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身看向靠在她身上假寐的狼狈书生,一时间只觉得他有些陌生,这么些年,除了她辛苦照顾他家人,似乎两人从来没有好好坐下来说过话。

良久,张全芸低低道:“大哥,我要是和离,你会不会帮我?”

围观的人霎时一静。

李氏诧异地看向她,张全富也满是惊讶。

一直假寐的柳姑父猛地坐直身子,“我不答应。”

张全芸不看他,只看着张全富和李氏。

严带娣被惊得话都说不出了,柳致奇忙道:“娘……”

李氏被现在的情形弄得有点懵,不明白怎么就到了和离的地步。

张全芸满是希冀的看着她,“大嫂,如果我一个人回家,你会不会收留我?”

李氏哑然。 张全芸很勤快,干活还利索,如果只是她一个人,到底是张全富的妹妹,真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她不可能这么决绝丢下不管。

而且,张全富不收留她,她就真的只能去死了。 李氏虽然说得狠,真到了要命的地步,她也不会真的看着她去死的。

柳姑父气得满脸通红,指着张全芸, “你这种只能共富贵不能共患难还不安于室的妇人,我要休了你。”

张全芸不看他,只伸手,“休书拿来。”

柳姑父气得跳脚,“这么多人作证,不需要休书,我柳家祠堂,以后再没有你柳张氏。”

说完,怒道:“我们走。”

柳姑父带着儿子儿媳,飞快就走了。

李氏有点不敢置信,就这么简单?

看着面前坐在冰冷泥泞的地上的张全芸,这就和离了?

围观的人也不相信,明明是一家人求收留,话风一转变成了和离,柳家人走了,留下一个张全芸。

张全富看着柳家离开的背影半晌,转身看向地上低着头看不清神情的张全芸,叹口气道:“进屋,把这身换了。”

戏剧一般的结局。

这一回柳家根本就没想起张采萱这个侄女。

李氏有些恍惚的带着张全芸进了屋,几个儿媳妇面面相觑,还是三嫂吴氏和刘兰芝看到一旁的张采萱,“采萱,你难得过来,进来坐坐再走。”

张采萱笑着拒绝,“我得回去,家中还有事呢。”

吴氏她们也不强留,含笑目送她上马车。

虎妞娘凑上来扶她上马车,低声问,“采萱,今天还去不去啊?要是不去,我那菜好送去村口。”

秦肃凛点头,“去的。”

虎妞娘满脸喜悦,“好,那我就在家等你了。”

秦肃凛送她回了家,又拿了青菜赶着马车离开了。

柳家的事情村里津津乐道,不过都知道了一件事,走路是万万不能往镇上去的,真要是走路,得是白天,还得结伴同行,人越多越好。

柳家来时就是结伴,一起的还有往青山村来的另外两家人。那两家他们也有被拒绝的,不过都没有如柳家一般死缠烂打。

亲戚嘛,哪家都不止一个亲戚的,这里拒绝了,还有别的去处。青山村会成为首选,主要还是看着富裕。

接下来几天,陆陆续续有人到青山村来求助,先是借住,不答应后就借粮食,有亲戚情分在,就没有空手而归的。

镇上经常传来有人被抢的消息,不是没有人去抱过官,衙差真的带人来时,又找不到他们,实在是无奈得很。

不过秦肃凛他们的马车始终安全,用秦肃凛的话说,是他们每次路过那段路时,马儿小跑,那些人拦不住。日子久了,也就放弃打劫他们了。

天上没有再下雪,外头虽然还冷,但雪在缓慢的化去,白茫茫的西山渐渐地露出了萧条的树枝来,村里人看到后却欣喜无比,如果顺利的话,年后就能种地了。

就连秦肃凛也这么想,这日夜里,烛火下照得屋子昏黄,他看着张采萱对着烛火穿针引线,道:“采萱,你说……我们要不要买些地?”

张采萱抬起头,讶然问道:“你怎么突然想要买地了?”

秦肃凛也不隐瞒,道:“最近有人问我要不要,二十两一亩,连成一片的十亩,都是很好的肥地,就在北边山脚,离我们家也不远。要不是现在情形特殊,这种地是买不到的。”

以前就十两一亩,这个价钱确实便宜。

张采萱皱了眉,他们确实有银子,但是现在她不想买,“肃凛,还是不要了。”

秦肃凛有些惊讶,不过还是点点头。

“不要也行,我们俩都不太会种地,请人也麻烦,而且这银子放在那里,以后会重新贵起来的。”

这倒是真的。

张采萱闻言,笑道:“要说值钱,还得是金子。”

秦肃凛深以为然,“那以后有机会,我们就存金子。”

年关越来越近,村里却看不到喜气,也不是买不到东西,实在糖和点心红枣之类的东西太贵,不值得。

而且,去镇上也不能和以前一样方便了就跑一趟,现在则提前准备,找好结伴的人。来回都和人一起,买点心和糖就太招眼了,都说财不露白,现在天天有人上门借粮食的情形下,谁也不想让人自己家中有余粮。

倒还真没有人到村西这几户人家来借粮,张采萱和村里最熟悉的就是张全富和虎妞娘,这俩家都是不需要借粮的,尤其虎妞娘,跟秦肃凛他们跑了快一个月,家中的粮食一家人明年都不会饿肚子了。

也是因为如此,她对张采萱两人很感激,时不时过来看看他们,年前最后一天,她还拎着篮子过来,原是她做了米糕,特意给张采萱送一些过来。

米糕对于村里人来说,是个稀罕物,毕竟那个得是全白米和糖才做出来,还得舍得放糖的米糕才好吃。就算是丰年,也是得咬咬牙才舍得做的吃食,更别说现在。

而且这也不是谁都能送的,家中拿出这个东西,就等于告诉别人家有余粮。 虎妞娘拿过来送给张采萱,既是真心感谢,也是相信她的意思。

张采萱收了,送她出门。

虎妞娘拎着含笑和她道别,却远远的有马车从村里那边过来,那马车张采萱有点熟悉,来过她家两次。

作者有话要说:晚上8点。

☆、第88章 第八十八章 过年

张采萱是记得当初在周府, 每到过年时所有的下人都忙得不可开交,原来也只是针对下人而已。

如谭归这种主子, 是无论何时都有空的。

看到马车, 张采萱突然想起,谭归还欠他们一千两银子呢, 已经快一个月了, 这不会是拿了法子试过有用, 然后才想起来付他们银子?

这个想法有点囧, 想到那块代表谭夫人的玉佩还在她屋子里, 张采萱觉得自己小人之心了。人家根本就没有赖账的意思。

虎妞娘是认识这个马车的,就是他找人挖通了这条路,可以说以一己之力养活了整个青山村的人,青山村真正的贵人。

她有点无措, 低声道:“采萱,我悄摸的走,还是上去打个招呼啊?可我不会见礼啊?”

张采萱失笑, “大婶, 你要是想打招呼就去唤一声谭公子,当然, 悄摸的走也行。”

虎妞娘点头, 等马车停下, 谭归下了马车,她才上前,微微弯腰, “谭公子。”

谭归手中折扇点啊点的,随意点点头,虎妞娘见他没生气,忙不迭走了。

谭归是真的没注意虎妞娘,此时他的眼神已经落到了院子里,看向张采萱身后的秦肃凛,道:“秦兄。”

他这一回又抬了一个箱子,和上次那个一样大。

张采萱把玉佩拿出来,秦肃凛接了递还给他,谭归接过,系在腰上,笑道: “法子很好用,我已经种出了菜了。”

还真快,才一个月时间,他可是现造房子呢。

谭归似乎很满意,笑容淡然,满身温和,“我还种了荞麦,看长势还行。”

张采萱有点惊讶,没想到他还真想在里面种粮食,说不准真的能成功。

谭归这一次似乎有点着急,拿了玉佩又说了几句话,就起身告辞了。

张采萱两人也没留他,送他到院子门口,看着他上了马车离开。 正准备关门进屋时,看到已经上了村里那条路的马车被拦住。

杨璇儿。

远远的看到是杨璇儿拦住了谭归的马车,秦肃凛一点都不好奇,关上了大门。

两人进屋,继续收拾猪肉,秦肃凛昨天杀了一头猪,卖了些给涂良还有顾家,早上还送了些给元管事,还剩下一半,两人刚才正在厨房腌猪肉呢。

秦肃凛把肉串上绳子,这肉腌起来必须要挂起来才不会坏。

他看向灶前烧火的张采萱,笑问,“有什么想要的东西吗?”

张采萱双手撑着下巴,看着秦肃凛的动作,自从她有孕后,大部分是秦肃凛做饭,如今他做这些活越发熟练了。

闻言认真想了想后,摇头,“我什么都不缺。”

秦肃凛动作顿住,认真看着她,火光映衬得她的眉眼柔和温暖,他的心全是满足,“采萱,我很高兴。”

这话没头没脑的,张采萱疑惑的看着他。

秦肃凛继续手中的动作,“能够让你觉得没什么想要的,我很高兴。”

张采萱失笑,“如果真要有什么想要的话,我想要和你一起过年。”

秦肃凛的耳朵热了起来,看着她的眼睛,无比认真,“我也是。”

把肉腌起来后,又炖了一锅骨头,天色暗了下来。翌日早上,张采萱醒来时,外头天色大亮,自从秦肃凛开始去镇上卖菜,他们很难得有这样睡懒觉的时候。

她一动,秦肃凛的声音就在身后响起,“采萱,再睡会儿。”

张采萱想要翻身,突然身子顿住,与此同时,秦肃凛也僵了僵。

屋子里安静,只有两人浅浅的呼吸声,半晌,秦肃凛才低声问:“采萱,方才是孩子在动吗?”

原是他的手刚好护着张采萱的肚子,感觉到掌心下有动静。

张采萱轻轻嗯了一声,听得到里面满满都是喜悦。

秦肃凛坐起身,想要掀开被子,又怕冷着了她,到底又躺下,手重新覆上她的肚子,“采萱,我有新年愿望了。”

张采萱笑着询问,“是什么?”

秦肃凛的声音里满是憧憬,“我想要明年过年的时候,孩子也能陪着我们一起。”

白天两人高兴的准备年饭,基本上是秦肃凛在准备,张采萱看着火就行。

等到两人坐上桌子,外头天色还早,不过天色雾蒙蒙的,看起来似乎要下雨了。今年秦肃凛没有准备酒,张采萱自从有孕,就再不喝酒了。

对着桌上的饭菜,屋子里气氛温馨,秦肃凛端着一碗鸡汤和张采萱面前的鸡汤碰杯,“采萱,我希望你好好的。”

张采萱歪着头,嘴角笑容温柔,“我也希望你好好的。”

大年三十,张采萱没有出门去看别家,不过青山村众人应该都过得不错,就算是不敢去镇上换粮食的人,从谭归那里换到的粮食,也能好好过个年了。

晚上,外头下起大雨来。

半夜里,张采萱被打在房顶上噼里啪啦的雨声惊醒,秦肃凛已经抱住她,“睡,下大雨了。”

张采萱嗯一声,迷迷糊糊道:“明天早上别去送菜了。”

秦肃凛不答,伸手拍拍她,“睡。”

翌日早上,大年初一,外头的雨势极大,虽然还是很冷,已经没有了那种寒冷彻骨得感觉了。

这种天气,回娘家是不可能了,不过众人却很高兴,只要天气回暖,雨停之后,就可以收拾地撒种了。

张采萱没有亲戚可以走,张全富他们家她不打算去,大家就这么淡淡的,她觉得挺好。

午后的时候,虎妞娘却披着蓑衣到了,这么大的雨,如果没事她是不会来的,秦肃凛去开了门后,忙带了她进来。

虎妞娘满身都是水,不愿意进门, 张采萱起身,“大婶,可是有事?”

虎妞娘点头,叹口气道:“你大伯把你姑母赶出去了。”

张采萱疑惑。

真的收留了,是没那么容易走的,尤其是张全芸被休了,也没地方去。

虎妞娘说起来也满是叹息, “你姑母可真是,她偷拿了你大伯母的粮食去村口给儿媳妇……”

张采萱有点意外,又觉得这样才正常,她为了柳家辛苦几十年,任劳任怨的,岂是张全富几句话可以醒悟的?

虎妞娘继续道:“你大伯母的粮食少了,她立刻就知道了,再找你姑母,发现家中没有人,她立时去村口,刚好看个正着。”

张采萱无语了。

张全芸如果不把柳家几人负担起来,真的就这么离开柳家,和张全富一起过日子,李氏无论如何也不会将和离归家的小姑子赶出去的。

虎妞娘重新拿起斗笠戴上,“这么大的雨,你姑母不肯走,张家这会儿正闹着呢。我得回去做午饭了,不多留了。”

张采萱站在屋檐下目送她离开,心里只余叹息。

张全芸放不开柳家,谁也没办法。

她放不开柳家,当初和柳姑父吵架和离时就隐隐可见端倪。一是她说和离说得太轻易。二就是柳姑父怒极之下说休了她,她一句争辩都无,丝毫不介意,还伸手要拿休书,柳家刚被打劫,身上一张纸都没有,哪里能写休书?

如果她真能离开柳家,只是她一个人求助的话,她勤快不怕苦。不只是李氏,就算是几个侄媳妇,哪家都不会把她拒之门外的。

张全富在大雨天只给了蓑衣将妹妹赶出门的事情被村里众人知道后,众人也只叹息一声,却没有人说他不对。

实在是如今哪家都不富裕,这粮食可不能拿来养家贼。

年过了之后,雨势不见小,借住在青山村的几家落水村人也焦急起来,如果雨势再不减,只怕又要淹了房子了。

与此同时,刘兰芝的爹娘再次找了村长,要落户青山村。不知怎么说的,村长答应了,只是没有他们家的地基,得自己买地。

消息一出,许多人都往村长家去了。

刘家的买的地,在抱琴家隔壁。说是隔壁,其实已经离得有点远了,当初抱琴可是买下了三亩地,她又是紧靠着杨璇儿的地造的房子,刘家再是离她近,也得三亩地开外,不能造到她的地盘上来。

村西这片荒地,张采萱这边算是离村里最近的,后来秦肃凛买的地就把左边全部量完了,所以,以后村西搬再多的人过来,也只能往右边去。

而右边已经好几户人家了,顾家,杨璇儿,再过去是抱琴,如今再加上刘兰芝的爹娘。造好房子这几户人家还买了地,等刘家量过地方,村西的荒地,可能就没了。

事实上刘家只买了一亩,都量了一小半林子进去,村西没地了。

衙差来量地时,已经是初五,雨势渐小,村里人可以出门了,现在才开始回娘家走亲戚。

张采萱有孕,没有亲戚走,外头还在下雨,路上泥泞,走起来滑溜,一不小心就要摔跤,她反正是没打算出门的。

哪怕刘家量地时许多人去看热闹,她也没出门。

孩子的衣衫她已经备下许多,小被子都备了三床,鞋子和帽子都没落下,就怕没有备上到时候生完孩子,她可能没这么空闲了。

最近孩子经常动,秦肃凛夜里睡觉时,最喜欢将手放在她肚子上。有时候兴致来了,还对着肚子说话。

看得出来,他对这个孩子很期待。

刘家量地,许多人往抱琴家那边去了,等衙差走了,抱琴居然跑过来了。

秦肃凛将他们带进来时,张采萱都替她捏了一把汗,“你可真是胆大。”

抱琴笑了,“我坐马车过来的,你还真以为我走路?”

张采萱瞅她一眼,亏她想得出。

不过也由此可以看出,涂良对她,可以说是百依百顺了。

作者有话要说:晚上12点,居然没发出来

☆、第89章 第八十九章 放狗

张采萱让她坐了, 又起身去厨房中拿米糕,她吃了虎妞娘送来的, 感觉还不错, 后来和秦肃凛两人年后闲来无事就做了些。

厨房中,涂良正低声跟秦肃凛说话, 看到她进来, 秦肃凛递上装好的米糕。

张采萱这些天在家中憋着, 好容易有抱琴过来陪她说话, 心情不错, 不过还是道:“你别太任性,如今可有孕呢,别老想着往外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