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庆(1)五年,长安。

长寿坊,一处深宅大院之中。

已是深夜,内宅之中还亮着一盏灯火,一男一女正在灯下夜话。看上去,似乎是一对夫妇。

男子大约而立之岁,面容清瘦,双目炯炯。他束发盘髻,戴着南华巾,穿着一袭青兰色澜袍,颇有一些仙风道骨。——看这打扮,不是居家修行的道士,就是痴迷于神仙方术的道家信徒。这在唐朝很正常,甚至在某一时期,贵族们居家修行是一种风尚,并不影响娶妻生子。

女子与男子年龄相仿,容貌秀美,她的鼻梁很高,鼻子上有一颗小痣。女子梳着半翻髻,穿着一袭五彩绣花裙,披着一袭银泥绉纱披帛,这种时下流行的贵妇装束,让她的气质显得更加雍容华贵。

女子的神色悲伤,她的眼中有复杂的情感,看上去充满了幽怨。

女子道:“夫君,你真的决定离家去成仙吗?”

男子的眼中有一丝狂热,道:“不是去成仙,是去找梦仙枕,据说找到了梦仙枕,就可以在梦中得到仙人的指引,得道升天……”

女子幽怨地道:“得道成仙,对你来说,那么重要吗?”

男子望着书案上的灯火,神色狂热,仿佛扑火的飞蛾。

“生命短暂,人间哀苦,不及成仙逍遥快乐。遗世独立,羽化成仙,不在五行的束缚之中,遨游于三界之外,这是修道之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女子问道:“夫君,你要去多久?什么时候回来?”

男子道:“如果踏遍山河,没有找到梦仙枕,我三五年后就回来。如果找到了梦仙枕,我就不回来了。”

女子悲哀地道:“你去成仙了,家里怎么办?我和峰儿怎么办?峰儿还小……”

男子道:“府中的琐事,我一向是不管的,都是你操持。我走之后,你继续操持就是了,母亲在大哥的府里,同在一个坊,隔得又不远,有什么办不了的事情,你去问母亲和大哥大嫂,就是了。宗族里的例银,和朝廷对于先父的荫封赏赐,大哥会按时按份例送来给你的。”

女子悲伤地哀求道:“夫君,你就不能放弃去找梦仙枕的念头吗?”

男子一听,脸色瞬间就黑了。

“妇道人家,头发长,见识短,你这是要误我的成仙大计吗?!”

女子出生士族之家,一向温顺体贴,遵守三从四德,从不忤逆丈夫。此时她因为过于悲伤和怨愤,把心一横,哭道:“夫君,这几年你在府里耗费巨资炼丹,金石鼎炉,费了多少钱财?为了买一些珍稀的材料,你不惜把城外的田产都卖了,我怕母亲大人知道我们府中的亏空,惹她老人家担忧,只好把我的嫁妆全都变卖了,才把田产赎买回来。你为了买一本什么炼丹秘籍,一掷千金,写下借契,人家三番五次上门来要债了,我不得不回洛阳的娘家去求娘亲,娘亲怜惜我,从体已钱中偷偷给了我一些,我才补上了这些窟窿,免得外人看笑话。你在家里怎么折腾,我即使心中不满,也从来没有半句怨言说出口,现在你还要为了你那些虚无缥缈的成仙妄念,而抛妻弃子吗?!”

男子一听,不仅没有觉得自己有错,反而认为妻子居然敢教训自己,是违逆妇德的事情。

男子勃然大怒,道:“芸娘,你出生士族之家,一向知书达礼,贤良淑德,如今也要效仿市井泼妇,忤逆丈夫,无德无容了吗?”

芸娘哭道:“我没有……我只是希望夫君你不要远行……你可以在家炼丹,在家修行,只要你不离开这个家,你做什么,我都毫无怨言。”

男子气恼地走来走去,道:“我离家寻仙,你就有怨言了?唉,尘网羁绊,是凡人成仙的考验,我是不会因为这一点小事,就放弃成仙的。我去意已决,你不要多说,否则你我的夫妻情分到此为止。”

芸娘惊愕,道:“夫君,你要休了我吗?”

男子斩钉截铁地道:“你若再阻挠我的成仙大计,我们的夫妻缘分就此断绝。”

芸娘伤心欲绝,哭道:“我只是不想你抛弃妻子,离家远行……你这一去,回程渺茫,跟休了我,又有什么区别?”

男子怒极而笑,走到书案边,准备磨墨。

“你忤逆丈夫,毫无妇德,我这就写一封休书给你,一别两宽,你自回洛阳去。”

芸娘一惊,继而悲伤,道:“不……不,你不能休了我,我不能离开峰儿,我生他时九死一生,他是我的命……”

男子冷笑道:“你不用担心,你走之后,峰儿自有母亲悉心照料,大哥大嫂也会帮着看顾。”

芸娘既悲伤,又愤怒,她伏在罗汉床上哭泣不止。

男子写完了休书,站起身来。

芸娘还伏在罗汉床上悲伤哭泣。

“休书在桌子上,我去丹房休息了。就要远行了,我得去整理一些行李。”

男子看都没看悲泣的妻子,丢下了一句话,就走了。

芸娘哭泣了许久,直到油灯灯芯燃尽,爆出了一个灯花,她才抬起头来。

芸娘的双眼因为哭泣而布满血丝,变得鲜红。她的眼中,有无尽的怨怒,还有一丝冰冷的仇恨。

芸娘站起身来,走到了书案边,看了一眼摆在桌案上的休书。她伸出手,将休书拿起来。她一边流泪,一边冷笑,将休书放在灯火上,烧成了灰烬。

芸娘鬼魅一般走出了卧房,她穿过寂静无人的庭院,走过了曲折的游廊,来到了一处僻静的房舍外。——这是她丈夫的炼丹房。

因为是夏天,天气炎热,所以炼丹房的窗户是开着的,可能是男子刚跟妻子吵完架,心绪有些烦乱,炼丹房的门也忘了落锁,只是虚掩着。

从窗户望进去,借着月光,可以看见男子已经在靠墙的竹床上睡着了。他睡得很熟,呼吸均匀,鼾声如雷。

炼丹房外,整齐地码着一堆烧丹鼎用的柴火。柴火还没有劈完,下人们随意地将一把柴刀放在还没有劈完的木柴边。

那把柴刀十分锋利,刀锋森寒如水。

月圆如镜,清辉满地,芸娘抬头望了一眼圆月,她觉得此时的月光仿佛是正午的阳光一样刺目,让她不能直视,便伸手挡住了眼睛。

芸娘走到柴堆前,她望着地上的柴刀,眼神云波诡谲,阴晴不定。突然,她嘴角微挑,露出了一丝让人不寒而栗的笑意。

芸娘拿起柴刀,她轻轻地推开炼丹房的木门,悄无声息地走了进去。

一阵夜风吹过,圆月滑入了乌黑的螺云后,人间便变得昏暗矇昧起来。

注释:(1)显庆: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的年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