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爷,北边不能去啊!那边在打仗…”

“谁说要去边关了?”

“诶?”

“按我说的路线走,若那伙杀手还有同伙在后面跟踪,正可借机甩掉。”

五枝没了话说,想着无论如何也得找个时机给家里那位大主子报个信儿,这后果他可担不起,少不得先舍命护着这几个小的,到时候且看主子怎么安排。

五枝不再犹豫,御马转向北边岔路,放蹄飞奔,终于在华灯初上时进入了出山后最近的一座小城。

找了家不起眼的客栈休整一夜后,众人未急着上路,先把车上坏了的那块窗玻璃换上,崔晞由五枝驾着车去了城里最好的木铺,燕七则带着萧宸上街买衣服和生活用品,顺便补充车上一应物资,燕九少爷也一并跟着。

及至中午,大家重回客栈外碰头,发现崔晞已经对房车做了改良,在柜子旁边又加了一张榻,和靠窗的两榻形成一个“匚”形,就是碍于空间有限,此榻稍微窄了些,倒也可以躺下一个人,也幸好柜门一开始就做成了推拉式,不怕被新添的这榻挡住。

小鹿号里的空间又小了许多,所有的东西挤得满满当当,重量也相应增加了不少,不得不又添了两头大马骡。

吃过午饭,众人没有多留,立刻启程,出了城门继续向北走。

离了燕子恪的提前安排,五枝觉得自己就像是洪流中的一片小树叶,被车里头那位小九爷卷着任东任西,从走上那条岔道之后整个人就一直处于懵比状态,每天落脚的客栈也不归他找了,每顿的伙食亦不归他安排了,他的任务就是吃饭,睡觉,赶马车,除了需要在野外用餐时用到他帮着生生火,其余时间他就在那里各种懵比。

真是好怀念主子那棵大树啊…虽然神经了一点,但起码根儿深干粗,再大的风也吹不倒啊,哪儿像现在,你瞅这风,吹啊吹啊我的骄傲放纵,吹啊吹不散我懵比满脸…

也不怪五枝感到懵,燕九少爷这路指的,九曲十八弯难以形容它的妖娆,有时候甚至还走回头路,终于在一处山凹里停留了两天之后,燕九少爷淡淡地告诉大家:“不会有任何人再跟上来了。”

萧宸看他一眼,觉得这小子一语双关。

燕安安同志却还在那儿一片天真烂漫:“我们把杀手甩掉了。”

不管甩掉的是另外一批杀手还是另外某个护花使者,小鹿号此时都已没了什么负担,一路轻松飞快地向着北方驰去。

十多天的路程之后,风物民情才与京都略显迥异,丘陵地貌增多,又值大地回春,野草萌发,极目远眺,那起伏不断的绿陵一直波澜壮阔涌到天际,小鹿号就像一只处于狂浪中的小舟,乘着春风破浪而去。

房车内部却是一片安逸,燕九少爷和萧宸各拿了本书看,时间已过了二月初二,全天下的书院都已开馆,燕九少爷本就随车带着课本,萧宸便借他的书自学。崔晞却不看书,这位本就从未打算过要入仕,和燕七两个一路就是吃吃喝喝赏赏说说,每经过一城一镇,都必要买来当地的特色美食尝个鲜,途经名胜佳景,还要下车细细游玩一番,哪怕无美景可赏要一直窝在车上,这两人都能找出无穷的消遣方式来打发时光。

几天几夜的丘陵区过后,又进入了平原,大片大片的农田出现在视野里,耕牛遍地,农人忙碌,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田埂上有人在放风筝,崔晞便也给燕七做了一个,燕九少爷负责画上花纹,一条足有丈长的大锦鲤就活灵活现地跃然纸上。

燕七拿了风筝翻上车顶,马车未停,还在田野上轻驰,倒省了她跑,将手一放,锦鲤瞬间就飞上了天,那样长的一条,摇头摆尾地飞在斜后方,仿佛在追逐着这辆欢快的马车。燕七手里不停地放着线,将锦鲤越送越高,鲤鱼就在云间游动起来,燕七在车顶上躺下来,晒着暖洋洋的太阳,呼吸着花草清香,沐浴着和软春风,不知不觉地竟然睡着了。

这一觉并没有睡多久,睁开眼时却发现系在腰上的风筝线早已断掉,那条大锦鲤更是不知所踪,身旁只有萧宸的一张脸,坐在一边静静地看着她。

“你这是在报昨天晚上我看到了你的睡相之仇吗?”燕七坐起身。

“…”萧宸收回目光,看了看自己的手,“已经很多天没有练箭了。”

“啊,也是,”燕七道,“从明天起重新练起来吧。”

“怎么练?”萧宸抬眸看她,一提到练箭整个人就燃起来了的样子。

“早晨上路前练习三千箭,”燕七道,“晚上打尖儿的话就在睡前再练习三千箭。”

愉快地决定了之后,次日两人说练就练,燕小九和崔晞还在睡着的时候两个人就从榻上爬起来了,拿上各自的弓和箭,拎上两块箭靶,再找两棵树,把靶往上一钉,站开百步距离,一箭一箭踏踏实实地练习起来。

开始练箭后的好处是,两人断不了在结束后射上些野味做大家午饭和晚饭的加菜,褪毛放血掏去内脏,洗干净了用调料腌渍起来,午饭晚饭时或烤或熏或炒或炖,再或拿去同当地百姓换些土特产回来吃。

旅行的日子越来越充实,大家一天比一天滋润,五枝一天比一天忐忑:这可是越来越向北了啊!小九爷这还说不是要去边塞?!由东改北的消息他也早趁着这几位小主子不注意给燕子恪往京里递回去了,可惜他却没法子收到燕子恪的回信,因为那位小九爷实在是太狡猾了啊!他根本就不走直线啊!有时候走大路,有时候走小路,有时候还故意绕远儿,说不定就是防着燕子恪把回信提前送到他们的下一站去。

五枝只好故意放慢马速,尽量地拖些时间,那小九爷也不知是真没察觉还是假没察觉,反正没催他加速度,就这么不紧不慢地又走了十来天,掐指一算离开京都正好满了一个月。

在这一天,马车在燕九少爷的人工GPS导航下进入了一大片田园农庄区。

因着正值春耕期,农庄里到处人来人往,马车不得不放慢了速度,燕九少爷也不再只顾着看书,开了半扇窗,偏脸望着外面,正值一名精神头不错的老翁由马车边行过,燕九少爷忽然出声:“大爷,敢问燕家的庄子是哪一座?”

——燕家的庄子?

包括五枝在内的其他人听见这一声问话不由都惊讶地看向燕九少爷。燕九少爷却不在意众人的反应,正循着老翁指点的方向探头往外瞅,瞅了几眼,认准了地方,便和五枝道:“就去那边。”

燕家的庄子?!燕家在这么远的地方竟然还有一处庄子?!五枝一脸震惊地驾起马,这事儿他都没听人说过,这小九爷又是怎么知道的?!这真是要成精的节奏啊!

燕家的庄子就叫做燕庄,不甚起眼,一套极普通的三进四合院,马车在院门口停下,五枝跳下车上前叩门,半晌一个半大老头从里头将门开了,见五枝穿得不俗,便客气地问他有何贵干。

“京里二房的七小姐和九少爷北游路过此地,因是自家庄子,便想要在此住上几日,略做休整。”五枝说着,从身上掏出燕子恪的信物以证实身份,半大老头闻言不敢怠慢,接了信物后请五枝在外暂等,掩上门就匆匆进了里头,没过多时又跑了出来,身后还跟着一帮大大小小男男女女,一股脑地涌到门外,向着马车就施礼跪了下去:“恭迎七小姐、九少爷!”

这算是认可了身份,燕七几人从车里出来,却听燕九少爷第一句便问:“李嬷嬷在何处?”

作者有话要说:哈哈!还是勉强更啦!可惜字数不多,明天争取多写点!到了揭开一些秘密的时候了呢~!

明天白天可能会放前一章的图,看到更新提示不必理会~

以及谢谢大家的关心,今天去医院检查完拿了药回来正在吃~争取尽早调理好身体给大家多多的码字儿~

周末愉快,晚安么么哒!

第302章 秘密

李嬷嬷?燕七闻言也是怔了一怔,没想到这孩子居然一直都没放弃查这件事,而且还神通广大地查到了这个地方。

这货的性子到底像了谁呢?不揭开真相誓不罢休的样子。

一个形象渐渐地在燕七的脑海里清晰了起来…

…啊,柯南。

“庄上夫家姓李和本家姓李的婆子有好几个,不知道九少爷问的是哪一个?”庄头张福祥一边将小主子往庄子里让,一边陪着小心笑道。

“十多年前从京中送过来的那个,姓李,名秀。”燕九少爷语速慢慢,但每一个字吐出来,都带着长驱直入的气势。

“十多年前…”张福祥迅速搜索脑海中的记录,半晌一拍腿,“是有这么一个!庄上人都唤她李婶,十来年前从京里送了来,说是告老荣养的,就在庄上安顿了,后来还嫁了个鳏夫,就是庄子上的账房李友和,两口子也没个孩子,日常在庄子里也都不声不响的——九少爷且先进内歇歇脚,小的这便使人去把李婶叫来!”

小鹿号众人被迎进了正院上房,虽说这庄子天高皇帝远,燕家的头头们长年累月地管不到这里,不过庄上一群人还是不敢造次,像正院上房日常就都锁着门,没人敢轻易往里进,隔三差五开了门清扫一回,椅搭坐褥什么的还会经常换洗。

张福祥早便张罗着庄上的妇人们取了干净的坐褥来将上房原有的替换了,桌椅俱都擦得干干净净,茶具也是收在库房里的上好之物,待众人在上房坐定时,茶也都已泡好,另还端了几碟子干果上来。

众人才抿了两口茶的功夫,李婶——李嬷嬷已是被人叫了来,跨进上房门,脸色苍白嘴唇哆嗦地望向众人,然而只在一瞬间,她便立刻找到了正主,目光登时就落在了那坐在正中间的两个容貌相似的少年的脸上。

燕七还是男装打扮,静静地看着这位老了许多的李嬷嬷。

当年乌黑的头发如今已添了不少银丝,整齐地在脑后绾成个圆髻,身上是件粗缎面儿的藏蓝衫子,可见庄上的日子过得也还算可以,只是眼角的鱼尾纹用脂粉也掩不住,在微蹙的眉毛的扯动下愈发细细密密地显现出来。

“是她?”燕九少爷偏脸问燕七,李嬷嬷离庄的时候他还小得很,当然不会有任何印象。

“是她。”燕七点头,虽然肉身那时才三岁多,可里头的魂儿却是个成人,纵是过了十年也还记得大致的五官轮廓。

李嬷嬷脚步微颤地到了近前,双膝跪地伏下身去:“奴婢…给九少爷磕头…”

一时未认出燕七来,何况燕七还是男装。

“我有话问你,如实作答。”燕九少爷依旧是单刀直入,那慢吞吞的语速却像是在慢慢地将刀子递入李嬷嬷的胸口,直令得她浑身一阵哆嗦。

“我去歇歇,有些累了。”崔晞笑着站起身,转头去了旁边的次间。

萧宸看了眼燕七,也起身往外走:“我去练箭。”

借口都不会找,哪儿有才一来到个陌生庄子上就去练箭的啊。五枝默默吐槽中。

“去安排午饭吧。”结果小九爷一句话就把他给一并支出门去了。

好想偷听啊!五枝看了看敞开着的上房门,哭着找张庄头商量午饭去了,这个小九爷真是太太太狡猾了!大门一敞谁还能在外头听墙角啊!没见过办私密事这么办的!

“看样子你已经知道我找你来的目的了。”燕九少爷自从择路向北后就化身为了犀利哥,每一次指示和每一句问话都是这么的直接犀利,不打算给人任何一点缓冲。

没了这缓冲,李嬷嬷被冲击得跪在地上摇摇欲倒,燕九少爷没有让她起身,这是一种心理施压,就是要让她知道,奶嬷嬷这种情分在他那里什么都不是,他绝不会顾念她半分,不老实作答,那许就只有死路一条。

“奴…奴婢…”李嬷嬷哆嗦得字不成句。

“那块天石,是从哪儿来的?”燕九少爷的问题像是一柄利剑,一下子刺穿了李嬷嬷的眉心,李嬷嬷只觉得大脑一阵眩晕,太快了,这冲击来得太快了,她以为她被叫来至少还有机会跟这两个曾经的小主子笼络笼络感情,或是被谆谆善诱地耐心劝她说出答案,而她也能见机行事地想法子唬弄过去,可是没有,什么都没有,就是这么劈头一剑直击她的神经,让她躲无可躲,血溅当场。

燕七偏头看了看弟弟,她以为他最想要问的问题是关于她的身世,没想到却是那块天石。

为什么呢?

燕九少爷乌黑的眸子淡淡地盯着跪在面前的这个老妇。为什么第一个问题要问天石?因为就是那块天石让他的姐姐承受了近十年的嘲笑!它让她发胖,让她暴食无度,她已是足够有自制力的人了,纵是如此都无法抵御那块天石的毒性,如果换了别人呢?只怕早就会因暴饮暴食而引发疾病过早离世了吧!

他怎么能够原谅!

身世问题在这件事面前根本不重要!他就是要知道——是谁,是谁要害他的姐姐!

“奴…奴婢…奴婢不知什么天石…”李嬷嬷汗如雨下,伏在地上说死不敢抬头。

燕九少爷忽从怀里掏出一张折了几折的纸,展开来丢下去,正飘飘摇摇地落在李嬷嬷面前不远处,李嬷嬷垂着头,眼皮却颤抖着掀起来,那纸上的东西豁然撕破了她的视网膜直刺进大脑里——那上面画的,是一尊奇兽摆件!

摆件…摆件…李嬷嬷年岁大了,许多事都已被她或有意或无意地忘记,然而这纸上的画却似有妖力一般瞬间刷新了她的记忆,多年前的某一幕扭曲着翻滚着由远及近由模糊到清晰地渐渐展现在了脑中,画面里的那张脸对她轻柔地笑着,而后将那沉甸甸的摆件交到她的手里,“这是辟邪兽,给七小姐摆在房中桌上,七小姐年纪还小,前儿又才刚失足落了水,恐沾上什么不干净的东西…”那张脸这样说着,满面关切与怜惜。

“说。”燕九少爷慢且冷的声音落下来,击散了李嬷嬷的回忆,“要么说,要么死。”

李嬷嬷怕不怕死?

怕。燕九少爷非常清楚,她怕,否则就不会被打发到这么远的庄子上后还要嫁人,一个没有勇气独自过后半生的人当然怕死,一个对后半生还抱有希望的人当然不愿轻易付出生命。能守得住的秘密的人都不会怕死,怕死的人,自然也不大能守得住秘密。

李嬷嬷怕极了,面前的这位九少爷,在她离开燕府的时候还只有丁点儿大,一转眼长了这么高,稚气未脱的脸上却有着成人般的气势,这让她毫不怀疑他真的敢一句话就断送她,她怕到整个人都瘫了,她想解释,她想叫屈,她想让他知道,她怕的不仅仅是他…

这世上有太多太多无法想象的可怕的人与事,可惜这个涉世未深的小少爷他无从认知。

天石是什么,李嬷嬷并不知道,但她知道那个摆件。

为什么要质问那摆件,李嬷嬷还是不知道,但她知道那摆件的来历。

太怕了…要怎么办才好,要怎么保住这条命?不回答是死,答了,也可能一样会死。

“我耐心有限。”燕九少爷的声音再一次撕裂了李嬷嬷的神经,她没有时间再犹豫挣扎了,她必须选择一个死法,是立刻死,还是等着被发现泄漏了天机容后再死?

“那摆件…”李嬷嬷哆嗦着开口,“是…是杨…杨姨娘…交给奴婢的…”

——杨姨娘?!

不仅仅是燕九少爷,连燕七都诧异得不知该从哪里说起。

杨姨娘,燕三少爷和燕六姑娘的亲生母亲,燕子恪唯一的那个妾。

燕七和燕九少爷一动不动地定在了当场,花了许久的时间来消化这个答案。

杨姨娘,相貌姣好,性子温驯,平日在府中深居简出,除了逢年过节请安日和必须要求出现的场合外,基本上足不出户,本本分分地守在她的院子里,甚至燕五姑娘还曾私下里既得意又忿恨地说起过自记事时起燕子恪就从未在杨姨娘的院子里留宿过,基本上就相当于失宠了的,在燕府的存在感简直比燕七姐弟俩还要低。

燕七姐弟俩几乎极少与她有所交集,彼此之间更不存在利益冲突——这样的一个人,为什么要害燕七?

燕九少爷想起了燕子恪解决天石事件时的态度,他说给李嬷嬷天石的那人原不知此物会致人发胖,实属无心过失——他是如何查到天石是杨姨娘给的李嬷嬷?就算杨姨娘当真是无心之过,她的手里又怎么会有天石?那块天石摆件分明是玉玺的一部分,而那玉玺又曾是寿王获罪的铁证,杨姨娘不过是燕府的一个妾室,如此一个引发皇位更迭乃至无数人丧生于夺嫡风波的不祥之物,怎会在她的手上?!

燕子恪不可能不知道那块天石的来历,那么他是否有继续调查过杨姨娘拥有天石的原因?杨姨娘至今仍好好地生活在燕府里,并未见燕子恪对她采取任何的措施,难道真如他所说,杨姨娘对天石的效力当真一无所知?可天石的来历总是要查的吧!他究竟有没有顺藤摸瓜地查下去?——他一定会查,如果事情不在他意料和掌握,他就一定会查,他那样的性子,凡事必要知道真相,怎么可能会放过这样大的一件事!所以他要么正在进行暗查,要么,就是已经知道了真相。

如果已经知道了真相,而杨姨娘仍完好无损地如往常般过活,那是否就真的证明,杨姨娘确是个局外人?

“你与杨姨娘是何关系?”燕九少爷在半晌的深思过后还是敏锐地找到了问题的关键点。

李嬷嬷怕的就是这个问题,哆哆嗦嗦地答他:“奴婢…奴婢在府中时,偶有同杨姨娘说过话…那日…”那日七小姐落水险些丧命,府里一众大大小小的主子皆去二房探望,长房和三房的姨娘自然也要走个过场,而既是去探病,自然不能空着手去,有拎着补药的,有补贴银两的,杨姨娘看过七小姐之后,除了送上几卷亲手抄的消灾减业经之外,还随手把那摆件给了她。

这一番说辞令得燕九少爷忽然笑了一声出来,却令得李嬷嬷浑身一个激凌险些软倒在地,下意识地抬眼望向这位小主子,但见他那白玉似的清秀面庞上根本没有半点笑意,黑白分明的瞳子有如千年.玄冰万丈黑洞,瞬间便让她魂飞魄散坠入其中——“说谎的话,会让你死得很难看。”小小的少爷慢吞吞吐出这样的一句话。

李嬷嬷这一回是真的软在了地上,匍匐着,哆嗦着,抽噎着,万不曾想到这个孩子竟是这样的难缠难哄,她快要崩溃了,她想歇斯底里地告诉他——她不是怕他,她怕的是那个已经被深埋了十多年的真相!她禁不起,他更禁不起!

“说吧,”九少爷身边的那个一直沉默的少年忽然开口,李嬷嬷不知道“他”是谁,只是觉得和九少爷长得像,许是燕家其他的哪位少爷,她没敢多看,这会子听见“他”开口,声音清沥又带着几分幽沉,“一个心里藏着太过沉重的秘密的人,这一生怎么能过得好?”

李嬷嬷身心微震,突然有股想要嚎啕大哭的**——谁说不是呢,这个秘密——这个秘密太沉太沉了啊!沉得她自从那一年的那一天起就再也不曾睡过一个好觉,这滋味,岂是说说就能体会的到!

她真的不想再这样沉重下去了,她还想活着,她还想好好过完下半生,她多希望当年被寄予这秘密的人不是自己而是别人!凭什么,凭什么让她来承受这一切!

“…杨…杨姨娘…”李嬷嬷抽泣着开口,“曾…曾是奴婢…旧主家的一位…少奶奶。”

与其说燕九少爷一次又一次地吓住李嬷嬷,倒不如说是李嬷嬷一次又一次地惊到了燕九少爷和燕七——旧主家的一位少奶奶?!

别人家的少奶奶怎么会成了燕子恪的妾?!“旧主”?!李嬷嬷不是燕家原有的仆人,这说来也不算什么,可怎么就跟杨姨娘打包一起到了燕府?!怎么就成了燕七的养嬷嬷?!

“你的旧主是谁?杨姨娘如何就做了我大伯的妾?你如何又做了家姐的教养嬷嬷?是谁把你和杨姨娘带进燕府的?你又是为的什么被送出了燕府?我三哥和六姐是不是我大伯的骨肉?我和家姐——是不是燕家人?”燕九少爷一字一句愈咬愈重地将问题一连串地捅进了李嬷嬷的脑子里,李嬷嬷一阵眩晕,她曾以为过去那些不可言说的秘密终将随着当年的那些人慢慢老去、死亡、尘封,可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人探寻到了面前,莫非冥冥中有谁在指引,让当年那段残酷的往事得以重现,由命中注定的人去做一个令其满意的收尾?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晚安么么哒~

第303章 真相

“杨姨娘…是奴婢旧主家的一位少奶奶…”李嬷嬷浑浑噩噩地瘫卧在地,有气无力的声音要竖起耳朵用力听方能听得清,然而这声音所汇成的言语,却重得似能撞断每个人的神经,“三少爷和六小姐…都…都是她与旧主家的…一位少爷所生…”

——燕三少爷和燕六姑娘——竟然不是燕子恪的骨肉!

这个真相所造成的冲击着实不小,燕七和燕九少爷一时竟无从开口。

李嬷嬷却未注意他两人,望着地面的目光放空着,继续往下言道:“十多年前,奴婢的旧主家中遭逢大难…合府老少悉数丧命…奴婢当时因正去伙房催饭,见机躲入酱缸逃过一劫…杨姨娘…那时是府里的二少奶奶,带着二房的小少爷和小小姐,也因躲避及时而侥幸存活…后大老爷将我们接了去,令杨姨娘冒充他之妾室,自此接入了燕府,而奴婢则被大老爷安排至了二老爷处,做了七小姐的教养嬷嬷…”

“大伯与你那旧主是何关系?”李嬷嬷说得含糊,燕九少爷却未肯轻易放过。

李嬷嬷周身又是一阵哆嗦,哑着声音道:“旧主家的三少爷…是…是大老爷的…同窗好友…是结拜兄弟…”

“那位三少爷的名字?”燕九少爷追问。

“…步星河。”

“字什么?”燕九少爷又递了一句。

“…流徵。”

——流徵!

——清商,流徵,玄昊——当年三友中的一个,流徵。

若流徵家中遭逢大难,莫不就是意味着,当年三友中那被背叛的人,就是他?

流徵是燕子恪的好友,他的家里发生变故,燕子恪将他家里仅存的后代——他二哥的子嗣接走照顾,这原也在情在理,可那也不至于要将他二哥的妻子认作自己的妾室接入燕府去啊…那时燕子恪已有妻有子,这么接回去,不怕妻子心里不痛快?而事实上燕大太太似乎当真把杨姨娘当做了燕子恪的妾——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步家遭了什么难?”燕九少爷逐一细问。

李嬷嬷哭着摇头:“奴婢不知…原本一切都还好好的…那日早上起来府中还一片和乐,及至中午,突然便有一队官兵闯了进来,见人便杀…老人,孩子,甚至怀有七个月身孕的四少奶奶…全都…全都惨死了…呜呜呜呜…步府上下…二百余口人…全都——全都——呜呜呜呜…”

二百余口,逢人便杀,这是灭门之灾,如此惨烈和残忍。

执行这场杀戮的人是官兵,此事要么出自当地官府,要么是朝廷直接授意,什么样的罪过要株杀满门?就连燕子恪也无法阻止吗?…也是,那个时候当今圣上还未即位,燕子恪也不是御前宠臣,只怕有心无力,这便解释了为何他要把杨姨娘认作妾室接进燕府——如果灭门之令来自朝廷,那么步家唯二存活下来的两个孩子再在外面生存就实在太过危险了,当时最安全的地方大概也就是燕府了,而若要凭白接进燕府去,人多口杂又难免泄漏风声,认作妾室和妾生子,这才好理直气壮地放在身边保护和照顾起来。

可家里突然多出个姨娘和两个庶出孩子,燕家的一干人难道就不奇怪?

“大伯用了什么借口把杨姨娘带回燕府的?”

“大老爷彼时在地方上做官,因距京中遥远,接连几年未曾回去,步家出事那年,大老爷正好被调回京,便带着杨姨娘和两个孩子回了燕府,只和老太爷老太太大太太说杨姨娘是任上的上峰赏的,推辞不得,只得收了房,老太太当时还埋怨大老爷,说有了庶子也不往家中写信知会一声,大老爷只道‘总归是要带回家来,见到了便知道了,写不写信有什么所谓’…府中下人私下便道是大老爷在外头收了人,不好意思给大太太知晓,是以才瞒着不说,此事便这么着混过去了…”

这话倒像是燕子恪能说得出来的,众人都知他性子古怪,反而正好能将这件事掩饰得滴水不漏。

流徵——杨姨娘——步家遗孤——燕子恪的妾室和庶子,这条线似乎以捋得很清楚了,可这仍旧不能解释,为什么杨姨娘要将天石摆件放到燕七的房里——难道她当真只是出于好意,实则并不知晓天石的毒性?那摆件曾是寿王私制玉玺的一部分,怎么就会落在杨姨娘的手里?

“步家和寿王是何关系?”燕九少爷直盯向李嬷嬷。

听到“寿王”二字,李嬷嬷浑身突地颤抖得像是发作了羊癫疯一般,歇斯底里地在地上挣扎了起来:“——不能——不能提这个名字——不能说!——不能说!会死的——会死的!”

“别逼得太紧。”燕七对燕九少爷道,起身大步走出门去,很快叫了萧宸进来,在已经抓狂的李嬷嬷身上点了一指,李嬷嬷便咚地一声扑倒在地一动不动了。

燕九少爷坐在原处沉着一张脸,半晌抬起眼来看向萧宸:“你可曾听说过步家?”

“不曾。”萧宸想了想方道。

“步星河这个名字呢?”燕九少爷不肯死心。

“…不曾。”

“流徵呢?”

“…不曾。”

“把她点醒。”燕九少爷指了指地上的李嬷嬷。

“别逼得太紧,”燕七再次提醒弟弟,“她情绪不稳,小心欲速则不达。”

“夜长梦多。”燕九少爷慢声道,而后示意萧宸动手。

李嬷嬷幽幽醒转,花了好半晌时间才渐渐想起晕倒前的事来,不由浑身又开始惊颤,拼命地又是摇头又是给燕九少爷嗑头:“九少爷——九少爷——求您——求求您——不要再问了——这件事——就让它过去吧九少爷——”

“听好,步家与寿王的关系,我暂可不问,而你现在务须回答我:我和家姐,是否是燕家人?”燕九少爷盯着李嬷嬷一字一字地慢慢吐出来。

萧宸微讶地看了看燕九少爷后又看向身旁的燕七。

李嬷嬷只管死命地磕头:“求求您——求求您啊九少爷——不要再…”

“说!”燕九少爷突然一声厉喝,非但把李嬷嬷吓得登时住口,连燕七都被唬了一跳,这孩子从小到大几时这么大声说过话?

而李嬷嬷似乎当真被吓住了,怔怔地就口便道:“是…是燕家…的孩子…”

燕九少爷一双黑眸死死地盯在李嬷嬷的脸上,没人发现他此时甚至连身子都已经抬离了椅面,几乎就要大步下去冲到李嬷嬷的面前,“你可能确定?”这句问话几乎是从牙缝里磨出来的。

“确定…确定…”李嬷嬷虚脱地瘫在地上,“大老爷…因见奴婢是步家人…大发恻隐之心,将奴婢也留了下来…因奴婢在步府时做的便是乳娘,大老爷便让人将奴婢送去二老爷的任上,那时九少爷才出生不久,身子骨极是单薄,听说好几次险些…大老爷见奴婢有些经验,原是想让奴婢过去伺候九少爷,奴婢到了二老爷任上后才知二太太已经给九少爷又配了几名颇有经验的乳母和养娘,一时不缺人手,奴婢便被分去了七小姐房里…七小姐三岁上时因着奴婢和其他几名下人的疏失,险些溺水而…大老爷仁心,没有罪责奴婢,只是让奴婢到了这庄子上过活…”

燕九少爷眉头慢慢蹙了起来,盯了李嬷嬷良久,才又道:“你可曾听说过萧天航萧大人?”

李嬷嬷茫然地摇头。

“那么,现在可能告诉我,步家与寿王,究竟是何关系?”燕九少爷慢声问着。

李嬷嬷好像已是用尽了精神和力气,这会子再听见这问题,已不再如方才般激动,而只是一脸认了命的惨白,嘴唇翕合了半天,虚弱地挤出一句话:“步家…是寿王的…舅家…”

燕九少爷的眉头这才微微舒开了一些:寿王的舅家,这就难怪了——寿王谋逆,这是不能更大的大罪了,若换了旁人可是要诛九族的罪名,然而寿王是皇子,皇上总不能自己诛自己,于是与寿王相关的其他亲友便难逃一死,首当其冲的自然就是他寿王府中的一干人,以及他舅家这一门——说步家没在逆乱中为寿王出力?鬼才相信。

寿王谋逆这件事,早被当今皇上下令,无论臣子还是百姓,任何人不得再提,否则就地论斩——毕竟是皇家的丑闻,九五至尊哪能容忍升斗小民议论他的家事——何况若非如此,他也登不上大宝,这便让此事显得更加敏感和不能触碰了。

难怪李嬷嬷说死也不敢提起寿王之事,更不敢透露步家与寿王的牵连,倘若此事走漏风声,连燕子恪恐怕都难逃一死——他可是窝藏了乱党余孽啊!

话说至此,燕九少爷似乎已问无可问,然而心头却总觉得还有一个疙瘩没有解开,抬眼看了看萧宸,想起萧天航对他说过的话,只是这个谜却无法从李嬷嬷这里找到答案,照李嬷嬷所言,她被燕子恪送去燕子忱处时,他都已经出生了,那么他姐洗三那天的情形她李嬷嬷自然不会知道。

一番问话,像是一场暴风骤雨,李嬷嬷被燕九少爷放回自己住处的时候,汗已经将衣服都溻湿了。有气无力地坐到床头,发了好长一阵子的呆,这才慢慢起身去洗漱架子上洗脸,而后重新梳了头,换了身衣服,出门去了灶房。

折腾到现在,自家的午饭还没有来得及做,丈夫中午不回来吃,只做自己的便成。李嬷嬷拨了拨灶膛里的炉灰,填了大把的柴禾进去,不一时火势便旺了起来,拽过把小凳坐在灶前,一只手扯起风箱,风一吹,有灶灰夹着什么从灶膛口喷了出来,正沾到脸上,李嬷嬷伸手拈下看了看,见是昨晚没烧干净的信纸残屑,探手把残屑重新扔进灶里,看着上面那几笔潇洒疏朗的瘦金字慢慢地在眼前烧化成灰。

“所以可以到此为止了吧?”燕七问她的妖怪弟弟,这孩子太早熟了,成精了都,也不知他俩谁才更像活了两世的。

“萧大人见过你胸口的朱砂痣又怎么解释?”成精的孩子看着她问。

“我爹怎么会见过你胸口?”萧宸也看着她。

“你别误会啊,”燕七连忙先和他道,“萧伯伯说他参加过我的洗三礼,那个时候看见的…话说,你们一家当真一直都在南边吗?萧伯伯有没有去过北边?”

“自我有记忆时起…没有。”萧宸道。

“喏,你看,事情就怪在这里了,”燕七摊摊手,“家父有我时正在北边任上,而令尊却在南边,你说令尊是怎么参加我的洗三礼的?”

“我写信问他。”耿直boy说着就要去找纸笔。

“我已问过他了,”燕九少爷慢吞吞地插话过来,“他不肯细说,你问也是没用。”

“那你那天都跟萧大人聊什么了?”燕七就问他。

“哪天?”燕九少爷懒懒地歪在椅子里。

“在岛上那天,我可都瞅见了。”燕七道。

燕九少爷慢慢白她一眼:“你的视力和智商实在不成正比。”

“这两样有联系吗?”燕七不耻下问。

“想必是颅里眼球太大,占用了大脑的位置。”燕九少爷满足了她。

“…好吧我错了。”燕七虐着虐着也就习惯了,“快说说,萧大人都跟你说什么了?”

“我问他洗三礼的事,他不肯告诉我,”燕九少爷慢吞吞地道,“我说家里有人想害死你,如若他再不肯把关于你身世的事说出来,指不定哪天再见时你就已经上牌位了。”

“…这样咒姐姐真的好吗?”燕七双目无神地看着她弟。