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三个毕竟刚来,都是听得多,说的少。

“陶家妹子,姐姐也羡慕你这种悠闲日子,不用侍候婆婆,事情也少。可终究觉得女人家还是有个男人依靠比较好,你就没再考虑过?”

铁匠媳妇性格直爽,从来说话有一说一。换旁人听到这样的话,自然觉得这铁匠媳妇太多事了,但小花知道她其实是在替她着想。

小花对这样的言辞并不少听,巷子里的大娘小媳妇多多少少都会和她说过这样的话。毕竟一个寡妇带两个孩子,日子实在过得太辛苦了,有个男人依靠总是好的。

“孩子还小呢。”小花只能这么说,她总不能说她其实不是个寡妇,她也是有男人的,只是现在她男人不要她了。

豆腐媳妇在一旁插嘴,“小才好啊,娃儿现在不记事儿,容易养亲,这样以后男人才会娃儿好,哪个男人愿意养两个还记得自己爹的娃儿。”

这话已经让小花不知该如何反应了,只能佯装羞涩的笑了笑。

“别害羞,寡妇改嫁是正途,谁也不敢说要让寡妇守一辈子,咱们妇人啊,还是有个知冷知热的男人陪在一旁的好。”

丁香蹲在一旁井边洗衣服,脸已经扭曲的不知该如何形容了。

可她现在是个寡妇,夫人也是个寡妇,两个小主子是没爹的,所以她只能听着,内伤在心。

“就是就是,你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一屋子都是妇道人家,虽说现在有些积蓄,可日后怎么办?咱们妇人又不能像男人那样出去挣钱养家,还是找个可靠的男人嫁了才好。”

“咦,陶家妹子,你觉得张屠户人怎么样?我看你对大胖挺好的,咱们家毛蛋儿老说,大胖说想让你给他当娘。”翠枝在一旁说道。

“对呀对呀,我看大胖挺喜欢陶家妹子的。”

“张屠户不行,配不上陶家妹子。”有个弱弱的声音在一旁说道。

☆、第138章

第141章

讨论正欢的几个小媳妇停滞了一下,瞅了正低头做羞涩状的小花一眼。

“也是,陶家妹子长得这么好。”

陶家妹子是她们东榆林巷长得最好的妇人,皮肤嫩白嫩白的,小脸儿精致,身段也玲珑,虽说是个小寡妇,但巷中有不少后生都偷偷的向人打听,这也是为什么这几个小媳妇今天会说到这个话题的原因,被托的人多了呗。

“我觉得何书生不错,人家可是个秀才。”

“何秀才不行,长得太秀气了,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杂货铺那家后生不错。”

“我觉得张屠户可以,家底子厚,卖猪肉的不缺钱也不缺肉,屋里就一个男人一个儿子,也没有婆婆。关键张屠户长得壮实,咱们妇人找个壮实的男人才有安全感。”看来这个小媳妇是比较欣赏张屠户那种人高马大型的。

“哎呀,秀娘,你太流氓了,男人壮实不代表那活儿好。”

秀娘还未答话,另一个小媳妇插言,“对对对,不光要考虑人品、家底赚钱能力啥的,那方面好,妇人才是福气。”

“哟,看来你家那口子让你很满意喽。”

那媳妇呸了一口,“去去去,你家那个不好?不好你会是这种样子。”

这群小媳妇眼睛都毒,日子过得好,被滋润得好的,都是容光焕发,油红似白。反之,则是面容干黄,精神萎靡,一看就是在夫家过得不好的。

“自然是好的。”

“我家那个不好。”一个小媳妇弱弱插言,“也不是不好,就是他娘太烦人了,总是蹲咱们窗下听墙角掐时间,吓得我们都不敢,我感觉我男人都快废了。。”

“哎呀,你婆婆那臭毛病还没改?不是说你上次回娘家之后回来改了吗?”

“改了没几日,又故态复萌了。”

“这可不行……”

话题从给小花建议改嫁的对象,跳跃到为那个小媳妇出谋划策对付寡妇变态婆婆上了。

小花暗自庆幸终于不拿着她说事了,跟着又被这群小媳妇的生猛话题给惊得差点被口水呛到。

一旁偷听春草早就羞得跑掉了,丁香正在晾衣裳,听得嘴角直抽搐。

可不得不说,在这群人身上,感觉到一种很鲜活的生命力,似乎这样才是过日子。

虽不富裕,但家家户户都是一夫一妻,没有姨娘小妾,没有争斗,没有肮脏。早就对嫁人绝望的丁香,突然觉得如果给她这么一个男人,知冷知热,过着平平凡凡鸡毛蒜皮但红红火火的日子,似乎也不错?!

***

张屠户看似五大三粗,实际上是个挺仔细的人。

见儿子大胖去陶妹子家吃饭次数多了,隔三差五总会送来一块肉,说是感谢。

也确实,他一个大男人带着个孩子,又要做生意,难免照顾不到。有时候儿子东家吃点,西家吃点,一天就混过去了。所以张屠户经常拿着摊子上卖剩的肉,给儿子蹭饭的几家送些。

张屠户言辞恳切,又说不收以后就不让大胖来这里吃饭了,于是每次小花都推脱不过收下了。其实张屠户送的这点肉真的不当事,小花虽是把日子安排的仔细,但家里伙食还是挺好的,毕竟有两个孩子在,鸡鸭肉鱼顿顿都是不少的。

次数送多了,巷子里的人多多少少都看出了苗头。再见到张屠户的时候,免不了开几句玩笑,让他动作加快点,早点把人陶家妹子娶进门。

这下赵大可坐不住了,急得在屋里团团转。

虽说知道夫人不会如此,可这么下去怎么能行?烈女怕郎缠,毕竟夫人现在可是寡妇啊!

忙不迭的,就赶紧给府里送信过去了。

信中描述的极为清楚,例如这个屠户去送了多少次肉,如何利用自己儿子频频上门,例如他那儿子说了多少次想让小花给自己当娘,还有巷中有多少家给夫人做大媒的……

只差明说,殿下,你再不想想办法,夫人可就被人娶走了。

景王此时正忙得昏天暗地的,连着几日都是睡了两个时辰就起来。晋王那边动作越来越大,他几乎把手里的探子全部派过去才能探出端倪。

明面上,晋州齐州那边有聚集兵马之意,实则暗里已经不知道有多少晋州齐州的人暗中潜伏到京中去了。景王根据自己手上的消息得知,不少于两千之数。

这么大的动作,意欲为何,不言而喻。

幸好的是早年安插进去的人,此次也被派到京城去了,具体的得知并不详尽,大体还是能得知一些的。

刚处理完并把吩咐传下去,赵大的信送了过来。

赵大每隔两日送信回府一次,信中大体就是汇报夫人今天干了什么,两个小主子今天干了什么,其中以儿子女儿消息为多,毕竟小花出门的次数少。

景王见是那边的信,心情变好。天天忙得连膳都顾不上用,每次那边递信过来都是他最为高兴的时刻了。福顺也是知道的,所以信一到便拿了过来。

景王打开看,还没看完脸就黑了。黑得极其明显,带了一种有人抢自己东西的恼怒。

这种情形景王很陌生,第一次遇见这种情况。

一个卖猪、卖猪肉的男人,肖想自己的女人,还想给自己儿子女儿当爹,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可景王不是不讲道理的人,毕竟小花儿自称是寡妇,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当初赵大把寡妇这事报上来后,景王的脸色也是诡异了几日,一种无奈却又包容的神色。

被寡妇了可以忍,可有人想让寡妇改嫁不能忍啊,景王下意识站起来往门外走去,吩咐常顺备马外出。

直到翻身上了马背,景王发烫的大脑才冷静下来。

他这是要干什么去?现在很忙,一刻都走不开,时时刻刻都有各处的消息递过来等待他做决定……

可他居然觉得这样很好,一刻都不想停。这些日子想她想得快疯了,只能把赵大递回来的信带在身上,闲暇下来便拿出来看看。

看她过着平凡老百姓的日子,看她自己洗衣做饭,看她小日子过得乐呵,看她在外人面前自称寡妇……

她就那么想他死吗?可他心里知道她不是这样的,是他把她气狠了。

真想快点见到她,不知道她会不会让他进她的家门……

……

“张大哥,这肉真的不能再要了,你是做生意的,靠着吃口饭,哪能日日给我们送……”

张屠户很坚持,他的一贯态度都表现的很坚持,即使他心里很忐忑。

“陶家妹子,我没其他东西能谢谢你的,你们家也不容易,几个妇道人家带两个孩子,也要过日子,也要吃饭。我们家大胖老来你家吃饭,这都快成习惯了。吃一顿两顿也就算了,哪能日日来。这就当我给大胖交的伙食费,算是张大哥厚颜了……可你也知道我们家里的情况,实在有点顾不上……”

张屠户还想说点什么用来说服陶家妹子,却发现陶家妹子整个人都呆住了。

顺着视线望过去,看到一个一身黑衣形容不出来的男子。

为什么形容不出来,因为张屠户不识字,他只能跟着发呆的看着这个不应该出现在东榆林巷的男人。为什么说不应该出现?这是他的直觉。

小花回过神,心中有一种如释重负,又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怨怼。

你为什么才来?

“这位……”景王停顿了一下,实在不知道该怎么称呼,“请问你找我夫人,有什么事吗?难道不知,男女授受不亲。”

“你夫人?”

张屠户去看小花,见她半垂头也不否认。

遂,强自笑道:“这位……这位公子,你可能误会了,大家都是邻里关系,因为我家小崽子总是来打扰,这只是为了聊表谢意。”张屠户掂掂手里被荷叶包的的猪蹄,觉得在这人面前有一种无法言喻的自惭形秽。

“既然陶家妹子不愿要,那我就先走了。”

话说完,张屠户便走了,步履之间带了丝落荒而逃的仓皇。

门前恢复了寂静。

景王见她也不看他,一时之间也不知说什么好。

她瘦了点,穿了一身青布衣裙,头上插着一只银簪子。很简单,却是让他怎么也看不够。

正恍惚着,见她不说话转身往门里走去,景王有些愣了。

她这表现的是不想理他,还是不原谅他?或者是其他意思?她对外自称是寡妇,景王想她是为了在外方便一些给自己找的身份,又或者是生他气了,此时见她仿佛不认识他的表现,那种她刚走时的恐慌又来了。

门口静悄悄的,他看着半敞的门。

她没关门,是不是就代表让他进去的意思?

各种经历的第一次都是在小花儿身上刷新的,景王只能摸摸鼻子僵着脸,踏进这座小院子。

刚绕过小巧的影壁,就听到女儿‘叽叽’的直叫,跟着便看到儿子女儿着了一身简陋的青布衣裤在院子里追着小鸡撒欢。一旁还有两个妇人,都穿得极为简朴,头上包着头帕,一个在打水,一个在洗菜,两个都是笑吟吟的看着俩孩子。

丁香和春草一愣,刚才两人还在说夫人总算把屠户张的肉拒回去了,怎么这殿下跟着进来了。

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丁香丢了水桶,春草打翻了菜盆,两人一边在围裙上擦手一边慌张行礼。

“给殿下……请、请安。”许久未行礼了,又是在这种小院,穿了这种衣裳,丁香和春草两人都极为别扭。

那边俩孩子见到这边动静,好奇的往这边瞄过来。

☆、第139章 4.10

第142章

依依歪着头端详了这个人一会儿,小眉头皱着,先试探叫了声‘父王’,跟着就嘭嘭嘭跑了过去。

晫儿瞄那人一眼,他才不会说他早就认出来了呢,比妹妹还快一点儿。想是这么想,他也扭扭捏捏的走了过去。

景王沉浸在孩子还认识他,与俩孩子围着他说‘你不见了,你去哪儿了,你不乖’的混乱当中。

小花走出来,瞄了那边一眼,对手脚无措的丁香春草说让她们做饭去,难不成晚上不用吃饭了。

晚饭很快便做好,丁香和春草两人还在灶房里讨论了‘殿下会不会在这里吃晚膳’的问题。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吃的可能占大多数,于是两人使了浑身解数,把家里的食材都用上了,才整治了四菜一汤出来。

两人把饭菜端到堂屋,在那张漆了红漆的小方桌上摆了,摆好后,两人便躲到灶房去了。

晫儿和依依也知道这样就是代表要吃饭了,手里拽景王袍角,嘴里喊着‘吃饭饭’。在体贴女儿的带领下,景王终于踏进了屋门。

小小的一间堂屋,中间是个简陋的小方桌,她坐在那处无悲也无喜的看着他们。眼里似乎有他,又似乎没他。

心被紧攥着,想说什么却一时不知该如何言语。小花接下来的动作,打断了他心中的那丝尴尬与窘迫。

“坐好,吃饭。”

景王忙不迭去桌前坐好,小花有气无力的翻了一个白眼,看向两个孩子。

“不吃饭了?”

“吃,一起吃。”依依连点其头,嘴里说着。

晫儿拉着妹妹,去方桌一旁两张矮点的袖珍小桌子前坐下。景王惊奇的看着这一切,小桌子,小杌子,两个小小的人儿,乖乖的坐在那里。

小花端起两碗饭,放到儿子女儿面前,道:“慢点吃,不要把饭洒出来了。”

“不洒,不洒。”

“妹妹才洒。”

两个小家伙儿拿起自己专属的勺子吃饭,依依挖了两口,去看景王。

“父王吃。”

晫儿没说话,拧着眉头看那个人不吃的人。

景王看看一旁的小花,她僵着脸也不说话,盛饭的时候,多盛了一碗放在他面前。

看着面前那简陋的粗瓷碗,里面的米饭是普通的白米饭,并不是上好的碧粳米。桌上的菜很简单,一个丝瓜炒蛋,一个清炒蔬菜,一个河虾炒韭菜,一个红烧茄子,汤是肉片豆腐汤。

两个孩子吃得很开心,她也低着头吃着,景王却是有一丝心酸。觉得她和孩子都受苦了,哪怕他之前在府里用膳再怎么简单,可简简单单一样蔬菜做得也是极为精细的,哪像这里炒蔬菜就是炒的,而不是还要用什么各种高汤吊味儿。

景王端起碗,持起筷子,吃饭。明明味道不算好,可他吃着却觉得极合自己脾胃。

用完饭,小花把桌子收捡了,把盘碗筷拿到灶房,回来用抹布把桌子擦了,两个孩子的小桌子也擦干净。又去洗洗手,帮两个孩子把罩衣褪了。

“罩衣脱了,就不能去外面玩了知道了吗?”

依依讨价还价,“那先不脱。”

小花摸摸女儿的小脸儿,指指外面,“外面天黑了。”

依依做出惊恐的样子,小爪子捂着嘴,“天黑了,有狼抓小娃娃吃。”

把小花弄了个啼笑皆非,“谁告诉你的啊?”

晫儿在一旁说道:“大胖和毛蛋儿他们都说了。”

“那还出去玩吗?”

“不去,抓小娃娃吃。”

“那一会儿让香姨烧水,洗澡澡。”

依依笑着拍巴掌,“洗澡澡,洗澡澡。父王也洗,和依依一起……”

孩子还记得以前和父王一起洗澡澡玩水呢!

小花没有说话,让两个小的在屋里玩,自己去了灶房。

依依跑到景王身边,爬上他的腿,坐好,又叫哥哥一起来坐。依依是个热心的小娃儿,有什么好东西总是乐于与人一起分享。包括刚才叫景王一起吃饭、洗澡,还有这会儿叫哥哥来坐父王的腿。

两个小娃娃一边坐了一个,两岁多的孩子已经可以很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了,这归功于小花总是认真和两个孩子说话的成果。依依没有哥哥聪明,小嘴儿叽里呱啦说了一大通,让人也不知道她在说什么,反正没什么主题,这个时候的幼童都是这样的。

晫儿却是调理清晰,连着说了几句话,把景王问得狼狈不已。

尤其儿子端坐在他腿上,拧着小眉头,一本正经的样子,宛如一个成人在进行质问。

晫儿说的是——

“你去哪儿了?”

“你不乖乱跑。”

“大胖爹天天都在家。”

因为小花的影响,景王以往和两个孩子的对话也是不少的。女儿说的杂乱无章,他回的少,但儿子很小说话就调理清楚了,景王回答便多些也慎重些。

“父王有事情,很忙。”

晫儿拧着眉头,似乎思考了一下,问道:“赚钱去了?”

这种思路来自于巷子里的小伙伴们,因为晫儿总是听见谁谁谁说他爹赚钱去了,给他买好吃的。而且他也被人分享过所谓的好吃的,那种好吃的在晫儿眼里并不稀奇,毕竟以往在景王府什么没吃过,换了地方住小花也没亏过两个孩子,只是爹赚钱给娃娃买好吃的成为了一种逻辑线。

所以晫儿左右看了下,又用小手摸摸景王的怀里,“好吃的呢?”

景王愣住了,真正反应不过来。

晫儿一脸‘你好笨’的表情,说道:“毛蛋儿他爹出去赚钱,都给毛蛋儿买好吃的,还有大旺爹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