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席上我见你婆婆言语中透出些意思来,说怕你们年青不懂事,伤了孩子。还让我劝劝你呢。”

女儿家有些话只能对母亲说,枇杷也是一样,平日里不会说的话,却对着娘便呱呱地都倒了出来,“婆婆是有小心思的,她总想我们不要那么好,再把梅家和史家的女儿弄来给他当妾呢。”

“那可不成,”杨夫人有什么不明白的,赶紧说:“你婆婆娘家的女孩你可不能让她们进门,若是她们做了妾,上面有你婆婆关照着,再生下儿子,将来一定会不安分。”

“哼!我当然知道!”

女儿没嫁成了老姑娘时杨夫人急着要命,看王家百般的好,只想赶紧把女儿嫁出去,现在女儿嫁了,她又开始嘀咕,“王家什么都好,就是梅氏实在是上不了台面,偏老夫人又不在了,早知道我还不如在营州给你看个人家,还能在眼前天天见面。”

枇杷听了便笑道:“娘,我给你讲个笑话。”

杨夫人便知她有话要说,只得道:“你又要编排什么?”

“以前有一个鬼要去投生,阎王偏又欠下了他的情,便道:‘你想投生到什么去处,我都答应你。’那鬼想了半晌道:‘我要去那太平盛世,生在一等公卿世家;有良田万顷、金银无数、婢仆成群;自小就是神童,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又有天生神力;文武状元出身,官至将相;还要娶得贤妻,纳得美妾,一生顺遂。平安到百岁。’娘,你猜阎王说什么?”

杨夫人道:“阎王能说什么,自然是没有这样的地方。”

枇杷一拍手道:“娘说的果然不错,阎王听了急忙从宝座上走下来道:‘哪有这样的地方?我自己就先去了!’”

杨夫人撑不住笑了,“定是淳哥儿给你讲的,你再想不出这样的笑话。”

“是他讲的,不过我觉得很对呀!”枇杷笑道:“娘只是太爱重我的,才总要担心我不好,其实王家已经很好了,就是婆婆有点不足的地方,又有他挡在前面,也都不用我多管的。我悄悄告诉娘,其实我一点也不怕婆婆,她拿我没办法的。”

杨夫人再一想,果然是如此,她天生心肠软,又一直深以为女子要贤良,便又悄悄道:“淳哥儿对你好,你也要体谅他,若是梅氏送侍女去侍候女婿也就罢了,我们家自然不会随便打杀人,但要是不好就卖了…”

“侍女也不行!”枇杷才不肯听娘的话,“他本来长得就好,总招惹女子们喜欢他,我才不让他再被别人看了去呢。”

杨夫人见女儿这么妒悍,便问:“那女婿可愿意?”

“他当然愿意的”枇杷笑道:“。前些天婆婆就送了两个侍女过去,他借口屋子里有重要的东西,直接就拦在屋门外。”

杨夫人便喜道:“我当时就说淳哥儿是好的。”又不免要问:“那你婆婆没有说什么?”

“婆婆也拿他没办法,真要是有大事她还是要听淳哥的,”枇杷又笑道:“有时候我看婆婆也是可笑,就比如前两天我去请安,正听婆婆在鼓动木朵,给她讲京城里世家中都是有妾室的,皇家的妃子也要比普通人家的正妻高贵,又说木朵的年纪大了也很难嫁到合适的人,还总是暗示王家将来也是要做皇帝的,真真好笑极了。”

王家会不会做皇帝,对于杨夫人倒不算什么事,她听了关于木朵的话却大惊道:“我们营州都憨直,木朵又是个最直肠子的傻丫头,可别被她骗了去!”

枇杷不信,“木朵怎么会那样傻?”

杨夫人却道:“论起行军打仗的事你们是很懂,可是男女间的事情你们根本就是糊涂的!”她还想加一句枇杷其实也是一样的,只是想到枇杷现在过得还不错,便没有说出来。

岂不知枇杷正与母亲想到一处,只是她想得正相反,原来自己原来是不懂什么男女间的事,但成了亲不是也过得也很好吗?木朵自然也一样,但见母亲殷殷相告,便只得道:“我得了空好好告诉她。”

“你不知道,先前我一直要给木朵找一门亲事,她就说喜欢读书人,是以营州那么多好小伙子想娶她,她都不愿意。现在女婿正是读书人,木朵可不要被她劝动了!”杨夫人说着,又突然想起来,“我刚刚到后院时,就见女婿和木朵在一起不知说着什么,看样子很亲近,你总该小心些。”

木朵和王淳时常在一起说话的,但枇杷却从不疑心,所以便向杨夫人笑道:“娘,你别乱操心了,我是相信他们的,倒是婆婆有几个侍女,看他的目光都不对,但是见了我却又吓得不敢看了。”

枇杷本是大而化之的性子,现在到了王府也不过两三个月,竟然什么内幕都知道,所以杨夫人便以为,“这些都是女婿告诉你的?”

“不是,我自有我的办法。”枇杷得意地道:“而且我现在还管着府里的防卫,自然想知道什么就知道了。”

“说起王家进门就让你管府里的护卫,也是对你极好极放心了,这样你婆婆和大姑子都不能拿捏你。”

枇杷也早就明白了,便笑道:“是他让我管的。”

“那你可要好好待淳哥儿,别让梅家史家的姑娘进门,将他和你弄生分了。”

“他对我好,我自然也对他好。至于梅家、史家的姑娘,她们就别想进王府的门!而且王淳要是因为她们跟我生分,我就不要他了。”

“你这孩子,怎么能乱说?”

“怎么是乱说?”枇杷反问:“我嫁到王家是没有想过和离,但是如果他们对我不好,我又不是非要留在这里不可。范阳、营州、卢龙,我都可以回去,”枇杷又调皮地笑道:“如果娘一定不要我回去,我就去别处,天下那么大,何处不能安身?”

杨夫人半晌说不出话来。原本成亲前她是要好好嘱咐枇杷一番的,但是由于枇杷突袭大漠回来晚了,便没能说上,后来就是回门也无暇细说,今天她本打算把这些都补上,但是却突然发现女儿已经与自己完全不同了。

自己先前的那些教导,她只是认同了一部分,而更多的是她自己这么多年间生出的想法,并且已经很难改变了。

不过这么多年间,杨夫人其实也被女儿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所以她很快就懂得自己能掌控的不过是内宅,而枇杷的天地却更宽,所以她的眼界和思绪便完全超出了自己,自己果然帮不了她什么了。因此倒放下了心,笑道:“我看淳哥儿一定会一辈子对你好的。”

“我也相信的。”枇杷笑了,有了身孕的她还是比过去容易疲乏,于是依偎着娘很快就睡了。

... 

第216章 不会答应

杨夫人在黑夜里默默地想了很久很久,她曾以为做为女人就像自己一样度过一生才是正确的,但没有想到自己教养出来的女儿却正是相反,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她一直为她担心,恐她不能顺遂,现在才发现自己的担心都是多余的。.甚至现在杨夫人觉得,也许女儿这样的一生才是更好的吧。

再见到亲家时,杨夫人的语气悄悄地改变了,她先前总是觉得自己要对梅氏恭敬些、退让些,以此换得她对女儿好,现在才明白过来,其实这些都是没用的,而且也是枇杷不需要的,她一个人,不,不是她一个,是她和淳哥儿都能应付得很好,根本不需要自己帮忙。

于是她便笑着道:“孩子们的事,就由着他们去吧,毕竟都不小了,又这样能干懂事,比我们要强得多了。”

梅氏本来昨天隐隐透露一些不满,今天正打算把为了儿子竟然失踪了的可怜的史三娘的故事讲给杨氏听,再请她帮忙为自己娘家女孩说话,逼着枇杷答应给儿子纳妾,没想到今天杨夫人的话风就完全变了。

说起来梅氏并非大奸大恶之人,她无论头脑还是能力也够不上做大奸大恶之人,至多是有点不够善良吧,而且她想给儿子纳妾的原因也并不是针对枇杷——即使儿子娶了别的媳妇,甚至她自己的娘家亲侄女,她恐怕还是会如此的。

不管是出于宠爱儿子、提高自己的地位、拉拨娘家、打压媳妇、满足虚荣心等等方面,她都觉得作为一个婆婆给儿子纳妾都是最应该的。她唯独不知道的反是最根本的原因,那就是她的出身让她会有如是根深蒂固的想法。

梅家就是靠着女儿做妾,才在老魏国公的帮助下从最卑微的地位上爬了起来,所以梅家人从不认为做妾有什么不对的,现在到了梅氏有了出众的儿子,她便更会理所当然地把为儿子纳妾当成自己的责任,而在这其中,她体会到了她最喜欢的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先前,老夫人在时,梅氏被婆婆管得死死的,从没能将自己的想法实现一二,而现在她已经成了当家作主的夫人,就在出孝后,她踌躇志满地打算将家里完全归于自己掌控之中时,枇杷又来了。她不甘心,所以便小动作不断,但又不敢真做出伤害儿媳之类的坏事,所以事情便一直胶着不动。

杨夫人从到来的那一天起,就被梅氏认为是天然的盟友。毕竟杨夫人一向贤良,先前娘家堂妹赖上玉家她不但同意了,而且对堂妹也很不错。让她劝自己的女儿不正是合适?

现在梅夫人不胜惊奇之下,只得干笑着道:“他们是能干懂事,但毕竟还是太年轻,很多事想不明白,就像枇杷,总不明白自己的母亲有多贤良,正是她应该学的。”

杨夫人若是想通了,言语上岂能让梅氏占了便宜,她可是从小在世家长大的贵女,最长于谈话中的机变,便笑道:“女儿嫁出去了,就是婆家的人,风俗习惯什么的,就是再不适应也要一一改过来,现在枇杷一举一动都在效仿夫人呢。”

燕地的一国之主没有纳妾,关于这一点梅氏从没有认真想过,只是觉得理所当然,于是她向杨夫人笑道:“我是一点也不妒的,只是老夫人在的时候最讨厌男子纳妾,而我又生了儿子,便一直这样了。”

实情也差不多如此,以梅氏的家世和为人,如果老夫人给儿子纳妾,她是万万挡不住的,而她也恐怕也不会真去挡,至多在家里闹闹而已。

“枇杷有了身孕,我看她这一胎也差不多是个儿子,”杨夫人只是笑,“而且她还年轻,一定还能再生的。”

梅夫人气得牙都痒了,她其实最不喜欢像杨夫人这样的贵女用这种态度与自己说话,让自己无从接起,每到这时她就恨不得撒撒泼,大吵大闹起来,可是她自己也知道就是不能的。

一口气憋到了胸口中,梅夫人半晌才道:“我其实是为他们好。”

“谁不是为他们好呢?”杨夫人还是有分寸的,并不愿意与梅夫人交恶,又道笑:“我见枇杷养得极好,正是夫人的功劳,所以非常极放心,便打算这几天就回营州。”

“这么远的路来一次不容易,怎么只住几天就要走?”梅夫人极力挽留,一方面是出于客气,一方面她还是觉得杨夫人比枇杷好说话。

可是杨夫人心意已决,“若是枇杷有事,我自然会留下,现在她一切都很好,便又惦记留在家里的节度使和小孙女了。”果然没几天便辞别亲家回去了。

梅夫人只得加强了对木朵的暗示,现在她想,只要儿子突破了第一步,以后的就都好办了。而木朵呢,正是她新发现的最合适人选,只看淳哥儿也时常与她说话,便知道他们也是相熟的,又是营州的姑娘,就是枇杷知道了也不好打打杀杀的不是?

枇杷见梅夫人频频让身边的嬷嬷请木朵去说话,便提醒她道:“婆婆虽然是我的长辈,但是她的话我却从不肯全信的。”

“我知道,我也觉得她的话不可全信,但是有时她说的也很有道理,而且也是真心为我着想。”木朵比枇杷还要大上一些,现在也算老姑娘了。先前营州被突厥攻打,她家里父兄尽皆死于国事,只剩下母亲带着她和弟弟妹妹妹,后来母亲亦过世,她又要管着弟弟妹妹们,亲事便蹉跎下来。

现在营州早已经平静,弟妹们亦长大了,杨夫人因将木朵招至军中陪伴枇杷,便也当她是自己家的女孩一样,为她张罗了几次亲事,无奈木朵眼界颇高,并不想嫁到营州军中,故而又一次次地耽搁。这一次枇杷出嫁,她还是以未嫁之身跟到了德州

枇杷亦托王淳为木朵寻过适龄的读书人,只是南边人比北边人成亲更早,所以木朵的年龄在这里很难遇到相当的亲事。

枇杷见木朵竟被婆婆说动了心,也是无奈,木朵不比自己曾得过母亲的教导,又去过京城见过人心险恶的,她生性单纯,正是最容易受骗的。想了想便警告道:“如果夫人要你给少主做妾,你不许答应!如果答应我们就再不是朋友了!”

木朵笑着摆头,“夫人才没有说要我给少主做妾呢,她要是那样说我就生气了!夫人是好心,也是真心帮我打算终身大事的。”又用手羞枇杷,“将军你实在太喜欢少主了,也是因为少主太俊俏了,所以才总会担心别人去抢他。”又笑言,“再说就是我愿意,少主也不会答应啊!”

正说着,王淳走了进来,笑问:“什么事情我不会答应?”

木朵向枇杷做个鬼脸跑了,这样的闺中趣谈枇杷自也不肯说,便笑道:“你怎么这样早就回来了?不是说事情多吗?”

“我把东西带回梧桐院来看。”王淳说着让人搬进来一大堆的文册,“父亲这几天得了一本星经,正看得入迷,夜夜要观天相,积了太多公事,便把事情都交给我了。”

枇杷现在也知道公公的爱好正是阴阳、星相等玄而又玄的学问,每得一本奇书都会废寝忘食在研读,夜间观看星相一一验证,有时竟然一连住在外书房一两个月,与那些门客、道人们坐而论道。这些文册正是国主这些日子积下来的。

尽管枇杷并不大相信星相之类的东西,但是为人子女者,自然不会多言,只能支持王淳将燕地的事务都接过来。便与王淳一同坐在案前,帮他看起文册,现在她已经能做些简单的分类和处理了。

到了晚上,王淳推开册子,“现在外面暑气散了,我们到花园里走一走。”

枇杷笑道:“还有这么多事没做,先不去了吧。”

“不,我陪你逛上一圈,要么肚子里的儿子会不高兴了。”王淳笑道:“现在有你帮我,已经省了很多时间,等到回去你先睡,我再熬一会儿就全看完了。”

枇杷笑了,“也好,我正坐得累了呢,我们走一会儿回来再一起看,然后一起睡。要是不够睡我中午补上一觉就行了。”

这时候枇杷的肚子已经略有些凸出,一路行来,她就习惯性地把手放在肚子上,而王淳就扶住她的手臂,再随便聊一聊燕地的事、府里的事或者孩子的事,很是闲适。

王淳道:“今年真是极好的一年,我们成亲了,燕地没有起战火,现在看各处也都平静,并没有天灾人祸什么的,我竟一直在德州城里没有出去。”

枇杷一想果然出此,便也笑了,“果然很稀奇了,我记得前面几年哪里有静下来的时候,不是西边打仗了,就是南边发水灾了,我记得有一回你信里说在外面往来跑了半年多,路过德州都没来得及回府里。”

“我们的孩子是有福气的。”

“我也愿他长大时不要再像我们一样遇到这么多的战乱了。”

两人将手拉起来,手指相扣,彼此一笑,他们现在正为孩子们建立一个稳定的家园,所以尽管有时很辛苦,但是心里却是甜的。

因熬了一会儿夜,第二天枇杷起得晚了些,见王淳的位子早就没有人了,她便赶紧穿好外袍,正要出门,费嬷嬷拦住她道:“少夫人,少主已经向夫人那边说你今早不过去了,直接去翔凤阁就行,现在时间来得及,正好先把朝食吃了。”

知道自己若是不吃朝食,费嬷嬷枇杷便坐了下来,一面吃饭一面问:“他什么时候走的,我竟不知道。”

“一大早就走了,走时悄悄告诉老奴,让别叫少夫人起来。”费嬷嬷道:“少夫人身子日渐沉重起来,多睡些是好事。”

枇杷吃过朝食,问道:“木朵怎么还没过来?”

虽然也有几个贴身侍女,但是枇杷并大用她们,平日总是由木朵陪着她一起去翔凤阁的。

“原来少夫人不知道?”费嬷嬷也很奇怪,“木朵昨晚就没回来。”

... 

第217章 我不服气

枇杷心中疑虑,又担心木朵,可是让费嬷嬷问了她相好的几个姐妹,却什么也没有问出来。---因为木朵是有内外院通道钥匙的人,她可以随时往来王府内外,她一时也很难查得出来。因见时辰已经不早了,只得先去了翔凤阁。

王府的防卫现在依旧还是由枇杷管着,虽然王淳几次要重新接过来,但是枇杷都不肯。她真心觉得自己现在管这点事并不算什么,也不会太累。

处理了公事,顺便问了昨晚巡视的兵士们,得知木朵果然没有离开王府,但并没有人知道她去了哪里。枇杷还待细细追问,木朵却已经跑了回来,“我今日迟了,请将军罚我吧。”

枇杷军令一向极严,今天却笑道:“如今你并不是护卫队中的将士,每日陪我过来也只是以我的伙伴身份,所以晚了我也不罚你,但是你竟然没有告诉我就随意出内外院,我还是要把你手中的钥匙收上来。”

木朵也知道这就是最轻的结果了,赶紧将钥匙交了上来道:“我以后一定不再随意出入了。”

枇杷见她认了错,却一直不说昨夜做什么去了,心里反倒觉得忧心,木朵毕竟是个女孩子家,如果出了事可怎么好?

这时枇杷正要回去,便叫木朵一同回去,瞧着没有人的时候悄声问:“你到底去了哪里?为什么不先告诉我?”

正如枇杷先前感觉到的,木朵只是笑嘻嘻地道:“我已经把钥匙交了,以后也再不会在晚上内院外院乱穿,将军就不要再问了。”怎么也不肯再说了。

“木朵,你虽然比我大,可是还没成亲,晚上不好在外面留宿的。”

“枇杷,我就是要成亲了。”木朵笑得非常开心,脸上竟现出几分光彩。

木朵是纯粹的胡人血统,高鼻深目,猛一眼看去极是美丽,但却不够柔和耐看,现在枇杷却突然觉得她变得漂亮了,似乎脸上发着光彩,愈发担心,“你要成亲?对方是谁?”

木朵脸红了,却笑道:“过些天你就知道了。”说着便扭头跑了。

枇杷正要追过去,却迎面见到王淳,见了她便拦住道:“小心些,若是摔了怎么办?”

眼睁睁地看着木朵跑掉了,枇杷便跺了跺脚道:“木朵说要成亲了,可是却不肯说对方是谁,我怕她被骗了。”

“你前些天还不是一直要帮她说亲的吗?现在她要嫁了有什么不好?”王淳挽住她的手臂道:“再说木朵也不小了,哪里就被人骗了?你是太过关心反而心乱。”

木朵一直陪了自己这么多年,现在自己嫁人了,生活得很幸福,枇杷也极希望她能够幸福,是以特别关心她的事。现在听王淳这样一说,也恐自己管得太多,但是还是不免要问:“外院里是不是来了新的年青人?”

“前些天来献《星经》的就是个年青人,说是哪个门派的传人;他还带了些喜欢观星的朋友,其中也有些年青人。”王淳道:“等明天我空了问一问,木朵是不是与哪一个情投意合,他们一起去观星了?”

枇杷也如是想,便笑道:“你只悄悄打听,看看那人的人品性情如何?我对于这些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人总有些信不过,也不知木朵怎么偏喜欢这样的。先前我们营州有那么多好小伙子,她不知怎么就是不同意。”

王淳便笑道:“这种事情谁也说不出道理的,比如我就不知道为什么喜欢你,你也只喜欢我,才嫁到我们家。”

枇杷听了却道:“我才不是因为喜欢你才嫁过来的呢,我是为了燕地、为了王玉两家联姻才嫁过来的。”

“你呀,就是嘴硬,”王淳笑道:“不过我就是喜欢你,一定要把你娶过来。”

小夫妻间说着说着就肉麻起来,枇杷听了自是高兴,与王淳又笑闹了几句,“不过,看在你喜欢我的缘故,我现在也喜欢你了。”但还是担心木朵,“营州人性子直,她不要被人骗了。”

王淳其实也不大信那些玄学星相的,便从不与他们往来,只是父亲将他们待为座上客,他亦不好赶人,只是从来都与他们淡淡的。现在见枇杷担心木朵,便安慰道:“若是真有人起了坏心,骗了木朵,我定不能放过。”

不过几天,王淳一天回了房,将人都赶了出去,期期艾艾地道:“我知道木朵每日去找谁了。”

枇杷看着他不在自的表情,马上感觉到不对,急问:“是谁?你怎么还不快说?”

王淳叹气又叹气,“是我父亲。”

“什么!”枇杷惊得猛地站了起来,袖子不小心将面杯子落到了地上,杯子碎了,又洒了一地的水,她也不顾,只是摇头道:“你是不是弄错了?”

王淳也摇头,又扶了枇杷的手道:“没错,我先前也不信,又反复问了几次才肯定。”说着又命她不要动,让人进来先将碎了的杯子收了。

待屋子里又平静下来后,枇杷瞪大眼睛问王淳,“你说该怎么办?”

“我也不知道。”

枇杷想了想,“我告诉木朵不许再去找国主了。”

“没用了,他们已经在一起了。”

枇杷不可置信,“你是说?”

王淳肯定地点头,“这种事情我哪里能不问清楚?”

枇杷和王淳虽然都不大,但是生逢乱世,却都见过经过不知多少大事难事,现在面对这样一件原本只是小不能再小的事却都一筹莫展。枇杷见王淳额上有不少汗珠,又是心疼,道:“看你急的,一头一脸的汗,还是先擦洗一下,再换了家常布袍再说吧。”

王淳也知道只着急并没有用,遂听了枇杷的话,将衣冠除下,要了水擦了擦,穿上轻薄的夏衣,虽然一面更衣,却一面依旧与枇杷商量着,“是不是应该拆散他们?”

“母亲要是知道了会怎么样?我们是不要瞒着她?”

“万一要是有了孩子?”

两人想了不少计策,却没有可用的,还是束手无策,枇杷便道:“我让人先把木朵先找来,问问她是怎么想的。”

只能这样了,正要叫人去找木朵,不料梅夫人身边的喜嬷嬷却急忙跑了进来,喘着粗气道:“少主、少夫人,你们赶紧去正殿看看,夫人被木朵气得死了过去!”

王淳和枇杷大惊,也顾不得换了衣袍,只穿着家常的夏衣就赶紧去了正殿,就见梅夫人已经倒在榻上,一干嬷嬷侍女帮她打扇的打扇,掐人中的掐人中,见少主和夫人到了,又赶紧让出空地来,“夫人被气得死了过去。”

正这时,又有人飞跑进来,“药!药送进来了!”

大家赶紧又是一番忙乱,王淳半跪在榻前,亲手将药给梅夫人喂下,“娘,有什么事也是身子最要紧,先喝了药再说。”

梅夫人这才缓缓地睁开了眼,看着儿子立即哭道:“淳哥儿啊!你可要为娘作主啊!”

王淳赶紧答应,“娘,你放心,万事有我,你只要养好身子。”

“那你替我把那个贱婢直接打杀了!”梅夫人用手指着木朵,恶狠狠地说,目光中尽是恨意。

偏这时十六娘与曲七也跑了进来,应该也是听到梅夫人的消息,正好听到梅夫人这句话,十六娘便立即向枇杷冲过来,“玉枇杷,你特别让你家的贱婢气死母亲的吗?现在你不将她立即打死,我让淳哥休了你!”

曲七一个健步冲到了她的前面,伸出双臂拦住道:“你是女子,虽然不用齐家治国,但是也总要培养自己的修养吧!你可知道,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对了,到了这里我们就不必管了,我们也管不了。现在家里出了事,你什么也不问就要打死人,修养实在不够啊!”

大家原本都是又急又躁,却被曲七这一大串的道理震得一怔,又都觉得目不识丁的曲七能说出这样的话来格外别扭可笑,但是现在只没时间笑就是了。

十六娘呆了一呆,哪里能被这样的话劝住,推了曲七还要向枇杷这边冲过来,“快放开我,我不能看着母亲受欺负!”

无奈曲七虽然纨绔,但毕竟是男子,只要用力拦住她,十六娘岂能挣开?只是她挣不开便抬手向曲七打去,可曲七就是挨了几下子也只反复念叨着《礼记》中的这几句话劝解,也不让她过去。恐怕他会的也只有这几句。

枇杷从进门时就看到了木朵,她原本站在榻前,可是被越来越多的人挤到了屋子的一角,脸上满是委屈,从自己进来就一直看着自己。虽然从听到她的事情后就恨不得将她找回来骂上一回,但是在外人面前,枇杷是不可能让别人随意欺负她的。

但是刚刚的情况,她亦不可先叫她过来说话,只得先帮着王淳照料婆婆,这时见王淳被婆婆紧紧地抓着手动不了,曲七又将十六娘拦在里面,便向木朵严肃地道:“木朵过来,事情是什么样的,你从实说出,如果你有道理,我决不会任你被人欺负,如果你错了,我定会罚你。”

梅夫人这时尖声叫道:“还说什么!你们都想气死我吗!还不把她直接拉出去打死!”

枇杷刚要反驳,就听王淳道:“就是杀了人的死囚也要给他们说话辩解的机会,更何况木朵还不至于犯了那样的大错,再者我们家从没有草菅人命的事。娘,就让木朵说,如果她错了,我决不会饶她!”王淳很小时就跟着祖父出入公堂,现在又以燕地少主的身份差不多接手了燕地大半事务,处理的各种情况多了,只平常一句话就带着无限威严,又让无端地信任,大家立即都静了下来。

木朵原本一直咬着嘴唇不吭声,现在突然掉下泪来,“我就是听了夫人的话,才这样做的,结果夫人现在竟然要打死我!我不服气!”

... 

第218章 是还不是

木朵抬手抹了一把眼泪道:“前些日子夫人时常找我过来说话,她劝我也老大不小了,现在找人嫁了也未必能嫁到合适的,不是有什么暗疾的就是续弦,还不如嫁到高门为妾,嫁的人毕竟是一时之人杰,要比寻常小门小户强多了。@中原有一句俗语正是‘宁为英雄妾,不做庸人妇’呢。”

然后她向梅夫人问:“夫人,是不是?”

梅夫人对上她的眼光,便赶紧闪了开去,理也不理她。

木朵就又道:“我那时还问,我又不是认识什么高门,她就说国主府是燕地门第最高的人家了,

如果我嫁了进来,将来虽然当不上皇后娘娘,但也能当个妃子,还可能像杨贵妃一样呢。”

再一次转向梅夫人问道:“夫人,我没说谎吧。”

见梅夫人依旧不理她,便接着说:“然后夫人就告诉我晚上去找…”

这时梅夫人终于从榻上跳了起来,指着木朵高声道:“我让你去找淳哥儿,没让你去找国主!”

“可是夫人你却没这么说啊!你只说只要外院的男人同意了就行,”木朵急忙道:“而且夫人还对我说夫人从不嫉妒,而少夫人太妒呢,所以我就以为夫人是让我嫁给国主。再说如果夫人说是让我嫁给少主,我肯定不能同意,他是我们将军的,我们将军不同意我就不会嫁给他。”

在场的人或早或晚都先后明白了,梅夫人劝说木朵给王淳当妾,只是她的语言太过委婉——也许应该说木朵太直肠子,所以之间竟然出了误会,结果木朵便成了国主的人。

枇杷看看躺在榻上的婆婆,理直气壮的木朵,只得向木朵道:“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呢?”

“我原也想告诉将军的,可是夫人一直提醒我,这样的事不好告诉别人的,就是对少夫人也不要说,免得事情不成让人笑话。还说等事情成了,自然大家都知道了,她还会给我摆酒,以后府里都称侧夫人。”木朵又急忙解释道:“将军,你别生气,我不是故意瞒将军的。我看将军嫁给少主每天都很开心,又想我已经不小了,还是早些嫁了好,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