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胖妞逆袭手册/一品侯夫人/弟弟如狼上一章:第 62 章
  • 胖妞逆袭手册/一品侯夫人/弟弟如狼下一章:第 64 章

一个多月有李桓煜陪伴的生活好像是一场梦,如若可以不醒,那么一直下去似乎也不错……

李兰得知李桓煜走了,心里一阵莫名的哀伤。

她的儿子也去了前线,连面都没有见到。李小芸好歹和李桓煜见了数面……哎,或许不见才是最好的结局。

李兰竟是不知道该如何同李新说起近来发生过的事情。

欧阳灿突然忙了起来,整日不见人影。若不是欧阳穆私下有令,不许李桓煜入京城,他怕是早拉着李桓煜一起到处走动了。

☆、vip98

京城,李邵和府上。

月亮渐渐爬上墨黑色的天空,李邵和坐在案子旁边独自喝酒。他的旁边主坐儿上是一位身穿华服的老者。老者心情似乎不好,不停叹气,道:“邵和,你如何看待安王余孽造反的事情?”

李邵和沉默片刻,说:“我对当年安王的事情并不熟悉,实在不敢轻易妄言。”

“呵呵……”老者自嘲的笑了一声,说:“你可知此次机会多好么。我们原本打算迫使俘虏承认同靖远侯府有勾结,彻底弄死欧阳家的……”

李邵和没说话,拿起酒壶亲自给老者斟满。

靖远侯府背景颇深,关系网攀枝交错,若不是叛国罪,怕是难以一次性将他连根拔起。若是没法彻底根除这枚政敌,那么待日后靖远侯府重新起身后便是镇国公府的最大的麻烦。

这位老者正是当今的镇国公府的国公爷李氏。

“靖远侯这个老狐狸,他心知安王曾是圣人心底最大的隐忧,故意扯出安王余孽的事情。但是谁知道南宁那些乌合之众是不是同安王有关系呢!当年,安王造反全家抄斩,还是我出手的,根本不可能有漏网之鱼。”

李邵和望着气急败坏的老人,说:“国公爷息怒。”

“息怒?如何息怒!我就知道前年西凉国边境突然出事儿有问题,如今俘虏在皇帝手中,人家愿意同我们合作,指证靖远侯,多么好的机会!除了通敌还有哪项罪可以弄倒靖远侯府?偏偏此时,圣人却犹豫了,要先处理安王的事情。”

李邵和垂下眼眸,道:“国公爷莫因为此事儿同圣人争执。当年安王叛乱另有因果,兴许圣人是怕这件事被人发现,会动摇国之根本。”

皇子夺嫡,从来没有谁敢说自个是干净的。

老人不在乎的冷哼一声,说:“沽名钓誉。圣人是皇帝,当权几十年了,谁敢多说一句?”

“但是为人君者,还是想在历史上留下贤名。”

老人摇摇头,道:“安王不可能有子嗣活着,定是靖远侯那个老东西自个造出的声势。”

“明眼人或许都清楚真相。但是南宁内乱是真,百姓可证,圣人在这种时候不可能不顾百姓的安慰,意在揪着靖远侯不放手。更何况那位俘虏是西凉国皇室,他口上说乐意同我们合作,到时候真的是否愿意说出那番话,怕是还需要圣人做出一些妥协。前些时日,街头巷尾还有人造谣,安王余孽之所以敢在此时露面,也是想借由圣人和靖远侯府的矛盾起势……”

“哼,这话怕是靖远侯自个传出来的吧。”国公爷同李邵和喝了几壶闷酒,说:“不过李先生,此次算是让您费心了。咱们以后来日方长吧,只要圣人心里向着咋们,早晚把靖远侯拖下马。”

李邵和点了点头,道:“尚有贤妃娘娘庇佑。”

镇国公李氏抬起头,看着月色,他真有些醉了,自言自语说起了好多先帝时期的往事。镇国公府李氏同靖远侯欧阳家的恩恩怨怨……

李邵和怕听到不应该听到的话,急忙唤来他们家管事,扶着国公爷上了马车送回李府。他望着消失在夜色里的马车,站了会才回到书房,睡不着,便铺上一张白纸,练习大字。

约莫丑时刚到,窗户处传来一阵鸟声。

他眯着眼睛,咳嗽了一下,立刻有人推门而入。

此人外表俊朗高大,冲着李邵和双手合拳,道:“李先生。”

李邵和点了点头,说:“怎么今日过来,可是有要事?”

对方点了点头,道:“事情临时有变,李桓煜跟着灿哥儿去南宁了。”

李邵和愣住,说:“不是说好了将我儿留下?”他本是想借此机会让李桓煜进学。如今他明面上归顺镇国公府,后宫都已经打点妥当,准备撤了李桓煜的军籍,去国子监读书。至少在现在的京城,镇国公府李氏可谓是权倾滔天。

对方怔了片刻,说:“煜哥儿身份特殊,想必先生心里有数,我们另有安排。”

李邵和皱了下眉头,没有多说,心里却有几分责怪。

他疏离的开口,道:“如今大将军令我传递给西凉国二皇子的话我都递到了。二皇子倒是乐意假装附和圣人。不过南宁乱一出,圣人似乎对于俘虏这边没先前那般关注了。西凉国再如何说是外乱,总是抵不上能够影响他正统皇位的安王。”

高大男子笑着道:“安王一事后续有人处理。待李公子随同欧阳穆大将军凯旋归来之时,定是让李先生和儿子团聚。”

李邵和哦了一声,并未多言,说:“我本是给我岳丈办事儿的。”他同逝去妻子情深意重,连带着同岳家秦老太爷极其亲近。不管是当年收下李桓煜为义子,还是进京赶考,同时接近镇国公府李氏都是秦老太爷的意思。李劭和不过是遵循妻子遗愿,好好辅佐秦家。至于秦家背后的人,他有几分猜测,却并未确定。如今看来,秦家是皇后党。

其实秦老太爷是李太后的人,如今偏向于靖远侯府。镇国公府李氏子嗣参差不齐,大多数没出息的二世祖。自打李家村成为镇国公府旁支后,国公爷李氏便执意拉拢李邵和,对他信任有加。李太后本不想动用李邵和这枚旗子,毕竟他关系到李桓煜的安慰。

没想到圣人想治靖远侯府通敌死罪,让欧阳家一辈子翻不了身,李邵和便率先联系了秦老太爷,将此事传出来。靖远侯这才将早年曾暗中救下的安王世子孙儿仍出来淌下浑水,省的圣人吃饱了没事儿干陷害忠良。

不过欧阳穆确实同西凉国二皇子有些首尾。

双方都处在被各自国家当权者看不顺眼的阶段,所以暗中达成一些约定。

但是这份约定并不牢靠,兴许西凉国二皇子若是寻到更好的合作伙伴,出卖靖远侯府也是瞬间的事情。所以安王余孽的事情,很快被宣扬出来。

李桓煜走了以后,李小芸的日子变得寂寞起来。好在关于欧阳家的所有留言都消失不见,李桓煜和新哥儿应该也会没事儿了吧。

李太后习惯了李桓煜偶尔进山陪她说话,这突然一走,倒是令她有所不适应。

她唤来王氏,问道:“不是说要将煜哥儿留下,怎么又跟着欧阳穆走了。”

王氏犹豫片刻,说:“娘娘,这事儿皇后娘娘禀报过您。此次穆哥儿去南宁平乱,虽然有风险却是真刀真枪的大干一场,回来必有军功。您当时说那就让煜哥儿去,混个军功……”

“我有说过吗?”李太后微微怔住,唠叨着:“记性真是越来越差了。”

“嘿,等煜哥儿有了官身,让他光明正大来给您磕头。”王氏安抚着老太太。

李太后唇角扬起,眯着眼睛乐了,仿佛看到了李桓煜傲视他人的那一日光景。她想了一会,又忍不住唉声叹气,道:“圣人不死,他如何领功……欧阳雪也是心软的,前年那会直接喂死了他不全了结了。”

王氏垂下眼眸,轻声说:“毕竟是一日夫妻百日恩吧。再如何恨与怨念,都想着那人毕竟是他儿的亲爹吧。”

李太后冷笑一声,道:“现在后悔了吧。她的小四没了,说起来都是自作孽,活该。她惦念人家是娃爹,人家却是没当小四是儿子。面对皇位竞争者的时候,圣人做事儿不改本色,真是不留后患,赶尽杀绝。”她一字字咬牙说出来,随后又扬声大笑:“好在我们李家还有桓煜……”

“恩恩,临行前让王太医特意给煜哥儿看过身子,强壮的狠。娘娘您就宽心等着,要不了几年就能抱上大孙子。”王氏讨好的捧着李太后说话。

李太后脸上闪过一抹动容,说:“日后煜哥儿的孩子可以放在我身边教养。”

王氏愣住,暗道李太后一生无子,会带孩子吗?真是老小孩,想起什么是什么。

“希望早日可以给兄长落下嫡孙儿。我定会护着他们平安长大。”

王氏见李太后又感伤起来,道:“所以娘娘更要注重身体安慰。您可是煜哥最牢固依仗呢。”

“呵呵,这是必然。我会好好熬着,把那人熬死再说。白发人送黑发人……真是令人期待呢。”

“娘娘……”

“我娘家刚倒之时,一些人的嘴脸令人终身难忘。包括哪些所谓曾经忠于李家的势力,还不是树倒猢狲散?这些年他们上面无人,自然混的不好,我一出来便再次蜂拥而来……”李太后面上闪过一抹浓浓的嘲讽神色,继续道:“但是经此一事,他们也看得出来,若无李家,他们金银攒的住吗?我若是想要,一句话就抄了他们!”

☆、vip99

王氏见李太后脸色不善,急忙附和,道:“娘娘说的是。”

李太后冷哼一声,道:“这种心思的人,若是没有我替煜哥儿看住,日后谁管得住他们?”她扬起下巴,淡淡的说着,脸色忽的一沉,哀声道:“哎……不过煜哥儿哪里都好,唯独令我烦心的是他婚事。”

她不由得蹙眉道,脸上满是忧愁。

王氏发现李太后又开始自怨自怜,自个找不痛快了,急忙插嘴道:“娘娘,不就是一个李小芸吗?娘娘什么身份,李小芸什么身份,她变成什么样还不是娘娘一句话的事情。”

李太后一怔,说:“什么意思。”

“奴婢认为,娘娘若是担心李小芸日后伺候不好李桓煜,不如现在就把人叫到身边学规矩。您身边舍出去的人,地位总是比一般人要高一些的。”

李太后垂下眼眸,认真想了片刻,喃喃自语道:“盯着李小芸学规矩……嗯……”

“您也可以和她培养培养感情,看看她的为人。娘娘,您早晚要和她当婆媳关系处呢,不如先把她给□□顺了,省的日后她给小主人扇枕边风说您坏话。”

“借她十个胆子编排我。”李太后不甘心的念叨着,说:“这道理是不错,可是如此一来,岂不是就是承认了她早晚嫁给我孙儿的事情。”李太后眯着眼睛,多少有些看不起李小芸的出身。

“娘娘,当务之急是让小主人早日成亲生下曾孙儿呀。若是嫌弃她身份不够,也未必是只有正妻才能怀孕生子吧。”

李太后点了点头,说:“那好吧。”反正日子闲散,她懒得管后宫乱七八糟的事情,心思全在念着李桓煜身上。那么既然李桓煜舍不得李小芸,拔高李小芸的任务自然落在她的身上。

“你去和贤妃娘娘打个招呼,就说我缺个针线宫女,相中了此次绣娘子比试中脱颖而出的李小芸。让她寻眉目给小芸发个牌子,可以随时进宫陪我。”

王氏奉承几句,笑呵呵的就去安排了。

自打四皇子病逝后,皇后娘娘欧阳雪就彻底病倒了。所以大事儿小事儿全部由贤妃娘娘发落。虽然圣人表面说是李太后掌管后宫,实则李太后一把年纪,哪里有功夫折腾后宫琐事,全部都是让贤妃娘娘自个做主的。

她权势日渐高涨,性子难免轻飘飘起来。原本以为王氏特意过来寻她是李太后有什么吩咐,闹了半天就是为了个绣娘子罢了。她纳闷李太后为何如此高看李小芸,便派人去查了李小芸底子,同时知会了娘家。

镇国公府李老爷派人一查,李小芸居然是李家村出身,立刻回话给贤妃娘娘,道是这女孩往大了说可以叫贤妃一声姑姑。

贤妃娘娘差点恶心坏了,她才多大就给人当姑姑?

她才懒得理这种亲戚,既然李太后让她提拔的女孩是自家人,那便没必要委屈了。

后宫里,专门伺候皇帝生活的衙门有好几个,其中内务府下面就有三个织造纺。一个专门给皇帝用,另外两个则是面向所有贵人们开放。一般来说,每次大选年,贵人们在选宫女的时候挑些人去织绣坊。不过这些人大多数是侍女用途,织绣坊真正技法出众的绣娘子门都来自四大绣坊。

四大绣纺为了建立自己在宫里的人脉,彼此达成共识,四年一换届。若是其中有谁特受贵人们喜欢,那就多留几年。待绣娘子出宫成亲时,还会收到贵人礼物。这礼物或许不是什么值钱玩意,却代表着门面,一下子在婆家就硬气起来。对于一些进宫是迫不得已,并非将心思放在圣人和皇子身上的女孩来说,织绣坊是难得的肥差。也有人提前疏通门路,纯粹把家里孩子送进来历练一下,建立好关系网就接出宫。

于是,本是在家里同李兰一心研究顾氏祖上绣谱的李小芸,莫名其妙就接了圣旨。因其在绣娘子比试中大放异彩,特别被聘入了内务府下属的织造三处。李小芸晕乎乎的捧着圣旨,最终也不晓得什么叫做织造三处。

李兰拖人去外面打听后方晓得这是宫里的一处衙门。专门给贵人们绣衣服的地方。

李小芸大惊,抱怨道:“这岂不是会累死人。关键是给贵人们干活不能打马虎眼儿。”

李兰戳了下她的前额,说:“你想多了。宫里有采办专员,城里有皇商绣纺每年给贵人们供新衣裳,谁会让你做啊。”

“这倒也是。”李小芸一阵恶寒。那这种部门存在的意义……

“但是贵人们衣服若是破了或者想要重新整合一番,总不能自个下手吧。宫女们的绣活未必过硬,再加上有些娘娘乐意自个设计花样子,你们就是给他们干活的。”

李小芸点了点头,说:“搞不明白为何让我进宫。不清不楚的,也不晓得去几年。”

“据说,四大绣纺的人是三四年才一轮换……”

李小芸呆住,道:“我莫不是要在里面呆这么多年。”

李兰摸了摸她的头,说:“你别担心。你同普通宫女不一样,每个月都有假可以回家的。小芸,织造处的绣娘子是有品阶的女官呢。”

“啊?”李小芸茫然的看着师父。

李兰扬起唇角笑了笑,道:“不过四大绣纺人进去都是建立关系网,咱们也没拖人,不晓得为何给了你任命。”

李小芸也很是纳闷,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我看上面说年底才进宫呢,总是可以准备准备。况且……”她顿了片刻,说:“兴许还能遇到翠娘呢。我还真挺担心她的……小不点不乐意我去寻李旻晟,我怕惹怒他,就远了李大哥。如今倒是不好意思去问他。”

“你啊,倒是真听小不点话。”李兰无语的摇了摇头。

“两位姑娘……”丫鬟嫣红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李兰和李小芸看过去,道:“何事?”

嫣红手捧帖子,说:“国子监祭酒大人家来了帖子。”

李小芸一怔,伸手拿过来看,扬声道:“阿怡生了!”

“李兰眉眼一挑,问道:“男孩女孩……”

“女孩。可胖了,说是眼睛都被肉挤成了一条缝。阿怡能给我写这么多字,可见身体无碍的。”李小芸发自内心的笑着,女人生产是大难关呀。黄怡可以平安度过就好。

“她信上还说想好好养身子,不过满月过百日呢。”

“嗯,百日好。百日的时候孩子有模样了,大人也休息的差不多,不容易着凉受风。眼看着天气冷了,若是梁家没意见,我也觉得别太折腾孩子好。”

“真想去看看她,可是又不想她月子里去打扰她。”李小芸声音发低沉。

“她都能给你写信了,可见是生下些时日。”

李小芸扫了眼信函,道:“嗯,半个月前就生了。真是的,光顾着织造处的差事儿,我都没有陪着她生孩子。”

李兰笑了,说:“傻瓜,你一个未婚女孩怎么可以看人生孩子?这种血腥事儿不吉利。”

“哦……”李小芸掰着手指算了下,道:“百日还有两个月,正好在我入宫前。”

李兰点了点头,说:“到时候你去参加她的百日宴,我就不去了。”

李小芸刚想说些什么,却也闭了嘴巴。梁老太君可是夏大人的亲妹子。夏子轩和他爹定是会去的吧。

“还好我从几个月前就开始给她肚子里娃做了小被褥,还有衣裳,用的天蓝色,男女娃都不碍事儿。”李小芸自言自语的念叨着。

“人家肯定不缺这些。”李兰笑道。

李小芸腼腆一乐,说:“可是我亲手做的终归意义不一样吧。”

接下来,李小芸开始为入宫做准备。

顾三娘子听说此事儿后却觉得有些踌躇。宫里的织造处绣娘子大部分都是通过选秀分配的。少数是四大绣纺推荐,可是李小芸毫无背景,怎么就被人弄进去了?

即便是四大绣纺每年的名额都有限呢。因为三四年一轮换,还有人不乐意出宫,没听说就因为在绣娘子选拔上表现出众就可以随意进宫的。放眼几年前的绣娘子比试,好多出众的绣娘子都被人遗忘了,最终能够被记住的还是四大绣纺的人。因为他们乐意捧自个的绣娘子,愿意为他们铺路。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绣娘子都留在了宫里或者京中,是人们习惯性关注的地方。

相较于顾三娘子的猜忌,李兰和李小芸这对师徒可想的开呢。反正他们一路从小山村进京就已经是很了不得的事情,如今看进宫什么的也没啥大不了。

日子过的飞快,一转眼就到了黄怡闺女百日宴的日子。

☆、vip100

梁府家曾孙女百日宴办的极其体面。

梁老夫人的嫡亲哥哥是皇上宠信当朝重臣夏大人。皇上都是有赏赐下来的。

不管日后朝堂走势如何,那都是世家望族心底的猜测小算盘,至少大面上的梁府盛极一时。梁老爷坐在国子监祭酒官位上多年,品级不高,却是典型的积累名望的位置,足够彰显梁府清高尊贵。

况且,此次梁府大办的理由便是旁边那府上也生了孩子,却是个男孩。梁老夫人心里有气,偏要把黄怡之女,梁府嫡出大姑娘的名头宣扬的众人皆知。

李小芸又来到这熟悉的府邸,扬起头看了一眼胡同旁门,依然是大门紧闭。

门口的家丁似乎对于眼前的繁乱景象视而不见,也不过来帮忙,也不说话。

李小芸垂下眼眸,随着管事嬷嬷进了梁府。

梁府今日热闹非凡,大门大户人家的娘子极多。他们看李小芸的颜色有几分轻视,话里话外却是捧着李小芸。

李小芸心里明白,这些人看不起她的出身,又碍于她即将进宫,还是肥差不敢轻易得罪。她也不再是刚入京的乡下姑娘,前阵子为了进宫学习的规矩都用上了,倒是也不由得让人高看几分。

“李姑娘。”一道柔和的嗓音在耳边响起,李小芸回过头,目露诧异,说:“陈姑娘……”

两个彼此看了一会,都不由乐了。

陈诺曦眉眼微扬,笑道:“当时也没能帮忙李姑娘,我一直心里有愧呢。”

李小芸急忙摇头,说:“哪里的话,本就是我病急乱投医。陈姑娘有心帮我便已然感激。”

陈诺曦浅笑,伸出手主动拉住她,道:“你的绣品我看过了,真是不错呢。若是你有心,我们或许有合作的机会。如今京城最知名的裁剪作坊,便是我的产业。”

李小芸淡笑不语。

上次她一筹莫展时陈诺曦明面上有心相帮,却试探性的提出条件。当时她表现的比较脾气硬,对方也就退却了。如今她也算是入了贵人眼底,在京城被人提及不再是默默无闻,陈诺曦这才会打开天窗说亮化,提及合作吧。

李小芸心里感叹一声,人呀,果然还是要靠自己。你有实力,才会获得他人尊重。不过她对于陈诺曦的名头有些忌讳。

陈诺曦此女在京城名媛中算得上独领风骚,连皇后所出三公主都追着她跑。二皇子,五皇子倾心于她,就连世人皆知的冷面阎王靖远侯府欧阳穆也说是为了她才退亲的。

这般大的人物,李小芸甘拜下风,不敢轻易招惹。事有反常必成妖,李小芸自认出身平凡普通,不乐意同高门大户牵扯过多。

陈诺曦又同她聊了下女儿话的家常,发现李小芸始终是淡淡的应声,心底微微有些不满。

三公主黎孜玉代表皇家送贺礼,见到陈诺曦就朝他们走来。一路上众人同她行礼,李小芸也急忙行了大礼,恭敬道:“三公主。”

黎孜玉一怔,随意的让其平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