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姬笑道:“已经中午了吗?怪不得肚子有点饿了。离奴,你怎么还不去做午饭?”

黑猫道:“书呆子不肯去买菜,离奴巧猫难为无米之炊。”

元曜苦着脸道:“离奴老弟,小生还有账目要记,脱不开身去集市……”

白姬道:“天气太热,也吃不下什么。离奴,你把这酸杏拿去熬一锅冰糖杏羹,拿冰镇着,即可解暑,又可果腹。”

离奴道:“是,主人。”

离奴端着一盘杏出去了。

白姬问道:“轩之,寒玉床呢?你收到哪里去了?我在仓库里没有找到。”

元曜道:“寒玉床去年秋天你卖给玄武了……”

白姬疑惑地道:“有这回事吗?我怎么不记得了。”

元曜冷汗,道:“你忘了吗?去年秋天,玄武派人来说它急需要一座昆仑玄玉雕成的龟蛇像,价格随你要。你嫌天气太冷懒得去昆仑山找玉,就把当时正准备放入仓库的寒玉床拿来假充昆仑玄玉,让离奴老弟拿去鬼斧那里雕了一座龟蛇像,卖给了玄武。”

白姬恍然,继而愁眉苦脸,道:“坏了,坏了,没了寒玉床,这个夏天熬不过去了。”

元曜苦着脸道:“小生当时就劝你老老实实地去昆仑山找玄玉,造假这种事情会遭报应的。你看,这不报应来了吧。”

白姬没法反驳,神色颓废。

小狐狸抖了抖毛,端坐在白姬对面,神色哀戚。

白姬柔声道:“十三郎,你看上去心事重重,有什么烦恼不妨说出来。”

小狐狸耷拉下耳朵,哀伤地道:“白姬,求求你,救救狐族……”

元曜正准备出去继续记账,听见小狐狸这话,心中震惊,又很好奇,就不忙着出去了。小书生顺势跪坐在青玉案边,默默听着。

白姬蛾眉微挑,道:“是因为道士取狐骨的事情吗?”

胡十三郎揉脸,道:“白姬,你也听说了吗?”

白姬道:“只听说了一些皮毛。毕竟,江城观的道士和狐族闹得沸沸扬扬,满城皆知。不过,具体是怎么回事呢?”

胡十三郎叹了一口气,疯狂揉脸,道:“事情,要从今年春天的狐族聚会说起……”

大千世界,万物众生,人与非人皆在天地间生存繁衍。在非人的世界之中,狐族算是最庞大的妖族之一。

天地之初,洪荒始开,狐族就存在于大千世界之中了,它们零散地分布于四海八荒,艰难地挣扎生存。后来,存活的狐族们聚集于青丘,建立了狐之国,使狐族在千妖百鬼之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青丘狐之中,有很多种类,其中有涂山氏,九尾纯狐氏,三尾有苏氏,还有空狐、天狐、灵狐等等狐类。这些青丘狐之中,又以涂山氏最为尊贵,在涂山氏将女儿嫁给夏朝的开国君王大禹时,狐之国发展到了鼎盛时代。

世间任何事物发展到了鼎盛,必将走向衰落,这是不变的规律。后来,因为一些事情,狐之国逐渐衰落,分崩离析,青丘狐们又四散到了各地,艰难求生。

青丘狐们虽然散落各地,但几大家族彼此还有联系,它们约定一千年聚会一次,商讨重建狐之国。

一开始,几大狐族是真心想复国,期待恢复青丘狐时代的辉煌,它们在聚会上会提出很多可行性意见,也努力地去执行。然而,并没有什么用。一千年,两千年,三千年,一次次聚会过去了,大千世界,瞬息万变,人与非人的局势也不一样了。狐族的复国大计遥遥无望,子孙后代也没有什么复国之心了。后来,这千年一次的狐族聚会就变成了例行的宴会,大家在这个日子聚在一起吃吃喝喝,追忆一下青丘狐时代的辉煌,祭奠一下祖先,就算完事了。

今年的春分,是一千年一次的狐族聚会的日子。这一次聚会轮到九尾纯狐氏——也就是胡十三郎一族——做东道主,地点自然是在翠华山。

从去年夏天开始,纯狐氏一族就在准备这场聚会,它们在翠华山里修缮住宅,酿造美酒,储备食物,以招待远道而来的同类。从去年冬天开始,就有狐狸陆续从四海八方赶来,入住翠华山中,等待狐会开始。

老狐王年纪老迈,身体也不好了,很多事情力不从心,去年它把一直在外漂荡游历的二儿子胡辰召回了翠华山帮着打理这场狐会。

老狐王子女众多,但说起子女来,它却十分忧愁。大女儿去海外的扶桑国了,一去多年没有消息,不知生死。二儿子胡辰四处游荡,常年不回家。三女儿出嫁了。

老狐王一开始想把狐王之位传给大女儿或二儿子,自己去颐养天年,不问世事,可是这两个都不像是能肩负起一族责任的样子,还常年不见踪迹,这使得老狐王万分忧愁。

再看围绕在膝下的儿女,四儿子胡栗虽然聪明勇敢,一心想当狐王,但它却勇武有余,宽仁不足,并且有着不切实际的勃勃野心,一心想让纯狐氏统领整个青丘狐族,甚至称霸妖界。把狐族交到栗手上,老狐王是一万个不放心,死都不能闭眼的。

再往后看,从老五到老十二,都资质平平,糊里糊涂,更不适合当狐王了。唯有一个胡十三郎,比较像老狐王年轻时的样子,伶俐聪慧,善良宽厚,与千妖百鬼都能很好地相处,稍加培养会是一个好狐王。可是,胡十三郎年纪太小了,还需要很长时间来成长。

当狐王是一件很累的事情,而且会失去一生的自由,其中的苦闷忧愁,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老狐王就是因为当上了狐王,才变得多愁善感,甚至抑郁。从私心来说,老狐王舍不得十三郎当狐王。所以,老狐王打定主意,这次借着狐会让二儿子胡辰回来,然后就在狐会上,把纯狐氏一族交给它。

谁知,老狐王的计划完全落空了。

胡辰奉命回来了,但却惨死在翠华山中。并且,引发了一场狐族跟江城观的道士互相杀戮的惨祸。

起因是这样的。

胡辰有一个好朋友,是江城观的道士,叫孙守志。这孙守志其实是一只狌狌(3),当年在山林里被江城观的掌门人玄通真人所救,玄通真人见这狌狌聪灵有人性,故而收其入门下,赐行守字辈,名曰:守志。

这孙守志在江城观里学道修行,倒也颇为诚心,一熬就是一甲子(4)。它的师父玄通真人早已过世,守字辈的师兄弟也去世得差不多了,活着的守字辈除了它,就只剩江城观里的掌门人和几个执事了。孙守志虽然没任什么职务,但也算是辈分高,江城观里的三都五主(5)见到它都要叫一声师叔或师叔祖。

胡辰接到老狐王叫它回家的消息时,正和孙守志在洛阳游玩,孙守志听说是千年一次的狐会,十分好奇,反正闲来无事,就想去看看。

胡辰欣然同意,带着孙守志一起回翠华山了。

孙守志在翠华山住了一阵子,倒也没什么事。直到有一天,胡辰惨死在房间里,而孙守志拿着刀在现场,顿时就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

胡辰死状凄惨,除了头部,它所有的骨头都被剔掉了,只剩了一滩血迹斑斑的皮肉。

老狐王一见到二儿子的尸体,当场就背过气去,它醒来之后,老泪横流,心力交瘁,自此一病不起,再也没法下床主事了。

狐狸们认为是孙守志杀了胡辰,把它扣押了,要它偿命。孙守志百般喊冤叫屈,却没法自证,它逃不出翠华山,又担心狐狸们杀它,只好偷偷地买通一只野狐送信回江城观,让道士们来救它。

江城观里的道士们得到消息,急忙跑来翠华山救孙守志,人多狐杂的,就起了冲突,打杀了起来。

而这时候,道士们中间突然冒出了一个传言,说是以狐妖之骨泡酒,饮之可以延年益寿,增进修为。狐妖的法力越强大,狐骨酒的功效就越好。

一时之间,不止江城观,各大道观的道士,以及降妖伏魔的江湖术士都开始猎狐了。

狐狸与人类,开始了一场持续了半年的厮杀。

注释:(1)累丝:又名花丝,花作,是我国古代的金工传统工艺,起源于春秋战国的金银错。

(2)玉玺映月:牡丹的品种名。

(3)狌狌:《山海经》里的异兽,形似长毛猿猴,有一对白耳,尾巴有分叉,能匍匐,也能直立行走。传说,狌狌通晓过去的事情,但是却无法知道未来的事情。

(4)一甲子:六十年。

(5)三都五主:道观里面的管理体系,三都指都管、都讲、都厨;五主是指堂主、殿主、经主、化主、静主。其下,还有十八头。

第三章 狐谷

胡十三郎说完这一切,心绪杂乱,疯狂地揉脸。

元曜心中震惊,许久不见胡十三郎,没想到这大半年里,翠华山里居然发生了这样可怕的事情!

白姬望着小狐狸,眸中金光流转。

“十三郎,你的愿望是什么?是希望狐族在这一场杀戮之中得胜吗?”

小狐狸想了想,摇头道:“不,某的愿望,不是狐族和人类一方胜,一方败。某希望人类与狐族和平相处,回到之前的样子。”

白姬发出一声微不可闻的叹息,道:“人与狐的争端已经挑起,杀戮已经发生,一切都回不去了。那些死去的人和狐都化作了一道道血淋淋的铭文,镌刻在还活着的人或狐的生命里,除非以死亡来消除,否则不可磨灭。就像,除非生命终结,你永远也忘不了胡辰的死,忘不了随之而来的悲痛与仇恨。要得到和平,只有一个办法。”

小狐狸一听到胡辰的名字,仿佛被针刺中了心脏,眼泪瞬间涌出,哀恸如死。

小狐狸道:“什么办法?”

白姬红唇微挑,道:“只有死亡,才能换来合平。人死或狐死?你选一个?”

小狐狸脑中混乱如麻,它不希望人死,也不希望狐亡,它没法做选择,不知道该怎么办。

元曜忍不住道:“白姬,你不要为难十三郎。你无所不能,就不能想一个办法停止这场人狐之争吗?”

白姬叹了一口气,道:“轩之,我并非无所不能,你在缥缈阁看了这么多因果,难道还不明白吗?因果是有规律的。任何事情,都有代价。看上去越圆满的结果,付出的代价越大。”

元曜沉默。

胡十三郎开口了,道:“白姬,某不想狐族继续被人类猎杀,也不想人类继续被狐族杀死。为此,某可以付出任何代价,包括某的生命。”

白姬金眸灼灼,道:“你不后悔吗?也许,代价会比失去生命还痛苦一万倍。”

胡十三郎坚定地道:“为了狐族的未来,某不悔。”

“那么,如你所愿。”

白姬笑了笑,目光悠远,似乎想起了一些遥远的旧事。

“十三郎,你的眼神,让我想起了很久以前遇见过的一只狐……那只九尾狐在青丘之上,建立了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狐之国,为此它付出了常人不能忍受的代价。”

白姬的声音低沉如呢喃,除了她自己,没人能听见。

胡十三郎揉脸道:“白姬,既然你同意了,请立刻随某去翠华山。有你在翠华山,狐心也能稳定一些。”

白姬回过神来,笑道:“翠华山里凉快吗?”

胡十三郎一愣,道:“毕竟是山里,朝有晨露,暮有凉风,比人烟吵杂的城里要凉爽一些。”

白姬笑道:“太好了。没了寒玉床,那就去翠华山住一阵子,权作避暑。”

元曜不放心这件事,急忙道:“白姬,小生也想去避暑。”

白姬笑道:“那轩之也一起去吧。”

就在这时,离奴突然飞奔进来,手里还挥舞着熬冰糖杏羹的木勺子,道:“主人,离奴全都听见了!这翠华山去不得啊!一群道士跟狐狸掐架,危险得很!那些牛鼻子门道多,他们今天要酿狐骨酒,明天搞不好就要酿人骨酒,猫骨酒,龙骨酒了!依离奴之见,最好不要去沾惹这个麻烦!”

胡十三郎不高兴地道:“你这臭黑猫放心,再怎么也酿不着猫骨酒,猫都是胆小怕事没骨头的。”

离奴怒道:“姓胡的,你骂谁胆小怕事没骨头?”

胡十三郎揉脸道:“某骂那些不敢去翠华山的缩头猫,你敢不敢去翠华山?”

离奴生气,挥舞着木勺子,大声道:“去就去!谁不敢去,谁没骨头!”

于是,白姬、元曜、离奴一起收拾衣物行李,准备去翠华山避暑。因为不知道要去多久,白姬去后院的桃树下把阿绯叫醒了,让他结桃子的同时,照看一下缥缈阁。一般客人就算了,有买‘欲望”的客人,可叫飞鸟去翠华山报信。

炎夏,翠华山。

幽谷山涧,树林森森。

一道玉带色的山溪穿过幽谷,潺潺流向远方。白姬、元曜、离奴、胡十三郎沿溪而上,因为天气太热,四个人边走边歇,往翠华山深处的狐谷而去。

白姬摇着一扇芭蕉叶,漫不经心地问道:“十三郎,这翠华山里的九尾狐结界怎么没了?”

胡十三郎道:“因为狐会,很多亲朋好友远道而来,为了避免麻烦,家父去年夏天就把结界收了。二哥出事之后,家父一病不起,也没有气力再造结界了。”

白姬点点头,道:“没有结界,狐族很危险呢。”

胡十三郎疯狂揉脸,道:“是的。可是,也没有办法,除了家父,没有谁有能力造结界,保护狐族。”

白姬停住了脚步,随手将芭蕉叶抛给了因为赶路而累得奄头耷脑的小书生。

元曜一个激灵,下意识地抬手接住了芭蕉叶。

白姬临溪而立,轻舒水袖,潺潺溪水一瞬间逆流旋转,卷向半空之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

白姬伸手拔下吐翠金步摇,刺破了食指,口中默念咒语。

冰蓝色的龙血滴落,被一阵风卷入了漩涡之中。

龙血融入溪水,漩涡中凌空腾飞出一条巨大的水龙。

“吼呜——”水龙须鬣戟张,仰天吟啸,飞上了翠华山的上空。

水龙咆哮着绕翠华山一圈,在白姬念完最后一句咒语时,倏然碎裂作千万水珠。水珠如雨,覆盖了翠华山,闪过一片金色光芒,形成一个透明的圆罩之后,消失无痕。

白姬擦了一下额上的汗水,笑道:“好了。这水龙结界做得仓促,虽然比不上老狐王的九尾结界,但从现在起,道士们想要踏入翠华山猎狐,得费一番功夫了。”

离奴一边喝着葫芦里的冰糖杏羹,一边不高兴地小声嘀咕:“大热天的,何苦为了这群野狐狸耗费妖力。”

胡十三郎又惊又喜,疯狂揉脸,道:“多谢白姬,让您费心了。”

白姬笑眯眯地道:“十三郎不必客气。结界的费用,我会另算的。”

元曜冷汗,暗暗翻了一个白眼。见白姬额上都是汗水,小书生急忙把芭蕉叶递还给她。

“多谢轩之。”白姬摇着芭蕉叶,笑眯眯地道。

溪水潺潺,风吹木叶,白姬、元曜、离奴、胡十三郎继续往深谷里走去。

白姬问道:“十三郎,那个孙守志还在狐谷吗?”

“孙守志?”胡十三郎一愣,继而反应过来,道:“哦,您是说孙上天吗?还在呢!”

“孙上天?”白姬疑惑地道。

胡十三郎道:“那个孙守志,大家都叫它孙上天。”

元曜忍不住问道:“为什么给这位孙道长起这么个道号?”

胡十三郎揉脸道:“某也不清楚,反正大家都这么叫它,据说是它师父给它起的道号。”

白姬问道:“既然你们认为孙上天是杀胡辰的凶手,为什么没有杀它偿命?”

胡十三道:“栗老早就想杀了孙上天,家父不让。家父也不许放走孙上天,就一直把它囚禁着。”

白姬皱眉,她思索了一下,问道:“十三郎,你认为杀死你二哥的凶手是孙上天吗?”

胡十三郎神色一黯,道:“老实说,某不知道。某始终觉得,这件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白姬点点头,不再细问。

说话之间,白姬、元曜、离奴、胡十三郎已穿过一帘帘藤蔓,进入一个幽绿森翠、云雾缥缈的山谷。

一群狐狸在谷口安静地站着,仿佛两列迎宾的侍卫队,它们看见白姬一行人,仰头发出一声声狐啸。

这阵仗让元曜、离奴吓了一跳,胡十三郎也吓到了,似乎没想到狐族都在门口迎接他们。

白姬望了群狐一眼,朗声笑道:“老狐王身体抱恙,还亲自来迎,实在太客气了。”

元曜也朝狐群望去,一个晃眼之间,狐狸们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群形貌各异的华衣男女。

在人群最集中的地方,四名仆人抬着一张雕花罗汉床,床上半躺着一位白发苍苍的儒雅老者,老者的周围簇拥着一群锦衣华服,容貌俊美的青年男女。栗也垂手立在这群俊美男女之中,他正微睨着不可一世的凤目,不耐烦地看着白姬和胡十三郎一行人。看样子,应该是老狐王和他的子女们。

胡十三郎急忙迎上去,道:“父亲大人,您怎么亲自来了?大夫不是让您卧床静养吗?”

老狐王病体衰弱,脸色苍白,但眼神还清明犀利。他慈爱地看了一眼胡十三郎,又转头望向白姬,颤巍巍地挣扎起身,道:“多谢白姬您屈尊来这山野之地,还费心为狐族做了水龙结界。我本该在翠华山外铺地十里,焚香而迎,才是礼数。可我这把老骨头不争气,一病数日,下不得床,只能挣扎着来谷口迎接您了。”

白姬急忙迎上去,将老狐王按下,道:“狐王快不要多礼,大家都是老友,何必如此客气。”

老狐王一听老友二字,哽咽道:“正值狐族多事之秋,千妖百鬼避之不及,以前称兄道弟的一些妖族,早就躲得没了踪影。也只有您还把我们这些山野之狐当作朋友,肯来相助了。”

白姬道:“十三郎既然来缥缈阁开口了,这便我的分内之事。狐王您不必客气。胡辰之事,令人悲痛,请狐王节哀顺变,务必保重身体。”

老狐王一听到胡辰二字,神色哀恸。

“辰儿的不幸遭遇,是命。狐族如今的惨状,也是命。一切皆是命。唉,先不提了。天气炎热,你们赶了一天山路也辛苦,客房已经备好,请先洗漱休息,一切晚宴时再细说。”

白姬点点头,安慰了老狐王几句。

老狐王身体不适,叫栗接待白姬一行人,就任由四个仆人抬走了。一群狐狸男女有的跟去照顾老狐王,有的留在栗身边陪白姬一行人,有的自去了。

第四章 观星

狐谷是一座与世隔绝的山谷,纯狐氏一族栖息其中,依着地势筑建了一片亭台楼阁,神仙华府。因为狐会的缘故,纯狐氏又不惜财力,大兴土木,比着曲江池畔的皇家园林和骊山的华清宫,将这神仙洞府修缮扩建一番,变成了一片美轮美奂的帝王行宫。

白姬、元曜、离奴三人被安排在西北最高处的华宇之中,这处坐落在观星台上的楼阁叫摘星楼。摘星楼所在的地方背靠着翠华山最高处的悬崖峭壁,有一帘帘藤萝薜荔垂绕,有如白练的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还有十里合欢,盛放如火。

白姬、元曜、离奴被安排在三间相邻的房间里,留下六名美貌婢女伺候之后,栗和胡十三郎以及众狐狸先散去了。

元曜洗去了一身风尘,喝了一碗婢女端来的冰镇酸梅汤,顿时觉得酷暑与疲累尽去。他闲庭信步,走出了摘星楼,到了观星台上,却见一袭白衣早已立在天风之中。

白姬静静地站着,居高临下地望着整座狐谷,不知道在想什么。

元曜也不出声惊扰白姬,只轻步走到她身边,陪她站着。

元曜垂头,这片深山幽谷之中的华美狐宅尽收眼底,但觉大宅奢境,尊藏天下。他不由得惊呆了。非人似乎都喜欢模仿人类帝王,鬼王的福地是大明宫的样子,沈胤的井底海市也是华美宫殿,这狐族也把狐谷建成了一座行宫的模样,但不知白姬的海底龙宫是什么样子?

白姬似乎听见了元曜的心声,小声笑道:“人类误会了哟,龙宫可不在海底,在海底的是海市。我的王宫建在鲸落之屿上,鲸落之屿是一条大鱼驮着的一座孤岛。鲸落之屿可以在四海之中穿行。不过,在那一场天地大战之中,鲸落之屿已经毁了,我也无处可归了。”

白姬虽然笑着,但眼神却十分空寂,似有无尽的悲伤溢出。

元曜心中难过,脱口而出道:“鲸落之屿没了,你还有缥缈阁,还有小生!”

白姬笑了,她温柔地望着元曜。

元曜脸一红,急忙道:“小生的意思是,小生和离奴老弟都会在缥缈阁任由白姬你使唤,也不需要太多工钱,但并不是不要工钱!说到工钱,白姬,上个月的工钱你拖了半个月还没给呢。”

白姬掏了掏耳朵,道:“这观星台风太大,听不清。”

元曜生气地吼道:“请不要随意克扣小生和离奴老弟的工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