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的家庭伦理剧贺文麒并没有掺和,毕竟都是长辈的事情,又是涉及这些风花雪月的恶俗事。再说有李老爹看着,就算李宝成跟李孟氏都是不着调的,也不至于出大事儿。谁知道后来小三风格逆转,一下子从琼瑶小清新变成霸气女土匪,而倒在地上的李察氏却被诊出怀有身孕。

等李氏知道消息的时候,这场闹剧已经收尾,李孟氏跟李宝成都丢了大脸,又有李老爹看着,这段时间倒是安安分分的。李察氏自从知道自己再次有孕,就带着两个女儿回了娘家,一时半会儿都不会回来,李老爹觉得没脸见察家的人,只说让她多住一段时间。

听了事情的始末,李氏点了点儿子的额头,笑着说道:“你倒是胆子大,要是你外公家出了什么大事儿,难道也打算瞒着我这个当娘的?”

贺文麒自然不会说,自己那时候还真以为李家出了大事,生怕李氏受不了打击,这才自己先去看看:“娘,怎么会,我这不是回来就告诉你了吗。”

李氏倒是没有追究这个,只是说道:“如今倒是好了,求佛保佑你舅妈这次能生个大胖小子,不然的话,这样的事情能有第一次,就能有第二次,第三次。”

贺文麒也觉得自家那位舅妈真心可怜,叹了口气问道:“娘,既然察家如今比李家好这么多,为什么不直接让舅妈跟舅舅和离了?”

这时候虽然对女子的约束非常多,但和离倒是也存在,只是一般不会发生罢了。李氏听了这话却只是叹了口气,摸了摸孩子的脑袋,暗道这孩子看着聪明,但到底是年纪小,不知道其中的厉害,便说道:“你以为和离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察家虽然是商户人家,但你舅妈上头好几个兄弟姐妹,如今这些人都儿女成群,若是有一个和离回家的姑奶奶,以后察家的女孩还嫁不嫁人了?”

贺文麒这才恍然大悟,为什么察家明明对李家十分不满,又是个疼女儿的,却从未提过让李察氏和离回家的事情。这年头流行株连,家族里头一个女人做出了有碍名声的事情,可能会让一个家族的女人都为此付出代价,所以即使再疼爱女儿,察家也不过是让李察氏多多回去罢了。

李氏还有一些话没有说出口,李察氏的父母亲自然疼爱这个最小,又吃足了苦头的女儿,但是她那些哥哥,尤其是那些嫂嫂却不都是这般想的,一个常回家占便宜的小姑子倒是也罢了,要是这个小姑子还要妨碍自家儿子的亲事,恐怕第一个容不下李察氏的,就是她那些血脉亲人。

都说嫁人是女子的第二次生命,这句话在现代的时候还是如此,更别说是在男权当天的古代了,贺文麒再一次庆幸自己如今以男子的身份生活着,不然嫁错人的话,真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了。

果然过了一段时间,在李宝成几次三番的过去苦求之后,李察氏还是带着两个女儿回来了,李氏过去看了一眼,说比起在李家的时候,李察氏的气色要好多了。这次回来之后,李察氏不知道是不是想通了,反正只顾着养胎,将两个女孩也紧紧的带在身边,任由李孟氏怎么叫骂,就是待在房间里头不出来,李孟氏不敢做得太过,生怕李老爹休妻的事情重提,也只好任由她去。

李氏听说之后只说道:“她早该这样了,那老婆子就是个欺软怕硬的,如今宝成的活儿还是察家给找的,弟妹她只要自己能立起来,别的有什么可怕的。再说了,就算将来宝成要娶妾,就是她出钱买一个,也比那种来历不明的要好。”

贺文麒对此十分不理解,虽说买来的人是奴婢,有卖身契在好拿捏,但自己出钱给丈夫买女人,这种事情估计只有在古代才有。

李家的事情,贺文麒也没有分心多少,他如今八岁,课业也越来越重,即使有最好的学习方法,渐渐也觉得有些吃力。

陆清辉比贺文麒还要大一些,如今已经十三岁,他才学都算不错,贺余庆便说今年可以下场试试看,就算是考中了童生,接下去还得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一场不漏也得好几年功夫,当然,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每场都能中的。

正因为如此,陆清辉整天苦读,几乎除了吃饭和上茅厕都不起身,贺文麒看着都替他担心,生怕这家伙还没考试先把自己的身体弄垮了,他也试着劝了几句,只可惜超越这个时代的读书理念,他们自然是理解不了的,陆清辉就算理解,也挡不住旁边的人都在苦读,他没有那种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遗世独立。

贺文麒说过两遍就没有再说,有时候与众不同也是压力的来源,要是陆清辉真的听了自己的话,将来考中了也倒罢了,要是没有考中的话,谁知道会不会迁怒。因为他年岁还小,贺余庆倒是说可以缓几年,他只每天将或许会考中的书册一遍遍的熟读,力求能够倒背如流。

除此之外,贺文麒便求着贺余庆将历年的考题都写出来,开始琢磨起大致的范围来,猜题这件事说容易也容易,但要是猜中的话,效果绝对比其他的办法都要好。贺文麒倒是没指望自己能够一举猜中,但根据这些考题,可以划出大致的范围,范围之内的书就要苦读,范围之外的吗,通读一番也就够了。

这样一来,贺文麒倒是觉得自己的压力顿减,还有时间能取陆清辉家里头借一些旁门左道的书来看。陆清辉最近是压根腾不出时间来,见他这般悠闲便觉得不痛快,索性把人拉着一起看书,贺文麒倒也不觉得辛苦,反倒是把自己的成果拿出来一说。

陆清辉听着也觉得新奇,但到底是不太相信一个八岁孩子的成果,看了一番之后,还是决定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是要做好,倒是对于监考官的喜好打听了一番,这才说道:“据说这次出题的大人性格方正,估计考题也不会太偏。”

这样的出题官,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好事,不过一般而言,考童生的时候课题都不会很偏,毕竟这才是科举的第一关,要求还是较低的。童生说到底连个秀才都不是,尤其是在京城附近,谁知道来考试的人是哪位贵人,府试的主考官,真心是一个都惹不起。

对此贺文麒倒是羡慕不已,贺家虽然一直住在京城,但其实祖籍是在青州,虽然距离京城并不远,但一路过去没有水路,只能骑马或者做马车,至少也得走十几天的功夫,实在不是让人舒坦的事情。

不过现在想这个事情到底是太早了一些,在贺文麒烦恼崔景山怎么跟吃了催化剂似的,一个夏天就超越了自己的个头,朝着傻大个的方向发展,陆清辉整日勤学苦读的时候,却听见一个出人预料的消息,今年的府试被取消了,原因就是历朝人民的顶头上司,全国人民的皇帝陛下生病了,据说还病的不轻。

凡是封建社会,在皇帝临死,新帝上位这段时间,都是最为混乱的时间,一个弄得不好,百姓就要遭受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而这位景帝是历朝的第三位皇帝陛下,按照封建皇朝的尿性来算,按理说不是秦朝那样短命的,怎么样也还能传个一两代。

历景帝是有个许多传说的帝皇,跟大名鼎鼎的康熙有的一拼,当然,这位皇帝的才能似乎在夺位的时候已经用尽了,轰轰烈烈的“宣武门”之变自后就归于平庸,唯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这位皇帝生了一连串,二十二个儿子,如今最大的已经三十出头,而最小的还在嗷嗷待哺,这还不算尚在后妃肚子里头的那些。

儿子多了,国家就要乱了,尤其是那位被封了太子的,已经做了三十年的太子,如今自己的儿子都快要娶妻生子了,偏偏老头子身体还硬朗着。

皇帝陛下这次是真病还是假病,他们这些小民无从得知,只是从这一日起,京城的气氛却越来越紧张,一到晚上便执行宵禁,再也听不见人声。

学院里似乎也受到了一些影响,几个年纪稍大一些的学子显得坐立难安,有些眼中闪着愁踔满志,有些却惴惴不安,一副天要塌下来的样子,即使是陆清辉,看着似乎也有几分焦躁,不过他焦躁的主要原因,估计还是府试被取消了。

贺文麒倒是该吃吃该睡睡,说实话,这种高层的角斗,跟他这样的市井小民压根就没有关系,难道太子造反,或者哪个皇子造反,会拿他出去遛马不成。当然,他有时候会担心一下,忠勇伯府那边会不会出幺蛾子,毕竟这年头还有一个词叫做满门抄斩,要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那就真的太倒霉了一些。

谁知道李氏听了他这话,倒是冷哼一声,带着几分不屑说道:“若是几十年前的忠勇伯府,倒是需要担心一下,如今,家里头出了一个在工部任职的大老爷,其余都是玩垮字第,要钱没钱,要权没权,不过是伯爵府的名头好听罢了,谁会耐烦来拉拢他们。”

李氏的话果然是精辟良言,这一年京城的百姓过的战战兢兢,但等开春的时候,一切还是风平浪静,一直等到快入夏的时候,才传来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太子被废了,而贺家,果然是没有受到一丝一毫的影响。

作者有话要说:

☆、政变

景帝在位已经三十年,如今已经六十出头,已经到了花甲的年纪,古代人的寿命比现代人要短很多,再过几年满了七十大寿,这位皇帝就该到古稀,就是死了也得是喜丧的岁数。而太子从出生之后就是皇后嫡出,当了整整三十年的皇太子,也怪不得他忍不住。

那一天的晚上隐隐约约传来喊杀的声音,据说第二天起来,东大街的街道上都是血红的颜色,幸好贺家距离东大街还有好长的一段距离,风波几乎没有波及到这一块平民的居住地。太子兵败之后,一些散落的散兵干起了打家劫舍的勾当,但大部分也是冲着富户去的。王老头年纪大了,甚至一觉睡到了大天亮。

这样的惊天大事,贺文麒是无能为力的,闷头睡觉到了第二天早上,想要出门打探打探消息,李氏却紧紧的拽着他不准出去,一直等了三天,家里头的新鲜蔬菜都吃的差不多了,外头也隐隐有了热闹的声音,才总算放了手。

京城的老百姓对政治十分敏感,几乎所有的老百姓都知道出大事情了,但三天过去,老百姓似乎也恢复过来,该吃吃该喝喝,甚至小摊贩也照常出门摆摊,贺文麒去常去的摊子喝了碗豆浆,老板娘照旧也是笑嘻嘻的,似乎一点儿也没有受到影响。

就在大家都以为这次的政变就这样风轻云淡的过去的时候,景帝将废太子之事昭告天下:“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虐众,暴戾□□。专擅威权,鸠聚党羽,结党营私,残杀兄弟!”简简单单的三十二个字,却将在太子位置待了三十年的太子直接打入了深渊,若无万一,再无起伏的可能。

这时候老百姓才知道,这位太子殿下还真的是心狠手辣,在政变的时候,不但学习他老子来了一场“宣武门”之变,还直接刀起刀落,直接将成年的王子一锅端了,不得不说,如果不是老皇帝留有后手,以这位太子的凶煞手段,说不定皇帝的位置真还是他的。

太子伏诛,□□羽纷纷入狱,皇后所在的贾家直接被灭了九族,早在太子兵败的时候,皇后娘娘已经一根白绫,将自己吊死在了坤宁宫内。大清洗从这时候才刚刚开始,菜市场那边的刑场几乎没有一天是空着的,每日都有人血来冲洗。贺文麒跟着去看过一次,从这一次开始,他充分的认识到,这里已经不是法制的社会,黄泉高于一切,他将来要走仕途,若是有一个万一,也将会带累自己最亲近的人。

投资王子固然是回报最高的,但也是风险最高的,如今从太子到十四王子都被诛杀,太子心狠手辣,连唯一的亲弟弟七王子居然也没有放过,皇后一条白绫把自己吊死,估计跟这个也有干系。

这些龙子凤孙的子嗣,最多不过是贬为庶民,皇帝除了将太子绞杀之外,并没有再杀隔一辈的孙子孙女,只是将他们一个个圈禁起来,估摸一辈子也再没有出来的可能性。毕竟太子的几个子嗣都已经长大成人,要说他们一点儿没插手,皇帝是绝对不相信的。

而跟随太子的那些官员却没有这么幸运,重则满门抄斩,轻则流放北地。最惨的就是后院的那些女子,一夕之间从官家夫人,官家小姐变成了官奴,按照常理,这些人一部分是要被充为宫奴,但这次景帝是恨惨了这个太子,将这些女眷全部打发进了妓坊,甚至有一些被送往了军营。

对于这些女人来说,这样的未来是生不如死,红楼前面的石头狮子上面,也沾上了不少小姐夫人的鲜血。不少人被送到这里的时候,直接就撞了石头只求一死,若是死了倒也罢了,若是一下子没撞死,受到的罪只怕更多。

贺文麒看着心里头沉甸甸的,以前他对皇权总没有清楚的认识,而这一刻,他却明明白白的知道,这个世界,一不小心就能要了人命。他总算明白,为什么当初自己女扮男装,打算考取功名的时候李氏会那么的害怕,若是被发现,很可能也是满门抄斩的下场。

第一次贺文麒有了一丝退却,但随后却又把这些心思打消了,即使他乖乖的当一个女人,将来嫁人生子,难道就能确定将来的丈夫不招惹事情不成。既然都是不保险的事情,何不将命运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这一年的春天,历朝的百姓都过的战战兢兢,太子政变案牵连甚广,更别说这位直接宰了十几个兄弟,无数个侄子的性命。纸扎店估计是这一年最赚的店面,单单那几个皇孙贵族的后事,就让内务府忙不过来了,其他的人就只能靠自己。

这一场动乱一直持续到了夏末,等天气再一次凉爽起来的时候,皇帝似乎也不想要这种沉重的气氛,重新开了恩科,陆清辉倒是可以直接接着考试。按照贺文麒的想法,这种时候考中功名倒是大大有好处,一下子杀了那么多的官员,肯定得提一些上来吧,这样的话,新人就有空位可以进去了。

如今景帝的身体据说大不如前,他毕竟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到底能坚持多久都是未知数。偏偏景帝身边成年的王子,只有一个三王子还活着,但这位三王子从出生起就体弱多病,看着倒像是要比皇帝更早咽气的,大概也正是因此,太子那时候才没对这个看着就要死的兄弟下手。

景帝儿子是多,但如今剩下的却少了,二十二个儿子,十七个直接被宰了,一个如今半死不活的,一个被他自己杀了,如今就只剩下了三个,这里头一个还是年仅两岁的小娃娃,就算景帝还能再活十年,这位估计也悬了。

而剩下的这两位,一位是宫中诚贵妃的幼子二十王子,据说从小调皮贪玩,如今十三岁。原本以诚贵妃的受宠程度,这位也该是在被绞杀的范围之内的,但偏偏那一日这位王子贪玩,在冷宫跟宫人玩躲猫猫呢,所以就逃过了一劫,倒是他娘诚贵妃为了救皇帝挡了一刀,如今也是重伤未愈,为此皇帝对母子俩更是高看了一眼。

除去这位,就是宫人所出的二十一王子,这位在宫里头一直都是透明的存在,生育了二十王子的宫人还是洗衣房出生,据说还是罪人之后,因为长相美艳被皇帝春风一度,生了二十王子之后也被抛之脑后,这些年也就混了个美人出来,据说还是皇后看不过去给封的。

诚贵妃母子备受宠爱,而王美人跟二十一王子简直成了透明人,至于还在襁褓的二十二王子以及他的生母旬美人,皇帝倒是还惦记着,时不时的带在身边,只是这位王子实在是太过于年幼,除非皇帝想玩一出摄政王的游戏,否则绝不可能选择他作为继承人。

二十王子登基似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不过这一切跟贺文麒暂时无关,因为这一年发生的事情,李氏一直担惊受怕着,尤其是在她的一个旧友也被牵连发配边疆之后,心情更是低落,贺文麒不愿见她如此,便响起接着父亲忌日再去一次寒山寺。

一年过得飞快,听到为亡夫办忌日,李氏倒也不抗拒,终于将悲愁暂且放下,别说她家自身难保,就是有权有事的,这一次也绝对不敢出手庇佑参与□□谋反的官员家眷,毕竟皇帝如今正是忌惮结党营私的时候,谁知道一出手,倒霉的会不会就是自己家。

再一次坐着马车慢悠悠的到了寒山,看着漫山遍野风景依旧,贺文麒的心情倒是好了许多,朝中变幻距离他实在是太远了,就是李氏,如果不是有姐妹出事,恐怕也不会伤心这么久,说起来,忠勇伯府倒是好运气,这次谋反发生的时候,太子压根没瞧上他家,自然也就没有牵扯。

贺文麒扶着李氏一步步走上台阶,想着自己如今已经九岁,算虚岁的话,其实已经十一,三年之后的院试或许也该参加一下,毕竟几次考试下来,没有三年也是完不成的,到时候也该有十六七岁,这样的年纪,在古代也不算是小孩了,谋个外职或许也有可能。

等进了寒山寺,这一次来迎接他们的还是上次的小和尚,只是说道:“施主来得不巧,方丈大师有事不能出来,这次便由戒嗔师兄来为施主做法事吧。”

李氏虽然觉得有些遗憾,但也没有反对,那位叫做戒嗔的和尚看着也是仙风道骨,用贺文麒的话说,那就是一副神棍的架势。

等法事结束,李氏照旧是要听一会儿大师讲经,贺文麒不耐烦听经书,李氏也怕他听多了移了性子,便让两个孩子出去玩儿。

贺文麒想着上次捡到的叶子,做出来的书签在学院里头倒是大受欢迎,只是树叶书签不经用,很快就毁了,那几个附庸风雅的又说一定要寒山寺后山的才得用,既然来了,就去多捡一些回去。

作者有话要说:

☆、再遇

贺文麒走走停停,一边欣赏原生态的风景,一边捡着叶子,有些特别的就小心翼翼的放好,不然带回去没特色的,那几个又得说他不用心。贺文麒暗道自己自讨苦吃,早知道就不该送给那几个家伙,自己不做也就罢了,还忒会挑刺儿。

崔景山没有什么审美观,让他挑叶子的话,一会儿功夫能捡回来一篓子,所以这会儿就静静的站在他身后。他小时候身体一直不好,看起来瘦瘦长长的,如今倒是被养得好了,身材比贺文麒高了一个头不止,并且十分的健壮,这家伙脑子不灵光,跟着王老头学了几手,身手居然还不错。

捡了一些叶子,贺文麒便笑着说道:“应该够了,我们回去吧,不然娘要找过来了。”

崔景山探出脑袋看了看他手中的叶子,觉得跟自己捡到的也没有什么两样,便说道:“这些事情,以后少爷还是让我做吧,衣服都弄脏了。”

贺文麒哭笑不得,只是说道:“叫什么小少爷,别跟绿姨学。”

崔景山却是个认死理的,即使李氏和贺文麒都不把他们当下人,但绿荷的教导显然更加成功:“主是主,仆是仆,不能乱了称呼,不然的话将来少爷出门,会被人笑话的。”

贺文麒无奈的一笑,正要说话,倒是听见后院那边传来声响,只见那位号称有事的方丈大师陪着一位十三四岁的少年走了出来,远远看见这边有人微微一愣,等看清楚来人,却是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来:“看来这世间,真有缘分一说。”

走在他身边的少年显然也认出对面的人来,不得不说,贺文麒的容貌十分具有记忆点,这般俊秀的小少年,见过一面想要忘记也难。

贺文麒也是第一眼就认出对面的人来,当然不是因为他长得有多好,而是这位可是自己的投资对象,贺文麒自然不会隔了一年就忘记了。

两双眼睛偶尔相遇,贺文麒微微一笑,走过去说道:“你是小哥哥,对吗?”

少年倒是没料到他还记得自己,原本有些阴郁的神色也纾解了一些,居然伸手摸了摸他的脑袋,笑着说道:“没想到小弟弟还记得我,莫非惦记着那些银两?”

贺文麒脸上微微泛红,暗道自己这样忙不迭的跑过来,人家说不定还以为追讨银子呢,便摇头说道:“当然不是,只是看着好像是,你的身体好了吗?”

是担心自己的身体吗?少年眼神微微一闪,掉头说道:“大师,我与这位小弟弟走走吧,不烦大师相送了。”

方丈大师深深的看了两人一眼,点头念了一句阿弥陀佛,便转身离开了,少年也不在意,转身笑问道:“上次你走得急,还不知道小弟弟叫什么名字?”

贺文麒也不卖关子,便说道:“我姓贺,名文麒,还没有字。”

少年听着忍不住笑起来,觉得他这幅模样十分可爱,便伸手拉住他往亭子那边走,一边说道:“等将来有缘的话,我帮你取一个字如何?”

古代这时候,取字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尤其是文人,大部分都是恩师赐予的,听了这话贺文麒自然犹豫不能答应。

少年也意识到自己越界了,笑了笑说道:“看我,这件事便罢了,且看将来有没有这个缘分吧。”

贺文麒也不再提这件事,只问道:“大哥哥叫什么名字,我还不知道呢。”

少年听了微微一顿,迎着他一双清澈的眼睛,笑了笑说道:“白城,你唤我白大哥就好了。”

贺文麒想了想,也想不到京城里头有什么姓白的大户人家,社会阶层决定知识面,他对贵族的圈子到底不是十分熟悉的,不过他颇为喜欢少年的气度,倒是不把一开始的念头十分看重。

少年白城看起来样貌平凡,神态显得平和而淡然,与上次刚醒过来的眼神有着天差地别的变化,但不知为何,贺文麒总是觉得,上次见到的才是最真实的少年,而眼前的这个人,已经是带上面具之后的。

白城似乎十分喜欢贺文麒,拉着他的手说道:“一年不见,你似乎长高了一些。”

这话显得十分亲密,只是白城说起来的时候显得真心实意,倒是并不让人觉得反感,贺文麒倒是挺高兴,点头说道:“我正在长身体呢,以后很快就会跟白大哥一样高了。”

白城面容稚嫩,但身高却是不低,比崔景山还要略高一些,贺文麒估算了一下,至少也得有一米七了,在古代人中,这已经算是较高的身材了,自己要是能长到一米七之上,将来女扮男装也更加容易一些,要是像了李氏是个矮个子,那就有得麻烦了。

白城可不知道贺文麒的想法,听了这话便笑着说道:“你还小呢,将来一定能长高的。”

说完这话,白城从怀中拿出一个荷包来,笑着说道:“一直想着,要是能在见到小弟弟的话,一定要好好谢谢你,这块玉佩虽然不值当什么,但却是我的珍爱之物,希望文麒喜欢。”

贺文麒听了这话却吓了一跳,直接把珍爱之物送给自己什么的,真的不会太过分吗,他下意识的摆手说道:“上次只是举手之劳,还是方丈大师救了白大哥呢,既然是你的心爱之物,我就更加不能收下了。”

白城却不允许他推辞,直接将荷包塞进他的手中,笑着说道:“若是不收下,就是不接受为兄的一番心意了。”

贺文麒见他执意如此,只好讪讪的收下了,又觉得十分不好意思,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白城只觉得这孩子是自己的福星,上一次他被人戏弄,倒在后山生死不知,若不是这孩子发现的话,恐怕早就是一具尸体,更别说后来机缘巧合,还使得方丈大师出手解了自己身上的毒。

而这一次,纠缠他十多年的毒药终于除尽,他就再一次见到这个少年,这让白城对他好感更甚,虽然这其中多是巧合,但也改变不了他朝着这个方向想。贺文麒可不知道这些巧合,见他是真心实意的要把荷包送给自己,便也不再扭扭捏捏,收下之后说道:“谢谢白大哥,我会好好保存的。”

白城见他如此更是高兴,觉得这孩子肯定也是喜欢自己,才这般不生疏,这位显然已经忘记自己逼着人家收下的事实了,等看见他捧着一些叶片,便问道:“上一次见你便是在捡叶子,这次又是如此,这些叶子莫非有什么特别之处。”

贺文麒见他看着那些叶子,忍不住笑着说道:“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处理一下,可以做成书签,到时候用着倒是也挺好,之前带回去一些,学院里头的师兄看着都说好,便让我这次再带一些回去,说寒山寺这边的叶子有佛性,不是城里头的叶子可比的。”

白城听了觉得新奇,便笑着说道:“叶子也能做成书签吗?”

贺文麒点头说道:“当然,还挺好看的。白大哥住在哪儿,等我做完了,送一些给你吧。”

白城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黯然,随后笑着说道:“虽也是京城,但多有不变。”说完这话便看了一眼贺文麒,见他并不因为自己隐瞒而露出不悦,这才说道,“不如这样吧,你若是做好了,便送给方丈大师保存,等我有空便过来取,如何?”

贺文麒自然答应,也没有再猜测白城的家世,暗道这位这般小心谨慎,在家中恐怕不太好过,便安慰着说道:“我会把最好的先留给白大哥。”

白城一听倒是笑了起来,从小到大,这还是第一次,有人说会把最好的先给自己,无论这孩子是不是随口一说,他心中都觉得暖心。

两人说了一会儿,便听见有李氏喊人的声音,贺文麒只好起身告辞,等他走远了,白城才收回了眼神,朝着寺庙外头走去。

等走到外头,早早的便有马车等在这儿,如果贺文麒在这儿,看见这辆马会的话,更会肯定这个人出生不凡。

即使是不受宠,几乎小透明的王子,二十一王子朱成皓的出行还是有规格摆在那儿,守在马车前的男子见他出来,连忙撩开车帘让他进去,等离开了寒山寺,才疑惑的问道:“殿下,寒山寺毕竟不如玉光寺,既然要为王子们祭奠,为什么要来这儿?”

朱成浩却只是闭着眼睛,淡淡说道:“若是去了玉光寺,恐怕一年前的事情,会再发生一遍。”

听了这话,男子便不敢再说什么,一年前朱成昀故意捉弄朱成皓,导致他吃了不少的苦头,最后皇帝知晓,对于诚贵妃母子也没有多谴责一句,由此可见自家殿下的地位,再想到如今那对母子如日中天,若有一天二十王子登基为帝,自家殿下哪里还有什么活路。

马车渐渐的靠近京城,坐在车上的朱成皓却忽然睁开眼睛,远远的望着那已经成为小山包的寒山,一时之间脸色变幻莫测,渐渐的,少年的神情变得坚决起来,其实从一开始,他就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选,不是吗?

作者有话要说:

☆、回乡

贺文麒落下最后一笔,自己看着还算满意,她不求自己成为书法名家,但这时候靠科举,一手字也占据了部分原因,总不能试卷拿出来就让主考官皱眉头吧。十几年来勤学不缀到底是有用处的,上辈子的时候,他绝对想不到自己还有挥毫自如的那一天。

就在贺文麒将毛笔洗干净的时候,门口走进来一人,却是一只跟在贺余庆身边的小厮,看见他便笑着说道:“幸好麒少爷还没走,老爷想着找你说说话呢。”

贺文麒倒是有些意外,贺余庆这些年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到底是年纪大了,如今连学院都不怎么来,一般都是几个得力的学生在教。

听了这话,贺文麒便放下笔说道:“那我现在就过去吧,老师今天的精神头可好?”

之前贺余庆又生了一场病,大夫说不能操劳,于是他家师母便不让他再来书院,只是每天当闲人养着。偏偏贺余庆又是个闲不住的,便时常拉着他们这群学生过去聊聊,贺文麒作为他的得力门生,就是去的最多的一个。

贺余庆早年与嫡母嫡兄相处的不好,房子也距离贺家那一块很远,不过距离书院倒是近,不过是几步路的功夫。贺文麒熟门熟路的走了进去,门房见是他也不拦着,反倒是笑吟吟的行了个礼。

等走进外院,远远便看见贺家师母站在门口,瞧见他进来倒是松了口气,笑着说道:“幸好有你这么个耐得住唠叨的学生,否则的话,你师父可得闲得发慌。”

贺文麒自然行礼不提,因为贺家师母比他大了几轮不止,倒是也没有什么忌讳,笑着说道:“别多礼,快进去吧,待会儿婶娘让人跟你娘说一声,晚上便留在这里吃吧,你师父最近胃口都差了。”

贺文麒点了点头走进书房,便看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站在那儿写字,比起当年初见的时候,贺余庆真的老了许多,他到底也是五十出头,快六十的人了,加上身体不好,看着倒是比同年人还要更老一些。

想到这位老师对自己多年以来的照顾,贺文麒眼睛微微一热,走过去说道:“老师怎么又在写字了,师母看见的话,肯定得生气了。”

贺余庆见他来了也高兴,笑着说道:“妇道人家没有见识,这读书写字啊,就不能放下一日,不然的话就得生疏了。”

贺文麒笑着走过去,接过他手中的比写了几个字,贺余庆看着满意的点了点头,带着几分骄傲说道:“当年你写的那手字,可实在是见的不人,如今倒是有几分风骨,虽然比起为师来还差了几分。”

难得听到贺余庆的自夸,贺文麒倒是笑了起来,手脚利落的将笔洗了出来,这才说道:“那是自然,老师的字多少人求都求不来,不过老师,劳逸结合才是正理,这会儿快天黑了,你就坐下来陪着学生说说话吧。”

贺余庆瞥了他一眼,知道这个学生拐弯抹角的劝自己多休息,心中一暖便不再坚持,任由他扶着做到一边。

贺文麒对这边熟悉的很,自己过去泡了一杯茶,请贺余庆品品。

贺余庆喝了一口,闭着眼睛说道:“倒是有几分功夫。”

贺文麒笑着说道:“学生不过是偶尔为之,不过烹茶喝茶也是风雅之事,老师若是喜欢的话,我让人送一些茶叶过来吧。”

贺余庆听了却笑起来,看了眼对面坐着的少年,如今也不过是十一岁,看起来还是小小的一个,满打满算,叫名也只有十三岁,这孩子从小就聪慧,那时候自己不过是举手之劳,他却一直记在心中,自己带过这么多的弟子,如今舍得大把大把时间陪着自己这个糟老头的,也就是眼前的人了。

贺文麒一眼就看出老人心中的想法,便说道:“师父别想太多了,如今我还是学生自然时间多,师兄们不是有官职在身,就是马上要参加科考,自然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读书。他们都是尊敬老师的,否则的话老师家中这些珍品从哪里来?”

贺余庆却只是摇了摇头,有心无心他还是看得出来的,师徒名分如今被看得重,有些人不过也就是面子情罢了。

不过他其实也不在乎这些,反倒是问道:“麒儿,你有想过今年参加府试吗?”

贺文麒听了这话却微微一惊,奇怪的问道:“师父之前不是说我太小了吗?”

虚岁也才十三,虽然童生年纪小的也有,但锋芒毕露并不是好事情,当初贺余庆也有心压一压自己这位学生。

只是这些年看下来,贺余庆倒是觉得,自己的这位学生并没有多少少年人的锐气,相比而言,他更加担心这孩子沉稳过度,反倒是失去了年轻人的精神气。这样一来,何必因为年纪而压着这个孩子,再说虚岁十三,其实也不算太小了,若是顺利一路考中,到进士的时候也得叫名十六岁了。

其中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贺余庆活了这么多年,对朝中的局势比贺文麒更加了解。两年前那场动乱看似已经平息,但对历朝来说也是大大的打击,一下子失去了十九个成年王子,景帝虽说如今看着好好的,可老皇帝的年纪比自己还要更大一些,谁知道能活到什么时候。

若是皇帝不巧死了,当年的科举就得拖延,虽说新君都会开恩科,但如今朝中不定,谁知道到时候会出什么乱子。

当初大家都以为二十王子登位是早晚的事情,谁知道时隔一年,突然爆出三王子朱成旸大病痊愈,一跃成为唯一还活着的,成年的王子。

三王子朱成旸,外家是曾经的吏部尚书,在朝中一向低调,但在文人中向来有几分脸面。而诚贵妃出生永昌王府,代表者的是勋贵力量,原本三王子一直病弱,双方自然没有冲突,如今却水火不容,这一年下来,双方各扯后腿的事情多了去了。

最主要的是,皇帝的态度暧昧,对诚贵妃母子宠爱有加,对三王子却也委以重任,甚至连一向并不关注的二十一王子也被授予实权,而尚且年幼的二十二王子却被捧到了天上,居然皇帝一直将他带在身边,对他比对二十王子更加宠爱。

贺余庆并不知道皇帝的打算,但眼看着乱象横生,心中更觉得不安,如今便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趁着老皇帝还在,赶紧科举考完,这样一来贺文麒的年纪到底还小,又没有什么家世背景,那些王子不一定看得中他,到时候某一个外放的职位,在地方待个几年再回来,估计已经风平浪静。

第二个选择就是一直不去科举,或者把功名压在进士之下,一直等到新帝登基再去考,只是这样一来,谁知道如今的皇帝还能活多少年,即使是男人的年纪也是浪费不得的,贺文麒原本就没有世家可以依托,若是等到三十多岁再出仕,再从芝麻官开始爬的话,那将来的成就恐怕有限。

贺余庆还有一个考虑就是,男人娶妻也很重要,若是贺文麒身上没有功名,哪家愿意把女儿嫁过来吃苦,即使是进士,有了功名婚事到底是好说一些。历朝重视原配,无大错不可休妻,将来文麒若是官位上去了,家里头的女人却拖后腿的话,那可真是冤枉。

贺文麒不知道他为自己考虑了这么多,想了一下便说道:“原本学生也有几分想要下场试试的心思,虽说不能稳中,但历练一番也是好的。再说贺家祖籍在青州,若是考试还得去青州县。”

贺余庆听了也是点头说道:“那就去试试,青州距离京城不远,但一路上却要吃苦头,你早早的去考完,如今乡试就在两年之后,时机倒是不错。”

听这话,倒像是确定自己一定能通过府试,院试似的,贺文麒心中觉得好笑,也不知道之前劝解自己不要自大的人是谁。

说定了这事,贺文麒果然陪着贺余庆吃了一顿,大概是得意弟子在身边,贺余庆看起来啊胃口倒是好了许多,乐得贺家师母对贺文麒更加喜爱,接二连三的给他夹菜,如果不是同宗又错了辈分,是在是想把自家女儿都嫁过去。

等回到家贺文麒倒是有些犹豫,考科举这件事他虽然跟李氏说过,但真到眼前,不知道李氏会不会不答应。

谁知道等贺文麒吞吞吐吐的将去考试的事情一说,李氏倒是一拍手说道:“去,早早的考个秀才回来,也让我这个当娘的风光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