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元曜,众人若有所思,陷入了沉默。

最后,白姬打破了沉默,笑道:“那我先说吧。”

屋外风雨交加,雷鸣电闪,白姬缓缓道来。

从前,有一个人,他生于尧舜时期,经历了夏朝和商朝。他天赋异禀,十分长寿,他都忘记自己活了多少年了。

人世风云变迁,乱世动荡,他为了躲避人祸,隐居在平模山中,与清风明月,山中树木作伴。他对世上的事物没有兴趣,也不追名逐利,只喜欢清静。

君王听说他是品行高洁的隐士,请他出山为官,他不能违逆君王,只好出山做了一段时间的官,最后还是借故辞官,隐居去了。人世间朝代更迭,唯有他没有变。他的长寿之名为世人所惊羡,大家都称他为活神仙。

他先后娶了四十九个妻子,生了五十四个儿子,妻子们都一一衰老死亡,儿子们也在岁月的流逝之中所剩无几,而他依然年轻力壮,始终是盛年的模样。

他觉得十分悲痛,看着爱人、亲人一个一个衰老死亡,弃他而去,他痛彻心扉,十分无奈。

他的每一任妻子过世时,他的心都会被掏空一次,他的每一个儿子去世时,他的眼泪就会干涸一次。这天地万物与他都永恒存在,天无心地无情不会悲伤,而他会因为一次又一次痛失所爱,而肝肠寸断,轮回煎熬。

当他娶第五十个妻子——采女的时候,他发现采女竟长得跟他的第一个妻子一模一样,他发现过去了这么多年,他竟从未忘记过他的第一位妻子的脸。她的一颦一笑历历在目,他以为自己忘记了,可是他并没有忘记。不仅第一任妻子,他的每一任妻子,他都不曾忘记。他希望自己忘记,可是岁月却让他记得更真切。他的痛苦重复叠加,让他快疯掉了。

他的长寿之名为世人所艳羡,而他自己却绝望而痛苦,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采女是一位修道的玄女,她下嫁给他,是为了获取他的长生之道。而这时候的他厌倦了长生,一心寻死,听了采女的诉求,他笑得凄凉。

“没有什么长生之道。如果可以,我宁愿不要长生。”

采女笑得诡异,道:“你想死?那我成全你。”

采女用铁镣把他锁在暗无天日的密室里,每日饮用一杯他的鲜血,用作驻颜。她还经常剜下他的肉,带着鲜血吃下去,希望能够长生。

他早已对人世绝望,对活着也充满厌恶,所以没有反抗,任由采女折磨。她以为吃掉他就可以获得长生了么?真是好笑,可悲。

采女看出他眼中的讥笑与怜悯,笑了,道:“你知道你为什么能长生吗?”

他当然不知道,这是他困惑了八百年的问题。

采女一口饮下他的鲜血,用舌尖舔舐红唇,道:“你是遗腹子,三岁时母亲也死了,又赶上犬戎之乱,你跟着家人颠沛流离地逃到了西域之地。你四岁那一年,岁星在野,你在迁徙之中与家人失散,流落荒野,被一个神物捡到。这个神物用自己的肉喂养了你八天,又带你找到了家人。因为你吃了八天神物的血肉,故而你能活八百年。”

他惊道:“这件事我都不知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采女笑道:“我的消息最灵通了。孤陋寡闻之人,怎么配获得长生?”

他又问道:“救了我的是什么神物?”

采女眼里闪过狂热的光芒,她近乎呓语地道:“太岁。吃了太岁之肉,可以长生。”

他喃喃自语道:“原来,我长生是因为吃了太岁肉。我一直以为太岁是传说中的东西,并不存在于世间。”

采女笑了,道:“活了八百岁的你也是传说,可现在却活生生地在我眼前。”

他问道:“你要长生,为什么不去找太岁?”

采女道:“太岁几百年,几千年才出现一次,而且相遇也要机缘。我自知没有你那么好的福气,比起找太岁,还是找你简单一些。吃了八天太岁肉,世间福泽深厚如你这般的人,旷古绝今,我找不到太岁,吃你的血肉也一样。”

“随你。反正,我也觉得活够了。”望着采女的脸,他想起了第一任妻子,生无可恋,万念俱灰。

采女阴毒地笑道:“那我就慢慢地享用你了。”

采女对外宣传,自己的丈夫已经寿终正寝了。

世间之人大惊,为他的死感到悲伤,写下许多诗文纪念他,同时也哀叹自己短暂的生命。

他被采女囚禁在密室里,日夜遭受折磨。采女性情暴虐,内心恶毒,以折磨他为乐。她不仅在肉体上折磨他,还在精神上羞辱他,践踏他。

肉体和内心遭受的双重痛苦让他麻木如死,采女用自己炼制的丹药给他续命,然后继续吃他的肉,饮他的血。

很快,二十年过去了。

他仍旧是年轻的模样,她却老了。——他毕竟不是太岁,他的血肉没有让人长生的功效。

皱纹爬上了采女的脸,雪色覆盖了她的青丝,她捂着脸疯狂地嚎哭道:“啊啊——为什么没有用?为什么?为什么我不能长生?!”

他在锁链之下哈哈大笑,笑得十分悲凉。

采女愤怒了。她恨他,这份恨意源于嫉妒。他什么都不用付出,丝毫不需要努力,就可以获得长生。而她,付出了一切,牺牲了一切,努力了一辈子,却还是躲不过衰老,躲不过死亡。她憎恨,她愤怒,她疯狂,她绝望,她把他仅剩于世的三个儿子带入密室,在他面前虐杀了他们。

当第一个儿子被采女生生地割断喉咙,鲜血喷溅了他一身时,他麻木了许久的心如同被一根刺刺疼了。

当第二个儿子被采女刺瞎双目,又生生地被剥掉人皮时,他因为心中疼痛而大口大口地喘气,几乎没办法呼吸。

当第三个儿子被采女活生生地丢入装满沸水的铜鼎之中,他目睹着自己的儿子渐渐被煮熟到骨肉分离时,他心中喷涌出熊熊怒火。

他不想死了,也不想听天由命了,他愤怒,他憎恨,他复活了。

他恨采女,他无比地憎恨她,想要杀死她,所以他要活下去。爱不能让人死而复生,恨却可以。

他开始反抗,拼劲全力地想挣开铁镣,想要活下去。

而她,却消失了。

采女好久没有出现了,他记得她最后一次出现在他面前时,她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她说:“我要修仙去了。你就留在这儿,自生自灭吧。再见。”

从此,他再也没有见过采女。虽然不见她,但她的脸日日夜夜出现在他的噩梦里,他时时刻刻都在憎恨她。也许是因为吃了太岁肉的缘故,他不吃不喝也不会死去,他用无尽的时间来憎恨她。

时光如流水,他对采女的恨一日比一日深,一日比一日疯狂。

也许过了十年,也许过了二十年吧,他记不清楚时间,他唯一记得的是对采女的恨。这份浓烈的,与日俱增的恨意支撑着他活下去,支撑着他对抗黑暗、孤独、与绝望。

很久以后的一天,人世已经不知更迭了多少朝代,一个误入密室的采药人发现了他,解开了他的锁链,将他放出了密室。

他回到人间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听采女的消息,向她复仇。可是,他听说她已经修成正果,位列仙藉。

他疯狂而愤怒,凡人是不可能弑仙的。别说是弑仙,他甚至到不了她所在的地方。他空有一腔愤恨,却无法发泄。

他隐姓埋名,带着焚骨的憎恨行走在人世之间。他每时每刻都在憎恨采女,都在思索如何杀了她,可是始终没有办法。

他唯一能做的,是让自己活着,他不能让自己死在她前面。他要与天地齐寿,他要永远地活着,只要他活着,就一定有办法向她复仇。

如果他死了,他就输了。

以前,他嫌弃自己无尽的空洞生命,现在他却觉得这是上天的恩赐,这是他万般无奈之下对付她的唯一武器。

然而,苍天从不遂人愿。

他,开始衰老了。

他活了一千多年,行走过了很多地方,自然见识广博,他知道他的大限已经到了。他小时候吃了八天太岁肉,也就够他活一千多年而已。对于凡人来说,这已经是千万年难遇的福分。现在,除非他能够再吃到太岁肉,才能续命。否则,他也将要衰老死亡,尘归尘,土归土。

衰老死亡,是他曾经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现在,他不想死,他也不甘心死,他还要复仇。如果现在死了,他胸中积压了几百年的仇恨将让他死不瞑目。

他开始遍寻长生之法,可是没有用。他走遍天涯海角寻找太岁,可是找不到。他已渐渐衰老,从一个青壮年变成一个耄耋老人。

天命难违,他却始终不甘心。

终于,他走进了一处可以实现六道众生任何欲望的所在。

他向女店主诉说了自己的欲望。

女店主虽有通天之能,但也没有办法弑仙。她只能帮他继续活下去。她给了他太岁肉,让他继续活下去。他们约定,每当太岁出世时,她就去找太岁肉,他来找她,她给他太岁肉。

于是,他继续活着,背负着仇恨活着,孤独地行走于人世间,期望有朝一日能够弑仙复仇。

白姬的故事讲完了。

篝火熊熊燃烧,众人都盯着篝火,没有人开口说话。

小男孩拍手笑道:“有趣。”

元曜忍不住道:“有什么趣,这个人太可怜了。”

小男孩笑道:“接下来谁讲故事?”

素衣女子笑道:“奴家来讲吧。”

屋外大雨如注,在哗啦啦的雨声之中,素衣女子开始缓缓道来。

第三章 不死

从前,有一个部落里的公主,她长得非常美丽。她的美貌如同盛开至极艳的鲜花,让众人迷醉。她很看重自己美丽的容颜,精心养护,希望美丽长存。

如同大多数美貌公主的归宿一样,她嫁给了一个大英雄。这位大英雄是一个部族的王,他射下了天上的九个太阳,拯救了黎民苍生,受到了百姓的尊敬和爱戴。

大英雄十分爱公主,可是他爱的是她的年轻美貌。十多年过去了,当公主的皮肤不再光滑细嫩,岁月爬上她的额头时,大英雄开始追求年轻貌美的河伯之妻。

在那个蛮荒的时代,各部族赖以江河为生,故尊奉江河为天神,名曰河伯。每隔一定的年月,部族之民会挑选族中最年轻貌美的少女献祭给河神,这些美貌少女被称为河伯之妻。

大英雄迷恋上的河伯之妻名曰巫姜。

公主听说大英雄爱上了河伯之妻,感到十分愤怒,她痛恨自己的丈夫,也痛恨抢走自己丈夫的巫姜。她悄悄地去探看巫姜,想看看她到底是怎样的美人,为什么会迷惑大英雄的心。

这一看之下,公主不由得妒火中烧。巫姜青春逼人,美丽耀眼,甚至比年轻时的她还要更美。巫姜的一举手一投足都那么勾魂摄魄,让人心驰神荡。

公主看到镜中自己苍老的容颜,虽然也十分美丽,可是在岁月的流逝中却失去了青春与生机,完全比不上巫姜。

公主嫉妒,且绝望。

大英雄不顾民众的劝谏,也不顾对河伯失礼,他将巫姜纳为王妃,长伴自己左右。

巫姜年轻气盛,依仗着美貌受宠,对公主没有丝毫尊敬,还不时地借故欺辱她。大英雄宠爱巫姜,总是偏袒巫姜,逐渐疏远冷落公主。

公主一直在忍耐,她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忍耐。她唯一的武器是美貌,可是现在她失去了武器,只能任人欺凌。

在巫姜的压迫下,公主虚有王后之名,却穿着破旧的麻衣,干着侍女做的粗活,吃着粗粝的食物。没有人帮公主,也没有人同情她,大家都忙着去讨好巫姜,奉承巫姜。

甚至,连大英雄也嘲笑公主道:“既然你都没有一个王后的样子了,不如自行退后,让巫姜当王后吧。”

公主绝望极了。

这一年,大英雄从西王母那儿讨来了不死之药,据说吃了不死之药可以永葆青春,长生不死,甚至可以登天成仙。

大英雄打算与巫姜服下不死药,一起长生。

公主趁着大英雄与巫姜开宴会庆祝长生时,偷了不死之药,吃了下去。

公主服下了不死之药,她感到了岁月逆流,青春重新回到她的身上。她感到身体也在逐渐变轻,似要乘风归去。

大英雄和巫姜大怒,想要杀死公主。

公主微笑着乘风而去,道:“我会在天上看着你们一日一日衰老死亡。巫姜,对你来说,衰老比死亡更可怕,你自求多福。”

公主来到了仙界,因为她十分美丽,神仙们都很喜欢她,给她建了一座宫殿居住。

宫殿华丽而空旷,虽然十分冷清,但也挺好。

公主住在宫殿里,望着人间。

岁月飞逝,巫姜老了,皱纹爬上了她的额头,大英雄又迷恋上了另一个年轻貌美的河伯之妻,又将她娶作王妃。大英雄万般宠爱新欢,把巫姜置之脑后,巫姜备受冷落,十分凄凉。巫姜没有公主幸运,她与不死之药没有机缘,只能在衰老之中抑郁而死。不多久,大英雄也衰老死亡了。凡尘之中,任何人都逃不过生老病死。

公主望着人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世人都说公主窃灵药飞升,独自住在天宫之中该如何的寂寞与后悔,但事实上完全相反。公主一点也不寂寞,一点也不后悔,她反而感激上苍让她得到了不死之药,永葆了她的青春与美貌。

岁月静好,公主十分满足,她最大的乐趣就是望着镜子中自己美丽的容颜,陶醉于其中。她那么美丽,永远美丽,无论是神仙,还是凡人,看见了她之后,无不惊叹她的美,称赞她的美。她骄傲而满足。

然而,有一天,公主在照镜子时突然发现她的脸上开始出现蟾蜍一样的疙瘩,疙瘩很快蔓延到全身,她震惊而害怕。

公主一天一天变得丑陋,如同一个人形的蟾蜍,全身上下都分泌着腥臭的粘液。她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思来想去,应该和吃下的不死之药有关。

不死之药是西王母之物。

公主急忙去往昆仑山,求教西王母。

西王母告诉公主,世上并没有什么不死药,公主吃下的只是她炼制的不死药试验品之一。当年,大英雄向她讨要不死之药,她就顺势把这个她也不知道会产生什么效果的不死药赐给了他。

公主十分害怕,也十分绝望。

西王母告诉公主道:“不死之药的药引是肉灵芝,也就是太岁肉。世间疑难杂症,欲治先溯本,你可以先吃下太岁肉试试,说不定能复原。”

西王母送给公主太岁肉,公主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态,横下心吃了。结果,公主脸上、身上蟾蜍一样的疙瘩都消失了,她恢复了本来的模样。

西王母告诉公主,可能是因为不死之药里添加了金蟾液的缘故,公主吃下不死之药,所以引发了蟾蜍之疾。蟾蜍之疾会不定期地复发,要想根治一时半会儿恐怕没有办法,但要暂时缓解还是可以的,今日试了太岁肉有效,以后复发时再吃太岁肉就可以暂时压制蟾蜍之疾了。

神仙与天地齐寿,蟾蜍之疾复发的时间也是几百年一次了,有太岁肉压制,公主有很多时间可以研究根治蟾蜍之疾的方法。

西王母安慰了公主许久,公主才稍微宽心。

公主拜谢了西王母之后,离开了昆仑山,回去了自己的宫殿。

公主不再用漫长的岁月来俯视人间了,她开始在自己的宫殿里开辟药圃,遍种奇花异草,以及各种珍奇药材,还找了一只白兔来捣药。公主不时地去往昆仑山,向西王母学习医药之理,炼丹之术,想办法根治自己的蟾蜍之疾。

可是,几千年过去了,公主的蟾蜍之疾仍然没有根治,还会不定期地复发,她活得十分忧愁,因为总是担心蟾蜍之疾发作,自己变得丑陋。她唯一的解药是太岁肉,只有太岁肉能在蟾蜍之疾发作时拯救她。

素衣女子讲完了,她的眼眸中沉淀着岁月都化不开的浓烈哀伤。

众人沉默地望着篝火,屋外的雨声格外喧嚣。

元曜忍不住道:“这位公主好可怜。”

小男孩道:“接下来,谁讲故事?”

中年男子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开口了:“我来讲。”

中年男子的故事是这样的。

很久很久以前,有两兄弟,他们的父母过世得早,他们相依为命,感情非常深厚。

那时候,正是部族混战的乱世,世人颠沛流离,生离死别。两兄弟在乱世艰难度日,挣扎求生,看多了生离死别,他们相携逃难到安宁的天台山中,定居下来。

兄弟俩很快融入了当地的村子里,以种田养羊为生,日子倒也温饱安宁。他们发誓,此生此世直到永远,都绝不分开。

有一天,弟弟在天台上放羊,突然遇到了一位仙人。不知道为什么,仙人看中了弟弟,一定要渡他成仙。

仙人对弟弟道:“成仙之后,就可以长生不死,远离世俗苦难。你有仙骨,是千年难遇的奇才,如今机缘到了,该归天位。”

弟弟对于成仙很好奇,一听成仙之后能长生不死,远离世俗苦难,就更动心了。弟弟同意了跟仙人去石室山修炼,因为走得匆忙,弟弟没来得及回村子跟哥哥道别,甚至连那一群羊都还在山中吃草。

弟弟不知所踪之后,哥哥十分伤心,到处寻找弟弟的下落。哥哥四方打探,为了一丁点不知道真伪的线索东奔西走,他一次一次地燃起希望,又一次一次地堕入绝望。

世人都劝哥哥道:“你弟弟说不定放羊时被山中的野狼叼走了,早就死了。又或者是被路过的蛮族抓走入伍,死在战场上了。找也无益,不如算了。”

哥哥道:“我与弟弟发誓同生共死,永不分离。如果他还活着,我一定要找到他。如果他死了,找到了他的埋骨之所,我就自绝于世。无论生死,我都要找到他。”

哥哥找了弟弟四十年,从一个青年变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他近乎执念般地寻找弟弟,从未放弃。

有一天,哥哥遇见了渡化弟弟的那位仙人。仙人见哥哥对弟弟情深义重,就告诉了哥哥他弟弟在天台山中,已经得道成仙了。

于是,哥哥回到了天台山,这一找之下,果然遇见了也在寻找他的弟弟。哥哥已经是白头翁,弟弟却还是乌发人,兄弟俩分离半世,一见之下,抱头痛哭,发誓永不再分离。

弟弟带着哥哥一起在天台山修仙,希望哥哥也能成为神仙,这样他们就能一起长生不死,永不分离了。可是,哥哥没有仙骨,也没有仙缘,无法成仙,无法长生。

哥哥自己倒是淡然看待生死,道:“人从落地出生,上天赐给的寿命是三万三千八百天,不过百岁。生死有命,不需徒劳。”

弟弟却不甘心,他不希望哥哥死去,不希望哥哥离开他。他一想到将来漫长无涯的生命之中只有他一人形单影只,茕茕孑立,就觉得孤独而悲伤。如果失去了哥哥,他做神仙还有什么意思?不老不死枯守着岁月又有什么意义?不如做回凡人,与哥哥一起经历生老病死,倒更为圆满。

然而,神仙也不是想做就做,想不做就不做,天界有严苛的规矩,没有人可以违背。弟弟不能不做神仙,那只好想办法让哥哥长生了。

弟弟毕竟是神仙,仙界有很多奇迹,弟弟四方打探,终于找到了长生之法。他无力违背天意让哥哥成仙,却可以逆改人寿让哥哥长生。

弟弟找到的长生之法是太岁肉,让哥哥每隔百年吃一次太岁肉,就可以无限地延长哥哥的生命,让他陪伴自己。

哥哥吃下太岁肉,不仅逐渐恢复了青壮年的容貌,还不知不觉地逃脱了生死轮回,活了几千年。他不是神仙,却与神仙齐寿。

哥哥与弟弟愉快地在山中修仙,过着安宁的日子。他们有时候也会戏耍进山砍柴的樵夫,比如晋朝有一位樵夫到石室山砍柴,兄弟二人故意在青霞洞前布局弈棋,吸引樵夫观看。

樵夫对下棋很有兴趣,看见两位仙风道骨的中年男子在下棋,就放下斧头和木柴在一旁观看。

弟弟促狭一笑,给了樵夫一小片太岁肉,让他吃了。樵夫顿时感到浑身神清气爽,不再觉得饥渴,入神地看棋。

一局棋完毕,樵夫准备挑柴火回家,却看见砍柴的斧头的斧柄已经烂尽了,对弈的兄弟两人也不见踪迹了。

樵夫很奇怪,他下山回村了。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觉得村子比他进山砍柴时繁荣多了。他走进村子,一个人都不认识,众人也不认识他。

樵夫急忙回家,他家倒还在,但跟他进山砍柴时完全不一样了。他家院子里坐着一个白发老头儿正在逗小孙子玩,樵夫赶紧询问,老头儿起身答话。一问一答之下,樵夫懵了,老头儿眼泪汪汪,直喊樵夫爷爷。

原来,樵夫在山中看了一局棋,世间已经过了一百多年了。樵夫进山砍柴时,他儿子才刚学会走路,如今孙子都满头白发了。

哥哥与弟弟隐居在天台山中,被世人传为一双神仙。然而,实际上,只有弟弟是神仙,哥哥只是靠太岁肉延长生命而已。

每当太岁现世之时,弟弟就去人间为哥哥找寻太岁肉,以延长哥哥的生命。

中年男子讲完了,大家仍旧对着篝火沉默不语。

第四章 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