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神,你是刑警?”刘汉东道。

“不是。”宋欣欣笑了笑,忽然发现刘汉东手上的割伤,这还是小区围墙上的玻璃碴子害的,又泡了脏水,糊了污泥,现在虽然洗过了但还是触目惊心。

“等一下,我给你处理。”宋欣欣说。

办公室里就有碘酒纱布酒精棉球,宋欣欣帮他用酒精清洗伤口,涂上碘酒,缠上纱布,动作很利索,也很温柔,刘汉东注意到她的手指很纤细修长,就像弹钢琴的手。

宋欣欣给他包扎完就走了,高挑的身材消失在楼梯口,刘汉东还意犹未尽。

“怎么了哥们,看上了?市局的冰山啊,二十八了,不过想追的话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小身板。”小方凑过来低声道。

“我这身板还不够么?”刘汉东奇道。

“倒不是这个意思,宋欣欣是法医,整天摸尸体的一双手,在你身上摸来摸去的,你能不起一身鸡皮疙瘩?”

刘汉东抖了一下,这么一双美丽的手竟然是摸惯了尸体的,真有些毛骨悚然。

“刘汉东,过来!”耿直远远地喊道。

刘汉东走进了大队长的单人办公室。

在领导面前,他昂首挺胸站得笔直,收起了吊儿郎当。

“其实手榴弹没这么可怕,找个回形针都能别住,下回别整这么紧张。”耿直淡淡说道。

被揭穿了的刘汉东有些不好意思,他是军人出身,怎么能不清楚处理这种类型手榴弹的办法,只是想借机牛逼一把而已。

耿直从抽屉里摸出一把装在牛皮快拔枪套里的七七式手枪,拍在桌上。

“你还没有刑警的持枪资格,但我们缉毒的工作比较特殊,这把枪你拿着,相关文件我会尽快补办。”

“是!”刘汉东惊喜万分,配枪,表明耿直已经接受了自己。

不过这把七七式太逊了,容弹量小,威力有限,枪体积也过小,没有威慑性。

“报告耿大队,能不能换一把九二?”

“不要得寸进尺,出去吧。”耿直低头写起了今天的报告。

刘汉东抓起手枪走了,刚到门口又被耿直叫住:“你今天的表现,如果不装逼的话,能打九十五分了。”

“嘿嘿。”刘汉东一笑出了门。

外面大办公室里已经在议论这位新人的精彩表现了,尤其小方,将刘汉东吹上了天。

“你们知道那个逃走的家伙有多厉害?直接从六楼跳下去,踩着四楼的雨篷,三楼的栏杆,二楼的空调外机,简直就是武林高手啊,我当警察这么久,从没见过身手这么好的人,小刘真不含糊,一路追过去,硬是没被他甩掉。”

另一个同事补充道:“那小子掏手榴弹的时候,我和小方都没发现,小刘真是胆大心细,一脚踩住,紧跟着拿起来,你们知道美式手榴弹外边那个薄薄的握把铁片,弹飞了就完了,大家全得死。”

正好刘汉东出来,大家一起鼓掌,到把他弄得有些不好意思。

“哥们,正式认识一下,我叫方正,缉毒大队一中队探长。”小方伸出了手。

“刘汉东。”刘汉东没啥可介绍的,只能报自己的名字。

“干脆以后叫你奔雷手好了,势若奔雷啊,尤其是投弹那个场景,我靠,扔了就走,头都不回,太牛逼了,耍帅到爆啊,内网论坛上都贴出视频了。”方正道。

有人提意见:“江北刑警二大队的韩光,不就是叫奔雷手么。”

方正道:“他们是他们的,咱们是咱们,天底下重名的多了,人家正版的红花会文泰来都没说啥,韩光能有意见?”

大家纷纷表示同意,于是刘汉东的绰号就坐实了。

楼下上来一个警官,进门就说:“拿手榴弹的小子先招了,原来是毒贩特地花每月十万块聘请的保镖,叫林小武,运动员出身,先练的散打,得过省冠军,后来练的泰拳和跑酷,在澳门打过黑拳赛,拳台上活活打死过三个拳手。”

大家不禁感慨,毒贩果然凶残无比,装备先进犀利不说,连保镖的档次都如此高端。

“怪不得这么狠,被逮到就要自爆,原来是杀人犯啊。”方正恍然大悟。

耿直从办公室出来,道:“大家静一静。”

众人停止七嘴八舌,听大队长训话。

“省厅、市局、支队领导均来电祝贺并口头表扬咱们大队,兄弟们有什么要求吗,赶紧提,过期不候。”

“有!”一人高高举起手,“放一天假吧,连续几天没合眼,身上都馊了。”

哗啦啦举起一片胳膊,都是要求放假休息的,刘汉东也入乡随俗,跟着举起了手。

耿直说:“这个案子大家盯了三个月,终于有了重大进展,现在是跟进的关键时刻,还不能放松,这样吧,轮休,二拿最辛苦,三个月没回家,放一天假,老白岳母病故,放一天假,狗子老婆快生了,也给一天假,大家有意见么?”

“没有。”大家齐声回答,放下了胳膊。

一个中年汉子站了起来:“耿大,我还能撑两天,洗个澡在沙发上眯一会儿就行。”

刘汉东打量一下他,这人原本一直躺在长沙发上打盹,此刻站起来才看清,蓬头垢面胡子拉碴,眼睛里满是血丝,憔悴疲惫,知道的知道是缉毒警察,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儿逃出来的难民。

尼玛这就是缉毒大队“光鲜、体面、威风”的生活工作状态?刘汉东顿时有一种深深地上了贼船的感觉。

第三十四章 子夜出击

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入了缉毒大队的门再想出去就难了,退一万步说,刘汉东也不是孬种怂蛋,越是到了好汉扎堆的地方,他的勇气和豪气越是被激发出来,缉毒警察这活儿,对胃口!

刚才说话的中年人是副大队长,耿直的左右手,大家都叫他二拿,他坚持不愿意休息,大队长也不勉强,但另外几个人必须强制回去放一天假,几个人也不矫情,交代一下工作就离开了。

“全体待命,不许乱走,手机不许关机。”耿直说完,亲自下去提审犯人了,过了一会儿,有人送来几十份盒饭,大家狼吞虎咽吃了,大队有一间休息室,里面是大通铺,吃饱喝足的警察们各自倒卧休息,很多人头沾着枕头就打起了鼾。

刘汉东精神很足,负责值班看着电话,方正也没睡,丢给他一个半旧的诺基亚1110:“先用着,回头帮你申请新手机。”

“这也行?”刘汉东高兴起来。

“当然行,公安局集团号,内部拨打免费,这可不是福利,是为了工作方便。”方正在旁边坐了下来,拿起不知道谁的烟盒,递了一根给刘汉东,自己也点了一支,开始给他上课。

“我简单给你科普一下吧,目前市面上比较流行的毒品有三类,第一类,吗啡类,主要是金三角那边过来的海洛因、鸦片,俗称叫‘菜’;第二类是氯胺酮类,就是常说的K粉,行话叫‘KA’;第三类是甲基苯丙胺类,就是冰毒,常说的麻古就是冰毒的制成品,冰毒行话叫‘肉’,麻古叫‘果果’,‘子子’。这三种硬毒品,除此之外,大麻摇头丸这些成瘾性不太大的,叫软毒品。”

刘汉东很虚心地听着,方正主动来传授自己这些知识,说明人家把自己当兄弟看待,这种时候是不适宜装逼充大的,必须敞开心窝子面对。

“现在玩菜的不多了,基本上都是些老道友,吗啡类的用针扎,身上扎满针眼,起初扎手,后来是大腿内侧,甚至股静脉,同时消瘦、脓肿、指甲脆化、睡觉磨牙,这都是吸毒者的特征,稍微留意就能察觉,因为共用针头的多,这个圈子里各种病泛滥,肝炎、病毒性心内膜炎、败血症,尤其是艾滋病,吸毒者吸的倾家荡产,骨瘦如柴,家破人亡,没啥可供吸毒的了,就卖淫,女的卖,男的也卖,道德沦丧到了极点,毒瘾上来,为了一口白粉,让他杀自己爹娘,杀亲生儿子都不会犹豫。”

方正说得很沉痛,刘汉东也领悟了为什么这些缉毒警察游走在死亡线上却义无反顾,因为他们看到的毒品造成的惨剧实在太多了。

“我们现在主要打击对象是冰毒,与吗啡类不同,冰毒不是天然毒品,是在麻黄素化学结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新型毒品,能当兴奋剂用,也能当伟哥用,男女皆宜,近江市场上就是以溜冰为主,一帮男男女女聚在一起,用自制的冰壶吸食毒品,完了大家一起嗨,我们就见过这样的情景,一个KTV包房里,十几个男女全不穿衣服,他妈的比日本AV还劲爆。”

刘汉东顿时感兴趣:“怎么处理的?”

“还能怎么处理,全拉走戒毒去。”

“我是说,你没拿手机拍点什么?”

“拍了,在电脑里呢,我开给你看哈。”

两人趴在电脑前分析起“案例”来,啧啧称奇,这些个吸毒人员,男的不说,女的个个都是绝色,无论身材相貌,拉出来都是校花级别的,让人唏嘘不已。

正看的过瘾,下面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耿直带着几个人上来了,面色一如既往的严肃:“招了,制毒工场在平川,立刻召集弟兄们,准备出发!”

“是!”小方跳起来去喊人。

“你跟我来。”耿直招呼刘汉东,两人来到地下室枪库,值班警察打开铁门,混凝土墙上挂着各式各样的武器,包括但不限于所有国产轻武器。

“挑一件重武器,最好以前习惯用什么就拿什么。”耿直说。

刘汉东看花了眼,这里有56冲,56C,81杠,03式,97式,85狙,88狙,各种手,54、64、77、84,包括著名的Glock系列,P228,M1911A1。

“这个吧。”刘汉东拿了一支M1911A1军用手枪,又拿了一把德国造MP5伸缩枪托的冲锋枪。

“我不建议你用这个,冲锋枪压不住毒贩的火力,他们都用M4了,你至少得用这个。”耿直从枪架上拿下一支97式突击步枪。

“这个也行,就是在部队用得太多,腻歪了,想玩玩德国货。”刘汉东说。

耿直一笑:“这不是德国货,是重庆造的仿MP5。”

刘汉东只好拿了一支97式突击步枪,又将M1911塞在腰带上。

“走吧,这次任务,你是突击手。”耿直在武器领取登记簿上签了字,带着刘汉东匆匆上去,弟兄们已经起床了,只睡了一个多小时的他们个个神情萎靡,无精打采。

“伙计们,毒贩招了,制毒工场就在平川,我们必须连夜过去捣毁它,不然以毒贩的机警,明早就会察觉不妙,具体部署车上说,出发!”

一声令下,大家上了车,三辆汽车驶出了基地。

刘汉东摸出诺基亚手机看看时间,现在是夜间0点二十。

白天一共抓获了三名毒贩,除了那个林小武之外,另外两个都是毒枭级别的人物,耿大队以死缓为条件换取其中一人交代,他们的加工点设在平川,利用南方运来的原料制造冰毒,规模相当大。

毒贩警惕性很高,必须争分夺秒,时间仓促,来不及调动武警,凭着禁毒大队的战斗力,耿直相信可以攻克这个制毒工场,他展开一张草草绘制的地图,向大家讲解制毒工场的位置和布局。

“制毒工场位于平川郊区一处民营工业园,伪装成食品加工厂,面积很大,有五名人员,四头猛犬,装备有轻武器,这儿是车间,这儿是卧室,这里是大门,我们从四个方向突入,直接抓捕,拒捕的话可以当场击毙,下面分派任务,方正、刘汉东,小勇,你们是第一组,从正面突入…”

车开得飞快,任务布置完,又迷瞪了一会儿,三点钟抵达平川高速公路收费站,平川市局缉毒中队的同行已经等在这里,大家碰了一个头,决定按原计划行动。

月黑风高,民营工业园内一片寂静,经济大环境不好,很多厂子都关张了,只留下一两个守夜人,路灯也不亮了,大张旗鼓地进入恐怕引起毒贩警觉,干警们下车前行,很快聚集到制毒工场附近。

耿大队拿起夜视仪看了看,这家“食品加工厂”伪装得很像样子,大门和围墙上都有摄像头,墙上还有电子围栏,碰到就会触发警报。

一名警员爬上树,用热成像仪器进行观察,工厂内一共有五个人,办公楼内两人躺卧,车间内三个人半躺,还有四条犬只在院内或走或趴。

实际情况与情报符合,耿大队看看手表,点点头,大家在车里已经穿上了防弹背心,戴上了凯夫拉头盔,全部装备喉震空气耳机,部分突击手装备夜视眼镜,还有钢制防弹盾牌和突击步枪,外围有狙击手掩护。

切断电子围栏这种活儿对缉毒警察来说很简单,一分钟后,四组人马全部翻进院子,抛出加了特殊香饵和毒药的肉包子,巡逻的杜宾犬猛扑过来一口吞下,不到几秒钟四头全部麻翻,警报解除。

工厂有一座车间,一座两层办公楼,刘汉东主攻的是车间,他背着突击步枪,一手端着盾牌,一手举着手枪,手腕一翻,M1911侧九十度,通过盾牌上的防弹玻璃视窗瞄准前方,等待爆破手炸开大门。

卷帘门下方安放了四块黄色塑胶炸药,插上导线,一按开关,连续炸响,两名警察从两头掀起卷帘门,先投了一枚震撼弹进去。

两颗非杀伤性炸弹炸完之后,突击组进入,刘汉东戴上夜视仪,持盾突入,黑漆漆的车间里枪声乱响,被震撼弹炸的头晕目眩的毒贩看不清东西,从床上爬起来抓起手枪胡乱开枪。

一枚子弹击中了防弹钢盾,刘汉东立刻还击,身后的同事也卧倒在地,用79微冲倾泻了一个弹匣的子弹过去。

车间里子弹横飞,通过夜视仪的镜头看见一个绿色的世界,到处堆满了装化工原料的塑料桶,毒贩就躲在后面胡乱开枪顽抗,刘汉东迅速打完手枪子弹,将背后的突击步枪拽过来,一个点射下去,子弹穿透塑料桶,毒贩中弹不动了。

三名毒贩中弹被俘,办公楼方向的战斗也结束了,兵不血刃抓获两名疑犯,其中一名为女性。

行动圆满成功,车间里堆积如山的制毒原料让大家惊叹不已,如果都制成冰毒流入市场,得造成多大社会危害啊。

耿大队当即提审,其他同事在平川同行的配合下彻底搜查此处,这些工作都不是刘汉东擅长的,他趁机躲个懒,到大门外找个旮旯抽烟去。

此时才五点钟,天蒙蒙亮,一辆江C牌照的轿车沿着工业园的柏油路开了过来,车里就一个人,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

刘汉东将烟蒂一丢,迎了上去:“哎,你找谁的?”

他穿着警服外面罩着防弹背心,男子似乎吓了一跳:“哎呀对不起,走错路了。”

“下车。”刘汉东喝令道。

男子惊慌失措,伸手去解安全带,一只手却握住了座位旁的上膛手枪,隔着车门就开了枪。

耿大队正在审讯毒贩,那个女人哭天抹地说她是做皮肉生意的,在微信上谈好价钱过来的,不知道这里的人是干啥的。

糟糕,五个人少了一个!耿直暗道不妙,此时外面传来一声枪响。

第三十五章 学籍不好办

刘汉东觉得小腹很疼,这种感觉就像当年他上初中的时候被街上的混混用台球杆狠狠捣了一下那样,这一刻他知道,自己中弹了。

驾车的男子惊慌失措,并没有继续开枪,而是挂倒挡仓皇离开,刘汉东强忍着剧痛拔出七七式手枪,枪没上膛,他知道这种枪是可以单手扣动扳机护圈上膛的,以便增加实战中的效率,抢得先机,可是扣下去之后只觉得护圈回弹的力度很大,手都打得疼,连续开枪,砰砰砰,子弹打中了汽车的引擎盖,因为子弹威力太小,大概只是打到了风扇,汽车的行动并未受到影响,怪叫着逃离。

工厂里冲出战友,端着自动步枪向汽车射击,可是距离已经很远,没打中关键位置,汽车在开阔处一个甩尾摆正方向,加大马力逃窜了。

因为车不停在附近,同事们没法追击,只能恨恨收枪,耿直过来查看刘汉东,只见他坐在地上,背靠着电线杆,防弹衣的半圆形下摆上,嵌着一枚已经变成蘑菇状的手枪子弹头,青烟袅袅,子弹头陷进去一半,要不是这件防弹衣规格较高,刘汉东就得重伤。

“奔雷手,怎么样?”小方上前要搀扶刘汉东。

“别动他,先缓一缓。”耿直制止小方。

这颗子弹打穿了车门再打中防弹衣,动能被消耗了许多,但依然强劲无比,小腹又是人体最柔软的部分,里面是肠子,经不起重击,刘汉东脸色很难看,扭头呕吐起来,吐了几口才舒服,解开防弹衣,慢慢站了起来。

“车号我记下来了,是江Cwz235,车型是老款别克君威,右车门上有弹洞,大概三十来岁,戴眼镜,蓝色竖条纹衬衫,三七分头,大众脸。”

刘汉东慢慢说道,耿直听完,立刻请平川同行进行协助,全市缉拿这辆别克君威,并且请当地公安机关提高警惕,这是穷凶极恶的毒贩!

方正要搀扶刘汉东,被他拒绝:“屁大点事,又没打着。”自己拎着防弹衣走了回去,找个地方坐下,从防弹衣上抠出蘑菇弹头,又拿出昨天的手榴弹保险销,不禁苦笑。

“刚到禁毒大队不足一天,就收到两份礼物,怎么样,开心吧?”小方坐过来,递给他一支烟。

“简直爽死了。”刘汉东说,他也是战场上过来的人,经历过生与死的考验,但是对缉毒警这种整天游走在死亡线上的生活还是有些不习惯。

方正抽了口烟,悠悠道:“其实我也遇到手榴弹,是耿大队救了我,他一脚把我踹开,扑在冒烟的手榴弹上…”

“怎么现在还活蹦乱跳的?”刘汉东不解。

“那是一枚哑弹,二战时期的家伙,失效了。”方正拍拍刘汉东的肩膀,“奔雷手,放宽心,越是不怕死的,子弹越是绕着你走,也活该你倒霉,我们攻坚的一个案子正到了冲刺阶段,最近特忙,平时也不是天天枪战来着。”

远处耿大队和当地缉毒中队的警察发生了争执,大概是关于管辖权的问题,耿大队要把人犯和罪证都带走,当地警察说他们也盯了这个地方很久了,坚决不放。

“好吧,我让禁毒总队的领导和你们领导打招呼。”耿直拿起了手机,可是打了几个电话未能奏效,因为现在还不到上班时间,找不到大领导进行协调。

协调需要时间,耿直留下看守的人员,让弟兄们进城吃饭。

民营工业园很萧条,方圆几公里没有卖早点的地方,方正带着刘汉东和几个伙计,驾车在附近转悠,发现一处卖包子胡辣汤的摊点,于是停车吃饭,点了几斤包子,每人一碗汤,刘汉东四下打量,这里是平川市郊,时间尚早,街上门面开得不多,对面是一所学校,挂着平川第一高级中学的牌子。

咦,浣溪不就是这所学校出来的么,都说平川一中是北清学子的摇篮哩,穷地方的学生就知道拼死学习,升学率比省城这些名牌高中都要高,基本上九成学生都能上大学,每年都有好几个被北清大学录取的好苗子,不过真没听说这些学生毕业之后有什么大成就,估计是过于刻苦的学习耗尽了灵感和想象力吧。

早点摊开在一所旅社的楼下,这旅社是面对陪读的学生家长的,平川一中校风极严,学生谈恋爱的情况几乎没有,所有并不像其他学校附近的旅馆那样,名为旅馆,实为学生廉价炮房。

旅馆是24小时开门营业的,此时从里面出来两个人,刘汉东不由得站了起来:“梅姐,浣溪。”

真是巧,梅姐和浣溪就住在这家旅馆,想必是到平川一中来办事,昨晚来不及了先住一夜今天早起吃饭去学校办事。

“哎呀大东,怎么你也来了。”梅姐看见刘汉东,满心欢喜,浣溪只是在一旁静静站着。

刘汉东招呼她俩坐下,又点了两份包子辣汤,方正也不搭话,只顾自己吃饭,他是刑警出身,梅姐一身风尘气怎么瞒得过他,为避免尴尬,还是别问的好。

刘汉东倒没这些顾虑,他问起浣溪的学籍问题,梅姐立刻愤愤然起来:“现在的老师和我那时候真没法比,眼睛里只有钱,不给他们上供就不给办学籍,说是什么怕往届生影响升学率。”

“往届生不占升学率的吧,只计算应届生。”方正插了一句。

梅姐说:“我也闹不清楚,反正是老师也找了,教导主任也找了,校长也找了,就是不给办事,我还不知道,这帮道貌岸然为人师表的,就想着占便宜哩,要不然给钱,要不然给人,简直就是禽兽!”

浣溪咬着嘴唇低下头。

“还有半拉月就高考了,再不办学籍怎么行,白耽误一年,我找他们去!”刘汉东一拍桌子,盘子碗乱晃。

“我看行,你穿警服去,有面子。”在梅姐心里,警察就是最大的,社会上不管是谁,都得给警察面子。

刘汉东没说话,毕竟他还在执行任务之中,私自跑出去算怎么回事,无组织无纪律啊。

方正拿起手机,打给了耿大队:“耿大,奔雷手有点事儿要办,能不能给他一上午的假?嗯,好,知道了。”

挂了电话,笑呵呵道:“行了,帮你请了一上午的假,抓紧办事。”

刘汉东左顾右盼,干咳一声道:“把家伙给你吧,我带着不方便。”

他指的是配枪,那把七七式。

“没事,你带着吧,别弄丢就行。”方正吃完了一抹嘴,拎着外卖的包子上车走了。

七点钟了,平川一中的早自习铃声响起,三人吃了早饭,前往学校再次为浣溪申请学籍,重点中学的大门没那么容易进,门口站着俩保安,还有一位很负责的老大爷。

刘汉东的警服果然好使,大爷和保安都对他客客气气,简单登记后进入学校,浣溪高中就是在这里读的,熟门熟路,带着他们来到高三年级组办公室,找到了自己曾经的班主任。

这是一个胖胖的中年妇女,戴着近视眼镜,她的态度很不热情,一口回绝:“老师管不了这个,上教务科找去。”

于是又前往教务处找领导,路上刘汉东问浣溪:“丫头,你老师看样子不喜欢你啊。”

浣溪说:“俺家太穷了…”

“穷不穷有什么关系,老师不是喜欢成绩好的么?”刘汉东奇道。

“我去年落榜了,耽误了学校的升学率。”

“哦,这倒是有可能。”

来到教务处,一位国字脸的中年教师正准备出去,衬衫雪白,西裤笔挺,还打着领带。

“王主任,我们又来了,蓝浣溪的学籍还得麻烦您。”梅姐上前拦住此人。

“我说过了,不好办,学校有学校的政策,再说这都什么时候了,报名都截止了,没法办,我要去教育局开个会,你们有事找别人吧。”王主任看看手机,匆匆走了。

“等等,需要什么条件,您尽管开口。”刘汉东叫住了他。

王主任看看刘汉东:“你哪个单位的?”

“近江刑警。”刘汉东颇为骄傲的报出自己的单位。

王主任显然对近江的警察没什么兴趣,如果是平川的警察他或许还能利用到,摇摇头道:“不是什么条件不条件的,是政策不允许,政策是学校定的,你们有意见就找校长去。”

说完继续下楼,刘汉东束手无策,难道掏枪威胁王主任不成。

一个瘦瘦的男教师路过,扶了扶眼镜道:“这不是蓝浣沙同学的姐姐么。”

浣溪的弟弟今年上高一,也在平川一中,学习成绩极好,老师们对他都有印象,因为姐弟同在一个学校,所以老师们对这对姐弟有些印象。

梅姐跟抓到救命稻草一般,抓住这位老师请求协助,老师摇头道:“我帮不上忙,学籍的事儿都是教务处管理的,高三年级组的还能说上话,我是高一的,挨不上边啊。”

梅姐问:“到底有啥政策不让往届生考学啊?”

老师说:“往届生当然可以参加高考,不过平川一中很重视升学率,应届生还管不过来,哪有精力管往届的。”

梅姐说:“妮儿学习可好了,绝对能考上重点,不给学校丢人,还能给一中张脸哩。”

老师说:“一中最不缺的就是好学生,再说往届生不占升学率,她就是考上哈佛牛津也没用啊。”

梅姐都快急哭了:“妮儿苦读了一年,不能白搭工夫啊。”

老师说:“你急的啥啊,高考不一定要有学籍啊,有同等学力的社会人员都可以报名参加,哪怕你八十岁了呢,只要愿意就能去考。”

第三十六章 熟人好办事

一语点醒梦中人,梅姐忙不迭地表示感谢,老师摆摆手说没什么,就是一句话的事儿。

一句话的事儿,可就是没人愿意说,班主任、教务处主任,都懒得答理他们,真是愧对老师这个神圣的称号。

梅姐说:“再请问一下老师,上哪儿去报名。”

“教育局招生办公室,带着相关证件,高中毕业证,身份证户口本什么的,到地方再问吧。”老师说完就走了。

梅姐拉着浣溪就要走:“妮儿,去教育局。”

浣溪说:“姐,我想去看看小弟。”

自从春节后离家,一晃几个月过去,浣溪没见过父母和弟弟,想得很。

梅姐说:“既然来了就去看看,二小子在哪个教室?”

“我知道。”浣溪像个欢快的燕子一般在前面带路,刘汉东和梅姐在后面跟着,教学楼上书声琅琅,各个教室内都是正在自习的学生,小弟在高一五班,到底是重点高中,没有老师看着,教室内一点都不乱,大家都在认真看书背诵单词什么的。

一个妙龄少女和一个身材高大的警官出现在门口,教室里的读书声顿时停顿下来,六七十双眼睛盯过来,浣溪的脸有些发烫,一时间说不出话来,刘汉东眼尖,一眼瞅见蓝浣沙,喊了一声:“蓝浣沙,你姐来看你,出来一下。”

蓝浣沙急匆匆出来,走到门外,一脸的惊喜:“姐,你咋来了。”

“姐来看看你,都饿瘦了,过的咋样?”浣溪上下打量着弟弟,小弟个子不高,比浣溪略高一点,白皙,显瘦,秀气,两人站在一起,不像是姐弟,倒像是姐妹俩。

“过得挺好,我享受希望工程待遇的,有好心人每月给学校汇款,包我的学杂费和伙食费,不用家里掏钱。”浣沙幸福地说道。

“嗯,养好身体,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浣溪平时是个楚楚可怜的小女孩,在弟弟面前却是稳重的大姐姐,她从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块钱的钞票塞在弟弟手里,“买文具用。”

“姐。”浣沙喊了一声,眼睛湿润了。

“姐就来看看你,姐走了。”浣溪嘴上说走,脚步却挪不动。

正好高一五班的班主任来了,见状过来搭话,浣溪脸皮薄,在母校老师面前期期艾艾说不出话,梅姐也是个上不了大台面的人,倒是刘汉东侃侃而谈,向老师询问了浣沙的学习情况。

老师说:“这孩子很聪明,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稳定在前三,在全年级也是排名前十的,就是还没用全力,没发挥出潜力,另外和同学关系不是很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