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他是谁?三哥本想再笑问一下妹妹,但他听枇杷的声音就知道要恼怒了,赶紧息事宁人,“你懂了就好,这一次遇刺要不是淳弟,你三哥就回不来了。”

上一次三哥与王大人同行,路上猛然间遇到刺客,三哥救了王大人,王淳救了三哥,两家人从父亲和王大人起就是过命的交情,而将来还会相互帮助。但这些与她和王淳间的问题是完全两回事,枇杷便向三哥道:“三哥放心吧,我心里明白着呢。”

就比如今天吧,枇杷觉得自己做得很好,客客气气地帮着王淳挑了一张好弓,而且没有出一点的意外,又顺利地回了家,以后她也会保持这样的风度。

另一边王淳只得怏怏地回了家,先将角弓拿去给祖母看,“这就是枇杷帮我挑的,还说这张弓最适合我。不过因事留在王家就忘记了,今天正好过去就带了回来。”

王老夫人一笑,“原来你们果真买了一张弓,我只道是哄着我的呢。”

“我怎么会哄祖母呢?”王淳心虚地说。

“别骗我了,”老夫人一笑,“你祖父一定有什么事,和你一起想了法子哄我,我只装做不知道,想来现在事情过去了?”

王淳摸了摸鼻子,笑着道:“果然什么也瞒不过祖母的法眼,不过是些小事情,早就过去了。这弓也果真是枇杷陪着我买的,不信你可以问她。”

感觉出孙子的语气有所不同,老夫人马上敏感地发现了,“你们和好了?”

王淳赶紧解释,“我们本来也没有怎么样啊,自从见面时闹了点误会,之后就很好了。”倒不知玉枇杷也拿这样的话搪塞家人。

其实没有很好,王淳完全能感觉到玉枇杷对自己的疏离,就像刚刚陪自己买弓,她虽然答应的爽快,但其实更像是应付差使,事情一完就急忙离开。看她骑马离开时,只匆匆地行了一礼就走了,可以想见她有多急着与自己分开。

玉枇杷恨不得马上与自己撇清关系的样子,让王淳一直在心里疑惑,自己真有那么不堪吗?又或者玉枇杷看出自己其实是个龌龊的人,所以才不屑于理自己?

老夫人看着孙子脸上的纠结,不由得笑了,“果然很好了?”

王淳想到玉枇杷头也不回的背影,脸上讪讪的,赶紧找了个借口,“祖母,我今天的字还没练呢。”说着就拿着弓回去了。

在他的心里,一直有两想法在交战,他既疯狂地希望能够整日与玉枇杷在一起,替她梳梳头发,或者抱抱她。可是熟读经书的他又懂得那样是极不合礼数的,暗地里羞愧,甚至觉得无地自容,怕别人发现他梦中那见不得人的事,最怕的当然是梦中之人。

那样绮丽的梦,王淳决定将梦只埋在心里,就连一向最亲近而无话不说的祖母,他也不会说。

到了睡前,王淳还在细看那张弓,然后他又开始犹豫是不是要带着弓上床一起睡觉,那样也许还会梦到她,梦中的情景那样吸引着他。

可是,想到玉枇杷离开时的绝决之状,他不应该再盼着做那样的梦!

王淳果断地起身将弓挂到了外间。不过回来躺下后却怎么也睡不着,又去将弓拿了回来,然后又挂回去,折腾了好几回,最后他重新穿了衣服在半夜时分去了外书房,彻夜苦读。

很快,就连玉枇杷在家中都听母亲说,王淳这阵子特别用功,时常挑灯夜读。她便随口说:“怪不得这些日子没见他来呢?”枇杷一直想着遇到王淳问一问他喜欢什么,要买礼物送他呢。

杨夫人看女儿拿着鞭子在一旁摆弄,一点也没有领会自己的意思,又说:“你和淳哥同岁,他这样努力,而你的时间都用来玩,实在差得太多了。现在夜这么长,你也该向淳哥儿学学做点正事,要不也打点些针线来做吧。”

“我哪里玩了?我是在练鞭子。”枇杷根本就不提针线的事,却反驳道:“王淳若真是学问好,哪里还要半夜里起来读书呢,一定是文章写得不好被夫子打手板了。”

杨夫人放下针线怒道:“胡说,淳哥的学识在他的年龄已经是顶尖的了,就是很多比他大的人也比不了他,国子监的夫子们都特别喜欢他。”

“娘,你怎么这样维护王淳,他又不是你儿子,而我才是你的女儿!”

“你呀!没道理了就歪缠,我是帮理不帮亲!”

枇杷已经又想出了足够的理由,“娘,你以前不是常说熬夜不好嘛,还教导我要把每天的事尽早做好,晚上早点睡觉,第二天早早起来,还说我很乖呢!”

“正是呢,”刘嬷嬷也帮着枇杷说情,“我们小姐觉睡得好,个子长得快,脸上的颜色也好看。”

枇杷亦自鸣得意地拍拍脸,“今天青河还说我的脸像桃花一样好看呢。”

“早睡早起是很好,”杨夫人看看面若桃花的女儿,很快又被带偏了,“改天我见到老夫人也要说一声,淳哥是懂事,但也不能逼得太紧,毕竟还在长身子呢。”

“就是,他再不好好睡觉一定没有我长得高了!”枇杷说着打了个哈欠,“我困了,要去睡觉了。”

第95章 营州近况

阿鲁那终于在腊月初三回到了京城,让枇杷一直提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两人一见面,也顾不得多说话,道了一声平安后赶紧与各府的管事们核点货物,再发到各处店铺,春节就要到了,正是人们最舍得花钱的时候,这批货正是要借着这个时间卖掉呢。

忙了七八天,总算料理得差不多了,枇杷与合伙做生意的伙伴们请来重聚一堂,计算这趟生意的利钱,结果每份本钱差不多能得三倍的利。

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生意,而且大家在分成时又你谦我让的,一点矛盾也没有,最后又说好了,明年开春后大家继续拿先前的本钱做京城到营州的生意,毕竟谁不想多赚钱呢。

枇杷回了家将当初家里出的本钱加倍还给了娘,又说:“我留了大约这么些,一部分明年还要继续做生意当本钱,再有就是要打赏、请管事伙计们的。”将自己的计划与娘细讲了。

杨夫人听了很是赞成,又道:“我收回本钱就行了,其余的都给你留着做嫁妆。”

枇杷一听赶紧问:“你不是说要养我做老姑娘吗?怎么又要准备嫁妆?”

说养你做老姑娘你就信了?杨夫人看着女儿笑道:“那就算是养你的钱吧。”

枇杷方才不语了,将明年做生意的本钱收到箱子里,又自己将各处打点的钱写成一张单子,杨夫人带着梅姨娘、刘嬷嬷等人也帮着她准备荷包装赏钱不提。

阿鲁那在发货后一觉睡了两天,醒来就与枇杷围在火炉旁将一路上及到营州后的事情,无论大小巨细讲给她听。

而昔日少年营的小伙伴们都很好,收到了枇杷和礼物也都非常开心,他们自然也都给枇杷带了礼物,什么皮子、肉干、草药不一而足,而且还有人别出心裁地带了一对小锦鸡,而阿鲁那也不知费了多少辛苦将小锦鸡活着带到了京城。

至于营州城内,因为与突厥已经和亲,再没有战事,倒比玉家人离开时要热闹得多,店铺多开了好几家,做生意的人来自四面八方,甚至还有不少突厥人。

这次他们的货就有一多半卖给了突厥商人,因为他们非常喜欢京城的东西,也舍得拿好皮子、好羊肉来换…

枇杷听阿鲁那差不多将他们认识的人都讲到了,唯独没提节度使府,便问:“你见到陈博了吗?”

“见到了。”阿鲁那一直不喜欢陈博,先前因为他是个熊包,后来陈博虽然变得勇敢了,可他还是讨厌,因为他一直记恨陈博硬是要把枇杷的金钗要回去。那是他拼死守城从玉将军手中得到的奖励,怎么会换给他呢?

但是枇杷既然问了,阿鲁那还是认真说了,“他也还好,收到你的礼物很高兴,还让我给你带了东西,而且还特别找我过去问你的事呢。”

因为这些天太忙了,大家送的东西还有很多没拆呢,陈博的就在其间,枇杷点头,又听阿鲁那说:“陈节度使现在身子不行了,营州的事都是陈博在管,大家也都很服他。对了,他的妹妹嫁了平卢将军的儿子,我回去时正赶上了送亲,嫁妆丰厚得很,老人们也说没见过有这么多嫁妆的。”

枇杷并不意外,点头笑道:“陈博一向对妹妹很好。”

两人说了大半个晚上,总之,这一次经商非常顺利,就是往来千里的路上,虽然有些小波折,但因有临川王、永平公主及魏国公府的旗号,就是在范阳刘宏印的节度使境内也都安全度过,而到了营州自然是万事方便。

至于生意更是顺遂,从京城带去的货物本就是按营州人的喜爱准备的,阿鲁那和少年营的小伙伴们又带着商队到了几个折冲府和城傍羁糜州,很快就销售一空,又在他们帮助下顺利采购到营州的特产。

“阿鲁那,我在京城其实一直非常担心你,”枇杷现在才将这些忧心说出,“总算你平安回来了,生意也做得这么好。”

“其实我哪里会做生意,临川王他们派的管事们都非常懂得,我只是给他们帮帮小忙了而已。”阿鲁那不意思地笑了,又说:“其实我也很担心你,毕竟我不在京城,就不能给你赶马车、陪你出门了。”

“你不在的时候还真发生了不少的事呢。”枇杷也将京城最近的事情一一告诉他,又说:“我还学会了打马球,你要想学我可以教你…”

魏国公府内,王泽坐在书房中也正听着管事报告营州之行,“按国公爷的吩咐,小人一路特别注意了营州的情况,毕竟是地处边陲,没有突厥的威胁后就很平静…”

“又见了老节度使,国公爷的话也传给他了,他都称好,只请国公爷帮他请封陈将军为新的营州节度使,又说过了年后就会遣人来京城迎亲。不过他现在卧病在床,节度使的事务已经由陈将军管着了。”

“真没想到他竟然卧病在床了,”魏国公又问:“你看陈将军怎么样?”

“其实营州人对老节度使也只一般,倒是对陈将军颇为信赖…”

王泽认真听了很多营州的事情,满意地点点头,“还好,我没有看走眼,陈家终究能掌控住营州。”

“还有,玉家小姐在营州威信非常高,她手下的少年们听说我们是与玉小姐合伙做生意的,都特别热情相助,而且还真帮了不少的忙…”管家又一一将那小事情说出来,“冒着大雪出门带我们去折冲府、军镇,帮我们挨家挨户地收皮子,联系外面的客商…还真都是特别淳朴特别热心的好人。”

这一次魏国公只静静地听着,什么也没说。

管事说了半晌,也不知国公爷听没听进去,又想起了一件事,也报告了上去,“今天玉小姐给我们这一次去营州行商的所有人下了贴子,就是最下等赶车的车夫都没有忘记,请大家明日去醉香楼,说要给大家道乏。”

王泽也接到了枇杷的帖子,说是明天请大家聚一下,也是醉香楼,看来就是这事了,突然笑了,“玉小姐请你们去便去吧。”

管事还没走,醉香楼的帐房又来了,回禀道:“国公爷,玉小姐明日要在醉香楼请客,硬是要付钱,又将先前在醉香楼吃饭记下的帐都付了,我们拦着也拦不住,只能赶紧过来禀报。”

“先前的帐?”

“对,就是自从玉小姐与国公爷到醉香楼时起所有的帐目。”帐房道:“我本说这是国公爷的酒楼,断然不会收她的钱。可她却说,这次先前在醉香楼里用的餐饭都是为了谈生意的,便硬是付了。”

“那你们不告诉她数目不就行了?”

帐房道:“我们哪里会告诉玉小姐帐目,她估算着给的,数目还真准!”

这时去营州的管事也上前凑趣道:“玉小姐心里是极有数的,先前办的货,她全都记得清清楚楚。还有这次从营州带回来的东西,只看了一遍单子就记得差不多了。与我们计算货款时纹丝不错。”

魏国公怔了一会儿便笑了,“还真没看出玉枇杷原来是个精明的!”

看出国公爷愉悦的表情,那管事又道:“还有一件小事,有几块皮子在路上被雪水打湿了,收货的店因是永平公主府上的,所以也不在意,同好的一样的收了,可是搬货时玉小姐眼尖见到,就一定要挑出来不肯让店家吃亏,最后硬是降了些银钱了事。”

魏国公点头道:“我都知道了,你们下去吧。”

第二天,醉香楼里热闹非凡,枇杷竟然包下了整个酒楼,最顶楼他们几人占一间,其余的给各家重要的管事,然后逐层下推,一楼大堂里是各种杂役人等,只要参加了这次生意,枇杷就下了请帖,在她看来,只要为这单生意辛苦奔波了两个月的人,都算是功臣,她应该感谢的。

而且这一次请客,枇杷不只在醉香楼里点了好菜好酒,并请了了说书、唱曲、杂耍的等等,让大家尽情欢乐。

醉香楼要算东市最高档的一处酒家,不用说一楼大堂里的人们,就是坐在二楼的各房间内的小管事们也多半没有来过,现在眼见着雕梁画栋、玉盘珍馐、各种玩意,亦激动不已。

然后,这并不算什么,枇杷又让人拿出她事先准备的荷包一一发了下去,终于将醉香楼的气氛推向最高点…

“实在是太闹了,”临川王托着下巴道:“反正也不能好好说话,不如我们叫个说书的上来。”

“好,”青河县主难得有一回同意临川王的提议,叫了说书人道:“你说一回红拂夜奔吧。”

自从青河县主向枇杷介绍过红拂夜奔的故事过,枇杷也对各种传奇关注起来,什么《离魂记》、《任氏传》、《柳毅传》、《莺莺传》,不但听过说书,又买了不少书看,因怕杨夫人发现,便偷偷藏在自己的箱子里,空闲时翻阅。

不过她对红佛没有多少兴趣,而是特别着迷于虬髯客,当然也喜欢《红线传》、《聂隐娘》、《昆仑奴》里的侠义人物,现在见青河县主又要听那已经听了一千遍的红佛夜奔,就找了个借口拿了酒杯出来向几位大管事们敬酒。

在营州时,大家打了猎物,或者战胜突厥人后,做主将的自然要为大家准备酒肉,让大家痛快地放松一回。玉枇杷做了生意赚到了钱,也按营州人的习惯准备了今天宴会,毕竟人情道理到哪里都是相通的。

第96章 周氏母女

枇杷敬了一圈酒回来时,就见王泽正站在门前,依着天井的栏杆笑着说:“你倒是大方,你今日的花销怕是要快赶上你的本钱了。”

“差不太多,”枇杷也走到栏杆前站定,向下面热闹的大堂看去,却笑道:“可是我已经还给娘双倍的本钱,又留下了明年做生意用的,今天大家在一起高兴一场不是应该的吗?而且我做生意本来的目标也不只是为了赚钱。”

想想玉枇杷最初想赚钱确实只是为了她的小伙伴们开心,现在她只是有了能力让更多的人开心而已。这女孩从不是汲汲营营,看中蝇头小利的人,王泽不由得一笑,“我才明白你一个小女孩为什么能成为人人信服的少年营首领了!”

王泽平时对下属也极大方,但是如果认真算起来,远不如枇杷了,她不只是不计较金钱,而且真心待人,就说这次参加商队的上下人等,经历这一次宴客,无有不感谢者。

而枇杷也并不是只想为自己邀好,一直称今天的酒席是投股的四个东家一同请客。她一个营州出来的小女孩,竟然有这般行事的大方,宽厚的胸襟,非凡的气魄,比起自己这些王孙贵族们还要胜上一筹,难道是天生的吗?

王泽说着又细看枇杷,见她刚喝了几杯酒,脸上已泛起了红晕,便道:“给你要一碗醒酒汤可好?”

枇杷没有回答他,却盯住人声鼎沸的大堂之内,王泽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并没有什么异常的,一张张方桌边坐着喝酒划拳的人们,说书的唱曲的四周各围着一群人,店里的伙计们在其间穿梭,忙着送上酒水、菜肴、点心。

他奇怪地问道:“怎么了?”

枇杷似乎被他这一问清醒了过来,用手一撑从天井的栏杆上翻了下去,一个鹞子翻身直接转到二楼的栏杆上,再一眨眼人已经跳到大堂正中,拦住一个正端着茶水的小伙伴叫了声,“周姐姐!”

枇杷眼前的这个小伙计打扮的人正是周昕,玉守义到了京城就一直在找而一直没有找到的周昕。

而周昕看到从天而降的枇杷,也不禁呆了,手中的茶杯茶盘都落到地上摔得粉碎,“你是枇杷!我不是在做梦吧!”

看见对面人脸上一道贯穿左右的长疤,枇杷早呆住了,但是那声音正是周昕,赶紧抓住她,“周姐姐,这不是梦,是真的!”

一经认定不是梦中,周昕抱了枇杷就大哭起来,“我父亲、哥哥都死了,弟弟也丢了,只剩下我和娘两个了!”

枇杷也泪流满面,“我哥哥一直在找你,以为找不到了,总是看着书中夹着的那根车轮菜发呆!”

这时王泽等人也都下了楼,将她们带到酒楼后面清静的小屋子里,劝了半晌,周昕和枇杷方才平静下来。

枇杷看着周昕的装束,问:“你怎么成了醉香楼的伙计?周夫人呢?”

“我一直在醉香楼的厨房做事,今天来的人太多,伙计们忙不过来,就让我上来帮忙送茶水,我娘在厨房后面的小屋里养病。”

王泽一听,赶紧让人把周夫人带了过来。若不是周昕说了,枇杷已经认不出周夫人,她头发花白,颜容大变,而且神志似乎也有些不清醒了,看到枇杷也认不出,只拉住周昕胆怯地站在一旁。

“我要带周夫人和周姐姐先回家,”枇杷这时控制住情绪,帮着周昕扶住周夫人,急忙向大家道:“这里就请你们多费心了。”

“你只管回家。”王泽又让人帮着周夫人周昕收拾东西,却只有两件破衣,包了一个包交给伙计,找了一辆车扶周夫人坐了上去,看着枇杷带着周氏母女二人离开了。

一进家门,枇杷就遣人去京兆府请三哥回来,然后亲手扶着周夫人与周昕进了屋子,“娘,这是周夫人和周姐姐!”

杨夫人并没有认出来,听枇杷叫出惊得掉了针线,端详了半晌抱着周夫人和周昕又是一场大哭。在一旁的刘嬷嬷也跟着流泪不止。

枇杷赶紧劝着,又让人去烧水找衣服,帮着周家母女换洗一番。大家这才坐了下来说话。

因周夫人已经不认人,只呆呆地坐着,所以只周昕一人说话,“那时,我们根本就没有想到固若金汤的京城能被突厥人攻破,等想逃时已经来不及了,父亲和哥哥想拦住闯到家中的突厥人,当时就被杀死了,我和娘带着弟弟也没跑出去,被抓住送往突厥。”

“路上,只因照顾母亲和弟弟走得慢了,我被人抽了一鞭子,不过这也好,再没有人打我的主意了,我才一直与娘和弟弟在一起。”周昕悲凉地说:“走到半路上,突然听说左贤王死了,突厥人急着北归,我带着娘和弟弟好不容易逃出来,却在路上被朝廷的军队抓起来卖到醉香楼。”

“什么!”听到突厥人杀了周大人父子,枇杷本已经咬牙切齿,现在又听周昕逃回来后竟然又被卖掉,真是恨不得拨剑杀人,“是谁?”

“我们哪里知道,就是朝廷的军队,”周昕似乎已经没有怒气了,只是悲伤地诉说往事,“弟弟不知道被这些人弄到哪里了,只有我们母女二人还在一起。”

“真是畜生都不如!”一向从不肯骂人的杨夫人也气愤已极,更不用一旁的几个女人了,大家纷纷地骂了起来,“突厥人来的时候他们都躲了起来,等突厥人走了,他们又来向百姓逞威风了!”

正在这时,三哥急匆匆地回来了,见到周昕,忘记自己坐在轮椅上就扑过去,差一点摔在地上,好在周昕也猛地跑过来扶住他,两人执手喜极而泣,“真没想到,还能再见到你。”

“我也时常想着,如果再能见你一面,我宁可立时死了!”

“我的腿残了…”

“我的脸…”

“可是我们又遇到了…”

很显然,三哥并不在意周姐姐脸上的伤疤,而周姐姐也没有在意三哥的腿不能动了。他们能再次相遇,已经是非常非常幸运的事了!

枇杷真心为他们高兴,正想上前让他们坐下好好说话,却被杨夫人拍了一下,低声道:“还不赶紧回自己屋子!”

是啊,周嬷嬷抱着守礼走在最前面,母亲正与刘嬷嬷扶着周夫人向外走,还给了梅姨娘一个警告的眼神,让她跟在后面出来。而自己确实也应该赶紧走了。

枇杷便拉住走在最后一直回头看的梅姨娘,然后转身将门关上。又帮娘将周夫人安置下来,就听娘喜不自胜地道:“这可好了,守义再不必每日愁眉不展了!”

“娘,你就做主让他们早日成亲吧。”枇杷也笑道。先前娘也提了几次想为三哥说一门亲,为的是有人能细心地照料三哥,可是三哥根本不答应,现在周姐姐来了,正是恰到好处。

“我也这么想着,”娘笑道:“周夫人恐怕不能张罗这些事了,我们家就把男方女方所有的事都张罗起来吧。”

说着算了算日子道:“只等周家的孝期一满,就办喜事!”

这时醉香楼的管事送来了周夫人和周昕的身契,又提醒了大家,三哥和周昕的亲事并没有那么容易!

周夫人和周昕现在是官奴的身份,比起寻常奴婢脱掉奴籍要难得多,可是如果办不了脱籍,那么周昕一辈子也不能成为三哥明媒正娶的妻子。

到了晚上玉进忠回来也是一番慨叹,又道:“明天我去找王大人商量商量帮周家母女脱籍的事情。”

“这事还是别问老大人了,”杨夫人轻声提醒他,“他们家的事本来也够多的了,而且你忘记了

老大人的生母也是官奴出身。”

当年的魏国公都未曾能将折梅娶为正妻,可见官奴脱籍的难度,且就是脱了官奴之籍,也一辈子摆脱不了低下的身份。

“那我去衙上问一问应该怎么办?”玉进忠气愤地道:“她们本就是大唐官员的眷属,又是被误入奴籍,一定能改回来的。”

可是,事情并没有玉将军想得那样容易,当年周夫人和周昕都是以战俘的身份转为官奴的,现在根本没有人能证明她们不是战俘,而且当年入京勤王的军队也根本不会承认!

枇杷也去找临川王、魏国公和青河县主他们想办法,可是,大家的回答是一样的,入京勤王的军队是朝廷请来的,就是皇上也不敢惹他们,更不用说为了一个小小的周家再翻起旧事,周夫人和周昕的官奴身份是根本改不了,甚至也不能如同普通的奴仆脱籍。

家里人的这一番举动,周姐姐自然也知道了,没想到她却说出一番让大家吃惊的话来,“母亲亲眼见着父亲哥哥死在她面前就迷失心智了,我若不是为了她也早就不活了。现在能重新见到大家,身份又算得了什么,脱籍对我亦没有用!”

“况且我的脸早已经毁了,根本不堪做玉家儿媳。这两日我便想好了,从此以后就在守义身边做一个丫环,尽心服伺他一辈子,只要玉家人不赶我出去,我就留下来了!”

从在醉香楼里见到周姐姐的身影起,枇杷就觉得她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明显看得出周昕早一改先前的温柔怯懦,变得刚强爽利了。

也是,如果她没有改变,可能也活不到现在了。

第97章 赌运不佳

周昕说了这番话,便真就每每到三哥的屋子服伺他,又将他的衣服鞋袜之类的都接过来亲手打点,而三哥也没有拒绝,但待她却如妻子一般尊敬关爱。

一向持家有方的杨夫人也不知如何是好了,又不能对外人说,只得悄悄与丈夫女儿商量,“我们玉家人怎么也不能把周家的小姐当成丫环用,可又成不了亲,两人又整日在一起,不若我们先摆个纳妾的酒席?”

可是一但为妾,就只能终身做妾,再不能成为正妻,所以娘又犹豫不决。

爹也不知道,只说:“我听夫人的。”

枇杷便帮着拿主意了,“娘,这事我们都听三哥的,三哥既然没说什么,暂且先这样混着,等等时机,也许就能将周夫人和周姐姐的身份改回来了呢。”

杨夫人也只得如此了,但在家里却不肯委屈周昕,便让大家称她周小姐,算暂时客居于玉家的小姐,一应待遇与枇杷完全相同。甚至因为周小姐的不幸遭遇,她对这个准儿媳妇比女儿还要关切。

正好周昕出身文官之家,受的教养和个性也与杨夫人非常相似,过去在营州时杨夫人就喜欢她,故而十分合得来。这娘俩整日在一起做针做线,说说笑笑的,枇杷反要退出一射之地,若不是因为周姐姐境遇坎坷,枇杷都要闹着嫌她们在一起冷落自己了。

周昕带着母亲留在玉家,还引起一件好笑的事。那就是梅姨娘,本被母亲管得老实多了,只是周昕母女一来,竟然起了坏心,想欺负这对无依无靠的母女。不过没几个回合,就让周昕找了个机会狠狠教训一回,再就躲着周昕走了。

枇杷听了都不由得去请教周姐姐,“周姐姐你什么时候这样厉害了?快教教我!”想当初她可是被梅姨娘气了几次的。

周姐姐只淡然一笑说:“你再能干也是一直在父兄亲娘羽翼下生活,又没有见过最底层为了活下去什么都不顾了的人,怎么会与梅姨娘那种下三滥的人斗气呢?”

枇杷听这话好心酸,便拉着周姐姐的手说:“以后你再有事只管叫三哥和我做。”又攥起拳挥了挥,“我不会和她斗,但真惹急了我,我的拳头可不饶人的!”

“枇杷,你还是这样好心。”周昕摇摇头,“不过我现在不是过去的我了,我在醉香楼的后厨里都没有人敢欺负的。”

看着周昕坚定的表情,枇杷转念一想又觉得周姐姐变了倒也是好事,总比被梅姨娘欺负要好。

就在找到周昕和周氏母女成了官奴的悲喜消息中,玉家人在京城过了第一个春节。

跟着玉将军来京城的二百私兵,也同玉将军一同放假在玉家过节。说起来大家都是背井离乡的,但营州府兵们却是粗旷的性子,虽然也会想念妻小家人,可没有人伤心流泪,还是兴致勃勃地烤肉喝酒,玉家的院子里欢声笑语不断。

因为人多,玉家厨房不够用,便在院子里生了一堆火烤肉,仿佛在营州的光景,也就有人不愿在温暖的屋子里等着,跑到火边坐着喝酒,吃在火上烤熟的肉。

枇杷就是其中一个,她觉得吃烤肉,最好吃的就是在火边,就是立即端到桌旁的味道也要差一些。又兼离开营州后就没有机会在火旁吃烤肉了,因此她今天格外开心,自己拿了一块腿肉细心地刷了各种调料,叉在叉子上用火小心地烤着。

阿鲁那也与枇杷在一起烤肉,其实他们叉子上的肉也都是从一只羊腿上切下来的,又刷了一样的调料,只是阿鲁那的那块稍稍大一些。

香气已经飘了出来,枇杷咽了一下口水说:“我刚刚什么也没吃,就等着烤肉呢。”其实家里还准备了很多的点心果子各式菜肴,但那些在烤肉面前真算不了什么。

“我也一样。”阿鲁那说:“我回营州的时候,大家也请我吃烤肉,可那时心里想的都是做生意的事,吃着也不香。”

“那你今天多吃一点吧,反正晚上要守岁,也不用睡觉,不怕积食。”

说话间,肉已经烤好了,枇杷就在铁叉上吃着,又因为太热,只能一点点地咬,还是烫得她直吸气,可是她幸福地叹道:“可真香啊,这才是真正的烤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