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麦生早已收拾好了心情,闻言点头道:“确实是二十文,而且我听说昨日因为买药材的事,大婶和秦公子也闹得不愉快。”

昨天张采萱两人去镇上,村长是知道的,也知道秦肃凛帮人带东西。但是他不知道秦肃凛居然帮孙氏带了药材,而且起了争执,看样子没有闹大。

他看向张采萱,问道:“采萱,你们买的风寒药材多少一副?”

张采萱一直在众人中间围观,闻言点头道:“确实是二十文,比以往翻了一倍价格,不止如此,我还买了些粮食,都涨了好多。”

张麦生早在她说出二十文时就松口气,大声道:“我就说我没有骗人。”

孙氏立时出声反驳, “不可能。”

张采萱无所谓,“大婶昨日也说不可能,所以我没勉强她,我自己带了回去,打算备在家中。”

众人了然,这是买回来孙氏不要砸手里了。

张麦生也上前,“大婶不要就算了,我也自认倒霉,但她说我骂我可以,我是晚辈,受点委屈只能自己认了。但是她不可以咒我爹。”

孙氏不满,“不过随口一句话,怎么就成了咒你爹了,我说的话要是都能成真,我早就发财了……”

村长粗声粗气,“别吵。”

待众人安静下来,村长看向孙氏,“嫂子,你真不要?”

孙氏冷笑,“他赚我铜板,我怎么要?”

张麦生立时道:“这种天气去镇上,收点谢礼怎么了?我可没有强收,一开始我就说好了的。”

村长眼神沉沉看了张麦生一眼,“你怎么好意思收?”

张麦生不服气,顾不得村长的身份,反问:“我难道白跑?要不然大叔您去帮他们买?衣衫打湿大半就算了,那买什么都要挤,动作慢了根本买不到,我不图那几个铜板,我搁家睡觉不行,跑去受那个罪?反正今天我话撂在这里,以后要让我买东西,谢礼必须要。”

村长揉揉额头,“行了。你那药,问问村里有没有人要,让他们付你铜板买了就是。”

现在这样的天气,几副风寒药材还是有人用得上的,这也是张麦生干脆利落放弃和孙氏纠缠的底气。

村长又看向孙氏,叹口气道:“大嫂,采萱和麦生的性子我也知道些,他们是不会为了这点铜板骗你的。”

孙氏不理,低着头不说话。

村长也有点生气,声音加大,“你既然不要,也不相信别人,那你自己去买。”

孙氏嘀咕,“自己去就自己去。”声音扬高,“她叔,那麦生赚村里人血汗你就不管?他这分明就是趁火打劫。”

张麦生不干了,“什么叫趁火打劫?就比如请人造房子,要不要花钱?我跑一趟得花大半天,衣衫都挤破了……”

村长怒道:“住口。吵吵嚷嚷好看?”

转眼看向众人,警告道:“以后关于带东西付谢礼,你们自己商量,既然要让人带,就不要觉得自己吃亏了。散了散了……丢死人。”

村长发话,众人就算是不服,也只能暗暗嘀咕,倒是真的散开了。

张采萱看到现在,脚上还是湿的,觉得村长算是公正,根本没有偏向谁。

秦肃凛看了看她的鞋子,低声道:“我们回去。”

两人往村西走,杨璇儿还在后头和人寒暄,论起为人处世,她比张采萱和顾家都好太多了。同样在外来的人,村里人就和她熟悉得多。

正往村西走呢,就听到后头有人唤,“采萱。”

张采萱回头看到何氏,“二嫂。”

何氏走到她面前,道:“姑母回来了,你要不要去看看她?”

张采萱看了看自己的鞋子,笑道:“方才我下地来着,鞋子已经湿透了,改日。”

理由合情合理。

何氏点点头,“姑父和表弟他们也来了,如今家中有点挤,你要是得空,还是去看看他们。”

张采萱和秦肃凛走了老远,还感觉得到何氏看着他们的目光,想起方才何氏的话,忍不住低声问:“他们怎么住得下的?”

算算现在张家的屋子,可只剩下当初她住的那间是空的。

姑父和表弟,一听就不止需要一间房。

秦肃凛当然也想不出,“不用管。”

张采萱就不管了,和秦肃凛回家之后,赶紧换下了湿鞋,这么半□□衫也有点湿,也赶紧换了。又拨开了火盆上盖着的灰,屋子里很快就暖和了起来。

今日村长的那番话,表明了以后可以帮村里人带东西可以收谢礼。张麦生的“生意”大概可以做起来了。

两人种了菜,如今也只能种菜,张采萱试着种了些野蒜,不知道能不能长。种完了又觉得无所事事,干脆又拿出针线做衣衫,越做越精致,布料上还绣了小花,看起来雅致。

翌日下午,张采萱在屋子里绣花,秦肃凛在一旁帮着分线,外头又有人敲门,他起身去开了,随即就听到了熟悉女人声音。

孙氏。

张采萱眉头皱了皱,起身出门。孙氏看到她面色一喜,“采萱啊,我让你帮忙带的药材,我来拿了。”

她面上带着笑容,语气熟稔。

仿佛两日前的争执吵闹不存在一般,真的脸皮够厚。

张采萱似笑非笑,“大婶,我那药太贵了,可不敢给你。”

孙氏挤开门口的秦肃凛,踏入院子,“不贵,你是不知道,今日我一大早就去了镇上,没想到真的涨价了,是我错怪了你,前天真的要二十文一副,我来给你道歉来了。”

伸手拍了下张采萱的手臂,讪笑道:“我性子急,日子也难,根本不敢乱花银子。你可千万别跟我计较。”

张采萱退开一步,面色严肃,“大婶,你不说清楚,我可不敢给你。”

孙氏面色一僵,见张采萱和秦肃凛都严肃的看着她,半晌,咬咬牙道:“我也不瞒你,今天我去了镇上医馆,又涨价了,要二十二文一副了。”

作者有话要说:一会儿12点准时见!

☆、第41章 第四十一章

虽然张采萱在自己方便的时候很愿意帮帮别人, 但是此时她却不想将药给孙氏。

不说别的,这药她两日前就让他们买,而且在那之前天天下大雨,想买也不行,她家中的病人病了多久外人根本不知, 风寒这种病说大不大, 但一直拖的话也是会要命的。

万一这药拿去就真的治不好呢?

张采萱是知道镇上的医馆配药有多不靠谱的。虽然进有媳妇拿去的药已经熬了喝, 昨天她爹还一起凑热闹来着,应该是没有大碍了。

但孙氏家中的病人拖了最少两日, 要张采萱的意思, 最好是找个镇上的大夫来看看。

孙氏见他们不接话, 也不见他们动弹, 又道:“前两日是我不对,但是我确实不知道这药涨价会那么狠, 就连粮食都没这么狠。”

她说话间,眼眶已经微红。姿态也低, “倩儿她爹今天早上都打不起精神来了。”

听到这句, 张采萱眼皮跳了跳,忍不住问道:“他有没有发热?你有没有注意过?”

孙氏有点茫然,不解道:“不就是有点咳嗽,着凉了么?”

这话的意思,显然是没注意发热这种事了。

张采萱只想叹气,农户家就是这样,一般人病了是能拖就拖, 拖不好再买点药材回来熬着喝。殊不知许多大病就是这么拖出来的。

看着面前的妇人,张采萱沉吟了下,心下盘算着怎么说服她去找个大夫,药材肯定不能就这么给她的。

却听到远远的就有虎妞娘的声音传来,“大嫂,大嫂……”

孙氏扬声应了,虎妞娘跑到张采萱家门口,扶着门框急道:“大哥晕过去了,身上好烫,你赶紧回去看看去啊!”

孙氏慌乱的看向张采萱,眼眶都红了,“采萱,我求你,把药给我。”

张采萱忙道:“这种情形赶紧请大夫是要紧,还熬什么药?”

虎妞娘喘息半晌,似乎缓和了些,进门一把拉住她的手臂,“采萱说的对,热成那样得找大夫。”

孙氏急急随着虎妞娘往外走,又问道:“那这个时辰上哪儿找大夫啊?”

话说完,她脚步顿住,回身看向秦肃凛,膝盖一弯就要跪,“是我不对,秦公子,我求你救救命,帮我找个大夫……”

要不是虎妞娘眼疾手快拉住她,可能她就真的跪下了。

虎妞娘也有点不好意思,“秦公子,这一回真的拜托你们,我们张家一辈子都记得这份恩。”

秦肃凛沉沉看孙氏一眼,转身去了后院,显然是去套马车了。

关乎救命,张采萱也不好耽搁,只道:“最后一次。以后有什么事都不要来找我们。”

见两人点头,张采萱又道:“你自己付银子,不关我们的事。”

孙氏眼泪掉了下来,“是,你放心。”

秦肃凛套了马车,张采萱不放心,非要和他一起去,马车一路飞奔,直往镇上去,进了医馆之后,好在现在时辰不早,大夫面前刚好没了看病的人,秦肃凛不由分说一把抓过大夫,语气沉稳,“老大夫,劳您救命。”

说完,抓着他就往马车上去。

张采萱紧随着他,看看不对,进了医馆忙问:“药箱呢?”

有药童背着药箱急急追上,张采萱问道:“有发热的药么?”

要是去了发现没药,岂不是还要再跑一趟?

药童点头,“风寒发热的都有。”

几人上了马车,马车再次飞奔。

马车里颠簸,老大夫紧紧抓着车厢壁上的窗棱,药童护着药箱自顾不暇。就算是如此,老大夫还在问张采萱,“什么病?什么症状?”

张采萱想了想,道:“晕过去了,发热。”就这还是虎妞娘说的,别的她也不知道。

事实上她很怀疑虎妞大伯到底是不是着凉得了风寒,因为风寒是孙氏说的,纯粹是她猜的。

老大夫低着头沉思。

马车极快,一路进了村子直往孙氏家中去。虎妞娘早已等在院子里,看到马车过来,忙迎上前,掀开帘子,张采萱跳了下来,虎妞娘一把抓住她,“大夫呢?”

老大夫年纪大了,又一路颠簸,下马车时差点没站住,却还是问道:“病人呢?”

虎妞娘忙去拉他,被老大夫避开也不恼,“在屋里呢。”

大夫送到,张采萱暗暗松了口气,无论孙氏如何不讲道理,好歹是一条人命,她再讨厌孙氏,也不会见死不救,再说,那生病的也不是孙氏本人。

她也不怕孙氏撒泼,有虎妞娘看着呢,虎妞娘还是很靠谱的。

大夫到了,屋子也没有其他的声音传出,应该病得不算重。张采萱浑身放松,还有兴致打趣,“你说,一会儿会不会要我们将老大夫送回镇上?”

秦肃凛含笑不答。

这本就是事实,要不然他就带着她回家了。

很快,屋子里有人出来,老大夫打开药箱配药,嘀咕道:“明明几副简单的风寒药就可以痊愈,非得拖到现在,要是再拖一日,等着收尸。”

药材配了六包,连同针灸一起药童收了四百文,孙氏有些不甘愿,还是一个中年男子瞪她一眼,她才消停,老老实实给了一大把铜板。

那中年男子就是虎妞的爹,“大嫂,你还是讲讲道理,这么多年多亏了大家照顾你,你……唉!”

他摇摇头,起身走到外面对秦肃凛认真道谢,“秦公子,今日你帮了我们家,以后要是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尽管说。只是……”

想到接下来说的话,他面皮有点发热,“现在还要劳烦你,帮我们把大夫送回去。”

秦肃凛早有预料,如果不找他也会是别人,“大伯没什么大碍?”

虎妞爹忙道:“没有没有,喝点药就好了,多亏了你请来了大夫,扎了两针,大夫说一会儿就会退热了。”

老大夫走出院子,准备上马车时,看向秦肃凛,语气不甚好,道:“能不能慢点,来的时候老夫一把老骨头都要散了。方才急着救命,现在不需要了。”

虎妞爹忙上前道歉,“对不住,老大夫多担待,不关秦公子的事,是我们拜托他快点的。”

老大夫冷哼一声,“生病就买药熬了喝,拖成这样命都要没了,病人也痛苦。”

虎妞爹也不知道听清楚了没,忙应承, “是是是。”

此时天色已经不早,秦肃凛送大夫回镇上,张采萱有点不放心,随着老大夫爬上马车,药童背着药箱紧随。

果然,回去的马车就好得多,没那么颠簸了,老大夫看向对面的张采萱,道:“你们倒是好,又不是你们的家人,这么实诚做什么,老夫的老骨头哟。”

张采萱道歉,“真心对不住,事关性命,是我们太着急了。”

既然打定主意帮忙,张采萱可干不出来故意耽搁害人性命的事,秦肃凛也不是那种人。

送老大夫回了医馆,外头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街道上许多铺子都关了门,秦肃凛有些无奈,“太晚了,要不然带你逛逛。”

他算是发现了,张采萱尤其喜欢逛街,只是最近下雨,路不好走,来一次实在不容易。

张采萱也不是真的想逛街,前段时间她主要还是筹粮食,现在这样的天气出门就是泥水,她可没那兴致。

张采萱看了看黑沉沉的天,道:“天色不早,回。看这样子,还要继续下雨。”

确实,他们回去的路上就已经下起了大雨,马车走得不快,因为下雨的缘故,天色黑得也快,到村里时已经夜色朦胧,马车不停,直接就越过村子回家。

马车停下,张采萱跳下马车,打算快些开门,免得衣衫湿得更多,走近了才发现门口蹲着一个人。

她有些惊讶,就着夜色仔细辨认了一下,“大婶?”

居然是虎妞娘。

虎妞娘穿着蓑衣戴着斗笠,身形臃肿,看到她,哆嗦着起身,张采萱忙问,“大婶,你怎么在这里?”

虎妞娘的声音都颤抖了,“我见雨越来越大,你们又好久不回,过来等等。”

老大夫叮嘱了要慢点,回来的路上又下了大雨,当然半天回不来。

“今日的事情……额切……”她打了个喷嚏,“多谢你们,是大嫂她不放心让我来看看,既然你们回来了,我就回去了。”

张采萱忙拉住她,道:“等等。”

飞快打开门进屋,拿了两包药用油纸裹了,塞进虎妞娘怀中,“带回去熬了喝,真着凉就是我们的罪过了。”

虎妞娘没拒绝,抱紧了药,“采萱,你是个好的,你放心,往后在村里谁要是欺负你,就是跟我过不去。”

张采萱哭笑不得,催促道:“你回,我还得去帮着拆马车呢。”

等两人将马车收拾好,重新喂了马,才赶紧回屋换衣衫,秦肃凛还点了火盆才回去换,两人对着一盆火烤了半晌才暖和了些。对视一眼,都笑了出来。

又一起去厨房做了晚饭,顺便烧了一锅热水,饭后洗了澡,两人才躺进被窝。

靠在秦肃凛怀中,张采萱眯着眼睛,舒服的叹气,道:“大婶太实诚了,完全没必要冒雨等我们。”

不过她这样,张采萱觉得帮了值得,最起码人家知道感恩。

想想也是,本来路不好走,再加上下雨,真的挺危险的。如果是走路的话,可能得一路摔着滚回来。

秦肃凛低声道:“睡,今日累坏了?”

张采萱抱着他的腰,头靠在他怀中,这样暖和,道:“我不累,你赶紧睡。”

半晌,才听到秦肃凛的低哑的声音,“你这样……我睡不着。”

张采萱随口问:“那你怎么才能睡着?”

秦肃凛突然翻身覆上, “这样……”

屋子里没了说话声,雨声掩盖了暧昧的声音。

翌日一大早,外头的雨势不见小,张采萱躺在床上,问:“这么下雨,落水村那边什么时候才能重新住人?”

他们在镇上也听说了,落水村大半的房子都泡水了,好在不是水势起得慢,众人来得及逃开。

虽然目前张全芸一家没有想要住过来的意思,但那日何氏可说了,张家家中现在住的有点挤。

还有刘家,什么大舅母二舅母的,还有表姐表妹,虽然没看到他们来青山村,但是农户家中屋子都是有定数的,哪家也收留不了他们那么多人。说不准哪天就找来了。

孙氏在午后时来了,拎了十个鸡蛋和一大筐带着雨水的草,很认真的道谢。

还付了两副药的铜板,“这个是昨天虎妞娘的药钱,你们一定要收,要不然我不安心。”

张采萱当然要收,顺手接过,那草显然是喂马的,她也留下了。至于鸡蛋……

张采萱拒绝,道:“鸡蛋你带回去,给大伯补补,我也养了鸡的。”

孙氏见她态度决绝,不再强求,歉然道:“前几日是我不对,你们别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