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一开始窘迫了点, 但总算是安顿下来了。老大夫是个直白的,就在搬家的当日下午,客人都离开后,老大夫带着婉生到了张采萱家中,先是付了一百斤粮食的金子。

是的,金子。

看到老大夫递过来的荷包, 那荷包根本不大,如果里面是银子,照现在粮食飞涨后的价格,是买不到一百斤粮的。

张采萱倒是不觉得如何,哪怕银子不够,老大夫总会慢慢还上的。而且她还要想让老大夫给骄阳配些养生的药材,就当是买药了。但她万万没想到, 里面居然是金子,足有二十两, 买粮食足够了。

看着黄灿灿的两锭金子,张采萱惊讶出声, “这……”

老大夫摆摆手, “收下, 现在粮食贵, 我都知道, 而且你们这份心意我收到了,往后我们两家是邻居,得互帮互助。说起来, 肯定是你们帮我们祖孙多一些,是我们占便宜。”

张采萱忙装了推回去,心里却很踏实,老大夫愿意在她面前拿出金子,也是信任她的意思。

“不,粮食不值这么多。”

老大夫又推,“不只是买粮食,我们搬到这边来,地里一根菜都没有,听说村里你们家的青菜种得最好,这段时间我们家的菜,就要从你们家买了。”

张采萱失笑,见老大夫动作坚决,到底收下了金子,现在物价飞涨,外头的粗粮差不多是三百文一斤,也就是一两银子三斤,主要是买不到。老大夫这里的,多了一倍不止。

见张采萱收下荷包,老大夫满意的笑笑,又道,“是这样,婉生的身份你们大概也知道,如今她渐渐地长大了,我一个糟老头子也不会教她什么,以后我能不能让她多过来跟你学绣活?也学学厨艺,还有打扫……她眼看着就要说亲,要是过两年她还是如此,婚事只怕艰难。”说到这里他叹口气。

张采萱含笑应了,老大夫也没多留,“我家还没收拾好,就先回去了。”

秦肃凛起身送他,又提醒道:“你们家最好还是栽点刺藤在外面比较安全。”

老大夫真诚谢过,才带着婉生走了。

秦肃凛关上门回来,试探着问道:“那金子可有得多,干脆给他们拿点肉去?”

张采萱赞同,她虽然喜欢囤粮食囤银子,但也不喜欢占人家便宜,尤其还是老人家。秦肃凛立时就拿了个篮子,装了一块肉送去了老大夫家中。说起肉,张采萱存下的腌肉还有好多块,不过张采萱知道,骄阳不能多吃这种腌时间长了的。那头小猪真的长得慢,他们家都养了一年多了,才两百多斤,最多三百斤。一起养的那些全部都杀完了,就他们家这个还在。

不过村里许多人都暗暗盘算着呢,等他们家杀了,换点肉吃。尤其最近刚收了粮食,家中正是富裕的时候。

杀肯定是要杀的,张采萱暗地打算等天气再凉一些,那样杀出来肉一时半会儿不会坏。

自那之后,婉生经常拿着针线过来找张采萱,天气渐渐地进了十月,外头淅淅沥沥下起了雨,张采萱没法出去干活,只秦肃凛会趁着外头雨不大的时候砍点柴回来。

说起来砍柴,西山上的树木,越发稀疏了。

村长再三告诫众人,走远一点,养养林子,要不然以后西山脚该光秃秃一片了。

婉生放下针线,起身看着外头的雨水,自从他们搬到了村西安定下来,兴许是觉得青山村安全,此时的婉生已经放下了头发,头上简单的插了一支木钗,耳朵上戴上耳坠,村里大部分人是没注意的,后知后觉的发现,原来婉生是个姑娘。

张采萱抬眼看她,却只看到她的背影,身形已经初见少女的窈窈,乌发如云坠下,越发衬得她肌肤如雪,就听她道:“这雨就这么一直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张采萱摇头,“那谁知道呢,好在粮食已经收回来了。”

婉生没有种过地,对于收粮食什么的也不懂,只道:“这么下雨,爷爷和我都不能去采药了。还有,烘干的药材没有晒干的好。”

她站了半晌,起身告辞回家。

最近她常来,张采萱都习惯了,也不留她,想了想道,“过几天我家会杀猪,你们家要买肉吗?”

婉生一只脚已经踏出门去,闻言收回,眼睛亮亮的,“姐姐,你们家可算是要杀猪了,好多人都念叨呢。”

张采萱失笑,“你回去跟你爷爷说说。”

婉生忙点头,“我肯定说。”不说是傻子,她也馋肉好不好。

外面的风雨已经带上了些许寒意,要是再不杀,等冷起来也不好收拾。

这一次杀猪,张采萱没打算瞒着村里人,也根本瞒不住,干脆告知了虎妞,让胡彻和涂良都来帮忙。虎妞知道,等于她娘也知道,等她娘知道,差不多就是告知了整个青山村的人。

杀猪的那天,张采萱的家很热闹,帮忙的收拾猪的人很多,还有个屠户,算是张采萱的大伯,还带了全套工具过来,很快肉就摆上了砧板。

张采萱早就打算好了,也放出了消息,每家只卖一斤,要不然就分不开了。骨头不卖,留给骄阳炖汤。

那屠户手起刀落,说是一斤,每刀下去都差不多。等热闹的半天过后,猪肉卖掉了一百多斤。其实,不年不节的,也不是每家都舍得吃肉的。

但是有些人就觉得不够,比如虎妞母女,还有抱琴,那边的顾家和齐家,这些人留到了最后,也只是买了两三斤,顾家要了五斤,张采萱特意给老大夫留下五斤,这么一分,一头猪的肉只剩下几十斤了,好在还有内脏和油。那个猪血,张采萱冻好之后,还有好些人要,算是半卖半送送了一半出去,本来一头猪的血挺多,靠他们自己是吃不完的。

天色渐晚,家里终于清静了,秦肃凛把肉搬进厨房,张采萱也打算进去先拿盐把肉腌上,不过盐在对面她院子里,当初她放银子的地方,现在放了盐了,那边烧了炕,冷热刚好,盐不会化。

还没走到院子门口,已经有人敲门,打开门看到张进财搓着手,满脸的不好意思,不过还是道:“采萱,你能不能再卖点肉给我,你五嫂她……”

张采萱点点头,“你想要多少?”

赵鹃早在两个月前就生下了个女儿,她自己瘦,孩子也不胖,满月的时候张采萱去看了,瘦瘦小小的一只,看起来挺弱的。

张进财面色一喜,“再要一斤,可以吗?”

刚好村里人搬来的称还没还,张采萱进屋,称了一斤肥肉给他,村里人最喜欢肥肉,觉得瘦肉又柴又没油,不划算。

张采萱虽然觉得瘦肉的好吃,不过赵鹃那样瘦弱的身子还要喂奶,还是肥的比较好。

看到整块肥肉,张进财更加高兴,笑容满面的递过一个布包,“我没称,你拿去称称,要是不够,我再回去拿。”

张采萱接过,今天一天她接了不少这样的布包,屋子里已经装了几麻袋粮食了,感觉差不多,不过还是转身进屋去称,收了五斤,还有剩下的,大概一两把,她装了拿回去还给张进财。

张进财还要推拒,“采萱,你这个肉好,多的就不要退了。”

张采萱硬塞给他,“别让人看到了,我可没有多的肉了。”

张进财秒懂,接了布包,把肉往篮子里一塞,转身就走,留下一句话散在风中,“采萱,谢谢你。”

猪杀了,张采萱和秦肃凛忙了好多天,这个猪喂了一年多,让张采萱最满意的就数油了,如今骄阳还小,如果吃得不好,就容易生病。平时的鸡蛋和肉,张采萱尽量给他吃。但是新鲜猪肉没有那么多,就只能多吃油了。

所以骄阳看起来就比较……胖,双下巴都出来了。当下的人觉得,孩子长得胖有福气,有好些老人就喜欢骄阳。他们喜欢骄阳还有个原因就是,骄阳喜欢笑,看到谁都是笑眯眯的,格外喜人。

天气渐渐地冷了,村口的来过的衙差似乎只是众人的梦一般,如果可以,他们希望以后衙差都不要来了。

可能是老天听不到青山村众人的祈求,眼看着就要入冬,村里暗暗期待着封路,那样衙差就来不了了。但是他们偏偏在十月底到了。

外头寒风呼呼,张采萱听到消息时,正和婉生绣花呢,这个姑娘年纪虽小,却是个聪明的,学起来很快,比当初的虎妞绣的好了不知多少。

张采萱出去开门,门口就是虎妞,她一脸的焦急,“采萱姐姐,我娘方才过来跟我说,衙差又来了,她忙着回去,让我过来跟你说一声。”

张采萱能理解,村口那边,如果去得晚了,就只有从村长那里知道公文的消息了。

但是许多人对于衙差这样又敬又怕的人物,却又想要多看看。虎妞娘就是如此。

婉生也从屋子里追了出来,闻言皱眉道:“现在这么冷,来做什么?”

谁知道呢。

虎妞已经转身小跑走了。

刚好秦肃凛今天不在,张采萱只好把骄阳也带到村里去,锁门时,婉生道:“不如让骄阳陪着我爷爷,现在外头冷,要是着凉还容易生病。”

带着孩子也走不快,张采萱点点头,骄阳去陪着老大夫,最起码屋子里暖和。

就算是如此,等张采萱和婉生到的时候,衙差已经走了,只剩下热闹的村口,众人正议论纷纷呢。

张采萱听了一耳朵,大概明白了,这一次他们是来收税粮的,可能是夏天的时候村长的话起了作用,这一次的公文来收的是明年的税粮,不过得翻倍,翻倍交上之后,明年的征兵就不会到青山村来了,不过要是自愿,还是接收的。

村里人虽然庆幸,却也觉得压力很大,翻倍交税就等于口粮少了。正常情形下,一年的税粮差不多占了收成的三到四成,这一翻倍,等于收成得交上一大半。

别看张采萱家交得不多,一年一百二十斤,那还是荒地有减免税粮的结果。这个时候,还是地少一点好。

交了这么多,村里人虽然不舍,不过还有暖房里面的收成,填饱肚子没问题,所以众人才在这里议论纷纷。

如果要是没有暖房或者是暖房只能种青菜,众人可能就没这么乐观了。要知道,就算是有暖房,如果只是种青菜,村里人会不会饿肚子完全取决于谭归。如果他要是不来,可能真得吃青菜汤了。

不来征兵当然是好的,张采萱暗暗松口气,这个时候,其实是村西那几家只有荒地的人压力最小,荒地算是最差的地,交税粮少。再说了,哪怕荒地,村西的地根本就不多。

作者有话要说:晚上12点

☆、第149章 第一百四十九章 邻居

其实衙差来征兵时, 村里人都觉得绝望,但是这么久过去,好像接受了得差不多了,如今知道税粮多,但有暖房缓解一二,最要紧是不用送命, 似乎也没那么难以接受了。

周围的人虽然是议论,却也知道事情不可更改,上一次那些衙差走得慢,被村长逮住一顿哀求。这一次可能是怕村里人再求,说完就走,干脆利落。

所以,张采萱到的时候, 衙差早走了,村口的大门都关上了。

事实上他们住在村西, 根本不知道村口这边的门由谁看管,因为无论白天夜里, 这门都是关上的, 如果有人来, 就得有人开门, 最要紧是, 得有人守着,看看有没有不怀好意的人到来。

村口的人实在太多,婉生本就是跟过来看热闹的, 不过也太热闹了点,本以为他们来的那次就已经很多人了,没想到今天更多。她有些怯怯的,因为周围好多人面色不好看,她往张采萱这边靠了靠,“姐姐,税粮是不是很多啊?”

张采萱点头,“原来就已经很多了,现在还翻倍,村里许多人要饿肚子了。”

婉生有些茫然,她从来不知道税粮这些是什么,不过要饿肚子她还是听明白了的,诧异道:“为何要收那么多?辛苦一年,自己没得吃?”

张采萱瞪她一眼,“小点声。”

天上又下起了雨,村长也没心情,衙差递了公文,说清楚事情后,他还没开始求情呢,那边衙差已经冷着脸转身就走,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嘴里顿时就有些苦,摆摆手道:“大家回,早些把粮食带来 。”

平娘尖利的声音响起,“但是这种天气,粮食拿过来岂不是淋湿了?”

她说完才惊觉自己声音大,忙缩缩脖子往后退了一步。

平娘在对老人的房子和老大夫那两件事上刻薄太过,被村长媳妇警告之后,最近正低调呢,这时候确实是没忍住。

她说的是事实,也没有人说她,众人只看向村长。

村长皱眉,看了看村口谭归的棚子,道,“先放那里面,你们趁着没雨的时候来。真要是湿了,可是不行的。”

他低下头看着手中的公文,那末尾有句话是以前的公文没有的,从去年开始才有,如果到时间粮食没收够,罚税一成。

现在税粮翻倍,一成就是原来的两成了,整个村得千把斤粮食呢。

村长皱起眉,沉声道:“和去年那次一样,如果粮食没够,全部罚税一成,你们得快些。”

下面的人一片哗然,以前可没有这样的规矩,这不是逼着村里人不能拒绝别人的借粮?

人家粮食不够,如果求上门。拒绝之后的后果就是罚税一成,如张全富家这样,光是那一成就得一百多斤。

好在今年还算风调雨顺,收成不错,交税粮不成问题,只是交过之后……

村长这话落下,许多人已经转身回家了,最近天上下雨,说不准粮食又受了潮,要是不够干,还得烘烘才行。

婉生靠着张采萱,左右看看后低声道:“姐姐,我们回去。”

张采萱点点头,盘算着等秦肃凛回来就搬粮食过来交了。

低着头算算,就他们家后面的那个荒地,如今也要交两百四十斤了。他们家倒是不怕,前几天杀猪收回来五六百斤,那些粮食都是各家凑的,良莠不齐。干脆就用那个交。

这一次的粮食交得快,可能是虽然知道今年不用交,但是众人被衙差征兵吓得怕了,就怕他们什么时候又来征兵,然后就需要粮食买免丁。如今粮食在众人眼中,不只是饱肚子,还是救命的东西。

三天后,那天难得的阳光明媚,衙差拉走了村里的粮食,这一次来的马车比以前足足多了一倍,还有专门的官兵押送,马车一架架出了村口的大门,直到看不到了,众人才依依不舍的收回视线。

这一回,各家家中基本上都空了。

好在,暖房里面的大麦已经抽穗了,再过半个多月,应该就可以割了。

“要是下雪就好了。”不知是谁,轻轻说了这么一句。

但是却说出了在场许多人的心声。

是啊,要是下雪封了路,外头的人就进不来了,衙差不会来,不怀好意的灾民不会来,唯一可能来的,只有谭归。

如果封路后谭归再来,他每次都会带着几千斤粮食过来,那可是希望!

交了粮食,村里的气氛都低迷了许多,外头寒风刺骨,等闲张采萱是不出门了,至于骄阳这个闲不住的,刚好最近抱琴家的嫣儿也闲不住,抱琴拿她没办法,只好抱到张采萱这边来。

说起来,嫣儿的玩伴可比骄阳多,因为抱琴家隔壁的胡家和再过去一点的刘家,都有小孩子,但是抱琴不愿意让嫣儿和他们玩儿。

一是实在太脏,他们带孩子可没有抱琴精心,大概是平时习惯了,就算是不忙,也不会让孩子的衣衫经常洗,当然了,也可能是因为衣衫多洗会坏。

是的,张采萱都发现了,南越国的粗布和细布,要是多下几次水,真的很容易坏。

二嘛,那些孩子倒是喜欢过来找嫣儿,看到抱琴的米糕和肉菜,就眼巴巴看着。也可能不是大人教的,现在的孩子都吃不了什么好东西,看到好吃的忍不住也是常事。

“你是不知道,我不过去厨房一趟,刚好看到他伸手抓我炒好的鸡蛋,都是两三岁的孩子,你说我还能怎么办?”抱琴看着不远处地上两个孩子正玩球,就怕他们一言不合打起来,嘴上也没空。

骄阳大了些,没有以前缠人,张采萱手中拿着针线,给骄阳做衣,他长得尤其快,衣衫一年就短一截,夏天还能勉强穿,冬日太冷,短一截的衣衫穿起来,就怕他着凉。

张采萱点头赞同,都是小孩子不懂事,“确实不能如何。”

抱琴眼睛一直放在那边两个孩子身上,实在是前车之鉴太多,很容易打起来,她不敢放松,又道:“还是你这边好,都没有孩子过来。”

张采萱失笑,却没答话,孩子确实是有的,夏天的时候村里有孩子过来,说是过来找骄阳玩儿。张采萱这边的邻居和抱琴那边邻居不同,在老大夫搬来之前,她的邻居是齐家和顾家,再过去是杨璇儿家,再过去是抱琴,各家都离得很远。来往也少。一是不熟,二是都没有孩子过来,骄阳平时就没有玩伴。

骄阳也平时根本不往村里那边去,根本没有熟悉的孩子。那些孩子和骄阳都不认识,又怎会过来找他玩?

不过都是大人指使罢了,那些孩子一待就是半天。张采萱可不惯他们,什么都不给,孩子饿了自然就回去了。几次过后,也就不来了。

不是她小气,而是这种事情开了头就收不了场,当下的孩子确实没有零嘴吃,不说别的,就只那熬油剩下的油渣,对这些孩子都是不小的诱惑。

张采萱笑了笑,“以前是有的,不过几次过后就不来了。”

抱琴听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叹口气道:“你这边不同,我那是真邻居。”

两个孩子经常一起玩儿,张采萱也习惯了,只是……

比如现在,边上的抱琴一个箭步冲了过去,那边的俩已经一人抓一半开始抢了,面红耳赤也不松手,抱琴过去,伸手去拿,“嫣儿,松手。”

那俩人也有经验,谁也不松手,怒气冲冲瞪着对方。

张采萱无奈,抬眼看向无论怎么哄都不放手的骄阳,笑着柔声问,“骄阳,你要不要吃米糕?”

骄阳闻言,瞬间就松了手,往他娘这边跑了过来。跟他抢东西的嫣儿因为使劲太大,还往后退了一步,抱琴还赶紧扶了一把,要不然就摔了。她不仅没生气,还憋不住笑了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下午两点

☆、第150章 第一百五十章 恩情

张采萱也是无奈得很, 对于骄阳来说, 这招百试百灵。要是不这么说, 骄阳能和嫣儿抓着对峙半天, 最后指定是大哭收场。

抱琴当然也知道, 无奈的捡过一旁的粉色竹球, 递还给嫣儿,两个孩子的球都是一模一样的, 只是颜色有些不同,但是他们就是能抢起来。

张采萱倒是不觉得孩子抢东西就不要在一起玩,她挺喜欢骄阳如此,想要抢东西就得费心思,要的就是他用心思。

今年一入冬就开始下雪,直到外头下了雪, 抱琴就不来了, 那么冷的天, 孩子出门容易着凉。

雪花纷纷扬扬, 开始还挺好看,后来就大了起来, 天地间白茫茫一片, 不过一日夜, 路上的积雪一脚下去,小半截腿都被淹没了。

外头冰天雪地,秦肃凛还要扫雪,还有后院的鸡和马儿, 各间暖房,今年没了胡彻,秦肃凛忙了许多。

相对的,张采萱也忙起来,总不能看着他一个人干活,秦肃凛虽然不让她做,但要让她坦然自若的躲在屋中,她也做不出来。

封路之后,村里人的渐渐地安定下来,各家都欢喜了些,渐渐地有了些过年的气氛。前些日子刚刚收了粮食,还是封路的好。

张采萱回来这几年,一开始确实是灾年,但是最近两年却还算风调雨顺的,收成也不错,还有暖房里的收成也不少,如果是往年,日子应该很好过,没想到根本留不住。

税粮太多,许多人暗暗期待,青山村还是与世隔绝的好,最好外人一个都进不来。哪怕不吃盐也罢了。

以前村里众人一到冬日,外头封路一般就不往村西来了,但是今年不行。外头一冷,人就容易着凉生病。就算没有,煮饭洗衣的人,冻疮总要长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大夫了。

前面几年家中备下的膏药用完之后,就全靠偏方或者是……硬抗。

现在有大夫了,而且还算价钱合理,村里人除非实在是抠的,好多都愿意买点药膏。好在老大夫早已备下了许多药材,他们祖孙靠这个为生,尤其治冻疮的膏药,虽然难看了点,黑漆漆的,但是很快止痒,两天就好得差不多,药效奇佳。

这天,外头白茫茫一片,张采萱一般不往外看,看得久了眼睛受不了,外头却有敲门声传来。

张采萱打开门就看到婉生缩着头站在门口,小脸冻得红彤彤的。赶紧侧身让她进门,问道,“这种天气,你来做什么?”

婉生摇摇头,冷得很了,进了院子飞快跑进屋,看到里面的秦肃凛,回头看向张采萱,有些不知所措。

秦肃凛则起身,抱起骄阳,“我去看看火。”

说完,牵着骄阳走了,骄阳早就想要出门,已经磨了半天,此时得偿所愿,兴冲冲跑在前面。

张采萱无奈的笑了笑,婉生等他们都走了,才道:“外头好冷。”

张采萱早就发现她衣衫不太厚,只是头上包了布巾挡风,问道,“怎么跑过来了?”

提起这个,婉生皱起眉,“姐姐,那边的刘承,你知道这个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