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起来,上药脱了上半身的衣服才是正常,但王太医见状倒是也没有多想,细细的给贺文麒换了药,等李氏看见那手上深可见骨的伤口,又是忍不住掉下眼泪来,还是小玉在旁边劝慰道:“老夫人,您可不能这样,大人若是看见你伤心,心里头该多难过,到时候影响了伤势可就不好了。”

李氏一听,果然忙着收了眼泪,贺文麒赞赏的看了一眼小玉,等手上的伤口包扎好,太医伸手要给他把脉的时候,却是将手臂收了起来,笑着说道:“除了这两处伤口,其他倒是无视,劳烦王太医开一些补血固本的方子便好了。”

王太医微微一愣,暗道一直很配合自己的贺大人为何拒绝把脉,但见贺文麒一脸坚决,只是犹豫的说道:“即使是补血固本的方子,也不是人人适用的,大人还是让我看看为好。”

贺文麒哪里会同意,男人女人的脉相也是不同的,从小到大他的身体好的很,倒是少有看大夫的时候,等后来长大了,自己学了一些,倒是也能看一个头疼脑热,如今却只能糊弄过去。

后头的李氏一下子反应过来,上前几步笑着说道:“王太医,不如就按文麒的话来做吧,不过妇人听说,药补不如食补,不知道太医对食补有没有研究,若是能够指点一二,老妇人心中定是感激不尽。”

王太医被打岔,见贺文麒已经将衣服理好,显然是不打算让他看的意思,只好点头说道:“这个老夫倒是知道一些,不如写下来给老夫人,夫人让人做了来也是好的。贺大人伤口不能碰水,这些日子也不能用力,一定要注意着些。”

贺文麒自然答应,又说道:“娘,这些事情让下人们看着吧,您去歇一会儿,若是因为儿子的事情累到了,倒是儿子的不是了。”

李氏听了倒是也没反对,只是眯了一会儿,又放心不下的起身去厨房看着,惹得小玉打趣道:“夫人可是不放心奴婢。”

李氏原本也歇不了多久,等天亮没一会儿,贺家便迎来了天使,陆公公带着一排排的礼物走进门来,宣旨的内容自然是对贺文麒的褒赏,赏下珍贵药材无数,李氏也被赏赐了珠宝首饰和布匹,甚至这次连贺亦轩也没有落下,赏赐了一些新鲜的玩意儿。

贺文麒救了皇帝,皇帝大肆赏赐,皇后娘娘自然也不会落下,这般一来,后宫两巨头同时表示,宫妃们自然也不甘落后,送上来的礼物几乎要排到大门之外去,若不是这一切都是贺文麒受伤换来的,李氏都要看花眼了。

等旨意宣毕,贺文麒笑着将荷包递到陆公公手中,后者满意的笑了笑,暗道这位贺大人倒是个宠辱不惊的,见他脸色还是苍白,便说道:“贺大人,皇上准了您半月的假期,您只管在家好好歇着,早日康复,才对得起皇上的恩德。”

贺文麒倒是早就猜到会有这一遭,以朱成皓的性子,经过昨日的事情不大肆封赏才奇怪了。等送走了陆公公,看着那满地的盒子,李氏都忍不住说道:“皇上对你可真的没说的,这么多的东西,可不是普通人能得来的。”

贺文麒举了举自己受伤的手臂,李氏顿时变了脸色,瞪了他一眼说道:“作死呢,还不好好去歇着,为娘收拾了这些东西,也要回去眯一会儿。”

贺文麒挑了挑眉,有预感半个月的假期,自己怕是冷清不了。

京城的人都是人精,皇帝遇刺这么大的消息,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一些人一边嫉妒贺文麒的好运道,平白又多了一份救驾功劳,一边又不得不有所表示,第一个上门来的就是皇后的娘家徐家,带来的探病礼物也是十分厚重,幸好,都知道贺文麒在闭门养病,贺家只有一个李氏能撑起门面来,上门来的人,大部分都是家里头的媳妇夫人。

即使是不熟悉的官员,这时候也不敢落在人后,纷纷送了慰问品上门,否则人人都送,只有自家不送,倒是显得对皇帝的救命恩人一点儿也不关心,更有人明白,经过这次的事情,新帝对这位贺大人只会更加的宠信,这位贺大人本身又是个有本事的,早晚都会出头,何必得罪了这样的人物。

倒是李家,毕竟不是管家消息不够灵通,李氏又是忙着照顾贺文麒,又是忙着接待上门来探望的夫人们,就算是只送了礼过来的,她也得打点谢礼,忙得团团转哪里记得通知李家。最后还是李知礼从同窗那边知道了这件事,这才跟着李孟氏过来,至于李察氏,十次里头,就此李太爷都是不准她出门的。

李孟氏一进门,也不兜圈子,拉着李氏的手说道:“出了这样的大事儿,怎么也不告诉我,就算不能帮忙上,总也能陪你说说话。”

李氏这才想起来没有通知娘家人,心中倒是有些愧疚,笑着拍了拍弟妹的手说道:“不是什么大事,都是外头传的严重了,文麒如今好多了。”

因为都是自家人倒是不用避讳,李氏索性带着他们到了后院。好不容易有轻松的时候,贺文麒这几日便陪着小孩读书画画,他不能动右手,不是还有左手在那儿吗。等过段时间,贺家那边的孩子都过来,小孩就得跟着一起读书,父子俩接触的机会就更少了。

李孟氏进来的时候,首先看见的就是贺文麒带着笑容,低着头看贺亦轩写的字,看起来倒是脸色红润,一点儿也没有传说中受了重伤的样子,她心底也是松了口气,说实在的,贺文麒若是出事,对自家只有坏处。

李氏将事情说了一遍,李孟氏跟李知礼都放心下来,李知礼看着依旧包扎成一团的手掌,带着几分担心说道:“不会影响写字吧?”

贺文麒晃荡了一下手臂,得了李氏一个瞪眼,才说道:“放心吧,太医说恢复的很好,再休养几日,便也不用包着了。”

贺亦轩走到他身边,按住贺文麒的手臂,板着脸说道:“不能随便乱动,爹就是不听话。”

贺文麒笑着捏了一把他的脸颊,笑着说道:“都要变成喜欢唠叨的小老头子了,娘,你可不能这么教他。”

李氏冷哼一声说道:“亦轩可比你懂事多了。”

李孟氏放心之后,倒是笑着说道:“瞧这父子俩,这模样倒是一个模子里头印出来的,不过文麒还是多注意一些好,千万别落下毛病。”

贺文麒一对三大败,旁边的李知礼忍不住笑起来,见贺文麒瞪着自己,倒是笑着说道:“这样爷爷也能放心了,他原本打算自己过来看望,只是怕老爷子年岁大了,吓出个好歹来,这才劝住了。”

贺文麒又说道:“让外公放心吧,真的只是皮外伤,这几日好吃好喝的养着,我觉得自己还胖了一些。”

李孟氏看了又看,倒是说道:“这样还是偏瘦,再多吃一些才好,趁着有时间,大嫂就得给他好好补补。”

李氏听了自然笑了起来,原来这几日吃的太补,贺文麒差点没有流鼻血,连带着看见那些补品都要逃了,这会儿听见李孟氏的话,难免皱起眉头来。

正说着,木管家走了进来,拱手说道:“大人,夫人,工部几位大人送了东西过来,倒是没有送拜帖,是直接入库吗?”

贺文麒点了点头,让他将礼单记下,将来也好还礼,一边又说道:“这几日倒是得了不少的药材,舅妈待会儿带一些去,给外公补补吧。”

李孟氏还要推辞,李氏倒是笑着说道:“是该带点过去,不然放着吃不完,倒是散了药性。”

等离开的时候,李孟氏带来的东西留下了,倒是又带走了不少药材,看着成色就知道,跟他们带来的东西不是一个档次的,虽然都是给老爷子的,但李孟氏还是觉得有些怅然,当年这个大姑子家里头,吃东西都是紧巴巴的,老爷子多有补贴,为了这个,自家婆婆闹了多少次,谁知道过去多年,却是掉了个样儿。

☆、第99章 安乐王

贺文麒倒是安安稳稳的,带着王太医离开了皇宫,王太医冷汗涔涔,却不知道留在宫内的几个太医,简直是羡慕死他了,贺大人毕竟只是皮外伤,用心一点的话,以他们的医术都不怕出问题,但留在宫中,皇上浑身散发着冷气,唯一的温和在贺大人离开之后也消失殆尽,只是上药的这会儿功夫,这位太医都觉得自己从鬼门关走了一回。

比起贺文麒斯斯文文的包扎伤口,朱成皓索性将上衣脱下,肌理分明的身材让人看着脸红耳赤,即使是皇后也忍不住移开了眼睛,不敢再看。

只是这样完美的身躯上,却有着许多的伤痕,许多刀疤已经淡去,看得出来已经是多年前的旧伤了,而如今,却又添上了新的功绩。

太医手下轻柔,目标不给皇帝带来一丝一毫的痛楚,只可惜朱成皓看着他软绵绵的动作却不耐烦起来,一把把人推开,自己拿着药膏抹起来,手下的力道不轻,这位却像是丝毫没有察觉疼痛似的。

徐皇后微微皱眉,出了这样的事情,皇帝遇刺,朝内肯定会引发一阵震动,看见皇帝几乎自虐的动作,徐皇后顾不得害怕,连忙上前几步说道:“皇上,还是让臣妾来吧。”

朱成皓却摆了摆手,动作利落的将看得到的地方都收拾了,他在军中多年,包扎伤口的手艺倒是不错,这些年来也是没有落下。

太医战战兢兢的跪在一边不敢动弹,朱成皓看着碍眼,索性挥手让他们下去。徐皇后站在一边有些尴尬,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幸好朱成皓倒是没有为难自己发妻的嗜好,平常虽然不重视这位皇后,却也不会因为无关的事情给她下脸子:“王太妃最近如何?”

徐皇后心头一跳,即使当年老皇帝死的不明不白,其余两位皇子都死在了那时候,但总的说起来,朱成皓上位还是名正言顺的,一个比他小了二十多岁,如今才是三岁,还没断奶的娃娃,即使是先帝的血脉,也不可能对他造成任何的影响。登基之后,朱成皓对于这对母子并不关心,一直以来都是徐皇后在照料。

徐皇后出生徐家,在掌控内闱方面很有一手,自然乐得留下母子俩的性命,让他们安安稳稳的过一辈子,也好让自己得一个好名声。比起这位小皇弟来,徐皇后更加想要弄死的,不如说是前头几个庶出的皇子。

听见朱成皓的问话,徐皇后心中便有了几分不妙的预感,低头说道:“如今宫里头,也只留下那么几位太妃,留有子嗣的更少,倒是能过的和和乐乐的,王太妃每日只顾着照顾小皇弟,几乎是足不出户。”

王太妃一直很乖巧,绝对不会因为自己生了一个皇子而觉得就娇贵了,她原本就是个宫女,一贯都是谨小慎微的性子,如今只盼着孩子早日长大,等将来分出府去,便能求得旨意带她一起走,到时候自己也是个当家老太太。

朱成皓会问起这位太妃,自然不可能是觉得这位太妃有能力做出今日的事情来,不过觉得,那些人处心积虑的想要自己的性命,总要捧出一个傀儡来。若是用自己所出的皇子,不说徐皇后徐家不是可以随便掌控和糊弄的,那几个小皇子,也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除去自己的儿子,最适合当傀儡的,自然就是这位小皇弟,出生不高,年纪又小,好好培养的话,养出一个听话的皇帝也不是难事儿。

如果真的如他猜测的那般,那些人总要露出一些蛛丝马迹,让宫内的王太妃心有期盼才是。

朱成皓摆了摆手,示意徐皇后先回去,徐皇后心中一片嘈杂,也就没有多说什么先退下了。她这时候才开始正视,若是朱成皓以被刺杀的方式死去,自己嫡出的亲子,或许并不是外头大臣们最为属意的继承人,一想到这个可能性,徐皇后忍不住掐破了手心,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朱成皓看着皇后的背影若有所思,他才上位三年,自然不可能这么早就考虑继承人的问题,但自从嫡子出世之后,朝中请立太子的声音一直不断,背后要说没有徐家的意思,那也是不可能的。

朱成皓心中冷冷一笑,在他看来,太子实在不是个人做的行当,自从历朝建国以来,从太子变成皇帝的绝无仅有,更多的是在太子位上蹉跎岁月,最后被兄弟们齐心协力的拉下马。

朱成皓一直不立太子,固然有他并不宠爱嫡子的缘故,但其中也有几分,是对四皇子的保护,只可惜,这份保护却不是徐皇后想要的。

想到先帝最后几年的乱象,朱成皓揉了揉眉头,他如今才三十不到,自然不急着立太子,再加上今年便要选秀,那些世家大族肯定是卯足劲头往宫里头送人,到时候总还会有皇子出生。他还有至少二十年的功夫,看看谁才是最适合的继承人。

以朱成皓的心思,若是自己的儿子,连战胜兄弟登上皇位的能力都没有,就算是自己将皇位传过去也是保不住的,却不知道,他这般暧昧的态度,让徐皇后的压力倍增,故而才会导致帝后关系更加紧张,当然,朱成皓即使知道,恐怕也并不在意徐皇后的心思。

当然,自己愿意传位,跟有人准备篡位,对皇帝来说是截然不同的事情,这次的刺杀完完全全的触及朱成皓的底线,不管是谁在背后出力,他都不会放过,再想到贺文麒受伤的惨白样子,朱成皓眼中更是涌起杀意。

贺文麒早就猜到,这次刺杀很可能会导致新一轮的*,肯定会有许多人因此而牺牲性命,他并不怜悯这些人,既然做出了弑君的事情,自然就要承担他带来的风险,更甚者,这些人若是还活着,他才会替朱成皓担心的睡不着觉。

但真正开始清洗的时候,还在病假期间的贺文麒,光听着也觉得心惊胆战,一直以来,朱成皓对付的都是文官居多,尤其是那种喜欢在他耳边嘀嘀咕咕,言之无畏的,但这一次,他却连武官也没有放过,与其说他找到了什么真凭实据,不如说是新一轮的排除异己。

而其中被下天牢,最后直接没等到秋后就被斩首的,官职最高的便是安国将军,这位将军曾经是先帝的心腹,却与三皇子相交慎密,因为都是武将出生,与当今曾经有几分较劲的意思,只是安国将军到底是年纪大了,一开始的时候,朱成皓倒也并未赶尽杀绝,只是一步步将他手中兵权吞噬,让他去清闲的养老。

只可惜朱成皓难得发一发善心,还是看在同为武将出生的份上,但这位安国将军却不觉得,他只看见新帝一步步挖空自己,在家中寝食难安,总觉得皇帝下一步就会收拾自己,等有人偷偷与他接触的时候,被几个文人一忽悠,便真的动了改朝换代的心思。

不管这一次的刺杀,真的是安国将军主导的,还是他也是被人蒙在鼓里,朱成皓都不可能放弃这么好的机会,直接将安国将军一家满门抄斩,连旁支都没有放过,陪着这位老将军一起去死的,自然还有那几个唯恐天下不乱的文人,这几位曾经也是三皇子的亲信,只是一直隐藏的深,之前倒是没有被牵扯出来。

满门抄斩,一般也都是男主人,而剩下的女眷大部分都要被发卖,其中奴婢也成了官奴,再一次被发卖。只是这样的转手奴婢,别管你之前多能干,都不会有人轻易出手,毕竟谁也不愿意买回来一个麻烦精。

菜市场迎来了阔别两年的热闹,百姓们围着指指点点,似乎发现如今的皇帝对当官的不客气,对百姓却挺好,这些人的日子倒是过的比达官贵人安心多了。

官奴的价格不低,质量也是高,但若是没有曾经的亲友伸出援手,大部分都只能去教坊之类的地方,教坊门前的牌坊,又会多几个贞烈女子的鲜血。

贺文麒看在眼中,心中感叹这个世界的女子真的不容易,许多事情,与内宅女子丝毫无关,她们本本分分的在家相夫教子,也有可能因为丈夫,甚至是一个远亲的不谨慎而大祸临头。

京城的风气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贺文麒的大门却迎来了络绎不绝的访客,谁都知道,这位贺大人是皇帝的亲信,若是他能在皇上面前求情,想必定能有些作用。

但这时候,贺文麒怎么会自找麻烦,一概都是闭门谢客,为了这些平时就不熟悉的同僚,得罪了上头的皇帝,实在是不划算的买卖不是吗!

就在大家以为,皇帝绝对不会轻轻放过这件事,会大张旗鼓的收拾一番的时候,朱成皓却忽然停了手,将该杀的杀了,该流放的流放了,该卖的也卖了,下一步居然直接将自己的小皇弟,先帝遗留下来,净剩下的两条血脉之一的小皇子,直接封为了安乐王。

历朝对皇子并不算宽容,除非是登上帝位的,否则其他人只能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别想着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这也是历朝储君争斗都要见血的原因之一。而同姓的王爷,如今也是绝无仅有,即使大家都知道,安乐王的名头是个什么意思,但对于这位小皇弟来说,实在是一件好事儿。

这一点王太妃整日里头带着笑容,甚至愿意带着小皇弟出门走动走动,可以看得出来,这位也明白皇帝的意思,只要这位小皇子安安稳稳的当他的安乐王,皇帝也不会心狠手辣,连这个小娃娃也一起杀了,这无疑让王太妃安心下来。

皇帝不但大手一挥,让这位小皇子成了安乐王,还给他上次了宅子,当然,按照惯例,历朝的皇子都是没有封地的,不得不说,历朝的皇帝,对自家人都是抠门的很,相比而言,还是公主的日子更加自在一些,毕竟公主府里头,都是他们说了算,因为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皇子夺位的时候,也不会故意斩杀公主。

这般动作下来,倒是让吓破了胆子的群臣觉得,皇帝也并不是冷血无情的人,心中微微放松了一些,暗骂都是安国将军自己找死,结果连累了多少人,要知道他们爬上如今的位置实在是不容易,一个不小心,从往过密的借口,就能将他们一撸到底。

贺文麒心中倒是也有几分惊讶,以他看来,朱成皓对于不在意的人,真心不会这般的大方。他看了看身边的方子玉,忍不住问起那一日的事情来:“子玉,有人刺杀的时候,皇上的样子似乎有些不对劲。”

方子玉却淡淡瞥了他一眼,似乎很不在意的说道:“在北疆军中的时候,多有人如此,老人都说,是在战场上被凶煞之气冲着了,杀迷了眼睛,若是清醒不过来,以后就是个只知道杀戮的畜生罢了。”

贺文麒心中咯噔一下,下意识的看向方子玉,后者却继续用那种淡淡的腔调说道:“你不必担心,皇上曾好几次出现这样的情况,但都能很快清醒过来,皇上不是凡人。”

贺文麒可不会相信不是凡人这种话,不会一次就迷失,只能代表朱成皓的意志力比别人更强大一些。

在他看来,这种杀红了眼睛的状态,实在是一种很危险的精神疾病,除非能完全的避免杀戮,否则很容易引发弑杀。他甚至怀疑,朱成皓这些年来越来越暴躁,动不动就拿文臣出气,就是这种状态在不知不觉的恶化,但这些话他不敢说也不能说,只盼着朱成皓能够控制住自己。

其实朱成皓自己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他有些不对劲,在军中的时候,他就发现自己有时候会杀的停不下手来,只是那时候打仗的时候多,倒是不显得什么,杀的力竭了也就只能停了,每次这样的状态过后,他总需要许多时间来恢复,这还是第一次,不是在战场,他的心中却只剩下了杀意,若不是贺文麒的声音,他恐怕又会再一次迷失。

朱成皓喝下精养的药,心中却一点儿也没有平静下来,他心中似乎有一颗杀戮的种子,因为那些年的北疆岁月已经蓬勃生长,有朝一日他若是控制不住了,便是整一个历朝的灾难。朱成皓固然不看重自己的身后名,但却也不想成为一个暴君。

 

☆、第100章 选秀

贺文麒虽然是皮肉伤,但毕竟伤到了自己的右手,写字批文总有一些不便,等他半个月假期到了之后,朱成皓召见了一回,亲手给他解开翻看了一番,觉着虽然结了疤,但到底是没有好全,硬是又给了半个月的假期,让王太医给他好好调养一番。

养伤在家,李氏倒是跟王太医十分有共同语言,可着劲头给儿子弄滋养品,每天不是食补就是药补,各种花样翻新着来,倒是让贺文麒吃的开心,随之而来的,体重也胖了一些,气色也比前段时间好了许多。

贺文麒闲置在家,又谢绝了那些上门来的访客,最高兴的自然是贺亦轩,一直忙碌的爹爹终于有时间陪着自己了,小孩子高兴的要紧,就是身边的小伙伴也懒得搭理了,如今他们不能住在一起,但贺亦轩愣是大清早就能过来,天蒙蒙黑,得睡觉了才舍得离开,就是李氏也忍不住打趣,再没见过这么肉麻的父子俩。

等出了年节,贺家那边的孩子果然陆陆续续送了过来,比贺文麒预料的要少一些,几个大的,贺文麒写了帖子,送他们去书院读书,若是有已经有了功名的,便找路子送进了国子监,国子监的名额难得,但贺文麒如今的地位,倒是能有这些面子。

至于那些个小的,贺文麒果然请了几个怀才不遇的举人书生,挑剔了人品,又选了地方开了私学,私下同意他们若是还想要考科举的话,自己也是支持,只是对孩子的教育方面,却是不能有任何的疏忽。几个举人家境一般,自然知道跟侍郎大人搭上关系的好处,对待书院的工作也十分认真。

贺家如今地方大,倒并不是住不下所有的孩子,但若是人太多了,有个照顾不周全到底是不好,再说了,贺家族里头的孩子,进了贺家算是少爷还是什么,要不要配给小厮丫鬟,若是配给的话,月钱哪里出。

李氏说道了一番,贺家倒不是出不起这个钱,只是把人都带进来,有一处闪失,便容易让人说嘴。

贺文麒之前倒是没有想到这点,索性直接在书院的附近又买了一栋宅子,宅子够大,虽然不精致,但用来做宿舍倒是极好的。又请了几个婆子负责饭食和洒扫,这样一来,倒是有后世住校生的雏形,当然,若是家里头条件好的,带了小厮来的,愿意住在外头,贺文麒也是不管。

等学堂规整好,贺亦轩再粘着贺文麒,也得每天乖乖去上学,李氏虽然心疼,但到底知道读书有出息才是正事儿,对着孙儿泪眼蒙蒙的模样,只是嘘寒问暖,却不松口去跟贺文麒说。

贺亦轩知道不能整天粘着父亲,心中失落,但也只能打起精神来,若是读的不好,丢了老爹的面子,他才不答应!至于崔佳,自然是跟着一块儿转移阵地,倒是碧云又来谢了一次。

李家两位表姐的儿子,到底是没有全来,李元娘的丈夫心心念念家里头能够出个读书人,对贺文麒比对自家婆娘都要在意一些,早早的就送了孩子过来,知道能住这边也乐意,觉得这么多读书人在一起,自家孩子也能快些学好了,两个小子虽然资质一般,但胜在努力,又有家里头大人鞭策,倒是学的还算不错。

但李二娘家的小子却不一样,李二娘倒是有心让两个孩子都过来,但她丈夫知道不是贺文麒亲自教导,只是请了落地的书生便有些不乐意,最后拖拖踏踏的,只送了小儿子过来,大儿子却是他找关系进了外头的书院,贺文麒知道了也是不放在心上,心中倒是对这个表姐夫冷淡下来。

等贺文麒再一次回到朝堂之上,刺杀的风波似乎已经过去,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圣上对安乐王的大方宽容,这么小的孩子,如今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虽然都知道,这个安乐王铁定是没有实权的,但毕竟是宗室里头,唯一一个挂着王爷名分的皇子,到底是让人高看几分。

皇帝似乎也知道,自己的雷电手段吓坏了不少人,在徐皇后提起选秀的话茬的时候,倒是点头答应下来,只是都扔给皇后去办。

徐皇后提起选秀,自然不可能是要给自己增加几个情敌,只是如今正好到了选秀的时候,若是硬挺着不进行,她的好名声显然会受损。

历朝皇帝是个有意思的,大选的时候,五品官员以上,家中嫡女庶女在十五岁到十八岁之间的,都要参加选秀,而民间的女子,若是自己愿意,由村里头保举,也能参加第一轮的选举,当然,除了小部分攀附权贵的,大部分的女儿家都有自知之明,并不会去参加,要知道大管家的女儿,没选上还能出宫嫁人,她们的话,即使没选上,也得成为宫女待到二十五岁才能出来。

选秀的圣旨一下,朝中倒是难得的热闹起来,谁家没有个女儿,就算自己家没有,侄女,外侄女也是有的,疏通了关系送进宫,一朝若是能得到君王的宠爱,荫蔽一家人也是有可能的。当然,也有一些人并不想要女儿进宫受苦,暗暗后悔没有早些定下亲事,又想着办法疏通关系,等到第二轮的时候才能被刷下来。

选秀时候,第一轮被刷下来的,肯定是女孩本身有问题,要么是身带残疾,要么是非完璧,这样的闺女,出了宫之后哪里还有好人家愿意要,第一个倒也罢了,低嫁一些总还是可以的,若是第二个,在皇宫内就会被拖出去,以欺君之罪直接打死。

当然,这一年的选秀没有出现这样的大事儿,可见古代人对贞洁还是十分看中的,贺家并没有适龄的姑娘,贺文麒一开始倒是没有放到心上,谁知道还没等到选秀开始,原先忠勇伯那一脉倒是找上门来。

原来贺炎武与贺孟氏有一个老来女,今年刚刚十五岁,正是花骨朵儿的年纪,贺孟氏是个心气高的,对于这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十分疼爱,从小就娇养着长大,等到可以议亲的年纪却还是拖着,打的就是入宫选秀的主意,按着贺孟氏的心思,自家女儿那是再好没有的,就是家世不如皇后,但作妃子,只要知情知趣,皇帝哪里会不喜欢。

想来想去,贺孟氏都觉得还是不太保险,便琢磨到贺文麒身上来,想着都是贺家的人,算起来,自家女儿还是这位的亲侄女,怎么样也得帮一把不是。贺文麒不是皇帝的亲信吗,若是他能够在皇帝面前美言两句,那自家女儿何愁不能入了皇帝的眼。

忠勇伯在自己的爵位没了之后,便有些破罐子破摔了,整日里头带着小妾丫头吟诗作乐,家里头的事情一概不管,贺孟氏跟他说了两次,他也是毫无反应,显然以前被人捧惯了的人,让他出门求人是不可能的了。

贺孟氏心中责怪男人没本事,但最后也只能自己打起精神来,带着女儿登上了贺家的门。说起来贺孟氏也是个心高气傲的,当初贺家跟孟家的婚事作罢,贺孟氏便觉得自己被贺文麒与李氏下了脸子,平时少有往来,如今她倒是有些后悔,但凡平时多走动一些,如今上门也不会显得那么突兀。

李氏看见来人心头就是一跳,她与李孟氏认识好歹也这么多年,知道这位曾经的世子夫人是什么为人,无事不登三宝殿,说的就是她。一年前他们回来的时候,这位倒是殷勤了一段时间,等贺家拒绝了那门好亲事,倒是再未来过,就是年礼也薄的很,如今眼巴巴的上门,还带着不少的礼物,可见一定是有事相求。

李氏微微皱起眉头,身边的小玉想了想,倒是提醒道:“夫人,如今正是选秀的时候,她带着自家的小姐上门,会不会为了这事儿?”

李氏听了更是烦闷,这些天她收了不少的帖子,上门求疏通的也不少,但毕竟都是远亲,或者八竿子打不着的,李氏就是不见也没问题,但这位却是不同。

碍于同族,李氏最后还是出去见了她。看见来人,李孟氏眼光不由自主的带着几分打量,待看见李氏的衣服首饰,比她最风光的时候还要更好一些,顿时心生嫉妒,但好歹记得今日过来的原因,按下心思,笑着迎了上去:“七婶子,好久不见,您倒是越发年轻了!”

李氏抽了抽嘴角,看见贺孟氏这般殷勤,心中更加警惕,只是淡淡的坐了下来,笑着说道:“老都老了,哪里值得这般的夸奖,倒是侄孙女看着花一样的年纪,水灵灵的讨人喜欢。”

说完这话,李氏便让人拿出见面礼来,因为李孟氏从未带着宝贝女儿见过她,这倒是第一次。

贺孟氏看了一眼那见面礼,不过是一对水头还算可以的镯子,别说比不上李氏手腕上那个水汪汪绿莹莹的,就是她得势的时候,手里头也有几个更好的。这般一看,贺孟氏心中更加不痛快起来,觉着李氏不给自己做脸,这还是见面礼呢,就不能直接撸了手腕上那对。

贺孟氏想的理所当然,却不想想看,就算是官宦人家,给见面礼也都是金钗之类的多一些,毕竟谁家小辈不是十几二十个的算,都送这种老坑玻璃种的翠玉镯子出去,光是见面礼就得破财了。再说了,李氏手头上这一对,还是当初段雨燕特意找来讨好婆婆的,哪里能够随意给了其他人,李氏还打算留给贺亦轩的媳妇呢。

虽说心里头不痛快,贺孟氏还是笑着说道:“小孩子家家的,哪里用得着这么好的东西。”

李氏如今见过的人多了,夫人小姐们的那一套也看得多了,自然明白贺孟氏口不对心,不过她们两个向来没啥交情,李氏也懒得理会,只是但笑不语。

贺孟氏点了头,贺如兰才上前接过了镯子,仔仔细细的收了起来,不得不说,贺孟氏的骄傲还是有一定本钱的,贺如兰长得确实是如花似玉,又是女儿家最好的时候,皮肤嫩的几乎能掐出水来,胜在身材窈窕,声音动听,这样的女孩儿,大部分的男儿估计都是喜欢的,李氏也忍不住多看了两眼,暗道这贺如兰倒是会长。

这仔细一看,李氏倒是察觉,贺如兰的模样,跟贺文麒还有几分相似,当然,贺如兰少了那份英气,多了几分娇柔,看起来完完全全是个女子。只有眼睛和鼻子那一块分外的相同,也不知道都是贺家的种儿,还是因为凡是长得好看的人,总有一些相像的。

见李氏看着自家女儿出了神,贺孟氏倒是有些自得起来,她就说女儿的姿色北京城里头都是少有的,笑着拉着女儿的手说道:“我家如兰如今正好十五,圣上既然下旨选秀,怕也得往宫里头走走一趟,只是咱家的情况,婶子也是知道的,若是有人能扶持如兰一把,将来如兰若是有造化,定也知道回报。”

李氏听了便暗暗叹了口气,宫里头岂是好待的,没瞧见那些太妃们如今过的是什么日子,但凡是疼女儿一些的人家,除非是迫不得己,不然绝对不会用女儿来换了富贵。只是她看了一眼贺如兰,见她也是一副羞羞怯怯的模样,原本对她的三分喜爱更加散了去,想必这是这对母女俩一起商量好的。

等贺孟氏拉着贺如兰说完,李氏只是淡淡说道:“宫里头的事情,谁能说得上话,如兰有没有那个福分,还得看皇后娘娘。罢了,我有些倦了,你若是没事的话,便先散了吧。”

贺孟氏脸色微微一变,见李氏一脸疲倦的模样,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愤愤的带着女儿离开。

等走出来贺府,想到方才自己看到的风景,就是当初忠勇伯府还在的时候也比不上,心中不免骂贺家这两人不知感恩,当初如果不是族里头的提拔,贺文麒能顺顺当当的中举,她倒是忘记当年他们对这两人的冷遇了。

等上了马车,贺孟氏忍不住骂道:“这个该死的李氏,真以为忠勇伯府没了,她就能对我甩脸子了。”

贺如兰的脸色也并不好看,却还是柔声柔气的说道:“娘,你不必担心,女儿就不信,凭着女儿的本事,还能不得到皇上的青睐,到时候这娘俩还得看您的脸色才是。”

贺孟氏听见这话才高兴起来,一把拉着女儿,笑着说道:“我儿是个有志气的,你可要争气,这次一定要牢牢抓住皇上的心,等将来成了皇妃,看那李氏还敢不敢如此,到时候她就是求着我,我也懒得理她。”

☆、第101章 相看这件事

等贺文麒回来的时候,李氏便请他到了后头,将今日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临了倒是有些担心的说道:“娘是不是拒绝的太生硬了,到底都是贺家人,若是有朝一日,那贺如兰真的进宫得了宠,岂不是会给你带来坏处。”

贺文麒听了倒是并不担心,先别说贺如兰能不能进宫,会不会选上,即使真的选上了,朱成皓也不是那种靠着枕头风就能被吹动的人。说句实话,将来有朝一日,朱成皓对他动手,也不会是因为一个女人。

但见李氏担心的样子,贺文麒便安慰道:“娘,你就放心吧,别说后宫不可干政,就是她真的得了宠,也只会希望我更加位高权重一些,这样的话,后宫那些娘娘们才会有所忌惮,否则的话,一个什么都不是的妃子,在后宫无声无息的消失了,也不会有人为她说一句话。”

李氏转念一想,倒是真的是这个理,只要贺如兰不是个傻子,就知道对付贺文麒对她不但没有好处,而且之后坏处。

这时候的李氏和贺文麒都太想当然,却不知道,贺如兰倒不是个傻子,但平生最痛恨的就是被人看不起,李氏之前的拒绝,在她的眼中就是轻视。

说过了这话题,李氏犹豫了一下,看了一眼自己儿子,才说道:“还有一件事,为娘不知道该不该跟你说?”

贺文麒瞧着她犹豫的模样,笑着问道:“是不是舅母来过了?”

能让李氏在这件事跟自己之间犹豫的,肯定就是李家的事情,李氏敬爱李太爷,对李察氏和李知礼、李家两位已经嫁出门的小姐也多有照顾,贺文麒一猜便是一个准。

果然,李氏笑了一声,叹了口气说道:“是知礼,虽然他如今已经是举人了,但到底还没有中进士,听你舅妈的意思,倒像是今年能够稳中似的。”

贺文麒看过李知礼的文章,觉得这个还真的有些悬,李知礼文采确实是不错,但却有官场少年人有的毛病,文笔带着十分锋利,但若是让他将这份锋利完全掩藏起来,又失去了风采,显得平淡无奇起来,这样一来,想要得到较高的名次却是难了。更有一个原因,贺文麒本身在文人圈子里头的名声是大,但关系却不好,怕有人因为他们的关系,反倒是故意打压。

只是这些担心,贺文麒却是不会跟李氏说的,只是说道:“表弟的文采不错,但科举这回事儿,哪里有稳中的,舅妈要说的,应该不是这个吧?”

李氏听了倒是笑起来,拍了拍他的手说道:“就你聪明,不错,你舅妈心急娶媳妇呢,怕今年选秀过后,好人家的女儿都被定下来了。”

这倒是很有可能,选秀之后,这些适龄的姑娘大部分都得定亲。这时候贺文麒才恍然想起来,自家表弟也已经到了成亲的年纪,按照这时候的习俗,其实早就应该定亲了,如今已经算是有些晚了,之前的时候,李察氏一直拖着,就是想让自家儿子考中了进士,能够有一个得力的岳家,这会儿遇到大规模选秀,李察氏便担心好的都被人挑光了。

若只是做媒,李氏倒是并不犹豫,毕竟她也喜欢知礼这个孩子,愿意娶一个可信的外甥媳妇,但问题是,李察氏压根没有看准了谁,上门来是求着她帮忙多看看,有谁家的姑娘好,性子柔和,自家上门提亲的时候也能成的。

说到底,李家现在还是白身,一家几口人挤在一个小院子里头,李氏倒是提出过给李家买一个大一些的宅子,但李太爷却不答应,女儿早就已经是贺家人了,怎么能一直添补家里头,虽说现在贺家当家作主的是自己外孙,但被人知道到底是要拿来说嘴的。再有一个,在李太爷看来,若是男儿连家业都要靠着别人置办,以后也不会有啥出息。

李家唯一能拿出手的,就是李知礼确实是个不错的孩子,对读书十分伤心,年纪轻轻已经是举人,以书院先生的话来说,只要坚持不懈,也能早晚中进士。再有一个,京城的人都知道,贺文麒与贺家不亲,反倒是与外祖家走的很近,许多人也因此对李知礼高看了一眼。

贺文麒听着李氏的话,便知道李察氏的意思,她是想要娶一个高门媳妇回来,将来能对李知礼的前途带来好处。只是高门的女孩哪里是那么好娶的,人家看不看得上李家还是另一回事儿,再说高门是非多,在得到好处的同时,也得承担相应的风险。

贺文麒考虑的,也正是李氏担心的,作为女人,李氏还有一个担心便是,自己看着觉得好了,将来若是娶进门发现什么不好的地方,到时候李察氏还不得怨怪自己,再说了,婆媳原本就是天敌,还是得李察氏自己看着好才是真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