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好后,这才有时间看买回来的布。

虽然比白棉布贵,可也确实好。

第二天张秀兰又去了木匠家,说出想做几个假人的事情,高老汉经了上次的事情,干脆不管,直接让儿子管。

高柱不明白假人是什么意思,张秀兰就给他描述了一翻,其实也就是几年之后出现在服装店里的那个假模特,可以把衣服撑在上面,摆在那里让人看,张秀兰的想法却是把做好的被罩裹在模特的身上,像抹胸露肩的拖地长裙,绣花的地方放在下面,这样摆在屋里,一定能吸引目光,只有能吸引人过来,就一定能有人看。

“高大哥,我现在的店还没有开起来,你看看帮我做一个就行,用废弃的木料拼也行,只是我想欠两天帐行不行?等我一开业卖了货就把钱给你。”张秀兰知道用整个圆木头做出来的最好,可主记住郭正让她现在这么穷。

高柱憨笑道,“行,又不是啥事。”

事情定了下来,张秀兰说好月底要用,这才回了家,还有一周就要到月底,马上也就能开业,张秀兰做出了一套白棉布的床单被罩,还做了一个半截的门帘,一个台布,两个抱枕,买的好二十米的花布,则做了抱枕和台布,电视罩和电风扇罩,因为是白色黄花的布,只能绣深色的图案才能凸显出来,张秀兰就绣了卡通的熊在上面,看着也格外的好看。

至于注册的商标,张秀兰用今天买回来的水蓝色的布绣上布艺两个字,又在背面在最后一针的时候只绣了一半,等商标一缝上,自然不会有人注意到这一点,可也正是这样,能防着别人以假乱真。

做好之后,张秀兰缝在绣出来的成品上,才扯过水蓝色的布剪了起来,五十六米半的布,能做五个整套的床上用品,张秀兰想了一下,打算做四套,剩下的布留下来给自己做一条裙子,脑子里闪过郭静的身影,张秀兰暗下憋了口气,总要压过她。

四套被罩,她也不打算做重样的,其中两套都是在大大的花边,另外两套正常做,至于花色,因为布的颜色淡,适合夏天盖,张秀兰就把带花边的两套透了兰花和桃花,另两套正常的则透了蔷薇和石榴。

都剪了出来,又把自己的裙子也剪出来,已到了半夜,张秀兰简单的收拾一下就躺下休息。

用这块水蓝色的布,她剪了一条过膝盖的收腰连衣裙,不过在腰的那里,还是留了一条蓝色的腰带,领子则做做了一字领,前面是堆出来的。

以张秀兰多活一辈子的眼光看,这条裙子可算是简单大方,这样的样子还是独一份呢。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到了月底,张秀兰先到木匠家把假人取了回来,高柱并没有像她说的那样用废弃的木料拼凑,而是用一个圆滚的木头凿出来的,回到家里之后,张秀兰就把做出来的白色带黄花的被罩给围了上去,因为只有到大腿根那么长短,张秀兰就把模特摆在了靠窗那里的柜台上面。

而做出来的那些则叠好放到了柜台里,三面的柜台,就这么点东西,实在太空,只能先慢慢来。

牌匾早就挂上了,布艺家居四个字就很吸引人,一直在猜是卖什么的,多是猜是卖布的,等张秀兰一把模特摆上,就引了人进来看。

第二天就可以去取营业执照,这两天有人上门,张秀兰都会给人介简做的这些东西,众人一听说是被罩,都惊呀不已,看了也都喜欢,可一听到价钱,就都觉得不值,到是把样子都记了下来,想回去自己照着做一套。

张秀兰四件套标价一百七十八,其他的小件都是三十一件,见众人都觉得贵,她早就料到,反正她的东西也打算是卖给有钱人的,至于有人要回去高仿,张秀兰相信她们能做出来,但是这花可绣不出来,花画子也只能描个七八分像,真一样却不容易。L

ps:感谢q1536528的平安符

125:打探(粉红票二十加更)

六月一号,张秀兰去工商局取了营业执照回来,也没有放鞭炮,直接把营业执照往家里的墙上一挂,就算是开了业。

因为开业,也没有要绣的东西,张秀兰白天就呆在前屋里,因为这里也不算是正街,想让人逛街到这里,张秀兰知道不太可能,可是就这样等着有钱人路过也不可能,第一天上午见没有人来,张秀兰干脆带了做出来的被罩锁了门去了街里。

就站在供销大楼的门口那里,手里捧着东西,有人过的时候,她就就喊卖被罩,先开始被人看的时候还会脸红,等站了一个小时,张秀兰的脸破也厚了起来。

不过说来也巧,第一个过来寻问的竟然就是那天买张秀兰布的母女俩个,章谷霞听到有卖被罩的也很惊呀的,而且还是那天的那个女的,心底的优越感作祟,章谷霞带着女儿走上前来。

“这被罩怎么卖的?”手直接在被罩上翻看起来。

虽然看不起眼前的小姑娘,不过这被罩却入了章谷霞的脸。

“我这被罩是四件套,包括床单被罩和两个枕套,一百七十八。”张秀兰觉得这人明显是上来显示优越感的,买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也没有多做介绍。

再说看样子也不像能买的人。

章谷霞皱起眉头,“这么贵?大楼里有卖的才一百三十八,就是我家从上海买回来的。也才一百五十多。”

说完,还一脸嫌弃的收回手,“布料就是普通的白棉布。不过是绣了点花上面,在这里取了巧。”

张秀兰淡淡一笑,“阿姨说的对,我这东西布料普通,做法也普通,可贵在特别,大楼里的被罩我也是看过的。有图案的也是印上去的花,我这花却是绣上去的。这一点他们就比不了,在说面料,大楼里卖的被罩可不是纯棉布的,盖些日子就会身球。阿姨看着也是懂的人,这起球的被罩盖在身上哪里会舒服。”

也不理会对方脸上不以为意的样子,可四下里有路过的都看着,张秀兰也想趁着这个时候打下广告,“我这东西别的不说,就是全中国也找不出第二件来,我这被罩也注册了商标,也不算是自己随意做的不值钱,虽然现在名气还没有打起来。可我相信就凭我这补罩的质量和不同,一定会得到大家的认同。”

章谷霞还要说话,被一旁的女儿拦下来。郭静靠上前来,低头翻看着张秀兰手里的被罩,“到真是比咱们家从上海买回来的好,图案也特别,而且都是用白色做的,只角落里落里绣了点花。看着又清秀,也干净。”

听到女儿的话。章谷霞到没有反驳,郭静抬起头看着张秀兰,“便宜点吧,一百五怎么样?要是一百五我们就买了。”

郭静的姐姐要结婚,郭静正想着要送点东西,看到昨天遇到的女人在卖东西,郭静没觉得能是什么好东西,可当母亲翻看的时候,她扫了一眼,才发现还真是难得一见,当礼物送人再合适不过。

郭静时常到外地出差,见识的东西自然不少,像这样有特意让人看了就觉得干净又有着春天气息的被罩确实第一次看到。

“一百五都贵,既然你觉得好,咱们买布自己回家做一个,花不了几个钱。”章谷霞一听女儿要买,马上就反对。

“妈,我看着我姐会喜欢。”郭静当着母亲的面不好细说这被罩哪里好,就拿着姐姐出来当借口,“你只卖被罩吗?”

看到被罩很好,郭静才细细打量眼前的女人,穿的衣服虽然不好,不过长的清秀,特别是一双眼睛很干净,看着你就能让你再烦燥的心也能平静下来。

“还有台布、电视罩、风扇罩和抱枕。”张秀兰见她真要买,高兴的同时,又有些不舒服。

她知道这种不舒服的感觉从哪里来的,只因为对方上辈子是刘城的妻子,而这一世因为她的改变,改变了别人的事情,就像刘城这辈子该娶的人是郭静,而不是和她处对象。

“有店吗?还是这些东西放在你家?”郭静听了眼睛一亮。

这些东西春城还太小,跟本没有多少人认,更不要说有卖的地方了,多是自己做,郭静到是出差的时候在上海看到过。

“都在店里。”张秀兰见她是真心要买,态度也比刚刚暖了些,“你要不要过去看看?”

眼下她真的很需要钱,不管上辈子如何,这辈子是她跟刘城在处对象,那么她也没有必要把眼前的郭静当成敌人。

想通这一点,张秀兰的心态也扭转过来。

“行,我跟你去看看。”郭静扭头跟一旁的母亲道,“妈,你是先回家,还是和我一起去看看?”

“一起去看看吧。”章谷霞也相信女儿不会被骗,能分辨出好赖货来。

其实刚开始看这被罩的时候,章谷霞也很喜欢,后来一听贵,再加上昨天买布的事,让她多少看不上眼前的人。

张秀兰带着两人走回到家里,郭静是在部队里上班,到不觉得累,章谷霞走了这么远,却累够呛。

进了屋看到屋里的简陋,忍不住皱皱眉头,再一扫看到连个椅子也没有,脸色就更不好看了,不过好在被张秀兰那个模特给吸引了过去。

张秀兰把做好的东西从柜台里拿出来给郭静翻看,郭静看了很喜欢,这样买一套送出去确实很好。

“你要是真想买就买水蓝色的吧,哪有结婚送白色的。”章谷霞在一旁提醒女儿。

“妈,这你就不懂了,外国人结婚都穿白色的婚纱,就是现在大城市都流行裙婚纱了。”郭静把那套水蓝色绣着兰花的拿出来,“这样,我们一起买两套,能便宜多少?再加上电视罩和风扇罩,你这个抱枕是做什么的?对了,沙发罩有吗?也给我来一个。”

一听她要买这么多的东西,张秀兰知道这是大客户,压下心底的惊动,“补罩就按你说的一百五一套吧,不能再便宜,毕竟是四件套,至于其他的东西,原价是三十一件,你买这么多,每件抹你十块钱,你也看到我店里的东西,不多样子也不重复,我也不怕告诉你,就是等我把这些都卖了,再做这些东西,花样都不会重复,所以除非是那些仿着做出来的,决不会再在的店里找到同样图案的东西来。”

物以稀为贵。

张秀兰相信她不用直接说出来,眼前的母女俩个都明白,特别是他们这种身份的人,都不差钱,和别人比的也就是家里有不一样的东西,才会显示出自己家更好来。

章谷霞此时也动了心,“就这么一小块布就二十块钱,可贵了些。”

她指的正是电视罩那些。

张秀兰也觉得自然知道贵,正当她犹豫的时候,郭静给出了价,“这样吧,像电视罩这类小件的东西,五块钱一件,被罩一套还是一百五。”

“行。”张秀兰算了一下,去了成本也挣几块钱,到也没有赔钱。

“抱枕是里面回家装上棉花,放到沙发上可以靠着的,这东西一般都是最少买两个,加上那三件就是二十五,还有两套被罩三百,共三百二十五块钱。”张秀兰说话的时候,把郭静需要的东西都单拿出来叠好包了起来。

郭静见张秀兰爽快,到也觉得人不错,章谷霞给了钱,张秀兰笑着把两人送出了门,手里握着三百多块钱,只觉得是在做梦。

先前还看着郭静心里不舒服,可是此时张秀兰只想说郭静真是她的财神爷,一下子就买走了两套。

有了钱,张秀兰才敢再多想,店里的东西太少,就有几套被罩,先前想着靠这个发家,显然不是太可能,显非春城多的是像郭静家这样有钱的人家,可谁家也不能总买这些东西,买一套就够用二三年的。

张秀兰想过做衣服,只是她没有学过裁剪,要是真走这一行,就得去学裁剪,想到就做,张秀兰决定白天先卖做出来的这些,晚上找时间去学裁剪。

晚上张秀兰做了口吃的,就锁了门,街里这个时候多数人家都把桌子放在外面吃饭,张秀兰打听了一下,并没有裁剪学校,要想学做衣服,就得去做衣店拜师,学是拜师,其实就是去当小工,人家剪衣服的师傅有空才能教教你,这与张秀兰想的差了很多,转了一圈回到家里之后一想,真想学正经的做衣服,还得念书考设计专业才行。

军区家属大院里,郭家这几天正热闹着,要嫁大女儿,每天家里的人都不断,章谷霞和小女儿带着被罩一回去,就引来了大家都围过来看,再听说这点东西花了三百多都吓到了。

“这也太贵了吧?没看出和供销大楼那里卖的有啥不同啊,就是绣了点好看的图案。”说话的正是郭震宇的姐姐郭红兵。

郭静家与郭震宇家是表亲,又在一个大院住着,关系也很亲近。

屋里的床上还坐着郑怡,郑怡也很是好奇,只是怕人看不起她,所以也没有敢贸然开口,现在郭红兵开口,到是随了她的心。L

126:故人

郭静微微一笑,扯过被罩的让众人看着,“要说与供销大楼里卖的那些有什么不同,这得细细的看,你们看这缝合的边缘,还有这合口的地方,你们看看,这细节的地方,她的缝脚做的很仔细,宽窄都一样,就是这布料盖的年头久了洗迫的那天,这些缝合的地方都不会开线,再说这功艺,样式和绣的图案,就是我在上海都没有看到有卖的地方。所以说这一百五可值了,就是外国卖回来的也怕是不极这个做的精细。”

郭静见过世面,上海又有外货店,屋里的人都没有去过,再听郭静这么一说,再细细看还真觉得这被罩做的好,不过与白色的那套相比,众人多喜欢水蓝色带花边的那套,被罩的被头那里两手远的地方有花边,花边上有蝴蝶结,看着就让人喜欢。

与众人眼光不同,郭静却喜欢白色的那套,简单又不失大方。

郑怡看了也喜欢,只是一想到一套要一百五十块钱,又省不得。

郭静下一句道,“而且她家的东西特别之处就在于同一件东西,找不出第二件来。哪怕是样式一样的被罩,可绣的花色却不会重复,不像世面上卖的那些被罩,除了颜色不同,哪里都一样,几乎家家的被罩都一个样子。”

“原来是这样,到比供销大楼那里贵十多块钱,到也值得。”郭红兵到是认同了。“这家店在哪里?得了空我也过去看看。”

郭静就把地址说了一下,郑怡也暗暗的记在心下。

张秀兰那里却也没有闲着,剪完裙子之后。还剩下很多的布头,她放放正正的剪了,又用绷子绷好,绣了简单的合欢花在上面,做了五六个手娟。

也放在了柜台里面,现在的人多用手娟,张秀兰到也借这个取了个巧。手娟她也知道卖不了多少钱,不过缝上商标后。那看着可就高当多了。

张秀兰这一天在店里呆着,也不见几个人上门,手里的碎布也用光了,只指望着这点被套卖确实也不是长久的办法。从衣服上下手,张秀兰只大体的能给自己剪,太细的做法也没有学过,要真拿出去给别人做衣服也不可能。

上学又没有学费,张秀兰费尽脑汁的想着怎么能挣钱的办法,再做回酥饼?靠她自己卖还真不容易,再说这城里家家都自己做馒头之类的,可不像在大兴安岭那靠着林业局,有带饭的才买这个。

虽然衣服不能做的太精细。到是可以想想别的办法。

夏天上身穿的衣服不用太精细,宽松一些到也凉快,张秀兰想到了几款无袖的上衣。无袖上衣随意多变,还很有个性的美。

下午的时候,张秀兰提前关了门,往街里去,做衣服的衣袖现在多是的确良和棉布,张秀兰买了浅色的花布回来。晚上回家先在纸上把脑子里的样子画了,这个年代还太保守。张秀兰不敢做过些年满大街穿的那些吊带,而是选了对襟像西服一样的无袖上衣,前胸左右两只胸袋装饰,样子很简单,与别的又不同。

现在夏天人们穿的多是短袖的上衣,而这种无袖的多是连衣裙,向张秀兰这样的无袖上衣到真没有。

张秀兰画好之后,越看样子越是喜欢,现在也没有旁的能力,只能投机取巧的靠自己多活一世的优势,先挣此翘钱。

这样在店里憋了两天,张秀兰又买了做衣服用的直尺软尺、划粉回来,按着自己的尺寸在布上描描画画,只知道这上衣得是收腰的,那么在做的剪的时候,就得把要收腰的地方画出来,而且肩那里要剪多大才能穿着的时候舒服不发紧,这些对于张秀兰来说到是容易,只是前胸左右两个假兜就难了,虽是假的,也要扣出个兜来。

只一个假兜,张秀兰就折了又缝缝了又折做了四五次,不过好在最后做了出来,贪黑把一件上衣做出来之后,张秀兰在自己身上试了试,除了袖口有些宽之外,其到的地方都合适。

第一件不算成功,张秀兰却也算是有了经验,等做第二件的时候,就知道袖口那里多大合适,这次她还试着做了一件领子是荷叶边的,背后那里是正前的领子,而到了前面是三角荷叶领,还是款套头的。

做出来之后,张秀兰先试了试,觉得这款衣服很典雅。

连着做了两件衣服,张秀兰也做出瘾来,这次用花布和以前剩下的白棉做做了七分袖的上衣,衣袖边和领子,连带着四人兜上面的边都用白棉布做,小方领子对襟的衣服,做出来之后看着很别致文雅。

折腾了四五天,做了三件衣服出来,张秀兰可算是能喘口气,她也知道换成做衣铺子那里,这三件衣服,人家也就一小时就做出来了,可心里也满意,毕竟是她自己琢磨出来的。

若想把后面做出来的两件衣服卖出去,还要加工一下,张秀兰买了电熨斗回来,做衣服买布的时候,张秀兰花了十块钱,现在又五块钱买了电熨斗,这几天吃饭她除了买了二斤的大米,再也没有买过旁的东西。

这在家里刚把衣服给烫平了,就听到有开门的声音。

张秀兰听到声音回过头去,神情一僵,收起电熨斗把烫好的衣服挂到墙上的钉子上才迎过去,“是想看看被罩吗?”

其中一个人张秀兰自然是认得,正是赵兴国的前妻郑怡,而跟在郑怡身边的,则是郑怡的大姑姐郭红兵,上面子张秀兰与赵兴国离婚之后,赵兴国娶的正是郭红兵。

要说上辈子张秀兰落得那样凄惨,跟前面的两个女人可脱不了关系,要说恨岂能不恨,纵然错有一半在自己的身上,可另一大半的错是眼前的两个女人。

郑怡为哄得婆婆高兴,而把郭红兵和赵兴国往一起撮合,最可恨的是郑怡还暗下里告诉她和赵兴国的孩子芳芳整日里找张秀兰的麻烦,被丈夫看不上,又有一个前妻留下来的孩子天天找茬告黑状,什么样的好婚姻也保不住。

看到两人来到这里,再想想郭静,都是姓郭,怕是拐着弯的亲戚吧?

“咦,这衣服卖吗?”郑怡一眼就相中了张秀兰刚刚挂起来的七分袖的衣服,再往旁边一扫,看到那里还有两件没有袖子的上衣,“这衣袖是没有袖还是没上袖子呢?”

“就是没袖的衣服,自然是要卖的,这位女同志要不要试试?”既然送上门来,张秀兰自要狠狠的黑她们一把。

郑怡打量了张秀兰一眼,见她态度挺热情,点了点头,“那先拿下来我看看吧。”

却没有说试。

张秀兰也不多说,拿了下来,郑怡接过衣服,郭红兵了靠了过来,两人翻看了一下,最后看到衣服上的商标,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郑怡才开口。

“那我就试试吧。”

不等她再问,张秀兰指了后屋,“到那里去换吧。”

现在大楼里都没有换衣间,夏天买衣服多会在外面套上试一下,张秀兰这里却可以到后面试,这一点也让人喜欢。

郑怡拿着七分袖的上衣去了后屋,郭红兵到是看着上了荷叶边的衣服,“这件大小我穿着到合适,怎么卖的?”

郭红兵长的很高,又胖,确切的说她该是很壮。

已经三十七岁,烫了过耳边长短的卷发,看着比实际年岁更大一些,唇厚厚的,明明这样的唇该是一个憨厚的人的模样,偏偏长了一双太过刻薄的眼睛,那眼神往人身上一看,再加上她看不起人的样子,真让人不喜欢。

张秀兰上辈子隐隐记得郭红兵的前夫也是部队的,是跑后勤的,人很忠厚,只是结婚十多年,两人一直也有孩子,男方没有一点不满,到是郭红兵看不上对方像木头一样的性子,又是从农村出来的,最后闹了离婚。

再加上郭红兵以高干家的孩子倒追有家的赵兴国,张秀兰就更看不上她了。

而且上辈子,郑怡借口看孩子,每次来的时候都带上郭红兵,借口是陪着郑怡,目地却是冲着赵兴国来的。

犹记起这些,张秀兰岂会便宜了郭红兵,咧嘴一笑,“二十五一件。”

“二十五?”郭红兵皱起眉头,大楼里卖的成品衣服才五块到十五块之间的价钱,这一件就二十五着实贵了。

郭红兵犹豫的时候,郑怡换好了衣服从里面走出来,“大姐,你看我穿着怎么样?”

郑怡的身材很好,个子也不算矮,穿上很别致。

郭红兵点点头,确实好看,特别是这白布边搭配的,人穿在身上显得很文雅,只是价钱却着实贵了些。

“这衣服怎么卖的?”郑怡自己就相中了,现在见大姑姐说好,也就有了买的心思。

“二十五一件。”张秀兰前一句说给郑怡,后一句对着郭红兵解释,“我这布艺的店有一条点,就是只要是无袖的上衣,不管是什么样的样子,都是一个价钱。先不说旁的,就是这样子都是头一件,等天气暖了,你们穿出去,可是第一个。”L

ps:感谢我爱小淘包的香囊。家有小女一朵双平安符、书虫盲点、anna0626的平安符。

127:发现

张秀兰当然知道她们这些有身份分的人都喜欢有比别人特别的地方,实在的说就是虚荣。

而她的话正迎合了他们的心里。

郑怡听到是二十五,又低头看了一眼自己身上的衣服,相当于平时两件衣服的钱,可这样子确实在别的地方没有见到过,先不说钱,只要把衣服穿出去,会引来多少双眼睛郑怡不用想也知道。

“能不能再便宜点?”郑怡还想再砍点价下来。

张秀兰摇了摇头,一脸的无奈,“先不说旁的,别人家的衣服一个样式数不清有多少件,我这件衣服你买了穿出去,虽然会有人仿着做出来,可却不是我们家出去的,也不算是正牌子,只要你穿出去,别的地方不说,就是在春城这里,谁都会知道是我布艺家做的才是正的。”

“再说你们俩位也看到了,我这店才刚刚开业,东西还不多,但是每件都不便宜,这里接待的也都是像你们这样有身份有条件的人,就是普通家庭条件的人也买不起这东西,穿着用着我们店里的东西,那可是身份的代表。”

“看你这张嘴,就是死人都能让你给说活了,就凭你说这几句话,这衣服我也买了,给我包起来吧。”郑怡笑着从兜里掏出数来,数了一把递给张秀兰。

有五块一块的。

张秀兰数了一下,“正好,那你换下来。我给你包上。”

张秀兰买了油纸,原本是用来包吃的用的,她则用来包衣服被罩。上辈子她也见识过,那些高当的东西,可都是用白色透纸面的,看着就显得高当。

郑怡进里面去换衣服,张秀兰才和郭红兵说话,“你这件用包起来吗?”

张秀兰故意把表情弄的像试探对方的样子,看在人眼里多少会让人疑心对方是个没有钱的。

没有问买不买。直接问包不包。

张秀兰是锚定郭红兵爱面子,郑怡都包起来了。她要是不包,岂不是输给一个工人的女儿,郭红兵岂会同意。

“包起来,我还要看看别的东西。”郭红兵扭身往柜台那里走。低头往里看,家里的用品都不用她买,可想到刚刚卖衣服的那一副你有没有钱的样子,郭红兵又不甘心的想证明比郑怡强,最后指着柜台里的手娟,“这手娟看着挺好,怎么卖的?”

“这个不贵,原本是五块钱一条,你要是拿三条。给十块钱就行。”张秀兰站在柜台里面把两件衣服分别包起来,一边从柜台里把手娟拿出来,“你看看上面的图案。拿去送人也是好的。”

张秀兰又翻过来,“似双面绣,两面同一处位绣的花却是没一样的。”

郭红兵原本听到三条十块钱还在心疼,一听是双面绣的,也好奇的拿过来看,“还真是。没有背面。”

“那就给我拿三条吧。”郭红兵付了钱,郑怡也从里面走了出来。手里拿着换下来的衣服。

张秀兰接过来用纸给她包上,郑怡看到另一个包好的,知道是大姑姐买的,再看大姑姐手里拿着手娟,郑怡扫了一眼,也没有当回事,两人买了东西,这才走了。

张秀兰笑着送两人出门,“我这店里的衣服都不会重样子,夏天还会有各式样子的裙子,你们要是喜欢到时可以过来看看。”

张秀兰是对郭红兵说的。

郭红兵想到先前这老板看不起她,现在又一脸的热情,下巴也高高的扬了起来,“放心吧,只要你这里的衣服穿着好,下次我们一定来。”

郑怡对大姑姐这种态度到是见怪不见的,客气的对张秀兰点点头,目送着两人走远了,张秀兰才转身进了屋。

十米的布才用了三布不到,就挣了六十块钱回来,张秀兰难得高兴的笑出声来,就是一个月做一次这样的买卖,她的生活和学费都出来了。

张秀兰决定就干这一行了,比做饮食的利润大,也不会那么累,只要她学会了裁剪,相信以她上辈子见识过的那些衣服样式,总会比别人有先见之明,总算是占了有利的条件。

张秀兰打算先去书店看看,有没有裁剪的书,若是有的话,也可以自学一下,哪怕不上学,把裁剪学会了,再多招人工,批量的做衣服,一定也没有问题。

心里有了主意,张秀兰也知道不会有人上门,就锁了门往书店去,像书店这些都在正街上,张秀兰大快走到正街也用了二十多分钟,新华书店里的人并不多,零星能看到几个人,张秀兰在书架上找了一圈,还真有看到服装裁剪教学书,可等翻过来一看,上面标价十块钱,张秀兰冷吸一口气,这书也太贵了,在附近又翻了翻,只有这一本,她打开里面翻了几页,前几页是服装术语和常用代号与符号,衣服长度的选择和围度松量的确定、样板基本缝头的加放等。

这些都是张秀兰不明白的,她剪衣服,只是按衣服的大体形状剪出个样子来缝,缝合的时候有多余的地方再剪下去,到底没有一点专业知识。

而这本书里还有些专业述语,如省道的设计与变化,张秀兰从来都没有听说过。

她翻过去,里面是用锥形状来描写省道的形态,至于省道则是为了使缝制后的服装穿上后适合人体,就要把相对人体凹进部位的多余布料处理掉,这处理掉的部分就是省道。

张秀兰看到这些,只觉得在看到不路的黑暗里,突然有一抹光线射进来,让她看清了前面的路。

十块钱,值了。

张秀兰相信,哪怕不用上学,只要吃透这本书,她也能自己学会做衣服。

交了钱,张秀兰又去文具用品店花一块钱买了个笔记本和一只最便宜的钢笔花八毛八分钱,墨水则是三毛五。

拿着东西张秀兰往家里走,可不知道身后有人打她进书店之后就一直跟着她,直到看着她去菜店里买了菜回到家,又扫了一眼那布艺家居四个字,才扭身走了。

张志红回到家还是一头的雾水,她可是亲眼看到张秀兰掏出一大把钱,从里面数出十块钱买了一本书,还买了钢笔和本,甚至又提着菜。

看那样子,就像有钱人一样。

十块钱一本的书,她和赵兴华复习参加高考,买的所有资料加要一起怕也就是十块钱,而张秀兰一本书就花了十块钱,怎么能不让张志红乍舌。

特别是张秀兰住的地方又挂着布艺家居的牌匾,显然是做起了生意,难不成那生意是她自己做的?

“资料买回来了吗?”赵兴华抬头见到张志红坐在那发呆,漫不经心的问了一句,“怎么了?出了什么事?”

“你今天要不是让我出去买资料,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你猜我看到了什么?我看到张秀兰去买书,十块钱一本的书,她掏出一大把钱来,看样子得有七八十的样子,又买钢笔又买笔记的,还买菜。”张志红咬了咬牙,“她哪里来的那么多的钱?而且我看她住的地方挂起了牌匾,难不成那买卖是她自己做的?”

赵兴华原本不敢兴趣,听了这话也坐回到床上,却不想张秀兰好,“掏那么多钱又怎么样?她不是给人打工呢吗?指不定是卖货的钱正好在她手里,再说你又没有亲自问过,哪里知道那些东西是不是帮店里的老板买的。”

赵兴华嘴上这么分析,心里自然也希望事实是这样。

不然要真是张秀兰那么有钱,反之看看自己,现在花钱还要和父母伸手要,念过书又当过老师的自己甚至比不过一个没有上完初中的农村丫头,赵兴华自然是不甘心。

张志红心里的嫉妒也慢慢的平复下来,“你说的到也对,她打的那点工,怕连路费钱都不够,哪里还能这样花销。”

“不过也不一定,谁知道她是不是跟了哪个有家的相好的,人家给的钱也不一定。”赵兴华想起张秀兰说有对象的事,恨的一咬牙,不耐烦道,“行了,没事说她做什么,想起来就恶心。还有半个月就要高考了,好好复习才是正事。”

高考的时间定在六月中旬,这些日子两人没日没夜的复习,赵兴华只觉得要看的东西太多,可时间却不够用,只恨先前没有多看些书,越是这样越是烦燥,现听到张秀兰的事,心情自然好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