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龙便也点点头,对他老娘道:“妈,那我上班去了。”

老人便笑着送他出门,他匆匆走出去,刚走出小区,整个头就异常疼痛起来,想着家事理不清,公司又一堆事情等着他,做男人真累。

虽然很不想下班,可是总是要下班的,眼看着马上要到下班的时间了,办公室的同事都已经纷纷走了,小雪还在那里慢慢收拾着手袋,同事对她道:“小雪,下班了,还不走啊?”

说完这句话,她们就一溜烟的拎着手袋离开了单位。很快的,办公室只剩下小雪一个人。

看到没有人了,小雪便干脆把手袋放了下来,重新坐回椅子上,在那里发呆,她不想回去,因为她不知道回去怎么面对婆婆。

她想起自己的亲娘,在自己的小家受了委屈,女人是都想回娘家的。小雪打算回自己家去看看,心里打定了主意,便拿起手袋匆匆回了自己的家。

她们家是几十年前,从浙江移民过来的浙江人,在深圳买了地建了房,现在那栋房子是价值几百万的别墅了。

小雪回到家里,她妈妈还没有回来,她的妹妹江小雨跑出来开的门,看到她,立马就朝她的身后望过去,一边张望一边说道:“姐,我姐夫呢,他没跟你一块来?”

小雪听着就心酸,脸上却笑了笑,对她道:“你怎么回来也不跟我说一声,学校放寒假了?”

她的妹妹江小雨和文龙的弟弟李文虎一样,还有一年大学毕业,唯一不同的是,李文虎在河南郑州读大学,小雨在四川民族学院。

“恩,我也是昨天刚到。本想着过两天去看看你的,妈还说,有一阵没见你回家,要打电话给你,让你和姐夫回家吃顿饭呢?”

听着这些话语,小雪心里暖和极了,眼里甚至都有了泪水,想想还是自己的家好。两姐妹一起走到沙发边上坐下来,小雪把手袋丢在一边,换上以前她穿的拖鞋,和妹妹小雨一起像两只小动物一样,窝在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吃水果零食。她们家的保姆王妈也听到声音从里屋转了出来,又是给她们端茶又是倒水的,照顾着两姐妹。

“王妈,王妈,我姐回来了,你去多买几个菜!”

小雨看到姐姐回来自然很高兴,在那里大声张罗着。

王妈连声说是,拿着菜篮子就要出门。

小雪对小雨道:“你学校这么快放假了?”

小雨说道:“恩,昨天放的假,我事先就打听过了,买到打折的机票,飞回来的。”

王妈走到门口,想起买菜要问问小雪的主意,便折回来对她道:“小雪,你想吃什么?”

小雪就笑道:“王妈,菜我没要求,你去超市把最好的泰国香米多买点,我想吃米饭。”

王妈愣了愣,说道:“小雪,家里一直是吃那种米的,米不用买了吧,你想吃什么菜?”

小雪不由一阵心酸,脸上却装作无事人一样笑道:“我的意思是随便——王妈,你做的菜我都爱吃。”

正文 第十四章 绝户头一说

(十四)

如果按照小雪婆婆的说法,小雪的家属于典型的绝户头。啥叫绝户头,就是没有儿子,没有孙子,他们江家在江小雪江小雨这一脉算是绝户了,按照小雪婆婆的说法,小雪她妈对不起他们江家的列祖列宗!

小雪第二次回婆家探亲的时候,婆婆关于“绝户头”这方面对她进行了具体又形象的教育,老太太又是打比方又是举例子,正面反面的例子举得极其详尽,目的就是要让小雪明白,要马上生,而且务必要给他们李家生一个男孩!

婆婆给他们李家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李文龙,小儿子李文虎,这一直是老人的骄傲,她总是在小雪面前笑眯眯的回忆着说:“小雪啊,我当年怀毛龙的时候,我的婆婆虽然没说什么,可是等我生下毛龙,我婆婆对我特别好,她笑着跟我说,这儿子跟闺女能一样吗,有了儿子,我们李家脸上就有光了,嗓就亮了,背就直了,气就壮了!”

小雪觉得不可思议。

婆婆继续对她道:“我婆婆,就是你太婆婆,第一胎生了一个闺女,第二胎也生了一个闺女,结果天天被人骂李家要绝户哩,她一气之下,接下来就生了你公公他们七兄弟,这一直也是你太婆婆最得意的地方。”

小雪也是那时候,才知道她公公有七兄弟的,李文龙的伯父叔父总共有七个,公公属老四,小雪现在回想起来,她第一次在北方农村结婚的时候,来了那么多亲戚,而且辈份复杂,比她大了几十岁的男人要叫她婶子,比她大几岁的二十出头的小伙子要叫她小奶。现在终于明白这其中的原由了。

想起几十年前的人真能生啊,一赌气就连着生七个儿子,啧啧,现在听来,简直天方夜谭。

在婆婆的诉说里,小雪慢慢了解了他们李家,小雪的公公包括他在内有七兄弟,在他们年轻的时候,有几个兄弟通过当兵等途径走了出去,在城里安了家,其中一个在徐州买了房子成了家,一个在上海买了老公房也成了家,算是他们七兄弟里混得最好的。

小雪心想,那两兄弟从这样的北方小山村里走出去,能够在徐州上海安家,在那个年代,还真是不错,要知道现在上海的老公房估计也是几百上千万一套,也算得上是那个年代的凤凰男,成功人士,所以对于她公公的这两个兄弟,小雪还是钦佩不已。

但是她的婆婆却好像很看不起他们两个。

婆婆不屑地说道:“小雪啊。你七叔在徐州买了房子有什么意思呢。你七婶只生了两个闺女!”

七婶地两个闺女小雪看到过。在他们结婚地时候。她们来过。长得又高大又漂亮。皮肤白晳。五官精致。典型地城里女子。小雪听到婆婆这么说。心想:“生了两个闺女怎么了?我们家也是两个闺女啊。”

婆婆却自顾自笑道:“小雪啊。你七叔很可怜呢。他现在两个闺女都出嫁了。两个老人逢年过节只能呆在自己老房子里。有时候太冷清了。就只能给你爸(小雪地公公)打一个电话。为什么呀。就是因为他们没儿子啊。你看。这个大过节地。有儿子地就是不一样!比如我们家。一过年。你们就回来了。毛龙回来了。毛虎也回来了。带着儿媳子。我们家多热闹。可是你七叔多冷清。这闺女嫁了人自然是要跟着自己地老公回家过年地。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小雪就明白过来。婆婆看不起七叔地原因。原来是因为他们绝户了。没有生儿子。

婆婆不但看不起七叔。而且也看不起在上海地六叔。理由同样。六叔倒是有儿子。不过他儿子娶了一个上海地本地女人。两口子只生了一个丫头。他们在上海有两处房产。私家车子有三辆。可以说。在上海也算是中上阶层了。可是小雪地婆婆照样看不起。

她说:“要那么多钱有什么用。没儿子能留给谁呢。”

小雪听到婆婆这么说,就在心里面笑,想着老太太你是不知道,人家城里根本不这么想,人家养儿养女都一样。您老太太的思想就停留在你们北方这个小小的农村,这个农村几十年没发展,外面的观念想法进不来,里面人仍旧固守陈规陋习。

可是这些话她根本不敢和婆婆说,而且知道说了也没用,婆婆几十年的乡土观念,满脑子的重男轻女的思想,无论如何是以有儿子为荣的,就是认为闺女是外家人,只有儿子是自家人!闺女总有一天要嫁出去,只有儿子还能带一个回来。闺女是泼出去的水!是赔钱货!只有儿子才能赚一个回来!

所以两个老人虽然一辈子呆在农村,没有走出去,日子也过得很清贫,更是因为和六叔七叔互相看不惯,三家已经基本上断了往来,可是两个老人依然过得很知足,逢年过节的时候,对着儿媳子的面,还要深切的同情一下城里两个绝了户的兄弟。

用外面的话说,两个老人虽然物质上清贫,可是精神世界很丰富。他们在他们那片地里,生了两个带把的,而且都供着读了大学,大儿子在深圳事业有成,娶了一个漂亮的城里媳妇,两个老人当然高兴!

所以,小雪第一次第二次回婆家的时候,她的婆婆就没闲着,成天一有空就拉着小雪的手满村去逛,老人也好面子,逢人就指着小雪介绍:“这是俺儿媳子!”

小雪长得白净秀丽,再加上气质沉静大方,一看就知是城里好人家的女儿,所以村里的人看到她,都要夸一句:“哎哟,娶了城里媳子啊,这媳子怪俊!”

“怪俊”就是十分好看的意思,“俺儿媳子”就是我儿媳妇的意思,小雪听不懂,回来问文龙,文龙笑着跟她解释。小雪当然也是高兴的,也明白为什么婆婆天天要拉着她到村子里去转,别人夸她长得好看,婆婆也有面子。

除此之外,到了晚边,两个老人就催着小雪和文龙生孩子,两个人被逼无奈,只得口头答应着,等到回了深圳,各自忙着工作事业,所以一直拖了下来,这一拖就是四年。

按照婆婆的说法,江小雪家就是绝户头。

好在,江小雪的爸妈并没有像江小雪的公婆一样,有过份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两个老人生了两个闺女生儿无望之后,便没有继续契而不舍的一路生下来,而是转而忙事业去了。

只是很不幸的,江小雪的爸爸在江小雪还只有七岁的时候,就出了车祸,被撞成了植物人,这些年,一直是她妈妈照顾着她和妹妹两个,并照顾着成了植物人的老公。

江小雪的妈妈是很有本事的女强人,所有的人听过她的故事后,大概都要夸奖一遍的。她不但接手了老公所有的事业,并且把它们打理得很好,而且几十年如一日的照顾植物人的老公,并且把两个闺女都送着读了大学,且一直照顾得她们和千金小姐一样。

她们家现在在深圳,有一栋别墅,一直雇着保姆,一辆广本的车子,再加上她们家的公司,在深圳也算是不错的人家了。

一个人有长处肯定也有不足,江小雪妈妈的不足就是这些年,对小雪小雨一直疏于照顾,小雪小雨初来月经哭着回家,都是保姆给她们洗的红**买的卫生巾,交男朋友也是结了婚老人才知道!

两姐妹从小到大,在家里不知父母亲情家庭温暖为何物,这也是当初江小雪铁了心要嫁李文龙的原因,因为李文龙爱她,给了她男人的温暖和疼惜!

天色黑了,江小雪的妈妈还没有回来,小雪坐得越久心越不安,最后想了想,还是给文龙发了一条短信:“我回我自己家了。”

也是因为心里头还深爱着这个男人,舍不得让他伤心的缘故,不愿和他争吵起磨擦。

李文龙已经快到家中了,收到江小雪的短信时,虽然是意料之中,可是难免还是一阵失望,他的愿望就是她们婆媳能够和睦相处,现在江小雪回娘家,完全与他的愿望相背离的。

只是对于这种情况,他现在也不想说什么,他必须让他的老娘和他在一起,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小雪能够明白过来。

PS:故事慢慢展开了,我想孔雀女嫁凤凰男,很多都是因为各取所需,各自并不是完人,身上都有毛病,生活的过程本来就是出现问题解决问题,是不~我会努力写的,大大们请投粉红票支持~

正文 第十五章 娶来的媳妇

(十五)

李文龙回了一个“知道了”的短信过去,沉思一会,又发过去一条“我爱你,早点回来。”。小雪收到这条短信,征了一征,心里一时间百味杂陈。

一直让她对李文龙恋恋不舍的,不是他的帅气,不是他的能力,是他对她的爱。

和文龙在一起几年,两个人一直很相爱。小雪是那种体弱的人,虽然深圳气温高,可是一到阴雨天,就浑身冰冷,盖了一床被子,还是嚷冷,睡到大半夜两只脚还是冰凉的,以前一个人时,总是很犯愁,和文龙在一起后,文龙总是抱着她睡,让她像只小猫一样蜷在他的胳膊里,把她的两只小脚盘起来放在自己的大腿之间,暖着她,有时候冬天,她实在怕冷得厉害,就先给她灌了热水袋,到半夜她总是嚷着水凉了,他也会起来给她换热水,无论晚上换多少趟都毫无怨言。小雪身体弱,别的女人月经最多一个星期,她倒好,来之前一个星期就开始浑身无力,手脚冰冷,心情郁闷,来的一个星期更是肚子痛如刀绞,来之后一个星期也还在余痛之中,也就是说她一个月,有三个星期是需要文龙照顾的,而且因为生理上的疼痛影响到心情,所以文龙照顾她时,还要受着她的脸色。特别是来的那一个星期,小雪不能洗衣服,不能沾凉水,要吃巧克力,要吃生姜红糖水,李文龙都跑到超市里去,再晚也要给她买了来。在电磁炉上给她煮了,然后送到床头,小雪嫌买来的生姜红糖不够辣(辣才能暖胃,才有效果),文龙就会到附近的超市再买新鲜的生姜来,给她切成片,重新放了红糖进去熬,反正直到小雪满意为止。

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小雪想起这些生活中的小细节,总是会甜蜜的微笑。

刚开始看上李文龙是因为他长得帅,有本事,后来爱上,非他不嫁,却是因为他对她无微不至的疼爱和照顾。

很多事情都是相辅相成的,李文龙来自农村,农村的孩子早当家,很早就开始懂事,从小就会照顾自己照顾家人,小雪在城里长大,一直保姆侍候,因为生来锦衣玉食,所以天真不懂人情世故,这样的两个人走在一起,一开始就是互相吸引的。

在刚刚相爱的时候,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成长背景这些都可以增添浪漫和传奇,只是一旦稳定下来,相爱结了婚成了家,这些东西往往又是磨擦的因子,矛盾的导火索。

江小雪的妈妈在晚上七点多的时候回来了,老太太虽然五十多了,可是保养得好,再加上打扮时髦,脸上又化了淡妆,看上去就像四十出头,给人的感觉很有精神。

和小雪的婆婆比起来,简直像两代人。

小雪的婆婆白发苍苍,皱纹满面,显得比真实年龄还要老,小雪的妈妈却是因为保养很好,比真实年龄要小个十岁的样子。小雪,小雪妈妈,小雪婆婆站在一起,小雪不厚道的想,估计不认得的人会把她们当成三代人,她婆婆像是她奶奶那一代的人。

老人回到家里。看到小雪坐在沙发上。和着小雨在那里有说有笑。心里也是十分地惊喜。轻快地走过去。对江小雪道:“小雪。回来啦?”

小雪看到自己老娘回来了。也很是开心。笑了笑道:“恩。妈。我回来了。”在沙发上轻轻地伸一个懒腰。继续倚在妹妹地肩头。嘴里塞着零食。不必马上站起来。不必毕恭毕敬。

轻轻地一声“妈”无需刻意提高音量。张大嗓门。可是却发自肺腑。叫得那么自然那么真挚。

不像叫婆婆“妈”。每一声都透着刻意。尽管听起来无限甜蜜。可是声音发出来。很多次。小雪听在自己地耳朵里。都在疑惑这是在叫谁呢?她妈在哪?谁是她妈?面前地陌生老太太吗?总共才见了几次面地老太太?

老人笑道:“回来了好。我正要打电话叫你和文龙回来吃餐饭呢。一阵子没见了。文龙呢。没有跟你一起回来?”

老人也坐在她们附近地沙发上。把小小地黑色真皮手袋放在一边。一张脸笑微微地看着她们两姐妹。

小雪正在那里沉思着该如何说好,老人又在一旁说道:“现在刚好是大闸蟹上市的时候,小雨,你开车去买一些回来吧,你姐姐喜欢吃。”

小雨道:“王妈买去了。”

“你再去买一些,王妈没叮嘱她根本就不会去买海鲜的。”

“知道了。”

小雪心里温暖,想着还是亲娘最疼她,嫁出去了,只要一回来,还是张罗着给她弄好吃的。

小雨站了起来,说道:“妈,我回来你怎么不买啊。”

老人笑了笑,一边拿出车钥匙,一边笑道:“你姐从小喜欢吃这个,你不也刚回吗,你姐现在难得回来一次,这嫁出去的女儿可不一样了,回来就是客人。”

老人笑眯眯的看小雪一眼,眼里尽是想念和疼爱,小雪受不了老人的视线,低下头去,心里一阵心酸。

小雨一边拿过车钥匙,一边说道:“妈啊,你说的什么话,姐姐嫁了人也还在深圳,我可是在外地读大学,一年才回来一两次的啊。”

老人笑着把身边的小雨往门口推了一把,对她道:“快去吧,小雨,怎么这么多话,妈只有你们两个,还偏心不成?”

小雨才嘻嘻笑着,拿了车钥匙跑了出去。

老人又在后面叮嘱道:“对了,看到有鸡尾虾,扇贝也买一些回来,你姐喜欢吃那些东西。”

小雨应一声“知道啦”人早跑得无影无踪。

客厅里只剩下小雪和她妈妈两个人,小雪对老人说道:“妈,王妈去买菜了,你又叫小雨去买,不怕买重了,买多了。”

老人笑道:“买重了就多吃一点,你有一阵没回家了,对了,文龙呢,怎么你一个人回来的?”

老人问了一遍,小雪没有回答,便又问了一遍。

小雪没有作声,好半响才道:“文龙他工作事忙,加班——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文龙说他最近可能谈下来一笔大单,我们有钱买车了。”

嫁出去的女儿,在外面纵使过得不好,回到自己家来,在自己亲娘亲爹面前,也还是报喜不报忧的。小雪虽然天真,可是这一点也还是懂得的,更何况,当年是她死活要嫁,不顾她妈妈的拼命反对,如今吃了苦头,回家来自然不好说出。

老人果然笑道:“好啊,文龙虽然不是做生意的料,现在看来,也还蛮有能力,你们想买什么样的车呢?”

老人笑着问他们,小雪刚要回答,这时候老人的手机响起来,她便开始接电话,好像是生意上的事情,小雪在一旁不吭声,她的妈妈一直是忙的,小时候,就是两姐妹两个人在家,老人早出晚归,有时候几十天都见不到人,小雪和小雨从小就缺少亲情关爱。老人在那里接电话谈生意的时候,小雪就想到自己婆婆说的话:“买车不好,开车不安全。”

想着还是自己亲娘懂得自己,要是婆婆像自己亲娘一样通情理就好了,虽然不能指望着婆婆像亲娘一样疼她,可是好歹也不要这样针锋相对处处为难啊。

“你们打算买什么车子呢?”

老人接完电话,继续问小雪。

小雪才收敛心神,强颜欢笑的说道:“文龙说想买丰田霸道。我也比较喜欢。”

老人点点头,说道:“恩,那车还不错,大概要四十来万。不过那车比较耗油,安全性能倒是蛮高的,文本还真的挺有本事,也算是年轻有为。”

两个人正在那里聊着家常,王妈已经买菜回来,果然也买了大闸蟹,小雪走过去,见那些蟹在袋子里鲜活的挣扎着,她笑道:“妈,我说过了吧,肯定会买多的。”

老人也走过来,拎着那些蟹看着,对她们道:“买多了就算了,小雪,你给文龙打个电话,要他也过来一起吃蟹。”

小雪就为难了,想着还在和文龙沤气呢,老人却在一旁催促道:“这蟹过了今天就不能吃了,你打电话叫他过来吧,刚好他会做菜,你知我的,我一辈子忙着赚钱去了,什么饭菜也不会做,也没教会你们什么,幸好你们姐妹俩没有怪我。”

刚好在这时,小雨也拎着虾和蟹走了进来,年轻人买菜不知轻重,什么都买了许多,王妈买了六只蟹,小雨竟买了二十只,他们一家加上王妈,肯定也吃不完的,老人便催促道:“小雪,快给文龙打电话啊。”

小雪只得点点头,小雨也在一旁说道:“对,叫姐夫过来,姐夫烧的鲳鱼很好吃,我刚好也买了,叫他过来烧好了。”

小雪只得给文龙打电话,电话响的时候,文龙正在家里和他老娘一起面对面的坐在餐桌上喝稀饭吃狗肉煎饼哩。

电话就响了,看到电话是小雪打来的,便笑了一下,把碗筷一放接了起来。

小雪背对着自己妈妈和妹妹,小声对电话里说道:“文龙,我妈要你过来吃大闸蟹。”

小雪的声音很小,不过文龙没有避着他老娘接电话,老太太听到了,心里立马不悦。想这儿媳还真冲回娘家去了,现在又打电话叫自己儿子过去哩。

文龙看了一下他老娘,老人正在一旁竖着耳朵听着,文龙说声好,把电话挂了。把碗里的稀饭一口喝干,站起来,就要去小雪家,想着她主动给他打电话,他没有不去的道理,去她们家吃餐饭,顺便把小雪接回家,事情总得解决。

可是刚一站起来,他老娘也跟着站起来,对他说道:“毛龙,你这是去哪里?”

李文龙只得找了个借口,老太太听了听,好半响才道:“你们结婚四年,我都没看到过亲家,他们知道我来了吗?”

老太太介意这个。

李文龙才想起来,估计小雪的妈妈多半不知道他老娘来了,嘴上却笑着说道:“妈,应该知道的。”

这个年代的儿女亲家很可笑,由于异地通婚,特别是南北联姻的,很多亲家到死都见不到一面。

江小雪在北方农村结婚时是根本没有通知自己的爸妈,回深圳办喜事,李文龙爸妈没有过来,这次李文龙爸爸死了,她妈妈公司事忙,自然走不开身,文龙也没有意思让小雪妈妈过去奔丧。

所以李文龙的爸妈和小雪的爸妈一直没见过,虽然他们结婚四年了。

年轻人不介意,想不到那么多,但是老人介意。特意是农村的老人,他们看重礼节,家族观念强,在他们的眼里,这个儿女亲家在眼前却不见一面,简直像天方夜谭。

老太太狐疑的看李文龙一眼,心里猜个八九不离十,想着肯定是不知道!想她老太太一个人跑到深圳来,小雪的爸妈竟然都不来见她一下,真是一点都不知礼数!她当然也不知道小雪的爸爸是植物人很多年。

她鼓了鼓嘴,在那里说道:“知道我来了,就一直这样电话也不打来一个,也不看看亲家?”

老太太很生气。

文龙心里无可奈何,脸上也只得笑着解释说道:“妈,你不要生气,他们城里不兴这个,再说,小雪她妈妈很忙的。她大概是一时间没空。”

老太太想了想,对他说道:“她不来看我,我就去看她,让她也知道什么叫礼数!文龙,你什么时候约个地方,我们请她吃饭。”

文龙只得点点头,笑了笑,说道:“好的,妈,我听你的,妈,我还有事,我回公司一趟。”

他说完就想转身溜掉,想着要去小雪家,把小雪接回来。战火烧开了,灭火的工作他不做没人来做。

刚转身,老太太就说话了:“毛龙,你是不是要去小雪家?”

文龙呆了一呆,只得转过身,说道:“妈,不是的。”

谎言有时是必须的,特别是善意的谎言。

老太太却精明的看他一眼,缓缓对他说道:“毛龙啊,你是妈一手带大的,你在想什么,妈还不知道?毛龙,不要去。小雪不懂事,你还惯着她?昨天晚上我和她说了几句,我老人家没怪她,她倒好,今天早上不理我,明知我在厨房也不叫我,偷偷跑出去,一赌气就冲回娘家,像什么话!这娶来的媳妇买来的马,你不要太惯着她!”

老太太觉得架子要摆足,亲家母肯定在那边看着呢,以为一个电话就能把自己儿子勾过去,未免想得太简单,她越想越气,想着小雪不懂事,你老太太还不懂事?我老伴死了,你女儿要负直接的责任!我来到深圳,你好歹也要来看看我,现在像什么话,我老伴死了,就是你女儿害的,我没有计较,并不代表,你连说声对不起都要免掉!

文龙的头都大起来,他哭笑不得的对老人道:“妈,这什么年代了,什么娶来的媳妇买来的马——”

娶来的媳妇买来的马,完整的后半句是任我骑来任我打。李文龙把这两句当作儿歌唱大的。

老人手一挥,对李文龙道:“怎么就不兴了,我们村的李富贵,他媳子多听他的!”

“人家是从云南买的媳子,这能一样吗,妈,你不要老拿咱老家的一套要求小雪行不,小雪不一样。人家和我一样,重点大学毕业,人家挣的不比我少——”

老人才缓和了一下神情,对李文龙道:“我不是拿她和李富贵媳子比,我当然知道我儿媳子不一样。我只是打一个比方,我只是让你不要太惯着她,你自己说说,她冲回娘家对不对,真要是好儿媳子,向我认个错不就没事了吗,我老人家一大把年纪,难道要我向她认错?你说水晶桌是不是她要你买的,家里不是明明还有一张吗,这样不是烧钱吗,为了你弟几百块钱她都舍不得,这买起桌子来就是好几千?有钱了就买车,买车有什么好,开车多危险,成天向你吹枕头风!你还不要我拿她和李富贵买来的媳子比,我看她还不如她!人家李富贵的媳子从不乱花钱!人家李富贵的媳子勤快着呢,人家也是外地媳妇,现在包饺子烙煎饼蒸馒头哪样不会?人生李富贵媳子嫁过来三个月就怀上了!还是个男孩!”

老人越说越来气,最后眼睛又红起来,她开始用粗糙的两只大手抹眼泪。

看到老娘的眼泪,文龙没得办法,老娘的命令不敢不听,只得给小雪回电话,对她道:“我不来了。”

小雪征了一征,心里明白多半是老太太的意思,便也不吭声,挂了电话,小雪妈妈看她不吭声,便对她道:“文龙来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