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五六章

苏晋摇了摇头:“执棋的人太多了,太子, 七王, 十四, 甚至更多, 或是高高在上的殿下, 或是位高权重的朝臣, 我人微言轻,只想知道身为棋子,应当怎么做。”

柳朝明道:“既身为棋子,那便做你该做的。”

他穿过甬道尽头的门,拾阶而上,广袤的轩辕台一下子扑入眼帘,满天满地都是落雪纷纷。

“在这乱局之中,执棋者众,这是坏事, 也是好事, 沧海横流,谁又能真正做到把控全局?”

苏晋垂眸又是一笑:“大人的意思是, 执棋者众, 所以执棋人有时亦作棋子?”她一顿, 问道:“这可是大人的切身体会?”

柳朝明却没答这话, 而是反问:“你身为女子, 却深陷危局, 为何?”

苏晋愣了愣, 片刻又明白过来。

是了,她身为女子,却执意留在仕途,其目的或许更比天下男子单纯许多。

她不为平步青云加官进爵,也不为千古流芳名垂青史,若非心怀明月想以一苇渡江,何至于将自己置于险境?

柳朝明亦抬眸望向这漫天落雪说道:“所谓坚守本心,从来不会是一条坦途,你所往之处横亘山川河流,目之所及或有乌云蔽日,但你胸怀坦荡,何须在意谁会搅弄风云,只要心中明月常在,总有揽月之日。”

苏晋沉吟许久,轻声道:“大人是说,但行好事,不问前程?”

柳朝明淡淡道:“你若这么想。”

苏晋又思索了一阵:“所以不交僧道,便是好人(注1)?”她说着,忽然自顾自地笑了,“大人曾经做棋子时,可是将佛经道经都抄过不少?”

柳朝明眉心微微一蹙,觉得她又将那幅巧言令色的花头端了出来,可别过脸去看,却见她侧颜笑靥未褪,竟像是真地找到乐子一般。

柳朝明一时有些恍然。

他还记得初遇苏晋是暮春,她眼中苍莽如秦淮连天的风雨,绵延不去,后来直至她升任巡按离开京师,他也只见她真正笑过一回,是在得知晁清还活着之时,而那个笑容,也是转瞬即逝的。

而今不知是否是他错觉,苏时雨自巡按归来,脸上的笑容忽然多了起来。

像是被忽袭而来的清风带着暖意消融了心中冰雪,亦或有苍穹倾洒下日光洗去眉间萧索,伶仃小半生的眸子里火色渐褪,染上半壁春光。

只是不知她的光风霁月从何而来。

柳朝明看着苏晋的笑颜,淡漠的眸光倏尔变得柔和,他转回头,没甚么表情地说道:“佛经道经抄得不多,账倒是记了不少,头一条便是京师衙门的苏知事欠了我都察院二十大板,至今未曾上门来领。”

苏晋听了这话,不由怔住。好不容易想起仕子闹事后,她因未能平息态势,有负所托,确实跟都察院欠了二十大板至今未能兑现。

她细细思量了一阵,刚想说甚么,抬眸却见轩辕台一侧跌跌撞撞跑来一人,竟是宫前殿的管事牌子张公公,隔得老远就唤了一声:“柳大人留步。”

苏晋心中浮上不好的预感。

吊死在宫前苑的璃美人死相可怖,至今还如一道阴影笼在她心头。

可璃美人是后宫之人,出了再大的乱子也该由皇上或皇贵妃来审,这张公公跑来找左都御史做甚么?

难不成又出了别的乱子?

果不其然,张公公一到柳朝明跟前便跪拜道:“柳大人,宫前殿出大事了,皇贵妃娘娘,淇妃娘娘,几位殿下还有大臣都来了,眼下那头指明让左都御史大人,佥都御史大人过去。”

柳朝明眉头一皱,皇贵妃与淇妃均在,何以让他这名外臣过去?

张公公见他似有不悦,忙不迭将事情的缘由一一道来,又解释说:“原本十三殿下已将一切事宜安排妥当,谁知太子殿下来了之后,命羽林卫逐一自查,后来竟在羽林卫副指挥使钱煜钱大人身上搜出璃美人常用的簪花。之后太医院的医正为璃美人验过尸身后,说她临死前被人凌|辱过,而她身上,也搜出了钱大人的令牌,是故殿下怀疑…怀疑是钱煜大人将璃美人凌|辱之后杀害的。”

柳朝明淡淡道:“既这样,拖去宗人府审问便是。”

张公公道:“是这个理没错,可是,大人您也知道钱大人的身份,钱尚书得知此事,当下便赶来伸冤了。”

苏晋甫一听这张公公提起钱煜,还在感慨这朝中何以如此多姓钱的。

户部尚书钱之涣是一个,左副都御史钱三儿又是一个,而今听说钱之涣赶来伸冤,她才反应过来,敢情这还是一家子?

又想起宋珏仿佛提过,钱尚书家有八位公子,其中的嫡长子听说在羽林卫任职,想必正是这一位羽林卫副指挥使钱煜了。

柳朝明又问:“陛下呢?”

张公公道:“十三殿下早就命杂家去请过了,可陛下一听闻皇太孙殿下出了事,一时急火攻心,反倒起不来身。”

他说着,又道:“还不止如此,小殿下到现在都未醒,究其原因,到底是太子妃没在跟前才出了岔子,可太子妃又是皇贵妃娘娘一道急诏请走的,方才太子殿下一问,那急诏竟不是甚么要紧事,又怀疑到皇贵妃娘娘头上去了。”

柳朝明听完这话,并不立时动身,沉默了一下问:“眼下都有谁在?”

张公公道:“回柳大人,后宫里,也就皇贵妃娘娘,淇妃娘娘,与太子妃在;大臣里头,吏部的曾尚书是陪钱尚书一起来的,又因小殿下出了事,户部沈大人跟着太子妃前后脚就到了。”

柳朝明微一颔首又问:“都有哪几位殿下?”

张公公道:“十三殿下是原本就在的,太子殿下也不必提了,因是延合宫的璃美人出了事,明日又是岑妃娘娘的祭日,都说…都说是岑妃娘娘的魂魄作祟,因此七殿下也来了,跟他一起来的还有十二殿下与四殿下。”

柳朝明听他言语中有不敬,漠然看了他一眼。

张公公缩了缩脖子,续道:“还有十四殿下,皇贵妃娘娘来了不久,十四殿下带着九殿下,十殿下,三殿下也赶过来了。”

他说到这里,皱眉想了想,似乎怕人太多,将自己也说绕了进去,半晌才重新开口道:“虽眼下在宫前殿的,除了圣上,已是这宫里头最金贵的主儿们了,可是因各方都有牵扯,都洗不清干系,一时竟找不出个公允审案的人。原本说要去寻刑部的尚书沈拓沈大人,可他毕竟是小殿下的外祖,怕偏袒太过。”再细细一想,“哦,对了,后来还是十殿下跟众人提议,说是请左都御史大人您去审。”

苏晋听完他的话,也是理了半晌才理顺。

现如今在宫前殿一共有三波人,为首的分别是皇贵妃娘娘,太子殿下,与七殿下。

而璃美人之死又与小殿下的急惊风有直接关系。

皇贵妃急诏传走太子妃,有坑害小殿下的嫌疑,所以她不能审此案。

被指杀害璃美人的钱煜是羽林卫副指挥使,羽林卫正隶属朱悯达,所以他也应当避嫌。

而璃美人生前所居延合宫,生后死相与在延合宫故去的岑妃一模一样,令人心生畏惧,鬼神之说虽不可信,但此事若由岑妃之子朱沢微来审,也是怎么都不合适了。

圣上缠绵病榻,故皇后早亡,前朝后宫出了这等乱子,这审案人最后竟要落到左都御史头上,也是荒唐。

只是不知这多出来的淇妃是个什么来头。

柳朝明听完张公公的话,已迈步往宫前殿而去。

苏晋这头正思量,张公公忽然凑过来讪讪地道:“苏大人,太子殿下方才震怒,查得严,杂家怕惹事上身,便将您在宫前殿逗留过一阵的事说了出来,您待会儿行行好,给杂家做个证就成,杂家可甚么也没干。”

其实他不必解释,苏晋亦能猜到她这厢被叫去宫前殿是为何。

她点了一下头,回了句:“无妨。”

张公公看了眼她的神色,又问:“苏大人,您可是在奇怪这淇妃为何会在宫前殿?”

苏晋只顾着往前走,没说是,也没说不是。

这宫里头的管事牌子哪一个不是将察言观色的功夫练到极致的?

张公公当下便道:“这说起来又是另一段谈资。先头不是说岑妃故去后,延合宫空了几年才住进去璃美人与她的侍婢吗?虽说住进去的是主仆,可因为那婢女姿容出色,恰遇到醉酒的皇上,也就幸了两回便有了身孕,眼下已晋为淇妃,占了延合宫正宫之位,可谓后来居上。”

第57章 五七章

雪越下越大, 不远处, 宫前殿高耸伫立。

苏晋抬目望去, 忽觉这纷飞的大雪好像一张巨大的渔网, 朝眼前的殿阁扑袭而去。

太子, 七王, 十四, 还有那些她看不见的,躲在暗处的,众人各执渔网一角, 都在等着自己的那条鱼。

可是, 他们太贪婪, 想以静制动,想后发制人, 所以他们让柳昀来做这个收网人。

柳朝明走到宫前殿外停住脚步。

张公公会意, 退到一边去了。

柳朝明看着这浸在纷飞落雪中的宫阙,忽然道:“兵部礼部不沾边, 其余各部尚书, 甚么情况你心中当有数。”

苏晋“嗯”了一声。

工部尚书是十四的。

吏部曾友谅是七殿下的。

而刑部尚书沈拓乃太子妃沈婧之父, 是太子|党无疑。

柳朝明道:“唯一复杂的是户部,尚书钱之涣与右侍郎都是七王的人,但沈青樾太厉害, 把这两人的把柄握得牢牢的, 却不揭发。”

苏晋道:“这是沈大人的作风, 凡事留余地, 所以户部反而是相互牵制的局面。”

柳朝明道:“今日之局,户部尚书钱之涣是七王的人,钱煜是他嫡子,却在太子的羽林卫任副指挥使,朱悯达与朱沢微可会对这个人放心?”

苏晋不解:“大人为何要与我提这些?”

柳朝明看她一眼,嘴角带过一抹似是而非的笑:“你不是想知道如何做一名棋子?”然后他回过头,面容沉静地望向眼前宫阁,于纷纷落雪中,迈入殿门。

宫前殿的上首分列二人,皇贵妃与朱悯达。

柳朝明进得殿中,与苏晋一起向这二人行叩首礼。

朱悯达道:“柳大人既来了,此处便交给柳大人审吧。”然后他四下扫了一眼,点选了一人:“曾尚书,就由你将已审好的案情说与柳大人听。”

曾友谅越众而出,一揖称是,然后道:“柳大人,今日宫前殿共发生两桩案子,且彼此相关。头一桩是璃美人惨死宫前苑厢房,现已查明璃美人死前有被凌|辱过的迹象,且在她的尸身上搜出羽林卫钱煜大人的令牌,太子殿下命羽林卫自查后,钱煜身上亦搜出璃美人的簪花。

“第二桩案子则是皇太孙殿下的急惊风。今日午过,小殿下本与太子妃一起在宫前殿等候太子殿下,后太子妃被皇贵妃娘娘一道急诏传走,因小殿下已熟睡,太子妃便命羽林卫严加守备,里外不得有人出入。然而小殿下熟睡醒来不久,便自抄手游廊上犯了急惊风。方才十三殿下已探明,小殿下犯急惊风的游廊,正对璃美人惨死的厢房,而医正业已查出璃美人的死亡时间与小殿下犯急惊风的时间相近,疑小殿下是受惊犯病。”

柳朝明道:“疑受惊犯病,便是说,真正的病因还未得证实?”

曾友谅道:“是。”

柳朝明道:“医正何在?”

早前为朱麟探病的医正偻着背出列:“回柳大人,方才十三殿下已下令,小殿下所有碰过的物件都不可动,还命医正们将小殿下今日的膳食残羹以及用过的器皿全部验过,想必就快验完了。”

柳朝明听了这话,看向朱南羡,二人对面一揖。

柳朝明又望向殿上,对朱悯达道:“太子殿下,既然小殿下的病因还有待查明,臣请先问璃美人之案。”

朱悯达颔首,柳朝明刚要开口,却听皇贵妃忽然道:“此案不必审了,毕竟是后宫之事,是谁做的本宫心中已有数,柳大人只需将那恶贯满盈之人依法惩治了便是。”

她这话一出,跪在殿中的钱煜便忙不迭磕头哭喊道:“柳大人,下官冤枉,下官实在冤枉啊。”

柳朝明听出皇贵妃话里有话,问道:“那么依皇贵妃娘娘之见,这恶贯满盈之人都有谁?”

皇贵妃斜着眼扫了钱煜一眼,“哼”了一声道:“他,只是其中一人。”然后她抬起染着鲜红蔻丹的指尖,指向一旁的淇妃,“她才是罪魁祸首!”

淇妃一听这话,眼中露出惶恐之色,跪倒在地:“姐姐何出此言?”说着,便捻起娟帕拭起泪来。

她生得楚楚动人,又身怀六甲,这么一下子跪在地上,将周围的人都惊了一番,奈何女眷太少,又慑于皇贵妃之威,都不敢上前掺扶,还是沈婧默了片刻,上前将淇妃扶到一旁的椅凳上坐下,轻声道:“娘娘当心身子。”

皇贵妃道:“今日圣上去昭觉寺祈福,早传旨让本宫,淇妃,太子与太子妃来明华宫与他一起用膳,说有事相商。接到旨意后,淇妃便来见本宫,说想带着璃美人一起去见皇上,本宫还当她良心发现,想要为旧主谋个福分,哪里知她存的竟是这等害人的想头!”

淇妃啜泣道:“可姐姐不是斥妾身不懂分寸,婉拒了么?”

皇贵妃厉声道:“本宫是婉拒了,可随后不是你让她扮作你的婢女,随你一起去前宫?!”

淇妃惊恐地睁大眼:“姐姐怎知?”她又自椅上滑下,半跪着对着柳朝明哭诉道,“大人明鉴,璃姐姐是妾身旧主,妾身出此下策,也只是为了报恩,断断没有要害她的心思。”

柳朝明合手一拜:“娘娘请起,微臣不过一介臣工,当不起淇妃娘娘如此大礼。”

淇妃点了点头,起身又道:“且妾身与璃姐姐走到一半便腹痛难忍,唯恐胎儿不安,回宫请医正诊治了,后来璃姐姐去了哪里,妾身并不知晓。”

柳朝明问:“你们此行,可是往宫前殿而来?”

淇妃含泪称是:“前宫之中,只有宫前殿无主,可供妾身等闲人逗留。”

柳朝明又问:“敢问淇妃娘娘犯腹痛是何时?行至何处?”

淇妃道:“是巳时,行至明华宫外。妾身一犯腹痛,就折回延合宫了。妾身还记得,医正为妾身诊完腹痛,刚好到午时,皇贵妃姐姐还命人为妾身送了膳食,可惜妾身用不下,命侍婢拿去送给正在前宫的璃姐姐,谁知道…”

她话未说完,已然泣不成声。

柳朝明又看向沈婧,对她一拜:“敢问太子妃,您带小殿下到宫前苑是甚么时辰?”

沈婧略一想:“午过,是用完中膳才去的。”

所以说,璃美人比太子妃先到宫前殿?可羽林卫守备宫殿前,是要上下搜过一遍的,何以没瞧见璃美人?

照这么看,似乎当真是羽林卫出了问题。

柳朝明道:“璃美人来宫前殿时,可有侍婢跟着?”

早已跪在殿中的一名宫婢怯怯道:“回大人,奴婢跟着。”

柳朝明道:“璃美人惨死,你作何解释?”

宫婢一下子贴面伏地,急声道:“回大人的话,美人到了宫前殿后,说不要人伺候,奴婢原就是淇妃娘娘身边的侍婢,美人又说了这话,奴婢就折回延合宫找娘娘去了,后来发生了甚么,奴婢实不知啊。”

柳朝明道:“是谁让你跟着璃美人的?”

宫婢道:“回大人,淇、淇妃娘娘。”

柳朝明道:“这就是了。”然后他淡淡道,“拖出去,杖杀。”

整个宫前殿仿佛默了一瞬,上来两名侍卫将宫婢拖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