眼眶却不由自主地含满了泪:“韦娘。你好苦。”

“我不苦。我遇到过那样的男人,还有你这样的孩子。你是皇帝,天下的主宰。神慧,只要你幸福,韦娘不会觉得苦了。”

我站起来,说道:“二叔想革新,招来了父皇的猜忌。览也想革新,却英年早逝。如今贿赂公行,官僚黑暗。我已经下定了决心,要推行华鉴容提出的改革。”

 

华鉴容昨天在上书房对我说过:“四书里面说,黎民不饥不饿,就是太平了。天下几乎所有人都这么想,陛下认为如何?”当时,他比太阳更明艳,坚毅的光辉使他的脸庞没有一丝一毫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